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男科学杂志
National Journal of Andrology 중화남과학잡지
- 主管单位: 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0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3591
- 国内刊号: 32-1578/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弱精子症患者精核蛋白含量的分析
目的:研究精核蛋白在男性不育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对199例临床确诊的弱精子症患者的精液提取精子总碱性核蛋白(简称精核蛋白,TNBP),进行电泳及扫描分析,并用总组蛋白(TH)与总精核蛋白(TP)的比值来表示组蛋白-精核蛋白的取代(HPRR)程度.结果:在199例患者中,42例(21.1%)TNBP含量正常,157例(78.9%)异常,其中99例(49.7%)TH/TP高于正常,属HPRR受阻;45例(22.6%)为HP1/(HP2+HP3)比值升高,属P2型精核蛋白减少;51例(25.6%)HP2+HP3全部缺失;44例(22.1%)TP全部缺失.从TNBP含量异常的157例患者中随机抽出30例进行2~7个月的有效治疗后,再次进行TNBP电泳及扫描分析,发现14例(46.6%)TNBP含量无明显变化;11例(36.6%)显著变化;5例(16.6%)TNBP含量恢复正常.结论:HPRR受阻和P2型精核蛋白异常与男性不育相关,TNBP含量的变化可作为不育患者治疗效果的监测指标之一.
-
AID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CR5、CXCR4表达情况分析
目的:研究人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淋巴细胞表面第二受体CCR5、CXCR4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HIV/AIDS患者及16例健康对照的抗凝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第二受体CCR5、CXCR4的表达情况,并分析第二受体表达与CD4+T细胞绝对值及T细胞活化(HLA-DR+CD38+)的相关性.结果:AIDS组CD8+T细胞表面CCR5表达明显低于健康对照(P<0.01);AIDS组CD4+T、CD8+T细胞表面CXCR4表达低于健康对照(P<0.01).HIV/AIDS患者CD4+T、CD8+T细胞表面CCR5、CXCR4的表达与T细胞活化(HLA-DR+)水平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HIV感染者第二受体CCR5、CXCR4的表达与机体对HIV的免疫反应及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
cuff管套入法建立大鼠同种异体睾丸移植模型
目的:探索应用cuff管套入法建立大鼠同种异体睾丸移植模型的新方法.方法:60只健康雄性近交系Wistar大鼠分别作为供、受体,显微镜下(×10),连同左侧供睾的动、静脉一起截取与其相连的腹主动脉段和左髂总静脉段,以丝线结扎左髂总静脉段的远断端,其余3断端分别套上cuff管后袖套状翻转并以丝线环扎之,然后分别将外套cuff管的动、静脉嵌入切开的受鼠的腹主动脉内和左髂总静脉内后再环扎,端端吻合受、供体输精管,摘除受鼠双侧睾丸.结果:30只大鼠正式手术,27只长期存活直至处死,2只死于麻痹性肠梗阻伴感染,1只因术中大出血死亡.27只长期存活的受体中,4、4、5例于术后14 d、28 d、56 d探查植睾,血供情况良好,关腹存活至处死;余14只用于其他实验.受体左下肢术后无明显水肿、淤血和坏死.结论:应用cuff管技术建立的大鼠睾丸移植模型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效果可靠等优点,可作为睾丸移植的研究模型.
-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不同部位睾丸组织鱼精蛋白-2 mRNA的测定
目的:探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睾丸组织鱼精蛋白-2(P-2)mRNA的表达量与相应睾丸组织取精结果的关系.方法:无精子症38例,平均年龄32.4(24~42)岁,依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组和梗阻性无精子症组.活检时每侧睾丸取上下两个不同部位的组织,并将其分为3部分,分别用作普通病理活检、精子检测和mRNA提取.用RT-PCR和图像分析系统测定P-2 mRNA的表达量.结果:38例患者中27例为非梗阻性无精子症,11例为梗阻性无精子症.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组检出和未检出精子的部位在睾丸的分布无一定规律可循.检出精子和未检出精子的组织P-2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1.40±0.21和0.51±0.23(P<0.05).结论: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取少量的睾丸组织测定P-2 mRNA的表达量可提示该部位睾丸组织精子分离的结果.
-
睾酮对人血管内皮细胞tPA、PAI-1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睾酮对人血管内皮细胞(HUVEC)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1(PAI-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UVEC分别与4个浓度睾酮组(3、30、3×103、3×104 nmol/L)及单纯培养液对照组作用48h,RT-PCR法观察各组tPA、PAI-1 mRNA表达水平.结果:生理浓度睾酮组(3和30 nmol/L)tPA 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AI-1 mRN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3×104 nmol/L睾酮组tPA、PAI-1 mRN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生理浓度睾酮通过促进tPA表达,抑制PAI-1合成,增强纤溶系统活性,有利于防止男性冠心病等血栓性疾病.
-
影响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IIEF-5评分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的相关因素.方法:调查149例初发T2DM患者的IIEF-5评分与年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中2 h血糖(2hPG)、空腹血胰岛素(INS)、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GHbA1c)、血清睾酮(T)、雌二醇(E2)、T/E2、血清一氧化氮(NO)、红细胞醛糖还原酶(AR)、吸烟、酗酒、伴发疾病(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心脏疾病、肝脏疾病等)、其他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药物使用(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利尿剂等可影响阴茎勃起功能的药物)的关系.结果:吸烟组、患有并发症组、伴发疾病组、应用药物治疗组IIEF-5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饮酒组与不饮酒组的IIEF-5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年龄、BMI、FPG、2hFPG、INS、GHBA1C、AR与IIEF-5评分具有显著性负相关关系(P<0.05);NO与IIEF-5评分具有显著性正相关关系(P<0.05),T、E2、T/E2与IIEF-5评分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多种因素影响初发T2DM患者的IIEF-5评分.
-
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的海马氢质子波谱研究
目的:研究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海马代谢的改变,以期为心理性ED可能存在的潜在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的探讨提供线索.方法:运用磁共振波谱(MRS)研究15例心理性ED患者和15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双侧海马的多体素氢质子(1H-MRS)波谱特点,测定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代谢物浓度,并分别对NAA/Cr和Cho/Cr的比值进行计算.结果:NAA/Cr在心理性ED组两侧海马(左侧为1.03±0.18,右侧为1.05±0.12)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左侧为1.25±0.10,右侧为1.21±0.07),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两侧Cho/Cr均无明显差异(心理性ED组左侧为1.20±0.82,右侧为1.22±0.95;对照组左侧为1.21±0.93,右侧为1.18±0.12).结论:心理性ED可能不单纯是功能性疾病,海马可能参与了心理性ED的病理生理过程,心理性ED可能存在潜在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
-
长效抗菌材料"洁悠神"对留置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预防的研究
目的:应用具有物理抗菌功能的分子膜性结构材料喷涂在在导尿管表面和尿道口,观察其能否降低留置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的发生.方法:6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留置导尿管的男性患者,年龄68~79岁.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用药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行尿道口护理,2次/d;用药组,按常规行尿道口护理后,加用"洁悠神"喷洒于导尿管与尿道口,2次/d.观察两组患者置留导尿管后第3、5、7 d膀胱内尿液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并比较.结果:用药组置管期间尿培养尿路感染病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使用长效抗菌材料"洁悠神"进行导尿管表面和尿道口喷洒,可形成一层物理抗菌分子膜,阻止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有效降低CAUTI的发生.
-
LHRH融合蛋白疫苗对性成熟前小鼠性腺轴系的影响
目的:以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融合蛋白作为疫苗免疫性成熟前雄性小鼠,观察其对性腺轴系的影响,及其能否恢复.方法:将性成熟前小鼠分为断奶前免疫组(n=10,10日龄)、断奶后免疫组(n=10,24日龄)和对照组(n=10,24日龄),前两组用LHRH融合蛋白疫苗免疫2次(间隔5周).免疫期检查小鼠的性行为、受孕情况、睾丸组织学变化以及精子密度和活力,以确定其抑制性腺发育的作用.抗LHRH抗体下降后,断奶前组注射睾酮(1 mg/只),共2次,断奶后组不做处理,观察其性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小鼠2次免疫后3~4个月性腺轴功能均可恢复至正常对照水平.结论:LHRH融合蛋白疫苗对断奶后小鼠具有可逆性抑制性腺轴系功能的作用;断奶前组小鼠,体内抗LHRH抗体下降后注射睾酮,性腺轴系功能也可恢复.
-
线索细胞在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意义
目的:探讨线索细胞在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检出意义.方法:对264例门诊就诊的男性取尿道拭子或前列腺液,直接涂片在超高倍显微镜下找线索细胞,并对线索细胞阳性患者的配偶进行细菌性阴道病(BV)的检查诊断.结果:215例尿道拭子检出线索细胞11例(5.1%),49例前列腺液检出线索细胞1例(2.0%),11例配偶检查结果9例诊断为BV(81.8%).结论:BV的病原体同样可侵犯并粘附于男性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形成线索细胞,线索细胞阳性结合临床特征可诊断男性泌尿生殖道细菌感染.
-
Mahoganoid蛋白及其mRNA在大鼠睾丸和附睾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Mahoganoid(Md)蛋白及其mRNA在成熟大鼠睾丸和附睾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20只,取睾丸和附睾组织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切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Md蛋白及其mRNA在睾丸和附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SP法显示:睾丸组织间质细胞、睾丸生精小管管周肌样细胞和各级生精细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支持细胞呈阳性反应,Md蛋白主要表达于胞膜及胞质.在附睾组织,棕色免疫阳性反应物质可见于输出管的高柱状细胞、低柱状细胞的胞膜及胞质,以及附睾管的高柱状细胞、主细胞、基细胞的胞膜及胞质.其中,在附睾尾部的上皮细胞中仅见微弱的棕色免疫阳性反应物质.原位杂交方法显示:睾丸组织间质细胞、睾丸生精小管管周肌样细胞和各级生精细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支持细胞上也均有Md mRNA阳性棕色颗粒杂交信号,主要表达于胞膜及胞质.在附睾组织,Md mRNA阳性棕色颗粒杂交信号也均可见于高柱状细胞、主细胞、基细胞的胞膜及胞质.结论:Md蛋白及其mRNA在成熟大鼠睾丸和附睾组织中均有表达,其生理功能尚有待阐明.
-
人类精卵结合与不育症的研究进展
人类精卵的识别、黏附与融合,是整个生殖过程的关键一环,已知精子缺陷及卵透明带(ZP)或卵细胞膜的异常均可造成精卵结合的障碍.本文对精卵结合的分子基础及分子机制进行了综述,这些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不育的诊断与治疗及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前列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第3代遗传标记,有许多显著的特性.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检测SNP的研究方法,如TaqMan探针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和微测序技术等.SNP作为遗传标记在人类多种肿瘤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综述了与前列腺癌(PCa)相关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应答元件、酶类、激素及其受体、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细胞因子、粘附分子及维生素等基因的SNP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探讨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
-
原发性睾丸恶性淋巴瘤2例报告
原发性睾丸恶性淋巴瘤(primary malignant lymphoma 0fthe testis,PMLT)是指以睾丸病变为首发症状,就诊时或以前没有发现身体它处有淋巴瘤征象.原发性睾丸恶性淋巴瘤临床极为少见,发病率极低,国内大宗报告仅为16例.近来我科结合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诊治2例睾丸恶性淋巴瘤患者,现报告如下.
-
生殖器疱疹190例临床分析
生殖器疱疹(GH)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的炎症性病变,多与性乱行为有关,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该病在我国有逐年增多的倾向,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共诊治GH患者190例,就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探讨相关因素,以利进一步防治.
-
睾丸扭转误诊后导致男性不育及勃起功能障碍
睾丸扭转在25岁以下的男性中其发病率约为1/4 000,其高发人群为新生儿和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睾丸扭转的误诊率为4%,非同期的双侧睾丸扭转被误诊的发病率没有报导.本文报道1例由于双侧睾丸扭转误诊后导致的睾丸功能衰竭、性腺功能低下及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在睾丸扭转10年后才因不育和勃起功能障碍就诊,精液分析检查为无精症,血清中的睾酮水平降低到去势的水平(0.14 nmol/L).其不育为永久性,其勃起功能经睾酮替代和使用西地那非后得以恢复.
-
卵磷脂小体在前列腺炎诊断中的意义
前列腺按摩液(EPS)检查是诊断前列腺炎的主要手段,而卵磷脂小体(small particle of lecithin,SPL)是前列腺液中的成分之一,本文讨论SPL和前列腺炎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思路
慢性前列腺炎是青壮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慢性前列腺炎,特别是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在治疗上有许多问题没有统一的认识.本文系统地探讨了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思路.
-
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
近年来,特别是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西地那非上市以来,众多学者对勃起功能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勃起功能障碍(ED)药物治疗的基础和临床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本文综述了多种作用于中枢和外周ED治疗药物的分子及细胞作用机制,为近ED药物研究和进展中具争议的领域提供一些详细资料.
-
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
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使用方便、高效、不良反应小,是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一线药物.西地那非自1998年面世以来,是目前研究透彻的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临床试验主要针对不同患者群体,包括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抑郁症、前列腺根治术后和透析治疗等特殊人群,进行疗效和安全性研究.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主要表现为头痛、面部潮红、消化不良和短暂的视觉障碍.本文就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作一综述.
-
PDE5抑制剂与α受体阻滞剂合用的指导原则
由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临床上二者并存的情况并不少见,但在治疗上存在一些用药方面的困惑,尤其是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与α受体阻滞剂的合用问题正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回顾了西地那非、伐地那非和他达拉非与α受体阻滞剂合用方面的药品信息,并报道有关这方面的新研究进展,以便临床医生能更全面地认识这个问题,有助于正确、规范地使用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和α受体阻滞剂,更好地治疗此类疾病.
-
《中华男科学杂志》刊载基金资助论文情况分析
目的:从期刊刊载基金资助论文的角度评价<中华男科学杂志>的学术水平及社会影响力.方法:利用<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TTOD-3803版,采用机检和手检相结合的方法,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对<中华男科学杂志>2000年3月~2005年6月出版的刊载各种基金资助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结果:共检出载文942篇,基金资助论文204篇,占21.7%.基金资助论文、国内重大基金资助论文比呈上升趋势;作者分布国内26个省、直辖市和以美国为主的6个国家,作者平均年龄37.4岁,其中博士以上(含博士)、硕士学历分别占37.7%、38.7%;临床研究论文占28.9%,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占 71.1%.结论:<中华男科学杂志>基金资助论文比呈上升趋势,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
1997 | 01 02 03 04 |
1996 | 01 02 03 04 |
1995 | 01 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