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高血压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중화고혈압잡지
- 主管单位: 高血压杂志;中国高血压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1.3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540/R
- 国内刊号: 谢良地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动态血压变化与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24 h动态血压变化,分析其与尿白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按Mogensen分期将患者194例分为4组:正常白蛋白尿组(尿白蛋白≤30 mg/24 h,n=71),微量白蛋白尿(MAU)组(尿白蛋白30~<300 mg/24 h,n=47)、大量白蛋白尿组(尿白蛋白≥300 mg/24 h,n=31)及肾功能不全组[尿白蛋白≥300 mg/24 h且 eGFR≤60 mL/(min·1.73m2),n=43].观察各组动态血压、血压昼夜节律、平滑指数等的变化,分析其与尿白蛋白的相关性.结果 随尿白蛋白增加及肾功能下降,24 h、白昼及夜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逐渐升高[24 h平均收缩压由正常白蛋白尿组(125.4±14.6)增至肾功能不全组(146.6±13.3) mm Hg,舒张压由(66.9±8.9)增至(83.0±8.8)mm Hg,P<0.05],24 h收缩压标准差由(9.3±2.2)增至(11.9±4.8)mm Hg(P<0.05),收缩压及舒张压平滑指数逐渐降低(4组收缩压平滑指数分别为1.82±0.3、1.75±0.3、1.64±0.2、1.56±0.2,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24 h血压变化、血压标准差与24 h尿白蛋白呈正相关(P<0.01),而夜间血压下降率及平滑指数与24 h尿白蛋白呈负相关(P<0.05).结论 早期DN患者存在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且血压变异性增大.
-
长期血压变异性的检测、评估及临床意义
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是指一段时间内血压变化的程度[1].根据观察时间的长短,血压变异可分为心动周期间变异、短时变异和长期变异三类[2].心动周期间变异是不同心动周期之间的血压差异,例如血压高低与呼吸周期有关.临床上更为关注的是血压的短时变异和长期变异.
关键词: -
微小RNA在心血管疾病发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在人体广泛分布的内源性非编码RNA,长度为19~25个核苷酸.miRNA主要通过与靶信使RNA(mRNA)的3′非翻译区结合,导致其翻译的过程受到抑制或者引起靶mRNA的降解,在转录水平特异性的影响靶基因表达,并通过此机制调控了大约30%人体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表达[1].
关键词: -
比索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脑钠尿肽和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术后无复流,经系列治疗血流再通后的心功能和血浆脑钠尿肽的影响.方法 入选我院2009-01-2011-03间符合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急诊PCI的426例患者,其中38例患者置入支架后出现血流无复流现象,无复流患者中33例给予相应治疗血流再灌注达心肌梗死后溶栓治疗试验(TIMI)血流分级3级,随机分为比索洛尔治疗组(n=17例)及对照组(n=16例).PCI术后即刻及术后1周复查血浆脑钠尿肽,术后2周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峰值流速之比(E/A).结果 比索洛尔治疗组l周后脑钠尿肽明显降低[PCI术后即刻(764.7±93.5)比1周时(214.6±56.7)ng/L,P<0.05],对照组亦明显降低[PCI术后即刻(785.8±102.8)比1周时(423.5±67.3)ng/L,P<0.05],但两组PCI术后即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周时比索洛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心脏超声指标明显改善[比索洛尔治疗组E/A(1.15±0.18)比对照组(0.79±0.14),P<0.05;比索洛尔治疗组LVEF(0.57±0.06)比对照组(0.51±0.09),P<0.05].结论 比索洛尔可改善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无复流后血流再通后患者的心功能.
-
降压治疗中的J形曲线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大量荟萃分析显示收缩压下降10~20 mm Hg或舒张压下降5~6 mm Hg,3~5年的脑卒中、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事件分别减少38%、20%和16%,心力衰竭减少50%以上,降压治疗有效地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其中高危患者(高龄、冠心病多支病变、糖尿病、多部位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脑卒中病史)[1]获益更大,心脏事件评估研究用雷米普利降压治疗4.5年,结果高血压与非高血压患者均获得同等的益处,总的血管事件分别下降25%和21%[2].
关键词: -
客观看待血压变异性
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虽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近来又成为高血压领域的一个焦点话题,引起广大临床医生的关注.关于BPV的确切机制及其具体测定方法,以及BPV的临床意义、药物对BPV的影响等许多问题还不是十分清楚,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讨论,从而使临床医生能够客观看待,正确认识,合理指导临床.
关键词: -
青少年高血压评估及管理
·青年肥胖的流行使高血压患病率不断增加,主要与代谢综合征有关,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增加靶器官损害的发生风险.·原发性高血压常见于年长儿童和青少年,继发性高血压常见于婴儿、幼童及血压重度升高者.·对儿童的血压测量应注意测量技术,特别是要使用与儿童四肢相匹配的袖带.·儿童诊断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需要把血压测量值与同性别、年龄和身高人群的百分位水平进行比较.
关键词: -
病例111:心脏扩大
患者,男,68岁,反复心悸40年;偶有胸闷,无胸痛、晕厥;1周前心悸明显,伴有活动后气短,无下肢水肿及尿少.既往史:高血压病史6年.体检:血压122/68 mm Hg,心相对心浊音界向左扩大,心率64次/min,心律不齐,可闻及早搏,5次/min,无杂音,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尿常规、血脂、血糖、血电解质、尿特定蛋白、甲状腺功能正常,脑钠尿肽190.5 ng/L(↑)(正常0~100 ng/L),眼底正常.
关键词: -
镰状细胞病患者肺高压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肺动脉高压以存在毛细血管前肺高压,无左侧心脏疾病、肺部疾病、慢性血栓栓塞疾病为特征.在组织病理学方面,肺动脉高压则以肺小动脉内层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增殖为特征.肺动脉高压可以是原发性、遗传性或与其他疾病相关,如结缔组织疾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等.以往的研究发现,肺高压特别是肺动脉高压是镰状细胞病较常见的并发症[1].在新的肺高压分类中,镰状细胞病似乎为肺动脉高压分类中病因明确的单独一组.目前还不明确成年镰状细胞病患者肺高压的发病率和临床特征.
关键词: -
从新版高血压指南论降压药物的合理选择/RAAS阻断剂是降压治疗的基石
关键词: -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应用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1-5],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可明显降低致死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被国内外指南推荐为降压治疗的5大类降压药物之一[6-8].
关键词: -
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或联合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与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组(A组,n=207)和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组(B组,n=211).分别观察治疗12和24月两组药物的降压效果,应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管内径、血流参数、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及Crouse积分.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12和24月的血压均较自身基线时降低(P<0.05).与同组基线相比,两组患者治疗12、24月时动脉内径增宽[A组(7.92±1.51)比(8.32±1.47)比(7.45±1.36)mm;B组(7.95±1.55)比(8.33±1.62)比(7.39±1.44)mm]、Crouse积分减小(A组3.12±2.76比2.61±2.10比3.67±2.87;B组2.97±2.32比2.34±1.87比3.71±3.02)、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及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加快,阻力指数减轻,并且随治疗时间延长,趋势更明显(均P<0.05).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组治疗第12、24月时颈动脉IMT较基线时减轻[(0.94±0.16)比(0.91±0.14)比(0.98±0.15)mm,均P<0.05],而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组12月时颈动脉IMT减轻并不明显[(0.95±0.15)比(0.97±0.12)mm,P>0.05],24月时才出现减轻[(0.91±0.14)比(0.97±0.12)mm,P<0.05].与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比较,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患者在12、24月时颈动脉IMT减轻、Crouse积分减少、阻力指数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与联合复方阿米洛利均能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流动力学,并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效果更明显,但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能更有效地改善大动脉结构和功能异常.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是在1999年和2005年版本基础上修订的,由高血压联盟(中国)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近百位专家,包括心内科、肾脏科、神经科、老年科和内分泌科等学科专家多次讨论编撰而成.过去几十年来,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态势.2002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与1991年比较,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有所改善,但与发达国家比较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有些社区高血压管理后的控制率超过60%.农村脑卒中死亡率呈增长态势;城市中老年人群高血压主要并发症——脑卒中死亡率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在年轻人群中却是增加的.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防治策略应当基于心血管总体危险的评估(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伴随临床疾患).一般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是<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65岁的老年人降压目标是<150/90mmHg,如果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至<140/90mmHg;糖尿病、肾脏病和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降压目标为<130/80 mm Hg;对高危患者管理应个体化.生活方式的改善如限盐、戒烟、减重、限酒、增加钾摄入量及体力活动,对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有意义的.5大类降压药: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及固定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压初始或维持治疗的选择.特殊人群高血压需特别处理,如少儿、老年、妊娠、各种心血管并发症等.由于健康医疗政策和水平的差别,在指南实施过程中,建议采用两个不同级别的推荐(标准建议和基本建议),允许主管医师作出合适的选择.
-
中美互换摘要
关键词: -
福建省高血压研究所
福建省高血压研究所(福建高研所)前身为福建医科大学高血压研究室,于1985年由陈达光教授和吴可贵教授创建成立,1997年更名为福建省高血压研究所,吴可贵教授任所长.现任所长谢良地教授(图1).福建高研所从事高血压流行病学、临床治疗学、发病机制(包括生理、病理、药理、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
关键词: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
1999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