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中华检验医学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중화검험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4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4452/R
  • 国内刊号: 韩锟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jlm@cmaph.org
  • 曾用名: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 创刊时间: 197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1074例性病门诊男性外生殖器脱落细胞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分析

    作者:王克迪;徐东江;苏建荣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就诊男性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情况及其基因型分布,为防治HPV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2015年1至8月就诊于北京友谊医院性病门诊患者1074例,采集患者疣体或皮损处分泌物拭子,应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尖锐湿疣( CA)和可疑CA患者HPV阳性率及型别,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感染情况和基因型分布。结果 CA患者疣体皮损处HPV阳性率为72.6%(315/434),以高危型为主,占58.1%(252/434),低危型感染仅占14.5%(63/434),高危型中又以多重感染为主,占40.4%(175/434),单一亚型感染占17.7%(77/434),而低危型中则以单一亚型感染为主,占12.9%(56/434)。11、6、16、52、58、51和68亚型为主要流行株。可疑CA患者皮损处HPV阳性率为36.6%(234/640),以高危型为主,占25.3%(162/640),低危型占11.3%(72/640)。CA患者的高危型HPV阳性率[40.4%(175/434)和17.7%(77/434)]显著高于可疑CA患者[12.9%(56/434)和1.6%(7/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95.956和9.122,P均<0.05)。结论性病门诊就诊男性HPV感染阳性率较高,且以11、6、16、52、58和51为主,应加强HPV筛查力度,针对流行基因型接种疫苗,积极做好HPV感染防治工作。(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625-628)

  • 冰冻混合人血清钾候选标准物质的研制

    作者:张瑞;马怀安;王清涛

    目的:研制冰冻混合人血清钾标准物质,应用于校准和评价常规方法,促进血清钾检测标准化进程,实现结果的互认。方法收集正常体检血清,过滤除菌后分装于冻存管中。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以F<F0.05为判定标准评价候选标准物质的均匀性。通过直线回归方差分析,以直线斜率|b1|<t0.95,n-2? s(b1)为判定标准进行短期稳定性(2~8℃,室温,37℃)和长期稳定性(-80℃)研究,采用参考方法同位素稀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ICP-MS)定值,计算相应不确定度。对3水平的候选标准物质及25份新鲜血清在ICP-MS与FAES及两个常规检测系统间的互通性进行观察,并在33家常规实验室间进行标准物质的正确度验证。结果通过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3个浓度水平的冰冻混合人血清钾候选标准物质均匀性检验F值分别为0.247,0.117,0.162,均小于F0.05(9,20)=2.39;冷藏(2~8℃),室温(20~25℃),37℃分别至少稳定30、12、4 d;-80℃保存在已监测12个月内稳定性良好。定值结果分别为(2.349±0.028) mol/L、(3.845±0.024) mol/L、(5.831±0.042)mol/L;3个水平冰冻混合血清钾标准物质全部在25份血清标本的回归直线95%置信区间范围内,互通性良好;33家实验室的正确度调查中,97%的检验结果均在定值±2.5%(±1/2 CLIA′88Tea)范围内。结论3水平冰冻混合人血清钾候选标准物质均匀性、稳定性、互通性良好,定值准确可靠。(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633-638)

  • 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黏菌素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

    作者:齐小梅;王晓娟;陈宏斌;李曙光;赵春江;王启;王占伟;张雅薇;王辉

    目的:研究我国临床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黏菌素的耐药机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至2014年我国11个城市15家教学医院中非重复的964株肺炎克雷伯菌和1389株大肠埃希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敏感性。 PCR和基因测序检测黏菌素MIC>2 mg/L的菌株mcr-1基因携带率和黏菌素耐药相关基因mgrB、pmrB、phoQ是否存在基因突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肺炎克雷伯菌黏菌素耐药组(黏菌素MIC值>2 mg/L,n=6)和黏菌素敏感组(黏菌素MIC值≤2 mg/L,n=8)二元调控基因pmrB、pmrC、pmrD、pmrK和pmrE的相对表达量;采用RT-qPCR比较大肠埃希菌黏菌素耐药组(n=23)和敏感组(n=24)pmrA、pmrB、pmrC、phoP和phoQ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采用接合试验检测携带mcr-1质粒的可转移性。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黏菌素耐药率分别为0.62%(6/964)和1.66%(23/1389)。黏菌素耐药的2种菌中,mgrB基因均无突变;6株黏菌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phoQ基因均无突变,5株pmrB基因发生点突变。黏菌素耐药大肠埃希菌pmrB和phoQ基因均发生1~4个氨基酸位点突变。肺炎克雷伯菌耐药pmrB、pmrC、pmrD、pmrK和pmrE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较敏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耐药组与敏感组:pmr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4±1.12)与(0.94±0.67),P=0.945;pmrC基因分别为(1.39±2.01)与(0.16±0.27),P=0.101;pmrD基因分别为(1.59±2.43)与(0.88±0.34),P=0.445;pmrK基因分别为(0.64±0.62)与(0.04±0.10),P=0.051;pmrE基因分别为(3492833388.83±8478977986.85)与(20771428.93±38000732.85),P=0.445。而大肠埃希菌耐药组pmrB基因的平均相对表达量较敏感组上升9.5倍。黏菌素耐药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mcr-1携带率分别为100%(23/23)、4/6。接合试验表明携带mcr-1的质粒可水平转移至受体菌,并使黏菌素MIC值升高21倍,接合效率为5.78×10-6。结论携带可通过质粒水平转移的mcr-1基因是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黏菌素耐药的主要原因,其他机制如pmrB基因的表达上调也可能参与黏菌素耐药机制的形成。(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618-624)

  • VCA-IgA 与 Rta-IgG 联合检测诊断鼻咽癌的效能研究

    作者:巫翠云;邱梅花;曾晓玲;杜梅英;姚敏;陈一新

    目的:探讨VCA-IgA与Rta-IgG联合检测对鼻咽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3913名健康体检者(组);男2367名、女1546名。于耳鼻喉科就诊后,经病理活组织检查确诊为鼻咽癌的169例鼻咽癌患者(组);男118例、女51例。两组血清标本分别进行EB病毒Rta-IgG、VCA-IgA( ELISA法)检测。组间差异比较用卡方检验,采用ROC曲线评价诊断效能。结果 EB病毒Rta-IgG分别为鼻咽癌组93.5%(158/169)、健康体检组2.4%(93/3913); VCA-IgA 阳性率分别为鼻咽癌组79.3%(134/169)、健康体检组8.9%(349/3913)。Rta-IgG诊断鼻咽癌的敏感度93.5%和特异性97.6%,均高于VCA-IgA敏感度79.3%(χ2=14.49,P<0.05)和特异度91.1%(χ2=157.15,P<0.05)。采用VcA-IgA/Rta-IgG联合检测进行分析,未能有效改善鼻咽癌诊断的效果,检测敏感度降低为72.8%(123/169)。结论 Rta-IgG的诊断效能优于 VCA-IgA。采用 VCA-IgA/Rta-IgG 联合检测模式对鼻咽癌临床诊断效能未有提高。(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609-612)

  • 脑脊液细胞因子 IL-6和 IL-10表达水平在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锟;樊妮;关明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脑脊液中的表达。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就诊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40例、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SCNSL)11例、脑转移瘤(BM)2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NSI)20例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ONSD)16例的血清和脑脊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及脑脊液中IL-6及IL-10水平,各组总体水平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法检验。两个独立样本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ROC曲线分析法评价IL-6及IL-10水平在PCNSL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PCNSL组、BM组、SCNSL组、CNSI组及ONSD组之间的血清IL-6及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值分别为4.165和5.368,P均>0.05)。 CNSI脑脊液IL-6水平[623.73(184.37~1018.77)pg/ml]显著高于其他各组(ZPCNSL =51.36,ZSCNSL =28.18,ZBM =51.50, ZCNSI =85.45,ZONSD =42.16,P<0.05)。 CNSI及PCNSL脑脊液IL-10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ZPCNSL=74.50,ZSCNSL =34.68,ZBM =35.35,ZCNSI =72.95,ZONSD =15.66,P<0.05)。 PCNSL脑脊液IL-10水平[64.88(20.03~206.14)pg/ml]显著高于 SCNSL[6.28(2.78~18.87)pg/ml,Z=-3.753,P<0.05]和BM[7.30(3.72~14.49)pg/ml,Z=-5.034,P<0.05];以及ONSD[3.14(2.931~4.20)pg/ml,Z=-5.786,P<0.05]。脑脊液 IL-6和IL-10水平在诊断PCNSL的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461和0.806,当IL-10为19.62 pg/ml时,敏感度为77.5%(31/40),特异度为70.1%(47/67);脑脊液IL-6和IL-10水平在诊断CNS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61和0.718。当IL-6为155.12 pg/ml时,敏感度为80.0%(16/20),特异度为90.8%(79/87);当IL-10为26.76 pg/ml 时,敏感度为80.0%(16/20),特异度为66.7%(58/87)。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脑脊液IL-6和IL-10表达水平可作为辅助诊断的鉴别指标。(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585-588)

  • 抗菌肽 hCAP18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冬;权文强;李泽兵;吴军录;姚懿雯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抗菌肽人类阳离子抗菌蛋白18(hCAP18)水平的变化及其在NSCLC辅助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胸外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NSCLC患者标本50例(其中腺癌28例,鳞癌22例)及同期体检科5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研究,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检测血清中hCAP18的浓度,并比较NSCLC患者术前和术后血清中hCAP18的浓度变化情况;通过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判断hCAP18浓度在NSCLC诊断中敏感度和特异度。采用t检验和Log-rank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NSCLC患者血清中的hCAP18浓度为(6733.0±771.8)μ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253.0±6.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96, P<0.05);hCAP18在肺鳞癌和腺癌患者血清中浓度分别为(6300.0±1221.0)μg/L和(7074.0±1005.0)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4942, P<0.05);在NSCLC患者肿瘤切除后30 d血清hCAP18的浓度为(433.6±38.2)μg/L,明显低于术前的(6733.0±771.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12,P<0.05)。血清hCAP18检测NSCL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1(95%CI=0.884~0.978),对NSCLC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95.0%和96.3%,优于肺癌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 CYFRA21-1)[0.873(95% CI =0.758~0.917)]对NSCLC的辅助诊断效能。血清hCAP18≤390.0μg/L的NSCLC患者的复发率为12.5%(4/32),而血清hCAP18>390.0μg/L的NSCLC患者的复发率为44.4%(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64, P<0.05)。结论血清hCAP18检测对NSCLC的辅助诊断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有可能成为一项潜在的检测指标应用于肺癌的无创诊断和病情监测。(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595-598)

  • 甲基丙二酸血症结合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家系MMACHC 基因突变分析及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蔡奥捷;宗亚楠;刘宁;魏振玲;白莹;赵振华;孔祥东

    目的:利用Sanger测序对45例甲基丙二酸血症结合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家系MMACHC基因的突变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甲基丙二酸血症结合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生育史家系再次生育前行产前诊断的可能性。方法采集2012至2015年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咨询门诊的45例结合型甲基丙二酸血症先证者和先证者父母的外周血2 ml,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MMACHC基因进行突变分析,明确每个家系的基因突变情况,并对再次怀孕的12对夫妇抽取胎儿绒毛进行产前诊断。结果45例家系共检测出14种MMACHC基因突变,常见的突变为c.609G>A(W203X),c.658-660delAAG(K220del)和c.80A>G (Q27A)。其中2种为新突变,包括1个剪接位点突变(c.81+1G>A)和1个错义突变(c.665A>G,p.Y222C)。突变频率高的外显子为第4外显子。行产前诊断的12例家系中2例胎儿确定为 MMACHC 基因正常,7例胎儿为MMACHC基因杂合突变携带者,3例胎儿为 MMACHC 基因复合杂合突变或纯合突变患者。MMACHC基因正常或杂合突变携带者胎儿的家系选择继续妊娠,而MMACHC纯合突变或复合杂合突变患者胎儿的家系均选择终止妊娠,胎儿娩出后随访与产前诊断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发现2个MMACHC基因新突变,证实对有结合型甲基丙二酸血症生育史的家系再次怀孕时进行产前MMACHC基因分析,可以避免生育甲基丙二酸血症患者。(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613-617)

  •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郭巧梅;乔理华;王琳;娄加陶

    目的:评估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非干预型临床研究,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就诊于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的162例NSCLC患者(其中Ⅰ期83例、Ⅱ期16例、Ⅲ期27例、Ⅳ期36例),119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以及同期接受体检的52名健康人。采用基于叶酸受体的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 CTC)水平,流式荧光发光法检测CEA、CYFRA21-1,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SCC,多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组比较采用 Mann-Whitney U检验,阳性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并绘制 ROC 曲线分析。结果NSCLC患者的CTC中位数为11.90 CTC Units/3 ml,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6.72 CTC Units/3 ml)和健康人(5.82 CTC Units/3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990,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8532(95%CI:0.8095~0.8969),临界值(cut-off值)为8.74 CTC Units/3 ml,对应的灵敏度为77.16%,特异度为90.06%。临床Ⅰ期NSCLC患者的CTC阳性率为68.7%,明显高于多联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SCC)的阳性率(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98,P<0.01)。结论CTC检测对NSCLC诊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589-594)

  • 磷霉素与8种抗菌药物联合对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作用研究

    作者:黄林;顾丹霞;周宏伟;张嵘

    目的:评价磷霉素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CRE)的抗菌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杭州市中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和嘉兴市第二医院非重复分离的233株CRE,琼脂稀释法测定磷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多黏菌素B、替加环素13种抗菌药物的MIC,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磷霉素与美罗培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妥布霉素、替加环素8种抗菌药物联合对30株CRE菌株的药物敏感性。数据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33株CRE菌株对磷霉素总的耐药率为45.1%(105/233),其中克雷伯菌属对磷霉素的耐药率高(61.9%,73/118),肠杆菌属次之(50%,15/30),黏质沙雷菌耐药率为25%(7/28),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达8.2%(4/49);磷霉素与替加环素联合对抗CRE菌株效果好,76.7%(23/30)的菌株呈现协同作用,磷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联合,53.3%(16/30)~70%(21/30)的菌株呈现协同作用,磷霉素与环丙沙星联合仅对30%(9/30)的菌株呈协同作用,而磷霉素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对0~3.3%(1/30)的菌株呈协同作用;尚未发现磷霉素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存在拮抗作用。结论磷霉素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有一定的体外抗菌活性,磷霉素与替加环素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均呈现较好效果,可为临床治疗由CRE菌株引起的严重感染提供新思路。(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629-632)

  • 血清铁蛋白和甲胎蛋白及甲胎蛋白异质体-L3单项与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辅助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袁星星;姜菲菲;贾泳梅;陈俊梅;于艳华;娄金丽

    目的:评价血清铁蛋白(FER)、甲胎蛋白(AFP)及甲胎蛋白异质体-L3(AFP-L3)3项肿瘤标志物单一及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 PHC)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4年1至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PHC患者212例(其中Ⅰ期45例,Ⅱ期78例,Ⅲ期81例,Ⅳ期8例),肝硬化患者127例,慢性肝炎患者101例及健康体检者98名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中FER、AFP、AFP-L3的水平。其中FER和AFP测定采用电化学发光法,AFP-L3测定先采用亲和吸附分离,然后再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间FER、AFP及AFP-L3水平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进行差异分析,并对3者水平进行组间的独立和联合诊断性能分析,结合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并计算及比较曲线下面积( AUC)评价各指标单项及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 PHC组、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FER浓度分别为:308.45(148.98~662.80)、151.70(51.44~507.40)、298.20(157.30~701.80)、113.50(54.98~221.38)μg/L;AFP浓度分别为48.50(5.25~748.40)、3.91(1.80~17.53)、4.76(2.29~30.56)、2.57(0.93~3.68)μg/L;AFP-L3浓度分别为4.75(0.61~127.95)、0.61(0.61~2.50)、0.61(0.61~2.85)、0.61(0.61~0.61)μg/L,各组间3项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7.66、146.31、119.02,P<0.001)。随着病理分期(Ⅰ~Ⅳ)的加重,FER、AFP及AFP-L3的血清水平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3、22.68、21.98,P<0.001)。单项检测诊断PHC时,FER的敏感度高(75.00%),AFP-L3的特异度高(82.52%);双项目检测方案中,FER/AFP的敏感度高(89.15%),FER+AFP-L3和AFP+AFP-L3特异度较高(均86.20%);3项目检测时, FER/AFP/AFP-L3敏感度高达89.15%, FER+AFP+AFP-L3特异度高达86.50%。3者联合检测的ROC曲线AUC为0.803±0.019(95% CI:0.765~0.841),显著高于FER (0.748±0.022,95% CI:0.705~0.790,Z=4.67,P<0.001)及 AFP-L3(0.726±0.024,95% CI:0.679~0.772,Z=3.64,P<0.001)单独检测,但与AFP单独检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76±0.021,95%CI:0.735~0.818,Z=1.34,P=0.18)。结论 FER检测在PHC辅助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FER、AFP及AFP-L3三项联合检测可提高PHC患者的诊断率。(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604-608)

  •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新进展及临床价值

    作者:郑磊;陈静

    循环肿瘤细胞( CTCs)检测具有非侵入性、采样方便、便于实时检测的特点。目前发展了多种基于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分离鉴定的CTCs检测方法,而细胞亚群分类、单细胞测序、体外培养等后续特征分析也丰富了我们对CTCs的认识和对肿瘤异质性的理解。 CTCs检测在肿瘤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预后等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565-567)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赵鸿梅;王燕庆;吴小利;高昕

    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肿瘤细胞间信号转导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征,与肿瘤生长及转移密切相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s)信号转导体系是一种有潜能的有丝分裂原,广泛存在于人体的组织器官和血液中,研究发现IGFs蛋白在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肺癌、胰腺癌等多种肿瘤组织中存在异常表达,有望成为新的判断肿瘤发生及转移的诊疗指标。(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575-577)

  • Cyr61在肿瘤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吴聪莲;祝先进;曹颖平

    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 Cyr61)是一种分泌型基质蛋白,广泛参与调控细胞多种功能。近来的研究显示,Cyr61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现认为其可能是一新的潜在促肿瘤形成因子,发挥着类似“癌基因”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Cyr61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及在肿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进行简要的归纳。(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571-574)

  • PCA3基因与前列腺癌的诊断及其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段秀枝;陶志华

    前列腺癌发病率在许多国家的男性人群中稳步上升。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前列腺癌筛查。然而血清PSA水平处于灰区时前列腺癌检出的特异性低,易导致较高的穿刺活检阴性及过度治疗,临床需要新的肿瘤标志物诊断、预测及监测前列腺癌。前列腺癌基因3(PCA3基因)在前列腺癌细胞和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已被确定为一个前列腺癌分子标志物并初步应用于临床。但PCA3的诊断意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关注PCA3分子生物学特性以及在前列腺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进展研究。(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568-570)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与发展

    作者:王少亭;李艳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近年来在临床检验领域发展迅速,现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药物浓度监控、激素检测等多个项目中。与传统免疫法相比,该技术表现出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并可实现多组分同时分析,显著提高了单次检测的通量。可以预见在逐步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检测方法标准化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将成为日常临床检验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650-653)

  • 乙型肝炎病毒准种的研究进展

    作者:傅亚;欧启水

    乙型肝炎病毒(HBV)以准种的形式存在,准种是乙型肝炎(HB)发病机制和耐药研究的重要基础。 HBV准种的研究对HB疾病进展的评估、HBV耐药的预测、治疗方案的调整及个体化治疗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HBV准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646-649)

  • 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青年委员名单

    作者: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名单

    作者:

  •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名单

    作者: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青年委员名单

    作者:

  •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各专业学组成员名单

    作者: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第八届编辑委员会名单

    作者:

    关键词: 医学杂志 委员会
  • 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名单

    作者: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

    作者:

    关键词: 医学杂志
  •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青年委员名单

    作者: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稿约

    作者: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系列杂志之一,是我国检验医学(实验诊断学)专业重要核心期刊,影响因子位居同类期刊首位,被国内外20余家权威检索机构或数据库收录。发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量居同类期刊首位。本刊以医学实验室研究人员、检验医学技术人员及临床各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我国检验医学领域先进的诊断方法和科研成果及国外重要进展。

  • 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名单

    作者:

  • 对 CAP Q-TRACK 不合格标本质量指标监测的分析

    作者:张建平;王清涛;岳育红;周睿;梁玉芳

    目的:通过分析不合格标本拒收的原因,找出减少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对策,提高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确保检验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检验科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参加美国病理家学会( CAP)质量管理工具-质量追踪( Q-TRACKS QT3)结果,统计分析该时间段内各类不合格标本数量及所占比例,并将我科拒收比例与CAP 所有参加实验室拒收比例进行比较。结果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检验科血液标本共拒收2367份,不合格标本拒收的原因主要为3种,分别为标本标识不完整、标本凝血、标本量不足。2367份不合格标本中,标本标识不完整的标本有225份,所占比例为9.5%;抗凝标本出现凝块的标本有898份,所占比例为37.9%;采样量不足的标本有254份,所占比例为10.7%。拒收比例占1%以上的其他原因有标本容器错误、标本溶血、标本脂血、黄疸。我科拒收率与CAP 所有参加实验室拒收率比较,发现前5位拒收原因并不相同。结论标本质量对于检验结果准确、可靠至关重要,通过积极统计分析不合格标本的产生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可有效降低不合格标本的比例。(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639-642)

  • 医院 POCT 血糖仪应用现状分析

    作者:王淼;周染云;杨兴龙;陈文霞;郭庆玲;曾利军;杨倩琳;贾凡;王欣;吴海涵;宋世平

    目的:调研医院POCT血糖仪在使用、规范及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分析解决办法,为提高院内POCT检测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3年5至7月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开展3次调查问卷,了解院内POCT血糖仪的数量、品牌及使用情况;将各种血糖仪参加卫计委临检中心室间质评,所得检测结果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比对分析。结果院内POCT血糖仪共5个品牌,有些临床科室血糖仪的数量和种类常发生变化。参与室间质评的4个品牌中,品牌Ⅲ有3个浓度检测结果精密度不达标,有2个水平的CV%分别为11.9%和10.1%;余3个品牌均符合要求。3次比对结果的合格率分别为85.0%、92.0%、97.4%。结论医院应合理选择并正确使用POCT血糖仪,建立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管理体系,同时医院成立POCT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开展仪器比对工作,保证临床POCT仪器的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643-645)

  • 中国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检验医学微生物学组(科)建设专家共识

    作者:

    近年来,感染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上升,多重耐药病原体和院内感染暴发事件不断出现,临床微生物学诊断在医疗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临床微生物专业是检验医学重要专业之一,对实验室建筑设计、安全防护设施、实验操作规程和人员专业水平均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 第三届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名单

    作者:

  • 美国临床实验室的质量控制要求

    作者:张诗诗;王薇;赵海建;王治国

    严格执行监管和认可的质控要求是临床实验室保证检测结果可靠性和时效性的重要途径。1988年美国颁布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法案( Clinical Laboratory Improvement Amendments, CLIA)中的质控要求适用于所有临床实验室,其中根据其复杂性将试验分为豁免和非豁免试验两类[1]。美国临床实验室按照试验分类,依据不同的质控要求采用不同的质控方法,不断提高美国临床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也为将来其他地区建立标准的质控监管和认证要求提供帮助和建议。

中华检验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