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 중화보통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普外临床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1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3855/R
  • 国内刊号: 冷希圣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jgs@cmaph.org
  • 曾用名: 普外临床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妊娠相关分化型甲状腺癌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高学强;石新艳;孔滨;宋冬冬;张建国;王海波;周岩冰

    目的 分析妊娠相关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研究妊娠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生育年龄女性分化型甲状腺癌住院患者资料234例,根据妊娠情况将其分为未妊娠组(57例)、妊娠相关组(包括妊娠期间及分娩后1年内确诊患者共47例)、有妊娠生育史组(130例),对其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评估.结果妊娠相关组患者通过查体发现甲状腺结节比例(78.7%)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2),其确诊年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方式、肿瘤病理类型、肿瘤T分期及死亡率与其他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但妊娠相关组腺体包膜外侵犯(P =0.024)、肿瘤多灶性(P =0.023)、颈部淋巴结大直径平均值(P=0.021)、N分期(P =0.020)、局部复发(P=0.001)均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逐步逻辑回归分析发现妊娠为影响局部复发的因素之一(P =0.045).结论 妊娠不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远期死亡率,但妊娠相关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更易出现包膜外侵犯、多灶性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及局部复发.

  • 中国4250例门静脉高压症手术的Meta分析

    作者:王正峰;周光文

    目的 系统分析中国425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接受断流术、分流术和分流断流联合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1980-2011年有关断流术、分流术、分流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文献进行统计并行Meta分析.结果 共17篇文献筛选入Meta分析,结果显示远期存活率:联合组高于断流组[OR=1.73,95% CI( 1.23,2.44),P<0.01],分流组与断流组相当[OR =0.87,95%CI(0.63,1.20),P=0.40],联合组与分流组相当[ OR=1.73,95% CI(0.95,3.13),P=0.07];再出血率:分流组低于断流组[OR=0.46,95% CI(0.35,0.61),P<0.01],联合组低于断流组[OR=0.25,95% CI(0.18,0.35),P<0.01],联合组与分流组相当[ OR=0.72,95% CI(0.40,1.29),P=0.27];肝性脑病发生率:分流组高于断流组[OR=3.57,95% CI(2.43,5.23),P<0.01],联合组低于分流组[OR =0.37,95% CI(0.20,0.69),P<0.01],联合组与断流组相当[ OR=1.58,95%CI (1.02,2.43),P=0.04].结论 影响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长期生存的惟一因素是肝脏储备功能.分流术、断流术及分流断流联合术3种术式各有利弊,因此应根据患者的肝功能储备选择适宜的术式.

  • 纤维乳管内视镜在乳头溢液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雷莹;何建军;李今

    目的 评价纤维乳管内视镜在乳头溢液疾病诊断及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03年10月-2009年11月3280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了纤维乳管内视镜检查.对其中1018例乳管镜发现的占位病变患者及2例非占位病变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余2260例非占位病变患者进行乳管镜下介入冲洗治疗.结果 血性溢液、单孔溢液、单乳溢液以及病变主要位于总乳管及Ⅰ~Ⅱ级乳管多提示是占位性病变;非血性溢液、多孔溢液、双乳溢液以及病变呈乳管内弥漫性分布多提示是非占位性病变.2260例介入冲洗治疗患者中,总治愈率为59.73%(1350/2260),总有效率为88.72%(2005/2260).结论对血性溢液、单孔溢液、单乳溢液以及病变主要位于总乳管及Ⅰ~Ⅱ级乳管者要考虑到占位性病变可能,利用纤维乳管镜对于非占位病变直接进行局部介入治疗效果明显.

  • ABO血型不合肝移植20例单中心经验

    作者:张玮晔;邓永林;侯建存;朱志军;沈中阳

    目的 总结我院开展的共20例ABO血型不符的肝移植病例,并探讨同类患者可能的治疗方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我院共实施ABO血型不符肝移植20例,其中ABO血型不相容(ABO-incompatible,ABO-Ⅰ)16例,ABO血型相容(ABO-compatible,ABO-C)4例,中位随访时间为(13.3±9.2)m.结果 除术前MELD评分外,ABO-C及ABO-Ⅰ组围手术期其他资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例患者中死亡5例(ABO-C组2例,ABO-Ⅰ组3例),1年生存率75%.死亡原因为围手术期多器官衰竭2例,肝癌复发2例,脑出血1例.ABO-Ⅰ组术后发生排斥反应2例,术后远期出现胆道并发症3例,术后发生门静脉血栓3例.20例患者中,术后早期发生血肌酐升高共11例,发生率55%,其中6例术前即有血肌酐升高,此6例患者术后血肌酐升高时间均超过7d,其余7例患者血肌酐水平均在术后7d内降至正常.结论 门静脉血流复通前行脾脏切除术,应用巴利昔单抗+他克莫司+霉酚酸酯+皮质激素的四联免疫抑制方案,术后静脉应用前列地尔的治疗方案,对于有选择性的ABO血型不合肝移植患者可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 肝移植 血型不合
  • RNA干扰沉默EZH2基因增强人肝癌多药耐药Bel/Fu细胞对氟尿嘧啶的敏感性

    作者:张易;唐博;梁锐;刘光普;刘晨;王立明

    目的 研究沉默人肝癌多药耐药Bel/Fu细胞的EZH2基因表达是否影响癌细胞对氟尿嘧啶( fluorouracil,5-Fu)的敏感性.方法 体外培养肝癌多药耐药Bel/Fu细胞;EZH2 siRNA干扰沉默EZH2基因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干扰后EZH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DR1的表达水平.实验设对照组、5-Fu处理组、EZH2 siRNA处理组、5-Fu和EZH2 siRNA联合处理组.结果 EZH2 siRNA干扰24h后,EZH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在联合处理组中,MTF法检测其细胞凋亡抑制率为43.17%±3.81%,明显高于其他3组;流式检测联合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其细胞凋亡值为30.4%±1.77%,明显高于其他3组.流式检测联合处理组细胞周期,发现联合组G1期细胞的百分比为69.16%±2.31%,明显高于其他3组,S+G2 +M期细胞的百分比为30.76%±1.29%,明显低于其他3组,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1期.检测MDR1在联合组中的表达水平,发现MDR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他组别.结论 RNA干扰沉默EZH2基因可以增强Bel/Fu细胞对5-Fu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MDR1蛋白表达降低有关.

  • 目标导向治疗对高风险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影响的Meta分析

    作者:王爱田;刘芳;么改琦;朱曦

    目的 系统评价目标导向治疗( goal-directed therapy,GDT)对外科高风险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通过检索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生物医学与药理学文摘数据库(EMBASE)、荷兰《医学文摘》、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等文献数据库,系统收集全世界范围内外科高风险患者术前予以血流动力学目标指导性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相关文献.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筛选试验、评价质量、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纳入合格文献16篇,共计研究对象3309例患者,合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手术前或术中予以GDT可显著降低高风险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 Peto比值比(OR) =0.60,95%可信区间(95% CI)0.46 ~0.77,P<0.001]、肺炎(OR=0.69,95% CI0.53 ~0.90,P=0.007)及泌尿系感染(OR=0.44,95% CI0.22~0.88,P=0.02),各试验组间统计学无异质性(P>0.1,I2< 50%);总感染率显著降低(OR=0.37,95% CI0.22~0.61,P<0.00001).结论 早期应用血流动力学目标指导性治疗能降低外科高风险患者的医院获得性感染.

  • 甲状腺乳头状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与颈清扫术选择

    作者:鄢丹桂;张彬;刘琳;牛丽娟;邹霜梅;安常明;张宗敏;李正江;徐震纲;唐平章

    目的 探讨用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指导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侧淋巴结清扫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0年9月51例临床淋巴结阴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前1.5~8h在超声引导下向甲状腺原发肿瘤内注入99m锝-右旋糖酐,体积0.4 ml(74 MBq),术中在肿瘤周围注射1%亚甲蓝0.2~0.8 ml.采用联合法(核素法和染料法)定位前哨淋巴结,并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与术后颈清扫标本常规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51例患者中48例颈侧检出前哨淋巴结,检出率94.1%,其中核素法和染料法检出率分别为90.2%和66.7%.颈侧淋巴转移30例,其中3例前哨淋巴结中未发现转移癌灶.颈侧隐匿性淋巴转移率58.8%,Ⅱ区、Ⅲ区、Ⅳ区、Ⅴ区淋巴转移率分别为17.6%、52.9%、29.4%、0%.前哨淋巴结活检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100%、94.1%、100%和87.5%.结论 前哨淋巴结活检安全、可行,对预测临床淋巴结阴性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侧淋巴转移和指导颈侧淋巴结清扫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RUNX3基因甲基化在结直肠癌发生中的作用及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严茂军;陆红梅;孙庆旭;李新爱;周怀瑜

    目的 探讨RUNX3基因甲基化在结直肠癌发生中作用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免疫组化和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检测结直肠正常黏膜、腺瘤和癌组织中RUNX3蛋白表达和甲基化状态,分析甲基化状态与5年生存率的关系.统计分析采用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法、x2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检验、Log-rank检验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28例腺瘤和65例癌组织中RUNX3蛋白表达率分别为86%( 24/28)、52%( 34/65),明显低于正常组织94%(61/65)(x2=4.328,P=0.037;x2=16.675,P=0.000),腺瘤与癌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66,P=0.071).正常组织RUNX3基因无甲基化,腺瘤和癌组织中RUNX3甲基化率分别为21%(6/28)、35% (23/65),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00),腺瘤与癌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66,P=0.183);腺瘤组织RUNX3基因甲基化者蛋白表达率为67% (4/6),非甲基化者为91%( 20/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1);癌组织RUNX3基因甲基化者蛋白表达率为26% (6/23),非甲基化者为88% (28/32),RUNX3基因甲基化与蛋白失表达有关(x2=9.810,P=0.002).甲基化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未甲基化者(x2 =5.87,P=0.016).多因素分析显示,RUNX3基因甲基化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33).结论 RUNX3基因甲基化是结直肠癌发生中的重要基因事件和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可能与蛋白失表达有关.

  • 超声探测甲状腺结节钙化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江将;张平;王志宏;董文武;贺亮;张浩

    目的 探讨超声探测甲状腺结节钙化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924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超声资料和病理结果,探讨钙化、微小钙化、粗大钙化和边缘环状钙化与甲状腺癌的关系,单发结节伴钙化和多发结节伴钙化与甲状腺癌的关系以及不同年龄组钙化与甲状腺癌的关系. 结果 甲状腺良性疾病钙化和微小钙化的发生率分别为32.05%和6.50%,甲状腺癌则为80.07%和51.53%,甲状腺癌钙化和微小钙化的发生率高于良性疾病(P<0.01);单发结节和多发结节伴钙化的恶性率分别为53.31%和22.16%,伴微小钙化的恶性率则分别为74.12%和47.92%,单发结节伴钙化和伴微小钙化的恶性率均要高于多发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0岁患者钙化的恶性率随年龄增加逐渐下降(P<0.05);微小钙化的恶性率在44岁及以下年龄组>44岁以上年龄组(P<0.01).结论 钙化和微小钙化是甲状腺癌的高危因素,单发结节和年轻患者的钙化和微小钙化的恶性率更高.

  • 腔内支架植入治疗TASCⅡ C、D型股腘动脉慢性闭塞病变

    作者:邢彤;杨宝钟;宋盛晗;廖传军

    目的 探讨泛大西洋协作组织(TransAtlantic InterSociety Consensus,TASC)ⅡC、D型股腘动脉慢性闭塞腔内支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46例(51条下肢)TASCⅡC型和D型股腘动脉闭塞患者腔内治疗的临床资料.46例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52~88岁,平均(70 ±8)岁.术前Rutherford症状分级:3级重度间歇性跛行29条,4级静息痛12条,5级轻微组织缺损6条,6级组织溃疡、坏疽4条.总结分析技术成功率、患肢术后临床症状、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变化,并发症发生率和通畅率.结果 技术成功率90.2% (42/51),治疗成功者共植入支架93枚.术后ABI 0.71 ±0.23,较术前0.42 ±0.13提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81,P<0.01).42例技术成功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4.6±1.2)个月.术后6个月的一期通畅率、辅助通畅率和累积通畅率分别为81.0%、88.1%、90.5%,术后12个月的一期通畅率、辅助通畅率和累积通畅率分别为66.7%、71.8%、79.5%.结论 TASCⅡC、D型股腘动脉慢性闭塞腔内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伴发上消化道息肉57例分析

    作者:徐晓东;傅传刚;宋宁;张卫;刘连杰;孟荣贵;于恩达

    目的 探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患者伴发上消化道息肉(胃及十二指肠)的发生率、内镜下的表现特征及其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04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57例临床诊断为FAP患者采用胃镜、十二指肠侧视镜进行上消化道病变的筛查,并对发现的息肉样病灶进行组织学活检,分析FAP伴胃及十二指肠息肉的发病状况.结果 本组57例FAP患者中发生胃内息肉38例,占67%,息肉多数位于胃体和胃窦部,为增生性息肉;十二指肠息肉12例,占21%,其中7例为腺瘤性息肉.结论 上消化道息肉是FAP常见的大肠外病变,胃内息肉多为增生性息肉;而十二指肠可能伴发腺瘤性息肉,属癌前病变.

  • 隐匿性乳腺癌62例临床分析

    作者:郭丰丽;林秋生;魏丽娟;赵晶;刘俊田

    目的 分析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肿瘤医院1997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62例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2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3、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4%、76.4%、73.2%;中位生存期为53个月.阳性淋巴结数目>4个的患者3、5、10年总生存率低于阳性淋巴结数目≤4个者(77.8%、64.8%、38.9%比90.7%、86.7%、86.7%,P=0.015).乳腺癌根治术后病理切片发现原发灶组3、5、10年总生存率低于未发现原发灶组(60.0%、40.0%、40.0%比92.0%、83.6%、79.2%,P=0.023).有复发转移组总生存率低于无复发转移组(63.5%、28.6%、19.0%比97.1%、97.1%、97.1%,P=0.000).结论 隐匿性乳腺癌预后与阳性淋巴结数、乳腺病理切片能否发现原发灶以及有无复发转移有关.

  • 直肠肿瘤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内括约肌缺失程度对大便失禁的影响

    作者:徐昶;宋华羽;周振华;倪士昌;李激

    目的 探讨超低位直肠肿瘤经括约肌间切除术( 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后内括约肌不同缺失程度对大便失禁的影响.方法 选取71例直肠肿瘤患者分别行低位前切除术、部分ISR、次全ISR、完全ISR,依次作为A组(内括约肌完整组)、B组(内括约肌缺失1/3组),C组(内括约肌缺失2/3组),D组(内括约肌完全缺失组),采用肛门直肠测压和Vaizey评分系统跟踪随访4组患者术后1年内大便失禁程度的动态变化,并用重复测量方差和多元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4组肛管高压区长度均有不同程度缩短,随着术后时间推移高压区长度略有延长,但至术后12个月4组之间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F=41.873,P=0.000).4组肛管大静息压均明显下降,至术后12个月时有不同程度恢复:A组恢复至接近术前水平;B、C组皆升至约术前2/3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D组升至术前的1/3水平.术后10d时4组患者均出现Vaizey评分上升,此后B、C两组下降趋势相同,术后12个月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58),并接近于A组;D组至术后12个月为13.7±3.2.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术后12个月,肛管大静息压、肛管高压区长度与大便失禁的主观评分Vaizey评分呈负相关(t=-4.802,P=0.000;t=-2.011,P=0.048).结论 超低位直肠肿瘤患者术后12个月内大便失禁严重程度Vaizey评分与肛管大静息压、肛管高压区长度相关.术后一年时绝大多数超低位直肠肿瘤切除患者可获得比较满意的控便功能.

  •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K19 mRNA表达浓度监测的意义

    作者:赵亚新;刘洁凡;孙忠敏;江明华;郑志强

    目的 探讨监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表达浓度的临床意义. 方法 用实时定量PCR法测定137例乳腺癌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术后18个月及术后24个月等各时间点的外周血中CK19 mRNA的表达,分析CK19浓度变化与乳腺癌复发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3个时间点乳腺癌患者外周血的CK19 mRNA的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1个月CK19 mRNA水平较术前、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7天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未复发组的外周血中CK19 mRNA浓度持续维持在低水平,而复发转移组的CK19 mRNA表达浓度在下降后再次升高(P<0.01).②CK19 mRNA的表达与月经状态、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HER2和Ki67表达无明确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肿瘤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及淋巴结转移等指标均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K19 mRN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高危因素指标相关,复发转移时其浓度升高,可能成为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的指标.

  • 全腹腔镜辅助下全直肠系膜切除经肛门取出标本的直肠癌根治术

    作者:韩方海;吴建海;王晧晨;何裕隆;詹文华

    腹腔镜下结直肠恶性肿瘤的根治手术可以获得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同的近期疗效[1].本文介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性全直肠系膜切除,通过自然通道取出标本的(natur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NOSE)直肠癌低位、超低位前切除术的经验.临床资料

  • 颅外颈动脉瘤腔内治疗11例

    作者:孙岩;袁海;刘洋;金星;张十一

    颅外颈动脉瘤(extracranial carotid artery aneurysms,ECAA)较罕见,由于对该病的认识不足以及诊断治疗技术的相对落后,导致该病的死亡率较高,未经治疗的ECAA病死率高达70%.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及血管内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该病的诊治有了较大的提高.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自2008年10月到2011年3月收治11例ECAA患者,应用血管覆膜支架行血管腔内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 腹腔镜联合内镜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

    作者:钟崇;罗琦;苏小康;李惠东;徐发彬;卢传辉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式有多种选择.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内镜取石术,包括逆行胰胆管造影(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乳头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及网篮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微创、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从2009年5月至2011年4月,我科采用该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30例,现总结如下.

  • 改良的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及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三例

    作者:李良;王新波;戴洪山;韩建明

    对于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duodenum-preserving panereatic head resection,DPPHR)在围手术期恢复和预防早期并发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1].我科对从2011年7至11月的3例胰头部良性病变的患者施行了改良的DPPHR,在Beger法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同时恰当时机给予肠内营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 下腔静脉滤器内血栓形成的腔内治疗

    作者:赵彬;李晓强;孟庆友;钱爱民;桑宏飞;段鹏飞;戎建杰;朱礼伟

    急性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或慢性DVT并急性血栓形成可导致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等疾病.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滤器植入术可有效预防肺栓塞,但是少数患者术后会发生IVC滤器内血栓形成.分析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下肢DVT行IVC滤器植入患者116例,其中滤器内血栓形成患者15例,经腔内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 术中喉返神经监测在甲状腺再次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吕斌;陈波;李鲁传;曾庆东

    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RLN)的医源性损伤是甲状腺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甲状腺再次手术时喉返神经的显露和保护相对困难.自2011年3月来我们尝试在甲状腺再次手术中应用术中神经监测技术(intraoperative neuromonitoring,IONM)辅助保护及验证喉返神经功能的完整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肝)总管横断伤的即刻吻合修复

    作者:李秀东;李滨;王双佳;周彦明;许东辉;苏旭;刘育健

    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在0.2% ~0.8%[1-3],即时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手术成功与预后.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血管外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56例,术中处理胆(肝)总管横断伤6例,此间外院转入3例,均即时中转开腹行一期胆管对端吻合,术后患者恢复快,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 肝门胆管胚胎性横纹肌肉瘤一例

    作者:李昌;赵维方;张华龙;王戈;武卫华;叶永强

    患者女,8岁.因"间断性右上腹部疼痛10d,黄疸7d"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营养尚可,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心肺正常,腹部稍膨隆,全腹软,剑突下深压痛,无反跳痛,肝肋缘下3 cm,边缘规整,脐右侧可触及大约3 cm×5 cm×6 cm肿块,光滑,活动度良好,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辅助检查:肝功ALT:197 U/L,AST:251 U/L,ALP:1218 U/L,GGT:481 U/L,TBIL:228.3 μmol/L,DBIL:116.1μmol/L,IBIL:112.2 μmol/L,ALB:38.5 g/L;AFP:5.3 μg/L;CA199:72.3 U/ml.腹部强化CT:肝门部占位并梗阻性胆系扩张,肝门部胆管癌可能.腹部MRI:肝门部见4.4cm×3.5 cm ×4.1 cm肿块,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持续强化.术前诊断为:肝门部占位,梗阻性黄疸.

  • 美克尔憩室伴异位胰腺致肠套叠一例

    作者:姜振国;袁昌隆;石建伟;王永生;马秉刚;梁忠泉

    患者女,32岁,因间断右下腹胀痛,伴腹部包块1个月余,疼痛加重ld入院.患者近1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右下腹胀痛,呈间断性发作,无放射痛,伴有恶心、偶有呕吐,食欲差,疼痛剧烈时可出现右下腹包块,疼痛缓解后包块自然消失,未诊治,1d前又出现右下腹疼痛,呈持续性胀痛,肌注盐酸山莨菪碱10 mg后疼痛略缓解,此次发病以来恶心、呕吐多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排黄色软便2次,无发热.查体:急性痛苦病容,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右下腹可触及包块,约6 cm ×4 cm ×4 cm大小,质硬,界清,活动度可,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亢进.血常规:白细胞11.70×109/L;腹部超声:右下腹可见大小约6.2 cm ×4.0 cm低回声区,中心回声增强,横切面呈"靶环样"回声.

  • 甲状腺癌肉瘤二例

    作者:华特波;孟宪瑛;李群;张强

    例1 患者,女,56岁,因颈部增粗20年,咳嗽1个月入院.查体:甲状腺左叶可触及一大小约4.0cm×2.0 cm肿物,边界清,质韧,表面光滑,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右叶未触及明显肿物,听诊未闻及血管杂音,颈部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颈部超声:左叶较大肿物大小约45 mm×20 mm,边界不清,呈略低回声,形状欠规则,内部回声紊乱,内见细点状钙化回声.

  • 嗜酸细胞性肠炎导致横结肠穿孔一例

    作者:刘志贤;张宁;董志方

    患者男,41岁.因腹部胀痛,伴腹泻2周加重1d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无药物食物过敏史.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阵发性绞痛,并伴恶心,每日腹泻3~4次,为黑色稀便,自行服用利复星、黄连素等药物无明显缓解;2周来每日排黑色稀便3~6次,1d来腹痛加重,呈持续性.2周来体重下降约12 kg.查体:T:37.2 ℃、Bp:130/100 mm Hg.患者急性病容,腹部饱满,腹式呼吸减弱,无胃肠及蠕动波,全腹有压痛,伴反跳痛及肌紧张,以中上腹及右上腹明显,右上腹扪及15 cm × 10 cm大小肿物,质韧,压痛明显,肠鸣音减弱.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6.7×109/L、中性粒细胞:70.4%、嗜酸粒细胞计数3.75×109/L(0.02~0.3×109/L);嗜酸粒细胞百分比:14.1%(0.5%~5.0%).CT:上、中腹肠管管壁水肿、周围渗出.拟诊:弥漫性腹膜炎,结肠穿孔:克隆病穿孔?结肠癌伴穿孔?嗜酸性粒细胞性肠炎伴穿孔?行剖腹探查术.

  •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胃癌一例

    作者:丁雪梅;金木兰;周意明;张川;高君;孙文兵

    患者,男,62岁,因"反复上腹胀痛2个月入院".患者入院前2个月开始反复发作上腹胀痛,逐渐加重,伴体重减轻约20 kg.1年前曾患"重症急性胰腺炎",经保守治疗后好转.胃溃疡病史8个月,未系统治疗.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剑突下及左上腹轻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肝功能、血常规正常.血清癌胚抗原阴性.上腹部增强CT示:脾静脉完全闭塞,门静脉起始部近于完全梗阻.胃短血管、胃冠状静脉明显曲张.胃黏膜下血管明显增粗.脾脏中度增大.胰腺基本正常.胆囊结石.胃镜检查:胃小弯侧胃底与胃体交界处较深溃疡,约2 cm×3 cm,胃底静脉明显曲张.活检组织病理示:胃低分化腺癌伴黏液腺癌.临床诊断:①胃癌(T2N1M0);②重症急性胰腺炎后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③胃底静脉曲张;④胆囊结石.

  • 巨块型肝细胞癌外侵致胃大出血抢救成功一例

    作者:刘建阳;李树军;陈永胜;王德华

    患者男,42岁,因"上腹部不适1个月,呕血2h"急诊入院.1周前本院CT检查显示:胃部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胃间质细胞瘤.入院2h前突然出现呕血,出血量约600 ml,伴头晕,曾晕厥1次.患者既往有酗酒史,无肝炎病史.查体:血压85/55 mm Hg,精神欠佳,贫血貌,无肝掌、蜘蛛痣,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心率110次/min,腹软,剑突下深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5次/min.癌胚抗原:1.10 ng/ml,糖类抗原199:3.81U/ml,甲胎蛋白3.42 ng/ml,乙肝表面抗原(-),血白细胞17.5×109/L,血红蛋白90 g/L.入院诊断:胃部肿瘤伴上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入院后立即输血输液抗休克、止血、制酸治疗,血压回升后30 min又呕血500 ml,血压继续下降,立即建立深静脉通道及加压输血、输液,急诊行剖腹探查术.

  • 腹腔镜下减黄的两步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一例

    作者:吴硕东;田雨;苏洋;孔静;范莹

    患者,女,58岁,以"无痛性黄疸伴上腹部闷胀不适10d"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明显黄染.血胆红素206.6mmol/L,直接胆红素187.1 mmol/L,MRCP及腹部CT提示胰头占位性病变.术前诊断:胰头癌.患者于2011年2月12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减黄术.术中见肝脏淤胆严重,呈绿褐色.胆囊增大约15 cm ×8 cm ×6 cm.设计手术方案.找到回盲部的回肠末端,逆行向近端约40 cm处切断回肠再继续向近端40 cm切断回肠,游离并保持回肠袢的血运,将此段回肠顺蠕动方式分别与胆囊和距Treiz韧带下约60 cm的空肠行侧侧吻合.切断肠管与吻合均采用腔镜下切割闭合器完成,残口用腔镜下持针器连续双层缝合.两断端空肠经扩大脐孔切口牵出行侧侧吻合,腹腔镜检查各吻合口无扭曲,无出血和渗漏,冲洗腹腔,置引流管经腹壁戳孔引出.

  • 腋下副脊索瘤一例

    作者:侯素平;刘洪博;王林娜

    患者男,62岁,因发现右腋下肿物2年余,进行性增大3个月余就诊于我院普外科.体检:右腋下触及5cm×4cm×4cm肿块,质稍硬,表面光滑,活动差,无压痛.B超:右腋下软组织内探及低回声包块,回声不均、血流较丰富.于门诊行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与周围的纤维脂肪组织稍粘连,行局部广泛切除术.术后切开肿物,切面呈灰白、灰红色,局部可见出血,质稍硬.

  • 肝移植术后远期胆道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志平;朱继业

    胆道并发症被称为肝移植患者的"阿喀琉斯之踵",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远期生存的重要因素.国外报道发生率为5%~15%[1],我国的大多数中心在开展肝移植初期都经历了胆道并发症发生率高的过程,文献报道发生率可达40%[2].近年来随着对胆道并发症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已经有了显著下降.我们结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移植中心的工作经验,对远期胆道并发症做一综述.

  • 甲状腺全切除术中的甲状旁腺保护

    作者:王松;代文杰

    在甲状腺全切除术众多的并发症中,术后发生低钙血症常常被医生忽视.而引起术后低血钙的原因往往是因为术中对于甲状旁腺的保护没有足够的重视,误切甲状旁腺或误断甲状腺旁腺的血供造成的.现就甲状腺全切除术中的甲状旁腺保护问题综述如下.

  • 重度腹部外伤营养支持治疗一例

    作者:周逢强

    原发性肝癌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据2008年新统计,每年全球新患肝癌人数为74.8万人,因肝癌死亡者高达69.6万人,位居全球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5位和第7位,而死亡原因高居第2位和第6位[1]。全球新发肝癌病例中有50%发生在中国[2],我国的肝癌诊疗形势十分严峻。根据卫生部统计,我国肝癌死亡率在各种癌症死亡率中居第2位。

  • 不解剖喉返神经的甲状腺叶切除术

    作者:檀谊洪;杜国能;肖玉根;严国标;陈庞洲;邱万寿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常见的并发症,研究显示解剖暴露喉返神经可降低其损伤概率[1].我们在良性甲状腺疾病的腺叶切除术中,在甲状腺真假被膜间隙内游离腺叶而不刻意解剖喉返神经,未见有神经损伤的情况发生,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 胆管损伤30例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肖开银;覃晓;陈希纲;彭涛;郭雅;陈滨;卢景宁;彭民浩

    胆管损伤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如果一旦发生,可能面临诸多的并发症,并可造成长期的健康损害和沉重的经济负担.本文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胆管损伤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 卫生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解读

    作者:高杰;朱继业

    原发性肝癌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据2008年新统计,每年全球新患肝癌人数为74.8万人,因肝癌死亡者高达69.6万人,位居全球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5位和第7位,而死亡原因高居第2位和第6位[1].全球新发肝癌病例中有50%发生在中国[2],我国的肝癌诊疗形势十分严峻.根据卫生部统计,我国肝癌死亡率在各种癌症死亡率中居第2位.国际上有多个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指南,例如,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美国肝病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AASLD)、巴塞罗那肝癌小组(Barcelona-Clinic Liver Cancer Group,BCLC)、亚太肝病学会(Asian Pacific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APASL)、日本肝病学会(Japan Society of Hepatology,JSH)制定的治疗指南等,但由于中国肝癌患者的特殊性,这些指南没有一个能被我国医生完全接受[3].

中华普通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1997 01 02 03
1996 01 02 03 04 05 06
1995 01 02 03 04 05 06
1994 01 02 03 04 05 06
1993 03 04 06
1992 01 02 03 04 05
1991 01 02 03 04 06
1990 02 03 04 05 06
1989 01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