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 중화전과의학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6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4152
- 国内刊号: 11-5710/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舒芬太尼麻醉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麻醉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160例,年龄60 ~ 88岁,体重指数小于35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在Ⅰ~Ⅱ级,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每组80例.舒芬太尼组采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实施麻醉;芬太尼组采用芬太尼和丙泊酚实施麻醉.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插管时及拔管后各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的变化.结果 两组分别与诱导前比较,诱导后的SBP、DBP和HR显著性下降,芬太尼组较舒芬太尼组下降更明显(P<0.05).在插管和拔管时,两组患者SBP、DBP和HR明显上升,但舒芬太尼组明显低于芬太尼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均可影响气管插管时及拔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但是舒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更佳,适合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麻醉.
-
易误诊的急性脑心综合征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后脑心综合症的发病机制、二者的因果关系及误诊的原因.方法 通过对5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动态观察,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资料显示脑心综合征在急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为8.7%,表现为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异常.其中脑出血24例,脑梗塞26例,二者并发心肌梗塞的机率无明显差异.心肌梗塞多在脑卒中后第1~2周内发生.本组患者存活46例,死亡6例(12%).结论 脑心综合征是由于急性脑卒中后下丘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儿茶酚胺的分泌增加、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心肌营养障碍、机体的应激性变化使脑灌注压降低,血流减慢,血液黏稠度较高等,以上诸方面的病理生理变化导致了脑血循环和冠脉循环紊乱而发生.因此,认为急性脑卒中与心脏卒中二者在发病进程中互为因果.脑心综合症容易误诊、漏诊,警示临床医生,给予重视.
-
雌激素预防绝经后妇女泌尿系反复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雌激素对绝经后妇女泌尿系反复感染患者的预防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绝经后泌尿系反复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结合雌激素软膏阴道用药,观察预防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E2、阴道pH值、阴道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阴道治疗前后健康评分以及治疗后E2、阴道pH值、阴道健康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53.33%,观察组85.00%;停药后3个月后泌尿系感染对照组复发率30.00%,观察组11.67%,6个月后分别为25.86%和66.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雌激素软膏阴道局部用药,能有效预防绝经后反复泌尿系感染.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移植神经干细胞治疗8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移植神经干细胞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分为治疗组80例及对照组80例,两组均给予控制血压、降颅压、促进脑细胞代谢等治疗,治疗组于术后第5~10天行腰穿鞘内及静脉输注神经干细胞治疗;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对比出院时及出院后3月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功能.结果 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完全独立(6.25%,2.50%),基本独立(15.00%,10.00%),轻度依赖(45.00%,32.50%),中度依赖(25.00%,37.50%),重度依赖(8.75%,17.50%);3月后治疗组:完全独立(17.50%,10.00%),基本独立(36.25%,17.50%),轻度依赖(35.00%,33.75%),中度依赖(8.75%,32.50%),重度依赖(2.50%,6.25%).结论 脑出血术后移植神经干细胞治疗对于降低患者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危险因素病例对照分析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血液透析11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发生透析低血压作为观察组,无透析低血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病因、透析龄、左室肥厚、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超滤量、超滤率、血钠(Na+)、白蛋白、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等因素差异.结果 115例发生低血压40例(34.78%),单因素检验9个变量是引起发生低血压相关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发生低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大(OR =3.29)、超滤率高(OR =3.11)、左室肥厚(OR =2.89)、营养不良(OR =2.70).结论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应针对上述因素实施相应的对策以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应用分析
目的 观察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安全性.方法 分析无痛胃镜检查患者194例的资料,观察组98例患者胃镜检查前10~15 min口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10 ml,对照组96例胃镜检查前不服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分析两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不适程度、反应情况、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呛咳、喉头痉挛、呼吸抑制、无意识躁动、血氧饱和度下降、难以耐受的发生率分别为39.8%、9.2%、4.1%、18.4%、10.2%、8.2%;对照组分别为5.2%、0、4.2%、6.3%、3.1%、1.0%(P<0.05);观察组在检查过程中感受不适的例数及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应用后患者不适反应大、安全性低.
-
不同年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症及合并糖尿病发生率的临床分析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症及合并糖尿病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125例并按患者年龄分为4组,A组:60 ~64岁(30例);B组65~ 69岁(32例);C组70 ~ 74岁(30例);D组≥75岁(33例),观察各组患者并发症及合并糖尿病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发生并发症26例次,B组为27例次,C组为35例次,D组为45例次,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也有所增加.在A、B及C组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位居前4位的分别为脑血管病、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和肾功能不全,低于其合并糖尿病发病率.D组并发症发生率位居前4位的分别为脑血管病、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心肌梗死,高于其合并糖尿病发病率.D组与其他3组患者比较,心功能不全及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年龄段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症及合并糖尿病发生率有所不同,应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防治.
-
几丁糖-地塞米松复合物对术后腹膜粘连的预防
目的 探讨医用几丁糖-地塞米松复合物对术后腹膜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治疗组:对胃肠道恶性病变的患者开腹手术切除病灶后在腹腔应用医用几丁糖-地塞米松复合物;对照组:术后未置药物直接关腹.统计两组术后发生肠梗阻的例数及百分率,比较两组再手术的病例粘连情况.结果 术后7~10 d治疗组发生粘连性肠梗阻7例(5.38%),对照组发生粘连性肠梗阻19例(1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手术的病例治疗组粘连发生率为53.3%明显低于对照组(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在所有发生黏连的病例中治疗组以Ⅰ级粘连多,为10例,对照组以Ⅲ~Ⅳ级粘连多,共16例,治疗组粘连分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空腔脏器吻合口及腹壁切口愈合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 医用几丁糖-地塞米松预防腹部手术后腹膜粘连安全而有效.
-
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IMT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6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IMT,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HOMA-IR、血清hs-CRP、MMP-9水平.结果 ①吡格列酮治疗12周时颈动脉IMT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均显著变小(P<0.05),血清hs-CRP、MMP-9、FPG、HbA1c、TC、TG、LDL-C、HOMA-IR亦显著降低(P<0.05).HDL-C水平明显增加(P<0.05).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IMT分别与年龄、FPG、LDL-C、SBP、HOMA-IR、hs-CRP、MMP-9呈正相关(P<0.05).结论 吡格列酮能有效降低血清hs-CRP、MMP-9水平,减轻血管炎性反应,减少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益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等大血管病变的防治.
-
欣母沛联合米索前列醇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欣母沛联合米索前列醇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2011年5月本院采用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的36例产后出血产妇设为对照组,同期采用欣母沛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的36例产妇为观察组,后将两组产妇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0 min、20 min、30 min内子宫收缩加强率、用药后不同时间段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10 min、20 min、30 min内子宫收缩加强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用药后不同时间段出血量小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欣母沛联合米索前列醇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好,且起效快.
-
自制穿刺针高位人工破膜在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自制穿刺针高位人工破膜在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7月的58例瘢痕子宫阴道分娩孕妇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低位破膜处理,同期58例孕妇设为观察组,对其采用自制穿刺针高位人工破膜进行处理,后将两组第一产程、破膜至宫口开全时间、宫颈扩张速度、转剖宫产率、破膜后不同时间的宫缩强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破膜至宫口开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宫颈扩张速度快于对照组,转剖宫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破膜后不同时间的宫缩强度大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制穿刺针高位人工破膜在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及改善母婴结局.
-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骨转移的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骨转移的临床疗效,以期能为临床诊治DTC骨转移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对57例DTC骨转移患者术后进行131I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骨痛缓解程度、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及病灶影像学变化.结果 44例骨痛患者131I治疗治疗有效率84.09%,无效率15.91%.在不同年龄段、性别、病理分类及有无合并有骨外转移等因素下治疗有效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Tg水平131I治疗后显著下降率42.11%,基本稳定率42.11%,无效率15.79%.在不同年龄段、病理分类及有无合并有骨外转移等因素下Tg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治疗后完全缓解率1.75%,部分缓解率1.75%,稳定率54.39%,进展者24例,进展率42.11%.结论 131I治疗DTC骨转移能明显缓解骨痛,促使Tg水平下降,能缩小部分骨病灶,但是治疗效果受到患者年龄、病理分类及有无合并有骨外转移等因素的影响.
-
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动力髁钢板治疗股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为股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01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股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克氏针组和钢板组各30例,其中克氏针采用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进行治疗,钢板组采用动力髁钢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无畸形愈合,无感染,经过观察发现两组患者HSS功能评分体系(优、良、可、差)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克氏针组明显少于钢板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Graves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对血糖血脂和尿酸的影响
目的 了解Graves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对血糖、血脂及尿酸代谢状况的影响.方法 对26例Graves病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激素(TH)水平、空腹血糖(FBG)和餐后血糖水平(PBG)、血脂水平、尿酸(UA)水平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6例Graves病患者治疗前后对比,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明显降低,促甲状腺激素(hhTSH)明显升高,PBG水平明显降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均明显升高,尿酸改变不明显.结论 甲状腺激素水平对体内血糖及血脂代谢有显著影响.临床上在诊治Graves病时,应当加强血糖、血脂水平的监测,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治,为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检测指标.
-
糖代谢异常孕妇血RBP4、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 探讨糖代谢异常孕妇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脂联素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35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GDM组)、33例妊娠期糖耐量减低孕妇(GIGT组)和30例正常孕妇(NGT组)的血清RBP4和脂联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血清RBP4在NGT组、GIGT组和GDM组逐渐升高(P<0.01),血清脂联素在NGT组、GIGT组和GDM组逐渐降低(P<0.01).糖代谢异常孕妇血清RBP4与FPG、FINS、HOMA-IR呈显著正相关(P<0.01);血清脂联素与FPG、FINS、HOMA-IR呈显著负相关(P<0.01).血清RBP4与脂联素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糖代谢异常孕妇血清RBP4明显升高,脂联素明显降低,且与IR密切相关,提示二者可能参与了IR和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
抗氧化剂对尿毒症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影响的分析
目的 探讨抗氧化剂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疗效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1例,随机分为抗氧化剂治疗组和对照组,监测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的变化,记录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每周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与红细胞压积的比值(EPO/Hct)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与治疗前各组内对比,治疗组患者EPO/Hct、hs-CRP有所下降,对照组患者各指标无变化.治疗后两组间对比,抗氧化剂组EPO/Hct、hs-CRP低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氧化剂治疗能够提高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及改善微炎症状态.
-
右美托咪啶预防全麻心血管反应在妇科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啶对全麻患者苏醒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借此探讨其相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医院2012年5月-2012年7月需要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腹部手术的女性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和盐酸右美托咪啶治疗组(B),每组30例.检测患者麻醉自主呼吸恢复时、拔管时和拔管后10 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率收缩压乘积(RPP),记录患者苏醒时间(呼之睁眼的时间)、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HR、MAP、RPP在麻醉前和拔管前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拔管后以及拔管10 min后上述指标A组较拔管前有显著的升高(P<0.05),而B组则无显著性变化(P>0.05).两组患者在麻醉后苏醒、拔管和呼吸恢复时间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右美托咪啶可以全麻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对麻醉恢复期没有影响,作为全麻的辅助用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认知行为疗法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实施积极认知行为疗法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2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乳腺癌化疗方法,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积极认知行为疗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采用Zung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评定患者心理状态显示,治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NHP)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积极认知行为疗法临床效果肯定,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弹性髓内钉结合高压氧治疗儿童长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弹性髓内钉结合高压氧治疗儿童长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高压氧组16例采用弹性髓内钉结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15例仅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高压氧治疗结束后立即检测,高压氧组治愈率为67%,对照组为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的疼痛肿胀减轻时间、早期活动时间、下地时间和治愈时间分别为(3.3±0.8)d、(11.6±3.7)d、(15.2±3.2)d和(48.1±6.8)d;而对照组为(13.5±2.6)d、(16.2 ±3.8)d、(26.4±5.3)d和(61.5±12.6)d.高压氧组的疼痛肿胀减轻时间、早期活动时间、下地时间和治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弹性髓内钉结合高压氧对儿童长骨骨折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治愈率,缩短疼痛肿胀减轻时间和早期活动时间、下地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一次性单向阀硅胶负压吸引球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一次性单向阀硅胶负压吸引球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安徽省立医院妇科2011年8月-2012年1月同组医师进行的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4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一次性单向阀硅胶负压吸引球组)22例,对照组(常规缝合组)22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均无脂肪液化、感染、切口裂开等愈合不良,切口甲级愈合,外观平坦美观.对照组中切口裂开行二次缝合1例,脂肪液化6例,均行中药外敷后好转.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关腹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肪液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切口裂开率中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一次性单向阀硅胶负压引流球可有效预防切口脂肪液化;显著缩短关腹时间,切口愈合美观,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新方法.
-
两种术式治疗Garden Ⅲ~Ⅳ型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目的 比较观察人工全髋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7年9月-2011年9月,8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全髋置换术组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组,每组41例,比较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全髋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半髋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髋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半髋组(P<0.05),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半髋组(P<0.05),疼痛发生率明显少于半髋组(P<0.05),而两组出血量、引流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髋置换术治疗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半髋置换术,可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降低患者的疼痛率,并发症发生率.
-
Twist、p53和E-cadherin联合检测在乳腺癌中的意义
目的 观察乳腺癌中Twist、p53和E-cadherin mRNA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8月在医院初次就诊的乳腺癌30例均行改良根治乳腺癌标本,癌旁组织和10例同期乳腺良性病变的正常乳腺组织,分别运用RT-PCR的方法检测Twist、p53和E-cadherin mRN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结果 乳腺癌的Twist mRNA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管浸润和TNM分期呈明显的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肿瘤直径、外膜浸润、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乳腺癌组织中的Twist和p53的mRNA的表达较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明显提高(P<0.01),而E-cadherin mRNA的表达较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明显降低(P<0.01),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中的Twist mRNA表达与p53 mRNA呈正相关(r=0.526,P=0.004),而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0.500,P=0.000).结论 Twist和p53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而E-cadherin呈低表达.Twist可能通过上调p53的表达,同时下调E-cadherin的表达,从而促进乳腺癌的浸润、转移,并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
细直径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癌放疗后狭窄
目的 探讨12 mm直径的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癌放疗后狭窄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62例食管癌放疗后狭窄患者随机分为A组(32例)和B组(30例),分别置入12 mm直径和16 mm直径CZES型食管支架治疗,术后随访半年,比较两组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进食均得到明显改善,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支架置入后胸痛发生率和疼痛程度明显低于B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支架阻塞与再狭窄、支架移位与脱落、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 mm直径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癌放疗后狭窄疗效好,疼痛并发症轻.
-
无症状尿检异常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预后分析
目的 观察体检发现尿检异常患者的肾脏临床和病理情况,并对病理类型较重者给予积极的干预治疗,以延缓肾脏病的进展.方法 选取体检发现尿检异常患者共60例,进行肾活检检查,其中定期随访的患者20例.结果 临床表现为血尿合并蛋白尿者多见38例,占63.3%;单纯血尿7例,占11.7%;单纯蛋白尿15例,占25%.肾活检时已有肾功能不全者8例,占13.3%.病理类型多样,其中以IgA肾病多29例,占48.3%;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13.3%,肾小球轻微病变11.7%,膜性肾病和局灶性肾小球肾炎各6.7%,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5.0%,微小病变3.3%,膜增生性肾炎1.7%,狼疮性肾炎3.3%.20例患者平均随访14 ~24(18.8±11.3)个月,2例患者肾功能明显恶化.结论 尿检异常患者临床无任何症状,容易延误病情.应尽早行肾活检明确病理性质,部分病变重的病例应长期随访.对病理类型较重者应及早进行药物干预.
-
咪达唑仑在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辅助腰硬联合麻醉在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以及对产妇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子痫前期产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在胎儿娩出断脐后给予咪达唑仑,记录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寒战、恶心、呕吐以及牵拉痛情况.结果 麻醉后15 min,实验组血压(117.8±1.8)/(71.2±2.0) mm Hg(1 mm Hg=0.133 kPa);对照组血压(115.2±1.9)/(72.1±1.9) mmHg.两组麻醉后15 min的血压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5 min实验组的心率为(82.8±2.7)次/min,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麻醉后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寒战发生率15.0%,对照组55.0%,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2.5%,对照组10.0%,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实验组在牵拉腹膜和探查腹腔的牵拉痛发生率分别为7.5%和10.0%,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咪达唑仑辅助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子痫前期产妇的剖宫产术,能够减少产妇术中寒战及恶心、呕吐的发生,降低牵拉痛,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
重型肝炎并发肝性脑病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重型肝炎并发肝性脑病(HE)的发病率,研究重型肝炎伴HE患者与单纯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液生化指标,探讨重型肝炎并发HE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因重型肝炎住院的145例患者.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HE,将研究对象分成重型肝炎伴HE(HE组,52例)和单纯重型肝炎组(非HE组,9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肝肾综合征等其他并发症患病率和血液生化指标,并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重型肝炎并发HE的患病率为35.9% (52/1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主要因素为:国际标准化比值(INR)(OR=1.57,95%CI:1.04~2.44)、血氨(OR=1.03,95%CI:1.02~ 1.04).结论 重型肝炎并发HE的患病率较高,国际标准化比值和血氨是影响重型肝炎并发HE的主要危险因素.
-
吉非替尼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的27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对照组,同期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吉非替尼进行治疗的27例患者为观察组,将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的血清CA125、CEA及CA242水平进行检测及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的血清CA125、CEA及CA24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非替尼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疗效较佳,且安全性也值得肯定.
-
结合腹横筋膜修补的Lichtenstein手术9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结合腹横筋膜修补的Lichtenstein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2月-2011年12月95例腹股沟疝治疗的临床资料,95例腹股沟疝行Lichtenstein手术中同时行腹横筋膜折叠缝合及内环修补.95例中Ⅰ型疝29例,Ⅱ型疝45例,Ⅲ型疝16例,Ⅳ型疝5例(复发疝).并存病:高血压30例,心脑血管疾病25例,糖尿病18例,前列腺增生19例,慢支肺气肿12例.结果 95例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血清肿7.4% (7/95);尿储留7.4% (7/95);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4.2% (4/95),经穿刺抽吸、加压包扎、保留导尿、理疗等处理短期内均痊愈.无严重并发症,无牵拉感、异物感,疼痛轻、恢复快,随访1~5年无复发率.结论 该手术术式合理,符合现代疝外科理论,符合无张力疝修补原则,临床疗效好,适应症广.
-
高频小探头内镜超声对上消化道浅表癌浸润深度的判断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小探头内镜超声对上消化道浅表癌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2011年5月间,在医院行EMR/ESD或外科手术,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食管癌或胃癌,且肿瘤浸润深度为黏膜或黏膜下层,术前2周内曾进行EUS高频小探头(20 MHz)检查的患者资料.结果 在102例食管浅表癌中,EUS判断内镜下可切除性的敏感性为90%(70/78),特异性为88%(21/24),准确性为89%(91/102);在44例位于上半胃(上1/3胃包括贲门)的浅表癌中,EUS的敏感性为70%(21/30),特异性为79%(11/14),准确性为73%(32/44);在53例下半胃癌中,EUS的敏感性为86%(36/42),特异性为82%(9/11),准确性为85% (45/53).结论 对上消化道早期癌T1a或T1b分期的判断,高频小探头内镜超声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仍是目前的第一选择,但在选择治疗方案时,临床医生应充分了解EUS的优势与不足,尤其对上1/3胃(包括贲门)的病变,应注意结合其它检查方法,对病灶浸润深度进行综合判断.
-
自体游离球结膜瓣移植术在翼状胬肉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自体游离球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对61眼翼状胬肉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后,取颞上方球结膜覆盖于胬肉切除后暴露的巩膜面,做自体游离球结膜瓣移植术.观察结膜植片及结膜和角膜创面愈合情况,有无新生血管及胬肉增生.结果 所有手术均一次性成功切除翼状胬肉,随访6 ~ 24个月.术后1周结膜和角膜创面完全修复.随访期间,复发3眼,表现为鼻侧球结膜或角膜创面有胬肉及新生血管长入,复发率为4.9%.结论 自体游离球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好,复发率低,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手术方式.
-
核素骨显像和MRI对肿瘤骨转移诊断的对照研究
目的 通过对肿瘤骨转移瘤患者分别进行磁共振成像(MRI)和全身核素骨显像(SPECT)并对结果进行比较,探讨两种影像学方法对骨转移瘤诊断效能差异,为临床肿瘤骨转移选择合适的影像诊断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对34例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在2周内分别进行SPECT和MRI,对两种检查图像进行双盲法判读,分别记录两种检查图像中骨异常灶的数量及位置,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34例患者中骨显像阳性30例(88.2%),MRI扫描阳性23例(67.6%),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19,P<0.05).骨显像显示54个阳性病灶数,MRI显示48个检出病灶数,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结论 核素平面骨显像仍为诊断肿瘤患者骨转移的首选检查,MRI可作为必要的补充检查方式.
-
路径大隐静脉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静脉导管溶栓联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1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经健肢股静脉穿刺,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再经患肢股静脉或内踝处大隐静脉穿刺置管,应用尿激酶100mg/120ml以5 ml/h于溶检导管持续泵入、肝素100mg/120ml以5 ml/h于鞘管内持续泵入,每24 ~ 48 h经溶栓导管造影检查,如未溶通继续溶栓治疗,疗程长1周.结果 本组11例血栓完全溶通,4例部分溶通,1例完全不通(合并左髂静脉闭塞,予以球扩+支架治疗),治疗过程中有1例出现穿刺部位血肿、3例有穿刺点处渗血.结论 经皮静脉导管溶栓联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
EREB电外科工作站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EREB电外科工作站进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方法及其优越性.方法 对2009年10月-2012年6月35例患者使用EREB电外科工作站进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并以同期30例使用双极电凝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EREB电外科工作站组平均手术时间80 min,平均手术出血量50 ml,住院时间4d;双极电凝组手术时间100 min,平均手术出血量80 ml,住院时间5d;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EB电外科工作站手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EREB电外科工作站进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住院时间缩短,需熟练掌握腹腔镜操作技巧.
-
老年腰后路内固定术中应用罗哌卡因预先镇痛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0.25%罗哌卡因局麻预先镇痛减轻老年腰后路内固定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躁动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择期老年腰后路内固定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为对照组,不采用预先镇痛;B组患者入室后及手术结束前30 min,分别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预先镇痛;C组全麻后于手术开始前应用0.25%罗哌卡因局麻预先镇痛.结果 C组术后拔管时间、手术结束至完全清醒时间、完全清醒时VAS评分及躁动评分低于A、B组;B组术后拔管时间、手术结束至完全清醒时间与A组比无差异,B组完全清醒时VAS评分及躁动评分低于A组、高于C组.结论 0.25%罗哌卡因局部麻醉操作简单、对老年患者全身影响小、镇痛效果确切,可明显减轻老年腰后路内固定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躁动发生,并能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
-
腹腔镜诊疗在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腹腔镜诊疗技术在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58例急腹症腹腔镜诊疗病例,就诊断成功率、手术方式、预后等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本组58例急腹症病例中57例予腹腔镜下明确诊断,1例病例中转开腹明确诊断,腹腔镜明确诊断率达98.28%(57/58).本组病例诊断为急性阑尾炎31例,胃、十二指肠穿孔16例,盆腔炎4例,局限性肠粘连3例,回盲部憩室炎2例,回盲部肿瘤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本组病例一期腹腔镜手术成功53例,成功率91.38%(53/58),5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0 ~150 min,术后住院3~10 d,平均5.7d.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诊疗技术可以对急腹症作出准确诊断与治疗,同时,90%以上病例可通过腹腔镜手术获成功治愈.
-
苯扎氯铵溶液用于烧伤创面的初步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苯扎氯铵溶液对烧伤创面的抑菌作用及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2007年10月-2008年8月共观察30名成年住院烧伤患者,按自身对照分别使用苯扎氯铵和碘伏溶液换药,在第1、第7天换药前行细菌培养观察长期抑菌作用;10例在消毒后3 min再次行细菌培养,观察其即时消毒效果;第7天观察创面愈合率.结果 苯扎氯铵组和碘伏组的长期、即时抑菌作用基本类似,用药第7天创面愈合率苯扎氯铵组高于碘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换药时患者感觉均有疼痛感,未见伤口周围皮肤瘙痒和皮疹.结论 苯扎氯铵溶液用于烧伤创面的抑菌作用与碘伏类似,但是苯扎氯铵溶液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清洁创面血污及有机物,有利于创面愈合,有可能替代碘伏成为烧伤创面基本用药.
-
探讨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方法 132例不能手术或不同意手术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6例,治疗组应用深部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对照组应用同步放化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近期疗效全部病例均完成治疗,无退组病例.治疗组和对照组总疗效分别为90.9%和69.7%,治疗组近期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优于同步放化疗,并且降低了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探讨.
-
窒息新生儿血清TNF-α、IL-8、IL-10的变化在肾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 分析窒息新生儿血清TNF-α、IL-8、IL-10的变化,探讨其在窒息后肾损害中的价值.方法 足月窒息儿107例,轻度窒息组(B1)63例、重度窒息组(C1)44例,对照组(A)30例,检测生后24 h、第3天、第7天的血清TNF-α、IL-8、IL-10、BUN、Cr、UA、β2-Mg水平.结果 窒息儿血清TNF-α、IL-8、IL-10水平,①24 h,C1组与B1组、B1组与A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②第3天,C1组与B1组、B1组与A组比较升高(P<0.05);③第7天,C1组与B1组比较升高(P<0.05);血清BUN、Cr、UA水平,仅在第3天,C1组与B1组、B1组与A组比较升高(P<0.05),血清β2-Mg水平在24h、第3天、第7天C1组与B1组、B1组与A组比较,P<0.05;血清TNF-α等,C2组与B2明显增高(P<0.01).结论 新生儿窒息后血清TNF-α、IL-8、IL-10水平增高,与窒息程度正相关,窒息越重越易肾损害.血清β2-Mg比BUN、Cr、UA检测对肾损害诊断更敏感.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 研究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医院22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设为感染组.同期的28例未发生感染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再将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移植方式和原发疾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的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11例,显效6例,死亡5例,病死率为22.73%,对照组则24例患者长期存活,4例死亡,病死率为14.29%,两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感染的病情复杂,病死率高,与移植物抗宿主病有关,临床上需要综合治疗.
-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血运重建术后左室重构及心功能
目的 探讨门控心肌断层显像评价血运重建术(PTCA或CABG)对心肌梗塞患者左室重构及心功能影响的临床价值.方法 心肌梗塞组(MI组)24例分别于PTCA或CABG术前1周和术后2~3月行静息门控心肌断层显像.正常对照组21例行静息门控心肌断层显像.利用机器程序分别算出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梗塞面积(IS)、左室球化指数(LVSI).结果 ①MI组术前EDV、ESV和SI分别为(118.6±36.7)ml、(63.2±28.4) ml和1.00 ±0.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8±15.3)ml、(33.5±10.2) ml和0.80±0.06(P<0.01);MI组LVEF为(42.5±12.1)%,显著低于对照组(63.2±8.6)%.②MI组术后EDV、ESV、SI和梗塞面积分别为:(102.0±27.2) ml、(53.5 ±22.1)ml、0.91 ±0.08和(25.3±8.6)%,低于术前的(118.6±36.7) ml、(63.2±28.4)ml、1.00±0.12和(36.3±10.2)%(P<0.05);术后LVEF为(51.8±10.6)%,高于术前(42.5±12.1)%(P<0.01).结论 MI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左室扩大、球型化等左室重构和心功能损害;血运重建术能挽救存活心肌、减低MI患者左室重构和改善心功能;门控心肌断层显像的多项指标对评价MI患者血运重建术的疗效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利血生联合辅酶A在治疗白细胞减少症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利血生联合辅酶A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一五二医院2008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68例白细胞减少症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利血生治疗,20 mg/次,3次/d,连续服用4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辅酶A给予治疗,200 U溶于50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续治疗4周.结果 观察组的显效及总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白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0.01),观察组治疗后2周及治疗4周后的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利血生联合辅酶A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
三种椎间植骨方法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椎间隙单纯植骨、椎间融合器植骨及椎间融合器内外联合植骨3种椎间隙植骨方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手术中椎间融合疗效的差异.方法 36例46个椎间隙接受椎间融合内固定手术,其中10例共14个椎间隙实施椎间盘摘除椎间单纯植骨内固定术,12例16个椎间隙实施椎间融合器置入术,14例16个椎间隙实施椎间融合器内外联合植骨内固定术.摄X线片测量施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随访18 ~ 24个月,单纯植骨组术后3个月时椎间隙高度丢失率达13.7%;椎间融合器组术后12~18个月高度丢失率较高,占总丢失量的50.0%.椎间融合器内外联合椎间隙植骨结合了单纯椎间植骨及单纯椎间融合器植骨两者的优点.术后椎间隙高度丢失无明显高峰期,18个月丢失率为7.53%.结论 椎间融合器内外联合植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手术进行椎间融合治疗中,在维持椎间隙高度、利于椎间骨性愈合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
替莫唑胺联合方案与拓扑替康顺铂方案治疗肺癌脑转移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替莫唑胺联合方案与拓扑替康顺铂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136例合并脑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接受治疗,其中替莫唑胺联合方案组66例,拓扑替康顺铂方案组70例.结果 替莫唑胺组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28例,总有效率48.5%,中位生存期10.1个月;拓扑替康组CR 6例,PR 26例,总有效率45.7%,中位生存期9.2个月.两组有效率及生存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莫唑胺联合方案治疗肺癌脑转移疗效肯定,其近期疗效和长期生存率与拓扑替康顺铂方案组相似,耐受性较好.
-
结膜瓣遮盖术治疗角膜溃疡穿孔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结膜瓣遮盖术治疗角膜溃疡穿孔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2月-2010年8月治疗角膜溃疡穿孔患者13例13眼,穿孔在角膜瞳孔区8例8眼,周边区5例5眼,穿孔原因:均为角膜溃疡所致;采用结膜瓣遮盖术治疗;观察角膜溃疡穿孔愈合情况及前房形成情况,随访3 ~12个月,平均7.5个月.结果 随访时间3~12个月,角膜溃疡愈合良好,所有病例前房均形成,治疗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角膜周边区穿孔视力恢复均在0.8或以上,角膜中央区穿孔视力恢复在0.02 ~0.40,形成的角膜白斑0.5 ~2.0 mm,溃疡区形成斑翳或云翳,无新生血管形成.结论 结膜瓣遮盖术治疗角膜溃疡穿孔,在角膜溃疡愈合、前房形成、挽救视力方面效果较好,是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CT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肾积水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肾积水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6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肾积水患者49例,术后给予对症治疗,待患者全身情况缓解后行进一步治疗.结果 49例患者共57例肾脏穿刺成功,失败2例,双侧同时置管10例.失败2例及导管脱出3例行开放肾造瘘.36例发热患者依细菌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后1~3d体温缓解;其中5例因为脓液粘稠堵塞引流管,予以低压庆大霉素液冲洗后缓解.15例合并肾功能不全者术后予以维持水电解质稳定并抗感染治疗,2~14 d内肾功能缓解至Cr 300 μmol/L以下.患者全身情况缓解后行相应治疗.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肾积水具有成功率高、安全性好、并发症少等优点.能迅速有效地解除上尿路梗阻并及时引流尿液,挽救肾功能,为进一步的治疗赢得时间.
-
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在儿科采血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在儿科采血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科室2012年1~6月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理论进行护理管理干预期间的130例采血患儿设为观察组,同时将2011年7 ~12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期间的130例采血患儿为对照组,后将两个时期护理人员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一次采血成功率、标本合格率、不良情况发生率及家长对采血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2012年1~6月期间护理人员的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高于2011年7 ~12月,而观察组一次采血成功率、标本合格率及家长对采血的十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在儿科采血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佳.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整体护理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已逐渐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急性发作(AECOPD)及所伴发的肺炎和呼吸衰竭是呼吸科收治的主要疾病.积极规范化治疗的同时,整体护理对于促进COPD住院患者的及早康复和减少再次住院率具有重要意义.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45例COPD患者,进行抗菌、化痰、平喘、氧疗及辅助通气等系统规范化治疗的同时,采用生命体征及脉氧监测、促进排痰、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并且针对COPD患者大多是老年人,且长期反复急性发作的特点,结合每个患者的不同背景,积极开展心理疏导、戒烟宣传和有针对性的出院宣教,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患者对住院期间和出院以后规范化序贯治疗的依从性,加速了患者康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序贯护理对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序贯护理模式在中国人群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医院就诊的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4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0例,对照组22例,给予序贯护理模式护理,并进行随访,比较干预前后MMSE、ADL评分变化及干预后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 干预组生活自理能力未见明显下降;干预组患者在序贯护理干预后MMSE、ADL总分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MMSE和ADL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AD患者序贯护理模式可提高住院AD患者的整体智力水平和生活活动能力,延缓痴呆的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开展APN排班 落实责任制护理
目的 减少护士交接班次数,实行护士分层级责任管理,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服务.方法 实行APN连续性排班,临床护士在护理患者时实行小组责任制,设立护理组长,按工作能力与资历将护士分为四个层级,把各层级的护士分为2组,每组2~3人,每组护士固定管一组患者,制订护士工作职责,不同层级护士履行不同职责.按APN排班管理,保证每班都有2名以上护士值班.实行1年后进行的效果评价.结果 减少了交接班时间,减少了因中间环节过多而容易出现的护理缺陷.减轻了年轻护士的工作压力,调动了高年资护士的积极性,同时护士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加,工作压力下降,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护理质量.也充分发挥了各层次护理人员的作用,有效地保障了急救应急能力,加强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及薄弱时段的质量控制,有利于人员的培养及护理队伍的稳定.患者得到护士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有效服务患者的时间增加,健康教育覆盖率得到了提高,落实了责任制护理.APN排班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结论 实施APN连续性排班,落实了责任制整体护理,顺应了现代护理模式的发展,优质护理得到保证.
-
白内障囊外摘除加入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加入工晶体植入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和生活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226例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后严密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尤其眼压的变化,同时实施周密细致的护理措施和生活指导,观察患者的病情恢复及预后情况,并分析临床数据.结果 226例患者均能积极主动配合手术治疗,术后病情平稳,恢复较快,裸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访1~6个月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进行合理、科学、细节化的护理对白内障囊外摘除加入工晶体植入术的成功进行和顺利恢复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
细节护理在儿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在儿科手术护理工作中应用的具体措施和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儿科手术细节护理措施全面实施前2009年1月~12月及实施后2010年1月~12月护理工作情况,用自制的调查表调查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医生的满意度和护理缺陷情况.结果 儿科手术细节护理实施后患儿及家属和医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细节护理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节护理实施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1.7%)明显低于细节护理实施前(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节护理实施后护理纠纷的发生率(1.0%)明显低于实施前(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护理在儿科手术护理中的实施,能明显提高患儿及家属和医生的满意度,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细节护理提高了整体护理服务的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疼痛的临床护理干预
目的 采取预见性临床护理干预,缓解或控制患者疼痛,提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方法 采用预见性评估与系统化的整体护理,从患者的主诉、病史、精神状态、心理、社会因素以及体格检查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疼痛评估,并根据患者对疼痛的描述,客观的记录疼痛程度.以患者的主诉为依据,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从医护合作、心理护理、药物治疗、疼痛干预等方面与患者和家属共同制定护理计划,实施预见性护理方案.结果 通过对6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所有患者安静入睡时都不感到疼痛,完全掌握合适的活动度、活动量,无一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使患者消除了顾虑,积极配合治疗,达到疼痛控制的佳效果,提高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
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及体会
目的 探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及体会.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就诊的36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其入院时间以随机方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药物降压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在健康教育、用药、饮食、运动以及血压等方面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后,患者在对高血压的控制及预防方面均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并在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按时服药、自我测量血压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提升.与治疗前相比,观察两组老年患者平均收缩压改善情况,观察组(血压下降率24.38%)明显优于对照组(血压下降率16.5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不但提高了其对高血压的正确认识、养成了正确健康的生活方式、明显降低血压水平、有效地控制了病情,还使其具有积极、愉悦的生活态度.因此,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在临床医学上尤为重要,值得更深层次的推广.
-
优质服务理念在改善口腔科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优质服务理念在改善口腔科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以了解其在口腔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2年3月于口腔科进行治疗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优质服务理念组)每组各55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心理需求满足程度及对护理效果、护理态度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相关知识掌握及心理需求满足较佳率分别为81.82%和90.91%,均高于对照组,且对护理效果、护理态度的总满意率分别为90.91%和100.00%,也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优质服务理念在改善口腔科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较佳,患者的需求也得到更好的满足,在口腔科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综合保温预防腹腔镜术中患者低体温的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保温措施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体温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1年7月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1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8例,对照组61例.观察组采用电子恒温水温箱加温至36 ~37℃冲洗液冲洗同时加用“十”型系带式胸背及上臂棉护垫,下肢穿棉脚套等综合保温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分别记录患者麻醉前、麻醉后1h体温情况、术中寒颤发生例次.结果 观察组麻醉前、麻醉后1h体温高于对照组,两组体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中寒颤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两组间术中寒颤发生例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取综合保温护理措施,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体温具有保护作用,且稳定生命体征,减少并发症,积极的保温措施可有效维持患者体温恒定.
-
重硅油填充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重硅油填充术对护理的要求.方法 21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依据病情联合剥膜、重水注入、激光、气液交换等,后行重硅油填充,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 21例患者中95.2%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提高,术后眼前指数2例,0.02~0.10者12例,0.12~0.40者7例.21例患者中19例视网膜复位成功,2例患者取油时上方视网膜出现新裂孔给予气体填充后视网膜复位.6例患者眼压升高.结论 术前给予术前评估、心理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体位护理、眼部护理、密切观察术眼情况、生活护理和出院指导等,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视网膜复位有积极作用.
-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门诊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在门诊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融入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对进一步提高门诊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76例,将176例糖尿病患者,按就诊的单双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8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教育.而实验组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采用一对一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有效率.门诊易于开展.
-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急症的治疗与护理
目的 研究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高血压急症的原因,探讨提高防治的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从1995年12月-2010年12月间在血液净化中心采取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且门诊病历齐全的52例并发高血压急症的尿毒症患者.应用硝酸甘油的24例患者为A组,应用硝普钠的28例患者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经紧急降压、强心、利尿、扩血管及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血液透析治疗后高血压得到控制,临床症状改善.另2例死亡,其中,A组中1例死于脑出血,B组中1例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结论 紧急降压、充分透析、超滤脱水和控制透析间期体重,维持透析间期血压稳定,病情观察及护理,是防治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急症的重要措施.
-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与管理
目的 通过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特点,探讨如何完善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方法,有效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 回顾2009 ~ 2011年度护理系统上报的157例不良事件,对其类别、发生原因、特点进行梳理分析.结果 ①护理不良事件前3位分别是输液有关事件、沟通不良事件、跌倒/坠床;②主要原因是护理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沟通不良、评估不足及宣教不全面;③低年资护士不良事件发生率高.结论 重抓核心制度落实和流程管理,完善不良事件防控机制是有效控制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手段;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全体护士的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途径;强化一级质控组织督导职能、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是降低不良事件的重要保证.
-
炎症及其因子在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SIVD)作为脑小血管疾病(small vessel disease,SVD)的一个重要亚型,是血管性痴呆和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常见原因之一.SIVD包括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简称腔梗)和脑白质损害(white matter lesions,WMLs)或称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常见于有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SIVD的临床表现具有异质性,由于其发病率高,且与缺血性中风、认知功能损害、步态异常、排尿障碍、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等有关,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SIVD发病机制复杂,高血压病等血管危险因素与其有关,近年来炎症在SIV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就炎症在SIV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相关炎症因子在SIVD中的变化进行综述.
-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全科医学知识及态度调查
目的 了解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通过《全科医学概论》课程学习后对全科医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全科医学的态度,为在高等医学院校中进一步提高全科医学教育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28名.结果 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全科医学的知识.28.5% (65/228)的学生表示将来不愿意做全科医生,31.1%(71/228)的学生认为全科医生的社会地位比较低;28.5%(65/228)的学生认为全科医生得不到其他专科医生的尊重;51.3% (117/228)的学生认为在全科医学领域很难成为一名专家;48.3% (110/228)的学生表示虽然全科医学的知识非常好,但以后仍然想当一名专科医生.结论 本科阶段对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开展全科医学教育,能够使学生了解全科医学的理论,但是对于培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兴趣效果不佳,今后的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更多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将来从事全科医疗服务.
-
流动儿童自我意识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流动儿童自我意识及影响因素,改善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利用“南京市青少年学习生活情况调查”数据,筛选出其中的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其自我意识评价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列联分析与x2检验.结果 流动儿童自我意识评价总分均值为55.6分,自我意识评价偏低、正常和偏高的比例分别为15.9%、39.1%和45.0%;流动儿童在躯体外貌与属性、智力与学校情况、焦虑3个分量表的平均得分相对较低,且个体之间差异较大;是否独生子女、所在年级、学习成绩、父母文化程度、父母与孩子交流情况、班主任老师的关心程度对研究对象自我意识评价有显著影响.结论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家庭、学校和社会需共同努力,加强沟通交流,营造良好氛围,促进流动儿童心理健康.
-
高水平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度的关系
目的 检测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含量,研究高水平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方法检测89例活动性RA患者、20例骨关节炎患者,20例2-DM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GPI含量,同时检测活动性RA患者血清抗CCP抗体、AKA、RF、CRP、C3和C4.用Spearman's rho相关分析评价GPI与RA病情活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RA患者组血清中GPI含量为8.33(0.21 ~4.53)mg/L,明显高于骨关节炎组(0.88±0.68) mg/L、2-DM组0.12(0.05 ~0.16) mg/L和正常对照组(0.09±0.02) mg/L.GPI含量与DAS-28、RF、ESR、疼痛关节数、关节肿胀疼痛加重时间以及α-胞衬蛋白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结论 血清GPI是辅助诊断RA有价值的指标,亦是反映RA病情活动状态的实用指标.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LPA和LP-PLA2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和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变化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3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急性脑梗死(ACI)组71例,短暂性脑缺血(TIA)组68例,并入选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用无机磷定量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血浆LPA和LP-PLA2含量并比较.结果 TIA组血浆LPA水平显著高于ACI组(4.72±1.21 vs 3.52±1.15,P<0.01),且两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16±0.84,P <0.01);ACI组血浆LP-PLA2水平显著高于TIA组(16.30±6.25 vs 14.1±5.91,P<0.01),且两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58 ±3.51,P <0.01).结论 血浆LPA和LP-PLA2升高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和独立预警因子.
-
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血浆肾素活性及醛固酮
目的 建立使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血浆肾素活性(PRA)及醛固酮(ALD)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竞争机制原理,血浆(或标准品溶液)中的醛固酮(ALD)或血管紧张素Ⅰ(AI)以及加入的放射性免疫试剂125 Ⅰ-ALD或125Ⅰ-AI,竞争性地与一定量的特异性抗体产生免疫反应.血浆(或标准品溶液)中ALD或AI则优先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剩余的抗体再与放射性免疫试剂125 Ⅰ-ALD或125Ⅰ-AI结合.用驴抗兔免疫分离试剂沉淀被抗体结合的125Ⅰ-ALD或125 Ⅰ-AI.离心,取上清液,使用β-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未被抗体结合的游离的125Ⅰ-ALD或125Ⅰ-AI的放射性强度.建立相应的标准曲线方程,求得血浆中ALD或AI的含量,计算肾素活性(PRA)及ALD/PRA比值.结果 变异系数RSD(%)为6.18% ~ 10.79%,AI、ALD的回收率分别为87.61% ~ 116.89%、82.98%~119.22%.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科研及临床.
-
β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本为旨在探讨β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入选患者根据糖尿病病程分为DM Ⅰ组(病程≥5年)与DMⅡ组(病程<5年),利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和尿液中β2-微球蛋白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 Ⅰ组和DMⅡ组糖尿病患者血清及尿液β2-微球蛋白水平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在所检测的115份尿液样本中,尿白蛋白正常的患者(<20 mg/L)有45例,尿微量白蛋白(20 ~ 200 mg/L)有70例,所检测出其中尿β2-微球蛋白增高共78例,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增高共68例.结论 β2-微球蛋白水平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提高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检出率,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的检测方法.
-
胶体金法与ELISA对乙型肝炎标志物检测效果的比较研究
目的 进一步比较胶体金法与ELISA对乙型肝炎标志物检测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1日-2012年6月30日间体检和门诊的524例患者的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回顾性分析,524例患者运用胶体金法与ELISA法进行了检测,对相关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①胶体金法与ELISA法检测HBsAg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方法HBsAg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7.14%.②胶体金法与ELISA法检测抗-HBs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方法抗-HBs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79.20%.结论 ELISA对乙型肝炎标志物的检测效果优于胶体金法.
-
平板运动与CT冠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目的 探讨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及其联合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64 slice CTA)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56例胸痛、胸闷待查者于1个月内分别先后行TET、64 slice CTA与冠脉造影术(CAG),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TET的敏感性为74.1%(120/162),特异性为72.3%(68/94),预测准确性73.4%(188/256),阳性预测值为82.2%(120/146),阴性预测值为61.8%(68/110);与64 slice CTA联合检查的敏感性为87.7%(142/162),特异性为98.7%(93/94),准确度为91.8% (235/256),阳性预测值为99.3%(142/143),阴性预测值为82.3%(93/113).结论 对于疑冠心病患者可先行TET检查,结果不满意可加做64 slice CTA,两者联合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更高.
-
肾上腺皮质腺癌CT影像诊断
目的 分析肾上腺皮质腺癌CT影像表现及诊断依据.方法 收集2005年1月-2011年9月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上腺皮质腺癌2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CT影像资料.结果 功能性皮质腺癌14例,无功能皮脂腺癌7例.肿瘤体积均较大,21例病变均单发,直径≥6 cm,密度不均,20例病变内有出血坏死;5例见钙化灶;增强实性部分明显强化;9例局部浸润及邻近组织受累,11例存在远处转移.术前准确诊断18例,误诊3例,均误诊为嗜铬细胞瘤,诊断符合率85.7%.结论 CT影像学检查是发现和准确诊断肾上腺皮质腺癌重要手段,通过病变CT特征并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可作出准确诊断,但部分肾上腺皮质腺癌与嗜铬细胞瘤鉴别困难,确诊仍需依靠病理.
-
介入性超声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介入性超声对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诊断的价值.方法 通过对212例常规超声提示甲状腺内有结节样病灶,但不能明确病灶良恶性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对可疑病灶进行穿刺、活检,并将病理检查结果与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对比析.结果 ①本组212例患者穿刺活检全部成功,成功率为100%,无一例出现明显并发症.②病理检查显示:212例患者中占位性病变57例,占26.89%;其中甲状腺癌15例,占7.08%,甲状腺腺瘤42例,占19.81%.③病理结果与超声检查对比:有7例患者病理提示为甲状腺腺瘤或甲状腺癌,常规超声检查未能提示,漏诊率3.3%;30例患者病理结果为结节性甲状腺肿,超声诊断为甲状腺占住性病变,误诊率14.15%.结论 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技术,可以对病灶进行选择性穿刺引导,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并发症低,是早期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有效地方法,具有临床广泛应用价值.
-
优化建档团队组合 开辟健康档案立档的新思路
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各地为进一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引导居民“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就医习惯,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硬件建设的同时,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也在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但在实际的建档工作中,显现出居民的主动配合不够,健康档案的完整率和准确性不高等问题.文章从建档一线工作人员的视角出发,以实践体会为基点,以归纳目前居民健康档案立档工作的现状为突破口,同时结合目前一些社区积累的相关经验,从“人”的因素出发,提出通过“优化建档团队组合”去开辟健康档案立档的新思路,以期望对我国的居民健康档案的立档工作有一定的帮助,从而为早日实现全民建档、实现远程医疗提供条件,终实现新医改的设想,使医患双赢,构建和谐社会.
-
全科医疗模式下血管性认知障碍社区干预的难点及对策
脑血管病患病率居于高位,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患病人数也逐年增高,干预成本巨大,但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文基于全科医学模式下社区服务的实际状况,探讨了血管性认知障碍(VCI)在全科医学模式下社区防治中存在的就诊少、诊断少和早期治疗少的内在因素.社区卫生服务实质是全科医疗服务模式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结合社区医疗服务干预的难点,如存在人员(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家属)因素、结构(知识结构等)差异、资金投入少和治疗手段落后等诸多困难,提出了建立三级医院-社区服务中心-患者及家庭的干预体系,把慢病管理(防治脑卒中)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筛查、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以及临床干预与科研工作“三结合”的对策,做好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社区干预工作.
-
血糖管理对缺血性卒中的影响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管理与缺血性卒中之间的关系,探讨糖尿病管理对缺血性卒中的影响.方法 将186例(2009年5月-2011年5月)上海市徐家汇社区血糖库中的病例平均分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多元logistic回归筛选糖尿病造成缺血性卒中及影响缺血性卒中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经过2年的干预比较两组发生缺血性卒中的情况.结果 干预组通过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干预,发生卒中的可能性小,P值<0.05.非干预组发生卒中的可能性大,P值>0.05.尤其是糖化血红蛋白是影响缺血性卒中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与缺血性卒中关系密切,而且卒中后伴糖尿病进展快,预后差,病死率、残疾率及再发脑梗死率更高.通过干预糖化血红蛋白达到了减少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寻找临床路径在医院管理中的决策点
为促进临床路径在医疗管理中的应用,文章分析了临床路径在医疗管理中的作用,临床路径在医院管理中逐步被推广应用,认为实施临床路径是“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的具体体现,必将促进医疗的有效管理和医疗质量的提高,它是一种创新型的医疗管理模型,核心理念是实施标准化管理,查漏补缺,对医疗质量实时监控,在医院管理中找到决策点并不断改进医疗质量.在保证、维持和改善医院的医疗质量,进行医疗质量的正确评价中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为医疗部门的管理者、计划机构、医院和临床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临床路径的具体运用是目前值得推广的医院创新型管理模式.临床路径在医疗管理中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卫生资源的调查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人群的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掌握社区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的提供和利用情况.方法 采用入户调查法,对广东省深圳市及中山市的464名≥60岁的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464名≥60岁的老年调查对象中,高血压的粗患病率为53.9%.“日常生活依靠药物帮助”及“家庭关系”与高血压有较强有关联,其OR值分别为1.863,1.958.超过70%的调查对象不知道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83.3%的调查对象表示不会主动获取保健知识,只有4.1%的调查对象接受过医生面对面讲授健康知识,44.4%的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结论 社区老年人群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相当缺乏,可利用的公共卫生服务资源较少.
-
糖肝康对CCl4肝损伤模型肝功能影响机制研究
目的 观察具有健脾益气、调肝解毒活血之效的糖肝康,对CCl4所致慢性肝损伤大鼠肝功能、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用腹腔注射40% CCl4的方法建立慢性肝损伤大鼠模型,并分为4组(n=10):模型对照组、糖肝康小剂量与大剂量组、降糖甲对照组,另加空白对照组(n=10),分别灌胃.药物干预12周后,观察糖肝康对慢性肝损伤大鼠TNF-α、IL-6、SOD、MDA及其肝功能的影响.结果 糖肝康不仅可以使慢性肝损伤大鼠ALT、AST水平明显降低,还能有效地降低肝损伤大鼠的炎性因子TNF-α、IL-6和氧化应激相关指标SOD、MDA的水平.结论 糖肝康对大鼠肝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炎性因子TNF-α、IL-6的水平及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
我院处方点评模式与实践
目的 建立并完善处方点评制度,定期进行处方分析,提高处方质量,降低用药不合理性,以期解决与用药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方法 通过建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有效的分工,完善相关的工作制度和流程,建立临床药师制、三阶质量管理制度,形成系统化的处方点评制度.结果 实行处方点评制度后,全院药品比、门诊药占比、门诊平均处方费用分别为43.00%、49.50%、86元,均比以前更为合理化.结论 该模式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控制医院的药品比、门诊处方费用,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实现为官兵和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的目标,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
术中心理护理对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术中心理护理对男性乳腺发育症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对30例接受手术的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在手术中实施心理护理,告知他们关于乳腺切除手术的相关知识,观察、分析及处理术中负性心理反应.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时,手术全过程播放音乐,降低受术者身体不适感,建立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使整个手术过程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进行.结果 术中心理护理可改善负性心理事件,可减轻患者的焦虑,保持术中血压与心率的平稳,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结论 术中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更好地配合手术,促进术后康复.
-
心理干预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肝活检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于肝活检术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心理干预是否可使术后疼痛率下降.方法 2010年10月-2012年1月对30例乙型肝炎血清学阳性的肾移植候选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肝活检术.将这3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干预组,进行心理干预;另一组为对照组,只进行一般的健康宣教.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采用x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程度,分析通过心理干预能否使患者肝活检术后疼痛率下降.结果 通过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率的比较,可发现进行心理干预组患者的疼痛有明显改善.结论 进行肝活检术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术前术后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可使术后疼痛率下降.
-
细致化护理对肝癌介入患者睡眠及心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细致化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患者睡眠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程度.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5月于本院进行肝癌介入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进行细致化护理干预,然后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1周的PSQI量表和POMS量表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PSQI量表和POMS量表各个指标的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护理后观察组PSQI量表和POMS量表各个指标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细致化护理对肝癌介入患者睡眠及心理状态的影响较明显.
-
“综合病例式”培训方法在提高低年资护士护理技术水平中的应用
目的 在短期内提高低年资护士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水平,满足临床护士工作需要,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在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到临床工作4年的护士中选取64名,被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试验组(n=30),B组为对照组(n=34),试验组采用“综合病例式”培训方法进行专科技能培训40学时;对照组采用传统单项流程式技能培训方法进行专科技能培训40学时,两组均采用自制临床护士岗位技能考核综合评价表进行培训前后综合应用能力测评.结果 试验组专科技能综合应用能力总成绩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综合病例式”培训方法是提高临床低年资护士专科技能综合应用能力的有效措施.
-
以消化系统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报告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弥漫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主要累及皮肤黏膜、骨骼肌肉、肾脏等多个脏器和系统,表现出多种临床症状,虽然SLE可直接或间接累及消化道,但以胃肠血管炎为首发症状者常不被临床医师重视,容易漏诊和误诊.本文报道2例消化科就诊而终诊断为SLE的患者,以期提高对该病诊疗的认识.
-
百草枯中毒患者细胞因子变化与临床治疗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变化规律,研究其与临床治疗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2009年1月-2011年1月的2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设为A组观察组(n=20),同时并另设B组对照组(健康人,n =20),将两组进行静脉血和动脉血的采集检测及比较对照分析.结果 患者血清细胞因子PDGF、IGF-1、TNF-α和IL-10等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β、IL-6相比较则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百草枯中毒发病机制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对百草枯中毒造成的肺、肝和肾的损害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可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
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疗效影响的观察
目的 观察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治疗的疗效及对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从本院慢性病管理的365例原发性高血压且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48例和社区健康教育组(治疗组)52例,进行为期2年的前瞻性研究.两年后比较两组高血压病治疗的效果及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社区健康教育组高血压病治疗的效果优于观察组(P<0.05);社区健康教育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85%,观察组为18.75% (P <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及防止脑血管事件发生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社区健康教育既具有生物学意义,也具有社会学意义.
-
连云港市2010年772例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连云港市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为进一步降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网络直报和月报告一览报表上报的772例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相关信息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和数据汇总.结果 共有20种生物制品发生772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6.18/10万,发生年龄主要集中在0~岁组和1~岁组,两年龄组发生数占总发生数的65.02%,发生的不良反应分类以一般反应为主,共666例,占总数的86.27%,临床诊断以发热红肿硬结为多,共651例,占总数的84.33%.结论 连云港市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中的AEFI管理网络直报系统运转正常,且敏感性不断提升.各县区均有不良反应报告,多种疫苗均可发生,但发生率并不相同.应关注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人群和苗种,通过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加强基层接种人员的业务培训、严格掌握疫苗接种禁忌症和强化卫生知识宣传等手段和途径,有效减少和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
预防接种纠纷常见隐患及防范对策
目的 了解预防接种纠纷产生的隐患,探讨相应的防范对策,以减少预防接种纠纷的发生,促进预防接种工作的开展,保护儿童健康.方法 总结和分析预防接种门诊纠纷产生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结果 预防接种门诊纠纷产生的原因有: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不好,操作技术水平低,缺乏沟通,以及接种方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预防接种知识缺乏,家长的期望值较高等.并针对原因提出了完善管理制度,改善工作环境,开展优质服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专业接种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和沟通能力的措施.结论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改进服务态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增强法律意识,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减少预防接种纠纷的有效措施.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7 08 09 10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