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乳腺病(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reast Disease(Electronic Version) 중화유선병잡지(전자판)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中青年女性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慢性疼痛的疗效观察:一项前瞻、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非甾体抗炎药对中青年女性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慢性疼痛的疗效。方法纳入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在本院行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的中青年女性患者120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疼痛,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测定表( HAD)评分为8~15分。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60)及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缓释胶囊(芬必得,0.3 g,每日2次),治疗组采用芬必得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1片,每日2次),疗程8周,分别于入组时、治疗4周和8周后进行疼痛模拟评分( VAS)。采用HAD进行情绪障碍评分以及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进行睡眠质量评分。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4周和8周后治疗组疼痛VAS评分显著降低(F=8.337, P=0.002),有效率高于对照组(38.33%比20.00%,χ2=4.881,P=0.027;70.00%比36.67%,χ2=13.393,P=0.000);治疗组焦虑及抑郁指数明显降低(F=16.825, P=0.000;F=10.026, P=0.000),且均低于对照组(F=6.074, P=0.033;F=4.221, P=0.172);治疗组PSQI下降(F=8.681, P=0.00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587, P=0.284)。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中青年女性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慢性疼痛疗效优于单纯非甾体抗炎药,且伴有情绪及睡眠质量改善。
-
乳腺癌组织中CD68、B细胞淋巴瘤基因2及VEGF16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抗原CD68、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 cell lymphoma/leukemia-2, Bcl-2)及VEGF16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本院40例手术切除浸润性乳腺癌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 CD68、Bcl-2及VEGF165的表达。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相关性分析采用 Pearson 相关分析法。结果乳腺癌组织中 CD68、Bcl-2及 VEGF165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28/40)、77.5%(31/40)、80.0%(32/40),癌旁组织中分别为10%(4/40)、57.5%(23/40)、15.0%(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37,21.877,35.104,P均=0.000)。 CD68、Bcl-2、VEGF165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有无脉管癌栓、ER、PR表达无关,而与乳腺癌的TNM分期(r=4.571、4.167、4.167, P=0.033、0.041、0.041)、淋巴结转移(r=8.127,P=0.004;χ2=5.974, P=0.015;P=0.036))有关(P<0.05)。 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乳腺癌组织中CD68与Bcl-2之间(r=0.793, P=0.000),CD68与VEGF165之间(r=0.494,P=0.002),Bcl-2与VEGF165之间(r=0.507,P=0.001)均呈正相关。结论乳腺癌组织CD68、Bcl-2及VEGF165过表达,三者可作为判断乳腺癌病情的参考指标。
-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TIVAP)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PICC)在乳腺癌患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在本科住院的297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按照中心静脉置管方式分为PICC组(n=187)和TIVAP组(n=110)。将两组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带管期间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TIVAP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略低于PICC组[84.55%(93/110)比92.51%(173/187),χ2=4.70,P=0.03];TIVAP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PICC组[1.82%(2/110)比9.09%(17/187),χ2=6.12,P=0.01];与TIVAP组比较, PICC组患者带管期间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PICC 组与 TIVAP 组生活质量较好的比例分别为90.91%(170/187)比100%(110/110),χ2=10.61,P=0.00]。结论 TIVAP虽然操作较PICC复杂,价格高于PICC,但其具有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导管维护间隔时间长、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小等优点,值得在静脉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中推广应用。
-
腋窝逆向淋巴示踪预防乳腺癌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SLNB)或腋窝淋巴结清扫( ALND)过程中,进行腋窝逆向淋巴示踪( ARM)以保留引流上肢淋巴液的腋窝淋巴结的可行性,及其对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本科71例全乳房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术患者( SLNB组)和13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 ALND组)进行临床研究。将SLNB组和ALND组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示踪组,即:SLNB对照组36例,SLNB示踪组35例;ALND对照组64例,ALND示踪组70例。 SLNB示踪组和ALND示踪组的手术方式除与其对照组相同外,还需进行ARM以保留引流上肢淋巴液的腋窝淋巴结( ARM淋巴结)。前哨淋巴结和ARM淋巴结定位方法如下:术前2 h,在患者乳房肿块周围及患侧上臂内侧皮下注射99 Tcm-Dx标记的同位素,并于术前5 min在患侧上臂内侧皮下注射2 ml亚甲蓝进行ARM淋巴结显色,术中用同位素γ探测仪探测放射性核素热点进行前哨淋巴结定位,并用γ探测仪结合蓝色染料定位ARM淋巴结。术中注意观察ARM淋巴结蓝染情况及其与前哨淋巴结有无重合,若无重合则保留所有蓝染的ARM淋巴结,若有重合则同时切除前哨淋巴结和ARM淋巴结;术后统计切除的淋巴结数量、术中出血量、置管时间、引流液体量及手术时间。术后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情况。定量资料分析采用 t检验,定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或χ2检验。结果在SLNB示踪组35例患者中,26例(74.29%,26/35)术中检测到ARM淋巴结,其中1例患者前哨淋巴结与ARM淋巴结重合,此患者在SLNB过程中也接受了ARM淋巴结切除,因此SLNB示踪组ARM淋巴结保留率为71.43%(25/35)。在ALND示踪组70例患者中,67例(95.71%,67/70)术中检测到ARM淋巴结,其中5例患者前哨淋巴结与ARM淋巴结重合,此部分患者在ALND过程中同时接受ARM淋巴结切除,因此ALND示踪组ARM淋巴结保留率为88.57%(62/70)。在SLNB对照组与SLNB示踪组之间以及ALND对照组与ALND示踪组之间,腋窝淋巴结切除数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液体量及置管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1.136、-0.570、0.032、0.903,P=0.264、0.570、0.975、0.370;t=1.149、0.416、1.405、-0.547,P=0.253、0.678、0.162、0.585),但是SLNB示踪组和ALND示踪组的手术时间均长于其对照组[(90.26±6.04) min比(86.61±5.62) min,t=-2.616,P=0.011;(112.24±7.94) min比(92.33±6.88) min,t=-15.399,P=0.000]。术后随访6个月:SLNB对照组与SLNB示踪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分别为11.11%(4/36)和8.00%(2/25),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ALND对照组与ALND示踪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分别为31.25%(20/64)和6.45%(4/62),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60,P=0.000)。结论乳腺癌患者行SLNB或ALND的过程中可以行ARM。 SLNB过程中保留ARM淋巴结对降低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无意义,而ALND过程中保留ARM淋巴结可有效降低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
-
曲妥珠单克隆抗体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HER-2在20%~25%的乳腺癌患者中呈过度表达状态。 HER-2过表达与疾病侵袭性强、复发率高及生存期短密切相关[1]。生物制剂曲妥珠单克隆抗体是以HER-2为目标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死亡。目前,曲妥珠单克隆抗体已被批准用于乳腺癌术后辅助和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曲妥珠单克隆抗体联合化疗的新辅助治疗临床试验研究表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也可能会从术前曲妥珠单克隆抗体治疗中获益。国内外研究陆续报道新辅助治疗曲妥珠单克隆抗体临床研究数据,本文就一些重要研究中患者接受新辅助曲妥珠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治疗疗效和安全性数据作一概括分析。
-
乳腺超声检查新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乳腺癌,是提高患者生存和预后,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现有的乳腺辅助检查包括红外线、超声多普勒、钼靶X线及MRI等,其中高频彩色多普勒因其安全性高、操作简便、无放射性、费用经济及可重复性,在乳腺检查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乳腺组织不同成分的声学特性产生不同的反射及散射图像,得到层次丰富的解剖和病理细节[1],已成为中国乳腺疾病筛查的首选方法,在乳腺肿瘤的早期发现、乳腺肿块性质判定及介入性诊断穿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正确认识乳腺增生性病变
乳腺科收治的患者中,90%是乳腺良性疾病(benign breast disease, BBD),可简单分为三类:先天性病变、正常乳腺发育和复旧异常( aberrations of normal development and involution, ANDI)和非ANDI病变[1-2]。对于ANDI,临床上研究较少,常常认识不足。在女性的一生中,乳房受内分泌等诸多因素调控,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极易出现各种异常改变,甚至发生病变,哪些属于生理范畴,哪些属于病理范畴,特别是其与乳腺癌的关系,令大部分女性甚至专科医师都产生很大的疑虑和困扰。
-
中国乳腺癌外科治疗发展回顾
20世纪50年代,笔者在《Surgery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上读过一篇关于乳腺癌外科治疗一百年回顾的综述,印象颇为深刻,感触良多。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又过了半个多世纪,这60余年正是中国乳腺癌治疗飞速发展的时期。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使乳腺癌外科治疗向更理性、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大量循证医学证据的出现不断推动着乳腺癌综合治疗理念的更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顾新中国乳腺癌外科治疗的历史,有助于加深临床医师对乳腺癌诊治模式的认识,提高乳腺癌综合诊治水平。
-
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与治疗
乳腺纤维腺瘤是一种常见的乳房良性疾病,约25%无症状女性可发生[1],多见于年轻女性,发病高峰为15~3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边界清楚、活动性好的结节状物,偶伴疼痛,多数为单发病灶,约20%为单侧或双侧多发病灶[2]。可同时性或异时性发生。多数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患者都有家族史[3]。传统的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和诊疗技术包括微创技术的发展,对这种疾病的预后和处理有了更深的认识,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
吸脂后环乳晕切口治疗男性乳房发育
男性乳房发育系指男性乳腺导管周围组织及脂肪组织的异常增生及发育,发病率为32%~65%[1],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可触及的乳腺组织,呈圆盘状结节或弥漫性增大,局部可感觉到隐痛或触痛。一般认为病因是由于雌激素相对或绝对性增多或雄激素降低所致[1]。治疗上首先应寻找病因,可进行药物治疗,他莫昔芬、托瑞米芬和中药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2]。去除病因后,若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外观,可考虑手术治疗。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对17例男性乳房发育患者采取吸脂加环乳晕切口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
激素联合手术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25例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较少见的乳腺无菌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因为其临床体征与乳腺癌表现相似,常造成误诊。本病的发病机制到目前为止尚未得到证实,治疗方案也没有统一。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于2008~2012年共收治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25例,采用皮质激素联合手术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
乳腺原发淋巴瘤的诊治
乳腺原发淋巴瘤( primary breast lymphoma,PBL)临床少见,占所有乳腺恶性肿瘤的0.04%~0.50%,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比例不足1%,占所有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7%~2.2%[1],本文回顾性总结了本院收治的3例PBL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探讨其病理特征、组织学类型、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40例分析
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但目前尚无可靠方法进行预防。现对本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108例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发生皮下积液的40例患者资料进行讨论。
-
乳腺大汗腺癌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乳腺大汗腺癌( apocrine carcinoma,AC)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主要由大汗腺分化的细胞构成。因为病例少,目前临床缺乏足够资料来指导该病的诊治。本文报道1例,并结合国内文献资料对该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进行讨论。
-
乳腺交界性叶状肿瘤伴上皮癌变一例
乳腺叶状肿瘤( phyllodes tumor)内伴有上皮癌变,是一种少见疾病,大部分良性或恶性叶状肿瘤伴有上皮癌变,交界性叶状肿瘤发生癌变的病例更为罕见,且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1例,现将该病例的临床诊治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
乳腺念珠菌病
世界卫生组织( WHO )推荐婴儿需要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对于婴儿而言,母乳喂养可以促进胃肠道成熟、提高免疫力、预防急性疾病,远期益处包括降低急慢性疾病的发生率和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对于母亲而言,母乳喂养可以促进子宫复旧、体重降低、防止产后抑郁及提高心理满足感,促进恢复到孕前状态。母乳喂养的远期益处包括降低乳腺癌、卵巢癌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降低绝经期后骨质疏松和髋骨骨折的发生率。母乳喂养好处很多,包括WHO在内的许多国际组织纷纷强调母乳喂养的重要性,美国的母乳喂养率从1971年的24.7%上升到2008年的74.6%[1]。但是,仍有很多产妇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母乳喂养,其中乳头疼痛是导致回乳的第二大原因[2]。据文献报道,产后6周内96%的哺乳期妇女可出现乳头疼痛,约23%的患者因此而回乳[3]。哺乳时乳头/乳房疼痛的一个常见原因是念珠菌感染[4],其中大多数为白色念珠菌感染。念珠菌是人类阴道及胃肠道的常驻真菌,也是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婴幼儿口腔念珠菌感染(鹅口疮)也十分常见。尽管有许多关于奶牛和山羊乳腺感染念珠菌的文献报道,但关于人乳腺念珠菌病的报道却并不多见。本文对人乳腺念珠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诊断方法作一综述。
-
囊内乳头状癌的再认识
囊内乳头状癌( intracystic papillary carcinoma, IPC)是一类非常少见的乳腺癌,比例不超过3%[1]。传统认为IPC是导管内乳头状癌的一个亚型[2]。有学者研究发现肿瘤囊壁周围的肌上皮细胞( myoepithelial cells, MEC)表达缺失[3],部分IPC具有低度侵袭能力[4-5],使得传统的观点受到挑战。本文就IPC的相关研究作一介绍。
-
三阴性乳腺癌的遗传易感性
三阴性乳腺癌(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定义为ER、PR 和HER-2表达缺失,约占侵袭性乳腺癌的15%。 TNBC侵袭性强且与早期复发和不良预后相关。15%的TNBC与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相关,70%的BRCA1相关性乳腺癌为TNBC,而BRCA2相关性乳腺癌只有16%~23%为 TNBC。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和大型基因分型测试确认的72个常见已知乳腺癌易感突变位点中, TOX3、 ESR1、RAD51L1、TERT、19p13.1、20 q11、MDM4、2 p24.1和 FTO 与 TNBC 相关,且19 p13和MDM4突变只与TNBC 有关,与其他亚型乳腺癌无关,这说明存在TNBC特异性突变位点。因此,能通过其常见或罕见种系易感等位基因类型的特殊性将TNBC与其他亚型乳腺癌区分开来。由Stevens 等发表在《Cancer Research》的文章《Genetic susceptibility to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总结了近年来关于TNBC遗传易感性的相关研究。本文摘译如下。
-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4年选题征稿
-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征稿、征订启事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是国内首家专注于乳腺疾病研究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是中华医学会电子版医学系列杂志之一。编辑部设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由著名肿瘤学专家孙燕院士和姜军教授担任总编辑。本刊自2007年创刊起连续两次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为“十一五”和“十二五”重点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先后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IC)、《乌利希期刊指南》等国内外重要检索系统收录,且从2009年起连续多次通过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的综合评定和专家评议,被遴选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0年被中华医学会评为优秀连续型电子出版物,2013年荣获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优秀期刊奖。
-
2014年第八届全国乳腺癌重庆论坛会议通知
-
本刊可直接使用英文缩写的常用词汇
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如DNA、RNA、HbsAg、Ig,可不加注释直接使用。对本刊常用的以下词汇,也允许直接使用英文缩写。
-
乳腺癌的精准诊疗:临床发展新趋势
近10余年来,乳腺癌临床诊治研究快速发展,其重要进展是在临床诊治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小有效治疗”,形成了二个重要趋势,即遵循指南和个体化治疗。一方面,越来越多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发表,使乳腺癌的临床指南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乳腺癌的临床诊治不再是依据医师的“临床经验”,而是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制定的“临床指南”,大大减少了盲目和不合理的治疗。另一方面,医师诊断乳腺癌时,患者间存在年龄不同、身体状况不同、肿瘤的临床分期不同、组织学类型不同、分子分型不同以及伴随疾病不同等情况。因此,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不能像“熟练工人生产合格产品”一样,千篇一律采用一种治疗方法,而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科学的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从而发展了重要的“个体化治疗”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