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骨科杂志

中华骨科

中华骨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중화골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1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2352
  • 国内刊号: 12-111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邱贵兴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前路手术治疗4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作者:侯铁胜;严宁;虞舜志;蔡晓冰;张海龙;顾广飞;赵杉;贺石生

    目的 探讨前路手术治疗4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4年3月接受颈椎前路手术的所有病历资料,其中接受前路手术治疗的4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2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切口和颈肩肢体疼痛情况,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Scores,JO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应用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颈椎的前凸角度和高度改变,并评估植骨融合情况.对并发症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髂部疼痛、脑脊液漏、喉返神经损伤、C5神经根麻痹、轴性痛、一过性吞咽困难等.结果 3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为(136±18) min,失血量平均为(67±16) ml.随访时间1~8年,平均(3.6±1.7)年.颈肩肢体疼痛VAS评分术前平均(7.3±1.2)分,术后12个月平均为(3.6±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1周、术后3、6及12个月的JOA评分分别平均为(9.2±1.6)分、(9.6±2.2)分、(12.5±3.3)分、(13.2±3.2)分和(13.7±3.4)分.随访期间所有患者的内植物均保持安全、有效,无植入物松动、移位.自体髂骨植骨4例,术后6个月均达到融合标准.应用钛网的28例,24例在术后6个月、4例在术后1年达到融合标准.并发症包括取髂骨处疼痛、不适3例,脑脊液漏2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C5神经根麻痹1例、轴性痛5例、一过性吞咽困难1例.结论 以脊髓前方受压为主的4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应用前路手术治疗,根据压迫部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椎体次全切除方式,常用的是C4、C6椎体次全切除+2个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只要减压、重建、固定等环节做到精确到位,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单平面椎弓根螺钉联合椎体去旋转技术治疗Lenke 5C型特发性脊柱侧凸

    作者:胡宗杉;邱勇;刘臻;王斌;俞杨;钱邦平;朱锋;孙旭;朱泽章

    目的 评估应用单平面椎弓根螺钉联合椎体去旋转技术治疗Lenke 5C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的矫形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8月期间49例Lenke 5C型AI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均接受后路选择性矫形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根据植入物类型分为普通螺钉组(26例)和单平面螺钉组(23例).分别测量手术前后以及末次随访时的冠状面侧凸Cobb角、矢状面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以及手术前后的顶椎旋转度(apical vertebral rotation,AVR),并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上述影像学指标的改变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普通螺钉组平均随访12.8(12~18)个月,单平面螺钉组平均随访12.6(12~19)个月.普通螺钉组AVR矫正率平均为40.6%±16.5%,单平面螺钉组平均为57.4%±13.8%,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普通螺钉组腰弯Cobb角矫正率平均为75.9%±6.8%,单平面螺钉组平均为77.5%±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矢状面TK和LL两组间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SRS-22量表各维度评分结果显示,单平面螺钉组自我形象维度评分高于普通螺钉组[(4.5±0.5)分与(4.1±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疼痛、功能/活动度、心理健康、治疗满意度四个维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冠状面、矢状面失代偿和矫正丢失,亦未出现近端交界性后凸、内固定失败以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应用单平面螺钉联合椎体去旋转技术治疗Lenke 5型AIS可以在冠状面及矢状面取得满意矫正的同时获得更好的轴状面去旋转效果.

  •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与前路减压融合固定术再手术率的Meta分析

    作者:姜东杰;顾庆国;王占超;王新伟;袁文

    目的 比较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与前路减压融合固定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术后相邻节段和手术节段再手术的发生率.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Ovi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cervical"、"replacement OR arthroplasty OR prosthesis’,、"fusion OR arthrodesis","reoperation ORsecondary surgical procedure",中文检索词为"颈椎"、"间盘置换"、"融合"、"再手术".由2名评价者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收集关于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与前路减压融合固定术再手术发生率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根据Cochrane Reviews Handbook 5.1.0的RCT偏倚风险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进行独立评价,并采用Review Manager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相邻节段和手术节段的再手术发生率.结果12篇文献纳入研究,短期(2年)随机对照研究6篇,中远期(4~8.8年)随机对照研究6篇.4篇为低偏倚风险,7篇为中偏倚风险,1篇为高偏倚风险.Meta分析显示,短期随访结果 中两种术式在相邻节段的再手术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而中远期随访结果显示非融合组术后相邻节段再手术率低于融合组;非融合组手术节段再手术率均低于融合组.短期随访中两组患者采用Removal翻修方法的例数无差别;中远期随访中融合组患者采用该翻修方法进行翻修的人数多于非融合组.结论 非融合术式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相邻节段再手术的发生率,但是在短期(2年)内对降低邻近节段再手术的发生率效果并不明显.减少融合术后假关节形成是降低融合术式手术节段再手术率的有效方法.

  • 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钉板系统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作者:李玉伟;王海蛟;严晓云;崔巍;张永辉;李程

    目的 对比颈前路脊髓减压后应用钉板系统与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3年5月,按纳入及排除标准共47例单或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入组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分为钉板组(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器植入、钉板系统内固定术,26例)和零切迹组(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椎间固定融合术,21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吞咽不适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手术前后按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标准评定神经功能,并计算改善率;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颈椎Cobb角,根据术后动力位X线片观察手术间隙有无异常活动,评价术后植骨融合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 钉板组手术时间为(71.2±26.8) min,零切迹组为(53.4±28.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钉板组术中出血量(78.1±46.7) ml,术后引流量(63.3±37.7) ml;零切迹组术中H血量(77.5±50.4) ml,术后引流量(60.7±28.6) 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周钉板组5例(19.2%)仍存在吞咽困难、零切迹组0例.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2个月,平均(23±2.16)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钉板组JOA评分由术前的(8.25±1.23)分增加至末次随访时的(14.28±2.96)分,改善率68.91%±7.9%;零切迹组JOA评分由术前的(8.13±1.58)分增加至末次随访时的(14.32±2.87)分,改善率69.79%±11.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钉板组末次随访颈椎曲度为15.2°±5.7°;零切迹组为18.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植骨融合.结论 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治疗单或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与传统的钉板系统相比,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慢性吞咽不适的发生率,有利于颈椎曲度的维持.

  • 给药位点差异对透明质酸在膝关节软骨表面覆盖范围的影响

    作者:罗裕强;史占军;唐元;贾梦岩;蔡忠江;肖军

    目的 观察给药位点差异对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在膝关节软骨表面覆盖范围的影响.方法 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收集32例膝关节大体标本,按股骨髁宽从小到大排列,并从1~32赋予编号,奇数编号采用髌骨下给药组(16例,以髌骨内侧中点为穿刺点),偶数编号为关节线给药组(16例,以髌骨内侧缘与下极连线交点为穿刺点).使用质量浓度为5%的亚甲蓝示踪HA注射液2.5 ml按不同给药位点注射,完成后将膝关节大体标本固定于ElectroForce平台做5°~45°反复屈伸运动,2h后切开关节腔观察HA在膝关节软骨表面的覆盖范围.将膝关节表面分为8个区域(髌骨区、股骨滑车区、股骨内侧髁前区、股骨外侧髁前区、股骨内侧髁后区、股骨外侧髁后区、胫骨平台内侧区、胫骨平台外侧区),按照HA在各区域的覆盖面积赋分,记录HA在膝关节表面各区域的范围;分析不同给药位点对HA在膝关节表面覆盖范围的影响.结果 股骨髁宽≤7.0 cm时,髌骨下给药组在胫骨平台外侧区的药物覆盖评分低于关节线给药组,其他各区域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股骨髁宽>7.0 cm时,髌骨下给药组在髌骨区、滑车区的药物覆盖评分显著高于关节线给药组,在股骨外髁前区、股骨内髁后区、股骨外髁后区和胫骨平台外侧区的药物覆盖评分则显著低于关节线给药组.结论 从不同位点给药,HA在小体型(股骨髁宽≤7.0 c)人群膝关节腔内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但在大体型(股骨髁宽>7.0 cm)人群膝关节腔内的分布则显著不同.股骨髁宽>7.0 cm时,髌骨下给药的HA主要分布于髌股关节及前关节腔;关节线给药的HA则主要分布于胫股关节及后关节腔.

  • 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诊治的研究进展

    作者:伍群;肖扬;伍旭辉

    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是临床上治疗晚期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及各种原因引起髋、膝关节终末期病变等关节疾患的有效方法.目前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技术和假体设计已经较为成熟,但是术中及术后的相关并发症仍使得该手术不能完全达到其预期效果,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in thrombosis,DVT)是此类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形成栓塞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发深静脉血栓,血栓从深静脉脱落后可引起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 PE) .

    关键词:
  • 慢病毒构建表达人β-防御素3的滑膜间质干细胞及其抑菌活性鉴定

    作者:殷杏;丛锐军;吴宇黎;符培亮;丁喆如;吴海山

    目的 检测利用慢病毒介导人β-防御素3 (humanβ-defensin 3,hβD-3)基因转染人滑膜间质干细胞(synovium-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SMSCs)的安全性及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通过膝关节镜手术获取人膝关节交叉韧带及滑膜组织以分离、培养SMSCs,贴块法培养并用磁珠分选仪纯化,通过显微镜观察、免疫荧光鉴定和细胞表面标记对细胞进行鉴定.通过成脂、成骨和成软骨分化诱导分别对细胞多向分化潜能进行测定.利用质粒构建包含hβD-3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转染SMSCs,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流式细胞仪确定其DNA含量,使用NOD/SCID小鼠验证其致瘤性.使用琼脂扩散法对转染后的SMSCs进行抑菌活性检测,同时用兔膝关节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模型验证其体内抑菌作用.结果 贴块法获得的SMSCs经分离纯化后表现出间质干细胞应有的结构和表面标志物,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免疫荧光证实被慢病毒转染的SMSCs能稳定表达hβD-3蛋白.增殖动力学、核型分析、致瘤型分析等证实转染后的SMSCs安全.重组细胞体外和动物模型体内抑菌活性检测显示,传代后的SMSCs(采用P5代细胞)能稳定表达hβD-3并具有抗菌活性.与阴性、阳性对照组比较,低浓度组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并且随浓度增高,抑菌圈逐渐增大.结论 经重组慢病毒载体感染的人SMSCs能安全稳定地传代并表达hβD-3,体外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

  • 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临床趋势

    作者:杨庆铭;王鸿利

    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us embolism,VTE)是骨科大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医生普遍认为VTE包含两个常见且内在关联的不同类型,即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VTE不仅明显增加患者的死亡率,而且由于临床症状隐匿,患者往往不能获得及时诊断与治疗,因此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致残性后果,如慢性静脉疾病、慢性血栓栓塞后综合征或肺动脉高压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 肝硬化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及个体化抗凝治疗的研究

    作者:许杰;马若凡;李登;张应彬;蔡志清;黄玉麟;沈慧勇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deep veinthrombosis, DVT)的风险,评价个体化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围手术期接受个体化抗凝治疗合并肝硬化的25例THA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男17例,女8例;年龄平均为(57.9±9.2)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8例、骨关节炎7例,均为单侧.围手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随机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行THA的非肝硬化患者30例的相关动态指标作为参照,监测肝功能和凝血指标.对出血量大或消化道出血病例暂缓抗凝,适当补充凝血酶原复合物、新鲜冰冻血浆,维持出血/凝血平衡.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并获随访,随访时间(34±15.7)个月.术前Harris评分(32.4±10.2)分,末次随访为(82.9±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围手术期及随访期间均无脱位、假体周围骨折及假体周围感染发生.个体化抗凝治疗保持围手术期患者出血/凝血平衡,凝血指标动态曲线未明显偏离参照曲线.1例术后48 h下肢肌间血肿形成,予暂停抗凝,补充凝血酶原复合物、新鲜冰冻血浆后稳定.1例术后第5天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予暂停抗凝,应用生长抑素及质子泵抑制剂,出血迅速控制.1例术后第3天黄疸加重,予护肝、退黄治疗后缓解.围手术期显性出血(686±141.8) ml.无围手术期死亡,无肝衰竭、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发生.围手术期及后续随访均未发生DVT.结论 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存在DVT风险,须个体化维持出血/凝血平衡,增加THA围手术期的安全性.

  •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静脉血栓分级预防的回顾性研究

    作者:王峰;杜伟;雷涛;王林峰;李嘉;孙亚澎;丁文元;张为;马清华

    目的 探讨分级预防措施对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后预防早期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08月至2015年01月1 549例接受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患者的病历资料,术前经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确认均无血栓形成,充分评估DVT的危险因素,并按评分结果分为低危组(139例,8.9%)、中危组(353例,22.8%)、高危组(805例,52.0%)及极高危组(252例,16.3%),接受分级预防.低危组采用基础预防措施;中危组主要采用物理预防措施;高危和极高危组采用基础+物理预防措施,并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所有患者均于术后5~10 d行双下肢CDFI评估有无DVT形成,同时观察、记录硬膜外或切口血肿发生情况;对有或可疑有DVT形成者,术后3个月复查CDFI明确血栓变化情况.结果 1 057例(68.3%)患者同时具备3个及以上危险因子,其术后形成DVT具有高危或极高危风险,仅139例(8.9%)患者为低危人群.共27例发生DVT,发生率为1.74%;低危组0例,中危组3例(0.85%),高危组15例(1.86%),极高危组9例(3.57%).2例为腓静脉,1例为胫后静脉,余24例均为小腿肌间静脉,所有DVT发生部位均为下肢远端,且均无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肺栓塞.1 057例联合应用LMWH的患者均未发生硬膜外或切口血肿.术后3个月复查CDFI,1例腓静脉和11例小腿肌间静脉DVT患者出现血管再通,其余患者未见血栓进展.结论 针对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DVT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分级预防,能够安全、有效地预防早期DVT的发生;基础+物理预防措施联合应用LMWH抗凝治疗,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能明显降低DVT和PE的发生率.

  • 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肖湘;冯凯强;袁宇;黄津;王毅

    目的 统计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患病率,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DVT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3年、年龄>60岁、低能量损伤的髋部骨折住院治疗患者.根据病历记录,所有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入院后24 h内检查双下肢DVT的症状和体征,检测D-二聚体浓度,行双侧下肢静脉系统多谱勒超声检查,并接受术前预防性抗凝治疗.确诊腘静脉及其近端血栓或漂浮血栓的患者需接受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l filters,IVCF)植入术.记录患者年龄、性别、骨折分型、术前24 h D-二聚体浓度、DVT发生时间和部位、术前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及合并内科疾病(内科基础病、心率失常、贫血、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统计学分析观察指标与DVT关系.结果 按纳入及排除标准,946例髋部骨折住院患者中702例患者(股骨颈骨折30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400例)纳入研究.术前均未出现下肢DVT的症状和体征.伤后多谱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36例(11.9%)股骨颈骨折患者发生DVT,男13例,女23例;平均年龄72.7岁(62~90岁);与髋部骨折同侧下肢血栓31例,双侧下肢血栓5例.74例(18.5%)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发生DVT,男38例,女36例,平均年龄76岁(60~95岁);与髋部骨折同侧下肢血栓68例,双侧下肢血栓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后第1天下肢DVT患病率高,股骨颈骨折患者为41.7%(15/36)和股骨转子间骨折为51.40% (38/74);超过伤后5天,下肢DVT发生部位更靠近端且多条静脉并发.血栓以肌间静脉及腘静脉多发.结论 预防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下肢DVT应从急症诊治开始,避免危险因素,早期手术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 药物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赵宇驰;张树栋;于明伟;王诗军;赵中原;宋昆;刘扬德

    目的 探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联合药物抗凝治疗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临床疗效.方法 400例患者纳入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联合抗凝组(药物联合IPC抗凝治疗)与药物抗凝组(单纯药物抗凝治疗)各200例患者,分别包括100例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患者和100例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所有手术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药物抗凝组患者术后单纯口服选择性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抗凝治疗,联合抗凝组患者从术中开始采用IPC联合选择性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抗凝治疗预防术后DVT.术后第2天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有无DVT发生,分别记录近端DVT(腘窝静脉分叉处)、远端DVT(胫前静脉、胫后静脉或腓静脉)及肌间DVT,对怀疑肺栓塞的患者行CT肺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结果 术后下肢总DVT的发生率、近端DVT发生率、远端DVT发生率及肌间DVT发生率联合抗凝组分别为9.5%、0.5%、0.5%和8.5%,药物抗凝组为分别为30%、0.5%、5.5%和24%,两组患者均无症状性肺栓塞发生.联合抗凝组术后DVT总体发生率、远端DVT和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药物抗凝组.联合抗凝组TKA患者、THA患者DVT发生率较药物抗凝组均明显降低.发生DVT的患者停用IPC,将抗凝药物(利伐沙班)改为依诺肝素进行抗凝,近端血栓及远端血栓患者卧床、患肢制动,肌间静脉血栓患者正常下床康复锻炼.术后10~12 d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栓均溶解消失.结论 IPC联合利伐沙班抗凝治疗与单用利伐沙班抗凝治疗相比能够明显降低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下肢远端DVT的发生率.

  • 腰椎后路减压固定术后低分子肝素抗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罗科锋;蒋国强;卢斌;叶一;岳兵;韩成钢;陆继业;史超路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减压固定术后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不同使用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8月至2012年3月358例行腰椎后路减压固定手术的腰椎退变疾病或腰椎骨折患者按照术中出血量分为三组:少量失血组(72例),术中失血量≤300 ml,术后12h应用抗凝药物;中等失血组(247例),术中失血量300~500 ml,术后24 h使用抗凝药;大量失血组(39例),术中失血量≥500 ml,术后36 h应用抗凝药物.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0.3 ml,每日1次,皮下注射,连续7d.记录三组患者吸烟史、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合并症情况,统计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及出血性事件的发生情况,分析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对术后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us embolism,VTE)和出血相关疾病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术后27例发生VTE,平均年龄62岁,体质指数平均为26.3 kg/m2;其中10例有吸烟史,12例有高血压病史,8例有糖尿病史.少量失血组中发生1例DVT,VTE发生率为1.39%;中等失血组中19例发生DVT及2例发生PE,VTE发生率为8.50%;大量失血组中4例发生DVT及1例发生PE,VTE发生率为12.82%.术后并发硬膜外血肿、血尿、黑便等出血性事件共12例(3.35%),少量失血组3例(4.17%,3/72)、中等失血组7例(2.83%,7/247)、大量失血组2例(5.13%,2/39例).结论 术后12h初次应用LMWH,VTE发生率下降,但出血性事件发生率未见明显升高;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均可增加术后VTE的发生.

  • 创伤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董玉金;张铁慧;钟声;任远飞;郑志强

    目的 探讨创伤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形成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为DVT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新鲜四肢及骨盆骨折患者534例为研究对象,对与DVT发生可能相关的因素(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受伤类型、骨折情况、手术情况及化验室检查)进行统计分析,并以3次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为诊断依据.结果 534例创伤骨折患者中DVT总发生率为11.99%.分析结果显示一般情况包括男性、年龄≥60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 kg/m2、有吸烟史、缺乏锻炼者DVT的发生率较高;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者DVT的发生率亦高于总体水平.不同受伤类型中坠落伤患者DVT的发生率高(达45.71%).不同部位骨折患者DVT的发生率不同,股骨干骨折高(达20.69%).3处以上骨折患者DVT的发生率为50.00%,2处为15.29%,而单处骨折仅为3.98%.粉碎性骨折患者DVT发生率明显高于总体水平.DVT发生率随手术持续时间延长呈逐渐升高趋势,术中大量输血或全身麻醉患者DVT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 ACA)阳性,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升高的患者DVT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 DVT在创伤骨折患者中具有一定的发生率,年龄≥60岁、BMI≥25 kg/m2、有吸烟史、坠落伤、股骨干及髋部骨折、3处以上骨折及粉碎性骨折、手术持续时间≥2 h、术中大量输血、全身麻醉及ACA阳性,D-二聚体、Fib和CRP升高等均与DVT发生相关,必须引起骨科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并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肺栓塞的发生.

中华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