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内科

中华内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중화내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78-1426
  • 国内刊号: 11-213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www.emedicine.org.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海燕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中药引起肾功能不全伴范可尼综合征六例

    作者:于阳;郑法雷;李航

    目的进一步探讨中药所致肾损害伴范可尼综合征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中药所至肾损害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和转归情况.结果 6例病人均在服用中药后出现肾脏病变,其所服中药成分中明确含有木通,4例表现为快速进展性肾衰竭,1例用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肾功能正常.其主要临床表现为:(1)多饮多尿、贫血、血肌酐明显升高.(2)近端小管酸中毒伴糖尿、氨基酸尿、低分子蛋白尿(尿β2m升高)、低尿酸血症和低磷血症.(3)肾活检显示以小管间质病变为主,大片肾小管萎缩或扩张,小管上皮细胞浊肿、脱落,间质少量以单核为主的淋巴细胞浸润及大片纤维化,小动脉壁可增厚;肾小球无病变或轻度系膜细胞增生.(4)经糖皮质激素治疗28、17个月后,2例肾功能稳定;1例对症治疗2个月后肾功能正常,但32个月后仍有肾小管酸中毒;另3例病情无明显改善.结论木通等中药引起的肾脏病变可以合并范可尼综合征;糖皮质激素对木通等中药所致肾脏继发的肾小管间质病变是否有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 G蛋白α亚基mRNA在不同甲状腺疾病的表达

    作者:吕朝晖;罗国春;陆菊明;潘长玉

    目的观察G蛋白α亚基mRNA在不同甲状腺疾病的表达.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甲状腺组织包括Graves病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7例、正常功能甲状腺腺瘤6例和甲状腺乳头状癌5例,以腺瘤周围组织作为正常甲状腺组织对照,观察刺激性G蛋白(Gs)和抑制性(Gi)α亚基的表达.结果 (1) Gs α mRNA的表达:甲状腺乳头状癌(1.67±0.25)较正常甲状腺组织(1.10±0.14)和结节性甲状腺肿(0.96±0.31)明显增高(P<0.05和P<0.01),Graves病(1.47±0.11)和正常功能甲状腺腺瘤(1.36±0.28)均显著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P<0.05),但与正常甲状腺组织表达水平相似;(2)Gi α-2 mRNA的表达:Graves病显著低于结节性甲状腺肿(0.68±0.26比1.15±0.35,P<0.05);(3) Gi α-1 和Gi α-3 mRNA在不同甲状腺疾病的表达相似.结论 Gs蛋白α亚基的高表达可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不同疾病时甲状腺G蛋白α亚基具有不同的表达水平.

  •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诊断的探讨

    作者:林金坤;胡品津;李初俊;曾志荣;张晓光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诊断方法及十二指肠胃反流(DGR)的临床意义.方法用便携式胆红素监测仪(Bilitec2000)对20例健康人及42例有腹痛、腹胀、恶心及呕吐胆汁等症状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24 h胃内胆红素监测、临床症状评分、胃镜检查及组织活检.分析DGR的严重度与症状、内镜所见和组织学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24 h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率在健康组和有症状组中分别为 (2.92±2.39)%及(17.68±17.89)%(P<0.01),病理性DGR 的检出率为55%.内镜下黏液湖胆染、胃窦黏膜糜烂、胆染伴胃窦黏膜糜烂、胆染伴中度以上的充血者中病理性DGR的检出率分别为86%、88%、8/8、85%.内镜检查发现黏液湖胆染和胃窦黏膜糜烂和(或)中度以上充血并被Bilitec2000证实存在病理性DGR的胆汁反流性胃炎(BRG)者共有11例.幽门螺杆菌(Hp)阴性的BRG者,组织学上活动性炎症比生理性DGR组Hp阴性者严重(P<0.05).各项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在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 0.05),但BRG组腹胀、恶心及呕吐胆汁等症状的严重程度显著重于生理性DGR组(P值均<0.05).结论完整胃内镜检查发现黏液湖胆染同时伴胃窦黏膜糜烂和(或)中度以上充血并被Bilitec2000证实存在病理性DGR者可诊断为BRG, 其胃黏膜活检无诊断特异性,症状严重程度可供诊断时参考.

    关键词: 炎症 胆汁 胃炎
  • p53、K-ras基因对大肠癌血管生成的调控作用

    作者:钟世顺;张振书;李淑梅;邓海军;马强

    目的探讨p53、K-ras基因对大肠癌血管生成的调控作用.方法用PCR-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SSCP)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68例大肠癌和癌旁组织以及20例正常组织p53、K-ras基因突变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中p53、K-ras基因突变率及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 2组的阳性率分别为47.1%,44.1%,55.9%(32/68,30/68,38/68);13.2%,7.4%,11.8%(9/68,5/68,8/68).20例正常组织中未检出p53、K-ras基因突变及VEGF的阳性表达.VEGF的表达与大肠癌的血管生成和转移显著相关(r=0.820,P<0.01).p53、K-ras均与VEGF表达显著相关(P<0.01).结论 p53、K-ras基因可上调VEGF的表达,p53、K-ras基因在调控大肠癌血管形成方面起重要作用.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前应用依诺肝素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作者:胡大一;赵秀丽;贾三庆;李田昌;王雷;赵红;孔凡龙;陈步星

    目的前瞻性的评价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患者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前应用依诺肝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入院后给予依诺肝素1 mg/kg,皮下,1/12 h,至少48 h,在后一次注射后8 h内行介入检查或治疗.术中/术后不再追加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部分病人术后集中测定抗Xa因子活性.结果 507例患者完成了本研究.176例(93.2%)的患者抗Xa因子活性>0.5 IU/ml. 30 d内的随访中,急性心肌梗死16例(3.2%),再发不稳定性心绞痛34例(6.7%),1例(0.2%)进行了血运重建,1例死亡(十二指肠穿孔).轻微出血24例,占4.7%.30 d后的随访有1例发生非Q波心肌梗死,1例再发不稳定性心绞痛.结论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皮下注射依诺肝素至少48 h,后一次注射8 h内行介入检查或治疗,不再给抗凝制剂,对病人安全有效.

  • 三氧化二砷对HL60细胞作用后细胞周期素相关基因的表达

    作者:贾晋松;徐世荣;马劼;贾存荣;姚银荣;王毅

    目的应用微阵列基因芯片比较三氧化二砷(As2O3)对HL60细胞作用后细胞周期素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 As2O3作用于HL60细胞,TRIzol试剂一步法提取作用前后HL60细胞的mRNA,经逆转录反应,用Cy3标记的脱氧三磷酸尿苷(Cy3-dUTP)和Cy5-dUTP两种不同的荧光染料将处理前后的HL60细胞mRNA分别标记成两种DNA探针,并与载有一组靶基因的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通过扫描分析筛选As2O3作用前后HL60细胞表达有差异的基因;用电镜和原位凋亡检测法、流式细胞术及DNA凝胶电泳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筛选出HL60细胞在As2O3作用前后表达有差异的基因共82条,主要涉及细胞周期调控类、凋亡相关蛋白及应激反应蛋白类、信号传导类等基因,其中表达上调的有34条,表达下调的有48条.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终浓度15 μmol/L的As2O3对HL60 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很强.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为1.7%,而实验组细胞的凋亡率为26.1%.结论细胞周期素B1、增殖细胞核抗原、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等可能参与As2O3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

  • 减重治疗逆转超重及肥胖症患者脂肪肝的作用

    作者:朱惠娟;史轶蘩;胡明明;姜玉新;谭莉;刘燕萍

    目的探讨超重及肥胖症患者合并脂肪肝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减重治疗对肥胖症患者脂肪肝的逆转作用.方法 220例超重及肥胖症患者进行血生化、肝脏B超检查,其中45例肥胖症患者接受为期1年减重治疗,治疗前后测定体重,进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 同时测定血真胰岛素水平,血生化及肝脏B超检查,评价减重治疗后脂肪肝转归的影响因素.结果 75.9%的超重及肥胖症患者患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 患者的体重指数、年龄、服糖后2 h血糖水平、服糖后1 h真胰岛素水平、腰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经过减重治疗, 65.7%肥胖症患者的脂肪肝得到了改善, 患者的血清转氨酶水平也有显著下降.结论脂肪肝是肥胖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减轻体重是治疗肥胖症患者脂肪肝有效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 肥胖症 脂肪肝
  • 替加色罗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作者:替加色罗临床研究协作组

    目的通过患者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症状的总体评估和对每个IBS症状的个别评估以及不良反应观察,评估替加色罗6 mg每日2次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入选510例符合罗马Ⅱ标准的C-IBS患者,试验为期8周,包括2周基线期,4周替加色罗 6 mg每日2次或安慰剂(替加色罗∶安慰剂=1∶1)随机、双盲治疗期及2周停药随访期.评估标准:对患者全部IBS症状进行总体评估,对患者每个IBS参数(包括便秘严重程度)以及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替加色罗组患者总体IBS症状的主要疗效参数从第1周开始至整个治疗期均有显著改善.替加色罗组其他IBS疗效参数(如便秘、腹痛、腹部不适、腹胀)评分从第1周开始至整个治疗期仍均优于安慰剂组.说明替加色罗疗效更明显.在停药随访期,替加色罗组和安慰剂组各疗效参数评分虽有所降低,但相对于基线期仍均有所改善,但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提示替加色罗的疗效至少可持续到停药后2周.替加色罗组和安慰剂组发生不良事件的比例分别为10%和6%.替加色罗组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腹泻、腹痛和头晕,但发生率均较低(<3%).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结论替加色罗6 mg每日2次能够有效缓解C-IBS患者总体IBS症状及便秘、腹痛、腹部不适、腹胀等,其安全性良好.

  • 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组织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玲霞;张沥;徐俊荣;贾长河;张宁霞;曹广周

    目的研究热盐水灌胃导致的大鼠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组织中的凋亡细胞、增殖细胞和bcl-2、Fas表达状态, 以探讨长期热咸饮食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等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细胞凋亡时DNA含量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结果 (1)TUNEL检测细胞凋亡显示:在热盐水所致的大鼠CAG中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在黏膜全层均可见到,呈弥漫性分布.CAG中凋亡细胞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大鼠胃黏膜(P<0.05);(2)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显示:bcl-2、Fas及PCNA在热盐水灌胃所致的CAG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P<0.05);热盐水灌胃不同时间大鼠胃黏膜中bcl-2、Fas蛋白表达率随灌胃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在4、8、12周(CAG出现)时bcl-2蛋白表达率分别为12.5%、16.7%、76.5%,Fas蛋白表达率分别为18.7%、22.2%、64.7%.(3)流式细胞检测显示: CAG时,在G0/G1峰前可见一个亚G0/G1峰,也即凋亡细胞峰出现,而在正常胃黏膜时未显示亚G0/G1峰.结论热盐水灌胃可导致大鼠胃黏膜组织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异常,其调控基因在热盐水所致的大鼠CAG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 依前列醇长期治疗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曹铁生;袁丽君;段云友;王作军;庄磊;Shelley M.Shapiro;Bruce H.Brundage

    目的观察依前列醇长期治疗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的疗效.方法临床诊断为PPH且心功能为Ⅲ~Ⅳ级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9例,均接受依前列醇长期静脉连续注入治疗(起始剂量在2~62 ng*kg-1*min-1范围内.在长期治疗中,药物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反应进行调整,剂量通常随治疗时间每2个月增加1次,每次增加1~2 ng*kg-1*min-1)并观察其疗效.用右心导管法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法对所有患者测量三尖瓣跨瓣压(ΔP)和心输出量(CO).随访期间每4个月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法复查上述指标1次.结果 PPH患者长期用依前列醇治疗后,ΔP由(84.1±24.1)mm Hg (1 mm Hg=0.133 kPa)降至(62.7±18.2)mm Hg(P<0.01),CO由(4.00±1.22)L/min升至(4.70±1.27)L/min(P<0.02),ΔP/CO由22.8±9.4降至14.9±6.5(P<0.01).结论长期静脉连续注入依前列醇治疗PPH,可使患者右室压力逐渐下降,CO增加,并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命.

  • 以坏死性淋巴结炎为首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一例

    作者:沈建良;杨平地;岑坚;王立新;尹文杰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又称Kikuchi-Fujimoto综合征.本病多数情况下为一种温和的自限性疾病,少数病例可以反复发作,导致多器官系统受累,甚至导致死亡.部分病例可以发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我院近收治一例,现报道如下.

  •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并肝脏结节性病变一例

    作者:李志晋;黄纯炽;唐银丽;郭琳琅

    患者男,26岁.因反复上腹疼痛15 d,加重伴发热2 d于2001年10月21日入院.1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右上腹为主,呈阵发性绞痛,晚间为甚,伴有腰背部的放射性疼痛.无畏寒、尿黄等症状.10月21日腹痛症状加剧伴有发热,高体温不超过38 ℃而急诊入院.

  • 来氟米特导致严重皮疹一例

    作者:宋慧;习昕;伍沪生

    来氟米特是一种新型抗炎及免疫抑制剂.因其较好的疗效和较小的副反应,渐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领域,我们在临床中遇到1例来氟米特导致严重皮疹者,现报道如下.

  • 核因子-κB与炎症性肠病

    作者:甘华田;欧阳钦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与免疫反应的异常、特别是肠黏膜局部免疫反应的紊乱有关[1].研究发现,各种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甚至有自身放大作用的细胞因子网络,促进炎症反应,导致黏膜损伤,在IBD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然而IBD中这些细胞因子的调控及释放机制目前仍不清楚.近年,随着对核因子-κB(NF-κB)结构与功能研究的深入,其与细胞因子释放的关系已引起了人们高度的重视.因此,从NF-κB角度研究IBD的发病机制,进而寻找治疗新策略和新药物是当今胃肠病学领域研究的热点.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研究进展

    作者:高维强;阮长耿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罕见的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及伴有发热、不同程度的肾脏受累等,常称为TTP五联征.多数患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近年来,TTP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以下介绍这几方面的近况.

  • 慢性便秘诊治的新概念

    作者:罗金燕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心理和社会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便秘已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北京、西安等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性便秘发病率在6.1%~9.2%[1],美国的1项调查显示20%的健康人群受到便秘的困扰,而且便秘也与结肠癌、心、脑血管病以及老年性痴呆等发生有关.因此,近10年来,对慢性便秘的研究有很重大的进展.国际上有关功能性胃肠病,包括慢性功能性便秘相继推出罗马I(1994年)和罗马Ⅱ(1999年)的标准.鉴于我国对便秘的认识和诊治尚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学者也提出一套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2],旨在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和现代便秘的观念对慢性便秘患者给予合理的诊治,以期得到较好的效价比.就慢性便秘的诊治现状,应从以下几方面重新认识和评价.

  • 加强对肠易激综合征病因与治疗的研究

    作者:许国铭

    在众多的下消化道功能疾患中,以肠易激综合征(IBS)与便秘为多见.近亚洲动力俱乐部9个国家12个中心对门诊1 012例患者问卷调查(按罗马Ⅱ标准)表明:在功能性消化疾病中,IBS占359例(35.4%),便秘94例(9.3%),仅次于功能性消化不良(43.0%),分别列为第二、三位.问卷调查提示,在功能性疾病中,下消化道症状(52.3%)超过上消化道(47.7%).北京(1996年)、广州(2000年)用罗马I标准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IBS发病率为0.8%~5.6%,IBS在普通内科与消化内科所占比例分别为10.1%与34.3%,可见IBS是发病率较高且危及人们生活质量的一类疾病[1].

  • 巯基物质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腺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崔培林;杨昭徐;张磊;孙异临

    细胞保护的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由Robert[1]提出后引起广泛关注.针对胃黏膜细胞保护机制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但有关胰腺细胞保护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时巯基物质对胰腺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抗氧化机制.

  • 凝血因子Ⅱ、Ⅴ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研究

    作者:金国栋;徐耕;傅国胜;单江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凝血因子ⅡG20210A基因突变导致凝血酶原水平增高和凝血因子ⅤLeiden基因突变,引起的活化蛋白C抵抗(APC-R)作为白种人静脉血栓形成的遗传危险因素在西方国家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基本得到肯定,而与冠心病之间的联系尚有争论.目前国内缺乏此方面的研究报告.本组探讨凝血因子ⅡG20210A和凝血因子ⅤLeiden突变在汉族人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人中的发生率,并探讨其与冠心病的关系.

  •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的受体在胃癌中的表达

    作者:程文芳;易粹琼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 TRAIL)是近发现的TNF家族新成员,因其独特结构和作用特点,有可能成为临床上重要抗肿瘤因子[1] .我们观察到TRAIL在体外可诱导胃癌细胞的凋亡[2].体外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终使TRAIL在体内能够治疗胃癌.现已知TRAIL是通过其受体而起作用的.因此根据肿瘤表达其受体状况,决定了肿瘤对TRAIL敏感性.为此,我们检测了TRAIL受体(R1、R2、 R3、 R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为TRAIL应用于胃癌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增殖细胞核抗原与结直肠癌

    作者:陈卫昌;刘强;李锐;康苏娅;萧树东

    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指数、微血管密度(MVD)在结直肠癌中的变化.

  • 抑癌基因BLU及ARF在鼻咽淋巴瘤组织中的高度甲基化状态

    作者:张晓华;陶谦;Gopesh Srivastava;高子芬

    BLU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基因,位于3p21.3,可能与细胞周期调节有关,BLU蛋白具有肿瘤抑制功能[1].ARF基因位于9p21,它的功能也是调节细胞周期,并可以与MDM2结合阻断MDM2诱导的p53旁路,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 胰源性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六例

    作者:杨崇美;张安忠;刘吉勇;许洪伟

    门脉高压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其主要病因为各种原因的肝硬化.但临床上有时遇到由胰腺疾病所致的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诊断上易误诊.现将我们诊治的6例报告如下.

  • 血小板黏合素α2β1分子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军霞;徐焱成;朱宜莲;叶林秀;范幼筠;孙苏欣;邓浩华

    糖尿病视网膜病(DR)是糖尿病(DM)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造成失明的主要原因.血小板黏合素α2β1分子(GPⅠa-Ⅱa)是血小板上主要的胶原受体,它调节血小板与血管内膜下组织的黏附,其数目和功能的变化可能导致凝血障碍.已有多个学者报道α2β1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血栓、心肌梗死、卒中等大血管病变显著相关[1-3].DR是一种微血管病变,α2β1基因多态性是否与之相关尚无定论[4,5].本研究拟探讨中国汉族人群α2β1分子α链第7内含子BglⅡ酶切多态性与DR的相关性,为揭示DR的遗传学发病机制提供新的视角.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氧自由基代谢对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李志斌;邹霞英;陈小容;王小春

    已有研究证实[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内氧自由基水平增高,抗氧化能力下降.但自由基如何参与肺动脉高压(PH)的形成并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通过观察COPD患者氧自由基代谢和肺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探讨氧化/抗氧化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第293例--发热、皮疹、黄疸

    作者:郑文洁;王海云;张文;唐福林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56岁.因乏力、发热6周,皮疹、多关节痛4周,于2002年4月1日入院.患者于2002年2月下旬无诱因感乏力明显,伴低热,体温波动于37~38℃,自服"感冒药"及解热止痛片(APC)体温能降至正常.3月初突发大腿内侧及臀部散在红色丘疹,伴瘙痒.2 d后体温升高达39℃,伴多发关节疼痛,无关节红肿、肌痛、肌无力.外院查血常规:WBC 18×109/L,中性0.91,考虑为药疹,遂停用APC,予氧哌嗪青霉素、洛美沙星及阿奇霉素,同时予地塞米松5 mg/d 静脉注射,患者关节痛明显减轻,但仍发热,伴盗汗、乏力、咽痛.用激素后第3天出现颈部及前胸连片充血性斑疹,遂停用抗生素及地塞米松,换用泼尼松60 mg/d,皮疹渐消退.因激素减量中体温上升,3月24日改用氢化可的松200 mg/d,2d后体温上升达39.4℃,并出现全身充血性皮疹,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入院前曾服汤药5剂.发病以来,食欲下降,大便正常,小便呈深茶色.近40 d体重下降6 kg.既往无明确药敏史.

  • 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幽门螺杆菌学术会议纪要

    作者:胡品津;萧树东;张万岱;胡伏莲

    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幽门螺杆菌(Hp)学术会议于2002年8月16~18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310人.本次会议举行了6场共21个专题报告,收到论文192篇,其中71篇进行了会议发言交流.会议期间还举行了6个卫星会.

  • 第八届干燥综合征国际专题会议纪要

    作者:赵岩;董怡

    第八届干燥综合征(SS) 国际专题会议于2002年5月16~20日在日本金泽市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名代表.这次专题会有146篇文章在大会交流,100余篇文章作为墙报交流,并安排了近10场著名专家的专题讲演.经过3d的交流和讨论,对近年来S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各个方面的进展进行了交流和总结,并得到许多新的认识和共识.现将主要内容介绍如下(可登陆网址察看本次大会详情:http://edpex104.bcasj.or.jp/isss/).

  •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诊断思路

    作者:康健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ILD)愈来愈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这是因为(1)确确实实感到本组疾病的发病率在升高;(2)病因庞杂,鉴别诊断有时无从下手;(3) 治疗棘手,多数疗效不佳;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诸多等因素.因此,面对表现为ILD的患者,建立正确、有序的临床诊断思路,并在正确诊断的前提下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 蛋白质组学及其在人类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李新华;张万岱;肖冰;张振书

    一、蛋白质组学的产生和概念以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完成为标志,生命科学已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心已从揭示生命的所有遗传信息转移到在分子整体水平对功能的研究上, 从而产生了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但是基因仅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而生命功能的真正执行者是蛋白质,仅仅从基因的角度来研究是远远不够的.人类基因组测序草图显示,人类共有3.0万~3.5万个基因,而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基因只占基因组的2%[1],如此有限和相对稳定的基因与蛋白质表达的时空多样性、动态性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转运定位、结构形成、蛋白质和蛋白质分子或其他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等问题,也是基因组学本身所不能回答的.因此,研究由功能基因编码和翻译的蛋白质,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迫切需要和新的任务[2].由此产生了一门新兴学科--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与基因组学共同承担起从整体水平解析生命现象的重任.

中华内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