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traumatic Surgery (Electronic Edition)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5-9141
- 国内刊号: 11-9360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能谱CT低剂量扫描技术对急性脑外伤患者辐射防护的价值
目的:研究能谱CT低剂量扫描技术对急性脑外伤患者头颅CT扫描的辐射防护的价值。方法选取自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因头颅外伤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科行头部CT扫描的患者31例,低剂量扫描方式获得图像为观察组,普通扫描方式获得图像为对照组,记录CT扫描生成的剂量参数,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式,比较两组有效剂量E值、图像质量评分值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有效剂量E小于对照组(t=4.22,P<0.05),降低约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P>0.05)。结论能谱CT低剂量扫描技术可以应用于急性头颅外伤患者的头部CT检查,不仅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还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因多次检查接受的辐射剂量。
-
阿托伐他汀治疗术后复发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术后复发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颅骨钻孔引流术后复发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方案治疗,观察治疗1周、2周、1个月、3个月时的患者症状、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血肿吸收程度判断疗效。结果治疗1周时13(13/16,81.25%)例症状减轻,15(15/16,93.75%)例ADL评分提高(P<0.05),2周左血肿开始减少(P<0.05),治疗3个月时15例症状完全改善、ADL评分恢复正常、血肿完全吸收,1例症状明显改善、ADL评分恢复正常、血肿大部分吸收,1例治疗2周时并发急性胆囊炎肝功能异常者病情加重血肿扩大,行颅骨钻孔引流术后继续服药治疗后痊愈。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手术后复发慢性硬膜下血肿有明显效果,但对于肝功能异常者需慎重。
-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中重度颅脑损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观察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中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2年2月至2015年12月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一病区接诊的60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肌内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次,每日1次,治疗时间为3周,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治疗前、治疗3周、随访3个月进行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格拉斯哥结果(GO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记录ICU住院天数,统计死亡率,评判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3周、随访3个月的GCS、ADL、MoC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F=3.664、11.827、9.667和3.028、9.808、8.623,P<0.05或P<0.01,且观察组治疗3周GCS、ADL、MoCA、GOS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26、3.665、3.862、3.448,P<0.05),随访3个月ADL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72,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6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93,P<0.05),两组患者ICU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9,P>0.05)。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中重度颅脑损伤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能够快速促进神经功能缺损恢复,且对合并颅神经损伤也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改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神经功能缺损的机制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在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6例(均为幕上出血<35 ml),入院后向患者家属提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常规保守治疗两种治疗方案,详细说明两种治疗方法的利弊后,根据其选择意见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颅内血肿量及部位、偏瘫人数、格拉斯哥评分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行常规保守治疗,比较两组炎症因子、血肿及周围水肿量和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分别为(11.3±2.8) ng/L、(11.8±3.2) n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为(42.8±5.3)μg/L、(43.2±4.6)μg/L,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IL-6和TNF-α水平为(15.4±3.2) ng/L、(44.2±4.3)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28.2±4.2) ng/L、(50.6±4.8)μg/L,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肿量和周围水肿量分别为(11.3±2.8) ml、(11.8±3.2) ml、(10.2±4.8) ml、(10.3±5.2) ml,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肿量和周围水肿量为(8.8±4.8) ml、(6.2±3.6) ml,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18.6±5.3) ml、(18.8±7.2) ml,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为(12.8±4.2)分、(12.6±4.3)分,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4.6±2.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6.8±1.8)分,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可快速清除或减轻颅内血肿占位,降低颅内压,并通过减轻脑组织炎性反应机制改善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改善,提高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
创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创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机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因颅脑损伤入住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113例符合条件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例,根据其头颅CT检查结果是否发生创伤性脑梗死(PTCI),分为PTCI组及非PTCI组,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创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相危害因素,再通过多因素Logistic进行分析,对外创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相危害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术前脑疝、术前低血压、术前凝血功能异常、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伤后止血药的应用6个危险因素在两组间进行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低GCS、术前脑疝、术前低血压、伤后止血药的应用为外创伤性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P<0.05)。结论低GCS、术前脑疝、术前低血压、术前凝血功能异常、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伤后止血药的应用是PTCI的重要危险因素,低GCS、术前脑疝、术前低血压、伤后止血药的应用是创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合理评估,对科学预防与治疗创伤性脑梗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低位颞部大骨瓣减压术与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比较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低位颞部大骨瓣减压术与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武警江西省总队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7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行低位颞部大骨瓣减压术(研究组)或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的资料。研究组(92例)行低位颞部去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81例)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观察2组GO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等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术后6个月,按照GOS评分,研究组患者预后良好率(27.2%)、中残率(15.2%)、重残率(29.3%)、植物生存率(8.7%)及病死率(19.6%)与对照组患者预后良好率(22.2%)、中残率(21.0%)、重残率(23.5%)、植物生存率(7.4%)及病死率(25.9%)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平均发生率(8.1%)低于对照组(1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低位颞部大骨瓣减压术可取得与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相仿的预后,但能有效减少病发症,值得推广。
-
植物人外科治疗历史与现状
今天主要回顾一下植物人外科治疗的历史,然后简单介绍下我们的一些工作。植物人的治疗整体是比较困难的,病人的累积量也是非常大的,这个工作需要有人来做,并且慢慢在进步,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植物人的外科治疗在这几年主要的一些进展。
-
颈椎后路椎板切除脊髓内减压术治疗急性创伤性颈髓损伤
一、背景知识急性创伤性脊髓损伤系脊髓遭受外力打击后导致完全或不完全性脊髓运动、感觉、括约肌功能障碍等。它是现代社会一种常见的创伤,如交通事故、坠落伤、事故伤、暴力或运动损伤。而脊髓损伤中以颈髓损伤尤为多见,损伤后常出现截瘫或呼吸功能障碍,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且随着社会的发展,颈椎病发病率的不断攀升,急性创伤性脊髓损伤发病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治疗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一大难题。针对急性脊髓损伤的研究始终是热点。
-
唑吡坦治疗慢性意识障碍的研究进展
唑吡坦是非苯二氮卓类的咪唑吡啶类药物,是选择性GABA(A)受体激动剂,常用于治疗失眠。临床发现唑吡坦对部分慢性意识障碍患者有显著“促醒”作用,但扩大样本的研究在群体水平上未发现唑吡坦的显著疗效,提示其治疗效果与个体敏感程度有关。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多种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如抑制神经元及少突胶质细胞的凋亡,促进神经突触的生长和轴突再生,促进髓鞘再生,以及调节损伤后的免疫反应和神经兴奋性等。本文主要综述了BDNF在神经保护中可能的分子机制,以进一步明确其在神经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
高原颅脑创伤的诊疗进展
我国西部高原地区地形复杂、高寒缺氧、气候恶劣等环境因素特殊,随着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交通的改善,以及旅游和极限运动的兴起,高原颅脑创伤发生率逐年升高,但国内外关于高原颅脑创伤的伤情特点及救治策略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高原颅脑创伤的救治将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这一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
创伤性脑血管损伤
颅脑创伤是现代人类社会的一大公害。在我国,随着交通运输、建筑及制造业的飞速发展,颅脑创伤已成为社会劳动力损失重要的原因之一。以往的临床治疗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要么缺少对原发脑血管损伤的独立研究,要么与创伤造成的神经组织损害相比,对颅脑创伤缺乏足够的关注,这就势必造成对继发性脑损伤的认识不足而影响治疗结果。近期,临床科研者已经开展了有关创伤后脑血管损伤许多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相信这些不断的努力必将促进颅脑创伤救治理论的快速发展。
-
槲皮素对脑卒中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槲皮素是一种在多种植物、中药材中存在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和神经保护等药理作用。脑卒中后引发的多种继发性损伤对脑卒中的治疗有诸多不可预知的干扰。目前,多项研究表明槲皮素在脑卒中相关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可以起到重要的神经保护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槲皮素对脑卒中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进行综述。
-
创伤性脑损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和治疗进展
创伤性脑损伤与凝血系统的功能变化有密切的联系,然而对两者间相互影响的机制尚缺乏深入研究。颅脑创伤后的高凝状态、低凝状态可导致微血栓形成或加重颅内出血,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继发损伤。为此,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假说,如组织因子的释放、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纤溶亢进和血小板功能障碍等。该文针对颅脑创伤后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机制,以及临床诊治和预后进行综述。
-
自发性小脑出血治疗策略选择:附三例报告
小脑出血作为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因其起病急,进展快,常在短时间内即可能出现脑干功能衰竭,呼吸停止,而备受关注。其临床手术指征为出血量超过10 ml即需外科手术清除血肿。2015年3月至2015年11月太原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3例小脑出血患者,出血量均超15 ml,经采用“定向软通道血肿清除技术”+“立体三维定位”技术行血肿穿刺及脑室穿刺治疗后颅窝血肿,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神经创伤昏迷研究进展
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目前青壮年致死致残的一大重要原因,然而,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TBI 患者成为永久性植物状态(permanent vegetative state,PVS)而患者能否恢复意识是神经外科医生及患者家属为关注的问题。目前所面临的大的问题是对于长期意识障碍的患者的预后评估一直缺乏有效的手段或评价系统,其次,至今对于意识清醒的评判标准没有统一的共识。过去认为患者意识的有或无类似“开关效应”,而目前的观点则认为,意识不是一个完全“有或无”的现象,意识的变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意识状态的演变包括清醒、嗜睡、小意识状态、昏迷、永久性植物状态、脑死亡等几个环节组成。患者清醒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觉醒和意识。
-
双侧大骨瓣减压治疗迟发性颅高压
目的:探讨双侧大骨瓣减压在迟发性颅高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自武警江西总队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7例出现脑疝的迟发性颅高压患者,采用双侧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结果根据GOS分级标准,5分3例,4分4例,3分1例。结论双侧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可有效的降低患者颅压,一旦发现病情变化应尽早手术治疗,提高患者预后。
-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输液治疗的安全护理
目的:探讨对于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l月至2014年12月500例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输液治疗的情况,通过对患者输液治疗,总结出从输液前准备、血管的选择、输液速度的调节及输液的观察;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等细节护理措施尤其适合神经外科昏迷患者。结果输液过程中没有出现重大投诉与护理缺陷,患者满意度达到96.8%。结论针对神经外科昏迷患者特点与静脉输液中主要存在的风险问题,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从而杜绝安全隐患,使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现输液安全。
-
中华医学会2016全国脊髓脊柱外科学术大会征文通知
-
2016年中华医学会颅脑创伤与脑出血大会征文通知
-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常用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
中华医学会杂志对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
-
第十三届中国脑血管病论坛(2016/4/9-4/11,北京)
由北京市脑血管病中心、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神经介入研修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脑血管病论坛将于2016年4月9日-11日在北京召开。
-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关于建立“快速通道”的有关规定
为了保证优秀的医学科研成果能够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上尽快地发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要求各编辑部建立优秀论文发表的“快速通道”。现将有关事宜规定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