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杂志
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중화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4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376-2491
- 国内刊号: 11-2137/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重症肌无力患者嗅觉功能与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嗅觉功能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T&T嗅觉检测法对自2014年3-7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6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和32名健康对照进行嗅觉检测,收集MG患者临床信息,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嗅觉功能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重症肌无力患者嗅觉识别阈为(2.07±1.56),健康对照嗅觉识别阈为(0.31±1.25),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50,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重症肌无力患者嗅觉水平与病程(r =0.348,P=1.006)、疾病严重程度定量(QMG)评分(r=0.393,P=0.025)、每日生存活动等级(ADL)评分(r=0.421,P=0.01)和累计服用溴吡斯的明的时间(r=0.295,P=0.025)呈正相关;与累计服用泼尼松时间(r=0.084,P=0.053)、服用免疫抑制剂时间(r=0.153,P=0.251)无相关性.结论 重症肌无力患者存在嗅觉功能下降,提示重症肌无力患者可能存在不可忽视的非运动功能损害.
-
不同手术方式对于儿童前臂远端双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和闭合或切开复位外固定架术对于治疗儿童前臂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9月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手术治疗前臂远端尺桡骨骨折的患儿89例,其中选择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患儿46例,选择闭合或切开复位外固定架治疗的患儿43例.根据选择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和Berton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外固定架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和Berton评价标准方面优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9.6%比88.4%,21.7%比11.6%,8.7比0,P<1.05).而在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1.1)d比(10.2±1.4)d,P>1.05].结论 儿童前臂远端骨折使用外固定架治疗,由于操作简单,损伤较小,术后功能恢复较好,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在肾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 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参数在肾脏的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间临床怀疑肾脏占位并进行磁共振扫描,手术病理结果均为肾脏肿瘤的45例患者.分为3组,每组15例,第1组为良性肿瘤组,病理结果均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第2组为透明细胞癌组,病理均为肾脏透明细胞癌,第3组为非透明细胞癌组,病理为肾脏非透明细胞癌,包括肾嫌色细胞癌(CRCC)9例,乳头状肾细胞痛(PRCC6)6例.以上所有患者均在3.0T磁共振扫描仪上接受了9个b值的IVIM-DWI扫描(b值的设定为0、20、50、100、150、200、400、600、800 s/mm2),应用IVIM模型计算并比较所得的参数在3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快速ADC (D*)值依次为(33.31±18.21)×11-3mm2/s,(30.03±18.83)×10-3mm2/s,(17.83±17.30)×10-3mm2/s,其中良性肿瘤组与非透明细胞癌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良性肿瘤组与透明细胞癌组,透明细胞癌组与非透明细胞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速ADC (D)值依次为(0.78 ±0.31)×11-3mm2/s,(1.83±1.56)×10-3mm2/s,(0.96 ±0.25)×10-3mm2/s,3组中良性肿瘤组与透明细胞癌组,以及透明细胞癌组与非透明细胞癌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良性肿瘤组与非透明细胞癌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灌注相关体积分数ADC(f)值在3组的数值依次为33.5%±0.12%、25.2% ±0.09%、25.7%±0.15%,3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VIM-DWI的3个不同参数中,快速ADC值在肾脏肿瘤的良性与恶性(非透明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意义,慢速ADC值在肾脏恶性肿瘤的透明细胞癌与非透明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意义,两者的综合应用可以为肾脏肿瘤的定性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
-
导航辅助全膝关节置换与传统置换技术早期临床及X线评估
目的 探讨导航辅助技术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优势.方法 2007年8月至2008年5月天津市天津医院关节外科中心选择膝关节评分表(KSS)-A类患者60例(67膝),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应用导航辅助技术(导航组)19例22膝,平均年龄64.5岁.应用传统置换技术(非导航组)41例45膝,平均年龄66岁.全部67膝均为初次置换,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力线和关节活动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1.05).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行膝关节X线检查,测量假体的摆放角度和下肢力线.术后1、3、6个月采用KSS评分标准行膝关节功能评价.结果 导航组的手术时间平均88.6 min,非导航组平均为67.6 min(P <0.05);导航组出血量平均555.3 ml,非导航组647.6ml(P<1.05);导航组平均住院7.74 d,非导航组平均住院8.68 d(P <0.05);导航组术后下肢力线平均外翻1.045°,非导航组平均外翻2.356°,导航组术后力线误差在±3°以内21例(95.5%),而非导航组术后力线误差在±3°以内36膝(80%).术后3个月以内,导航组KSS评分高于非导航组(P<0.05);至术后6个月,导航组平均86.8分,非导航组84.3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航辅助技术可提高膝关节假体安放的准确性,术后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但术后6个月时KSS膝关节评分导航组并不占优势.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因素和预测因子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生命质量4年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和预测因子.方法 选择2006年3月至2010年6月在江汉油田总医院老年病科以医养结合形式长期入住并符合入组条件的96例轻、中度AD患者,运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总体衰退量表(GDS)、神经精神问卷(NP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等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运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命质量量表(QOL-AD)评估患者的生命质量,分别在入组时和第1、2、3、4年末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1)4年后患者QOL-AD、MMSE、ADL、GDS、NPI、HRSD、HAMA、PQSI的评分(分)分别为(17.5±1.9)、(12±3)、(45±9)、(5.2±0.8)、(31±11)、(20±6)、(14±6)、(14±4),分别较基线(30.5±4.6)、(21±4)、(34±10)、(3.3±0.9)、(22±9)、(18±6)、(11±4)、(12±4)减退(t =25.31,15.42,-7.16,-14.83,-5.56,-2.94,-4.45,-5.60,均P<1.01),AD患者生活质量随着病情进展而下降.(2) 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QOL-AD的4年下降分值与MMSE、ADL、GDS的4年变化分值具有相关性(r =0.344,0.368,0.213;P =0.002,0.001,0.04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NPI和HRSD的基线评分对AD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OR=1.697,1.269;P=0.000,0.006).NPI和HRSD的评分绘制的受试者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8(95%CI:1.844~0.991)和0.878 (95% CI:0.804~0.953).结论 AD患者生命质量随着病情进展而不断下降,并与MMSE、ADL、GDS的变化差值具有相关性,高NPI、HRSD的评分是生命质量快速下降的重要预测因素,应尽早检测并及时干预.
-
帕金森病与肌张力障碍患者经颅超声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与肌张力障碍患者经颅超声(TCS)检查的影像学变化特点.方法 对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运动障碍性疾病专科确诊的63例帕金森患者和32例肌张力障碍患者及72名健康对照进行TCS检查,黑质(SN)回声强度分为Ⅰ~Ⅴ级进行半定量分析.单侧SN强回声≥Ⅲ级时为异常表现并测量强回声面积、计算双侧强回声总面积与中脑总面积比值(S/M);豆状核(LN)回声强度分为Ⅰ~Ⅲ级进行半定量分析,当豆状核强回声≥Ⅱ级为异常表现并测量其面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1)半定量分析:帕金森病组SN强回声≥Ⅲ比例(60.32%,38/63)明显高于肌张力障碍组(12.50%,4/32)及健康对照组(11.11%,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67,P<1.01x2=36.22,P<0.01);肌张力障碍组LN回声≥Ⅱ级比例(65.62%,21/32)明显高于帕金森病组(20.63%,13/63)及健康对照组(8.33%,6/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8.69,P<0.01;2 =37.83,P<0.01).(2)定量分析:帕金森病组SN回声面积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M(Q)][0.73(0.53) cm2]高于肌张力障碍组[0.56(0.53) cm2]及健康对照组[0.44(0.19) 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05,P =0.007).帕金森病组S/M比值M(Q)[15.7%(11.5%)]高于肌张力障碍组[13.8%(14.2%)]及健康对照组[8.9%(2.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96,P=0.031).肌张力障碍组LN强回声面积(M(Q) [0.50(0.33) cm2]高于帕金森病组[0.45(0.22) cm2]及健康对照组[0.35(0.17) cm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87,P=0.004).结论 TCS可发现65.63%肌张力障碍患者的LN特异性强回声以及60.32%帕金森病患者的中脑SN特异性强回声,为帕金森病与肌张力障碍的鉴别诊断提供了一定的信息.
-
老年患者多发性和单发椎体骨折特点的分析
目的 比较和评估老年患者多发性和单发椎体骨折的原因、特点以及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对126例(172个椎体骨折)诉急性腰背痛或胸背痛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MRI检查诊断患者有新发椎体骨折.根据年龄、性别、骨矿物质密度(BMD)、损伤椎体部位及损伤原因评估老年患者多发性和单发椎体骨折患者.结果 老年患者多发性椎体骨折患者年龄大、女性多见.老年患者多发性和单发椎体骨折患者经双发射X线吸收计检查显示,平均BMD分别为0.51和0.68 g/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例多发性骨折患者中,18例(46.2%)显示椎体骨折位于胸腰连接部,11例(28.2%)显示椎体骨折位于腰部;9例(23.1%)是由于椎体转移癌所致,30例(76.9%)是由于走路扭伤、家务劳累和站立时摔倒轻度创伤引起;16例(41.1%)患者骨折类型为混合型.87例单发椎体骨折患者患者中,43例(49.4%)显示椎体骨折位于胸腰连接部,26例(29.9%)显示椎体骨折位于腰部,2例(2.1%)是由于椎体转移癌所致,73(83.7%)例是由于交通事故、滑倒或翻滚高能损伤引起,其余12例是由于轻度创伤引起;30例(34.5%)患者骨折类型为前缘楔形压缩骨折.结论 老年患者多发性椎体骨折患者通常是女性、年龄较大、低骨密度、椎体转移癌,往往是轻微外力作用引起的,骨折类型多为混合型;单发或多发椎体骨折多发生于胸腰连接部或者腰部,单发椎体骨折通常是由高能创伤引起的,骨折类型多为前缘楔形压缩骨折.
-
全身成像三维量化定量评估主动脉瓣反流体积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全身成像三维量化(GI3DQ)法定量评估主动脉瓣反流体积(AR-Vol)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2-10月在天津市胸科医院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主动脉瓣反流(AR)患者102例.分为两组,其中偏心性组包含偏心性AR患者40例,中心性组包含中心性AR患者62例.用GI3DQ法直接测量AR-Vol;近端血流等速面(PISA)法测量AR-Vol作为参照标准.结果 (1)偏心性组GI3DQ法与PISA法测得AR-Vol分别为(44 ±11)、(48±10) ml;中心性组GI3DQ法与PISA法测得AR-Vol分别为(34±13)、(33±13) ml.(2)配对t检验示偏心性组两种测量方法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心性组两种测量方法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02).(3)偏心性组与中心性组GI3DQ法与PISA法测量AR-Vol相关系数分别为:r=0.835,r =0.913;一致性分析偏心性组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 2),中心性组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1 7).结论 中心性AR时,GI3DQ法评估AR-Vol与PISA法相比可行且准确,可作为常规应用.
-
间充质干细胞对人HeLa宫颈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 研究间充质干细胞(MSC)对HeLa宫颈癌细胞系体内生长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原代分离培养的人脐带MSC与HeLa宫颈癌细胞混合后接种裸鼠皮下,观察宫颈癌生长情况;通过CD34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检测宫颈癌组织血管生成情况;ELISA法检测MSC中促血管生成分子的表达.结果 MSC在体内可显著促进HeLa宫颈癌细胞的生长,肿瘤重量单纯HeLa组为(1.10±0.05)g而HeLa+ MSC组为(1.80 ±1.10)g,P<0.05;宫颈癌组织的CD34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MSC与HeLa细胞混合组[(10.5±0.85)个/视野]与对照组[(5±0.65)个/视野]相比微血管密度显著升高(P<0.05);ELISA法检测结果发现MSC的条件培养上清中存在VEGF高表达.结论 MSC可能通过表达VEGF来促进宫颈癌组织血管形成,进而促进宫颈癌生长.
-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遗传基因研究进展
嗜铬细胞瘤(PHEO)/副神经节瘤(PGL)源于有神经嵴交感和副交感链嗜铬组织分布的部位,PHEO在肾上腺髓质;PGL位于自颅底至骨盆的肾上腺外交感或副交感神经的副神经节,常见于头颈部、腹部肾血管附近或Zuckerkandl 体,后者位于肠系膜下动脉起始部,是肾上腺外大的嗜铬组织[1-2].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paraganglioma,PPGL)约占高血压人群的0.2% ~0.6%,在交感神经系统肿瘤中约占7%,年发病率0.3/1 000 000.20~50岁多发,女多于男.生前从未被怀疑过的高达75%,约15%有家族性[1].PPGL的遗传背景、临床表现和恶性程度均不相同.约10% ~ 20%的病例在儿童期得到诊断,男性稍多.在高血压患儿中,有儿茶酚胺分泌瘤者可达1.7%[3],大多数为嗜铬细胞瘤.来自交感神经的PGL有功能,而来自副交感神经的PGI则多无功能,决定于其发生部位和突变类型[1].18岁以下的PHEO患者中,约56%系基因突变所致;<l0岁则高达70%.遗传性PHEO常为双侧,而PPGL常为多灶性.一般说来,多中心肿瘤常高度提示家族性疾病,在PPGL患者中较常见[4].
关键词: -
成人肝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影像表现三例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又称组织细胞增生症X,是一种原因不明、临床少见的非肿瘤性增殖性病变,以朗格汉斯细胞病理性增生为其特征标志[1].LCH可累及多个器宫和系统,肝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HLCH)可以是LCH多系统病变的一部分,亦可只局限于肝内,后者以往又称肝嗜酸性肉芽肿(HEG),发病年龄以儿童为主,成人少见.本研究收集3例经病理证实的成人HLCH,通过分析其临床及影像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关键词: -
第339例乏力—水肿—头痛—复视
病历摘要患者男,39岁,因乏力7年,下肢水肿1年,头痛、复视1个月于2012年6月入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患者7年前出现乏力,就诊当地医院,发现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具体不详),诊断为伊文氏(Evans)综合征,予泼尼松、人丙种球蛋白治疗好转.1年前腰痛、双下肢水肿,尿中泡沫增多,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血常规示白细胞、血红蛋白正常,血小板56×109/L;血白蛋白21 g/L;24 h尿蛋白9.86g;抗核抗体均质型1∶1 280阳性,抗双链DNA抗体、抗人球蛋白(Coomb's)试验阳性;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狼疮肾炎(LN)、肾病综合征(NS),予泼尼松60 mg/d口服及环磷酰胺1.0g/月静脉滴注治疗,尿蛋白下降不满意,加用硫唑嘌呤200 mg/d口服,尿蛋白仍未消失.1个月前头痛、恶心、喷射性呕吐,伴左眼视力下降、复视、左眼睑肿胀及听力下降、耳鸣,无意识丧失、癫痫等.
关键词: -
中国神经外科指南(共识)的整体评价
临床诊疗指南和共识是规范临床诊疗的有效手段,好的临床指南可以整体提高诊疗水平,增进疗效,从而使各方受益[1].就神经外科而言,是发展很快的一个学科,原来认为不能治疗,无法手术的疾病都能通过手术治疗.这更需要好的临床指南来规范和引领学科的发展.随着循证医学的确立和发展,循证医学指南优势逐步确立起来[2].
关键词: -
免疫性骨髓衰竭症
骨髓衰竭症(bone marrow failure syndromes,BMFS)是一组源于造血干和(或)祖细胞损伤的骨髓衰竭疾病,累及血细胞一系或多系.临床可分为遗传性及获得性两类,获得性BMFS常见,遗传性BMFS相对罕见.获得性BMFS又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继发性BMFS主要指造血系统肿瘤、髓外肿瘤、骨髓浸润、放疗、化疗等因素引起的骨髓抑制,原发性BMFS主要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AA)、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IRH)、低增生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意义未明的血细胞减少症(ICUS)等.本文讨论重点为AA及IRH,两者均属于免疫机制异常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AA主要的免疫发病机制为T细胞免疫异常,细胞毒T细胞(CTL)为主要的效应细胞,CTL通过细胞毒作用凋亡造血干祖细胞,导致全血细胞减少;而IRH主要的免疫发病机制为体液免疫异常,主要是B淋巴细胞数量及功能异常,进而产生抗骨髓未成熟造血细胞自身抗体,骨髓细胞膜抗体作为主要的效应分子破坏或抑制骨髓造血,后引起血细胞减少.而PNH及MDS主要发病机制是源于造血干细胞质的异常,故本文未进行讨论.
关键词: -
第42届颈椎研究学会年会纪要
颈椎研究学会(Cervical Spine Research Society,CSRS)成立于1973年,是一个多学科组织参与、以促进颈椎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发展为目标的跨学科交流平台.目前已发展出CSRS欧洲分会和CSRS亚太分会.2014年CSRS年会于12月4至6日在美国奥兰多举行,本次年会主席是来自美国夏洛特卡罗莱纳骨科脊柱中心的Darden教授.共同执行主席是Lehman教授和美籍华人Hsu教授.大会择优选取了58篇论文作为大会发言交流,15篇壁报交流,36篇电子壁报交流.本次年会延续了CSRS的传统,在年会首日开始了第19届颈椎外科教学课程,从颈椎外科手术技术、预后评估、颈椎外伤和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及并发症4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讲解和视频演示.在正式会议阶段,与会者围绕颈椎疾患的诊断、治疗策略选择、疗效及预后判断、手术并发症和基础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本次会议吸引了300余名全球各地颈椎外科医师参与,中国学者的参与人数也是逐年增多,今年共有20余位中国学者参会,其中包括积水潭医院田伟教授,北医三院刘晓光、孙宇、刘忠军教授.以下就本次年会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做一概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