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 중화보통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普外临床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1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3855/R
  • 国内刊号: 冷希圣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jgs@cmaph.org
  • 曾用名: 普外临床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CTLA4-Ig抑制小鼠同种异体门静脉移植物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启逸;严盛;王伟林;郑树森

    目的 建立鼠同种异体门静脉移植模型,并研究门静脉移植物免疫排斥反应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选用近交系C57BL/6(H2b)和BALB/c(H2d)小鼠,进行异体门静脉移植的动物实验,设同基因移植组(BALB/c到BALB/c),异基因移植组(C57BL/6到BALB/c)和异基因移植加CTLA4-Ig治疗组.结果 共实施80例小鼠门静脉移植,全组手术成功率91.3%(73/80).异基因组术后1周即出现明显排斥反应,管壁全层由单核细胞浸润.术后2周内皮层和肌层破坏进一步加重,管壁增厚伴管腔狭窄.术后4~8周内皮和肌层完全被新生的细胞外基质替代,单核细胞浸润相对减轻.异基因CTLA4-Ig治疗组术后排斥反应受到明显抑制,管壁厚度和管腔面积与同基因组类似,与异基因组相比获得明显改善.结论 CTLA4-Ig能有效抑制同种异体门静脉移植物免疫排斥反应.

  •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Syk基因甲基化与术后复发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作者:杨祖立;康亮;王磊;汪建平;彭俊生;黄美近;兰平;黄奕华;何裕隆

    目的 探讨血清Syk基因甲基化与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和预后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12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组织和血清标本,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Syk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结果 12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37例肿瘤组织发生Syk基因甲基化,其相应血清中32例可检测到同样的甲基化模式;而肿瘤组织未发生甲基化的83例患者的血清中均未检测到甲基化的Syk基因.血清Syk基因甲基化组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无甲基化组(68.8%比38.6%,χ2=8.55,P=0.003);前者的术后转移复发率也明显高于后者(34.4%比9.1%,χ2=10.46,P=0.001);血清Syk基因甲基化组的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无甲基化组(65.1%比90.6%,χ2=7.818,P=0.006). 结论 血清Syk基因甲基化状态与肿瘤组织的甲基化状态密切相关,可以作为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预测复发和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作者:龙江;傅德良;杨峰;金忱;虞先浚;徐近;倪泉兴

    目的 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0月间20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中女性18例,男性2例,平均年龄29.5岁.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主要为上腹部疼痛不适、腹胀和腰背痛.术前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B超发现胰腺低回声实性或囊实性占位,边界清,内部回声不均匀;CT检查肿瘤多为囊实性占位,实质部分为低密度影,边界清楚,增强后肿瘤周边或实质内出现不规则强化.20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病理证实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随访时间为4~54个月,平均25.1个月,所有患者均存活,无复发或转移表现.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一种少见的胰腺肿瘤,多发生于年轻女性,正确的诊断和根治性手术切除可改善其预后.

  •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6在肝癌组织及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研究

    作者:陈罡;李信;柳亮;罗殿中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6(TR-6)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芯片及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利用125例HCC、48例癌旁、89例非癌肝组织构建组织微阵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芯片和5种肝癌细胞系中TR-6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组织微阵列利用率为96.56%(253/262);(2)HCC组织中的TR-6蛋白的阳性率为73.33%(88/120),明显高于癌旁的54.17%(26/48,)(χ2=5.755,P=0.016)及非癌组织的29.41%(25/85,χ2=38.801,P=0.000).癌旁组织中的TR-6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癌组织(χ2=7.952,P=0.005).5种肝癌细胞系均有TR-6蛋白的表达,而癌旁肝细胞系QSG-7701及正常肝细胞系HL-7702均无表达;(3)HCC中临床TNM分期Ⅰ、Ⅱ期TR-6阳性率61.76%(42/68)明显低于Ⅲ、Ⅳ期88.46%(46/52,χ2=10.739,P=0.001);(4)HCC中无转移组TR-6阳性率58.82%(20/34)明显低于转移组96.67%(29/30,χ2=19.858,P=0.000);(5)TR-6表达率在AFP≥400μg/L组为80.82%(59/73)、有门静脉癌栓组91.30%(42/46)、包膜浸润组84.34%(70/83)和多个肿瘤结节组89.13%(41/46)分别高于AFP<400μg/L组的61.70%(29/47,χ2=5.345,P=0.021)、无门静脉癌栓组的62.16%(46/74,χ2=12.319,P=0.000)、无包膜浸润组的48.65%(18/37,χ2=16.668,P=0.000)及单个肿瘤结节组的63.51%(47/74,χ2=9.519,P=0.002).(6)TR-6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有无肝硬化及肿瘤直径无关.结论检测TR-6蛋白指标有助于HCC的诊断和判断患者预后.

  • 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杜晓辉;李荣;陈凛;田文;郭强;张小杰;陈亮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2007年6月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42例均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其中远端胃大部切除术20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5例,全胃切除术7例,无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平均手术时间:远端胃大部切除术(285±60)min,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78±62)min,全胃切除术(323±8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40±52)ml,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96±85)ml,全胃切除术(234±76)ml;淋巴结清扫12~40枚,平均(25±10)枚;术后患者平均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75 h.术后随访1~36个月,平均9.7个月,2例十二指肠残端瘘行保守治疗痊愈.结论对早期及部分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技术可行,同时具备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等优点.

  • 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性全胃切除术

    作者:杜建军;郑建勇;李纪鹏;季刚;陈冬利;刘小南;李秦;冯全新;靳朝辉;高志清;王为忠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D2淋巴结清扫全胃切除术的手术要点.方法根据我院2005年7月至2007年4月期间61例腹腔镜辅助下D2淋巴结清扫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腹腔镜辅助下D2淋巴结清扫全胃切除的手术要点进行归纳分析. 结果 本组61例接受腹腔镜辅助下D2淋巴结清扫全胃切除术的患者均无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无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手术中应着重遵循以下几点:(1)避免损伤横结肠;(2)避免损伤胰头下缘;(3)先离断胃左静脉,清扫完第7、8a、9、11p组淋巴结后,后离断胃左动脉;(4)准确无误离断胃右动脉;(5)避免清扫腹腔动脉旁淋巴结时出血;(6)避免分离脾胃韧带时出血;(7)找对间隙,分离贲门及胃底.结论了解进展期腹腔镜辅助胃癌D2淋巴结清扫全胃切除的手术要点,对顺利开展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淋巴结清扫全胃切除术有益.

  •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意外胆囊癌与胆囊癌根治术的临床分析

    作者:侯纯升;徐智;陆少关;王立新;凌晓锋;张同琳;周孝思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意外胆囊癌与再次行胆囊癌根治术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7例LC术意外胆囊癌(T2期)患者再次接受胆囊癌根治术(开腹或腔镜下),与同期进行的开腹一期根治手术的14例胆囊癌(T2期)患者加以对比,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的生存率. 结果 LC组和开腹组术后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67%、67%和92%、84%、60%,两组生存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5,P=0.901).3例浸润深度为胆囊黏膜层的T1a期胆囊癌经LC治疗后均生存6年以上.3例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均为无瘤生存.结论在注意避免术中胆汁溢出、应用标本取出袋等无瘤保护措施得当的情况下,及时行胆囊癌根治术,先期的LC不影响T2期胆囊癌的预后,而对于T1a期胆囊癌仅行LC即可获得满意的长期生存.

  • 全胃切除后三种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式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

    作者:包国强;李红梅;何显力;乔庆;吴涛;赵华洲;鲁建国

    目的 对全胃切除术后不同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方式患者的术后短期生活质量进行比较.方法对108例施行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分别采用常规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43例)、P型空肠襻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41例)和空肠贮袋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4例).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及术后3个月、12个月的营养状况和胃肠道症状(GSPS)评分等.结果 术后3个月、12个月P型空肠襻组与常规组比较术后进食量增加(t=5.05、t=5.63,P<0.01),而GSPS评分降低(t=15.12、t=12.42,P<0.01).空肠贮袋组术后3个月、12个月进食量同样优于常规组(t=8.08、t=9.28,P<0.01),GSPS评分降低(t=18.05、t=11.01,P<0.01).术后12个月P型空肠襻组与空肠贮袋组体重恢复较常规组更佳(t=4.06、t=9.81,P<0.01),而术后12个月空肠贮袋组的患者进食量又优于P型空肠襻组(t=7.52,P<0.01),两组体重恢复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1,P<0.01).结论 P型空肠襻和空肠贮袋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有利于维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在某些方面行空肠贮袋又优于P型空肠襻.

  • 干扰素α抑制乙肝病毒X蛋白诱导的肝癌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

    作者:杨建青;潘光栋;褚光平;刘强;肖亿;袁林;刘振

    目的 研究干扰素α抑制乙肝病毒X蛋白诱导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为肝癌的临床治疗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脂质体法构建pcDNA 3.1-HBx质粒转染CCL13细胞,将CCL13/HBx细胞与干扰素-α共培养,并用RT-PCR、Western Blot从m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CCL13/pcDNA3.1、CCL13/HBx、CCL13/HBx-INF-α中p202、PTEN基因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CCL13/pcDNA3.1、CCL13/HBx、CCL13/HBx-INF-α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CCL13/HBx细胞中p202、PTEN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CL13/pcDNA3.1细胞和CCL13/HBx-INF-α细胞(P<0.05),而CCL13/pcDNA3.1细胞与CCL13/HBx-INF-α细胞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L13/HBx细胞通过Matrigel的细胞数[(37.2±3.8)个/HP]明显多于CCL13/pcDNA3.1[(6.4±1.2)个/HP,t=8.369,P<0.05]和CCL13/HBx-INF-α细胞[(7.6±1.3)个/HP,t=7.256,P<0.05],而CCL13/pcDNA3.1与CCL13/HBx-INF-α细胞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α可能通过上调乙肝病毒X蛋白所介导的p202基因、PTEN基因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无创性预测指标的探讨

    作者:陈国栋;刘玉兰

    目的 回顾性分析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与脾脏长径比值对不同病因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的预测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肝硬化住院病例共107例,其中乙肝肝硬化59例,酒精性肝硬化3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6例;有食管静脉曲张73例,无食管静脉曲张者34例.记录外周血血小板计数、B超下脾脏长径值、血清白蛋白、转氨酶及凝血酶原时间等各项指标.应用Ginanni等研究发现的909作为血小板计数与脾脏长径比值阈值进行评估分析. 结果 有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与无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13.0±1.5)s比(15.7±3.1)s]、脾脏长径值[(128±23)mm比(148±41)mm]、白蛋白[(36.0±5.4)g/L比(31.0±2.6)g/L]、血小板计数[(9±6)×109/L比(5±3)×109/L]、血小板计数和脾脏长径比值[(760±529)比(438±317)]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09作为血小板计数与脾脏长径比值阈值适合于国人,其预测食管静脉曲张存在的敏感性达到91.8%,特异性为71.3%.结论血小板计数/脾脏长径比值可以作为非侵入性方法进行食管静脉曲张存在的评估,且909可以作为阈值对我国肝硬化人群是否合并食管静脉衄张进行预测.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水平与肝癌关系的研究

    作者:杨帆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2,IGFBP-2)水平与肝细胞癌的关系及其在肝癌的诊断、治疗中潜在使用价值.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的肝细胞癌组(54例)血清IGFBP-2/3、AFP、IGF-1、IGF-2、GH水平与肝硬化组(20例)和健康对照组(32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肝细胞癌组血清IGFBP-2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t=4.63,P<0.05;t=3.73,P<0.01),肝硬化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癌切除术后4周IGFBP-2水平明显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P<0.05).肝细胞癌组GH、IGF-1/2、IGFBP-3水平与肝硬化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肝细胞癌组IGFBP-2与AFP水平呈正相关(r=0.51,P<0.05),与GH、IGF-1/2、IGFBP-3无相关性. 结论肝细胞癌患者血清IGFBP-2水平的异常增高可能与肝癌细胞合成释放增加有关.与AFP结合使用血清IGFBP-2检测可成为肝癌筛查、动态观察的有效手段.

  • 阻断趋化因子受体3途径对结肠癌患者术后局部复发和肝转移影响的研究

    作者:丁印鲁;张建良;唐思锋;傅勤烨;周勇;李占元;李兆亭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对结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和肝转移的影响.方法 常规培养HT-29细胞,采用RT-PCR、Western-blot方法检测靶向CXCR-3的反义肽核酸(asPNA)对CXCR-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建立人结肠癌术后局部复发裸鼠动物模型、人结肠癌术后肝转移动物模型.分别经尾静脉注射asPNA、随机错配肽核酸和生理盐水,分析CXCR-3的asPNA对结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和肝转移的抑制作用.结果 asPNA处理结肠癌细胞后,CXCR-3mRNA和蛋白表达受到明显抑制(P<0.05).asPNA组与随机错配组和对照组比较,裸鼠结肠癌术后复发率(20%比60%、60%,P<0.05)、肝转移率(30%比100%、100%,P<0.05)、平均肝转移瘤数目[(7.6±2.4)比(28.4±9.8)、(26.8±8.6),P<0.05]均显著降低.结论 CXCR-3的asPNA能够抑制结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和肝转移,其机制可能与其特异性抑制HT-29细胞CXCR-3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 影响肝内胆管细胞癌手术疗效的因素分析

    作者:蒋贝格;宗明;汤朝晖;杨广顺;姚晓平;吴孟超

    目的 探讨影响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218例手术治疗的ICC患者资料,对随访的158例患者行单因素(Kaplan-Meier法)及多因素(Cox Regression法)分析.结果 158例中,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2.9%,23.4%,16.7%,中位生存时间15.5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肝内转移、癌栓、手术方式、TNM分期与预后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肝内转移(wald=4.071,P=0.044)、肝外淋巴结转移(wald=8.713,P=0.003)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行规则性肝叶切除的93例患者(58.9%,93/158),其生存率明显高于肿瘤局部切除者(Log-rank=14.63,P=0.0001),行淋巴结清扫者的术后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方式处理者(Log-rank=5.49,P=0.0191).肝外淋巴结转移数量1~2枚者,其预后明显优于≥3枚或融合成团者(Log-rank=8.09,P=0.0045).结论 ICC肿瘤伴有肝内转移、肝外淋巴结转移或转移淋巴结数量较多(≥3枚)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而规则性肝叶(或段)切除加淋巴结清扫,可提高术后的生存率.

  • 近回盲瓣回肠吻合应用于新生儿和婴儿急症的探讨

    作者:耿其明;徐小群;唐维兵;张杰;陈焕

    目的 探讨近回盲瓣回肠端端吻合术应用于新生儿和婴儿急症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003-2006年行近回盲瓣回肠(末端回肠距回盲瓣10 cm以内)端端吻合术的15例新生儿和婴儿急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5例中回肠吻合口距回盲瓣均在10 cm以内,其中5 cm以内9例.1例残留小肠约40 cm者术后当日即自动出院,另14例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0.5 d.仅1例发生切口感染,未发生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结论对新生儿和婴儿具有重要功能的尚未被病变累及的回盲部可采用近回盲瓣回肠端端吻合术,辅助肠减压手术多无必要.

  • 反义寡核苷酸抑制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表达对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

    作者:刘程伟;胡新华;王石;张雪松;王树卿;张强;辛世杰;段志泉

    目的 研究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ASODN)抑制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arly growth response gene-1,Egr-1)表达对移植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构建Egr-1 ASODN,建立自体静脉移植模型,Egr-1 ASODN转染移植静脉,术后随机分为1、2、6、24 h,3、7、14、28、42 d组,以未应用Egr-1 ASODN的大鼠为对照组.荧光显微镜检测Egr-1 ASODN转染移植静脉情况;应用原位杂交和RT-PCR方法检测Egr-1 mRNA的表达;联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检测Egr-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组移植1 h,Egr-1 ASODN主要位于移植静脉的外膜、中膜和部分内皮细胞(荧光灰度值为67±11),移植2 h至24 h,Egr-1 ASODN则主要位于移植静脉的中膜,移植7 d,Egr-1 ASODN主要位于移植静脉的内膜.移植后期未检测到Egr-1 ASODN的表达.Egr-1 mRNA的表达只呈现一个高峰(基因表达值1.8±0.5).移植早期Egr-1蛋白表达主要位于中膜的VSMC、部分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而移植后期在中膜和新生内膜的VSMC都未检测到Egr-1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VSMC的增殖程度和内膜厚度均明显减轻(P<0.01).结论 Egr-1 ASODN可显著抑制移植静脉的内膜增生,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Egr-1基因及其蛋白产物表达,从而抑制VSMC增殖、促进其凋亡而实现的.

  • LIN-28B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岳树强;向红军;杨雁灵;窦科峰

    目的 检测不同恶性程度的原发性肝癌组织中LIN-28B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LIN-28B的mRNA及蛋白在36例肝癌(高分化10例,中分化14例,低分化12例)及相应的癌旁肝组织和10例正常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显示,低分化的肝癌组织中LIN-28B阳性率为100%;中分化的肝癌组织阳性率为71.4%;高分化的肝癌组织阳性率只有20%.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该基因低表达或不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的该基因蛋白质表达情况与mRNA的结果相似.结论 LIN28B基因的过表达与肝癌细胞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表达量越高,其恶性程度愈大.

  • 外科难治性动脉瘤的腔内治疗

    作者:郭大乔;符伟国;董智慧;陈斌;蒋俊豪;杨珏;史振宇;王玉琦

    目的 探讨腔内治疗外科难治性动脉瘤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 2004年5月至2006年7月,腔内治疗10例外科显露困难、预期并发症率高的动脉瘤.其中,左侧椎动脉假性动脉瘤、肠系膜上动脉瘤单纯切除术后近端残端假性动脉瘤、左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第2次复发、左侧髂内动脉瘤破裂、左侧股浅动脉自发性破裂、肝总动脉瘤和多发性脾动脉瘤各1例,胸降主动脉假性动脉瘤3例.采用支架型人工血管(以下简称支架)腔内修复7例,导管栓塞2例,腔内修复联合导管栓塞1例.结果 所有病例均取得技术成功.8例随访3~24个月,围手术期和随访期间无并发症,彩超或螺旋CT血管造影证实受累动脉通畅和/或瘤腔完全血栓形成.左侧股浅动脉自发性破裂支架释放后出血立即停止,无下肢缺血,失随访.肠系膜上动脉残端假性动脉瘤患者术后第6天死于肝功能衰竭和上消化道出血. 结论腔内治疗可以为外科显露困难、预期并发症率高的动脉瘤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 胃肠道间质瘤癌基因异常表达的研究

    作者:倪醒之;沈丹平;殷晓璐;曹晖;吴志勇

    目的 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癌基因的异常表达对判断该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意义.方法 收集146例GIST手术切除标本,经病理学检查及CD117和CD34等免疫组化检测以明确诊断.同时检测癌基因C-myc、C-erb-B2,EGFR及TGFβ1在GIST中的表达,比较癌基因的异常表达与GIST良恶性及预后之间的关系. 结果 146例GIST中126例获得随访(86%).诊断为良性GIST 15例(10%),潜在恶性37例(25%),低度恶性42例(29%),高度恶性52例(36%).随访发现32例出现了复发和转移,10例患者因该肿瘤而死亡.C-myc在高度恶性GIST中的表达率(92%,48/52),与良性(60%,9/15)、潜在恶性(70%,26/37)和低度恶性组(88%,37/4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同时,C-myc在预后差者的阳性表达率(94%,30/32)显著高于预后好者(81%,76/94)(P=0.0001).C-erb-B2、EGFR及TGFβ1的表达在各良恶性组和不同预后患者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myc的过度表达对GIST生物学行为的判断有指导意义.

  • 胰腺类癌的临床诊治

    作者:秦连进;冯文明;鲍鹰;费卯云

    胰腺类癌是极少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恶性度低.我们医院10年来共收治3例胰腺类癌,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1,男,55岁.上腹痛1周伴腰背痛,疼痛呈间隙性,夜间明显.7年前有升结肠腺癌手术史.查体:皮肤巩膜黄染,上腹轻压痛.肝功能示总胆红素109 μmoL/L,直接胆红素86 μmol/L,间接胆红素23 μmol/L.血清CEA、CA199均正常.

  • 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的表达及骨架结构差异与胃癌细胞恶性行为的关系

    作者:朱金明;余佩武;赵永亮

    本研究通过检测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在具有不同侵袭转移能力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初步探讨了其与胃癌细胞恶性行为的关系,并对与之相关的形态结构学特点作了初步分析.

  • 检测结直肠癌外周血微转移对预测潜在性肝转移的意义

    作者:程伏林;魏正专;袁宏银;杨国樑;陈家宽

    结直肠癌在西方国家占肿瘤死亡的第二位,发病率为50/10万,癌转移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在整个病程过程中,约有60%~71%的结直肠癌患者终发生肝转移,结直肠癌首诊时约有10%~20%的患者发生了肝转移.微小的、存在于血循环、淋巴道、骨髓和其他各组织脏器中的、临床常规检查难以发现的转移灶称为微转移灶.

  • 胃内水囊置入术后急性胃扩张死亡一例

    作者:孙杨忠;宋慧敏;韩晓风

    患者,女,42岁.上腹部不适3周,突发疼痛4 h入院.患者3周前为减肥在美容院行胃水囊置入术,水囊内注水500 ml.此后以进流食为主,进食多时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后症状好转,近期体重下降约5 kg.查体:肥胖,痛苦面容,神志清楚.全腹膨隆,以上腹部明显,上腹部广泛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次/min,未闻及气过水声.

  • 胃癌根治术后7年脾脏转移癌一例

    作者:邹一丰;黄奕华;兰平;杨峥;黄美近;骆衍新

    患者女,73岁.因"胃癌根治术后7年,体检发现腹腔肿物1个月余"于2006年11月1 日入院.患者7年前因诊断"贲门胃底癌"明确,于我院行"胸腹联合切口胃贲门癌根治、全胃切除术、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术中探查:肝胆胰脾未见占位病变,盆底未见转移结节,无腹水,肠系膜淋巴结无肿大,结肠、小肠未扪及肿物.

  • 多发性淋巴瘤样息肉病型套细胞淋巴瘤一例

    作者:姚君良;倪醒之;殷晓璐

    患者男,62岁,因"右上腹痛半年伴消瘦"入院,无恶心、呕吐、腹泻、便血、黑便等症状.既往无胆囊炎、上消化道溃疡病史.查体:未见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软无压痛,未及明显腹部包块.实验室检查:Hb 122 g/L.肠镜检查见结肠多发性息肉样隆起,黏膜水肿,肠壁增厚.

  • 十二指肠海绵状淋巴管瘤合并血管瘤一例

    作者:沈贤;陈哲京;卢山珊;陈周浔;姚建高;朱冠保;张启瑜

    患者,女,39岁.1个月前出现黑便,糊状,量不多,1~3次/d,伴有头晕、乏力,1周前突发晕厥1次.查体:重度贫血貌.腹平软,未触及包块.血常规:Hb 54g/L.胃镜提示:十二指肠降部见一巨大不规则隆起,环2/3周,表面糜烂出血.活检病理提示:十二指肠降部黏膜固有层淋巴管呈淋巴管瘤样增生及扩张.

  • 十二指肠巨大结石一例

    作者:赵万胜;李焕刚

    患者女,57岁.因"多饮、多食、多尿伴消瘦2~3年,上腹痛半天"入院.有精神分裂症、糖尿病病史20余年,入院后积极控制血糖等对症处理.患者反复呕吐含胆汁的胃内容物.B超检查提示:胆囊形态欠规则,境界不清,呈实性腔改变.MRCP检查提示:①胆囊炎,胆囊与肝脏、十二指肠降部粘连,不排除胆囊占位可能.②十二指肠下曲部区类椭圆形(40.7 mm ×69.6 mm)低信号,信号均匀,边缘光整,伴胃、十二指肠降部扩张及积液.

  • 胃底静脉曲张的治疗进展

    作者:严东羿;周光文;李宏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中胃底静脉曲张发生率约为30%,一旦发生破裂出血死亡率甚高.从解剖上讲,胃底曲张静脉是由胃短静脉和胃后静脉供血,常伴有较大的胃底左肾分流静脉.现有多种治疗方法,新近Kanagawa等采用经静脉逆行球囊栓塞术(balloon-occluded retrograde transvenous obliteration,B-RTO)方法经胃底左肾分流道栓塞胃底曲张静脉,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1].

  • 硬化性肠系膜炎

    作者:张启龙;代文杰

    硬化性肠系膜炎(sclerosing mesenteritis,SL)又叫肠系膜脂膜炎(mesenteric panniculitis,MP)、肠系膜脂肪营养不良(mesenteric lipodystrophy,ML)或回缩性肠系膜炎(retractile mesenteritis,RM),这是一类累及肠系膜脂肪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多见于小肠系膜根部,也可累及结肠系膜[1],少见于胰周、网膜、腹膜后(如输尿管、髂静脉等区域)[2].

  • 结肠息肉发病的分子机制

    作者:苏琳;刘玉兰

    结肠息肉是结肠黏膜过度生长形成的新生物,大约30%的人在一生中会患有结肠息肉,根据其病理特点分为腺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炎症性息肉,其中腺瘤性息肉易发生恶变.根据腺体结构腺瘤又可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型腺瘤,其中绒毛状腺瘤的恶变率较高.在中国,1.4%~20.4%的肠息肉患者会发生恶变[1].

中华普通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1997 01 02 03
1996 01 02 03 04 05 06
1995 01 02 03 04 05 06
1994 01 02 03 04 05 06
1993 03 04 06
1992 01 02 03 04 05
1991 01 02 03 04 06
1990 02 03 04 05 06
1989 01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