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外科

中华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urgery 중화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6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29-5815
  • 国内刊号: 11-213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wk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赵玉沛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伴血清CA19-9升高的脾脏表皮样囊肿一例

    作者:张忠涛;周小鸽;李建设;王宇

    患者女,17岁.因左上腹胀痛1个月就诊.查体发现:左上腹较对侧明显膨隆,肋下6 cm可扪及类球形肿物,随呼吸上下移动,轻度压痛.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B超检查提示:脾脏低回声占位病变,约12 cm×12 cm,圆形,考虑为脾囊肿.CT检查提示:脾大,脾囊肿,约12 cm×10cm.入院后进一步检查发现血清CA19-9》500 ku/L.手术中发现脾脏中下极一类圆形囊性肿物,约12 cm×10 cm,囊壁张力较高;手术切除脾脏.术后切开囊壁,见囊液为淡褐色混浊稀薄液体,囊肿无分隔.手术后7 d复查血清CA19-9,恢复到正常水平.

  • 虚拟人研究现状及展望

    作者:方驰华;周五一;钟世镇

    "虚拟人"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真实的人体结构而合成的三维人体模型.这种模型不仅具有人体的形态结构,而且具备生理机能[1].研制"虚拟人"需要经历"可视虚拟人"、"虚拟物理人"、"虚拟生理人"和"虚拟智能人"4个发展阶段.目前的研究成就多为第一阶段.现就"可视虚拟人"的研究发展状况概述如下.

  • 苹果提取物抑制大肠癌生长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鹏;刘明;董新舒;马玉彦;陶冀;宋冰冰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合理地摄入水果、蔬菜可以降低癌症的发病率[1].苹果中富含植物化学物质,如维生素及多酚类.水果、蔬菜中所含的植物化学物质可能通过不同的机理来显示其抗肿瘤活性.植物化学物质可能作为封闭剂预防癌症发生;植物化学物质可以是抑制剂,抑制已经暴露于致癌剂的肿瘤细胞的表达[2];一些植物化学物质是抗氧化剂可以清除氧化自由基,从而抑制由于氧化损伤而导致的癌症的发生[3].本实验观察苹果提取物对于大肠癌细胞株LS-174T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苹果提取物对于大肠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 胆囊结石病患者胆道系统细菌DNA的研究

    作者:田志杰;韩天权;姜志宏;张奕;蒋兆彦;胡厚佳;洪秀华;张圣道

    我们通过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NP-PCR,采用细菌16S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对胆囊结石病患者的胆囊结石核心、胆汁及胆囊黏膜标本进行细菌DNA检测,以期提供更多的分子生物学证据,进一步证实细菌与胆固醇结石的关系.

  •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ⅩⅢ--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感染的防治

    作者:《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撰写协作组

    胰肾联合移植手术(SPK)是治疗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所有器官移植术后患者相似,SPK术后患者面临两大问题:一是随时可能出现的移植物排斥反应,二是感染.由于SPK患者术前已经罹患糖尿病,术后又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因而感染在目前仍是造成移植物丧失功能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

  • 本刊对文后参考文献著录的要求

    作者:

    按照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本刊要求作者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参考文献,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应尽量避免引用时间写在括号内插入正文处相应处.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胸外科招收进修医师

    作者: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结合化疗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疗效观察

    作者:吴德华;陈龙华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结合化疗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采取三维适形放射治疗(2 Gy/次,5次/周,总剂量66~68 Gy,6~7周完成)结合化疗(5-氟尿嘧啶0.75g/m2,d1~5和d29~33;顺铂40mg/m2,d1~3和d29~31)的疗效,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患者1、2、3年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7.5%、66.1%、38.2%;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8.3%、66.8%、44.2%,中位生存期25.3个月;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2.7%、56.6%、30.1%.急性放射反应主要是急性放射性肠炎,多为1~2级.无晚期放射反应发生.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结合化疗是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治疗方法.

  • 结直肠癌辅助门静脉持续灌注化疗与肠腔化疗疗效的对比研究

    作者:潘志忠;万德森;卢震海;李力人;陈功;周志伟;伍晓军;丁培荣;王福龙

    目的比较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经门静脉持续灌注5-FU 7 d与术中肠腔一次给药化疗对减少术后肝转移、提高术后远期疗效的作用.方法行根治性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162例,随机分为门静脉化疗组(A组)82例和肠腔化疗组(B组)80例,两组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Dukes′分期等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A组术中经大网膜静脉向门静脉插管,导管远端引出腹壁固定,术后即从门静脉导管持续给予5-FU 1g/d,连续7 d,B组术中用肠腔化疗加一次性经大网膜静脉注射5-FU.用SPSS8.0分析比较两组的近期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结果A组术后并发症较多,但平均住院时间及生存曲线等指标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全组5年生存率76.7%(A组74.3%,B组79.2%).用Gehan法检验两组生存曲线,其差异也无显著意义.全组肝转移率为19.8%.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本组预后的因素为Dukes′分期(P<0.05).结论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经门静脉持续灌注5-FU 7 d的辅助化疗方法与肠腔化疗对预防肝转移、提高生存率有一定的作用,二者疗效相当,但后者更简便.

  • 术前化疗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细胞中钙蛋白酶的影响

    作者:王文见;时德;李岚岚;王深明

    目的通过观察术前口服去氧氟尿苷不同时间后,肿瘤组织中钙蛋白酶含量和活性的变化,探讨术前化疗的作用规律及其适宜时间,并进一步揭示化疗的作用机制.方法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共73例,根据术前口服去氧氟尿苷(600~1200 mg/d)至手术时间的不同分为:A组(3 d组)27例;B组(1周组)22例;C组(2周组)15例;D组(2个月组)9例.对照组(E组)为24例同期住院手术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上述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过其他方案的化疗和放疗.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电镜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钙蛋白酶的活性和表达水平.结果电镜显示,化疗后各组的肿瘤细胞中,金颗粒主要位于线粒体膜附近.A组的肿瘤细胞出现轻度损害;B组的肿瘤细胞除轻度损害外,还可见严重损害改变;C组的肿瘤细胞主要表现为严重损害改变;而D组的肿瘤细胞却以轻度损害为主.免疫电镜结果显示肿瘤组织中钙蛋白酶的表达水平随化疗时间延长呈进行性增加,化疗2周达到高峰,化疗2个月与2周组间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意义.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钙蛋白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与免疫电镜结果一致(r=0.86,P<0.0001).结论术前口服去氧氟尿苷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可以通过钙蛋白酶发挥抗肿瘤作用,这一作用以服药2周左右为明显.

  • 遗传性弥漫型胃癌上皮型钙黏素基因种系突变的检测

    作者:姜勇;万远廉;王振军;赵博;朱静;黄莛庭

    目的研究遗传性弥漫型胃癌上皮型钙黏素基因(CDH1)种系突变情况.方法对符合初筛标准的5个胃癌家系(A、B、C、E、F)先证者取血,提取基因组DNA,利用PCR方法扩增上皮型钙黏素基因的16个外显子,以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对可疑突变者双向测序.结果B家系先证者CDH1基因第10号外显子1507位碱基出现杂合性C→T转换,导致编码谷氨酸的密码子CAG转变为终止密码子UAG,从而产生截短蛋白.该先证者异时性患有乳腺侵润性小叶腺癌和弥漫型胃癌,免疫组化研究显示乳腺癌组织中上皮型钙黏素表达完全缺失,表明乳腺癌组织中CDH1基因完全失活.结论中国胃癌家系中存在遗传性弥漫型胃癌家系,并检测到一种新的CDH1基因种系截短突变,乳腺侵润性小叶腺癌可能系遗传性弥漫型胃癌肿瘤谱的一部分.

  • 直肠间质瘤16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万远廉;汤坚强;柳萍;刘玉村;汪欣;吴涛;潘义生;黄莛庭

    目的探讨直肠间质瘤的免疫组化特征和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20例直肠间叶组织肿瘤进行CD117等免疫组化染色,对其中16例直肠间质瘤的免疫表型、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确诊直肠间质瘤16例,直肠平滑肌肉瘤3例,直肠神经鞘瘤1例.间质瘤组中良性2例、交界性1例、恶性13例,CD117和CD34的表达率分别为100%(16/16)和88%(14/16);直肠间质瘤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首发症状主要为排尿排便困难(38%)和腹痛(31%),14例(88%)肛诊阳性;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64%、48%,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47个月.结论直肠间质瘤是常见的直肠间叶源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常表现为恶性,易局部浸润和术后复发,早期诊断、根治性切除和及时发现复发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 腹腔镜下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作者:田文;李荣;陈凛;肖西平;杨莉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直肠腺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联合应用超声刀循盆筋膜壁层和脏层的间隙行锐性游离全直肠系膜,切除一个不间断的直肠整体标本,并对全组病例随访2年余.结果38例患者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腹,术后排便、排气时间平均为32 h,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7.5 d.术后随访至今,38例患者均无腹部穿刺口种植,其中2例出现局部复发(1例伴肝转移).38例患者均无排尿困难,6例患者有性功能减退.结论腹腔镜下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手术既能有效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和保护盆腔自主神经功能,又具有微创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效果分析

    作者:刘宝善;燕锦;左明;刘超;徐琳

    目的探讨下部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与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对780例腹膜返折处及其以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实施根治性切除术,其中腹腔内清扫352例;腹腔内加腹膜外清扫428例.二组在年龄、性别、Dukes′分期,病理组织学类型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结果出现排尿功能损伤的患者,腹腔内清扫组为12例,占3.6%;腹腔内加腹膜外清扫组225例,占52.65%(P<0.01).性机能损伤(仅统计男性),腹腔内清扫组23例,占12.6%(23/183);腹腔内加腹膜外清扫组127例,占53.4%(127/238)(P<0.01).局部复发率腹腔内清扫组为15.9%(56/352);腹腔内加腹膜外清扫组为9.6%(41/428)(P<0.05).5年生存率腹腔内清扫组为52.2%;腹腔内加腹膜外清扫组为58.5%(P<0.05).结论二组患者相比,腹腔内加腹膜外清扫组虽然能减少局部复发和提高5年生存率,却严重影响术后生存质量.

  • 黏膜肌层浸润大肠癌的临床治疗

    作者:蔡宏;莫善兢;王亚农;朱蕙燕;董锐增

    目的通过对黏膜肌层浸润的早期大肠癌病例的临床分析,强调正确认识和治疗早期大肠癌的重要性,并探讨WHO有关消化道上皮恶性肿瘤前驱病变诊断新标准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7月~1999年7月住院手术治疗的30例黏膜肌层浸润早期大肠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30例黏膜肌层浸润的早期大肠癌患者中,有12例行扩肛广泛切除术,18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在行扩肛广泛切除术的患者中,1例在术后近3年复发,另1例在术后50个月出现肺转移并死亡;在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术的病例中,发现有1例已伴有肠周淋巴结转移,1例在术后68个月也出现肺转移但存活至今,另1例在术后15个月出现右上颈淋巴结转移,并在半年后失访.结论黏膜肌层浸润的早期大肠癌可以出现淋巴结转移、术后局部复发和血行转移等现象,临床医师选择局部切除手术需要慎重;针对WHO有关消化道上皮恶性肿瘤前驱病变诊断的新标准将黏膜肌层浸润的早期大肠癌定义为良性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我们认为仍需持慎重态度并进一步研究总结.

  • 射频消融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马宽生;吴乔;刘全达;别平;董家鸿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治疗门静脉高压性脾大、脾功能亢进症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在全麻、超声引导下经皮、开腹术中及腹腔镜下对12例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脾大、脾功能亢进症患者进行RFA治疗.术前血细胞计数示:白细胞为(2.0±0.7)×109/L,血小板(25±10)×109/L,红细胞(3.08±0.56)×109/L.将RFA针经皮、开腹术中及腹腔镜下在超声引导下经脾脏脏面插入脾脏中上部,RFA平均时间为(36.4±5.4)s.术后进行血常规、CT复查评估3个月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合并脾包膜下血肿及皮肤烧伤各1例,6例患者术后出现中少量左侧胸腔积液,2例行穿刺抽液,余无自觉症状.RFA后10 d左右增强CT测定脾脏体积和RFA病灶体积,RFA毁损范围占脾脏总体积的比率为23.3%~88.9%,平均(49.1±20.3)%.术后14 d白细胞(5.5±0.9)×109/L,血小板(124±21)×109/L.RFA术后33 d,白细胞(5.4±1.1)×109/L,血小板(205±34)×109/L;与术前相比,血小板和白细胞显著升高(P<0.01).结论RFA治疗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脾大、脾功能亢进症具有安全、近期疗效显著的优点.

  • 门静脉和肠道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

    作者:彭志海;徐军明;范昱;夏强;陈国庆;祝哲诚;李克;裘正军;戴雪明

    目的总结门静脉和肠道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的初步经验.方法2001年6月~2003年6月共施行胰肾联合移植5例,其中胰腺引流2例采用体静脉-肠道引流(SED),3例采用门静脉-肠道引流(PED).免疫抑制剂早期采用激素+霉酚酸酯(MMF)+FK506+赛尼哌或舒莱四联诱导治疗,以后改为三联维持.结果5例患者移植胰、肾功能术后1~7 d恢复正常,停用胰岛素.术后未发生消化道瘘和血栓形成等手术技术相关的并发症,1例SED患者发生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经激素冲击治疗后缓解.术后SED和PED各有1例患者因发生FKS06中毒,终死于败血症,死亡时移植胰腺功能正常.余3例经8、18、32个月随访,移植胰、肾功能良好,无远期并发症.结论PED术式和SED术式在技术上安全可行,均无远期并发症,而PED术式在生理和免疫学方面更具优越性,可作为首选术式.

  •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作者:顾晋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是英国的Heald等[1]于1982年提出的.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许多学者已经把TME作为中低位直肠癌的标准手术.TME术治疗后肿瘤局部复发率在3%~7%以内,术后的长期生存率明显提高[2-4].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外科工作者正在积极地开展TME手术.正确认识直肠系膜的解剖学基础,对开展规范化TME手术,提高我国直肠癌的诊治水平有重要意义.

  • 氯化钆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的防护作用

    作者:程石;宋茂民;李志宏;何三光

    目的探讨氯化钆(GdCl3)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9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NP组、GdCl3处理组、ANP GdCl3预处理组、ANP GdCl3治疗组.每组18只.逆行性胰胆管注射3%牛磺酸钠建立ANP大鼠模型.经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肺泡巨噬细胞(AM),行血气分析,检测肺湿/干重比值、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含量、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AM分泌肿瘤坏死因子d(TNFα)、一氧化氮(NO)水平.以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透射电镜观察和流式细胞仪碘化丙啶(PI)单染色法检测AM凋亡情况.并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GdCl3处理组各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ANP GdCl3预处理组和ANP GdCl3治疗组各项指标均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但与ANP组相比升高不明显,两组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意义(P<0.05).ANP GdCl3预处理组和ANP GdCl3治疗组AM琼脂糖凝胶电泳均可见DNA梯状条带,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典型凋亡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仪DNA直方图可见G1峰左侧出现典型亚二倍体细胞群峰型,而另3组则均未出现.结论GdCl3可能通过诱导ANP大鼠AM发生凋亡来减轻ANP所致的肺损伤.

  • 膀胱引流式胰腺移植后Oddi括约肌运动变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桂臣;原春辉;程颖;刘永锋

    目的研究膀胱引流式胰腺移植后移植物Oddi括约肌功能的变化以及对移植物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三腔测压管对正常犬、膀胱引流式胰腺移植后犬和离体的犬Oddi括约肌进行测压,并检测移植后犬Oddi括约肌的抗反流能力,同时监测移植物内外分泌功能.结果正常犬Oddi括约肌在(18.5±2.8)mm Hg(1 mm Hg=O.133 kPa)基础压水平上有规律收缩,收缩频率为(9.7±1.5)次/min,收缩幅度为(47.1±5.5)mm Hg,动力指数为236±56.移植后犬胰腺内外分泌功能良好,移植物Oddi括约肌失去了正常的收缩规律,基础压升高至(27.8±2.8)mm Hg,收缩频率增快至(13.1±1.9)次/min,但收缩幅度明显缩小至(8.3±1.8)mmHg,动力指数无明显变化.胆管残端内压力不随膀胱内压升高而发生变化.结论膀胱引流式犬胰腺移植后,移植物Oddi括约肌丧失了正常的收缩规律,基础压升高,收缩频率增快,但收缩幅度明显缩小,仍然具有一定的抗反流能力.

  • 成人胰岛大容量分离技术的改进及胰岛功能检测

    作者:宋振顺;顾克菊;张建国

    目的通过对人胰岛分离技术的改进以获得大量高活力胰岛并检测其功能,为利用同种异体胰岛移植治疗1型和部分2型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方法采用改良的自动分离技术连续分离28例人胰岛,然后用连续性密度样度离心法纯化胰岛.胰岛收获量以国际标准的胰岛当量(islet equivalent,IEQ)表示.胰岛功能的测定分别为体外测定胰岛的胰岛素/DNA比率;静止葡萄糖刺激试验(SGS)及将胰岛移植至糖尿病裸小鼠的体内胰岛功能鉴定并随后进行腹腔糖耐量试验,连续测定移植鼠血糖水平及其体内C肽浓度.结果28例成人胰腺分离的胰岛收获量为5 000~1 030 000 IEQ/胰腺,平均为291 635 IEQ/胰腺,前13例平均每个胰腺收获49 123 IEQ,平均每克组织收获846 IEQ,平均纯度为87%,随着技术的改进后15例的分离结果则分别为:平均每个胰腺501813 IEQ,平均每克组织7 003 IEQ,平均纯度89%.体外胰岛素刺激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后的人胰岛有正常功能,将12次分离得到的胰岛分别移植至34只糖尿病裸鼠肾包膜下,其中29只糖尿病裸鼠于12 h内血糖恢复正常且糖耐量试验接近正常鼠,血中C肽水平亦接近正常鼠.结论采用改进的人胰岛分离方法,可以获得大量高活力的具有正常功能的胰岛,为同种异体胰岛移植用于临床奠定了必要的实验基础.

  • 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分析

    作者:杨蕾;刘永锋;刘树荣;梁健;崔宏;孟一曼;吴刚;李桂臣

    目的探讨预防和逆转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9月~2003年9月17例同种异体胰肾联合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采用口服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霉酚酸酯或硫唑嘌呤、激素三联用药.其中2例术前及术后第5天应用抗IL-2R单克隆抗体,3例应用OKT3进行免疫诱导.结果17例患者中1例发生移植胰腺、肾脏加速性排斥反应,经保守治疗无效,切除移植物;8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其中单纯肾脏排斥反应6例,同时累及胰腺、肾脏的排斥反应2例,经甲泼尼龙或OKT3治疗后均逆转.结论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术前采用综合措施降低高危受者的致敏性,是预防和治疗排斥反应的有效方法.

中华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