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 중화보통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普外临床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1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3855/R
  • 国内刊号: 冷希圣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jgs@cmaph.org
  • 曾用名: 普外临床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大鼠急性胰腺炎时花生四烯酸代谢紊乱及钙拮抗剂的治疗作用

    作者:周新泽;毛勤生;倪耀辉;于秀;陈瑞新;陆丽萍;陈玉泉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时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血栓素(TXB2)和前列环素(PGI2)的变化及钙拮抗剂异搏定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十二指肠闭袢法诱发AP大鼠模型,设定AP组和异搏定治疗组,观察2组血浆TXB2、6酮基前列环素1α(6-keto-PGF1α)及其TXB2/6-keto-PGF1α比值的变化,同期行胰腺组织光镜和电镜的检查.结果诱发AP 16 h和24h,AP组血浆TXB2[(1112±235)pg/ml、(1265±162)pg/ml]和TXB2/6-keto-PGF1α比值[(9.9±0.9)、(10.2±1.3)]均较对照组[(282±56)pg/ml、(315±13)pg/ml,(5.4±2.2)、(5.7±1.8)]明显升高,治疗组血浆TXB2[(671±102)pg/ml、(697±93)pg/ml]及TXB2/6-keto-PGF1α比值[(6.9±2.2)、(6.4±0.7)]较AP组明显降低,同时胰腺组织病理损害程度明显减轻(P<0.05),且花生四烯酸代谢紊乱与胰腺病理损害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钙拮抗剂异搏定可改善大鼠AP时花生四烯酸代谢紊乱,减轻胰腺的病理损害.

  • 去甲斑蝥素对荷瘤裸鼠胆囊癌移植瘤增殖和凋亡的体内干预实验

    作者:范跃祖;赵泽明;陈春球;傅锦业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对荷瘤裸鼠胆囊癌移植瘤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人胆囊癌种植瘤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5-FU组、NCTD组、NCTD+5-FU组4组.测定移植瘤大小、生长曲线和抑瘤率,应用流式细胞术、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移植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凋亡率和形态学改变.数据统计采用SPSS11.5软件包方差分析或x2检验.结果NCTD对荷瘤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139.96 mg·kg-1.应用1/5LD50即可使裸鼠移植瘤明显缩小(5.61±0.39 vs.9.78±0.61 cm3,P=0.000),抑瘤率增高(42.63%vs.0,P=0.012);移植瘤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明显减少(43.47%±2.83%vs.69.85%±1.96%,P=0.000),凋亡率上升(5.49%±0.59%vs.15.08%±1.49%,P=0.000);与5-FU合用时上述作用更明显(P=0.000).NCTD作用后的移植瘤细胞经光镜检查见胞核固缩,核碎裂等现象;电镜显示典型的凋亡细胞及凋亡小体.结论NCTD可明显抑制荷瘤裸鼠胆囊癌移植瘤的增殖和生长,若与5-FU合用呈协同效应,可加强其抗癌作用.

  • 全直肠系膜切除支撑捆扎法低位或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

    作者:韩方海;詹文华;张肇达

    目的介绍在全直肠系膜切除基础上用支撑捆扎法完成低位直肠癌低位或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手术术式.方法对346例低位直肠癌在全直肠系膜切除和根治性清扫基础上,用支撑捆扎法进行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对直肠断端距齿状线≥1 cm者用改良Welch手术完成结肠-直肠吻合术;直肠断端距齿状线≤1 cm者行保留肛门内括约肌的结肠-肛管吻合术.结果本组346例手术中无死亡病例,术后近期出现吻合口漏4例(1.2%),局部引流2周治愈2例、横结肠造口转流2例,无吻合口出血.吻合口距离齿状线距离:2~3 cm者114例,1~2 cm者145例,0~1 cm者87例.术后吻合口狭窄10例,狭窄率2.9%.Life table法计算5年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分别为78.6%及6.3%.手术后3个月排便功能的优良率为82.6%.结论支撑捆扎法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可以完成耻骨直肠肌上缘到肌间沟平面的吻合,吻合口漏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较低.

  • 胃癌患者高血小板血症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作者:蒋晓婷;刘建栋;陶厚权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高血小板血症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1996年间我院外科手术治疗的366例胃癌患者外周血的血小板计数(PLT)和血红蛋白(Hb)浓度,分析高血小板血症和贫血的发生率,比较高血小板血症和正常血小板计数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差别.结果胃癌患者高血小板血症发生率为24.6%,贫血发生率为54.1%,PLT与Hb呈负相关关系.高血小板血症与胃癌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浆膜浸润相关.高血小板血症胃癌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0.4%、32.7%和20.2%,明显低于血小板正常者的82.8%、69.3%和40.1%.除淋巴结转移和浆膜浸润外,高血小板血症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高血小板血症是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诱导异种胰岛移植耐受

    作者:赵刚;王芳;王春友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对异种胰岛移植的免疫耐受诱导作用.方法分别从BALB/C小鼠骨髓培养未成熟DC及成熟DC,将TGFβ1-pcDNA3质粒转染未成熟DC.分别将成熟DC和TGFβ1-DC负载Wistar大鼠胰岛抗原回输糖尿病小鼠体内,7 d后将大鼠胰岛移植于左肾包膜下,观察移植物存活、T细胞增殖反应和细胞毒效应.结果以Wistar大鼠为供体,正常小鼠的移植物存活时间为(10.2±1.1)d,成熟DC预处理后移植物存活时间明显缩短(7.0±1.3)d,P<0.05,而TGFβ1-DC预处理后存活时间显著延长(45.2±4.5)d,P<0.05.以SD大鼠作为供体时,移植物存活时间与对照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3±1.2)d,P>0.05.成熟DC预处理鼠T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毒效应显著增强(SI=6.92,KRmax=73%,P<0.05),TGFβ-DC预处理后上述效应明显降低(SI=1.13,KRmax=6.9%,P<0.05),但两组对SD大鼠的效应无明显差别.结论TGF-β1基因修饰DC回输受体可诱导异种胰岛移植耐受,其机制与T细胞无能相关.

  • 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分型和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张艳;刘素香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分型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54-1988年57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资料.结果肿瘤无包膜380例,有淋巴结转移者265例;有包膜198例,有淋巴结转移者138例.无包膜型中弥漫硬化型的淋巴结转移率高于微小型(P<0.05).分支乳头与滤泡型、毛玻璃核与滤泡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支乳头与水肿乳头、滤泡型与水肿乳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部患者随访15年以上,死亡74例,死亡率12.8%.无包膜型380例死亡54例(14.2%);包膜型198例死亡20例(10.1%).包膜侵犯情况与死亡率无关(P>0.05).水肿乳头亚型102例,死亡4例,死亡率低于分支乳头、滤泡亚型(P<0.01).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分型对判断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指导意义,水肿乳头亚型预后较好.

  •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T1和T2淋巴细胞变化规律的研究

    作者:崔明;王杉;叶颖江;崔志荣;柯杨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分期的大肠癌患者外周血T1和T2淋巴细胞的变化规律.方法连续采集20例大肠癌患者初诊时外周血,以20例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作为对照.应用胞内因子检测法检测T1及T2的比率.结果大肠癌患者外周血T1比率为(36±11)%,T2比率为3.3(1.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6±12)%、4.1(3.1)%](P<0.05).肿瘤直径≥5 cm患者的T1低于肿瘤直径<5 cm患者[(31±11)%比(40±10)%,P=0.064];低分化癌患者的T1低于高、中分化癌患者[(28±10)%比(38±11)%,P=0.072];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T1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31±10)%比(41±10)%,P<0.05];Ⅲ、Ⅳ期患者的T1明显低于Ⅰ、Ⅱ期患者[(31±10)%比(41±10)%,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外周血T1和T2比率显著降低.T1可能是判断大肠癌转移和预后的新指标.

  • 经门静脉及肠道引流式一期胰肾联合移植六例报告

    作者:钟林;彭志海;裘正军;夏强;陈国庆;祝哲诚;徐军明;刘俊;王书云

    目的介绍6例门静脉肠道引流胰肾联合移植术及其疗效.方法对6例胰岛素依赖性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施行了同期门静脉肠道引流胰肾联合移植术,即带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开口的Carrel袖片与髂外动脉行端侧吻合,门静脉与受体肠系膜上静脉行端侧吻合,移植物十二指肠与受体空肠行侧侧双层吻合.术后早期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霉酚酸酯+他克莫司+巴利昔单抗四联诱导治疗.结果6例胰肾联合移植手术均获成功,4例存活至今,2例在围手术期死亡.4例存活者术后3 d空腹血糖恢复正常;停用胰岛素后,肾功能3~5 d恢复正常;血淀粉酶和血清C肽水平2周后均在正常范围.随访4~34个月,移植胰和移植肾功能正常.2例死亡的原因是胰漏感染和FK506药物中毒.结论门静脉肠道引流方法更符合生理,无远期并发症,是很有前途的胰腺移植手术方式.

  • 晚期妊娠并发高血脂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治

    作者:黄鹤光;卢星榕;赵文新;官云彪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并发高血脂性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晚期妊娠并发高血脂性S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例晚期妊娠并发SAP占同期SAP的20%,其中SAP Ⅰ型5例,SAPⅡ型7例,4例并发ARDS和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血甘油三酯显著升高,平均为(29±14)mmol/L,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明显,腹腔有大量乳糜样血性腹水.急诊行剖腹产后手术治疗.12例救治均成功.结论晚期妊娠并发高血脂性SAP是一种特殊类型的SAP,病情凶险,易致胎儿宫内窘迫.妊娠期控制高甘油三酯血症是预防的重要措施.

  • 进展期胃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处理

    作者:周岩冰;李世宽;张建立;王海波;毛伟征;丁连安;于冠君

    目的总结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进展期胃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本组14例胃癌患者中合并肝硬化13例,食管静脉曲张10例,上消化道出血5例,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脾功能亢进.胃上部癌2例,中上部癌2例,下部癌10例.行根治性远端胃次全切除+脾切除术5例,根治性远端胃次全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例,根治性远端胃次全切除+脾动脉结扎2例,全胃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例,根治性上半胃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例.结果手术后因创面渗血、空肠瘘、肝功能衰竭死亡各1例,发生左膈下脓肿、肝功能衰竭、大量腹水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3%,死亡率为21%.结论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胃癌手术复杂,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升高,应引起重视.

  • 扩大的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效果

    作者:李世拥;苑树俊;梁振家;高清贤;于波;安萍;吴恩;陈刚

    目的评价扩大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EPCV)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发急性穿孔的远期效果.方法对1979-2004年我院239例十二指肠溃疡并发急性穿孔患者施行EPCV术后胃酸分泌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溃疡复发率和VISICK分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239例中随访到203例,随访率为84.9%.全组无手术死亡.术中脾损伤4例(1.7%),粘连性肠梗阻6例(2.5%),突发性腹泻3例(1.3%),进食后上腹胀满18例(7.5%).术后远期并发症有:偶尔上腹痛、返酸16例(7.8%),粘连性肠梗阻4例(1.9%),十二指肠球变型39例(18.2%),慢性胃炎21例(10.3%),复发性溃疡6例(2.9%).术后3~10年基础酸分泌量、大酸分泌量、高峰酸分泌量分别下降为84.7%、60.0%、58.0%(t=36.584),P<0.01.结论EPCV术式降酸显著,能有效地降低术后溃疡复发率,做为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发急性穿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 组织因子表达对人类大肠癌细胞体外及体内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姚宏伟;万远廉;吴涛;潘义生;汪欣;张同琳

    目的研究组织因子(TF)表达对人类大肠癌细胞(HT-29)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1)利用构建有正义/反义TFcDNA的质粒pcDNA3.1/Zeo分别转染HT-29细胞;(2)提取细胞的总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F的蛋白表达水平;(3)细胞分别进行体外基质胶(Matrigel)侵袭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4)细胞分别接种裸鼠,观察肿瘤生长,并检测肿瘤内的微血管密度.结果(1)与未转染的HT-29细胞相比,转染了正义和反义TFcDNA的HT-29细胞的TF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分别升高和降低;(2)与未转染的HT-29细胞相比,转染了正义和反义TFcDNA的HT-29细胞在裸鼠体内侵袭能力以及肿瘤微血管密度分别升高和降低.结论组织因子的表达能够增强人类大肠癌HT-29细胞的体外和体内侵袭能力.

  • 联合转染反义c-myc寡核苷酸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基因预防损伤后动脉内膜增生的研究

    作者:吴忠均;吴维伟;余林;时德;郑树森

    目的观察血管局部联合转染c-myc反义寡核苷酸(AODN)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基因对损伤后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将同一只兔的左、右髂外动脉(各1.0 cm)对换移植,移植血管分别用脂质体、c-myc-AODN和pBudCE4.1/tPA液浸泡,血管吻合口用上述3种液体浸泡过的缝线吻合.实验终点(术后3、7、14、28、56 d)分为5个亚组,术后各实验终点取移植血管标本用于病理学检测、发色底物法检测tPA活性实验、3H-TdR掺入实验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术后各时间点联合转染组血管的内膜面积、管腔狭窄程度、3H-TdR掺入量和增值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且亦明显低于c-myc-AODN和tPA单独转染组(P<0.05).结论血管局部联合转染c-myc-AODN和tPA基因能有效抑制内膜增生,防止损伤血管狭窄.

  • 腹腔冲洗细胞学检查对判断胃癌预后的价值

    作者:郑朝旭;袁兴华;孙跃民;荣维淇;崔修铮;赵平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腹腔游离癌细胞形成的相关因素及其与胃癌根治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61例胃癌手术患者施行术中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与腹腔游离癌细胞形成的相关性,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和累积生存曲线分析预后及相关因素.结果61例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率为36%,Ⅲ、Ⅳ期胃癌、浆膜受累、淋巴结受侵及血管癌栓、术后腹膜转移者阳性率分别为50%、47%、45%、65%、88%,明显高于Ⅰ、Ⅱ期胃癌(19%)、浆膜未侵(22%)、无淋巴结受侵(12%)、无血管瘤栓(18%)及其他转移者(33%).腹腔游离癌细胞是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R=3.614,P=0.02),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组的生存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腹腔游离癌细胞形成微转移灶是胃癌根治术后腹腔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术中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测有助于判断预后.

  • 复合平塞补片腹股沟疝修补术115例的临床体会

    作者:宋家琨;金中奎;李红桥;马颂章

    目的探讨复合平塞补片治疗腹股沟疝的技术操作要点,并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115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包括Ⅱ型疝25例,Ⅲ型疝70例,Ⅳ型疝20例.结果手术后切口无红肿和渗液,术后患者伤口仅有轻微疼痛,均未服用镇痛药,手术后3 d患者体温、白细胞总数和分类变化均在正常范围.全部病例随访1~19个月,平均9个月,无异物感,无复发.结论复合平塞补片在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中的使用是安全有效的、而且术式简单.

  • 右旋柠烯对乳腺癌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路晴;曲明阳;邢光明;于志红;张桂平;冯秉安

    目的观察右旋柠烯对人乳腺癌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转移机制.方法 24只裸鼠乳腺原位种植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建立乳腺癌模型,分成模型对照组、右旋柠烯组和5-氟尿嘧啶(5-FU)组.检测肿瘤体积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微淋巴管密度(L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结果右旋柠烯组肿瘤体积(0.824±0.31)明显减小,腋窝淋巴结转移率(25.0%)明显减低,与模型对照组(2.178±0.35、8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5-FU组(0.758±0.29、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右旋柠烯组LMVD(13.80±5.91)明显降低,VEGF-C表达(3.54±0.68)下调,与模型对照组(28.59±7.21、5.40±0.89)和5-FU组(25.28±5.35、5.21±0.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均P<0.05).结论右旋柠烯可能通过影响VEGF-C诱导的淋巴管生成抑制乳腺癌淋巴结转移.

  • 人结直肠癌组织中胸腺嘧啶核苷磷酸化酶和二氢嘧啶脱氢酶的活性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尹慕军;王杉;叶颖江;姜可伟;崔志荣;梁斌;方伟岗

    目的研究人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胸腺嘧啶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phosphorylase,TP)和二氢嘧啶脱氢酶(dihdropyrimidine dehydrogenase,DPD)活性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以及与5-FU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8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TP和DPD活性,其中40例患者术后接受5-FU结合甲酰四氢叶酸钙化疗.结果(1)结直肠癌肿瘤组织TP活性(120±102)U/mg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60±49)U/mg,P<0.01;组织分型差(低分化、黏液腺癌)、Dukes分期晚(C期和D期)、有淋巴转移的肿瘤组织TP活性明显增高;(2)在术后接受5-FU化疗的患者中,肿瘤DPD活性低和TP/DPD比值高的患者术后生存期明显好于DPD活性高和TP/DPD比值低的患者.结论人结直肠癌组织TP活性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肿瘤TP活性与结直肠癌恶性潜能相关,可能在肿瘤的发展中起一定作用;肿瘤DPD活性和TP/DPD比值可能是预测结直肠癌对5-FU化疗敏感性的指标之一.

  •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60例临床分析

    作者:沈英皓;樊嘉;吴志全;马曾辰;周信达;周俭;邱双健;钦伦秀;叶青海;孙惠川;黄晓武;汤钊猷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断和治疗,提高对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oftheliver,FNH)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FNH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学检查及外科治疗.结果我院1993-2003年共收治经病理证实的FNH 60例,共72个病灶.男性4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37岁.单发者55例,多发者5例.肿瘤直径小于5 cm50例,5~10 cm 9例,大于10 cm 1例.术前确诊率55.0%(33/60),其中彩超确诊率33.3%(19/57),CT58.3%(28/48),MRI 72.0%(18/25).60例均获手术切除,术后恢复良好,无复发.结论 CT和MRI是FNH的重要诊断方法,但部分典型FNH及所有的非典型FNH术前很难做出明确诊断.对有临床症状或诊断不明确的病例应行手术切除.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灯光显示胆道和美蓝显示胆道的比较

    作者:刘亚东;徐承钢;徐方;徐德征

    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严重的并发症.导致该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为手术中未能辩清胆管解剖.为帮助术者增加手术的安全性、辩清胆管解剖,我们自2001年6月开始进行LC术中在胆囊管内置入光源即灯光胆道显示法(light cholangiography,LCP)的研究,并于2002年1月至2004年10月间在50例LC术患者中与美蓝胆道造影法(methylenum coeruleum cholangiography,MCCP)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下肢慢性静脉病五例的诊治分析

    作者:熊江;赵志青;景在平;汤敬东;崔佳森

    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共收治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的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5例,现报告如下.

  • 原发性脾脏肿瘤47例的诊治经验

    作者:欧迪鹏;杨连粤;黄耿文;陶一明;丁翔

    本文总结了我院1985年1月至2004年6月间连续收治的47例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病理特征和诊治对策.

  • 四例肝囊腺癌的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林才照;张珉;贾长库;郑树森

    肝囊腺癌为较少见的肝脏恶性肿瘤,文献报道术前几乎均误诊为肝囊肿或肝囊腺瘤.为探讨误诊原因,我们收集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患者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 雌激素和孕激素及其受体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水平及意义

    作者:范正军;王志军;吴阳;吕建锋;赵龙拴;王陆林;谢志徵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A)发病率近年来有增加趋势,目前其致癌因子尚不明确.我们对42例HCCA组织进行雌激素(estrogen,E)、孕激素(progesterone,P)、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及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联合检测,旨在探讨它们在HCC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 甲状腺结核的临床探讨

    作者:张炽新;李松奇;林勇杰;邹继彬;陈恩碧

    甲状腺结核在临床上较为少见,诊断较困难,极易误诊.我们从1983年1月至2003年6月手术治疗甲状腺结核23例,现报告如下.

  • 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作者:王峰;刘绪舜;夏洪才;宗光权;龚秸明;张宇飞

    我院自1994至2004年共收治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Hurthle cell thyroid tumor,HCT)11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 壶腹周围癌合并糖尿病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糖代谢功能的变化

    作者:周先亭;孟珂伟;刘小方;宋占文;许政;孙世杰

    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共104例,有15例术前血糖增高(占14.4%).现将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前后对血糖代谢的观察报告如下.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肢体缺血八例

    作者:陈以宽;孙建民;罗文军;沈庆明;朱仕钦

    肢体缺血如动脉闭塞硬化症、糖尿病足、Buerger病等,目前治疗效果差.2003年11月至2004年6月我院对8例肢体缺血患者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现报告如下.

  • 乳腺癌患者非哨兵淋巴结转移预测因素的研究

    作者:贾卫娟;苏逢锡;龚畅;胡孝渠;郭巨江;秦丽

    因为乳腺癌哨兵淋巴结活检(SLND).阳性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的患者中有一部分术后病理证实只有哨兵淋巴结(SN)的转移,而非哨兵淋巴结(NSN)并没有转移,因此这些患者是否应一律行ALND值得探讨.

  •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102例体会

    作者:范西红;贺青卿;张小桥;范子义

    手术治疗甲状腺癌时对甲状腺切除的范围、尤其是全甲状腺切除(total thyroidectomy,TT)尚有争议.我科自1993年9月至2003年9月行TT治疗甲状腺癌102例,现报告如下.

  • 两例残胃反复穿孔多次手术的教训

    作者:李昌学

    例1男性,58岁.2003年10月因左上腹疼痛10 d,伴恶心、呕吐,腹部X线透视发现升结肠明显积气收住院.2000年7月因十二指肠溃疡曾在我院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基础胃酸为3 mmol/h,1年后发生残胃穿孔,在我院行穿孔修补术.2002年4月再次发生穿孔后再次修补.入院后,拟诊为机械性肠梗阻,行剖腹探查.术中见第1次手术为胃空肠结肠前吻合顺蠕动形式,胃肠吻合口与肝和横结肠致密粘连形成封闭腔隙,内有大量胃内容物.吻合口前壁可见一个长10 cm巨大穿孔,残胃网膜左动脉的第1个垂直分支留存.将残胃空肠部分切除,改行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后病理诊断为吻合口慢性溃疡穿孔.住院12 d痊愈出院.术后1年行钡餐X线造影示吻合口无溃疡复发.

  • 腹腔镜胰岛素瘤切除一例

    作者:刘凤军;胡三元;薛瑞华;轩诗进

    患者女,35岁.2个月前晨起时突发性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四肢无抽搐,持续1 h后清醒,感觉轻微头晕、心慌,无头痛.之后每天晨起均有发作,有时伴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大汗淋漓,进食后缓解,以胰岛素瘤收入院.CT示胰尾处圆形向后方突出软组织影,平扫呈均匀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稍减退,中心呈点状无强化区,病灶1.3 cm×1.2 cm(图1),诊断:胰体尾交界处胰岛素瘤.入院后凌晨在低血糖发作性昏迷时测血糖为1.4 mmol/L.

  • 胃多发绒毛状腺瘤一例

    作者:刘连新;武林枫;姜洪池

    患者男,76岁.因呕血、黑便7 h于2004年3月8日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血压103/72 mm Hg,心率104次/min.腹平坦,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无压痛,叩诊呈鼓音,肠鸣音稍亢进.血常规Hb 89g/L,RBC 2.47×1012/L.胃镜检查示胃体后壁大弯侧多发带蒂肿物,大者直径超过6 cm,其表面有破溃出血,并有血痂覆盖.遂行剖腹探查术,剖开胃体前壁,见胃体后壁大弯侧有4个带蒂肿物,大者约6 cm×6 cm×5 cm,质地柔软,表面较为光滑,活动度良好,胃壁无浸润.故行黏膜下肿瘤切除及周围正常胃黏膜和黏膜下组织的切除(图1).病理报告为胃绒毛状腺瘤,部分腺体伴轻、中度不典型增生.

  • 腹腔镜下序贯式外引流和内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一例

    作者:牟一平;陈肖敏;徐晓武;朱玲华;陈其龙;杨鹏

    患者女,72岁.因进行性腹胀1年入院.1年前曾患急性重症胰腺炎,保守治疗2个月后好转出院.查体:腹部隆起,左上腹可触及巨大包块,无压痛.CT示左上腹巨大囊性肿物(图1).诊断为胰腺假性囊肿.行腹腔镜序贯式外、内引流术.术后6 h进食并下床活动,前5 d每日引流150~200m1液体,以后明显减少,3周后囊腔造影证实已萎缩时(图2)拔除引流管.随访6个月,症状消失,无复发.

  • 腹茧症合并胃癌一例

    作者:龚敏

    患者男,71岁.反复嗳气、返酸及中上腹饱胀感4个月余,近1个月感乏力,易疲劳.以往无类似或腹痛、呕吐等病史.体格检查:腹平软,无固定压痛点,未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直肠指检(-).钡餐X线检查示:胃幽门区不规则龛影.

  • 同时行胃癌全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乳腺癌根治切除术一例

    作者:覃谦;李洪;钟坚

    患者女,31岁.发现左侧乳腺肿块及上腹部不适3个月,伴消瘦、贫血1个月入院.查体:左侧乳腺外上象限可触及3 cm×3 cm肿块,部分与皮肤固定,腋下淋巴结肿大.胃镜检查见小弯侧及窦部肿块,中央有2 cm×2 cm溃疡,组织活检病理报告为低分化腺癌.

  • RNA干扰技术在普通外科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作者:孟凡强;姜洪池

    分子医学理论的延伸和实验技术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外科学的发展,外科学界普遍认为外科手段辅以基因表达干预是治疗复杂性外科疾患的理想方案.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正是作为一种有效的基因表达干预手段在生物学及基础医学中脱颖而出,杂志将其列为2002年度科技突破之首,肯定了其用于基因治疗的有效性,由此推动了RNAi技术向普通外科的渗透.目前,科研人员已经将RNAi技术应用于抗病毒、抗肿瘤、器官移植方面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综述如下.

中华普通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1997 01 02 03
1996 01 02 03 04 05 06
1995 01 02 03 04 05 06
1994 01 02 03 04 05 06
1993 03 04 06
1992 01 02 03 04 05
1991 01 02 03 04 06
1990 02 03 04 05 06
1989 01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