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 중화보통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普外临床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1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3855/R
  • 国内刊号: 冷希圣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jgs@cmaph.org
  • 曾用名: 普外临床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21例术式的选择

    作者:孙可望;邹寿椿;施敦;姜蔚;赵大建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术式选择.方法 对1992年1月至2002年1月诊治的21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非手术治疗3例,手术治疗18例,均治愈出院.其中Treitz韧带切断松解、下移术(Ⅰ型术式)4例;Treitz韧带松解、下移术加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空肠空肠端侧Roux-en-Y吻合术(Ⅱ型术式)9例;十二指肠横行部、空肠侧侧吻合术(Ⅲ型术式)1例;胃大部分切除+胃空肠吻合术(Billroth Ⅱ式,Ⅳ型术式)2例;十二指肠空肠血管前移位吻合术(Ⅴ型手术)2例.其中1例Ⅰ型术式、1例Ⅲ型术式经第2次改行Ⅱ型术式后痊愈.结论 正确判断致病因素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手术方式,才能获得满意效果.

  •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分析

    作者:张健;段志泉;罗英伟;宋清斌;辛世杰;张强

    目的总结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uperior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SMVT)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1978年1月至2003年8月收治的41例急性SMVT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两组,1995年以前为Ⅰ组(13例),诊治原则是对可疑的急性SMVT的患者施行手术探查;1995年及1995年以后为Ⅱ组(28例),改变为一经确诊后立即采用抗凝、溶栓治疗,并严密观察,如有急性腹膜炎发生则随时中转手术.本研究对两组的诊治过程、住院时间、死亡率及生存率等因素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比较,入院后确诊时间,Ⅰ组平均为(7.3±2.6)d;Ⅱ组平均为(1.5±1.2)d,P<0.01.手术治疗者Ⅰ组11例,Ⅱ组9例.治愈率Ⅰ组为61.5%,Ⅱ组为89.3%,P<0.05.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抗凝溶栓治疗等非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急性SMVT的治愈率.

  • 表皮生长因子对ER阴性乳腺癌细胞株细胞周期的影响

    作者:王汉晋;武正炎;卞建民;范萍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对雌激素受体(ER)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MDA-MB-435S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EGF促cyclin D1表达作用显著,蛋白激酶C抑制剂Go6976能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激活,并能抑制EGF的促cyclin D1表达作用;EGF组G0/G1期69.36%,S期22.77%,细胞增殖指数(PI)0.3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用Go6976后,G0/G1期明显上升达91.54%,S期比例降至7.81%,PI 0.09,与EG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促进MDA-MB-435S的cyclin D1表达,使肿瘤细胞进入DNA合成期.Go6976可以抑制NF-κB的活性.

  • 脾脏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任宏;石景森;孙学军;赵东利;韩梅荣;韩玥;赵冰;白鸣

    目的总结脾脏肿瘤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977至2004年收治的40例脾脏肿瘤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40例中有34例术前诊为脾脏肿瘤.B超检出率为94%(32/34),CT检出率为96%(23/24),CT鉴别良恶性正确率为84%(21/25).恶性肿瘤AKP和γ-GT多明显增高.良性肿瘤22例中17例行脾切除,5例行肿瘤切除或脾部分切除;18例恶性肿瘤中15例行脾切除,2例活检术,1例未手术.术后病检结果:良性肿瘤中各类囊肿13例,海绵状血管瘤4例,炎性假瘤3例,平滑肌瘤囊性变和海绵状淋巴管瘤各1例;恶性肿瘤中恶性淋巴瘤和淋巴肉瘤9例,血管肉瘤3例,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各1例.肝癌脾转移2例,胃癌术后肝脾转移1例.恶性肿瘤中术后生存5年以上3例,均为早期且联用放疗或化疗、免疫治疗.结论 脾脏肿瘤的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良恶性鉴别可根据CT、血管造影和血清AKP、γ-GT.根治手术和综合治疗是改善脾脏恶性肿瘤预后的重要措施.

  • 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在肝癌手术中应用的对比研究

    作者:区金锐;陈伟;简志祥;郑江华

    目的探讨不同血流阻断方法在肝癌手术应用的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至2001年采用不同血流阻断方式进行肝切除156例,对手术情况及术后肝功能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球囊导管区域性血流阻断组平均术中输血明显少于PTC法肝门阻断组及半肝血流阻断组.(2)术后1周时患者肝功能比较,区域性血流阻断组、Pringle法肝门阻断组、规则半肝切除组的肝功能改变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1)球囊导管区域性血流阻断肝切除术术中失血少,对肝功能影响小.(2)球囊导管区域性血流阻断肝切除术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手术技术.

  • 直肠癌前切除吻合器吻合652例的疗效分析

    作者:邵永孚;吴铁成;单毅;吴健雄;周志祥;徐立斌;王滨

    目的研究直肠癌前切除时使用吻合器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3至2000年间直肠癌前切除的10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使用吻合器(A组)患者和未使用吻合器(B组)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使用吻合器直肠癌前切除每年的手术例数从1983至1987年间的5例/年上升至1998至2000年的147例/年.两组间有关临床指标比较如下:(1)TNM分期中0、Ⅰ、Ⅱ期患者在A组中占53%,B组中占62%(P=0.004);(2)肿瘤距肛缘不足8 cm的患者比例A组显著高于B组(A组:B组=66%:39%)(P<0.01);(3)下切缘长度超过3 cm患者的比例(A组:B组=86%:88%)(P>0.05);(4)吻合口瘘发生率(A组:B组=1.7%:1.8%);(5)术后局部复发(A组:B组=5.5%:6.3%)和远处转移(A组:B组=16%:17%),(6)术后5年生存率(62%:6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吻合器直肠癌前切除手术安全性好、可增加中低位直肠癌保肛的可能、对远期生存率无不良影响.

  • 肝尾叶肿瘤手术切除方法的探讨

    作者:王义;陈汉;孙延富;尉公田;吴孟超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肝尾叶肿瘤手术切除的径路和方式.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们行肝尾叶肿瘤手术切除的病例,按肿瘤所在部位分成左尾叶肿瘤、右尾叶肿瘤和全尾叶肿瘤切除3类.结果 共行肝尾叶肿瘤切除32例,其中单独切除14例,联合其他肝叶(段)切除18例;手术径路包括左右侧径路和劈开肝正中裂的前径路.平均手术时间为(198±73)min,平均手术失血量为(917±914)ml;无手术死亡,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4/32);随访7例肝良性肿瘤患者均健在,25例肝恶性肿瘤患者术后1、2、3和4年生存率分别为87%、59%、43%和43%.结论 肝尾叶肿瘤手术切除难度随手术部位而有相当差异,需行联合肝段切除者手术往往较单独尾叶切除者更加复杂.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切除术
  • JNK、p38 MAPK在移植静脉血管重塑过程中的表达研究

    作者:胡新华;杨军;刘程伟;张宏伟;张强

    目的研究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和p38蛋白激酶(MAPK)在移植静脉血管重塑过程中的表达.方法 Wistar大鼠80只,建立自体移植静脉模型,术后随机分为6 h, 1、3、7,14、28、42、56 d等8组,于相应时点取材,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JNK和p38MAPK的mRNA表达,Western蛋白印迹检测JNK和p38的蛋白产物及磷酸化蛋白产物表达,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定位mRNA及蛋白产物表达,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的变化.结果移植静脉术后6 h,JNK和p38的mRNA表达增强,在术后14 d达到高峰,表达值分别为(26±10)%和(59±26)%,与各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NK、p38的蛋白产物表达在14~28 d达高峰,在56 d时仍维持一定表达量(1/4~1/2).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提示阳性表达多位于移植血管中层或增生内膜中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p38与凋亡呈正相关(r=0.8922,P<0.01).结论 JNK和p38MAPK通路的激活是移植静脉内膜增生以及血管重塑的关键环节,可能成为新的治疗靶点.

  • eNOS基因治疗对肝硬化大鼠肝内血流阻力的影响

    作者:张志奇;吴志勇;邱江锋;罗海峰;兰斓

    目的探讨内皮性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对肝硬化大鼠肝内血流阻力(intrahepatic vascular resistance,IHVR)和门静脉压力(portal venous pressure,PVP)的影响. 方法 (1)建立原位肝脏灌流模型(in situ liver perfusion,ISLP),观察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NE)、NG-单甲基-L-精氨酸(NG-monomethyl -L-arginine,L-NMMA)和精氨酸(L-arginine, L-Arg)对肝硬化大鼠门静脉灌注压(portal perfusion pressure,PP)的影响.(2)观察活体门静脉注射L-NMMA对肝硬化大鼠PVP的影响.结果 (1)ISLP模型中,对照组大鼠灌流液中加入L-NMMA后PP对NE的反应性显著增加,PP峰值增高至(26.7±0.9)mm Hg;如预先给予L-Arg后再加L-NMMA,PP对NE反应性显著低于单用L-NMMA时,其PP峰值降为(23.2±0.9)mm Hg.eNOS基因治疗5 d后,PP对NE的反应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PP峰值为(19.9±1.0)mm Hg;加入L-NMMA后PP峰值虽升至(23.5±2.0)mm Hg,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P(P<0.01).(2)活体门静脉注射L-NMMA后,eNOS治疗组PVP虽由(13.9±0.7)mm Hg升至(19.3±1.0)mm Hg,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VP(P<0.01),活体试验与原位灌注结果相符.结论 eNOS基因治疗可显著降低肝硬化大鼠IHVR和PVP.

  • 改良Sugiura手术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比较

    作者:武林枫;刘连新;赵金鹏;赵松;宋洪江;孟宪志;张伟辉;姜洪池

    目的评价改良Sugiura手术的疗效.方法 1993年至2003年我院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473例,其中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13例,改良Sugiura手术98例.结果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组围手术期死亡13例(4.2%),发生食道胃底瘘5例(1.6%),近期内再出血17例(5.4%);改良Sugiura手术组围手术期死亡1例(1.0%),发生食道胃底瘘1例(1.0%),无近期内再出血病例.两组的术后6个月至11年随访率分别为88.2%和91.8%.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食道胃底曲张静脉消失者183例(66.3%),显著改善者88例(31.9%);改良Sugiura手术后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消失者82例(91.1%),显著改善者8例(9.9%).结论 改良Sugiura手术后再出血率和围手术期死亡率低,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方法.

  • 临时滤器捕捉血栓预防肺栓塞的临床观察

    作者:郭曙光;陈翠菊;周兴立;尹存平;方伟;张鹏;段丽红;杨光

    目的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置入的腔静脉临时滤器后捕捉血栓和预防肺栓塞的效果.方法 对确诊单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58例患者,治疗前经健侧肢体置入腔静脉临时滤器(antheor temporary filter,ATF)并实施手术腔内治疗和/或抗凝溶栓治疗,临床观察有无出现肺栓塞症状和体征.治疗后拨除临时滤器观察血栓的捕捉.结果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全部成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后效果良好,无症状性肺栓塞发生.置入滤器平均(12.0±2.0)d取出.临时滤器捕捉血栓患者46例,占79.3%,其中2例捕捉到大于1 cm血栓,经切开股静脉将滤器和血栓一并取出.结论 临时滤器预防肺栓塞安全有效,无远期并发症之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预防肺栓塞措施置入临时滤器是有必要的.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作者:覃谦;施开德;庄晓泉;李洪;王力斌;李君久;陈顺文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的诊断方法和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年5月至2002年7月经手术治疗116例PRT患者的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肿瘤完整切除95例(良性48例,恶性肿瘤47例);姑息性切除术15例;肿瘤探查和活检6例.47例恶性肿瘤完全切除1、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00.0%、80.9%和23.4%;姑息性切除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33.3%、20.0%和6.7%.结论 CT和MR对判断肿瘤周围器官是否受累和切除范围有重要意义,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受累器官的联合切除可以提高PRT切除率和治愈率.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分析

    作者:黄永南;冷希圣

    目的总结外科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行外科手术的96例患者.结果 本组手术死亡(术后30 d内)的8例患者中有6例肝功能为Child C级.手术死亡率在急诊分流术组为33%(4/12),急诊断流术组为11%(1/9).累计死亡率与肝功能分级显著相关(P<0.01),与术式选择无相关(P>0.05).累计术后再出血率分流术组为5%(3/56),断流术组为10%(4/40).结论 决定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是患者的肝功能储备而非手术方式.肝功能较差患者的急诊手术应选择断流术.拖延手术(出血至手术时间>24 h)是急诊手术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外科手术预防和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效果都是满意的.

  • 胆汁回输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浆内毒素的影响

    作者:吴新民;秦长春;杨金煜;赵顺云;张树顺

    梗阻性黄疸患者内毒素血症发生率较高,本文旨在探讨胆汁回输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浆内毒素的影响.材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1997至2000年我们对76例行胆道手术的患者测定血浆内毒素,并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胆汁回输组,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胆道外引流加胆汁回输,共24例;单纯外引流组,同期因梗阻性黄疸行胆道外引流者,共27例;对照组,随机选择同期因单纯胆囊结石行择期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共25例.胆汁回输组、单纯外引流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2±11)岁、(51±10)岁和(50±8)岁.

  • 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吴泽宇;詹文华;何裕隆;汪建平;彭俊生;蔡世荣;马晋平

    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liposarcoma,PRPLS)临床上少见,我院1983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PRPLS患者13例,现报告如下.

  • 重症急性胰腺炎后假性胰腺囊肿内出血的诊治

    作者:吴河水;张进祥;王春友;熊炯炘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NP)后假性胰腺囊肿内出血为临床少见并发症,发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一旦处理不及时致囊肿破裂会引起致命性的腹腔内大出血而导致患者死亡[1].我们回顾性分析武汉协和医院胰腺中心10例ANP后假性胰腺囊肿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就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进行讨论.

  • 降主动脉血栓致多发动脉栓塞一例

    作者:张学民;张小明;李伟;李清乐

    胸主动脉血栓引起的全身多发栓塞十分罕见,我院于2004年2月13日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患者男,52岁,因腹痛10 d,黑便5 d入院,入院前3个月出现右下肢无力、跛行,未行诊治.入院体检;WBC 13.9,中性78.41%,PLT 356.8,FIB 974.921,D-dimmer 1424.461 ng/ml,FDP>20 μg/ml,ALT 67;AST 61;GGT 64;CRP 96.0 mg/L;ESR 85 mm/h;ECG: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超声心动未见异常.CT:肝脏、脾脏、肾脏多发梗死(图1);动脉造影发现肝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图2,3).

  • 双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36例的效果分析

    作者:应荣超;金慧成;封光华

    对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处理有许多方式.自1998年1月至2003年2月,共收治采用双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36例,成功率97.5%(230/236),其中230例采取ERCP(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ST(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LC(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顺序,6例采用LC+ERCP+EST顺序,报告如下.

  • 胆囊平滑肌肉瘤一例

    作者:武林枫;宋洪江;刘连新

    患者男,59岁.持续性右上腹痛两周,与进食油腻食物有关,向肩背部放散.无黄疸,无恶心呕吐,无腹泻.入院查体: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未及,右上腹压痛,无肌紧张、反跳痛,全腹未触及肿块,Murphy征阴性,未及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 WBC 14.0×109/L,中性粒细胞81%,Hb 14.5 g/L.

  • 腔内修复Behcet病所致椎动脉假性动脉瘤一例

    作者:董智慧;符伟国;郭大乔;陈斌;蒋俊豪;史振宇;王玉琦

    患者男,32岁.因左颈肩痛2个月,加重伴左颈部肿块1个月于2004年2月10日收入我院.反复口腔溃疡和皮肤小脓疱7年,约每2个月发作1次,经1~2周自愈.体检:背部皮肤散在小脓疱,口唇内侧、颊黏膜多发溃疡;气管右偏;左下颌角下方膨胀性搏动肿块,Ⅱ级收缩期杂音.辅助检查:(1)CT:左侧椎动脉假性动脉瘤伴附壁血栓.(2)动脉造影:左侧椎动脉为优势椎动脉,C3-C4水平一假性动脉瘤, 4 cm×3 cm,破口长1 cm,远端距小脑下后动脉开口8 cm( 图1),右侧椎动脉、双侧颈动脉及Willis环血流正常.

  • 下腔静脉滤器穿破十二指肠致消化道出血一例

    作者:吴继东;王仕华;靳裕峰;曾嵘

    患者男,54岁.因突发上腹痛、恶心呕吐1周,伴呕血、黑便2次于2003年9月4日入院.既往史:患者4年前因"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图1), 1年前曾有间断发作上腹部隐痛,偶伴恶心、厌食,对症治疗无效,体重减轻约20 kg.入院查体:皮肤及黏膜苍白,上腹部深压痛,余无其他阳性体征.辅助检查:Hb:84 g/L,RBC:2.72×1012/L,HCT:24.8 g/L,WBC:4.3×109/L,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正常.入院诊断:下腔静脉滤器穿破十二指肠致消化道出血.入院后情况:患者入院后又出现呕血1次约30 ml,血便黑便2次,Hb降至77 g/L,治疗病情稳定后急诊行下腔静脉造影,提示:下腔静脉通畅,显示鸟巢型滤器,滤器上下端支脚突出下腔静脉壁(图2).

  • 腹主动脉旁恶性嗜铬细胞瘤合并下腔静脉内瘤栓形成一例

    作者:陈波;邓靖宇;何生

    患者女,23岁,血压升高伴头晕1年,体检发现腹部肿块1个月.于2004年2月23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可,血压176/110 mm Hg,面色潮红,四肢湿冷,腹平,脐部偏左可扪及约5.0 cm×6.0 cm肿块,质硬,边界尚清,无压痛.彩超、CT均提示腹主动脉左侧不规则肿块.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肿块血流较丰富,可见动脉血流频谱.CT示下腔静脉内可见软组织影(图1).

  • 左侧十二指肠旁疝误诊为十二指肠肿瘤一例

    作者:许军;刘昶;孙备;白雪巍;姜洪池

    患者女,68岁,因上腹饱胀不适伴恶心、呕吐半个月,于2003年10月26日入院.患者上腹饱胀不适呈持续性,躯干前屈或过伸症状加重,呕吐物为隔夜宿食和胆汁,排气排便减少,无发热及皮肤巩膜黄染等.体格检查:慢性病容,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十二指肠黏膜充盈缺损,提示十二指肠升部占位(图1,2).

  • 术前获得明确诊断的闭孔疝一例

    作者:汪迎;甘伟;王劲;潘凯;林烈文

    患者女,77岁,因腹胀腹痛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5 d于2004年4月9日入院,查体:腹部稍膨隆,未见肠型、蠕动波,上腹压痛,反跳痛不明显,肠鸣音减弱,未闻及气过水音.腹平片示可疑肠梗阻;右中腹致密影,泌尿系结石可能?血常规:WBC 18.3×109/L,中性:77.6%;入院诊断:急性肠梗阻.急查腹部CT显示右侧闭孔区见疝出的小段肠管(图1);腹腔内小肠积气积液扩张,内见液平;腹腔积液.

  • 内镜下静脉交通支离断术致胫神经损伤一例

    作者:张强;王晓栋;黄士明;孟路阳

    患者男,63岁,2003年9月27日入院,2年前曾因左下肢静脉曲张伴足靴区溃疡在当地医院接受"左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抽剥术",术后溃疡愈合.8个月前再次出现左足靴区破溃皮肤不愈合.入院后诊断为左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完善术前检查后行内镜下静脉交通支离断术,术中见远达内踝包括CockettⅠ、Ⅱ在内的交通支数条,较粗的3条用钛夹夹闭后离断,其余细小交通支则用电凝钩直接离断.术后患者诉左小腿皮肤麻木,查体可及左内踝上方4.0 cm×4.0 cm痛觉过敏区,左足跖屈功能障碍,左足底感觉缺失,肌电图检查提示"左胫神经不全损伤",予局部制动、理疗、神经营养、心理治疗等.术后随访3个月,溃疡愈合,左足跖屈功能基本恢复,但足底感觉仍缺失.

  • 腹膜后腹腔镜下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三例

    作者:沈来根;杨进;朱越锋;蔡小燕

    自2003年4月至2004年4月我院对3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施行了腹膜后腹腔镜下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3例患者均为男性,右下肢2例,双下肢 1例;年龄19~34岁,平均27.7岁;有吸烟史3~12年,平均7.7年,病程6~28个月.临床症状有下肢苍白、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肢端坏疽等.均存在股动脉搏动,膝以下皮温较对侧(或大腿)明显降低,小腿及足肤色苍白,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Buerger试验阳性.入院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下肢动脉造影证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诊断.

  • 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治疗Wilson病一例

    作者:肖卫东;彭承宏;周光文;吴伟顶;沈柏用;严佶祺;杨卫平;李宏为

    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auxiliary partial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APOLT)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辅助性肝移植技术,该术式兼有原位肝移植和异位肝移植的优点,应用于急性或亚急性肝功能衰竭及某些肝脏先天代谢性疾病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的疗效.我院器官移植中心于2002年7月采用该术式并结合劈离式肝移植(split liver transplantation,SLT)治疗Wilson病1例,现报告如下.

  • 离体巨大肾动脉瘤切除、肾动脉成形和自体肾移植一例

    作者:吴庆华;邓洪儒;寇镭

    肾动脉瘤是罕见的内脏动脉瘤,治疗巨大的肾动脉瘤的报道很少.我院采用肾切除后,在肾保护下行肾动脉瘤切除、肾动脉成形和自体肾移植的方法治疗右肾门处巨大肾动脉瘤1例,现报告如下.

  • 静脉内导管振动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王爱林;刘军;靖冬梅;徐显章

    我们自2003年7月至2003年12月应用导管振动溶栓技术(Trellis)治疗了1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取得了良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临床资料:本组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25~73岁,平均48岁;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3例,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病程3~14 d,平均6 d.入院时查体患肢明显肿胀,皮肤色泽发绀、小腿有压痛,下肢周长测量,患肢大腿较健侧平均增粗5.5 cm,小腿较健侧平均增粗3.5 cm;患肢静脉造影显示:混合型深静脉血栓形成14例,周围型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

  • 乳腔镜下行保留肋间臂神经的腋淋巴结清扫术

    作者:林华;骆成玉;薛镭;张键;刘宝胤;季加孚;吴晓江;王天峰

    我们对Ⅰ、Ⅱ期及个别Ⅲa期乳腺癌患者,行乳腔镜下腋淋巴结清扫术,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与常规腋清扫术,术后上臂感觉异常、疼痛发生率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 Tri-vex静脉切除系统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分析

    作者:尹存平;陈翠菊;郭曙光;周兴立;段丽红

    我院于2002年11月至2003年10月对30例不同程度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Tri-vex静脉切除系统结合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及股浅静脉带戒环缩术进行治疗,以取得静脉曲张微创治疗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 努力提高我国主动脉瘤的诊治水平

    作者:管珩;吴庆华

    主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患者平素无症状,一旦破裂死亡率可高达80%~90%,2000年,美国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AAA)及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的死亡高达16 000例,成为老年人死亡第10位主要原因,它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患.

  • 腹主动脉瘤手术后并发症及死亡原因分析

    作者:竺挺;符伟国;王玉琦;郭大乔;蒋俊豪

    目的探讨肾动脉下腹主动脉瘤(infrarenal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IAAA)患者术前、术中各种高危因素与手术后并发症和死亡原因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1993年1月至2001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IAAA患者120例,统计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析术前、术中各种高危因素与术后并发症、死亡发生的关系.结果 手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56.7%,总死亡率10.0%,其中择期手术死亡率5.4%,急诊手术死亡率66.7%.结论 术前冠心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及术中和术后24 h内输血量是影响IAAA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决定因素;术前冠心病、急诊手术及术中和术后24 h内输血量是影响IAAA手术后死亡发生的独立因素.

  • 187例肾下腹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经验

    作者:吴庆华;邓洪儒;陈忠;寇镭;杨宝钟;罗小云

    目的总结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至2004年2月187例择期行肾下型腹主动脉瘤切除术(或同时切除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围手术期心梗死亡1例,死亡率为0.54%.手术时间3~6 h,平均3.8 h;出血量200~1 500 ml,平均470 ml;输血量0~1 500 ml,平均445 ml.ICU停留时间12~24 h.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心力衰竭17例,呼吸衰竭8例,急性心肌梗死2例,急性脑梗死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无术后严重出血或失血性休克发生,无下肢动脉栓塞发生.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0%、84.6%、78.3%,患者随访期间的死亡与腹主动脉瘤和手术无关.结论 瘤体直径不能作为手术指征.腹主动脉瘤手术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龄、严重的心肺疾患和肾功能不全等.手术切除腹主动脉瘤疗效是满意的.

  • 102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腔内治疗经验

    作者:石赟;符伟国;王玉琦;徐欣;郭大乔;陈斌;蒋俊豪;杨珏;史振宇

    目的总结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治疗的经验.方法 术前对患者进行多种影像学检查,获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解剖学资料.术中在DSA监视下对102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施行了人工血管内支架移植术.术后1周和术后1年行螺旋CT检查,观察手术疗效以及有无内漏、移位和人工血管内支架塌陷等术后并发症.结果 101例(99.0%)临床成功,1例(1.0%)于围手术期内死亡.无术后截瘫.18例(17.6%)发生内漏.结论 腔内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创伤小,严重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的优势.近期和中期疗效令人满意.

  • 急性胸腹主动脉病变18例诊治体会

    作者:舒畅;黎明;吕新生;汪忠镐;杨泽厚;姜晓华;李全明

    目的探讨急诊胸腹主动脉病变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急诊胸腹主动脉病变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15例,女3例.年龄为21~63岁,平均年龄42.7岁.18例患者中急症手术治疗者8例,施行支架型人工血管腔内微创治疗者10例.围手术期死亡率为11.1%(2/18).随访时间2个月至3年,均生存良好.结论 腔内血管外科治疗急诊胸腹主动脉病变有着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传统手术方法在技巧等方面的改进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并能为不具备腔内治疗条件的患者解除疾患.

中华普通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1997 01 02 03
1996 01 02 03 04 05 06
1995 01 02 03 04 05 06
1994 01 02 03 04 05 06
1993 03 04 06
1992 01 02 03 04 05
1991 01 02 03 04 06
1990 02 03 04 05 06
1989 01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