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疝和腹壁外科(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rnia and Abdominal Wall Surgery(Electronic Version) 중화산화복벽외과잡지(전자판)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腹腔镜联合开放手术方式修补腹壁切口疝
目的 探讨新型杂交手术方式在腹壁切口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广东省人民医院60例腹壁切口疝患者,在开放方式下将补片一侧固定于腹腔内,于腹腔镜方式下完成其余部位的方式固定的新型杂交方式,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中切口疝11例(18.3%),大切口疝26例(43.4%),巨大切口疝23例(38.3%).手术时间75 ~120(90±14) min,住院天数4~9(6.0±1.2)d,术后随访时间3~12(8.0±2.5)个月.术后脂肪液化1例,经保守治疗及门诊随访,1周后恢复.切口感染1例,予以门诊输液及换药治疗,2周后切口感染治愈.术后无慢性疼痛患者,亦未见复发患者.结论 新型杂交手术方式对适当选择的腹壁切口疝患者来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总体效果显著,具有可行性.
-
三种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 对内置补片完全腹膜化修补术、经腹腹膜前修补术及全腹膜外修补术三种术式应用于腹股沟疝治疗中的效果进行比较探讨.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接受治疗的186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A组、B组和C组,每组患者62例.A组患者应用内置补片完全腹膜化修补术予以治疗,B组患者应用经腹腹膜前修补术予以治疗,C组患者应用全腹膜外修补术予以治疗.分析、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治疗后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结果 经过相应的手术治疗之后,B、C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疼痛持续时间方面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住院时间方面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并发症情况方面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复发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WBC、CRP水平方面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股沟疝患者应用内置补片完全腹膜化修补术治疗,都能够获得较TAPP以及TEP更好的临床效果,并且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加以推广应用.
-
不同类型网片对大鼠输精管组织结构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探讨重量型聚丙烯网片、轻量型聚丙烯网片和聚酯网片在不同时期对大鼠输精管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雄性成年SD大鼠60只,周龄(8.8±0.7)周,体重(286±75)g.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四组:对照组、重量型聚丙烯网片组(HWPP组)、轻量型聚丙烯网片组(LWFP组)、聚酯组各15只大鼠.对照组:仅分离单侧精索及周围血管后缝合切口;HWPP组、LWPP组、聚酯组:分离单侧精索及周围血管后用相应的网片包绕精索.各组分别在术后1、4、12周时处死5只大鼠,采集大鼠的输精管标本,通过分析输精管皱襞数量和固有膜与黏膜层紧密性来评估不同类型网片对精索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 (1)术后各组输精管管腔无闭塞现象.(2)对照组输精管皱襞数量在术后1、4、12周时无明显变化(P>0.05),而HWPP组、LWPP组、聚酯组的输精管皱襞数量在术后1、4、12周较对照组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网片在大鼠体内放置时间的延长输精管的皱襞数呈现进行性减少现象,其中HWPP组的输精管皱襞数量较LWPP组和聚酯组减少更为明显(P<0.05),而LWPP组和聚酯组的皱襞数量差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1、4、12周时对照组输精管固有膜与黏膜层未见明显分离现象(P>0.05);术后1周HWPP组、LWPP组、聚酯组输精管的固有膜与黏膜层分离现象较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4周时HWPP组的固有膜与黏膜层分离现象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而LWPP组、聚酯组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12周时三个网片组的固有膜与黏膜层分离现象较对照组明显增多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网片在大鼠体内放置时间的延长HWPP组、LWPP组和聚酯组的输精管固有膜的分离现象都会增加,其中HWPP组的固有膜与黏膜层分离现象较LWPP组和聚酯组增加的更加明显,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聚酯组和LWPP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三种网片对大鼠输精管的组织结构均存在不同程度影响,HWPP网片较LWPP和聚酯网片对输精管的影响较大,并且这种影响随着网片在大鼠体内植入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
载有纳米银新型复合补片在污染条件下大鼠腹壁缺损修补中的运用
目的 观察载有纳米银新型复合补片在污染条件下对大鼠腹壁缺损修补的应用效果,对其耐受感染和防粘连效果进行评价,进而探讨新型补片在感染条件下腹壁缺损一期修复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200~280 g,随机分为普通聚丙烯补片组(A组)和新型纳米银复合补片组(B组),制备污染条件下大鼠腹壁缺损模型(缺损面积2 cm×2 cm),分别使用以上两种补片完成一期修复,术后对比观察两组大鼠一般情况及伤口愈合情况,术后30 d处死大鼠观察腹腔脏器粘连情况,同时切取补片及其周围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术后30 d内共4只大鼠死亡,其中A组3只,B组1只,死亡原因与补片修补无关.切口愈合情况B组优于A组(P<0.05),术后30 d二组均见腹腔脏器与补片粘连,主要为肠管、网膜,B组轻于A组,按照修正的Katada粘连评分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术后30 d,光镜下聚丙烯补片组依然有大量炎细胞浸润,可见毛细血管生长,成纤维细胞开始大量增生,胶原分泌增多,局部肉芽组织形成.新型纳米银复合补片组创面可见少量炎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纤维和毛细血管大量增多,肉芽组织结构致密,成熟度高.结论 新型纳米银复合补片在污染条件下腹壁缺损的一期修复中,具有更好的耐受感染、抗腹腔粘连特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其远期效果及生物安全性尚需进一步研究和评价.
-
超普疝装置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普疝装置(UHS)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应用UHS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5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1例手术全部成功完成,手术时间(70± 21) min.术后发生切口迟发皮下血肿1例,经保守治疗消退;切口脂肪液化1例,经换药、二次缝合愈合.无切口感染、补片感染、慢性疼痛等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5~9d,平均6.5d,全部治愈出院.随访3~12个月,无复发患者.结论 应用UHS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是一种较理想的术式,值得推广.
-
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与开放腹膜前疝修补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开放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 ~12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普外一科(昆明疝与腹壁外科治疗技术中心)实施的成人无张力疝修补术166例,分为TEP组79例,开放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组87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近期效果,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等;随访观察术后复发及远期并发症.结果 所有疝手术患者均实施临床路径管理,TEP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开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发生率较开放组明显较少,术后出现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但手术费用较高(P<0.05),随访12 ~24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复发.结论 TEP与开放腹膜前疝修补术相比,术后并发症少,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麻醉风险相对高,手术费用高,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个体化手术术式,进而取得佳的治疗效果.
-
小儿滑动性腹股沟斜疝35例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滑动性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方式及疗效.方法 采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35例腹股沟滑动疝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均采用Bevan法手术治疗.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感染、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中膀胱损伤1例(2.9%),行膀胱修补术及持续导尿治疗痊愈.阑尾切除术1例,卵巢扭转坏死切除1例.患儿手术时间35 ~55 min,平均(40±5) min,术中失血3~ 10 ml,平均(4.0±1.0)ml,住院时间3~10 d,平均(5.0±1.0)d,术后随访6~ 24个月,无复发,无其它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中避免损伤脏器和重建疝囊并高位结扎是治疗小儿滑动疝的关键.Bevan法治疗小儿滑动疝是一种简单安全可靠的方法.
-
腹股沟复发疝104例开放式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腹股沟复发疝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腹股沟复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04例再次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其中68例行单纯疝环补片修补,28例行常规无张力修补,8例行Stoppa方法修补.均痊愈出院,无切口感染.术后随访0.5 ~2.5年,无复发患者.结论 腹股沟疝传统式修补复发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组织间的张力性缝合;无张力修补复发的主要原因是手术操作不规范,疝补片选择及放置不当.再次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是治疗复发疝的主要有效措施,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选择单纯疝环补片修补、常规无张力修补、Stoppa式修补等不同的手术方法.
-
Lichtenstein术式和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间隙术式在复发性腹股沟疝修补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探讨应用Lichtenstein和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术式在传统复发性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Lichtenstein组(29例)和TAPP组(26例).比较二组术前、术中、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Lichtenstein组和TAPP组平均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 ±6)min vs (53±6)min,P=0.338].TAPP组相比Lichtenstein组,术后疼痛较轻[(1.9±1.0)分vs (3.0±1.3)分,P<0.001].Lichtenstein组有7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感染、血肿、浆液肿、尿潴留),而在TAPP组有8例出现并发症(血肿、浆液肿、尿潴留),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5).二组在随访期间均无疝复发.Lichtenstein组有5例(17.2%)在术后6个月时仍存在术后慢性疼痛,TAPP组3例(11.6%),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9).结论 对于应用传统修补方法(无补片)复发的腹股沟疝的治疗,应该首选TAPP,但如果不能进行腹腔镜手术,Lichtenstein手术也是一种选择.
-
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56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河北省赤城县人民医院对56例腹壁切口疝患者行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复发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20±10) min,住院时间为(8.5±2.0)d.术后补片感染8例,伤口感染2例,局部血清肿7例,腹壁钉合区域疼痛11例,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随访12~36个月,全部患者均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安全可靠,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临床上值得推广.
-
改良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实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评价
目的 探讨改良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海南省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100例应用改良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105例传统开放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二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452,P =0.217);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18、4.263、3.712、5.225,P=0.005、0.018、0.022、0.011).研究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8.0%,对照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9.0%,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18,P<0.05).结论 临床中应用改良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是可行的,与传统的手术比较其具有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并发症较少等优点,同时也可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开放式腹膜前间隙修补术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文理学院协作医院西安市第一医院2010年5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90例原发性单侧腹股沟斜疝成年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开放式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组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Rutkow组),比较二组手术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复发率.结果 二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3)分vs(3.9±0.8)分,P<0.05];二组异物感比较,分别为2例和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阴囊水肿、切口感染、补片感染、尿潴留以及手术复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均是安全有效的修补方式,开放式腹膜前间隙修补术后疼痛程度轻,异物感少,修补更彻底,值得推广.
-
肌耻骨孔的空间分离解剖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的应用及意义
目的 研究肌耻骨孔的空间分离解剖在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中的应用效果及意义.方法 从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实施腹腔镜TEP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12例.根据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实施单纯腹腔镜TEP,观察组在腹腔镜TEP下结合肌耻骨孔的空间分离解剖,观察并对比二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进食时间(6.5±1.2)min、手术时间(48.6±3.3) min、术后住院时间(5.4±1.2)d、术后下床时间(1.0±0.1)d,均低于对照组的(9.6±2.2) min、(65.5±2.8)min、(7.5±2.1)d、(1.9±0.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慢性疼痛8.93%、感觉神经异常3.57%、阴囊血肿1.79%,均低于对照组的23.21%、16.07%、1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疗效为优所占比例67.86%、优良率89.29%,均高于对照组48.21%、73.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腹腔镜TEP中运用肌耻骨孔的空间分离解剖,便于理解与掌握,能显著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效率与质量,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
Richter疝并隐睾一例
患者男,1岁7个月,2015年5月29日以“呕吐36 h”之代诉入西安市儿童医院.入院前不当饮食后出现呕吐,初为胃内容,后呕吐出黄绿色胆汁样液,进食水后呕吐加剧,于当地医院就诊考虑“急性胃肠炎”而予以补液对症治疗.36 h来呕吐无明显缓解,故来我院就诊.发病以来,无腹痛发热,渐出现腹胀,小便量可,解黄色糊状大便两次,量少,无血便.
关键词: -
循证护理模式在腹腔内修补术治疗造口旁疝围术期应用的价值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腹腔内修补术治疗造口旁疝围术期应用的价值.方法 以2012年2月至2015年4月首都医科大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手术治疗造口旁疝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二组患者的疗效、焦虑及并发症等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感染、疼痛及痊愈情况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7.6±0.8)d,少于对照组为(9.53 ±1.25)d,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1d及术后3d,二组间焦虑情况无差异(P>0.05),手术麻醉前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在腹腔内修补术治疗造口旁疝围术期应用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延续性护理对直肠癌Mile术后造口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直肠癌患者术后采用延续性护理的疗效及影响.方法 将12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出院后给予延续护理,对照组不予干预,5个月后比较二组患者的术后生活及护理疗效.结果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测定,实验组出院后的护理概念、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护理责任感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出院后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直肠癌Mile术后进行延续性护理能有效地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
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手术两种静脉穿刺方法对比
目的 对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中两种不同的静脉穿刺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4年1 ~12月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108例,按照随机数字排列法将其分为二组,每组患儿各有54例,观察组在腹股沟疝修补术,静脉注射前,经肌肉注射给予患儿氯胺酮,对照组则直接行静脉注射.观测二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穿刺成功率、穿刺反应、不良反应.结果 二组患儿术前收缩压、舒张压、脉搏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5 min收缩压、舒张压、脉搏测定结果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穿刺时间为(67 ±5) min,试验组穿刺时间为(42±6) min,对照组花费时间显著高于试验组(P<0.01);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51.85%,试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5.19%,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低于试验组(P<0.01);试验组36例患儿穿刺无反应,18例扭动;对照组16例扭动,38例挣扎.对照组术后无不良反应,试验组1组患儿表现出烦躁不安,行为异常.结论 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相较于直接静脉注射,注射前给予患儿氯胺酮,更利于穿刺,避免穿刺时扭动、挣扎反应.
-
徐州市中医院局麻腹股沟疝日间手术住院流程设计
介绍徐州市中医院腹股沟疝日间手术的整个流程和手术、护理的特点.从腹股沟疝日间手术中心机构建立与管理、职能划分与各相关科室配合、质量控制、效果评价等多个方面逐一描述.经过7个月的运行,腹股沟疝日间手术中心运行良好.日间手术服务模式值得继续坚持.
-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53例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并进一步总结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3例(共61侧)腹股沟疝患者行TEP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左侧及右侧腹股沟疝患者分别为22及23例,双侧腹股沟疝患者8例,直疝及斜疝分别为23侧及38侧.共行61侧TEP手术,1例中转行TAPP术.单侧手术时间为45 ~130 min,术中出血量10~30ml.术后住院时间2~5d,平均3.5d.术后主要并发症为阴囊血清肿2例,阴囊气肿或水肿13例,术后早期复发1例.结论 TEP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项安全可靠的疝修补手术方式.
-
腹腔镜与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研究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65岁以上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 本文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12月,秭归县人民医院手术治疗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资料.开放手术组患者的平均年龄72.9岁,腹腔镜组患者的平均年龄72.4岁.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开放手术组(75例)和腹腔镜组(33例).对比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下次活动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估计平均失血量、平均静脉输液量、术后30 d内的死亡率等情况,比较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下次活动时间以及估计平均失血量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少于开放手术组,静脉输液量显著高于开放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间围手术期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良性前列腺增生,双侧修复或其它变量与住院时间无相关性.二组间均无死亡发生.结论 与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术比较,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可以安全、有效的治疗老年患者,没有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
-
青年男性腹股沟疝的特点分析及术式选择:附142例报道
目的 探讨青年男性腹股沟疝的特点及术式的合理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至2013年11月解放军第403医院142例青年男性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其中Ⅰ型55例(38.7%),Ⅱ型70例(49.3%),Ⅲ型16例(11.3%),Ⅳ型1例(0.7%).Ⅰ型疝均采用Lichitenstein法无张力修补;Ⅱ型疝53例患者采用Lichitenstein法修补,17例使用网塞进行充填式无张力修补;Ⅲ型疝12例行充填式无张力修补,4例Ⅲ型疝缺损严重者及1例Ⅳ型疝采用PHS补片或Kugel补片行腹膜前间隙修补.结果 全部患者均痊愈.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轻度疼痛、牵拉或异物感,1周内缓解.随访时间3个月至3年,无顽固性疼痛,未发现不育及性功能障碍,无复发,随访率90%(128/142).结论 对青年男性行无张力疝修补应充分考虑其青春期及生育期的特点,选择合理术式,减少并发症.
-
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索局部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4年9月,江西省人民医院68例在局部阻滞麻醉下实施的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观察术中疼痛情况、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发生中重度疼痛(VAS级评分≥4)6例,平均手术时间(48±12) min,平均下床活动时间(3.8±1.2)h,术后发生切口浆液肿8例,阴囊积液2例,尿潴留1例,无切口感染发生,平均住院时间(5.5±2.9)d,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无复发患者.结论 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应用局部阻滞麻醉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安全、有效的,术中需要加强监护.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青年男性腹股沟疝患者性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青年男性腹股沟疝性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成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青年男性腹股沟疝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疝修补术,比较二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性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手术指标: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卧床时间、切口疼痛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2.9±1.5vs21.2±3.1)ml,(0.98±0.11vs1.67±0.21)d,(2.3 ±0.3 vs4.3±0.7)d](P<0.05);二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功能指标:观察组精浆α-葡萄糖苷酶、果糖、酸性磷酸酶含量均高于对照组[(61 ±8 vs 43 ±6)U/mm,(3.2 ±0.4vs2.2 ±0.3)g/L,(182 ±22vs135±17)U/ml] (P<0.05);生活质量:观察组患者物质生活维度、躯体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维度、社会功能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54±6)分vs(46 ±5)分,(62±7)分vs(49 ±5)分,(64±7)分vs(52±6)分,(61±5)分vs(49 ±7)分](P<0.05).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改善性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武汉市汉口医院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23例施行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23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未出现血管损伤,无阴囊水肿,随访10~18个月,无疝复发.结论 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微创手术方式.
-
经腹疝囊高位阻断旷置术治疗婴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125例
目的 探讨经腹疝囊高位阻断旷置术治疗婴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曹县县立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共12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经腹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腹疝囊高位阻断旷置术进行治疗.统计二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观察二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随访3年,比较二组疾病的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86±12) min,住院时间为(5.9±1.2)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53 ±30) min、(12±3)d;且观察组术后仅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4.6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67% (13/60);另外,观察组随访三年的复发率为1.54%(1/65),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 (8/60),二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疝囊高位阻断旷置术应用于婴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治疗中,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合成网片用于污染腹壁疝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观察合成网片用于污染腹壁疝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4月至2014年4月蕉岭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切口疝以及造口疝患者280例,其中有30例患者由于手术后出现不良症状,需要接受腹壁疝手术.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以及对照组(15例).对观察组患者使用合成网片,对对照组患者行普通修补术.对比观察二组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引流管保留时间为(15.46 ±2.5)d及(8.4±1.3)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8.11±2.2)d及(9.6±1.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在不同方式治疗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评分在实施之后,均得到显著缓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经过不同治疗方式后,观察组结果为优以及优良率分别为60.00%(9/15)以及93.33% (14/1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0%(3/15)以及60.00%(9/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观察组的生理机能、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等方面的评分分别为(86±9)分、(71±12)分、(79±13)分、(71±12)分、(81±15)分以及(69±1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8±10)分、(62±10)分、(69±11)分、(62±10)分、(71±10)分以及(60±1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污染腹壁疝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实施恰当的处理,选取抗菌能力强的人工合成网片实施修补,是能够完成Ⅰ期修补的.
-
从《侵权责任法》看对实习医师病历书写的培养
病历书写是实习医师重要学习内容.病历是不但是对患者病情和诊断治疗过程的如实记载,也是医学教育和科研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具有法律效用的医疗文书.《侵权责任法》规定了医疗损害责任,对医疗相关案件的审理产生重大影响,对病历的规范书写提出更高要求.带教老师对于实习医师病历书写不但要从技术层面严格要求,更要培养法律意识,认真规范书写和保存病历资料.
-
腹腔镜手术模拟训练系统切口疝手术模块操作指导
普外科微创技术是微创外科技术中的一个分支,是一个不断发展和逐渐成熟的技术系列.它在适应证明确的情况下,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并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是目前国内唯一的疝和腹壁外科专业独立的一级科室,是由著名疝和腹壁外科专家陈杰教授带领的疝外科专业团队.目前,北京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已成为全国疝外科具实力和具影响力的专业团队.
-
山西省偏关县成人腹股沟疝患病率初步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山西省偏关县成人腹股沟疝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按年龄、性别分层,采取随机抽样对5 064例有效研究对象进行面访式问卷调查.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5 091人,合格数5 064例,占99.47%,其中腹股沟疝患者27例,患病率5.33‰,男性患病率8.74‰,女性0.48‰.结论 腹股沟疝患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性别、年龄、吸烟、家族史及腹内压增高史是引起腹股沟疝的危险因素.
-
皮瓣技术在疝和腹壁外科中的应用
皮肤作为人体大的器官,覆盖体表保护机体是其基本的功能.皮瓣是具有自身血液供应、能独立成活的活组织块,皮瓣技术是整形外科的基本技术,在整形外科、矫形外科和创伤外科领域中常被应用.腹壁是由皮肤、皮下组织及由肌肉组织和筋膜组成的筋膜层和腹膜共4层组织构成.疝和腹壁外科的重点在于腹壁筋膜层的完整重建,目的是修补腹壁筋膜层的缺损或是修复薄弱.完整、坚实、可伸缩的腹壁筋膜层对于闭合的腹腔结构中维持相对恒定的腹腔容积和腹内压力具有基石般的作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