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内科

中华内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중화내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78-1426
  • 国内刊号: 11-213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www.emedicine.org.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海燕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无创正压通气对心力衰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氨基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

    作者:赵智慧;柳志红;罗勤;张健;熊长明;倪新海;张澍;杨跃进;马秀平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对心力衰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血浆氨基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符合标准的心力衰竭住院患者105例,摄X线胸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睡眠呼吸监测.凡入选干预治疗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A组)和常规药物+正压通气治疗组(B组).所有心衰患者及2组患者治疗前后取静脉血血浆,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NT-proBNP水平.结果(1)105例心力衰竭患者中77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随着心功能分级的逐渐递增,NT-proBNP水平亦逐渐增高(P<0.05).(2)B组患者正压通气治疗2~5 d后,AHI从(39.34±12.26)次/min降至(7.23±5.23)次/min(P<0.001);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从(73.27±4.75)%升至(83.12±3.86)%(P<0.001);B组患者治疗后NT-proBNP水平有所下降(P=0.001);2组间NT-proBNP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 NT-proBNP水平能反映心力衰竭病情的严重程度,短期应用无创通气治疗心力衰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能降低NT-proBNP水平.

  • 农药自杀未遂者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关系的探讨

    作者:程文伟;贾存显;潘永峰;赵书英;贾桂英;胡茂红

    目的了解农药自杀未遂者流行特征以及环境因素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的关系,为该人群自杀行为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从2003年1至12月在综合医院收集到的农药自杀未遂者107例,分别调查其相关影响因素和收集1 ml全血进行COMT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107例中,男女之比为1:1.55;年龄13~81岁,主要集中在20~44岁(67.3%);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为主(59.8%);有精神障碍史者13例(12.1%).一年内有情感冲突者84例(78.5%).有自杀冲动性者30例(28.0%).一级亲属中有过自杀行为者5例.多因素分析显示:精神障碍、自杀未遂冲动性与COMT基因间存在相互作用,其关联强度值分别为0.052(95%CI:0.006~0.437)、2.917(95% CI:1.097~7.760).结论在该人群中,尤其应重视年轻女性,有精神障碍、一年内有情感冲突者.COMT基因存在遗传异质性,且与精神障碍、自杀冲动具有相互作用.

  • 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1562C/T多态性

    作者:宋卫华;党爱民;朱俊明;吕纳强;刘国仗;惠汝太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1562C/T基因多态性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对高血压病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及高血压病患者用酚-氯仿法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确定MMP-9基因-1562C/T基因型.结果(1)高血压病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中,MMP-9基因-1562T等位基因频率(17.6%)显著高于高血压病患者(11.2%,P<0.05),两组之间3种基因型(-1562CC、-1562CT、-1562TT)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1562CC基因型相比,基因型为-1562CT/TT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累及升主动脉更多见(OR=2.063,95%CI=0.998~4.264,P=0.049).结论MMP-9基因-1562T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高血压病并主动脉夹层的发病可能相关,T等位基因可能是高血压病并发主动脉夹层的遗传易感因素之一;携带MMP-9基因-1562T等位基因的高血压病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更多累及升主动脉,影响预后.

  • 嵌合体的定量检测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过继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唐晓文;吴德沛;孙爱宁;朱子玲;常伟荣;阮长耿

    目的探究供体细胞嵌合率(DC)的动态定量检测在预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的转归,确定过继免疫治疗(AIT)时机和评价AIT疗效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复合扩增荧光标记短串联重复片段(STR)-PCR结合毛细管电泳方法,对84例allo-HSCT患者骨髓或外周血中DC进行定量检测,并对其中接受AIT的16例患者治疗前后的DC进行连续定量检测.结果移植后84例患者中有22例出现受体细胞比例增高的混合嵌合(MC)状态,DC均低于90%,6例MC患者未接受供体淋巴细胞输注(DLI)治疗,结果均死于血液学复发,另外16例患者接受AIT治疗,其中复发和植入失败的12例患者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前DC均出现大幅度下降(24.8%~86.2%).16例中11例出现治疗反应(有效率68.8%).治疗有效患者在AIT后短期内出现DC回升(DC≥90%),供体细胞占优势,并转化为完全供体细胞嵌合状态(6/11)或稳定的MC状态(5/11),临床上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表现.无效患者AIT后DC均未稳定回升,3例首次DLI无效的患者接受了第二次DLI治疗.结论DC的动态定量检测可早期发现复发或植入失败的高危患者,尽早实施AIT,可提高发生细胞遗传学或分子生物学复发患者的疗效.此外DC的定量检测还可预测DLI的临床疗效,对首次DLI治疗无效的患者后继的AIT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甲状腺相关眼病381例临床分析

    作者:孙华;焦秦;谭令;王曙;宁光;赵咏桔

    目的探讨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病程特点、临床特征及病情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2年1月-2004年12月诊治的381例TAO患者病史、眼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并进行随访.结果(1)86.4%的患者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87.9%的患者眼病与甲亢同时发生或迟于甲亢发生,平均间隔时间为18.8个月.(2)眼睑受累表现中以上眼睑退缩常见,伴复视症状的有120例(38.7%),伴眼球活动受限的89例(28.7%),眼球活动受限的方向以上转受限为主(61.8%).平均突眼度为17.9 mm.14.5%的患者合并眼压升高.眼外肌受累以双侧多发为特点,下直肌增粗常见.(3)随访中,仅19.2%的患者接受激素、放疗或手术治疗.结论TAO的发病多伴甲状腺功能的异常;其临床特征有其自身的特点.早期正确的临床诊断以及对病情的合理分析对病情转归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系统损害及相关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小英;张萍;黄连生;张晓红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液系统受损发生率与SLE病情活动程度及相关免疫指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55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的实验室指标,应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5例SLE患者血液系统受损占67.7%,单系血细胞减少占32.9%,两系及两系以上受损占34.8%.血液系统损害组中Anti-Sm和Anti-RNP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43.8%和64.8%,高于无血液系统损害组的26.0%和44.0%.单系红细胞减少组中Anti-RNP阳性率为69.0%高于无血液系统损害组的44.0%,而单系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组与无血液系统损害组Anti-RN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LE活动组49例,非活动组106例,SLE活动组中血液系统损害的发生率为75.5%,非活动组为64.2%,活动组Anti-dsDNA、Anti-RNP、Anti-Sm抗体的阳性率高于非活动组,且多系血细胞受损比单系损害发生率高.结论血液系统是SLE易并发损害的器官,并与其病情活动有关.Anti-RNP可反映血液系统红系损害.

  • 高清晰放大内镜诊断非糜烂性反流病的研究

    作者:薛艳;周丽雅;林三仁;黄永辉

    目的观察高清晰放大内镜下非糜烂性反流病的改变,结合24 h胃食管pH监测及质子泵抑制剂试验,初步建立非糜烂性反流病高清晰放大内镜下的诊断标准.方法顺序收集具有胃食管反流症状超过3个月的病人及正常志愿者.应用高清晰放大内镜进行观察.根据症状及内镜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糜烂性食管炎组和无糜烂组.无糜烂组中24 h食管pH监测阴性及pH监测阳性而内镜下无典型改变者给予PPI试验.结果正常对照组24例,糜烂性食管炎组19例,无糜烂组62例.齿状线形态分为锐利环型、宽齿型、锐齿型、破碎型、三角延伸型、舌样延伸型6型,无糜烂组分别占6.5%、6.5%、6.5%、11.2%、61.2%和8.1%.正常对照组仅有锐利环型、宽齿型、三角延伸型,分别占25.0%、58.3%和16.7%.无糜烂组锐齿型、破碎型、三角延伸型、舌样延伸型齿状线多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贲门黏膜粗糙程度分为平坦型、粗糙不平、凹凸不平及绒毛样不平4种.正常对照组中平坦型、粗糙不平、凹凸不平分别占16.6%、54.2%及29.2%,无糜烂组中分别占16.1%、9.7%及74.2%.贲门黏膜绒毛样不平在无糜烂组多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清晰放大内镜诊断非糜烂性反流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8%和6/8.结论高清晰放大内镜检查可以提高非糜烂性反流病的诊断率;非糜烂性反流病可以分为非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和症状性胃食管反流病.

  • 福建地区Barrett食管的发病情况和内镜及临床特点

    作者:王雯;张志坚;林克荣;李达周;文晓冬;吴秋萍

    目的研究福建地区Barrett食管(BE)的发病情况和内镜、临床特点及其与反流性食管炎(RE)的关系.方法根据新标准诊断BE,研究BE患者的内镜下检出率、内镜表现、分型及病理检查结果,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症状、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及其与RE的关系.结果检出BE为总胃镜检查人数的7.90%,男女之比为1.98,平均年龄(45.1±14.8)岁,仅19.15%有典型反流症状.BE中短节段占81.20%,多为舌状、岛状或包含这2种形状的混合型.食管活检组织病理诊断为肠化型占BE的34.83%,9.88%伴异型增生,胃窦Hp阳性率为39.94%.RE检出率为2.07%,比BE显著降低(P<0.01).8.42%的BE伴RE,32.11%的RE伴BE.结论福建地区BE患病率较高,多为短节段舌状或岛状,约1/3为肠化型,以中年男性多见,常无症状,与RE无明显相关性,部分伴异型增生.BE的临床意义和预后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表现及评估

    作者:张婧;周筠;王拥军

    目的明确脑卒中后吞咽异常的临床表现,对比临床评估的吞咽器官功能障碍与金标准的差异,判断临床评估的准确性.方法对56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患者,用口面检查法及试验性吞咽法,明确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异常吞咽表现及吞咽器官功能,并完成电视透视检查评估,对比两种方法的结果.统计学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并计算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表现包括吞咽延迟等20余种.临床检查所明确的吞咽器官异常包括唇闭合无力、舌运动减弱、软腭麻痹、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喉上抬异常或消失、环咽肌打开不全的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普遍较高,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阴性预测值好的临床指标分别是唇闭合无力(84.62%),环咽肌打开不全(80.96%),舌运动减弱(67.75%),唇闭合无力(90.91%).结论临床评估对唇、舌及喉上抬的判断相对其他器官功能异常准确.

  • 以脑卒中为首发表现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诊断与治疗

    作者:孟然;周晋;吉训明;李丽敏;贾建平;杨宝峰

    目的分析以脑卒中首发表现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22例以脑卒中首发表现的PV患者的临床、CT和MRI影像学表现、治疗反应和预后跟踪评价.结果(1)以脑血管病首发表现者,多发性脑梗死常见,占PV继发脑血管病总数的55.0%.(2)放血+化疗组,梗死进展发生率37.5%,血液稀释的同时放血+化疗,梗死症状稳步改善.(3)高三尖杉酯碱治疗的6例中出现心电图ST-T改变3例,骨髓抑制2例.三氧化二砷治疗4例,2个月内复发率为50.0%,经羟基脲治疗后,再次缓解.羟基脲治疗9例,全部缓解.结论(1)PV继发的脑梗死常规治疗同时要针对PV治疗,血液稀释的同时放血,羟基脲疗效较肯定,不良反应相对较少.(2)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或短期内反复发作的脑梗死患者应常规检查红细胞压积.

  • 中国成人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佳腰围切割点

    作者:杨兆军;杨文英;陈晓平;李光伟

    目的探讨中国成人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佳腰围切割点.方法分析1994年全国糖尿病普查的15 628例年龄≥25岁的中国成人资料.以腰围<70 cm组(每隔5 cm分为一组)作为对照,计算其他各组发生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优势比OR值和95%CI.采用ROC曲线分析计算不同腰围水平对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识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诊断指数(诊断指数=1-假阳性-假阴性)大的腰围作为佳切割点.结果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高血压和高血糖的百分比均随着腰围的增加而增加.男性腰围≥85 cm、女性腰围≥80 cm后发生代谢综合征的OR值显著增加[分别为2.08(95% CI 1.80~2.39)和1.66(95%CI 1.41~1.97)].ROC分析显示以上相应腰围切割点具有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反映中国成人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男性佳腰围切割点为85 cm、女性为80 cm.

  • 不同结合臂长10-23 DNAzymes对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和C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作者:侯伟;沃健儿;刘克洲;李敏伟;陈离伟;胡中荣;刘荣华;胡敏君

    目的探讨不同结合臂长10-23 DNAzymes在2.2.15细胞内对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和C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并合成不同结合臂长的10-23 DNAzymes,能分别针对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和C基因开放阅读框A157UG和A1816UG.不同的10-23 DNAzymes分别转染2.2.15细胞,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2.2.15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和HBeAg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2.2.15细胞培养上清中HBV DNA水平.MTT法检测细胞毒性.结果不同结合臂长的10-23DNAzymes在0.1~2.5 μmol/L浓度范围内均能有效抑制HBsAg和HBeAg的表达,抑制效应可长达72 h.在同一剂量相同转染时间的条件下,不同结合臂长的10-23 DNAzymes对HBsAg和HBeAg表达的抑制率呈以下关系:DrzBS-9>DrzBS-8>DrzBS-7;DrzBC-9>DrzBC-8>DrzBC-7.DrzBS-9和DrzBC-9在2.5 μmol/L剂量条件下,转染48 h后对HBsAg和HBeAg表达的抑制率可分别高达95%和92%.不同结合臂长的10-23 DNAzymes对2.2.15细胞培养上清中HBV DNA水平并无明显影响.MTT细胞毒性检测表明,在0.1~2.5 μmol/L浓度范围内未见10-23 DNAzymes对2.2.15细胞的毒性作用.结论不同结合臂长10-23 DNAzymes在2.2.15细胞内对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和C基因表达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DrzBS-9和DrzBC-9的抑制作用较强.

  • ST段偏移流程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

    作者:白瑾;张永珍;高炜;张福春;郭丽君;毛节明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MI)的罪犯血管具有不确定性,既往的研究主要依据心电图ST段偏移的导联来判断罪犯血管,准确性受到质疑.本研究采用心电图ST段偏移流程[1,2],探讨其对ST段抬高型下壁MI罪犯血管的预测价值.

  • 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联合顺铂诱导肺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李伟;陈余清;周继红;夏雪梅;李殿明;高华

    Survivin属于凋亡抑制蛋白(IAP)基因家族中的新成员,在多数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但不表达于终末分化组织[1].该基因在肺癌组织的表达率达72%[2],且具有抗细胞凋亡和促进细胞增殖的双重作用.我们前期的研究已证实[3]: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DN)能有效抑制肺癌细胞株NCI-H446 Surviv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诱导凋亡,抑制细胞生长.顺铂是目前治疗肺癌常用的一线化疗药,但因严重毒副作用和耐药性的产生限制了它的应用.如何提高顺铂抗癌效果、减少耐药和毒副作用是改善肺癌预后的关键之一.本研究合成Survivin ASODN,转染人肺癌细胞株NCIH446,并与顺铂联用,观察其抗癌效果,为肺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 体重指数对绝经后女性骨吸收生化指标和骨密度的影响

    作者:刘石平;廖二元;伍贤平;单鹏飞;曹行之;苏欣

    体重与骨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在绝经后妇女中初步探讨体重指数(BMI)对骨吸收生化指标和骨密度(BMD)的影响.

  • 改良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方案治疗血液恶性肿瘤40例疗效分析

    作者:赖永榕;马劼;蔡正文;彭志刚;杨杰;周吉成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已经取得了广泛的认可,它具有造血重建快、易采集、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我科于2001年6月至2004年9月用改良方案对4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了HLA配型全相合的同胞供者的allo-PBSCT,现报告如下.

  • 影响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因素分析

    作者:于建武;王贵强;赵勇华;陈焕永;王春义;李树臣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常出现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1],影响干扰素抗病毒的疗效[2].本研究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9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并分析影响抗病毒疗效的因素.

  • 经皮经肝途径介入治疗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孙云川;韩景智;高印生;刘铁岩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 veins thrombosis,MVT)是一种较少见的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目前该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及抗凝治疗.我们应用经皮经肝途径介入治疗5例MVT均获成功,现报道如下.

  •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五例临床观察

    作者:朱康儿;张涛;钟隽;陈洁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目前惟一能治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方法.白血病复发仍是导致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慢性期接受allo-HSCT患者的复发率较低(5%~20%),但在疾病加速期或急变期进行移植,复发率则明显升高(30%~60%).移植后复发的治疗主要包括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H),IFNα和第二次移植.虽然DLI可诱导长期的分子学完全缓解(CR),已成为治疗allo-HSCT后复发CML患者的首选方法,但同时可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骨髓抑制,甚至死亡.

  • 硫化铼关节腔注射治疗血友病滑膜炎疗效观察

    作者:陈焯文;冯彦林

    血友病患者关节出血会引起滑膜的发炎和肿胀,如果出血频繁发生或没有得到充分治疗,就会转为慢性滑膜炎.炎症会导致滑膜胀大增厚,释放的物质会损害软骨甚至骨骼.可能的长期影响:关节畸形,活动能力下降,关节功能丧失.一旦软骨受损或关节骨骼被磨损或侵蚀,想要恢复活动能力,就只有进行关节替换治疗了.正常滑膜只有几个细胞的厚度,表面像绒毛.血友病患者增大的、血管化的绒毛很容易导致经常出血及滑膜液体分泌增加.

  • 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一例

    作者:罗惠民;陈飞;张金黎;邹万忠;宋金玲

    患者男,31岁.因尿中泡沫增多20d,颜面、双下肢水肿1周,于2004年9月5日入院.既往于2003年6月体检发现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M2b型),经化疗后病情缓解.患者于2004年2月26日行异基因骨髓移植(供体为其哥哥),术后服环孢素A(CsA)治疗,CsA 25 mg/d.入院体检:T 37.2℃,BP 90/55 mm Hg(1 mm Hg=0.133 kPa).皮肤、黏膜无皮疹、黄疸、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颜面、双眼睑水肿,心、肺(-).肝脾未触及,腹水征(+),腰骶部、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象WBC 7.84×109/L,中性0.647,淋巴0.213,RBC 3.78×1012/L,Hb 116 g/L,PLT154×109/L.

  • 多发性骨髓瘤移植治疗的现状

    作者:吴垠;陈世伦;陈文明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的恶性疾病占血液系统肿瘤的10%,生存期从几个月到大于10年.MM可通过传统的化疗有效控制但很少能达到完全缓解(CR),治愈几乎没有.大剂量化疗后予自体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提高MM缓解率及生存率.低危病人可行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特别是序贯ASCT,高危病人应及时行异基因移植或应用新的治疗方法.异基因移植因移植物抗骨髓瘤作用(GVM)有可能治愈MM,但移植相关死亡率(TRM)较高制约了其广泛开展.为提高异基因移植成功率可使用低强度预处理方案.现将MM移植治疗的现状进行综述.

  • 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

    作者:李小鹰

    临床资料已经证实静脉血栓栓塞是住院患者常见的病变和重要的死亡原因.静脉血栓栓塞一经明确诊断往往可以得到充分重视和及时治疗,在外科住院患者特别是手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也已经得到广泛重视和有效治疗.然而,在内科住院患者中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还远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原因可能一是内科住院患者病情较外科患者复杂,难以及时识别高危静脉血栓栓塞患者;二是成功预防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循证医学资料不如外科患者的多,还没有被内科医生们普遍接受.鉴于此,现将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率、危险度识别、预防治疗的疗效及方法进行综述.

  • 基因治疗靶向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艳虹;李定国

    靶向基因治疗是指将目的基因通过载体系统导入机体,并特异性地在靶组织细胞中以可调控的方式表达,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而不影响其他正常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功能.自1990年第1例基因治疗应用以来,基因治疗技术已在遗传、代谢病和肿瘤等领域取得了较快的研究进展.但迄今为止,基因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是有待突破的"瓶颈".其中,基因治疗的靶向性是安全有效地进行基因治疗的技术关键和研究热点.目前应用于基因治疗的靶向方法主要有:基因的靶向转移、靶向表达、原位修复和RNA干扰技术定点整合等.为此,现就有关问题进行综述.

  • 缺氧后肌阵挛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庆林;宿英英

    各种原因导致脑缺氧后均可发生缺氧后肌阵挛(posthypoxic myoclonus,PHM),如哮喘、窒息等引起的呼吸功能障碍;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等所致循环衰竭;脑血管疾病、脑外伤、麻醉意外等导致的脑损伤.近年来,随着医疗救治水平的提高,部分患者从脑缺氧事件后生存下来,其中多数基本恢复正常,少数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遗留了神经功能障碍,其中常见的一个症候是缺氧后肌阵挛.

  • 四次甲基二砜四胺的致惊机制及其相关治疗进展

    作者:刘杰;王永安;邱泽武

    四次甲基二砜四胺(TETS)俗称毒鼠强,具有无味、无刺激、剧毒、易于投放及有效时间长等特点,很容易被恐怖分子利用.目前国外已经放弃了对该种化学毒物的研究,而国内多局限于中毒后的临床救治,缺乏系统基础的研究,因此其致惊作用机制尚未阐明,治疗上仍以对症治疗为主,致死及致残率高.本研究结合国内外大量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结果,对TETS的致惊机制以及相关治疗进展作一总结.

  • 去甲基化在治疗恶性血液病中的研究

    作者:沈建箴;周华蓉

    抑癌基因失活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近年来研究发现DNA甲基化是抑癌基因失活的第三种机制,它与另外两种机制,即基因突变和缺失不同的是,它不必改变DNA链的碱基顺序,而是通过表观遗传学修饰抑制基因转录导致基因失活[1],并且多种研究发现这种甲基化修饰可以用药物逆转.由于DNA高甲基化在恶性血液病中广泛存在,使得恶性血液病的去甲基化治疗成为可能.

  • 进一步提高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水平

    作者:浦权

    自甲磺酸伊马替尼(伊马替尼,STI571)2000年6月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成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的治疗药物以来,凡经IFNα治疗失败的患者,伊马替尼可使50%患者获完全性细胞遗传学缓解(CCR)[1],75%慢性期可进入CCR,加速期中的80%可获血液学反应(HR),急变期患者30%可获完全性血液学反应(CHR)[2],从而,伊马替尼已成为目前CML患者为标准化的治疗药物.虽有如此好的结果,但不少进展期病例常无效,原本有效的慢性期终转成耐药.尽管慢性期细胞遗传学反应率很高,但不少患者经PCR检测仍可察觉微小残留病变.在国际随机研究过程中,证明约38%患者可有≥3个对数级的BCR-ABL水平的杀灭率,约4%~10%患者BCR-ABL转阴.而分子水平上缓解率的改善是当前CML治疗追求的主要目标[3].目前,一些新的治疗策略,诸如大剂量伊马替尼、伊马替尼为基础的联合治疗以及某些新药的应用等,均有可能进一步改善CML的疗效.

  • 医学模拟技术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蔡巧玲;胡大一

    随着生命科学和相关交叉学科的发展,愈来愈多的先进教学方法应用于医学教学.20世纪90年代,全英医学总会公布了医学教育的改革蓝图,呼吁通过设立医学理论知识、医患沟通技巧培养以及临床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医学课程设置,减轻医学生的负担.2002年,我国<中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正式出台,对医务人员的临床操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不同规模的临床技能实验室应运而生.如何全方位地规划、科学地使用和管理,已成为临床教师面临的挑战.

  • 第335例--咳嗽、发热、消瘦

    作者:林帆;郑铭;吴重庆;刘芸

    病历摘要患者男,49岁.因反复咳嗽半年,伴发热1个多月,于2005年9月6日入院.半年前"感冒"后出现阵发性咳嗽,咳少许白色黏液痰,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对症治疗后症状部分缓解.入院前1个多月出现发热,体温37.5~38.5℃,偶达39.0℃,发热多在午后及夜间,伴干咳、盗汗、食欲不振、乏力,服"退热药"体温可降至正常,2个月体重减轻10 kg.无寒战、胸痛、咯血、肌肉疼痛、皮疹、皮下出血点、关节肿痛.既往史无特殊.入院体检:T 37.7℃,P 100次/min,R 20次/min,BP 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清,轻度贫血、消瘦.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左下肺闻及少许细湿哕音,心界不大,心率100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轻叩痛.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对称,生理反射存在,巴氏征阴性.入院诊断:咳嗽、发热原因待查.

  • 第47届美国血液学年会纪要

    作者:陈世伦;马军;周道斌;吴德沛;侯明

    美国第47届血液学年会于2005年12月10-13日在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18 5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届年会包括14个科学专题会议,27个教育会议和20个特别专题会议.大会共收到有创新、有科学价值的基础医学与临床研究论文5593篇,其中842篇在会议上做口头报告,另有2960篇论文以壁报的形式交流.现将会议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纪要

    作者:孙雪峰;陈香美

    2005年10月18-21日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共收到论文1400余篇;举行了76场专题报告,18场卫星会议,48位学者口头发言,196位学者参加了壁报展示;国内著名肾脏病专家黎磊石院士、林善锬教授、谌贻璞教授及陈香美教授做了大会报告,着重阐述了肾脏病学界当今热点及今后发展.共有包括国内知名的肾脏病新老专家在内约1500名代表与会.

  • 抗凝血药物在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合理应用

    作者:杨跃进;温绍君;谭学瑞;李家增

    为了预防血栓形成或阻止已形成血栓的发展,均应使用抗凝血药物,抗凝血药通常都是通过对凝血过程中某一关键的凝血因子(如组织因子、因子X和凝血酶)的抑制作用而阻断凝血过程的进行(图1).临床上抗凝血药物大都围绕对凝血酶及其他凝血因子的抑制而达到抗凝血作用,根据药物对凝血酶作用方式的不同,抗凝血药可以分为间接和直接抗凝血酶药物,前者是通过抑制凝血酶的产生或通过"介质"抑制凝血酶活性,后者是直接与凝血酶作用,用药途径可有口服、皮下注射、静脉注射.

中华内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