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医疗保障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相关性分析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与社区2型糖尿病(T2DM)血糖达标率及血脂、血压控制情况的关系,并分析其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纳入北京市2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13例T2DM患者,按操作规范对患者进行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并按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分为高级保障组(公费和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及低级保障组(自费和其他)。比较2组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单一及综合控制达标情况,并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与患者医保支付水平的相关性。血糖达标率按糖化血红蛋白<7%计算,血脂达标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计算,血压达标则按<140/80 mmHg(1 mmHg=0.133 kPa)计算。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入组患者2213例,其中高级保障组1419例(64.1%),低级保障组794例(35.9%),高、低级保障组平均年龄分别为(61±9)岁和(58±9)岁,病程分别为(8±6)年和(7±5)年(t=6.644、5.237,均P<0.05)。高级保障组血糖、血压、血脂和三者综合达标率分别为52.9%(750/1419)、38.8%(551/1419)、44.7%(635/1419)和9.7%(138/1419),而低级保障组则分别为41.3%(328/794)、21.7%(172/794)、39.0%(310/794)、3.7%(29/794),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160、68.220、6.780、26.910,均P<0.01)。低级保障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分别为20.4%、31.6%和34.3%,而高级保障组则分别为12.4%、21.7%和2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5.180、26.470、10.200,均P<0.01)。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中,医疗保障高的患者其血糖、血压、血脂均控制良好,总体达标率高;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故良好的医疗保障对糖尿病患者的总体控制非常有益。
-
2型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对血糖控制达标的影响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睡眠质量对血糖控制达标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调查T2DM患者的睡眠质量.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作为血糖控制达标;以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了解患者精神状况,SDS≥50分为抑郁状态;以PSQI ≥7分为睡眠障碍,将患者分为无睡眠障碍组(88例)和睡眠障碍组(112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与睡眠障碍、血糖达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与无睡眠障碍组相比,睡眠障碍组年龄、HbA1c、血糖(空腹、0.5h、2h)、总胆固醇、甘油三酯、PSQI评分、SDS评分、抑郁发生率明显升高(t=-19.49~-1.99,x2 =9.931,均P<0.05);C肽(空腹、0.5h)、体质指数(BMI)明显偏低(t=2.07、2.14、2.35,均P<0.05).PSQI评分<5分组、5~7分组、7~9分组和≥9分组的血糖达标率分别为27.9%、19.6%、10.0%和8.6%,随着PSQI评分升高,血糖达标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睡眠障碍与年龄、男性、HbA1c≥7.0%及抑郁呈正相关,与BMI负相关(OR=1.04、2.38、2.98、2.14、0.89,均P<0.05).HbA1c≥7.0%与睡眠障碍及2h血糖呈正相关,与胰岛素治疗呈负相关(OR =2.81、1.21、0.33,均P<0.05).结论 T2DM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其与高血糖存在着交互影响,并造成心理健康问题.应重视对T2DM患者的睡眠质量管理和血糖控制,以改善睡眠和有效提高血糖达标率.
-
茶多酚对低血糖后葡萄糖再灌注大鼠海马组织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茶多酚对低血糖后葡萄糖再灌注大鼠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共56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8~10周龄,体重300~350 g,终纳入40只大鼠:对照组(A组,11只)、低血糖后葡萄糖再灌注组(B组,10只)、低血糖后葡萄糖再灌注+小剂量茶多酚组(C组,9只)及低血糖后葡萄糖再灌注+大剂量茶多酚组(D组,10只).TUNEL染色法观察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47phox蛋白水平,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1)与A组相比,B组大鼠海马组织的凋亡细胞数、细胞膜p22phox蛋白表达量、细胞膜/胞质p47phox蛋白表达量、IL-6及TNF-α水平均增高[分别为10.1±2.5比72.5±12.6,0.42±0.05比0.79±0.12,0.44±0.09比1.10±0.16,(50±10)比(128±22)ng/L,(121±22)比(248±39)ng/L;t=6.292~16.111,均P<0.05].(2)C组凋亡细胞数、细胞膜p22phox蛋白表达量、细胞膜/胞质p47phox蛋白表达量、IL-6及TNF-α水平低于B组(t=2.247~3.858,均P<0.05).(3)D组凋亡细胞数、细胞膜p22phox蛋白表达量、细胞膜/胞浆p47phox蛋白表达量、IL-6及TNF-α水平低于C组(t=2.836~7.225,均P<0.05).结论 茶多酚可下调低血糖后葡萄糖再灌注大鼠海马组织的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海马组织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有关.
-
妊娠早期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到2013年3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产检并住院分娩的孕妇1768名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妊娠6~13周登记入组,入组时检测糖脂代谢指标和血清25[OH]D3水平,妊娠24~28周进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妊娠早期空腹血糖(FBG)及OGTT结果,分为GDM组[n=350,年龄(29±5)岁]和正常孕妇组[n=1418,年龄(29±4)岁],比较两组间妊娠早期血清25[OH]D3水平和糖脂代谢指标;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GDM组孕妇孕前体质指数(BMI)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t=5.913,P<0.05);两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2,P>0.05);GDM组妊娠早期血清25[OH]D3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孕妇组(t=17.936,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25[OH]D3水平与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TG、孕前BMI呈负相关(r=-0.867、-0.133、-0.244,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D3水平与GDM发病相关,校正孕前BMI、TG、LDL-C、FBG和HOMA-IR的影响因素后,血清25[OH]D3水平仍与GDM发病相关,是GDM独立危险因素,其缺乏的孕妇发生GDM的风险是不缺乏者的1.669倍(比值比1.669,95%可信区间:1.460~1.912,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显示,妊娠早期血清25[OH]D3小于28.2 nmol/L时,预测GDM发病的灵敏度为85.9%,特异度为83.7%。结论 GDM孕妇妊娠早期血清25[OH]D3水平明显降低,妊娠早期维生素D缺乏与GDM发病相关;血清25[OH]D3水平可能与妊娠早期糖脂代谢异常有关;妊娠早期25[OH]D3水平小于28.2 nmol/L对GDM发病具有预测意义。
-
天麦消渴片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评价天麦消渴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山东5家医院符合条件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其中男性83例,女性67例,年龄在33~71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试验组给予天麦消渴片(2片,每日2次)联合二甲双胍治疗(500 mg,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单药治疗(500 mg,每日3次).每组75例,均治疗12周.治疗前后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PG)、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相关指标,记录低血糖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同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 2检验.结果 共有134例患者完成12周的治疗,其中试验组69例,对照组65例.(1) HbA1c:治疗后两组较基线时均明显降低,试验组HbA1c降低幅度比对照组更显著[(1.0±0.8)%比(0.7±0.6)%;t=-3.205,P<0.05].治疗后试验组HbA1c达标率高于对照组[44.9%(31/69)比26.2%(17/65);x2=5.131,P<0.05].(2)血糖:试验组FPG降低幅度(2.7±1.4) mmol/L及2 hPG降低幅度(5.2±2.9)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0±1.8、3.8±2.4) mmol/L;t=-2.675、-2.930,均P<0.01.(3) HOMA-IR:试验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2.7±0.8)比(3.2±0.8);t=4.62,P<0.05].(4)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低血糖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天麦消渴片联合二甲双胍可以提高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HbA1c达标率,改善胰岛素抵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N-乙酰半胱氨酸对糖尿病大鼠肺组织氧化应激及p22phox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肺组织氧化应激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膜结合亚基p22phox表达变化及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其影响。方法18只雄性SD大鼠(22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6只)、糖尿病组(D组,6只)和糖尿病NAC治疗组(D+N组,6只)。4周后,获取血浆及肺组织,试剂盒检测游离异前列腺素、总抗氧化物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p22phox蛋白表达情况。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C组相比,D组大鼠肺组织p22phox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1.25±0.18比1.00±0.00,t=3.39,P<0.05),血浆与肺组织游离异前列腺素含量、血浆总抗氧化物含量显著增加(t=14.39、8.48、14.72,均P<0.05),而肺组织总抗氧化物活性、血浆与肺组织总SOD活性显著降低(t=22.70、12.64、11.39,均P<0.05)。经NAC治疗4周后,肺组织p22phox、总抗氧化物活性、异前列腺素、总SOD均较D组明显改善[分别为1.01±0.14比1.25±0.18、(0.69±0.06)比(0.41±0.03)mmol/g、(390±21)比(505±40)pg/mg、(2.22±0.12)比(1.84±0.05)U/mg ,t=10.54、3.19、2.56、6.26,均P<0.05],但肺组织CAT活性却显著降低(t=8.65,均P<0.05)。结论 NAC能改善下调糖尿病大鼠血浆及肺组织氧化应激状态,同时下调肺组织p22phox蛋白表达水平。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3-硝基酪氨酸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3?硝基酪氨酸(3?NT)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行多导睡眠监测的T2DM患者199例,其中OSAHS合并T2DM患者81例(OM组),单纯T2DM组118例(SDM组),选取同期41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C组)。记录各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间占全部睡眠时间百分比(TST90)、低血氧饱和度(LPO2)、平均血氧饱和度(MPO2),检测3?NT等临床指标,计算体质指数(BMI)、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C肽),比较各组参数差异。3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 OM组BMI、HOMA?C肽、腰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尿酸(UA)及3?NT均明显高于SDM及NC组(F=5.591~73.427,均P<0.01),OM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SDM组及NC组(F=51.209,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3?NT与AHI、TST90呈正相关(r=0.425、0.409,均P<0.05),与LPO2、MPO2呈负相关(r=-0.222、-0.280,均P<0.01);HOMA?C肽与AHI、TST90呈正相关(r=0.324、0.421,均P<0.01),与LPO2、MPO2呈负相关(r=-0.183、-0.200,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经校正BMI、腰围、血压、空腹血糖(FPG)、TG等影响因素后,AHI、TST90、MPO2仍是影响血清3?NT的重要危险因素(OR=1.025、1.031、0.891,均P<0.05);而AHI、TST90仍是影响HOMA?C肽的重要危险因素(OR=1.026、1.022,均P<0.05)。OM组冠心病和脑卒中、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SDM组(χ2=9.866、7.508、5.341、4.484,均P<0.05)。OM有并发症亚组血清3?NT水平明显高于无并发症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36,P<0.05)。结论 OSAHS患者超重或肥胖更明显。T2DM合并OSAHS患者血压及UA水平升高,糖脂代谢紊乱更严重,血清3?NT水平明显升高,胰岛素抵抗更严重,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更高。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3-硝基酪氨酸 胰岛素抵抗 -
那格列奈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及动态血糖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血糖水平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那格列奈后胰岛素分泌及动态血糖变化,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入选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在佛山中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36例,男18例,女18例,年龄(44±3)岁.根据空腹血糖水平分为A组(空腹血糖5.0~6.9 mmol/L)、B组(空腹血糖7.0~8.9 mmo/L)、C组(空腹血糖9.0~11.1 mmol/L),每组各12例.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后3 d内开始持续血糖监测,24 h后行那格列奈-口服葡萄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NAT-OGTF-IRT),NAT-OGTY-IRT及之后每餐前10 min 口服那格列奈120 mg.监测服用那格列奈前后胰岛素分泌及动态血糖变化.计算糖负荷后30 min胰岛素和葡萄糖增加的比值(ΔI30/ΔG30)、24 h血糖波动幅度、24 h血糖达标时间.组内治疗前后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口服那格列奈后,与C组相比,A组、B组糖负荷后ΔI30/ΔG30的增量显著增加[分别为(9.6±2.1)、(5.2±1.7)vs(0.6±0.4)U/mol,F=7.431,P<0.01].与持续血糖监测第1天比较,服用那格列奈第3天A组、B组、C组24h血糖波动幅度均明显下降[分别为(4.9±1.5)mmol/L vs(10.5±2.1)mmol/L、(4.9±1.6)mmol/L vs(10.2±1.9)mmol/L、(8.6±1.6)mmol/L vs(10.4±2.2)mmol/L,t值分别为10.827、10.307、5.377,P<0.01];与C组比较,A组、B组血糖波动幅度下降更为明显(F=24.950,P<0.01).A组、B组患者24 h血糖达标时间显著延长[分别为(16.5±1.2)h vs(21.3±0.4)h、(11.3±1.6)h vs(17.7±1.2)h,t值分别为-12.782、-11.296,P<0.01],C组无显著变化.结论 那格列奈通过促进早期胰岛素分泌显著减少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延长血糖达标时间,该药对空腹血糖相对较低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为有效.
-
住院1型糖尿病患者742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住院l型糖尿病(T1DM)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至2012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治疗的所有T1DM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年龄≥18岁为成年的切点,将患者分为成年起病组(516例)和非成年起病组(226例),比较两组间临床指标差异.新诊断患者根据起病时是否伴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分为伴DKA组(68例)及不伴DKA组(257例),比较两组间临床和生化特点.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者采用小有意义差异t检验,计量资料非正态分布者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26年间我院收治的T1 DM患者共742例,所有患者中男性402例(54.2%),女性340例(45.8%);平均发病年龄为23(1 ~61)岁,154例(20.8%)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年龄≥18岁的患者516例(69.5%),其体质指数(BMI)为(16±9)kg/m2.与非成年起病组比较,成年起病组血尿酸水平[(274±122)比(243±97)μmol/L,t=2.631]、高血压发生率(14.9%比7.1%,x2 =8.818)均明显增高(均P<0.05),而成年起病组的糖化血红蛋白(9.7%±3.1%比10.7%±2.8%,t=3.221)、起病时发生DKA(20.9%比24.3%,x2=4.276)及使用胰岛素泵(0.2%比16.4%,x2=16.269)和多次胰岛素注射(57.6%比64.6%,x2=1.517)治疗的患者比例及胰岛素用量[(0.7±0.3)比(0.9 ±0.4)U/kg,t=5.061]均明显低于非成年起病组(均P<0.05);与不伴DKA组比较,伴DKA组的空腹血糖[(23±10)比(19±8)mmol/L,t=3.688]明显增高,两组间性别构成、年龄、糖尿病家族史、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17例患者在入院时已明确诊断为T1DM,分别有37.4%和26.9%的患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肾脏病变;30例(4.0%)的患者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70%(21例)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结论 我院住院的T1DM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并以成年起病者多见,成年起病的T1DM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及血尿酸水平高于非成年起病者,起病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非成年起病者.
-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皮肤微循环结构改变研究
目的:通过糖尿病足与非糖尿病患者足部皮肤微循环结构的比较,了解糖尿病足患者足部皮肤微循环的特征。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4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住院的足病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糖尿病足患者29例( DFU组),非糖尿病患者19例( NDM组),取足部皮肤制作石蜡切片,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及抗体的免疫组化,对比两组患者足部皮肤真皮乳头层微循环结构的各项指标。两两比较采用 t 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非糖尿病患者组比较,糖尿病足患者组足背部皮肤真皮乳头层面积增大[(1.6±0.5)×105比(1.1±0.4)×105μm2,t=3.5,P<0.05],但单位面积下真皮乳头个数减少[(63±18)比(90±30)个/mm2,t =4.05, P<0.05];真皮乳头内微血管密度降低[(109±34)比(161±40)条/mm2, t=4.81, P<0.05],但微血管外径增大[(23.9±2.8)比(21.9±3.2)μm, t=2.28, P<0.05];微血管内皮细胞密度[(320±150)比(563±212)个/mm2, t=4.65, P<0.05]和内皮细胞数量[(8.2±1.5)比(10.3±2.1)个, t=4.06, P<0.05]减少,但内皮细胞厚度增加[(4.0±0.4)比(3.2±0.3)μm, t=6.47,P<0.05];同时,血管VEGF表达减少(0.34±0.04比0.41±0.05, t=4.87, P<0.05)。结论足部皮肤真皮乳头层内微循环结构的改变可能与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
血清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系
目的 探讨社区人群中基线非糖尿病人群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随访期间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源自于2009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某社区建立的35~74岁社区居民糖尿病前瞻性队列调查.对基线非糖尿病人群按基线C反应蛋白进行分组(C反应蛋白<1.00 mg/L、1.00~1.99 mg/L、2.00~2.99 mg/L、≥3.00 mg/L),采用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非参数检验以及卡方检验对各组人群的基线特征进行比较,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水平的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联.结果 798名研究对象平均随访时间为(2.7±0.5)年.基线C反应蛋白<1.00 mg/L、1.00~1.99 mg/L、2.00~2.99 mg/L、≥3.00 mg/L组的糖尿病发病密度分别为14.68/千人年、21.30/千人年、28.92/千人年、46.38/千人年,糖尿病发病率随基线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而升高(χ2趋势=13.63,P<0.001).进一步控制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疾病史、年龄、体质指数、甘油三酯、基线血糖状态混杂因素后,基线血清C反应蛋白≥3 mg/L人群糖尿病发病风险是基线<1 mg/L人群的3.26倍(95%CI:1.39~7.64),基线C反应蛋白判定是否发生糖尿病,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04(95%CI:0.522~0.686).结论 C反应蛋白是糖尿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但预测糖尿病发生的效果不佳,可考虑结合其他影响因素联合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