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骨科杂志

中华骨科

中华骨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중화골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1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2352
  • 国内刊号: 12-111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邱贵兴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Wiltse入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对多裂肌影响的研究

    作者:庞正宝;庞帮镭;汤优民;刘军辉;赵凤东;范顺武

    目的:探讨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单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对多裂肌影响的影像学、组织学和电生理学特点。方法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76例无神经损伤表现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采用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单节段固定治疗(36例)和传统正中骶棘肌剥离入路治疗(40例),对比术前、术后多裂肌的影像学变化、组织形态及电生理学特点,及对手术切口长度、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Wiltse入路组20例(随访率:56%)获得1年以上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4个月;正中切口肌肉剥离组25例(随访率:62.5%)获得1年随访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0.8个月。性别、年龄、骨折类型、骨折节段、术后拆内固定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后正中入路组2例病例发生切口感染,经清创换药治疗后愈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后正中入路组与Wiltse入路组相比,多裂肌萎缩和脂肪浸润程度较为严重,影像学上表现为多裂肌横截面积减少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可见较多的脂肪浸润表现,组织形态学上表现为肌纤维直径和横截面变小,肌纤维间隙增大,肌纤维间瘢痕形成,脂肪沉积;肌电图表现为多裂肌中位频率值和平均振幅值均明显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切口长度、术后Cobb角矫正率及椎弓根钉置入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及术后MR评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VAS评分及影像学指标均比同组术前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Wiltse入路与传统正中骶棘肌剥离入路相比,置钉较为容易,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可有效避免多裂肌的变性、萎缩、纤维瘢痕的形成,值得大力推广。

  • 球囊二次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

    作者:杨铁军;周君琳;田庆显;刘清河;陆铁;赵会;李一汉;单磊;刘洋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球囊椎体内移动、二次撑开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7月采取经皮穿刺、球囊撑开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84例(94个椎体),均为受伤或出现明显腰痛<1个月,伴有局部压痛、叩击痛,腰部活动受限。随机分为二次撑开扩张组及单次扩张组。44例(49个椎体)二次撑开扩张组在施行经皮单侧椎弓根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第一次撑开扩张后,使球囊在椎体内移动,行二次加压撑开扩张,灌注骨水泥椎体成形。单次扩张组40例(45个椎体)常规进行单侧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凸Cobb角评价疗效。结果84例患者均完成手术,随访时间18~24个月,平均22个月。二次撑开扩张组平均手术时间48 min,出血量8~15 ml,每椎骨水泥注入量平均5.1 ml,无一例骨水泥外溢或尾影形成。单次撑开组平均手术时间44 min,骨水泥平均注入量3.2 ml,出血量10~15 ml;出现骨水泥前方或侧方外溢2例,1例椎弓根内形成尾影。二次撑开组术前VAS评分8.5分,术后2.9分;椎体高度术前2.1 cm,末次随访2.8 cm;Cobb角度术前33°,末次随访20°。单次撑开组术后疼痛缓解满意,椎体高度术前2.0 cm,末次随访2.4 cm;Cobb角度术前32°,末次随访27°。两组末次随访的VAS评分、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平均骨水泥注入量、末次随访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次撑开组患者2例出现骨水泥外溢及渗漏,1例骨水泥尾影形成,并发症发生率5.6%。结论球囊在骨折椎体内移动进行二次撑开扩张,可使骨折复位有所改善,椎体高度恢复增加,部分改善后凸畸形;适当降低了注入骨水泥时的压力,增加骨水泥注入量,减少骨水泥的外溢、渗漏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疗效

    作者:杨国勇;向明;陈杭;胡晓川

    目的:评估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2014年2至9月Neer分型两部分以上采用Multiloc肱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并获得3个月以上随访的15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研究,男4例,女11例;年龄58~73岁,平均63.7岁,随访时间3~10个月,平均5.2个月。Neer两部分骨折8例(53.3%,8/15)、三部分7例(46.7%,7/15),所有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1、3、6、12个月门诊定期复查并记录患者肩关节功能、X线片检查复位效果及愈合情况、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rating scale of the 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Con?stant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以及并发症等指标,并将不同骨折类型的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70~200 min,平均145.3 min;术中出血量50~310 ml,平均189.3 ml。至末次随访,VAS评分0~3分,平均1.7分;ASES评分73~100分,平均83.1分;Constant评分71~91.5分,平均81.7分;肩关节前屈上举120°~165°,平均136.7°;体侧外旋25°~40°,平均30.3°;外展外旋20°~35°,平均26.2°。Neer两部分骨折组与三部分骨折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例未使用4 mm Calcar螺钉者,Constant评分87(85,92)分、ASES评分90(83.5,100)分,高于其余10例使用Calcar螺钉者[Constant评分83(77,90)分、ASES评分85(73,95)分]。7例使用了一枚钉中钉者,Constant评分为88(78,92)分、ASES评分91.5(75,100)分,高于使用两枚以上钉中钉的8例患者[Constant评分80.5(74,88.5)分、ASES评分81.8(73,92.5)分]。1例患者出现肘关节僵硬,并发症发生率为6.7%。结论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短期疗效优良,手术时间短、切口小、软组织损伤少、血供破坏少、并发症少,近期疗效较好;患者既往肩痛史、合并肩袖损伤等情况对预后有负面影响。

  • 肱骨近端肿瘤切除反肩关节假体重建的早期功能效果

    作者:林秾;李伟栩;叶招明;严晓波;潘伟波;黄鑫;柳萌;杨迪生

    目的:探讨反肩关节重建肱骨近端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早期临床疗效及治疗经验。方法收集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8例反肩关节复合骨移植重建治疗肱骨近端肿瘤切除患者的病历资料,男3例,女5例;年龄25~61岁,平均38岁;2例软骨肉瘤(EnnekingⅠB期1例、ⅡB期1例),6例Campanacci 3级骨巨细胞瘤(3例合并病理性骨折);均行MalawerⅠ型肿瘤切除,并行Zimmer Trabecular Metal?反肩关节重建手术。术后门诊随访,包括摄肩关节X线片,测量肩关节活动度,使用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及国际骨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功能评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6个月,平均13个月;手术时间2~3.5 h,平均2.7 h;术中出血量为300~850 ml,平均510 ml;切除肱骨近端6~10 cm,平均8 cm;异体骨复合重建7例,瘤骨灭活再植1例,其中2例患者行背阔肌止点移位重建。随访肩关节X线片显示7例异体骨与宿主骨界面未愈合,1例灭活瘤骨与宿主骨界面于术后1年愈合,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移植骨骨质吸收现象,但假体稳定,假体骨界面未见透亮线,未发现关节脱位及假体松动。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无肿瘤复发,无肩关节疼痛;肩关节主动活动,外展活动度为100°~175°,平均155°;主动前屈为115°~170°,平均150°;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为68%~87%,平均76%;MSTS功能评分为87%~97%,平均92%。结论反肩关节复合骨移植治疗肱骨近端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早期功能良好,可安全用于相对年轻的骨肿瘤者,远期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 不伴腓骨骨折的Pilon骨折的特点及治疗

    作者:蒋靓君;郑强;潘志军;李杭;冯刚;王建卫

    目的:探讨不伴腓骨骨折的Pilon骨折的受伤机制、骨折特点、治疗策略及预后。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28例(29侧)不伴腓骨骨折的Pilon骨折患者病历资料,男22例,女6例;年龄23~75岁,平均46岁。受伤原因:摔伤14例、高处坠落8例、车祸5例、重物砸伤1例;10例存在合并损伤,2例开放性损伤。28例(29侧)不伴腓骨骨折的Pi?lon骨折患者中,符合OA/ATO骨折分型43B型15侧(51.7%),43C型14侧(48.3%);Rüedi?Allgower分型Ⅱ型14侧(48.3%,14/29),Ⅲ型15侧(51.7%,15/29)。记录患者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手术入路、骨折愈合时间,并采用踝关节Mazur评分、骨折Burwell?Charnley复位评分评价疗效,记录并分析术后并发症。结果28例(29侧)不伴腓骨骨折的Pilon骨折的受伤机制,开放性损伤较少,多为中低能量损伤;骨折形态特点方面,累及胫骨远端前部关节面28侧(96.6%)。28例(29侧)骨折的治疗,25侧采用单切口入路及单纯内植物,平均手术时间119 min,骨折平均愈合时间7.1个月,踝关节Mazur评分优良率为86.2%,Burwell?Charnley骨折复位评价满意率为93.1%。3例患者术后出现皮肤感染并发症,积极对症抗感染治疗后切口愈合。结论不伴腓骨骨折的Pilon骨折大多为中低能量损伤引起的踝关节中立位或内翻位的Pilon骨折,以足背伸致胫骨远端前部关节面损伤为主,一般采用单一前方入路可完成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少,骨折复位相对令人满意,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 臼轨式椎弓根钉非融合动态固定腰椎的稳定性评价

    作者:李高祥;李贵涛;徐汪洋;周晓忠;罗俊男

    目的:探讨使用臼轨式椎弓根钉单节段动态固定减压失稳腰椎的稳定性效果。方法臼轨式椎弓根钉为钛合金材质,螺钉可万向活动,钉座下口约束螺钉的活动范围;螺钉矢状面活动≤18°,水平面活动≤8°。选取6具猪腰椎标本(L1~5),每具标本按手术顺序依次制成完整脊柱(脊柱结构正常,置入4枚臼轨式椎弓根钉)、动态固定1(L3,4全椎板被切除,保留4枚臼轨式椎弓根钉,双侧上连接棒并锁定)、动态固定2(L3,4全椎板及双侧小关节被切除,保留4枚臼轨式椎弓根钉,双侧上连接棒并锁定)、减压失稳(全椎板及双侧小关节被切除,保留4枚臼轨式椎弓根钉,拆除双侧连接棒)、混合固定(L3,4全椎板及双侧小关节被切除,保留2枚臼轨式椎弓根钉,另2枚为单向椎弓根钉,双侧上连接棒并锁定)5组试验模型,并在4.018 Nm的纯力偶矩作用下分别进行屈伸、侧弯、旋转活动,检测其运动范围。结果 L3,4运动范围,在动态固定1、2和混合固定后,在前屈、后伸及侧弯时,各组运动范围均较完整脊柱组(前屈、后伸及侧弯分别为1.84°±0.75°、1.55°±0.34°、2.2°±1.07°)明显减少,动态固定1组分别为0.71°±0.39°、0.46°±0.18°、0.85°±0.66°,动态固定2组分别为0.79°±0.43°、0.71°±0.20°、1.17°±0.48°,混合固定组分别为0.63°±0.50°、0.37°±0.19°、0.54°±0.60°;在旋转时运动范围,动态固定1组为1.50°±0.64°,动态固定2组为1.85°±0.67°,混合固定组为1.22°±0.36°,均较完整脊柱旋转运动范围(2.06°±0.76°)减少。三组内固定比较,在后伸、旋转方向,动态固定2组运动范围较动态固定1组增加;在后伸、侧弯、旋转方向,混合固定组较动态固定2组运动范围减少,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腰椎单节段全椎板及双侧小关节完整切除减压术后,采用臼轨式椎弓根钉进行动态固定,可以降低标本在屈伸、侧弯和旋转方向的运动范围,提供即刻的稳定性。

  • 骨盆充气式固定止血兜专利合作或转让

    作者:

    专利简介:骨盆充气式固定止血兜为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0 2 0159591.4】。该专利相关应用在2009年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二等奖及绍兴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专家鉴定为: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 《中华骨科杂志》2015年审稿专家致谢名单

    作者:

  • 第二届中山骨科国际学术周通知

    作者:

    关键词: 中山 骨科 国际学术
  • Orthopaedic Surgery 2015年1期目录及部分文章摘要

    作者:

    关键词: 目录
  • 第十六届全国经椎弓根内固定暨精准外科新技术学习班通知

    作者:

  • 第二届华夏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学术会议通知

    作者:

  • 2016年骨科大型国际学术会议

    作者:胡永成;张慧林

    骨科国际学术会议是骨科医师交流的重要平台,积极参加骨科国际学术会议对扩大我国骨科医师的学术影响力和声誉,了解世界骨科领域的重要进展和动态,建立全球范围的交流与合作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骨科事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骨科医师和骨科研究人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现将2016年骨科领域的国际大型会议列出,供大家参考。

  • 参与制定人员名单

    作者:

    关键词: 参与制 人员
  • 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作者: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指南背景: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自2004年3月开始组织50位骨科专家对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发生率、危险因素、预防策略等16个子课题进行调查研究。2005年7月组织多位骨科专家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达成初步共识后邀请心内科、血管外科等相关专业专家对争议点进行讨论,将多专业观点与骨科特殊专业性相结合。2005年11月于北京召开指南发布会暨学术报告会,2006年1月发表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自2006年专家建议发表后,经过3年的临床实践并结合国际研究进展于2009年1月发布指南草案。草案发布后,得到了广大学者的认可,经多次总结、讨论后于2009年6月发布了2009版《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中华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