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内科

中华内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중화내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78-1426
  • 国内刊号: 11-213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www.emedicine.org.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海燕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抗髓过氧化物酶IgG亚型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于峰;赵明辉;章友康;王海燕

    目的观察抗髓过氧化物酶(MPO)IgG各亚型(IgG1、IgG2、IgG3、IgG4)在小血管炎患者中的分布及其与临床病情的关系,以探讨IgG亚型是否能更准确地反映病情变化.方法选取30例抗MPO抗体阳性的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对其活动期和缓解期血清采用抗原特异性ELISA法分别测定活动期抗MPO IgG各亚型的阳性率及缓解期的转阴率,并与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总IgG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临床活动期抗MPO-ANCA IgG的4种亚型均为阳性,以IgG4高;而缓解期以IgG1和IgG3下降为著,其中IgG3的转阴率高,且显著高于总IgG.结论 IgG3的变化与病情活动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总IgG监测病情的发展.IgG4在疾病的活动期与缓解期都显著增高,可能与反复的抗原刺激和慢性的免疫反应有关.

  • 网织血小板测定对血小板减少疾病诊断价值的探讨

    作者:郭晓;邵平阳;朱培林;祝建军;王惠芳

    目的探讨外周血网织血小板(RP)数值的变化对各型血小板减少疾病的诊断价值;外周血RP与骨髓中巨核细胞(MK)增生程度的关系.方法以噻唑橙作为RNA的荧光染料,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中含有RNA的RP,并计算RP(%)及RP绝对值.结果 (1)正常对照组:RP(8.4±2.5)%,RP绝对值为(16.8±6.8)×109/L.(2)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和脾功能亢进症患者R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RP绝对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不同MK增生级别的ITP患者中,RP(%)、RP绝对值在各组之间均无差异;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RP(%)及绝对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 P<0.01);而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RP(%)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其RP绝对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3)上述疾病患者,经治疗有效者RP(%)恢复正常,而无效或疗效欠佳者,则RP(%)几无变化.结论外周血RP测定,有助于血小板减少疾病的病因学诊断,是血小板减少疾病一有价值的诊断依据,也是疗效判断的监控指标.外周血RP与骨髓中MK增生的程度无相关性.

  • 浙江省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和患者生活质量研究

    作者:姒健敏;陈淑洁;孙蕾民

    目的获取浙江省肠易激综合征(IBS)就诊人群的有关流行病学和生活质量资料,并评价汉化版生活质量量表 (SF-36)在IBS患者生活质量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同期收集浙江省IBS患者.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症状问卷量表和SF-36.结果 (1)IBS性别和发病年龄构成与普通人群差异有显著性;高中和中专以上学历、在科研部门及国家机关工作者在IBS人群的构成显著高于普通人群.(2)IBS患者除了常见的结肠症状外,常诉有其他的结肠外症状,并常合并有一定的社会心理状况异常.(3)IBS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在活力、总体健康、精神健康和躯体疼痛等维度生活质量下降为明显.(4)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IBS患者生活质量与杭州市普通人群相比,除生理功能外,其余7个维度积分均有显著下降.结论 IBS的发病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相关.IBS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文版SF-36可用于中国IBS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

  •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水平对两种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亚型的识别

    作者:李霞;周智广;黄干;颜湘;杨琳;胡白瑛

    目的探讨不同谷氨酸脱羧酶(GAD65)抗体水平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的临床特点,了解LADA患者中是否存在两种不同的亚型.方法对750例临床初诊为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其志愿参加进一步研究的295例患者用放免法进行GAD65抗体(GADA)测定,绘制GADA指数的频数分布图,进行各组间临床特点的比较.结果 (1)GADA在初诊2型糖尿病中的阳性率为9.7%,高抗体水平者(GADA指数≥0.5)占2.8%.(2)LADA患者中抗体滴度较低(GADA指数0.05~<0.5)者在胰岛功能(空腹C肽500 pmol/L比504 pmol/L, P>0.05)、高血压比例(48.7%比42.5%, P>0.05)及体重指数(23.2 kg/m2比22.3 kg/m2 ,P>0.05)等方面与2型糖尿病相似,即为LADA-2型;抗体滴度较高者(GADA指数≥0.5) 具有起病年龄小、胰岛功能差、更多使用胰岛素治疗(P<0.01)等特点,临床表现更类似经典的1型糖尿病,即为LADA-1型.结论 LADA患者具有异质性,存在LADA-1和LADA-2两种亚型,LADA-1型的临床特点更类似于经典的1型糖尿病.

  • 胰岛素抵抗--遗传和环境因素致高血压的共同途径?

    作者:李光伟;李春梅;孙淑湘;杨文英;蔡慧;王金平;洪靖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是否是遗传和环境因素致高血压的共同途径.方法大庆地区具有血缘关系的三代内直系亲属286核心家庭成员858人,年龄18~74岁.测血压、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纤维蛋白原.计算胰岛素敏感性(ISI)=1/(FPG×FINS), 胰岛素抵抗(IR)=(FPG×FINS)/22.5.以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遗传和环境因素对血压水平的贡献.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无论其有无阳性高血压家族史,胰岛素敏感性都较差.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胰岛素敏感性是高血压伴高血压家族史者、高血压不伴高血压家族史者及正常血压不伴高血压家族史(且其配偶血压也正常)者血压升高重要的因素,能解释平均血压(MBP)变化的17%;而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与HDL-C 3项只能解释MBP变化的9%.在分析自变量中加入高血压家族史一项时,则阳性高血压家族史成了血压升高重要的因素,仅此一项就可解释MBP变化的30%,而胰岛素敏感性对血压水平的贡献大幅度削弱,仅能解释MBP的7%.对配偶组的分析显示同样趋势.结论胰岛素抵抗是遗传及环境因素致高血压重要的共同途径,遗传因素还通过胰岛素抵抗以外的途径使血压升高.

  • 哮喘患者白细胞介素(IL)-12和IL-13的变化及糖皮质激素对其的影响

    作者:王玲;张霞;薛玉文;李玉;时庆;刘春红

    目的观察哮喘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2和IL-13水平的变化及糖皮质激素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25例)口服泼尼松治疗1周前后、缓解期患者(20例)和健康对照组者(15例)血清中IL-12和IL-13水平,并同时测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和气道阻力(R5)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结果 IL-12水平急性发作期治疗前[(58.5±14.2)ng/L]较缓解期[(71.3±16.2 )ng/L]为低(P<0.05),与健康对照组[(85.5±13.1) ng/L]、急性发作期治疗后[(79.3±19.1)ng/L]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 IL-13水平急性发作期治疗前[(131.3±28.4)ng/L]较缓解期[(113.1±26.5 )ng/L]为高(P<0.05),与健康对照组[(92.3±14.4)ng/L]、急性发作期治疗后[(84.1±19.8)ng/L]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下降和R5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升高(P<0.01).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清中IL-12与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呈正相关(r=0.485,P<0.05),与R5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呈负相关(r=-0.516,P<0.05),与IL-13呈负相关(r=-0.549,P<0.01);IL-13与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呈负相关(r=-0.493,P<0.05),与R5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呈正相关(r=0.528,P<0.05).结论哮喘患者血清中IL-13水平升高,IL-12水平下降,糖皮质激素可使IL-13水平下降,IL-12水平升高.

  • 胃液固有荧光光谱对胃癌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渊;林三仁;周丽雅;郭慧兰;叶嗣懋;金珠;耿秋明;赵一鸣

    目的显示胃癌患者及非癌患者胃液固有荧光光谱的荧光强度的差异,以期用于胃癌的筛查及诊断.方法收集202例各种胃内疾病患者的胃液,经1∶10稀释后,检测激发波长为288 nm,发射波长范围为300~800 nm的固有荧光光谱.用CART V2.0统计软件建立判别模型,计算先验概率与后验概率.结果各种胃内疾病患者的胃液固有荧光光谱均有3个峰(发射波长分别为320~360 nm、576 nm及670~690 nm),胃癌患者的第一荧光峰(发射波长为320~360 nm)的强度(P1FI)较其他胃内良性疾病患者明显增强.以P1FI≥111.80作为判别指标,用于胃癌诊断的先验概率的敏感度为91.4%,特异度为83.2%,准确度为84.7%.其后验概率的敏感度为85.7 %,特异度为82.6%,准确度为83.1 %.结论胃液固有荧光光谱有希望成为一种胃癌的诊断和筛查方法.

  • 高原环境下慢性高原病并发急性高原病的临床回顾

    作者:黄跃;李素芝;郭灵常;王学凯;姜泗元

    目的了解在高原环境下慢性高原病患者并发急性高原病的情况.方法对地处海拔3658米本院40年间(1956年1月至1995年12月)收治的符合筛选标准的18 090例住院病历为样本,随访1 ~15年不等,分为两组,病例组为慢性高原病住院者,对照组为非高原病首次住院者.观察急性高原病的发病情况并进行临床流行病学的分析.结果①对照组急性高原病发病率随观察年限延长而增加,病例组无此现象.急性高原病的逐年发病率与累计发病率,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5),相对比数比(OR)=5.03,相对危险度(RR)=4.33;②三型急性高原病发病率除高原高血压组的高原肺水肿与高原心脏病组的高原脑水肿发病率外,余在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05).高原心脏病与蒙赫病组急性高原病发病率分别为23.5 %,21.98 %.OR=7.33~6.71,RR=5.86 ~5.47;③高原心脏病组和蒙赫病组的急性高原病发病率构成以急性轻型高原病为主.结论慢性高原病患者发生急性高原病风险比高原习服人群增加5倍,尤以高原心脏病与蒙赫病为显著.

  • 肾上腺髓质素在肾上腺疾病中的免疫组化研究

    作者:卢琳;曾正陪;杨堤;陈杰;李明

    目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免疫反应性肾上腺髓质素(ir-ADM)在人正常肾上腺、良恶性肾上腺肿瘤及肾上腺皮质增生组织中的分布特点.方法对人正常肾上腺皮质(n=10)和髓质(n=10)、嗜铬细胞瘤(n=3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肾上腺皮质腺瘤(n=13)和增生(n=9)、皮质醇增多症的肾上腺皮质腺瘤(n=12)、增生(n=10)和腺癌(n=4)、无功能肾上腺皮质腺癌组织(n=7)进行ir-ADM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10例人正常肾上腺髓质组织均显示ir-ADM染色阳性;31例嗜铬细胞瘤组织中16例染色阳性,大部分嗜铬细胞瘤组织中的ir-ADM免疫组化染色强度低于正常肾上腺髓质组织(P<0.01).在嗜铬细胞瘤中阵发性高血压组阳性染色例数多于持续性高血压组(P<0.05);人正常肾上腺皮质及各组皮质病变组织中,ir-ADM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阴性.结论 ir-ADM在嗜铬细胞瘤组织中分布呈不均一性,可能与嗜铬细胞瘤患者血压表现的多样化有关,应进一步探讨ADM在嗜铬细胞瘤发病中的病理生理作用.

  • 感染性脱鞘性多发神经病患者膈神经根传导时间的研究

    作者:庄立;汤晓芙;樊东升;许贤豪;李本红;杜华;蒋景文

    目的初步探讨膈神经根传导时间在感染性脱鞘性多发神经病(IDP)患者的应用及特点.方法以表面电极在肋间隙处记录20例感染性脱鞘性多发神经病患者的经项磁刺激膈神经根和经颈电刺激膈神经所得的远端运动潜伏期之差,并与31例61侧正常对照者的结果对比.结果 IDP患者较对照者膈神经根传导时间延长;膈神经根传导时间异常与临床呼吸困难相关;膈神经根传导时间的异常率高于临床呼吸困难出现率.结论膈神经根传导时间能从电生理水平反映IDP患者与呼吸有关的脊神经根功能状态,与临床呼吸困难密切相关.膈神经根传导时间的检测有助于发现IDP患者临床下呼吸功能障碍.

  • RET原癌基因点突变所致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B型一例家系研究

    作者:张翼飞;洪洁;赵咏桔;宋怀东;杨秀英;宁光;许曼音;陈家伦

    目的研究1例中国家系中RET 原癌基因点突变与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B 型(MEN-2B)发病的相互关系及其遗传特征.方法收集1例MEN-2B患者术后甲状腺髓样癌肿瘤组织和外周血DNA标本及其父母外周血DNA标本运用PCR和逆转录PCR技术以及直接基因测序技术对上述标本中RET原癌基因16号外显子区域进行分子检测.结果在患者肿瘤组织(c)DNA及其外周血DNA中均检测到RET原癌基因16号外显子918密码子处基因点突变,即:918Met(ATG)→Thr(ACG).且由基因测序图示,该突变为杂合子错义突变.而患者父母外周血DNA样本中均未发现上述RET原癌基因点突变.结论与国外报道相似,在中国MEN-2B患者中,也找到了RET原癌基因16号外显子基因点突变918Met(ATG)→Thr(ACG).虽然其发病具有遗传倾向,但同样存在散发病例.MEN-2B发病的基因检测应成为该病的诊断治疗以及患者一级亲属早期诊断和临床干预的分子基础.

  • B1细胞异常增殖易感基因染色体定位的研究

    作者:肖卫国;何娟;张丽君;李莉;陈洋;姜奕

    目的定位新西兰小鼠的B1细胞异常增殖的遗传易感基因.方法建立新西兰黑色品系(NZB)与新西兰白色品系(NZW)F1×NZW 回交小鼠模型,用覆盖小鼠19条染色体的多态性微卫星遗传标记的数量性状位点分析进行基因定位.结果 B1细胞异常增殖的易感基因与NZB小鼠的第1、4、19条染色体和NZW小鼠的第17条染色体的微卫星遗传标记D1Mit115、D4Mit58、D19Mit73和D17Mit61肯定连锁(Lods值>3).D1Mit115位点附近存在Fcgr2b基因,D4Mit58位点附近存在c-jun基因,D19Mit73位点附近存在Fas基因,D17Mit61位点附近存在H-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结论新西兰小鼠外周血B1细胞增殖受多基因调控,候选易感基因为NZB来源的Fcgr2b基因、c-jun基因、Fas基因和NZW来源的H-2及TNFα基因.

  • HLA不全相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一例

    作者:陈芾珩;刘元生;苏永忠;卢素春;陈惜遂;蔡应木

    患者男,35岁.确诊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8个月,曾予羟基脲,马利兰等治疗.移植前骨穿检查为CML(慢性期),骨髓染色体示46,XY,t(9;22)(q34;q12).心、肝、肾等无异常,甲、乙肝炎病毒及巨细胞病毒检测阴性.供者为其弟,两者的HLA 配型情况,见表1.

  •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伴黑棘皮病一例

    作者:刘晓民;姜晓艳;周立红;苏颖;杨丽姝;杨维玲

    患者男,62岁.因反复发作性低血糖伴额面部皮肤色素沉着6年入院.病初常觉晨起头晕、心悸或觉醒困难.1998年被首次证实晨起低血糖,此后症状逐渐加重.曾多次接受胰腺CT、肝功能等检查,未能确诊.病人还表现为面部皮肤渐进性色素沉着.否认心、肝、肾脏病、结核病、风湿病或服用他巴唑等含巯基药物及降糖药物史,无糖尿病家族史.

  • 急性硫丹中毒一例

    作者:吴伟东

    患者男,23岁.患者于2000年6月6日17:00自服硫丹杀虫剂(赛丹),约40 ml,随后出现恶心、呕吐,吐出为胃内容物,伴全身抽搐.半小时后急送我院,患者神志不清,小便失禁,全身频繁强直性抽搐.患者以往体健,否认有癫痫病史.体检:T 37.8℃,BP 118/70 mm Hg(1 mm Hg=0.133 kPa),P 110次/min,R 24次/min.经皮血氧饱和度95%,深昏迷,压眶反射消失,双侧瞳孔3 mm,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巩膜无黄染.两肺呼吸音增粗,无干湿性音,心率110次/min,律齐.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中心静脉压8.5 cm H2O(1 cm H2O=0.098 kPa).实验室检查:血胆碱酯酶(ChE)正常,血象WBC 11.5×109/L,中性0.93,淋巴0.07,Hb 135 g/L,血小板 158×109/L;血糖6.8 mmol/L,尿素氮6.2 mmol/L,肌酐102 μmol/L;血钾4.2 mmol/L,钠138 mmol/L,氯98 mmol/L.血气分析示:pH 7.36,动脉血氧分压 85 mm 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35.5 mm Hg,剩余碱-2.8 mmol/L.诊断:急性赛丹中毒(重度).

  • 腹腔多发性包虫病一例

    作者:马丽莉

    患者男性,27岁.主因发热、腹部包块2个月入院.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40℃),多发生于午后,伴有盗汗,同时自己可触及腹部包块,触之疼痛.在当地医院考虑为"结核性腹膜炎",给予抗结核治疗1个月,症状无缓解.患者曾在乌鲁木齐居住24年,无牛、羊、犬和马密切接触史.病后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约10 kg.

  • 肝硬化非消化道出血三例

    作者:张丽萍;张泰昌;董立凤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为常见的合并症,而非消化道出血较少见,临床表现各异,现将我们遇到的3例报告如下.1.肝硬化合并脑出血: 男性,43岁,肝硬化病史2年,脾大,血小板较低.无消化道出血史及高血压病史.1周前抬头时轻碰在木质窗框上,当时无破损, 无包块.1d后出现头痛,阵发性,以右额颞部为著,不放散,无恶心、呕吐,无视力障碍及运动障碍,无精神症状.

  • Trousseau综合征

    作者:汪斌超;李龙芸

    1865年Trousseau首次报道,胃癌患者易形成静脉血栓,之后人们将癌症患者并发游走性的静脉炎称为Trousseau综合征.近几十年,综合治疗使癌症患者生存期延长,但血栓栓塞发病率却较前明显提高,成为癌症患者第二大常见死亡原因.不论血液系统肿瘤还是实体瘤如前列腺癌、结肠癌、肺癌、乳腺癌、胃癌、胰腺癌及膀胱癌等,在其发病过程中均涉及不同程度的凝血和纤溶机制的异常,临床上从慢性无症状的高凝状态→血栓栓塞→致命性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且特发性深静脉血栓(DVT)可以是前列腺癌、结直肠癌的首发临床表现.

  • T淋巴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刘永铭;严祥;张钲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性病变,自身免疫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T淋巴细胞(T细胞)是重要的免疫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它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国际上已有不少研究,我们就T细胞在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干预T细胞功能对粥样硬化的影响等方面作一概括介绍.

  • 循证医学的启示--糖尿病治疗需全面控制心血管危险因子

    作者:陈家伦;陈名道

    大系列的荟萃分析已证实, 约70%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近十年来,多项治疗糖尿病的多中心、大样本、长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的结果相继发表,证实了糖尿病(主要是T2DM)具备了许多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高凝状态及血栓倾向.对这些因素的积极干预不仅改善了相应的临床、生化代谢指标,更令人信服的是可以减少糖尿病(DM)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终点事件,从而使对糖尿病的治疗超越了以"葡萄糖为中心"(glucose centricity)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在糖尿病治疗中全面控制心血管危险因子的原则[1].

  • 骨质疏松症防治药物与循证医学

    作者:孟迅吾

    迈入21世纪,我国人口已经近13亿,60岁以上的人群达10%,这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老龄社会,骨质疏松症病人势必迅猛增加.以对健康威胁大、资金耗费多的髋部骨折为例,1990年全球约170万病人.预计至2050年将超过600万,其中75%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而50%在亚洲国家.我国既是发展中国家,又地处亚洲,人口基数大,老龄人群增加速度快,这两个世界第一,决定了骨质疏松症及其严重后果--骨折,在我国已构成一个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被称为无声无息的流行病.

  • 我国北方城市蛇伤的急诊救治分析

    作者:何忠杰;党伟;张宪;赵晓东;徐国辰;彭国球;徐桂琴

    近年生态环境的改善,人们膳食对蛇肉的青睐,使得北方城市蛇咬伤患者增加.本研究对我院急救部救治蛇伤的过程进行回顾性总结.一、资料及方法

  • 肝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表达异常及糖尿病外周神经损害

    作者:李剑波;汪承亚;陈家伟;李晓璐;冯振卿;马洪太

    外周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及防治尚无一致性的结论[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近年来较受关注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肝组织可能是血循环IGF-1的主要来源[2,3].我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肝组织IGF-1基因表达,及其对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致病作用.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炎衣原体的检测

    作者:张湘燕;冯端兴;闻心培;董德琼

    本研究采用微量免疫荧光(MIF)试验及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向膜杂交技术,分别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和痰或咽拭子中肺炎衣原体DNA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北京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96例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陈志海;蒋荣猛;李兴旺;冯亮

    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 96例均为我院200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收治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人,根据潜伏期计算,均为在北京地区感染发病.全部病人血清学检查出血热抗体阳性(免疫荧光法),诊断均符合1995年卫生部<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1]中诊断标准.其中,男性81例,女性15例.

  • 血管紧张素Ⅱ及氯沙坦对肾系膜细胞蛋白激酶C亚型表达及转位的影响

    作者:黄颂敏;徐勇;付平;张海燕;刘小青

    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 中重要的生物活性肽,可经Ang Ⅱ受体激活细胞内信号传递的关键酶--蛋白激酶C (PKC) 介导各种细胞效应,在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 目前已知PKC 共有12种亚型,不同PKC亚型在Ang Ⅱ信号传递中的作用尚不十分清楚.为此,我们将肾系膜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多光子共聚焦显微镜观察Ang Ⅱ、Ang Ⅱ受体1(AT1)拮抗剂--氯沙坦对三种PKC亚型α、β、ε表达和转位的影响,探讨这三种PKC亚型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

  • 恙虫病40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孔;曾辉;王华

    为深入了解恙虫病临床特点,将1991年6月~2001年2月收住院的恙虫病40例分析如下.一、一般资料

  • 人工肝支持系统技术和管理指南(摘要)

    作者: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

  • 第292例--高血压、低血钾、血尿、蛋白尿

    作者:王瑶;杨文英;张海光;李安;李光伟

    病历摘要患者女,19岁,未婚,学生.因体检发现血压增高、尿检异常8个月于2001年11月14日入院.2001年3月无意中自测血压为180/110 mm Hg(1 mm Hg=0.133kPa),当时无不适感.后多次测量血压均在150~180/100~110 mm Hg.就诊于当地医院,尿常规:蛋白(+),尿潜血(+~++);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正常,血清钾2.2 mmol/L,钠148 mmol/L, 氯111 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21 mmol/L, 诊为"急性间质性肾炎,低钾性肾病",予口服补钾,并服用卡托普利、心痛定控制血压.后又服用中药治疗约半年,复查尿常规,蛋白微量~(+),尿潜血(+~++),血钾2.6~3.8 mmol/L.以"蛋白尿、血尿原因待查"收入我院肾内科.

  • 第十一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纪要

    作者:成军;斯崇文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联合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于2002年10月26~29日在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 1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从860篇学术论文中选取了28篇论文作为大会发言,邀请了22位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各领域的专家进行了专题报告,就近年来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学的新进展进行了充分的学术交流.

中华内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