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中华检验医学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중화검험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4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4452/R
  • 国内刊号: 韩锟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jlm@cmaph.org
  • 曾用名: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 创刊时间: 197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血清IL-21增高及其意义

    作者:尚雁君;胡志德;孙懿;张建荣;徐玉莲;谷明莉;刘阳;王倩倩;秦琴

    目的 研究白介素-21(IL-21)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期间长征医院32例首诊PBC患者和26名健康者外周血,采用ELISA检测其外周血IL-21和IL-17水平,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百分比,以Spearman分析其与血清IL-21水平的关系.以树突状细胞负载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E2亚基(PDC-E2)多肽,与初始辅助性T淋巴细胞共培养,以在体外培养和诱导PDC-E2反应性Th17和Treg细胞.在该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终浓度为20 ng/L的IL-21,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体系中对辅助性T淋巴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 PBC患者与健康人血清IL-21水平分别为569(356 ~735)和228(134 ~ 345) ng/L;IL-17水平分别为18.8(13.1 ~25.5)和7.3(4.6~9.1) ng/L;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比分别为3.24% (2.47% ~3.97%)和0.90% (0.48% ~ 1.19%);Treg百分比分别为3.68% (2.28% ~4.53%)和7.74% (6.23% ~ 9.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5.25、5.69、6.27和5.22,P均<0.01).PBC患者血清IL-21水平与Th17细胞百分比以及血清IL-17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4和0.47,P均<0.01),与Treg百分比呈负相关(r=-0.62,P<0.01).在树突状细胞与初始Th细胞的混合培养体系中,加入外源性IL-21时,Th17和Treg细胞比例分别为(83.8±4.3)%和(3.8±0.7)%,未加时分别为(72.0±6.8)%和(6.2±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40和2.62,P均<0.01).结论 IL-21可能通过调节PDC-E2反应性Th17/Treg平衡而参与了PBC的发病机制.

  •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预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评估

    作者:门剑龙;任静;赵文

    目的 研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水平预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卒中风险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09至201 1年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80例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男112例,女68例,年龄61 ~ 87岁.采用IL ACL-9000型血液凝固仪测定vWF:Ag水平;用ROC分析vWF:Ag的诊断性能,用Cox回归模型分析vWF:Ag对预后的影响,用x2检验分析vWF:Ag与临床病理因素间有无关联性.患者CHADS2评分组和CHA2DS2VASc评分组间的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vWF:Ag水平分别为对照组(112 ±34)%、阵发性房颤组(119±31)%、持续性房颤组(179 ±47)%、永久性房颤组(217±56)%、房颤合并卒中组(235±104)%,其中阵发性房颤组vWF:Ag水平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1.75,P>0.05);持续性房颤组高于阵发性房颤组(q=10.10,P<0.01);永久性房颤组高于持续性房颤组(q =5.21,P<0.01).vWF:Ag诊断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临界值为188.5%,曲线下面积为0.843(95% CI:0.785 ~0.901).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浆vWF:Ag(HR=0.405;95% CI =0.268 ~0.716;P=0.026).vWF:Ag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x2检验分析显示,慢性心力衰竭/左室功能障碍(x2=8.227,P<0.01)、高血压(r=3.305,P<0.05)、年龄(x2=7.581,P<0.01)、糖尿病(x2=6.730,P<0.01)、卒中/TIA/血栓栓塞史(x2=4.825,P<0.05)、血管疾病(x2=4.126,P<0.05).CHADS2评分的1分组患者vWF:Ag水平高于CHA2 DS2 VASc评分的1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83,P<0.01).结论 vWF:Ag水平与房颤患者主要病理因素相关,并随病情而变化,高水平vWF:Ag是独立的卒中风险预测因素,对评估房颤患者卒中发生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人乳头瘤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2型及巨细胞病毒协同感染与子宫颈病变的关系

    作者:叶峻杰;马丽;赵树华;李俊杰;杨丽娟

    目的 调查分析育龄妇女子宫颈上皮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以及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人巨细胞病毒(CMV)和HPV协同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将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期间,昆明市健康体检的育龄妇女2128名按年龄分组为18 ~ 24岁、25 ~ 34岁、35 ~ 49岁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埘其宫颈标本HPV、HSV-2、CMVDNA检测感染情况及宫颈细胞学检查,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 ~49岁育龄妇女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HSV-2、CMV感染率分别为11.04% (235/2128)、3.52%(75/2128)和5.26%(112/2128);不同宫颈病变HR-HPV的感染率:未出现异常细胞(NILM)为4.29% (82/1912),不明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为55.93% (66/118),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为84.62%(44/52),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为93.19% (41/44),鳞状细胞癌(SCC)为2/2,感染率随宫颈癌前病变到宫颈癌发展而增加(r=0.644,P=0.000).各年龄组间HR-HPV、HSV-2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979,P=0.226;x2=0.798,P=0.671);18 ~24岁组的CMV感染率(7.62%)高,且感染率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HSV-2、HR-HPV双重感染率在细胞学异常组(3.24%,7/216)与细胞学正常组(2.41%,46/191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57,P=0.455),HSV-2与HR-HPV感染无明显相关性(OR=0.56,95%CI:0.17 ~ 1.82),CMV感染与HR-HPV感染存在显著相关性(OR=3.14,95%CI:1.25~7.86).结论 HR-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原因;在妇女宫颈癌前病变过程中,CMV与HR-HPV协同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的发展相关,常规HPV和CMV-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有重要价值.

  • 不同的基于血肌酐估测肾小球滤过率公式对健康成年人肾功能的评价

    作者:孔祥雷;张成银;马小静;唐利军;王尊松;贾晓妍;陈萍;魏勇;张莹

    目的 研究不同的基于血肌酐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公式对健康成年人肾功能的评价.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存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查体的841名健康成年人,应用CKD-EPI两种族及四种族公式、中国人校正的MDRD公式(Chi-MDRD)、简化MDRD公式估测eGFR.应用Skewness偏度和Kurtosis峰度评估eGFR的分布,并用Bland-Altman曲线进行一致性检验,Kappa检验判断不同公式对eGFR分期的一致性.结果 CKD-EPI两种族及四种族公式的eGFR(Skewness偏度分别为0.11和0.12,Kurtosis峰度分别为-0.41和-0.37)比Chi-MDRD公式和简化MDRD公式的eGFR(Skewness偏度分别为1.63和1.67,Kurtosis峰度分别为5.22和5.73)更趋于正态分布.在eGFR范围为60~89ml·min-1·(1.73 m2)-1的肾功能下降组,应用简化MDRD公式有51.5% (433/841)的研究对象被划分为“肾功能下降组”;在eGFR≥150 ml·min-1·(1.73 m2)-1的高滤过组,应用Chi-MDRD公式有4.3%(36/841)的研究对象被划分为“高滤过组”.CKD-EPI两种族及四种族公式eGFR一致性好,但CKD-EPI两种族eGFR比四种族eGFR平均低5.3 ml·min-1·(1.73 m2)-1.CKD-EPI两种族及四种族公式在eGFR≥150,120 ~149,90 ~119,60~89 ml·min-1·(1.73 m2)-1组的符合率分别为25.0%(1/4)、52.5%(94/179)、86.5%(453/524)和100%(134/134)(Kappa=0.65,95%CI:0.62 ~0.68),提示两公式的eGFR的分期一致性好.结论 与Chi-MDRD公式及简化MDRD公式相比较,CKD-EPI两种族及四种族公式的eGFR分布更合理,且2个公式对eGFR的估测表现相似.

  • 用COLD-PCR方法提高BCR-ABL1激酶区耐药突变检测灵敏度

    作者:李庆;刘红星;孙慧;王倩;张之芬;武焕玲;李元堂;陈永金;田文君

    目的 探讨用低变性温度共扩增PCR(COLD-PCR)方法提高BCR-ABL1融合基因激酶区耐药突变检测灵敏度的可行性.方法 本研究为实验诊断研究.设计常规巢式PCR(CN-PCR)和COLD-PCR方案扩增BCR-ABL1激酶区全长,扩增产物纯化后用Sanger测序法检测激酶区突变(KDM).采集32例经伊马替尼(IM)治疗并出现耐药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和20例初诊CML患者外周血或骨髓标本,用上述2种方案检测标本中的KDM.用PCR扩增和基因克隆方法鉴定患者标本中KDM所占比例.制备含不同KDM比例的标准品,对比分析2种方法的检测灵敏度.结果 32例IM耐药患者中,共检出15种KDM.其中用CN-PCR方法检出23例(71.9%) KDM阳性,用COLD-PCR检出28例(87.5%) KDM阳性.在20例初诊CML患者中,用CN-PCR未检出KDM,用COLD-PCR方法检出1例有p.E459K突变,突变型基因比例为3.5%.对于16种不同类型的KDM,COLD-PCR方法可提高检测灵敏度4~12倍.结论 用COLD-PCR方法可有效提高BCR-ABL1激酶区耐药突变的检测灵敏度,有助于早期发现耐药突变.

  • 基因扫描在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Ig/TCR基因重排克隆性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林慧玲;李彦媚;叶铁真;李焱;朱欢欢;江利宜

    目的 探讨基因扫描技术在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Ig/TCR基因重排克隆性分析中的作用,并探讨Ig/TCR基因重排的类型及其克隆性与ALL临床特征之问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临床实验研究.选取2009年3月至201 1年3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血液肿瘤科确诊和治疗的ALL患儿86例,所有病例均经骨髓细胞形态学和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诊断.采用多重PCR方法检测初诊ALL患儿的4种Ig/TCR基因重排(IgH、Igκ、TCRγ和TCRδ),采用基因扫描技术对上述基因重排进行克隆特性分析.采用x2检验比较ALL患者主要临床特征在单克隆及寡克隆lg/TCR基因重排之间的差异.结果 86例初诊ALL患儿中,83例(96.5%)可检出 1种或1种以上Ig/TCR基因重排,平均每例可检出2.52个Ig/TCR基因重排;61例进行基因扫描的患儿中,56例(91.8%)可检出1种或1种以上单克隆性Ig/TCR基因重排;172个Ig/TCR基因重排中,IgH、Igκ、TCRγ和TCRδ的比例分别为27.9%、27.9%、19.8%和24.4%.单克隆、寡克隆及多克隆性的构成比分别为58.1%、30.8%和11.1%,以单克隆性重排为主.4种Ig/TCR基因重排类型的单克隆性及寡克隆性在不同临床特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结论 基因扫描可简便、快捷地分析Ig/TGR基因重排的克隆性,从而可选择其中单克隆或寡克隆者作为微小残留白血病(MRD)追踪的靶目标;ALL患儿的临床特征与Ig/TCR基因重排的类型及其克隆性无关.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HBV DNA的疑难结果分析及其对策

    作者:陈占国;周武;王忠永;金娅蕾;陶志华

    目的 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 HBV DNA过程中出现的疑难结果,并探讨制定相应的处理对策,以提高HBV DNA检测质量.方法 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8至2011年期间,115 154份血标本中HBV DNA含量,结合当次HBV DNA定量结果与历史结果、PCR扩增图、乙型肝炎血清5项指标及临床诊断,建立本实验室疑难结果复查标准,回顾性分析2008至2011年本实验室所有送检标本的疑难结果,同时用原试剂(careHBV PCR Kit)和验证复查试剂(careHBV PCR Kit V2)对1969份疑难结果标本进行复查;统计2次结果一致性和不一致的比例,并分析试剂与非试剂因素等造成2次结果不一致的比例,其中试剂因素包括无扩增曲线造成的假阴性和有扩增曲线但扩增效率低2种情况,非试剂因素包括操作污染、标本等其他因素;后统计careHBV PCR Kit的漏检率.结果 2008至2011年共定量检测115 154份HBV DNA血标本,疑难结果标本1969份,占总检测标本的1.71%;2次结果一致的为1588份(80.65%);2次结果不一致为381份(19.35%),其中,4年中试剂因素造成结果不一致的比例分别为18.87%、20.23%、51.33%和59.57%,呈逐年上升趋势,原试剂因素的漏检率分别为2.49%、4.08%、10.09%、14.47%,呈逐年上升趋势;4年中非试剂因素造成结果不一致所占比率分别为81.13%、79.77%、48.67%和40.43%,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用2种不同的试剂复查疑难结果标本,可降低HBV DNA定量检测的漏检率,避免试验误差,有效保证HBV基因突变标本的HBV DNA准确定量,以正确指导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

  • HBV和HCV耐药与检测监控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作者:魏来;杨瑞锋

    抗HBV核苷(酸)类似物临床试验的长期随访和临床应用研究的积累,使得我们认识到,耐药已成为抗病毒治疗中的主要问题,早期发现HBV基因型耐药是及时改变治疗策略的主要方法和基础,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将可能更早预测耐药的发生.直接抗HCV小分子化合物的诞生,与生俱来地带来了HCV耐药问题,但是,直接抗HCV药物相关的耐药突变,在不同治疗方案中的意义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耐药突变检测的方法也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适于临床应用.

  • 乙型肝炎的免疫机制及相关检测研究进展

    作者:陈瑜

    HBV感染是造成肝脏炎症、肝功能损害及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的主要因素.HBV是一种非细胞毒性病毒,其引起的慢性肝炎主要是机体免疫系统清除病毒感染的肝细胞而引起的免疫损伤.在免疫系统清除肝细胞内的HBV时,起核心作用的是效应性T淋巴细胞,其功能和数量直接影响着HBV感染的转归.持续HBV感染者经抗病毒治疗后,能否重新恢复和重建免疫功能是判断是否达到理想治疗终点的关键.HBV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检测,主要采用HBV抗原刺激培养、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检测细胞因子等技术.

  • 肝细胞癌诊断标志研究与临床应用新进展

    作者:房萌;高春芳

    我国是HBV感染和肝细胞癌(HCC)的高发国家.HCC发病隐匿,进展快,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改善HCC患者生存水平.肿瘤标志检测是肿瘤甲期诊断、评估预后和监测复发的有效方法.随着蛋白质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HCC标志被筛选出,如甲胎蛋白异质体、脱-γ-羧基凝血酶原、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N-糖标志物、HCC易感基因、microRNA等,并逐步应用于临床.本文就近年来HCC诊断标志的研发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作回顾性分析和评价.

  •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ADC基因和膜孔蛋白carO基因新变异型

    作者:张建明;金跃;糜祖煌;万长标;钱玮和;张凯;程建平

    据报道,鲍曼不动杆菌是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病房所分离出占首位的病原菌(构成比21.6%)[1],在非ICU病房所分离病原菌中也居第4位(构成比9.4%)[2].全球报告出现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到出现泛耐药和极度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仅10年时间[3],其耐药性已备受全球同行的关注[4-5].本研究对20株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13种A类β内酰胺酶基因、10种B类β内酰胺酶基因(金属β内酰胺酶)、2种C类β内酰胺酶基因(AmpC酶)、8种D类β内酰胺酶基因(合计33种β内酰胺酶基因)和膜孔蛋白carO编码基因进行检测,从中分别发现了2种β内酰胺酶ADC基因新的变异型(被命名为ADC-58、ADC-59)和2种膜孔蛋白carO基因新的变异型.

    关键词:
  • 分支DNA技术定量检测HBV DNA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辉;江凌;商红艳;杨滨;欧启水

    HBV DNA是反映病毒量及复制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临床上常用实时荧光定量(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FQ)-PCR法检测HBV DNA,该方法具有特异度好和敏感度高的特点.新近发展的分支DNA技术(branched DNA,bDNA)以微孔形式对杂交信号级联放大,实现特异性核酸扩增,并通过化学发光或其他显色系统显示检测结果,实现定性或定量分析[1],不需要实时荧光定量PCR仪,不易受实验条件及环境制约,操作简便,假阳性率低,已被用于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丙肝病毒、流感病毒、前列腺癌特异基因检测[2-4].

    关键词:
  • 临床分离的1701株幽门螺杆菌多重耐药性分析

    作者:冀子中;蔡陈效;万里;金夏;陈静;陈敏芳;杨宁敏

    已知幽门螺杆菌感染(Helicobacter pylori,Hp)不仅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胃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淋巴瘤密切相关,还与某些胃肠道外疾病关系密切,故受到广泛关注,而Hp感染治疗的研究则成了该领域中的热点.但随着抗生素在Hp感染治疗中的应用,耐药株的发生率不断上升,Hp根除的难度越来越大,这是目前临床医生所面临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本研究旨在了解本地区Hp的单药、多重耐药情况及对不同组合抗生素的敏感情况,以期为临床抗生素的选择提供依据.

    关键词:
  •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抗-HBc IgM的一致性

    作者:冯艺;吕静静;颜丙玉;刘甲野;徐爱强;纪峰;宋立志;张丽

    乙型肝炎是我国重点防治的传染病,危害非常严重.抗-HBc IgM是人感染HBV后较早出现的1种抗体,是急性乙型肝炎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1];其在慢性乙型肝炎中也有较高的阳性率,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病情活动及病毒复制密切相关[2-3].鉴于该指标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重要作用,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多采用ELISA检测该指标,但普遍存在非特异性结合较高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接近临界值的标本,结果很难确定;对ELISA检测结果进行评估成为很迫切的问题.我们同时采用ELISA和国际公认的可靠的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Microparticlc Immunoassay,CMIA) HBV诊断试剂[4-6],同时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Bc IgM,从多个角度分析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以探讨2种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关键词:
  • 三代头孢菌素耐药志贺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研究

    作者:张传领;楚旭;沈利蒙;毛剑锋;董华丽;郭远瑜;刘庆中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 lactamase,ESBL)主要分为CTX-M、TEM、SHV、OXA和其他类等5种.目前,CTX-M型ESBL为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主要型别,其按核苷酸序列亲缘性分为5组,即CTX-M-1、2、8、9、25/26,基因型已超过80种,其中CTX-M-1和CTX-M-9组为常见,分别有31和32种基因亚型[1].CTX-M因核苷酸突变而产生不同型别.

    关键词:
  • 宫内蠊缨滴虫感染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周淑芬;刘树业;赵杰;于斌;魏同庆;许宏敏;周洁;杨瑞钧;贾艳会

    蠊缨滴虫也被称为超鞭毛虫(Hypermastigote),是一种昆虫(白蚁、蟑螂)体内的寄生虫.蠊缨滴虫感染人体呼吸道在国内有个案报道[1-9],但宫内感染蠊缨滴虫国内未见报道.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于2011年11月22日收治1例患者,经腹腔积液镜检(直接滴片镜检和生物染色镜检)诊断为蠊缨滴虫感染.

    关键词:
  • A2B亚型分子机制研究及其家系分析

    作者:林甲进;朱碎永

    ABO血型是人类输血、器官移植、遗传多态性分析为重要的红细胞血型系统,常见有A、B、O、AB 4种表型,人群中也发现一定数量的ABO亚型,主要表现为抗原减弱或在血型鉴定中正反定型不一致,近年研究人员用分子诊断技术阐明了部分ABO亚型分子机制[1-5].本研究对1例A2B亚型分子机制进行研究,并调查分析了家系情况.

    关键词:
  • 标本因素与凝血功能试验质量保证

    作者:李健;侯军华

    近年来,自动化凝血分析仪使凝血功能检验更迅速、可靠,但标本送达检验科之前的诸多环节仍难以有效控制.70%以上的检验误差发生在分析前的人工操作环节[1].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D-二聚体(D-dimer)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常规项目,也是临床决策的关键参数.这些参数的质量保证也由实验室向前延伸到床旁.虽然静脉穿刺采血的标准已普及多年,然而,有些错误操作或疏忽会影响标本质量,这包括患者准备、静脉压迫时间、溶血、采血量、抗凝剂使用及采集顺序等火键环节.

    关键词:
  • IgM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的免疫学意义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黄珊珊;马雄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目前认为其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对位于胆管上皮细胞线粒体上的自身抗原发生异常的免疫应答,从而引起免疫介导的胆管损伤和汇管区炎症.抗线粒体抗体阳性、血清IgM水平升高和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是其主要的免疫学特征,而对IgM与PBC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是阐明其异常免疫应答机制的一个重要途径.现将PBC患者高IgM水平的发生机制以及IgM在PBC中的免疫学作用及其临床应用概述如下,以IgM为切入点的研究也将有助于PBC的诊断和治疗.

  • 从全国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探讨HCV RNA检测中的问题

    作者:张瑞;王露楠;张括;谢洁红;孙宇;李金明

    目的 评价2012年第一次HCV RNA检测的全国室间质量结果,以分析探讨我国临床实验室HCV RNA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实验室检测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卫生部临检中心(以下简称“部中心”)2012年共发放5份样本至927家参评实验室,其中1份为阴性,4份为与国际标准物质比对定值的内含HCVRNA相应片段的病毒样颗粒.参评实验室按照规定的时间检测样本,并向部中心回报结果.然后,计算所有参评实验室和各检测试剂(实验室数≥5家)对每份质评样本定性和定量检测的符合率.计算总体参评实验室和不同试剂对阳性样本检测的均值(GM)和标准差(s).将所有参评实验室和不同试剂检测的GM和靶值比较,绘制相关性曲线.结果 参评实验室检测1211、1212、1213、1214号样本定性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9.5% (403/405)、98.5%(400/406)、100.0% (405/405)、100.0%(406/406),阴性样本的符合率为99% (401/405);检测1211、1212和1213号样本定量结果的符合率相近,分别为93.8%(549/585)、92.3% (541/586)和94.5%(554/586),HCV RNA浓度高的1214号样本符合率仅为87.7% (514/586).试剂A对1214号样本定量符合率仅为67.2% (92/137).总体参评实验室HCV RNA定量结果GM(1211、1212、1213和1214号样本GM分别为4.63、4.11、5.41和6.23)与靶值(1211、1212、1213和1214号样本靶值对数值分别为4.64、4.16、5.40和6.20)结果非常接近.试剂C、试剂E和试剂G的GM均与靶值不一致,试剂C检测1211、1212、1213和1214号样本的GM依次为4.22、3.56、5.16和5.90,试剂E检测1211、1212、1213和1214号样本的GM依次为4.52、3.78、5.55和6.29,试剂G检测1211、1212、1213和1214号样本的GM依次为4.83、4.36、5.72和6.56.结论 临床实验室定性和定量检测HCV RNA的结果较为理想.但在检测试剂和临床实验室检测过程中,仍存在试剂GM与靶值偏差较大、使用同一试剂的不同实验室间结果差异较大、临床实验室检测存在系统和随机误差等问题,此外,检测重复性和试剂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 2008至2011年美国CAP病毒培养室间质量评价及结果分析

    作者:崔京涛;倪安平;吴叶丽;孔令君;严文娟;李倩

    传统病毒细胞培养及鉴定技术因为花费大、操作繁琐、周期长且实验室技术要求高,一般临床实验室较少开展.但是,病毒培养技术仍然是临床实验室高水平的标志,其结果许多情况下仍被视为"金标准"[1].病毒培养特异度是100%,虽然敏感度低于100%,但2009年的甲型流感病毒大流行,病毒培养敏感度远高于POCT等免疫学方法[2].现将2008至2011年美国病理学家学会(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CAP)病毒培养室间质评项目及笔者参加质评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 HBsAg突变的挑战及其应对

    作者:张欣欣

    1963年在澳大利亚,HBsAg首次被发现,成为早的诊断HBV感染的标志物,也成为乙型肝炎疫苗成功研发的基础,而随着抗病毒药物的应用,HBsAg也进一步深入到治疗监测的新领域.但是,伴随乙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与抗病毒药物的广泛应用和基因组学研究的开展,科学家们对HBsAg又有了新的认识,选择压力下的HBsAg突变为临床预防、诊疗带来新的难题.

    关键词:
  • 新型国产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的质量评价

    作者:沈弢;龙璐;邓中平;王杰;戴立忠;陈德喜;谭德明;庄辉;鲁凤民

    目的 评价新型国产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试剂(以下简称“新型定量试剂”)的质量.方法 首先用基于磁珠法自动化核酸提取平台的新型定量试剂和Roche定量试剂对WHO的HBV DNA系列稀释标准品(50、200、2000、20 000 IU/ml)进行溯源性分析,确定定量试剂检测的可靠性.然后,用2种定量试剂对HBV B和C基因型标准血浆(分别稀释为25、50、200、2000、20 000、200 000 IU/ml)分别在3个不同检测中心共进行216次平行检测,比较其准确度和精密度.后,用2种定量试剂平行检测5份HBV DNA阴性血浆样本和37份不同病毒载量的HBV DNA阳性临床血浆标本,并评价其相关性和符合率.结果 经溯源性分析,2种定量试剂在上述4个检测节点的实测对数值与理论对数值的差值偏差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0.005 ~0.280 lg IU/ml).2种定量试剂测定各检测节点变异系数的结果经配对比较,HBV的B、C基因型血浆检测的精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基因型:t=1.226,P=0.275;C基因型,t=2.319,P=0.07).2种定量试剂检测42份临床血浆标本的总符合率达97.62% (41/42),且检测37份HBV DNA阳性血浆标本结果显著相关(R2=0.934,P<0.0001).结论 新型定量试剂与Roche定量试剂在溯源性、符合率、精密度和血清盘评价中的差异无显著性,该定量试剂有良好的检测质量,可用于临床HBV DNA检测.

中华检验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