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神经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logy 중화신경과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3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7876
- 国内刊号: 11-3694/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腹主动脉主干闭塞一例报告
腹主动脉闭塞(acute obstruction of the abdominal aorta)临床罕见,现将1例以脊髓血管病形式起病的,经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病理诊断的病例报道如下.
-
副肿瘤综合征脑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一例报告
患者,男,43岁,因厌食、性格改变1个月,言语不清、左右失认半个月余入院.入院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厌食,且性格明显变化:不接电话、不看电视、做事丢三落四、贪睡.半个月后出现胡言乱语,反应迟钝,穿衣裤前后不分,身体左右辨别不清,自己找不到厕所,记忆力及计算力明显减退,并感觉右小腿部持续性、抽搐样疼痛不适.曾在外院以"病毒性脑炎"治疗,病情有所加重.故以"颅内病变待查"收入院.
-
发作期录像脑电监测在15例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术前定位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发作期录像脑电监测(IVEEG)在难治性非病变性颞叶癫痫(TLE)致痫源术前定位中的价值.方法对15例药物难治性TLE患者术前定位资料及术后随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行长时间IVEEG监测中均捕获到临床发作.在15例患者中,有13例IVEEG显示出一侧起源的局灶爆发性节律性电活动,该放电侧均与终切除侧相一致,且有11例患者术后效果较好.结论 IVEEG监测不仅有助于明确诊断及发作类型,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大多数难治性非病变性TLE患者可提供较可靠的致痫源定侧信息.
-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等诱导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
目的体外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采用Ficoll-Paque液(1 077 g/L)离心分离成人MSC,体外扩增,分别采用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叔丁对甲氧酚(BHA)或硫代甘油等试剂的无血清DMEM诱导MSC分化为神经元.免疫组化鉴定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巢蛋白(nestin)的表达.结果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扩增原代可获得5×105,10代可获得2×1010个细胞.加入bFGF和BHA等诱导剂或硫代甘油诱导后,MSC胞体收缩,突起伸出;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NSE、NF、nestin表达阳性,GFAP阴性.结论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
癫痫患者血清和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测定
目的探讨癫痫发作对脑神经元的损伤.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反应法动态测定癫痫发作后患者血清和脑脊液(CSF)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结果癫痫组血清和CSF中NSE含量在发作后明显升高,血清NSE水平在发作后第1天高,1周左右开始下降,2周左右降至正常;抽搐发作及频繁发作时,血清和CSF中NSE升高更明显.结论癫痫发作引起血清和CSF中NSE水平的升高;癫痫发作导致神经元损伤,抽搐发作及频繁发作时神经元损伤更严重.
-
海马μ型阿片受体在红藻氨酸诱导的癫痫敏感性形成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海马μ型阿片受体(MORs)在红藻氨酸(KA)诱导的癫痫敏感性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惊厥剂量KA(10 mg/kg)皮下注射诱导大鼠癫痫发作,应用微渗透泵技术在大鼠腹侧海马连续注射MOR激动剂PL017和拮抗剂β-FNA.1周后,皮下注射阈下剂量KA (5 mg/kg) 进行癫痫发作敏感性检测.结果注射阈下剂量KA后,PL017+KA组100.0%出现4级以上发作,而β-FNA+KA组只有28.6%.PL017+KA组潜伏期为(10.1±3.0)min,明显短于KA组和人工脑脊液+KA组(0.01
-
原发性进行性失语一例临床分析
目的原发性进行性失语(PPA)是一种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国内罕见报道.现报道1例,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采用韦氏记忆量表、认知能力筛选检查、积木测验、数字广度测验和社会功能问卷等全套神经心理学量表方法,检查和描述了PPA的临床和神经心理学特征;并进行了MRI和PET影像学检查.结果病人除有单纯性命名性失语外,不伴有其他类型的失语与智能损害及神经系统体征;MRI和PET检查均发现左颞叶明显萎缩.结论 PPA以缓慢进行性失语而不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和神经系统体征为特点,优势半球局灶性额、颞叶病变有诊断意义.
-
成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目的评价成年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33例成年癫痫患者和正常对照者17名,进行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OLIE-31)、Zung氏抑郁自评表(SDS)的评估.结果 SDS评分水平与QOL的多个方面呈独立负相关,病程是总体健康水平、药物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全身强直-阵挛发作(GTC,17例)、复杂部分性发作(CPS,16例)两组患者在药物影响(分别为61.0±23.8和56.6±19.4,对照组为100±0.0)、对发作的担忧两方面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GTC组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数大大低于学历背景相似的对照组(P=0.01),而CPS组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479),GTC组与CPS组相比未见显著性差异(P=0.097).男性癫痫患者在婚育方面受到的影响有大于女性患者的趋势.结论成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低于健康对照组.
-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肌肉组织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
目的观察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患者骨骼肌组织中nNOS的表达情况.方法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法和抗nNOS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正常对照(10名)、肌营养不良(36例)和其他神经肌肉病患者(18例)肌组织标本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正常对照和非肌营养不良神经肌肉病以及LGMD、FSHD患者肌膜上染色阳性,DMD肌膜上染色阴性, BMD肌膜上染色弱阳性或阴性.结论正常对照和非DMD/BMD神经肌肉病肌膜上存在丰富的nNOS,DMD/BMD肌膜上nNOS缺乏或减少.nNOS参与调节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其减少可能与DMD/BMD肌肉变性坏死有关.
-
脑卒中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3水平的动态变化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3(IL-13)在抑制脑卒中炎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50例脑梗死患者及30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48 h内及第6~8天、第15天血浆IL-13的水平,并检测60例对照者的血浆IL-13水平.结果脑梗死组3个时相血浆IL-13水平(ng/L)分别为37.6±6.2,45.2±10.1,41.3±8.3;脑出血组为36.6±4.9,45.3±8.9,38.1±5.6;均较危险因素对照组(28.0±3.2)及健康对照组(26.4±2.7)明显增高.中度(脑梗死组:40.7±5.8,51.1±8.0,44.8±7.2;脑出血组:38.2±4.1,48.2±5.8,38.7±4.1)及重度(脑梗死组:42.3±5.2,53.3±7.2,47.3±9.6;脑出血组:38.6±3.9,52.2±9.2,40.6±7.6)患者血浆IL-13水平明显增高,且第6~8天的水平高.结论 IL-13可能参与了抑制脑卒中炎性损伤的病理过程,并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
-
麻将游戏诱发癫痫发作14例报告
目的分析玩麻将诱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0年在我院癫痫中心诊治的14例因玩麻将引起癫痫发作的患者.结果 2例患者表现为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余12例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发作间歇期脑电图检查13例正常,1例呈爆发性双侧对称性同步高波幅3次/s的棘慢波综合.14例均未服用抗癫痫药.结论玩麻将诱发的癫痫属于反射性癫痫.其发生机制可能与打麻将时思考、空间任务和决定有关,是一种良性癫痫,避免打麻将则癫痫发作停止.
-
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神经系统并发症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992年1月至2001年5月间确诊的伴有神经系统并发症的5例AIDS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5例中有1例空泡性脊髓病,1例空泡性脊髓病伴痴呆,1例颅内结核瘤伴痴呆,1例脑梗死伴继发性癫痫及三叉神经痛,1例多发性运动感觉神经病.其中2例空泡性脊髓病均为首发症状.结论 AIDS患者容易发生各种神经系统并发症,尤以空泡性脊髓病及痴呆多见,年轻突发痴呆患者尤其伴有机会性感染时需考虑该病的可能.对这些患者,应检查血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
-
中国与奥地利Creutzfeldt-Jakob病的比较研究
目的为更准确认识中国人Creutzfeldt-Jakob病(CJD)特殊性,比较中国和奥地利两国CJD在临床、病理等方面异同点.方法对中国人CJD24例,奥地利人CJD79例,通过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实验动物传递、临床类型、病程经过等多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1) 两国CJD报道例数有逐年增多趋势;(2) 奥地利人绝大多数为剖检证实,中国人多为脑活检确定;(3) 异常PrP沉积形式分突触型、空泡周围型和斑块型三种,奥地利人分别为71%、38%和10%;中国人分别为92%、8%和0%;(4) 奥地利人突触型多在灰质密集分布,而中国人则为松散分布;(5)两国均发现年轻人和中年人发生的散发性CJD,但均无新变异型CJD.结论两国CJD确实存在若干异同处,认清此点,对早期发现CJD,减少医源性传播有积极意义.
-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脊液中乙酰胆碱和胆碱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患者脑脊液(CSF)中乙酰胆碱(ACh)和胆碱(Ch)含量的异同以及它们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22例AD、22例VD和20名对照进行认知功能评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方法(HPLC-ECD)进行CSF的ACh 和Ch 检测,而后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AD组患者CSF的ACh含量[(10.7±5.1) nmol/L]低于对照组[(34.5±9.0) nmol/L](P=0.001),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VD组患者 CSF的ACh含量[(16.8±7.4) nmol/L]也低于对照组(P=0.001),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AD组的CSF中Ch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为(627.6±145.1) nmol/L和(716.0±159.4) nmol/L],差异无显著意义,与MMSE不呈相关关系.VD组患者CSF的Ch含量[(887.4±187.4) nmol/L]高于对照组(P=0.002)和AD组患者(P=0.001).结论 (1)ACh的降低与认知障碍呈正相关,提示ACh是与记忆有关的重要神经递质;(2)VD的ACh降低提示有与AD类似的发病机制;(3)AD患者ACh显著降低和VD患者胆碱显著增高有助于两者之间的鉴别;(4)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来提高脑内ACh水平,不仅适用于AD,也适用于VD.
-
脑卒中临床试验疗效判定现状及趋势
由于脑卒中是人类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脑卒中的治疗研究方面付出了极大努力.国内关于脑卒中治疗措施的临床试验也日趋增多.然而,一个临床试验如果设计不合理,就不可能得出真实的令人信服的结论,并浪费非常有限的研究资源.选择恰当的结局/疗效判定指标(outcome measure)是临床试验设计的关键,采用不同的疗效判定指标可能导致有效或无效的不同结论[1].
-
神经科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蛋白质病理学
近年来,随着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进步,蛋白质病理学已成为研究神经变性疾病的重要领域.我们主要概述与神经变性疾病的病理诊断和发病机制有关的三种蛋白质(tau蛋白、突触共核蛋白、泛素蛋白).
-
偏侧面肌痉挛患者伴同侧耳中杂音的治疗
偏侧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为一侧面肌的不自主抽搐,常见偏侧面部表情肌痉挛,部分累及颈阔肌.采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几乎均可得到部分或完全缓解.但部分患者治疗后面肌痉挛缓解,患侧耳中却存在与面肌抽搐节律一致的杂音,夜晚尤明显,可影响睡眠.伴有同侧耳中杂音在HFS发生和治疗情况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现将我们观察的179例HFS患者伴发同侧耳中杂音及用A型肉毒毒素茎乳孔局部注射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
易误诊的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13例报告
临床资料:13例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opa-responsive dystonia, DRD)中女9例,男4例,发病年龄3~16岁,平均9.9岁.从发病到明确诊断、应用左旋多巴治疗的时间为5~29年,平均13.4年.5例有阳性家族史.7例已婚女病人中5例主诉在妊娠、分娩后症状明显加重.患者往往身材矮小,症状几乎均累及下肢,首先出现步态异常,行走时呈马蹄内翻足.
-
尼古丁对帕金森病小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
帕金森病(PD)的主要病理变化为黑质纹状体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发现,应用甲基-苯基-四氢吡啶(MPTP)制作的PD小鼠脑组织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活性增高,认为一氧化氮(NO)参与了MPTP 的神经毒作用.某些流行病学及生物学资料表明,吸烟对PD的发病具有保护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采用雄性C57BL小鼠腹腔注射MPTP建立小鼠PD模型,观察尼古丁对PD小鼠脑组织nNOS活性的影响,以探讨尼古丁对MPTP神经毒性的可能保护机制.
-
帕金森病患者视觉整体与局部认知功能研究
视觉形象经常被分为结构上的层级图形,脑对层级图形的视觉认知加工机制近年来得到细致的研究.韩世辉等发现正常人图形加工为整体优势,帕金森病(PD)患者的视觉整体与局部的认知功能状况尚未见报道.我们对PD患者进行研究,以了解PD患者视觉整体与局部认知功能状况.
-
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62例临床与MRI诊断研究
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olivopontocerebellar atrophy,OPCA)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神经系统变性病.临床影像学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对该病的诊断率.
-
癫痫外科治疗的术前功能定位
癫痫患者正规抗癫痫药物治疗2年以上,仍然每月发作多次,且没有进展性颅内病变,称为难治性癫痫.难治性癫痫的药物治疗效果差,其中10%~20%患者可以通过接受癫痫外科治疗而获得良好的预后.
-
首届全国中青年神经病学学术会议纪要
-
第46例——发热、耳聋、头晕、精神障碍、抽搐10个月
病历摘要男性,21岁,发热、耳聋、头晕、精神障碍、抽搐10个月.既往健康,否认传染病接触史.家族中有3个舅舅死于脑血管病.1996年1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耳听力下降,伴发热(体温不详)、头晕、幻听(枪炮声)、淡漠.当地医院诊断"突发性耳聋",给予金纳多等治疗无效.3个月后抗病毒治疗,一般状态明显好转.此后,一直处于耳聋、反应迟钝、淡漠、烦躁状态,期间有过数次抽搐发作,伴或不伴意识丧失的肢体"抽搐"或"抖动",有时有尿失禁,无舌咬伤,每次持续短于10 min.1997年8月精神障碍明显加重,有意识丧失,生活不能自理,走路右倾.于8月24日入某医院.
-
具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小儿良性癫痫
小儿良性局灶性癫痫指的是临床具有局灶性发作的表现,发生在某一特定的年龄阶段,脑电图有特征性表现,抗癫痫药物治疗反应良好,预后较好的一组癫痫综合征.
-
神经科论文中误用统计方法实例分析
一、撰写本文的目的和资料来源 努力提高神经科论文中数据处理的统计学质量,是撰写本文的目的。为此,现以1999年《中华神经科杂志》第1期至第6期为考察的对象(以下仅写期号和页号),就论文中误用统计方法的实例作一些分析,至于实验设计方面的问题已另文讨论(见本刊2002年第1期第58~59页)。
-
癫痫患者手术术前评估的欧洲标准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05 06 |
1998 | 01 03 04 05 06 |
1997 | 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