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中华检验医学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중화검험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4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4452/R
  • 国内刊号: 韩锟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jlm@cmaph.org
  • 曾用名: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 创刊时间: 197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荧光原位杂交法分析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患者标记染色体

    作者:陆建英;盛敏;任兆瑞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Turner综合征)是常见性染色体疾病,女性新生儿发病率0.2% ~0.4%,主要表现为身材矮小、生长发育迟缓、原发性闭经、性器官发育不良和缺乏第二性征等[1,2].细胞遗传学研究揭示,该病患者染色体核型种类很多,除经典的45,X核型外,近来发现染色体微小片段丢失形成的"标记染色体"(marker chromosome, mar)也较常见.我们用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分析8例Turner综合征患者具有的mar来源.

  •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浆内游离脂肪酸测定的意义

    作者:郑文晖;陈红英;白雪梅;蔡斌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特征是铜蓝蛋白合成不足以及胆道排铜障碍,临床特点是好发于青少年、肝硬化、脑部尤其是基底节变性、角膜K-F环、肾损坏等.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非浓缩尿蛋白电泳分析与临床意义

    作者:赵小环;吕时铭;张艳;郑斐

    目的应用非浓缩尿蛋白电泳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与正常妊娠妇女的尿蛋白成分特点,探讨尿蛋白成分与妊高征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琼脂糖凝胶电泳(SDS-AGE)检测114例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和11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对照组)非浓缩尿蛋白成分.结果妊高征组尿中共检测到11种蛋白成分;正常对照组共检测到4种蛋白成分,以白蛋白为主.妊高征组尿蛋白成分构成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成分构成与妊高征严重程度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87,P<0.01.妊高征病例尿中IgG和转铁蛋白的相对百分含量与妊高征程度之间呈正相关(rs=0.754,rs=0.697),P<0.01.结论妊高征者尿蛋白成分构成比正常孕妇复杂,尿蛋白成分与妊高征病情相关,SDS-AGE尿蛋白电泳分析有助于鉴别正常妊娠期生理性蛋白尿与妊高征病理性蛋白尿,也有助于妊高征病情评估.

  • 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癌患者P16蛋白表达水平的应用价值

    作者:沈宗丽;朱月清;庄一平;吴晓柳;王亚平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肿瘤相关基因P16蛋白表达的应用价值.方法用人白细胞共同抗原45(CD45)和P16荧光标记抗体同步标记肺穿刺肿瘤标本中血细胞和肿瘤细胞的P16蛋白,经FCM测定CD45+ P16+和CD45-P16+细胞比率后,对每份穿刺标本血细胞P16+与肿瘤细胞P16+细胞的比值(r)进行比较. 结果肺癌患者39份穿刺标本中正常血细胞与肿瘤细胞的P16蛋白低表达率分别是15.39%(6/39)和69.23%(27/3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90%(13/21)的异倍体肿瘤r>4;22.22%(4/18)的二倍体肿瘤r>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CM可同步测定血细胞与肿瘤细胞P16蛋白表达水平,并可比较区分出表达程度的差异性,在临床科研应用中有较好的前景.

  • 两种不同测定方法检测血清抗甲状腺抗体临床诊断价值的比较

    作者:连小兰;白耀;孙梅励;郭芝生;戴为信;韩少梅

    目的应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测定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TgAb)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抗TPOAb)及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测定血清抗TgAb和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抗TMAb),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CLIA法和RIA法检测437例不同种类的甲状腺病患者和88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抗TgAb和抗TPOAb或抗TMAb水平,以病理诊断作为诊断的金指标,评定每种测定方法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比较两种测定方法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和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CLIA法测定血清抗TPOAb对AITD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度显著高于RIA法(敏感度 CLIA 73.9 %, RIA 58.3 %,P<0.05;特异度:CLIA 83.0 %, RIA 64.9 %,P<0.01),两种测定法测定血清抗TgAb对AITD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CLIA法测定血清抗TPOAb对桥本甲状腺炎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度显著高于RIA法(敏感度 CLIA 68.4%, RIA 25.4%,准确度:CLIA 73.1 %,RIA 45.0 %,均P<0.001),特异度显著低于RIA法(CLIA法77.0 %,RIA法96.0 %, P<0.001).结论应用CLIA法测定血清抗TgAb和抗TPOAb对AITD的诊断价值优于应用RIA法测定血清抗TgAb和抗TMAb,其中应用CLIA法测定血清抗TPOAb对诊断AITD有更大的临床价值.

  • 网织红细胞参数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丛玉隆;乐家新;王海红;王丹玲;兰亚婷;杨建良;秦晓玲;王红霞

    目的探讨新型网织红细胞参数在缺铁性贫血(IDA)诊断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用Bayer ADVIA 120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236例健康人群、101例非IDA患者和78例IDA患者的外周血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诸参数进行了检测,并对检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IDA患者的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内血红蛋白量(CH)、平均网织红细胞体积(MCVr)、网织红细胞内血红蛋白量(CHr)及网织红细胞内血红蛋白量浓度(CHCMr)检测结果明显低于健康人群和非IDA患者(P<0.01);而网织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r)和网织红细胞细胞内血红蛋白量分布宽度(HDWr)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和非IDA患者(P<0.01).如果分别以RDWr>11.0%、HDWr>31.6 g/L、CHr<28.0 pg/L、CHCMr<285.0 g/L及CH<27.0 pg/L为临界值诊断IDA,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2.3%、75.6%、100%、100%、92.3%和74.2%、82.2%、89.6%、85.5%和90.2%.结论以CHr<28.0 pg/L及CH<27.0 pg/L为临界值联合诊断IDA效率优,其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9.2%和0%.次之为CHr<28.0 pg/L,诊断IDA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10.4%和0%.

  • 乳腺癌可溶性HER-2/neu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燕;应敏刚;郑雄伟;黄建英;陈路川;张红

    目的分析乳腺癌血清可溶性HER-2/neu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方法分析105例乳腺癌患者、24例乳腺良性疾病及3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可溶性HER-2/neu水平,并用免疫组化(IHC)方法分析乳腺癌组织切片中癌细胞的着色情况.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HER-2/neu水平与正常对照和良性乳腺疾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病程进展乳腺癌患者可溶性HER-2/neu的阳性率逐步升高,Ⅲ+Ⅳ期的阳性率(63.3 %) 与Ⅰ期(7.7 %)或Ⅱ期阳性率(14.5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可溶性HER-2/neu的阳性率(37.5 %)与未转移患者(6.1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ER-2/neu水平与IHC结果有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血清可溶性HER-2/neu水平可弥补免疫组化的不足,在乳腺癌监测随访、疗效观察尤其是用Herceptin治疗后的疗效观察中发挥其独到的作用.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因表达
  • 高原地区儿童免疫球蛋白水平分析

    作者:孔丽蕊;李胜学

    目前,国内已有高原低氧环境人群免疫功能及免疫调节机制的报道,但高原地区儿童免疫功能报道较少.我们对平原及海拔2 300 m与3 700 m高原地区居住的7~9 岁健康儿童免疫球蛋白(Ig)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和比较,现报告如下.

  • 错配杂交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p16基因过甲基化

    作者:姚群峰;宁勇;郝巧玲;张利平;周宜开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错配杂交化学发光检测p16基因启动子区过甲基化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用亚硫酸氢钠修饰基因组DNA,所有未甲基化的胞嘧啶都被转变为尿嘧啶,而甲基化的胞嘧啶则不发生变化.设计合成1对不含CpG位点的引物,同时扩增甲基化或非甲基化目的DNA片段,用2条分别与甲基化及非甲基化CpG位点互补的寡核苷酸探针与扩增产物进行杂交及化学发光检测,通过探针杂交信号强度比确定样品DNA中甲基化的p16基因的比例.结果错配杂交化学发光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CV=5.2%~6.4%)和灵敏度(2.5×10-4pmol),检测已知混合样品的p16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0%、23%、52 %、70% 及93%,与实际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错配杂交化学发光法是一种检测快速、操作简便的p16基因甲基化的定量检测方法.

  • 心肌特异表达基因p93的原核表达及鸡卵黄抗体的制备

    作者:尤昕;时娜;赵秀文;柳明洙;刘冬青;曹慧青;孟宪敏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心肌特异表达基因p93,以此作为抗原免疫产蛋母鸡,制备抗p93蛋白鸡卵黄抗体(IgY).方法将p93基因分别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5X-1、pBV220、pET28a(+)中,选取表达量高的载体进行表达纯化,其产物免疫产蛋母鸡.结果插入pET28a(+)中N端带有His标签的p93表达水平高,且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从含有pET28a-p93质粒的1 L培养的菌液中可获得3 mg纯化的p93蛋白.免疫产蛋母鸡,末次免疫后其卵黄抗体高滴度达到1∶ 64 000,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该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结论此抗体的制备为新基因p93的检测提供了良好的工具.

  • 人血小板膜糖蛋白VI胞外区片段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作者:屈晨雪;李传保;王建中;武淑兰;万文徽

    目的探讨在原核细胞中表达人血小板膜糖蛋白Ⅵ(GPVI)胞外区片段,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人血小板GPVI胞外区片段123 aa~268 aa的基因序列,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融合蛋白表达.表达产物经亲和层析法纯化及鉴定后,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已知单克隆抗体进行ELISA双抗夹心法、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鉴定其特异性.结果构建的重组质粒经酶切和测序证实序列正确.经诱导表达在相对分子量为4 200处有一条明显融合蛋白条带,Western blot分析证实与预期值一致.所得的抗血清效价为1∶ 128,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表明,所制抗体识别血小板GPVI分子.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所制抗体可与血小板裂解液中及血小板膜表面GPVI分子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结论利用原核细胞表达的人血小板GPVI分子胞外区片段能有效地诱发动物产生多克隆抗体,所得抗体与人血小板上GPVI分子特异性结合,为深入研究GPVI分子提供了工具.

  • Nogo-66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作者:谢云峥;于盼盼;刘东银;陆佩华;黄立东

    目的制备抗中枢神经系统(CNS)突起再生抑制因子Nogo胞外段Nogo-66的多克隆抗体,以进行Nogo分子检测和功能研究.方法采用原核系统表达来源于大鼠的GST-Nogo-66融合蛋白,经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免疫印迹、免疫组织化学和细胞培养技术对该抗体的特异性及生物学活性进行鉴定.结果获得了高效价的1∶ 10 000兔抗大鼠Nogo-66多克隆抗体,该抗体能够识别原核表达的Nogo分子,大鼠脊髓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Nogo分子在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中有广泛表达;并能阻断Nogo分子对PC12细胞突起生长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活性.结论制备了能识别天然Nogo分子,并具有良好生物学活性的抗Nogo-66多克隆抗体,为检测Nogo分子和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 生物质谱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

    作者:孙庆霞;丁家华

    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英国物理学家Thomson研制出世界首台质谱仪.20世纪20年代质谱逐渐成为一种分析手段,被化学家采用.20世纪40年代,化学家公认质谱能为有机化合物结构研究提供大量的有用信息,故被广泛应用于有机物质分析,并被喻为"一个完全的化学实验室".直到20世纪80年代,又发现软电离技术能用于分析高极性、难挥发和热不稳定样品,随着气相离子化技术的出现,则推动了生物质谱和各种质谱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

  • 努力提高细菌性感染的诊治水平

    作者:王明贵

    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治疗有赖于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及其药敏的测定、抗菌药物的选择及正确给药方案的制订.近年来细菌性感染及细菌耐药性的迅速上升受到了卫生管理部门及各临床单位的重视,诊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需要临床微生物专业人员与临床医师的共同努力,进一步提高我国细菌性感染的诊治水平.

  • 厌氧菌血培养仍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作者:张军民;周贵民

    20世纪70年代血培养厌氧菌分离率高达20%~30%[1],其中脆弱拟杆菌群占78%,在革兰阴性菌中仅次于大肠埃希菌占第二位[2] .厌氧菌主要来源为胃肠道和女性生殖道,占69%,死亡率达24%~31%[3].由于这一时期厌氧菌在临床的重要性,对厌氧菌的培养备受关注,如适合实验室常规开展厌氧菌分离培养的GasPak厌氧菌培养缸以及治疗药物甲硝唑就是这一时期研制并应用于临床.血培养除需氧菌外也必做厌氧菌培养,形成了需氧、厌氧菌培养的常规血培养模式.

  • 几种检测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水平的方法

    作者:相子春;蒋岩;郭顺星

    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者中,定量检测病毒含量对于诊断急性HIV感染、监测慢性感染的疾病进程和评价治疗效果十分关键.从确认HIV是艾滋病的病原体以来,人们研究了很多方法检测感染者体内HIV水平,下面对几种主要方法进行综述.

  • 血液中分离产单核李斯特菌五株

    作者:原英;陈民钧

    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产单核李斯特菌可引起感染.我们从患者的血液中分离到7株产单核李斯特菌,判定为引起感染的病原菌.临床资料:本院2002年1月至2003年7月,从血液标本中分离到7株产单核李斯特菌,资料完整的有5例,其中女性3例,年龄19~56岁,体温均38.8℃~42℃,WBC均升高,单核和中性粒细胞增多,3例有基础病(2例自身免疫性疾病,1例肿瘤合并脑膜脑炎).另2例为正常产妇和全身皮肤感染,平均住院日37.2(7~76d)d.

  • 硒酸钠对军团菌生长的影响

    作者:周铁丽;曹建明;金佩佩;周武

    本研究通过观察含不同浓度硒酸钠军团菌培养基,军团菌生长数量和速度不同,为此摸索了促进军团菌生长的适硒酸钠浓度,为军团菌培养基的改进和研制提供依据.

  • Excel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段秋林;梅雄

    室内质量控制是临床检验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工作中,室内质量控制工作经常性地要进行均值、标准差、变异百分率的计算,质控图绘制和质控总结等.如用手工或计算器进行,比较繁琐和复杂,工作量大并且费时.应用Excel做这些事情就简单多了,自动计算、自动绘图、结果直观明了,打印存档也很方便.本人在日常工作中,应用Excel作血液、免疫、生化、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室内质量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供大家参考.

  • 自身抗体检测的应用与质量保障原则

    作者:王兰兰

    自身抗体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标志,每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几乎都伴有特征性的自身抗体谱,患者血液中存在高效价自身抗体是自身免疫病的特点之一,也是临床确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依据,自身抗体检测在判断疾病的活动程度、观察治疗效果、指导临床用药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尿中免疫化学非反应性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王金良

    糖尿病患者尿中的微量白蛋白(mAb)的检测对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的意义已为临床所广泛重视.近期发现糖尿病(可能也包括心血管病、高血压)患者尿中的一部分白蛋白用常规的免疫化学检测手段(放射免疫分析,免疫浊度法、免疫光散射法)不能检出,且在尿中出现得比mAb早数年.这种蛋白暂且被命名为免疫化学非反应性白蛋白(immunochemically nonreactive urinary albumin , INUA).

  • 固体培养基直接分离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方法的研究

    作者:李婷;叶元康

    目前国内对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检测多用液体培养法,但在实际应用上已暴露出很多缺点.支原体在固体培养基上能形成"油煎蛋"样特征性菌落,是支原体感染的直接证据.本研究对用固体培养基直接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培养Uu和Mh进行了初步研究.

  • 绿脓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中相关基因的表达

    作者:倪明;田德英;余冰;王卫华;张蓓;宋佩辉

    目的通过检测绿脓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藻酸盐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藻酸盐在绿脓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改良平板培养法建立黏液型绿脓假单胞菌PA17和非黏液型绿脓假单胞菌PAO1生物被膜模型,半定量RT-PCR测定生物被膜形成不同时间点algD、algU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AO1和PA17分别于第3天和第6天形成成熟生物被膜.algD和algU均在微菌落分化为成熟生物被膜的阶段表达增高.单因素方差分析示同一菌株的相同基因在生物被膜形成过程的不同时间点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示同一基因在不同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藻酸盐在绿脓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微菌落分化为成熟生物被膜的阶段发挥作用,不受绿脓假单胞菌表型影响.

  • 病毒基因分型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作者:杨银辉

    同一种病毒不同分离株(变异株)之间核苷酸序列及抗原性之间的差异造成了各分离株间血清学反应性、致病性、毒力、对治疗的应答、流行区域及分布等的不同.因此,进一步研究病毒分型对流行病学调查、病毒毒力强弱的研究、不同亚型病毒特异疫苗的研制、病毒感染的自然历程及其持续感染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病毒的演变过程、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及临床治疗效果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及配体与肿瘤研究进展

    作者:乔蕊;张捷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属核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PPAR的α、β、γ3种亚型各自与其相应的配体结合而发挥效应.广泛研究表明:PPAR参与糖脂代谢平衡、细胞增殖与分化、炎症反应等生理病理过程,PPAR的激活可能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和某些肿瘤细胞的生长有密切关系.现将PPARγ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介绍如下.

  •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酶联免疫试验S/CO比值与补充试验阳性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任芙蓉;庄辉

    丙型肝炎病毒(HCV) 是1989年被发现的,1990年美国第一代抗-HCV酶联免疫吸附试剂(EIA)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批准[1],目前第三代试剂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都有很大提高.我国的抗-HCV诊断试剂自1993年面世以来,经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生产单位努力,经过国家"八五"、"九五"攻关,其质量也不断改进[2].

  • 分子印迹技术在生物医学分析研究中的进展

    作者:张江华;石丹;吕斌

    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人工合成具有分子识别功能介质的一种新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Wulff和Mosbach等在分子印迹技术领域的开拓性工作,此技术得到了蓬勃发展.分子印迹聚合物(MIP)以其通用性和惊人的立体识别性,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现在,以MIP为基质,进行生物物质分析、检测、分离与纯化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可用于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糖类、维生素、药物等领域,且伴随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 两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试剂的对比研究及偏倚评估

    作者:李传达;袁平宗

    目的分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在以Beckman原装试剂和德国Human公司的ALT LiquiUV试剂进行血清样本ALT测定的对比研究和偏倚评估.方法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EP9-A文件,每天取临床样本8份,分别用两种方法测定样本ALT,共测定5 d,记录检验结果,对两种试剂进行偏倚估计.结果在进行患者新鲜血清样本ALT测定时,两种试剂测定结果的预期相对偏倚在方法的线性范围内可以被接受;在测定不同的质控品ALT时,两种试剂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倚可达20%以上.结论 Beckman 和 Human 两种ALT试剂在测定血清样本ALT时,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倚在线性范围内能被接受;在测定不同的质控品时,其相对偏倚随产品不同而不同,大可达27.6%.

  • 夹层杯集菌离心涂片法检测抗酸菌的应用及评价

    作者:李锐;罗宽洋;罗慧;周世亮;龚莉琼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痰结核菌检查是当前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NIP)实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诊断结核基本的细菌学检查方法.我们采用夹层杯集菌离心涂片法检查抗酸杆菌,取得较好的效果.

  • 高水平耐环丙沙星淋病奈瑟菌gyrA和parC基因突变研究

    作者:路荣忠;于红

    国外对以环丙沙星为代表的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菌株研究发现,淋病奈瑟菌(淋菌)除了在低水平耐药株的基因突变位点较为稳定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高水平耐药株突变位点和突变方式差异巨大,研究各个地区的耐药基因突变情况,可以设计针对本地区的耐药基因探针和采用其他方法,对本地区耐药菌株作出快速诊断.

  • 表皮葡萄球菌携带甲氧西林等五类抗生素耐药基因分析

    作者:李立;王苏建;糜祖煌

    本研究就53株MRSE菌进行了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TEM、OXA、SHV、mecA)、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A/B/C、ermF、mefA)、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M)、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6'/aph2'')和糖肽类耐药基因(vanA、vanB、vanC1、vanC2/C3)检测,其目的是了解本院MRSE临床分离株耐药基因携带状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 绿脓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研究

    作者:李智山;邓三季;杨燕;赵建忠

    目的调查湖北襄樊地区绿脓假单胞菌多重耐药菌株中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及oprD2基因存在状况.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分离自本地区的35株绿脓假单胞菌耐药菌株各种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TEM、SHV、OXA、PER、GES、IMP、VIM、质粒型AmpC酶DHA、MIR及OprD2.结果35株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TEM、OXA、质粒型AmpC酶DHA的阳性率分别为51.4%、17.1%、2.9%,OprD2基因缺失率100%,而SHV、PER、GES、IMP、VIM、MIR基因检测均阴性.结论研究表明,携带TEM、OXA、质粒型AmpC酶 DHA以及OprD2基因缺失是导致本组绿脓假单胞菌多重耐药菌株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机制.

  • 梅毒螺旋体Tp0453重组蛋白的表达及在梅毒血清学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刘双全;吴移谋;赵飞骏;曾铁兵

    目的克隆、表达梅毒螺旋体(Tp)外膜蛋白Tp0453,建立间接ELISA法,探讨其在梅毒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QE32/Tp0453,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免疫印迹鉴定表达结果;Ni-NTA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人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QE32/Tp0453;SDS-PAGE检测诱导产物显示有一分子量约为32000的特异蛋白带,免疫印迹检测其只与Tp IgG抗体具有阳性反应;重组蛋白用作ELISA包被抗原检测Tp阴阳性参比血清,特异度和灵敏度均为100%;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结果与TPPA法符合率为98.2%.结论表达的Tp0453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反应活性,可望用于梅毒的血清学诊断.

  • 阴沟肠杆菌纸片扩散药敏试验中抑菌环内菌落分析

    作者:张磊;丁柳;庄杰;王军;吕晓菊

    目的分析阴沟肠杆菌纸片扩散药敏试验中头孢菌素抑菌环内菌落出现原因,并为纸片法药敏结果正确解释提供依据.方法从药物敏感性、β内酰胺酶等电点、诱导性和染色体DNA指纹图等方面对抑菌环内菌落和其原始株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5/35株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在头孢菌素抑菌环内出现小菌落.抑菌环内菌落分析显示,17株属AmpC β内酰胺酶完全去抑制突变个体,8株属部分去抑制突变个体.结论阴沟肠杆菌纸片扩散药敏试验中头孢菌素抑菌环内菌落是其去抑制突变而高产AmpC β内酰胺酶个体.医院感染中的阴沟肠杆菌是一个在药物敏感性上存在异源性的群体.对其抑菌环内出现耐药菌落,在排除污染后,应解释为耐药.

  • 广州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脲原体耐药趋势

    作者:杨日东;刘金花;田广南;林仕英;梁幕兰;陈展琳;张秀练;张文君

    解脲脲原体(Uu)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可导致传染、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主要由性接触传播.近年来,由于各种治疗Uu的抗生素不断用于临床,致使耐药性的报道不断增加.为了解广州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Uu的感染情况和耐药趋势,我们自2000年1月始,对本所性病门诊4年这类患者Uu的药敏情况进行系列观察与研究.

  • 江苏省淋病奈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

    作者:王长娴;王蓓;汪宁;凌健华

    目的检测江苏省淋病奈瑟菌(淋菌)临床分离株对几种抗生素的药敏情况,并初步探讨耐药因素.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淋菌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大观霉素、左氧氟沙星的MIC.结果淋菌对3种头孢类药物敏感率均为100%,对大观霉素敏感率为94.7%,对四环素敏感率为1.1%,而对青霉素和环丙沙星100%耐药.结论江苏省淋菌临床分离株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耐药严重,对目前的一线药物(头孢类药物和大观霉素)敏感,但应重视大观霉素耐药株的出现.

  •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和金属β内酰胺酶的检测

    作者:宗志勇;雷秉钧;吕晓菊;高燕渝;俞汝佳

    目的了解本院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及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和头孢他啶耐药菌株是否产金属β内酰胺酶.方法对2002年4月-2003年1月本院临床分离的101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NCCLS推荐的琼脂双倍稀释法测定了对15种抗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ICs),将对亚胺培南耐药或对头孢他啶高度耐药的菌株用金属螯合剂-抗生素稀释法检测是否产金属β内酰胺酶.结果101株鲍曼不动杆菌常分离自痰,分布于全院16个临床科室,但有1/3以上来自于ICU病房.这101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突出,仅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吡肟保持较高的敏感率,分别为90.1%、88.1%和81.2%;而对包括头孢他啶的其他1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低于50%;而且多重耐药菌株常见.共有19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和(或)对头孢他啶高度耐药.金属螯合剂-抗生素稀释法检测出9株产金属β内酰胺酶.结论本院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高、分布广,对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仅碳青霉烯和四代头孢菌素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存在对亚胺培南耐药和(或)对头孢他啶高度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其中部分耐药株产金属β内酰胺酶.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基因检测

    作者:孔海深;徐根云;李雪芬;杨青;陈瑜;俞云松;周建英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分布特点,评估耐药性基因型与表型测定法的相关性.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本地分离100株金葡菌的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mecA、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aac(6')/aph(2'')、aph(3')-III、ant(4',4'')、大环内酯类23s rRNA甲基化酶基因erm 、四环素类核糖体保护蛋白基因tetM的发生率,纸片扩散法测定苯唑西林、庆大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的耐药性.结果100株受试菌中mecA阳性66株(MRSA),常见的耐药基因是erm+tetM,存在于89.4%的MRSA中,少见的是ant(4',4''),存在于4.5%的MRSA中,MRSA 的aac(6′)/aph(2'')、aph(3')-III、erm、tetM检出率分别为97.0%、72.7%、100%、89.4%,明显高于MSSA的11.8%、2.9%、44.1%、8.8%;66株MRSA中, 43株(65.2%)同时检出aac(6')/aph(2'')、aph(3') -III 、erm、tetM 4种基因,58株(87.9%)同时检出aac(6')/aph(2'')、 erm、tetM 3种基因,34株MSSA中,仅2株(5.9%)同时检出aac(6')/aph(2'')、 erm、tetM 3种基因;苯唑西林、庆大霉素、红霉素、四环素与其相应的耐药基因mecA、aac(6')/aph(2'')、erm、tetM的符合率分别为96%、99%、96%、84%,81株红霉素表型耐药菌中79株(97.5%)为大环内酯-林可霉素-链霉菌素B(MLSB)结构型耐药.结论耐药基因在金葡菌中均可检出,金葡菌对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与苯唑西林耐药紧密相关,大环内酯类主要是结构型耐药,基因型与表型测定有较高的符合率.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实验室检测

    作者:黄吉城;万卓越;陈秋霞;李晖;郑夔;郑焕英;鄢心革;张欣;方苓;李杰;邓小玲;周惠琼;黄平;刁丽梅;钟豪杰;张万里;谢韶英;陈经雕;王建;林锦炎;邓锋

    目的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例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连续、系统地采集2003年12月至2004年1月广东省新发4例SARS怀疑病例不同发病时间的各类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免疫荧光测定(IFA)、中和试验等血清学检测技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采集的标本,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4例病例在发病后6~8d,均可检测到SARS-CoV IgM和IgG抗体;前3例病例SARS-CoV抗体有4倍或4倍以上增长,第4例病例SARS-CoV IgG抗体虽无4倍增长,但却有明显的抗体阳转过程.采用ELISA、IFA和中和试验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咽拭等标本的SARS-CoV核酸,结果只有病例1的3份咽拭标本阳性,其他标本均阴性.对阳性标本,采用RT-PCR扩增出SARS-CoV的M、N、S基因并测序,S基因序列和种系发生分析提示,该病毒与从广东省果子狸中分离到的SARS毒株接近.未能从这4例SARS病例的任何标本中分离到病毒.结论检测结果证明,该4例病例报告可以确认为SARS实验室确诊病例.

  • 纸片双抑制剂平行抑制试验有效分析阴沟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作者:蒋晓飞;韩立中;阮斐怡;蒋筠翡;刘英;倪语星;吕元;洪秀华

    目的建立一种能快速有效分析阴沟肠杆菌是否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方法.方法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肺炎克雷伯菌ATCC 700603、阴沟肠杆菌029、阴沟肠杆菌O29M和阴沟肠杆菌1194E.用纸片双抑制剂平行抑制试验(DDIST)、临床和实验标准协会/美国临床实验标准化委员会(CLSI/NCCLS)推荐的用于检测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纸片法和E-试验MIC法对本院连续的不重复的58株阴沟肠杆菌临床菌株进行ESBLs分析,用一系列ESBLs特异引物对其中27株耐头孢他啶或头孢噻肟的菌株进行扩增,以验证上述各种方法的准确性.结果PCR法从20/27株阴沟肠杆菌中扩增到ESBLs 基因,DDIST法检出20株ESBLs产株,CLSI/NCCLS法仅检出4株,E-试验MIC法检出0株.结论纸片双抑制剂平行抑制试验是一种能快速有效分析阴沟肠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方法.

  • 广州地区3 500株革兰阴性杆菌TEM和SHV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分型研究

    作者:肖庆忠;苏丹虹;江洁华;钟南山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中TEM和SHV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主要基因型别及其流行情况.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2001年标准筛选广州地区临床分离菌株的ESBLs表型.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法和DNA测序法进行ESBLs基因序列分析.结果2001年7月-2003年8月本研究小组从广州地区13家大型医院中共获得3500株无重复地连续地革兰阴性杆菌分离菌株,其中ESBLs表型阳性为1084株,占31%.PCR扩增结果显示,blaTEM和blaSHV基因的总阳性率在本地区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中分别为24%和10.8%,同时检出TEM和SHV型ESBLs的菌株数为128株,阳性率为3.7%.序列分析进一步证实了TEM型bla均为TEM-1类非ESBLs,包括TEM-1、TEM-1B、TEM-1D和TEM-1F.而本地区的SHV型bla几乎均为SHV类ESBLs(SHV-1型仅占7.2%,获得22株),其中以SHV-12/5a阳性率高(50%,152/304).各基因型的菌株分布结果显示,TEM型基因主要分布于大肠埃希菌中,占53%(340/641);而SHV型基因则主要分布于肺炎克雷伯菌中,占57.9%(176/304).结论本地区SHV类ESBLs较为常见,其中尤以SHV-12/5a为主,本地区暂无TEM类ESBLs.本地区可能存在SHV-12/5a流行菌株.对于ESBLs的检测,临床常用方法可能存在较高的漏检率和误检率.

  • 2004年冬季北京患儿中低滴度甲3型流感病毒HA1基因特性分析

    作者:徐红;朱汝南;王芳;钱渊

    目的分析2004年流感流行季节北京地区流感样病患儿患者分离的低滴度甲3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A1)基因的特性.方法用2004年流感流行季节分离的22株低滴度甲3型流感病毒提取病毒RNA,经RT-PCR扩增得到HA1区基因片段.用生物信息软件分析HA1区基因特性.结果扩增的血凝素HA1区基因均为987bp.22株HA1氨基酸序列与当年的疫苗参考株比较,发现氨基酸变异,变异位点在3个抗原决定簇(A、B、D)和受体结合部位的位点,提示本流行季节的流感病毒变异较大,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2005年疫苗参考株比较,与南半球参考株有2个抗原决定簇(A、D)的氨基酸存在不同,与北半球参考株无明显差异.还发现1株变异,在高保守受体结合部位的底部98位氨基酸也发生了变异.结论2004年冬季流感流行株的变异倾向值得密切关注.

  • 人苍白杆菌分离株部分生物学性状的研究

    作者:黄华;彭常军;李彬;徐传彬;高国全;陆淼泉

    目的对本院分离鉴定的1株人苍白杆菌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以及脂多糖内毒素活性和外膜蛋白免疫性的初步研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引物对菌株做PCR扩增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用酚水法提取脂多糖作相关生物学活性试验;提取外膜蛋白组分免疫动物,观察其对羊布氏杆菌是否有交叉保护作用.结果本院分离的人苍白杆菌与购自美国苍白杆菌ATCC菌株和购自北京的羊布氏杆菌之间核苷酸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98%);人苍白杆菌脂多糖具有内毒素生物学活性,但较大肠埃希菌脂多糖为弱;以人苍白杆菌外膜蛋白免疫小鼠不能抵御布氏杆菌的攻击.结论我院分离的人苍白杆菌在遗传学上与羊布氏杆菌具有非常密切的亲缘关系,但其外膜蛋白组分对羊布氏杆菌无交叉保护作用.人苍白杆菌脂多糖具有内毒素的活性,可能是一种重要的致病因子,但其毒性低于大肠埃希菌脂多糖.

  • 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麻风菌利福平耐药基因的研究

    作者:王红斌;翁小满;温艳;李桓英

    目的提高检测麻风菌的利福平耐药基因(rpoB)的敏感性.方法设立含聚合酶链反应增效剂(Q-solution)试验组和无PCR反应增效剂对照组,以比较增效剂对PCR的影响;采用巢式PCR,对第一轮PCR未扩增出rpoB基因390bp片段的标本,再进行第二轮PCR,扩增出rpoB突变集中区域的193bp片段;之后用双脱氧链终止法,对阳性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Q-solution可显著提高PCR的敏感性,但是常规PCR检测rpoB基因的敏感性仅为45.2%.在确立巢式PCR佳条件后,使用Q-solution可使其敏感性提高至90.5%.结论PCR反应增效剂和巢式PCR相结合可明显提高检测rpoB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临床微生学尿培养操作规范

    作者:中华医学检验医学分会

    尿路感染是指尿道内有大量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的尿路炎症.尿路感染并非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根据感染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及下尿路感染(如膀胱炎),男性还可出现前列腺感染,不同部位同时感染也很常见.

  • 全自动血液核酸筛查及阳性献血员追踪的研究

    作者:叶贤林;王良华;周一炎;杨立新;尚桂芳;朱为刚

    目的建立献血者全自动核酸检测方法,探讨在我国血液筛查中引进全自动核酸筛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筛查血液基础上,选用全自动汇集仪进行血样汇集(24人份),在全自动核酸提取仪上提取样本核酸,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在COBAS AMPLICOR进行扩增和检测结果,用国际标准核酸质控品考评检出限量,对阳性献血者追踪检测.结果经考评及常规应用表明,全自动汇集、全自动核酸提取及扩增和检测95%的检出限量HBV DNA、HCV RNA和HIV-1 RNA分别为38.9、17.4 IU/ml和20.6 拷贝/ml,95%的可信限分别为[21,323]、[10.5,342]和[12,300].通过对16512个样本共688汇集池分析,HBV DNA阳性8例,阳性率为0.048%,其中7例为Anti-HBc阳性,其余1例亦转换为阳性. HCV RNA和 HIV-1 RNA未检出阳性,6例HBV DNA阳性样本追踪发现,3例发生了血清转换现象.结论本实验结果认为全自动血样汇集,全自动核酸提取扩增和检测方法可应用于血液的筛查工作.

  • 基因扫描技术在ABO血型基因型鉴定中的应用

    作者:何吉;朱发明;刘晋辉;秦斐;陈舒;傅启华;严力行

    目的建立基因扫描(GeneScan)技术鉴定ABO血型基因型的方法.方法根据O1基因在261位G缺失而非O1基因无缺失,B基因第803位核苷酸与A基因不同的特点,设计4对引物,分别在上游引物5′端标记荧光基团,PCR-SSP扩增后,用基因扫描技术鉴定ABO血型基因型.结果 129例样本用GeneScan技术鉴定的ABO血型结果与血清学结果完全符合,A、B、O基因频率分别为0.198、0.159、0.643.其中AA基因型8例(6.2%),AO基因型29例(22.5%),AB基因型6例(4.7%),BB基因型6例(4.7%),BO基因型23例(17.8%),OO基因型57例(44.2%).结论 GeneScan技术鉴定ABO血型基因型具有可行性,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方法.

中华检验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