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内科

中华内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중화내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78-1426
  • 国内刊号: 11-213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www.emedicine.org.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海燕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与非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临床差异分析

    作者:石卉;万军;刘文徽;苏斌斌

    目的 探讨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与非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NPI-IBS)的临床差异.方法 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10年至2013年确诊并治疗的PI-IBS患者(PI-IBS组)117例、非感染后IBS患者(NPI-IBS组)201例,以及31例健康体检人员(健康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和治疗前血清样本,分析各组临床特征和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的差异.结果 (1)PI-IBS组患者的IBS发病至就诊时间长于NPI-IBS组[(19.7±10.3)个月比(11.4±5.3)个月,P<0.05],伴焦虑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50分]的比例明显高于NPI-IBS组[58.1% (68/117)比28.9%(58/201),P<0.05];两组的男女性别比、发病年龄、IBS分型、胃肠道症状分级量表(GSR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PI-IBS组血清I-FABP水平明显高于NPI-IBS组和健康对照组[(42.6±14.8)μg/L比(17.3 ±11.5)μg/L和(10.6±8.2) μg/L,P均<0.05],NPI-IBS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I-FAB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3)PI-IBS组腹泻型IBS(IBS-D亚型)患者血清I-FABP水平明显高于NPI-IBS组IBS-D亚型患者[(54.8 ±9.3)μg/L比(12.3±6.2) μg/L,P<0.05],两组间便秘型IBS(IBS-C亚型)和混合型IBS(IBS-M亚型)患者的血清I-FABP水平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 PI-IBS患者病程长、多伴有焦虑状态,且存在隐匿性肠道炎症,伴有肠黏膜上皮损伤.血清I-FABP有望成为PI-IBS检测指标.

  • 利拉鲁肽对新诊断的糖化血红蛋白>9%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陈频;陈晨;邵珠林;徐向进;黄勤

    目的 观察对新诊断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 >9%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利拉鲁肽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开放、随机、平行、对照方法,纳入新诊断HBA1c>9%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接受利拉鲁肽治疗组(LIRA组,25例)和甘精胰岛素治疗组(IGla组,24例),联用二甲双胍和瑞格列奈片治疗18个月后评价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1)与基线比较,治疗结束时LIRA组体重、BMI、腰围均明显下降(P<0.01),而IGla组体重、BMI、腰围均增加(P<0.01).(2)LIRA组和IGla组空腹血糖(FPG)、糖负荷后2h血糖(2hPG)、HbA1c均呈显著下降(P< 0.01);LIRA组2hPG显著低于IGla组(P<0.01),而且24 h平均血糖水平(MBG)、24h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24 h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3)与基线比较,LIRA组△I30/△G30[△I30为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30min胰岛素(I30)与空腹胰岛素的差值,△G30为30 min血糖(G30)与FPG的差值]、3hOGTT中180 min内C肽AUC(AUCcP180)、胰岛素敏感指数(Matsuda指数)明显增高(分别为4.88±1.55比7.60±1.91,9.23±2.66比13.18±2.72,39.28±20.35比54.64±23.34,P值均<0.01),稳态模型法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降低(4.41±1.58比3.52±1.44,P<0.05);IGla组仅HOMA-IR降低(4.92±1.84比4.57±1.80,P<0.05);LIRA组△I30/△G30、AUCCP180 Matsuda指数均高于IGla组(分别为7.60±1.91比4.18±1.00,13.18±2.72比10.53±2.68,54.64±23.34比41.65±17.84,P值均<0.05),HOMA-IR低于IGla组(3.52±1.44比4.57±1.80,P<0.05).(4) LIRA组HbA1c≤6.5%的达标率及联用口服降糖药用量明显优于IGla组.(5)两组低血糖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新诊断HbA1c>9%的2型糖尿病采用利拉鲁肽在平稳改善糖代谢、恢复胰岛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优于甘精胰岛素.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利拉鲁肽
  • 视神经脊髓炎首发高危脱髓鞘事件的临床分析

    作者:贾红娟;叶静;赵筱玲;贺菲菲;李坤成;刘亚欧

    目的 分析视神经脊髓炎(NMO)首次发作时脊髓、视神经损害的表现,探讨NMO的首发高危脱髓鞘事件.方法 纳入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确诊的51例以脊髓炎或视神经炎为首发事件的NMO病例,收集患者首次脱髓鞘事件的临床表现、脊髓及颅脑MRI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6例(51.0%)NMO病例以脊髓炎为首发事件,其中30.8% (8/26)为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LETM),69.2% (18/26)为非LETM(包括短节段脊髓炎和非横贯性脊髓炎),非LETM比LETM多见;非LETM为首发事件病例的首次治疗后转归好于LETM为首发事件病例(完全恢复的比例13/18比2/8,P<0.05);与LETM病例相比,非LETM病例脊髓炎复发间隔期短、疾病复发频率高(11.1个月比18.6个月;3次/年比1次/年;P均<0.05).(2)25例(49.0%)NMO病例以视神经炎为首发事件,24.0%(6/25)为单眼视神经炎,76.0%(19/25)为双眼视神经炎,双眼视神经炎较单眼视神经炎多见;双眼视神经炎病例首次发病的视力损害重于单眼视神经炎病例,首次缓解期持续时间短(P<0.05).结论 非LETM及双眼视神经炎是NMO在首次发病时常见的临床高危脱髓鞘事件.

  • 1,25-二羟维生素D3对初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温鸿雁;罗静;张晓英;张辰;赵向聪;王鑫;李小峰

    目的 探讨1,25(OH)2D3对初诊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作用及其治疗RA潜在机制.方法 选初诊RA患者18例(RA组),健康对照18例(对照组).分离2组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加抗CD3和CD2s刺激,1,25(OH)2D3和/或甲氨蝶呤共培养,流式细胞仪微球捕获芯片技术(CBA)检测IL-17、IL-6、TNFα水平,ELISA检测IL-22水平.结果 RA组患者血清IL-17[(43 ±6) ng/L]、TNFα[(5.91 ±2.53)ng/L]、IL-6[(16.6±12.0)ng/L]、IL-22[(51±17) ng/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1±3) ng/L,(2.63±0.27) ng/L,(4.2±2.3) ng/L,(22±14)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A组PBMC经不同浓度1,25(OH)2D3处理IL-17、TNFα、IL-6水平与未处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浓度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L-22水平均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A组PBMC经不同浓度甲氨蝶呤处理IL-17、TNFα水平与未处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浓度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L-22、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A组PBMC经1 nmoL/L 1,25(OH)2D3和0.5 mg/ml甲氨蝶呤处理后,与未处理比,IL-17、IL-22、IL-16、TNF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1,25(OH)2D3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对Th17相关细胞因子具有抑制作用.

  • 代谢综合征对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复发风险影响的研究

    作者:汤日波;董建增;尚美生;喻荣辉;龙德勇;杜昕;康俊萍;吴嘉慧;白融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对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人院因持续性房颤初次导管消融的2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248例中男197例、女51例,年龄(56±12)岁.房颤持续时间1年以上归为长程持续性房颤组,持续时间短于1年的归为非长程持续性房颤组.结果 248例患者中代谢综合征96例(38.7%),长程持续性房颤130例(52.4%).随访91~1 222(404 ±303)d,119例(47.9%)复发,代谢综合征组复发率为58.3%,非代谢综合征组复发率为41.4%(P=0.017).长程持续性房颤中代谢综合征患者48例(36.9%),非长程持续性房颤中代谢综合征48例(40.7%),两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4).长程持续性房颤代谢综合征组复发率60.4%,非代谢综合征组复发率48.8%(P=0.177);非长程持续性房颤代谢综合征组复发率56.3%,非代谢综合征组复发率32.9%(P=0.033).多因素分析显示,代谢综合征(风险比1.98,95% CI1.04 ~ 3.76,P=0.036)、房颤病程(风险比1.04,95%CI1.01~1.07,P=0.004)是导管消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长程持续性房颤不是导管消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代谢综合征影响非长程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成功率,但对长程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成功率无显著影响.

  • 美国糖尿病学会新版糖尿病诊断标准对择期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糖代谢异常的筛查意义

    作者:赵昔良;叶益聪;张抒扬

    目的 比较1999年WHO(WHO 1999)和新版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糖尿病诊断标准在中国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糖代谢异常检出的效果.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期间,连续入选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既往无明确糖尿病病史.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前的空腹血糖(FPG)、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糖负荷后2h血糖(2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结果,分别采用WHO 1999和新版ADA标准对患者进行糖代谢状态评估,并进行对比.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39例患者(男88例,占63.3%),年龄(61.9±10.1)岁.根据WHO 1999标准,正常血糖34例(24.4%),糖尿病前期57例(41.0%),其中空腹血糖受损1例、糖耐量减低56例,新诊断糖尿病48例(34.5%);根据新版ADA标准,正常血糖14例(10.1%),糖尿病前期69例(49.6%),糖尿病56例(40.3%);在糖代谢异常的诊断中,相对于新版ADA标准,WHO 1999标准将遗漏12例糖尿病前期和8例糖尿病患者.与根据WHO 1999标准诊断的48例糖尿病患者相比,这8例依赖HbA1c水平诊断的患者,女性比例较高,且具有较低的血红蛋白[(124.88±17.74)g/L比(140.15±15.17)g/L,P=0.013]及较高的纤维蛋白原[(3.47±0.41)g/L比(3.02±0.68) g/L,P=0.024]水平.结论 与WHO 1999诊断标准相比,新版ADA标准可以发现额外的糖代谢异常患者.对于进行择期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应考虑常规行HbA1c检测筛查糖代谢异常.

  • 炎性关节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的活动性研究

    作者:金笛儿;铁宁;刘晶;赵蕾;郝东林;赵岩

    目的 观察炎性关节病患者使用TNFα拮抗剂治疗前后的乙型肝炎患病情况及HBV活动情况.方法 收集2013年4月至2014年2月北京协和医院风湿科门诊就诊的需使用TNFα拮抗剂治疗的炎性关节病患者,排除其中属于活动性乙型肝炎或慢性HBsAg携带者中HBV DNA阳性的患者,观察基线、第3个月、第6个月转氨酶、HBV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的情况.结果 完成本研究观察156例,HBsAg携带者11例(7.05%),其中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7例,慢性HBsAg携带者4例.1例HBV DNA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携带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英夫利西单抗治疗3个月后出现ALT> 100 IU/L,HBV DNA 1 ×105拷贝/ml,加用拉米夫定后ALT逐渐下降,HBV DNA逐渐下降至<1 ×103拷贝,在第6个月的随访中转氨酶正常,HBV DNA阴性,持续英夫利西单抗和拉米夫定治疗,随访6个月未再发现转氨酶损害和HBV DNA升高.余155例患者未发现转氨酶、HBV标志物和病毒DNA再复制的变化.结论 HBV携带者在使用TNFα拮抗剂过程中,需全程监控病毒复制情况,病毒的激活与TNFα拮抗剂的疗程剂量无关.病毒复制激活者需全程抗病毒治疗.

  • 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卒中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马剑平;陈忠伟;陈思韩;彭晓琳;刘盛元;赵丹;韩丽媛;王长义

    目的 揭示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卒中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对深圳市南山区60个社区的5 48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基线调查和平均2.7年随访.Hcy采用循环酶法检测,卒中包括ICD-10编码中I60-I64的类型,根据患者的院前症状、头颅CT、头颅MRI、脑血管造影和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检查结果进行确诊.结果 5 488例高血压人群327例失访,失访率5.96%,新发卒中患者197例,累积发病率3.82%.在矫正年龄、性别、教育、吸烟、饮酒、BMI、体育锻炼、糖尿病、抑郁、卒中家族史、患病年限、降压药、叶酸、收缩压、TC、血糖和TG后,Hcy高四分位数(Q4)与低四分位数(Q1)相比,Hcy引发卒中的HR为7.4(3.2 ~13.2),其中男性7.5(3.0 ~19.5),女性7.7(2.7 ~22.1).Hcy每增加5μmol/L引发卒中的HR为1.15(1.09 ~1.21),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15(1.08~1.21)和1.19(1.04~1.35);未发现Hcy与心脑血管疾病传统危险因素对卒中具有交互作用.结论 高血压患者中Hcy水平和卒中可能具有正相关的关系.

  • 脂多糖诱导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的分子机制研究

    作者:王倩倩;李莉;周蓉芳;龚仕金;虞意华;戴海文;严静

    在脓毒症患者中有近50%存在心功能异常[1].研究证实[2-3],心肌组织失控性炎症反应是导致脓毒症心肌损伤的关键环节.炎症反应对组织和器官的损伤是由于血管内皮屏障功能障碍引起[4].黏附连接主要由血管内皮钙黏着蛋白构成,可调节微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脂多糖能激活多种蛋白酪氨酸激酶(PTKs),主要的是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激酶(Src).Rho是GTP酶超家族中一员,Rac1主要通过介导骨架蛋白重构来调控血管通透性.因此,炎症状态下血管内皮通透性的变化与Src、Rac1、血管内皮钙黏着蛋白三者活性的改变密不可分.本研究旨在探讨脂多糖诱导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通透性增加的分子机制.

    关键词:
  • 起病时头颅磁共振成像阴性的恶性眩晕三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志伟;邱峰;段枫;钱海蓉;戚晓昆

    眩晕是患者对静态客体或自身产生运动错觉的症候,常表现为视物旋转、摇摆不稳等,是神经科常见的症候,可见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元炎等多种疾患.近年陆续有恶性眩晕(MV)的报道,但临床上对其尚缺乏认识.此类眩晕患者若怀疑为后循环缺血,常通过头颅MRI尤其是弥散加权成像(DWI)来判断是否为急性脑梗死.但有少数病例在起病时头颅MRI检查为阴性,而在后期确诊为脑梗死,这类MV因影像学阴性容易导致漏诊,后果严重.现报告3例MY病例,起病时头颅MRI均未发现新病灶,而病情进行性加重,后确诊为脑干梗死.通过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旨在加强专科医师对MV诊断及转归的认识.

    关键词: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阿德福韦酯治疗期间血磷浓度和骨密度的变化

    作者:苏淼;赵彩彦;赵欣;曹伟

    长期服用阿德福韦酯可能会导致肾毒性,常表现为血清肌酐升高或血磷浓度降低.长期低磷血症又可导致骨密度异常.本研究探讨长期服用阿德福韦酯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低磷血症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低磷血症患者骨密度异常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
  • 甲状腺细针穿刺物甲状旁腺激素测定协助定位诊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一例

    作者:赵艳茹;刘淑;王毅;施秉银

    患者女,73岁.糖尿病20年余,因血糖控制不佳住院常规检查发现血钙升高,无明显骨痛、骨折、消化道溃疡等表现.体检:甲状腺Ⅱ度,右侧大于左侧,左叶可触及2个大小约1 cm结节,质韧,无压痛,可随吞咽活动;甲状腺右叶近气管旁可触及一2 cm结节,质软,无压痛.辅助检查:甲状腺功能正常;多次测血钙升高、血磷降低,高血钙3.3 mmol/L,血磷低0.3 mmol/L,血甲状旁腺激素(PTH)663ng/L(表1);行颈部超声检查显示:甲状腺右叶背侧可见31.8 mm ×15.8 mm略低回声包块,似有包膜(图1);甲状腺左叶中部可见18.9 mm×12.1 mm略低回声结节,无明显包膜,下极可见19.9 mm×11.0mm等回声区,似有包膜;腹部X线平片未见结石.

    关键词:
  • 典型McCune-Albright综合征合并先天性心脏病一例

    作者:郑瑞芝;马跃华;赵志刚;汪艳芳;马建新;高文彬;张俐

    McCune-Albright综合征(MAS)是一种很少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一个或多个内分泌腺体功能障碍、多发性骨纤维发育不良(FD)和皮肤牛奶咖啡样色素斑(CALMs)三联征,是由于GNAS1基因突变导致[1].以下报道1例典型而复杂的MAS患者,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有助于本病早期诊治.

    关键词:
  •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合并血清水通道蛋白4抗体阳性一例

    作者:赵娟;吕鹤;王朝霞;郝洪军;高枫;袁云;黄一宁

    患者女,19岁.主因“间断头晕18个月,记忆力减退、精神行为异常6周余”入院.患者18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头晕,偶有恶心,伴睡眠增多,曾出现右眼一过性疼痛.血钠114.6 mmol/L,脑脊液蛋白0.661 g/L,头颅MRI示双侧颞叶深部、第三脑室周围脑实质对称性病变,PET-CT未见异常.给予补钠(约10 g/d)、抗病毒、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IVIG,0.4g· kg-1·d-1)、甲泼尼龙(1 000 mg/d,每3天减半,直至120 mg/d,停用并换为口服醋酸泼尼松龙60 mg/d)治疗,约1个月后症状渐缓解,继续口服醋酸泼尼松龙(60 mg/d×1个月),后每周减5 mg,直至减停.16个月前复查头颅MRI示颅内病灶基本消失,第三脑室周围脑实质出现空洞样改变.

    关键词:
  • PM2.5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及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李国珅;朱丹

    1952年12月,伦敦烟雾事件在短短4d天内导致4 000多人非正常死亡[1],这一事件使各国科学家和政府部门开始关注空气污染对于人类健康的影响.空气污染已被证实与人类的许多疾病相关,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肿瘤等.其中,空气污染物中的颗粒物质(particulate matter,PM)PM2.5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PM2.5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 μm的颗粒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以下将重点阐述PM2.5与CVD的关系,并分析可能的机制.

    关键词:
  • 白细胞介素-33/ST2通路研究进展及其在系统性血管炎发病机制中作用

    作者:吴秀华;郑文洁

    IL-33也称为IL-1F11,是近年研究发现的IL-1家族的新成员,可由多种类型的组织和细胞产生,通过结合ST2L和IL-1受体辅助蛋白组成的异二聚体受体复合物诱导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参与调控免疫和炎症反应.前期的研究显示,炎症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脊柱关节炎)和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患者血清IL-3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与疾病活动度显著相关,IL-33/ST2信号转导通路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1].现就IL-33/ST2通路研究进展及其在系统性血管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关键词:
  • 脑微出血

    作者:张智杰;杨万勇;徐安定

    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为脑小血管疾病表现的一种,是表现在T2*加权序列(或对磁化率敏感的其他序列)上小区域信号缺失的病灶,病灶周边有晕染.病灶直径一般在2~5 mm,大可至10 mm.其通常分布在皮质与皮质下交界的区域、皮质深部的灰质核团、大脑半球白质、脑干及小脑[1].目前认为其病理机制有两种:一是由高血压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所致小血管玻璃样变性;二是血管淀粉样变性所致微小血管壁损害.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SWI)对CMBs的敏感率高于T2*W-GRE序列.

    关键词:
  • 阿司匹林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霍勇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组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综合征,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及生命.抗血小板与抗栓治疗是ACS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目前在心血管病治疗中使用早、广泛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在ACS的治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近年来有研究证实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对ACS的治疗也有明显疗效,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在指南中的推荐地位也在上升,但阿司匹林始终是ACS患者治疗的基石.以下将针对近两年的新研究及新指南对阿司匹林在ACS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概述.

    关键词:
  • 非他汀类调脂药物应用地位评价

    作者:赵水平;陈雅琴

    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肝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可有效降低血胆固醇特别是LDL-C浓度,延缓甚或消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明显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由于这类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作用十分显著,是干预血脂异常、预防ASCVD的一线基础用药,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关键词:
  • 坚持百年胆固醇学说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硬道理

    作者:孙艺红;胡大一

    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壁的慢性病变,也是全球死亡的首要病因.流行病学数据一致提示LDL-C水平与心肌梗死和血管性死亡相关[1].与一般人在中年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不同,携带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功能缺陷的患者,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至少提早20年[2].孟德尔随机研究证实,LDL-C是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和进展的致病因素,且仅与LDL-C水平相关,与等位基因参与调解的LDL代谢过程无关[3].

    关键词:
  • 全面认识阿司匹林治疗依从性

    作者:高润霖

    随着以患者为中心治疗理念的广泛传播,依从性已不再是患者遵医嘱的简单概念,而是发展成为一种“治疗方式”,即“患者与医生达成相互认同的行为准则,积极、自愿及配合地参与到治疗过程中,以达到预期的治疗目标”[1].类似于健康生活方式是心血管疾病预防的基础,药物的依从性也对其疗效起决定性作用.一项入选21项评价受试者依从性研究的荟萃分析[2]结果发现,与依从性差的受试者相比,依从性良好的受试者死亡风险显著降低(OR0.56,95%CI0.50~0.63),甚至使用安慰剂但依从性良好的患者死亡风险也有所降低,但对于有害治疗良好的依从性也会增加死亡风险.研究者将这一现象称为“健康依从者”效应,即良好的依从性预示更佳的治疗预后.

    关键词:
  • 中国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与诊治共识意见(2014年11月·重庆)

    作者: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消化系旱癌内镜诊断与治疗协;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消化道肿瘤协作组;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肠道学组;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消化病理学组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国家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2~3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已跃居第3~5位[1].结直肠癌的预后与早期诊断密切相关,多数早期结直肠癌可以治愈,5年生存率可达90%,而晚期则不足10%[2.3],内镜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手段.随着色素内镜、窄带内镜、放大内镜、共聚焦激光内镜等技术的进步,内镜下诊断早期结直肠肿瘤的水平不断提高,并且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的开展实现了早期结直肠癌以及癌前病变的微创治疗.

    关键词:
  • 第443例——发热、肺部阴影、声音嘶哑

    作者:焦洋;黄怡;商艳;王琴

    病历摘要患者女,32岁.已婚,汉族,护士.因发热伴胸闷、气急1周于2013年1月10日以“肺炎”收入院.患者于2012年12月8日顺产一女.产后第10天出现一次发热,体温39℃,静脉滴注美洛西林钠(4 g,2次/d)3d后热退.入院一周前再次出现畏寒发热,体温高40℃,伴有咽痛,咳嗽、咳少许白痰,胸闷气急,再次静脉滴注美洛西林钠(4 g,2次/d)治疗2d未见缓解.后至当地医院住院,胸部CT:右下肺炎症,右侧胸腔积液(图1).静脉滴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1次/8 h)、莫西沙星(0.4g,1次/d)治疗3d,体温无明显下降,2013年1月8日起静脉推注甲泼尼龙(40 mg,2次/d),静脉滴注丁胺卡那(0.4g,1次/d),口服乙胺丁醇片(0.75 g,1次/d),治疗2d后体温波动在37.5~38.0℃.病程中患者胸闷气急进行性加重.既往体健,2年前流产一次.否认慢性病及传染病史.无吸烟、饮酒嗜好.

    关键词:
  •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患者行心导管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风险预测模型

    作者:陈纪言;谭宁;刘勇;刘远辉

    2014年11月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在线发表了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陈纪言、谭宁、刘勇教授组织完成的“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患者行心导管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风险预测模型”(Liu Y,Liu YH,Chen JY,et al.A simple pre-procedural risk score for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among patients with chronic total occlusion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Int J Cardiol,2015,180:69-71.).该研究为前瞻性观察研究,首次建立冠状动脉慢性闭塞(CTO)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的风险预测模型.

    关键词:
  • 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浓度与缺血性心脏病发病和死亡的关系

    作者:解武祥;赵冬

    2014年10月Heart在线发表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牵头的研究“大气细颗粒物污染与缺血性心脏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系”[Xie W,Li G,Zhao D,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fine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and ischaemic heart diseas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Heart,2015,101 (4):257-263.].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报告了高污染环境下的大气细颗粒物(PM2.5)浓度与缺血性心脏病(IHD)发病和死亡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

    关键词:
  •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相关问答(中)

    作者: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写作组

    各论篇一、窦性心动过速1.窦性心动过速常见的原因有哪些?窦性心动过速可由多种生理(如运动、兴奋)或病理因素引起.临床所见窦性心动过速绝大多数见于心肌缺血、贫血、心力衰竭、休克、低氧血症、发热、血容量不足、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病理情况.除甲状腺功能亢进外,这些情况合并窦性心动过速一般是代偿机制,是生理或病理因素刺激使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的结果,其目的是增加心排血量,以保证机体需要.因此,对于窦性心动过速,重要的是寻找其原因.少见情况有不适当的窦性心动过速、体位改变时引起窦性心动过速.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属广义室上性心动过速范畴,十分少见.

    关键词:
  • 日本“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指导方针”解读

    作者:周华;周建英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一种患病率高、病死率高的重要疾病.根据美国的调查每年每1000个人中有12人患上肺炎,在日本每天肺炎的接诊率为每10万人口25人[1].美国、欧洲、我国都先后出版了CAP的诊治指南[“].国内外对CAP的认知和临床诊治总体上是一致或相似的.日本呼吸器官学会呼吸器官感染症指导方针编写委员会2000年出版了日本“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指导方针”,并在2006年再版并进行了完善更新[1].该方针与我国广泛使用的CAP指南有诸多相同的原则和规范,亦有不同之处,现就其中主要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供读者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
中华内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