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外科

中华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urgery 중화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6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29-5815
  • 国内刊号: 11-213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wk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赵玉沛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感染激活成骨细胞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研究

    作者:宁仁德;张先龙;龚立;周业金;郭晓奎;李擎天

    目的 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体外感染激活成骨细胞核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的情况.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成骨细胞胞质内核抑制因子-κB (I-κBα)的降解情况,凝胶迁移(EMSA)检测成骨细胞胞核内NF-κB的活性,从而判断成骨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ELISA检测应用50 μmol/L SN50预处理1h,再感染1h金葡菌后成骨细胞24 h细胞上清液中IL-6的浓度,观察金葡菌感染所激活成骨细胞的NF-κB信号通路调控免疫反应情况.结果 金葡菌体外感染能够诱导成骨细胞胞质内I-κBα降解(I-κBα15 min/I-κBα0 min=0.409 ±0.245;I-κBα30min/I-κBαmin=0.061 4±0.010)和增加胞核内NF-κB活性,且呈明显时间和剂量依赖性;50 μmol/L SN50预处理后再感染金葡菌的成骨细胞其上清液中IL6的浓度[(2.17 ±0.11) μg/L]相对于单纯金葡菌感染组[(3.58 ±0.31) μg/L]显著减少(F=174.25,P<0.05).结论 金葡菌体外感染能够激活成骨细胞的NF-κB信号通路且其参与调控免疫炎性因子的分泌.

  • 食管癌肉瘤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预后分析

    作者:张百华;杨文静;王永岗;张宏图

    目的 分析食管癌肉瘤病例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67年1月至2008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且病理诊断为食管癌肉瘤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8例,女性4例;年龄39 ~76岁,中位年龄58岁.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本组患者的生存率,对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32例中腔内型29例,蕈伞型2例,髓质型1例.病理分期T1期17例,T2期13例,T3期2例,共有10例出现淋巴结转移(31.3%),其中7例仅见癌成分转移,3例癌与肉瘤成分均见转移.TNM分期Ⅰ期15例,Ⅱ期13例,Ⅲ期4例.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0%、72.1%、57.0%.单因素分析显示仅病理N分期对生存率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N分期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RR=2.531,95%CI:1.055~6.070).结论 食管癌肉瘤同时包含肉瘤成分与癌成分,癌成分在其淋巴结转移中更常见.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N分期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该病淋巴结转移率相对较低,外侵不明显,手术切除通常能获得较好治疗效果.

  • Bryan人工颈椎间盘对颈椎整体及置换节段曲度影响的中期观察

    作者:姜宇;田野;王以朋;邱贵兴;翁习生;冯宾

    目的 观察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颈椎整体中立位C2~7曲度及置换节段曲度变化.方法 2005年11月至2010年5月,对18例颈椎病患者施行了20个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38 ~ 59岁,平均(47±6)岁.其中单节段置换16例,双节段2例.14例患者术前C2~7曲度存在生理性前凸同时置换节段曲度前凸(前凸组),4例术前C2~7曲度存在后凸同时置换节段曲度后凸(后凸组).统计并分析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颈椎整体中立位C2~7曲度及手术节段曲度变化.结果 术后随访12 ~53个月,平均(24±5)个月.前凸组术前C2~7曲度平均为9.9°±1.9°、术后平均12.8°±2.1°、末次随访时平均11.6°±1.8°;后凸组术前C2~7曲度平均-1.8°±0.8°、术后平均7.3°±1.3°、末次随访时平均5.0°±2.1°,两组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987和-5.058,P<0.05),两组术后与末次随访之间曲度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凸组置换节段曲度术前平均为2.6°±0.8°、术后平均5.4°±1.0°、末次随访时平均4.3°±0.9°,后凸组术前置换节段曲度平均-3.0°±0.8°、术后平均3.8°±1.3°、末次随访时平均0.3°±2.8°,前凸组及后凸组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3.829和-4.086,P <0.05);前凸组术后与末次随访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0,P<0.05),后凸组术后与末次随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能有效地维持或改善颈椎中立位及手术节段曲度,但仍需更长时间的随访来评估其远期影响.

  • 儿童寰枢椎旋转脱位的治疗策略

    作者:康辉;蔡贤华;徐峰;黄勇

    目的 探讨儿童寰枢椎旋转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 自2005年3月至2009年2月共收治寰枢椎旋转脱位患儿36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3~ 14岁,平均7.8岁.按Fielding-Hawkins分型:Ⅰ型24例、Ⅱ型8例、Ⅲ型2例、Ⅳ型2例.常规行颈椎X线片、MRI和CT三维重建检查评估寰枢椎旋转脱位情况及有无上颈椎畸形.对牵引后能复位、无外观畸形、无神经症状的32例患儿采用保守治疗.对牵引后难以复位、伴有游离齿状突畸形的4例患儿行颈后路寰枢椎融合内固定术.结果 35例患儿治疗前寰椎旋转角度为5°~ 26°,平均16.0°±4.4°,治疗后寰椎旋转角度为0°~8°,平均4.5°±1.5°,治疗前后寰椎旋转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5,P<0.05).1例患儿治疗前寰椎旋转45°,治疗后为4°.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4~ 38个月,平均18个月.保守治疗的32例患儿斜颈消失,颈椎正位X线片示寰椎两侧块对称,颈部活动良好.4例手术患儿寰枢椎脱位复位、神经症状缓解,植骨均融合.结论 大部分寰枢椎旋转脱位的儿童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获得满意疗效,但对于难复性或伴有游离齿状突畸形的患者宜行手术治疗.

  • 股浅动脉闭塞性病变中Outback LTD导管的应用分析

    作者:张宏鹏;郭伟;刘小平;尹太;贾鑫;王立军;熊江;马晓辉

    目的 探讨股浅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中应用Outback LTD导管内膜下成形术治疗技术的近中期结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30例股浅动脉CTO的35条肢体应用Outback LTD导管进行治疗.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8岁.重度间歇性跛行10条肢体(Rutherford 3级,28.6%),静息痛13条肢体(Rutherford 4级,37.1%),小面积溃疡12条肢体(Rutherford 5级,34.3%).所有患者术中应用常规的导管和导丝技术无法顺行从内膜下返回真腔.统计技术成功率、相关并发症及操作时间.随访中计算支架通畅率和治疗结果.结果 平均病变长度为(210±15)mm,操作技术成功率为97.1% (34/35),无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时间(7.2±0.3)个月.随访3、6、12个月支架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0.9%、84.8%和50.6%.重度缺血病变中,3条肢体行截趾术,1条行膝关节以下的截肢术.结论 Outback LTD导管在股浅动脉CTO内膜下成形术中能够安全、有效地辅助导丝返回真腔,缩短射线暴露时间,提高技术成功率.

  • 双节段Hybrid手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海鹰;许晓诺;王波;王会民;朱震奇;缪克难

    目的 评估颈椎人工间盘置换结合颈椎椎间融合(Hybrid手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相邻颈椎节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0年6月共17例因颈椎病行双节段Hybrid手术患者(Hybrid组)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ACDF)的17例患者作为对照(ACDF组).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3、6个月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 NDI)、C2~7整体活动度、手术相邻颈椎节段活动度等结果进行对照评价.结果 Hybrid组和ACDF组患者术后JOA评分、NDI评分较术前均有改善(JOA:t=-8.790~-5.803,P<0.05;NDI:t 10.717 ~ 13.514,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颈椎活动度较术前均明显降低,Hybrid组由术前46°±11°降至术后6个月的41°±8°(t=3.170,P<0.05),ACDF组由术前的45°±13°降至术后6个月的38°±15°(t=6.709,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ybrid组患者术后1、3个月上位相邻节段和下位相邻节段的颈椎活动度较术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位:t=5.622和4.032,P<0.05;下位:t=2.879和2.207,P<0.05),术后6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DF组术后颈椎相邻节段活动度术后3、6个月时下位相邻节段颈椎活动度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38和- 13.540,P<0.05),术后6个月时上位相邻节段颈椎活动度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3,P<0.05).结论 双节段Hybrid手术对于治疗颈椎病拥有满意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Hybrid手术患者在随访期间相邻节段颈椎活动度降低,而ACDF手术患者在随访期间相邻节段颈椎活动度增加.Hybrid手术的远期临床效果,还需要进一步随访验证.

  • 蛋白质组学筛查人胰腺癌候选相关免疫原性膜抗原的有效验证

    作者:王维斌;赵玉沛;廖泉;张太平;徐徕;吴元德

    目的 对前期蛋白质组学筛查、鉴定的人胰腺癌相关免疫原性候选膜抗原进行有效验证.方法 前期实验中,将胰腺癌患者血清提取的IgG与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的膜蛋白进行免疫印迹杂交,共获得了9个阳性蛋白位点,现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分析与肽质指纹库对5号和6号位点进行鉴定.应用RT-PCR、real-time PCR验证二者在不同的人胰腺癌细胞株中的基因表达水平.分别提取人正常胰腺组织和胰腺癌组织的mRNA,应用real-time PCR检测prohibitin 2在人正常胰腺组织中和胰腺癌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 5号和6号阳性蛋白位点经质谱分析鉴定分别是prohibitin 2和prohibitin.RT-PCR和real-time PCR证明,候选膜抗原prohibitin 2和prohibitin在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AsPc、P3的细胞中均有明确的基因表达,尤其在P3细胞中mRNA表达水平高(t=7.442,P<0.01).并且prohibitin 2在人胰腺癌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t=0.893,P<0.01).结论 人胰腺癌细胞膜蛋白prohibitin 2和prohibitin在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AsPc、P3中均有明确的基因表达,并且prohibitin 2在人胰腺癌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人正常胰腺组织,二者可能是具有免疫原性的胰腺癌相关膜抗原.

  • 椎体裂隙征对经皮后凸成形术疗效的影响

    作者:倪文飞;徐华梓;池永龙;林焱;黄其杉;毛方敏;王向阳;王胜;徐晖

    目的 探讨椎体裂隙征( IVC)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CFs)中的发生率及影像学特征,并分析其对经皮后凸成形术(PKP)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0年8月行PKP、疼痛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总结IVC发生率及影像学特点,统计分析手术前后伤椎后凸角、伤椎前缘相对高度情况,观察骨水泥灌注及渗漏等情况;统计分析手术前后视觉模拟量表( 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变化.结果 76例95个伤椎中,共发现32例39个椎体具有IVC征,15例同时存在IVC与非IVC椎体.X线片、CT、MRI诊断IVC阳性率分别为33.3%、85.7%及84.6%.IVC组(25例)与非IVC组(36例)患者术后3d及末次随访伤椎后凸角及前缘相对高度均明显好于术前(F =21.82 ~72. 18,P<0.01),末次随访与术后3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d与末次随访VAS评分及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F=131.06 ~ 364.12,P<0.01),末次随访与术后3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C组团块型骨水泥分布占72.0%,非IVC组团块型占19.4%.两组各有4例骨水泥渗漏,其中IVC组3例为椎间盘内渗漏,非IVC组3例为椎前渗漏.结论 IVC在OVCFs导致的慢性疼痛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CT与MRI是敏感的检测方法.PKP手术对伴或不伴IVC的OVCFs患者疗效均较好,IVC对PKP手术骨水泥的灌注形态及渗漏部位有一定影响.

  • On-table customized覆膜支架联合钢圈栓塞治疗腹腔干假性动脉瘤合并假性动脉瘤-胰管漏一例

    作者:张雷;邹思力;林晨;陆华;尹存平;袁良喜;冯翔;曲乐丰;景在平

    患者 男性,51岁,因"过量饮酒后出现中上腹痛"于2008年9月18日入院.上腹部CT提示符合急性胰腺炎改变,未见其他异常.对症处理后腹痛好转,2周后复查增强CT发现胰颈部异常血管影并考虑腹腔干假性动脉瘤,行上腹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血管重建后明确诊断.MRA提示腹腔干假性动脉瘤呈葫芦状,瘤腔开口于胃左动脉对侧,瘤体向下,长2.46 cm,直径1.38 cm,肝总动脉闭塞,脾动脉粗大.在急性胰腺炎治愈的基础上行保守治疗,患者腹痛消失,无黑便,肝功能正常.4个月后患者再次出现腹痛,位置与上次相同,但性质不同,持续30 min后解出黑便,大便隐血(+),血淀粉酶235 U/L,尿淀粉酶167 U/L,白细胞计数10.6×109/L,胃镜检查无阳性发现.复查MRA发现腹腔干假性动脉瘤较前增大,长3.16 cm,直径1.76 cm,位置及相关动脉情况无明显变化,未见其他异常(图1,2).

  • 桡神经自发性缩窄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吴可晚;陈德松;陈琳;陈为民

    桡神经自发性缩窄病变的临床表现和电生理检测结果与桡神经卡压性疾病相似,较难鉴别.2007年9月至2010年8月,采用电生理检测与高频彩超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诊断12例桡神经自发性缩窄性病变,并采用手术治疗,诊断准确,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 锁骨下动脉瘤的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李光鑫;辛世杰;段志泉;张健;杨栋;丁奎;王雷;李璇

    锁骨下动脉瘤是罕见的周围动脉瘤之一[1-2],可导致瘤体破裂出血、神经受压以及上肢缺血等并发症.由于锁骨下动脉的位置特殊,局部解剖结构复杂,处理起来难度很大.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5年11月至2009年8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4例锁骨下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手术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意外损伤的修复

    作者:晏益核;卢榜裕;蔡小勇;雷宇;陈永军;李建军

    医源性胆管损伤是严重的腹腔镜胆囊手术并发症.此类并发症通常需要中转开腹或是二期修复,均会加重患者痛苦,增加腹腔感染的概率.是否能够在腔镜下完成损伤胆管的一期修复值得我们探讨.本文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至2011年6月我们进行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336例,就其中胆管损伤的修补方式和结果进行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肿瘤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

    作者:张志军;彭传会;周琳;郑树森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box-1,HMGBl)是一种几乎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内的染色质非组蛋白核蛋白,富含酸性和碱性氨基酸,早由Ellerman等[1]在小牛胸腺中分离和鉴定.1999年,学者们发现HMGB1可以作为一种炎性介质被分泌到细胞外[2].此后,HMGB1的功能多样性逐渐被人们熟知.在细胞核内,HMGB1可以调节基因转录;在细胞外,HMGB1参与炎症反应、细胞分化、增殖、迁移以及肿瘤免疫反应[3-4].近年来,HMGB1在肿瘤中的作用日渐受到关注,本文就HMGB1在肿瘤发生、发展、免疫及治疗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 先天性颅颈交界畸形胚胎学基础及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尹一恒;余新光;周定标

    颅颈交界区( craniovertebral junction,CVJ)畸形发病原因众多,欧美国家发病以类风湿关节炎、Paget病、颅骨软化、成骨不全等继发性病变多见;国内发病病因尚缺乏流行病学证据,但一般认为先天发育障碍引起的畸形较多.CVJ骨性结构包括由齿突、枢椎椎体以及枕骨基底部构成的中轴柱以及围绕中轴柱的两个环形结构[1].环形结构为枕骨大孔环和寰椎环,前者包括枕骨基底部分的外侧、枕骨髁以及枕鳞部,后者由寰椎前后弓及其侧块组成.先天性CVJ畸形( congenital anomaly of the CVJ,CACVJ)表现形式多样,包括扁平颅底、颅底凹陷、寰枕融合、寰枢脱位等,亦包括神经系统的畸形如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脊髓空洞等.

  • 股外侧肌远端神经支移位两例临床应用报告

    作者:王树锋;薛云皓;栗鹏程;李玉成;李文军;杨勇

    高位坐骨神经断裂、腰骶干或骶丛撕脱伤等可造成伸踝、伸趾和(或)踝跖屈、屈趾功能障碍.由于神经损伤部位高,距离目标肌肉(小腿、足)远,若伤后未得到及时治疗,再从高位进行神经修复来恢复小腿肌肉的运动功能,可能性已很小[1-2].而此类患者的股神经功能有时正常,利用股神经的股外侧肌或股内侧肌的远端肌支为动力,通过神经桥接选择性修复腓深神经或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来恢复伸踝、伸趾或踝跖屈功能,可显著缩短神经再生的距离.另外,对于此类不可逆性神经损伤患者,以上述神经支为动力神经源,通过功能性肌肉游离移植亦可重建伸踝、伸趾或踝跖屈功能.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我们共为10例患者进行了上述修复手术,其中2例术后随访2年以上.现将术中的解剖测量数据及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 两站式杂交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B型复杂型主动脉夹层八例

    作者:夏军;罗彬;欧家乐;王志维;徐鹏;吴智勇;李罗成;邓宏平

    主动脉夹层发病率逐年增加,其病程进展快,病死率高,是临床急危重症之一[1].对于大多数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可通过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来达到治愈目的[2].而Stanford B型复杂型主动脉夹层往往需要实施杂交手术.2010年11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并确诊Stanford B型复杂型主动脉夹层8例,采用两站式杂交技术进行治疗,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从NCCN临床实践指南更新看直肠癌外科个体化治疗的进步

    作者:姚宏伟;刘荫华

    进入21世纪以来,直肠癌诊治领域的进展日新月异.影像学诊断方法的完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手术方式的确立、腹腔镜微创手术的引入、新型化疗和靶向药物的问世以及新辅助治疗理念的发展令临床医生耳目一新.以高级别循证医学研究和专家共识为基础制定的NCCN临床实践指南已成为建立临床科学思维与完成个体化实践的重要参考依据.我们学习新发布的2012年第1版NCCN直肠癌指南[1],并回顾近5年来NCCN指南(中国版)更新重点[2-4],分析探讨直肠癌个体化诊治进步历程,以飨同道.

  • 晚期结直肠癌外科治疗策略的思考

    作者:王锡山

    晚期结直肠癌目前国内外尚无明确定义.依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多年实践经验及与相关学者交流,笔者总结归纳认为,晚期结直肠癌应包含局部晚期和全身晚期2种类型.所谓局部晚期,是指肿瘤穿透肠壁全层侵及邻近组织器官,需行联合脏器切除者,这其中包含可切除和不可切除2种情况,可切除又包含受累器官为癌性浸润和炎性浸润2种类型,每种类型患者的预后差异很大[1].全身晚期患者泛指Ⅳ期患者,亦有文献报道三站以远淋巴结转移者也属全身晚期[2].我国结直肠癌患者中,晚期病例在总发病人数中仍占有相当比例,文献报道在12% ~20% [3].近年来随着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医疗器械的革新发展以及新的分子靶向药物不断应用于临床,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已经有了较大改观,整体的5年生存已由原来的15% ~ 20%提高到 25% ~40% [4].

  • 重视结直肠癌的术前分期规范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

    作者:顾晋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在我国,几乎所有的县级以上医院都可以开展结直肠癌手术.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我国结直肠癌的治疗,特别是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远没有达到规范化要求,一些基层医院的外科医生并未掌握结直肠癌的基本治疗原则.2010年,卫生部出台《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版)》[1],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国家主管部门负责编纂的针对单个疾病的临床指导规范,它对规范我国结直肠癌的诊疗行为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行政约束作用.卫生部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实施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毋容置疑,《规范》对我国的结直肠癌诊疗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 直肠癌淋巴结跳跃转移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杜晓辉;宁宁;赵允杉

    目的 通过对直肠癌淋巴结跳跃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探讨直肠癌根治术高位血管结扎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行根治性直肠癌切除的207例患者资料,观察肠系膜下动脉周围及其根部淋巴结发生跳跃转移的情况,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跳跃转移间的相关性.结果 207例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中共检出淋巴结2305枚,有转移的患者168例.跳跃转移与肿瘤的分化程度(x2=113.65,P=0.037)及肿瘤浸润深度(x2=108.22,P=0.042)相关,与性别、年龄、部位、大小、术前血清癌胚抗原水平、大体类型和组织类型因素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术前对直肠癌肿瘤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进行评估,有助于提示是否存在淋巴结跳跃转移;对于有跳跃转移风险的患者应行血管高位结扎淋巴结清扫术.

  • 结肠系膜完整切除概念规范下的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作者:李炳根;聂向阳;何永忠;谢惠华;余国忠;杜汉朋;孔凡东;龚独辉;林伟斌;吴铭键

    目的 探讨结肠系膜完整切除(CME)概念规范下的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2月至2011年6月,对14例右半结肠癌患者施行CME概念规范下的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男性10例,女性4例;年龄36~74岁,平均57岁.TMN分期ⅡA期2例、ⅡB期3例、ⅢA期3例、ⅢB期5例、ⅢC期1例.术后病理均为腺癌.结果 全组患者均成功施行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27~221 min,平均(178 ±37)min,术中出血量30 ~ 110 ml,平均(67±23) ml,淋巴结清扫总数14~31枚,平均(21±7)枚,术后住院时间7~15d,平均(10.0 ±2.2)d.术后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无手术后死亡.全组患者术后随访3 ~19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 CME概念规范下的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

  • 早期直肠癌局部切除术不同术式间的比较

    作者:邱辉忠;徐徕;牛备战

    目的 比较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和Mason手术在早期直肠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早期直肠癌患者按就诊时间段分为2组.2000年1月至2006年3月就诊患者接受Mason手术(26例);2006年4月至2011年7月就诊患者接受TEM手术(21例).Mason组患者和TEM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TNM分期和瘤体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EM组在肿瘤距肛缘的距离上高于Mason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安全性、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和肿瘤学疗效.结果 2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TEM组手术时间为(67±24) min,术中失血量(9±6) ml,显著少于Mason组[分别为( 102 ±40) min和(51±27) ml](t=3.526、7.078,P<0.05).TEM组术后下床时间、尿管留置时间、进食时间和住院天数分别为(1.3±0.5)、(1.2±0.4)、(1.5±0.5)和(4.3±1.6)d,显著短于Mason组[分别为(2.5±0.6)、(5.4±1.3)、(5.6±1.2)和(12.1±7.1)d](t=4.925 ~ 14.640,P<0.05).TEM组失访1例,平均随访时间36.5个月;Mason组平均随访时间81.6个月.2组3年无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EM组:94.8%;Mason组:96.3%).结论 TEM技术用于早期直肠癌治疗具有良好的微创效果和理想的肿瘤学疗效.

  • 结直肠癌肺转移的治疗与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郝云鹤;姜争;苗大壮;乔天宇;王贵玉;陈瑛罡;郁雷;汤庆超;王锡山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肺转移的治疗效果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10年收治的结直肠癌肺转移的病例79例,其中行肺转移瘤切除22例,非手术治疗57例.对比肺转移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随访结果,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手术组肺转移瘤切除术后中位生存期为34.5个月,患者l、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9%、45.4%和4.5%;非手术组中位生存期16.0个月,肺转移后患者l、3、5年生存率分别为59.6%,14.0%和0.手术与否(RR=4.805,95%CI:1.864 ~ 12.384,P=0.001),肺转移瘤数量(RR =2.177,95%CI:1.431 ~3.314,P=0.010)是影响结直肠癌肺转移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对于结直肠癌肺转移的患者,手术切除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

  • 直肠癌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T分期与病理T分期的对照研究

    作者:孙应实;李晓婷;张晓燕;唐磊;崔湧;张晓鹏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MRI对直肠癌T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245例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行术前MRI检查.根据直肠癌局部浸润的高分辨率MRI征象做出分期诊断,并与术后病理组织学肿瘤T分期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MRI T分期准确率为83.7%(205/245).MRI和病理T分期的一致性较好(κ=0.693,95% CI:0.611 ~0.776).97例患者接受术前放疗和(或)化疗,新辅助治疗后MRI分期与病理T分期的一致率为73.2% (71/97,κ=0.563,95% CI:0.428 ~0.698).直接手术患者148例,MRI分期与病理T分期的一致率为90.5%(134/148,κ=0.794,95% CI:0.692 ~0.896).肿瘤病理分期与肠管周径侵犯程度中度相关(ρ =0.619,P<0.01).结论 高分辨率MRI对于直肠癌T分期有着较高的诊断准确性,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于术前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病例在手术前应重新做MRI分期.肠管周径侵犯程度的评价对MRI直肠癌T分期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 上胸椎椎板螺钉内固定可行性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胡庆丰;徐荣明;潘浩;周辉;朱杭;夏志敏

    目的 探讨T1~T3交叉椎板螺钉技术用于成人内固定的可行性及其技术方法.方法 取33具成人完整干燥T1~ T3椎体标本,男性21具,女性12具,年龄26 ~ 69岁,平均57岁.测量上胸椎T1、T2、T3棘突根部的高度、左右侧椎板高度、上椎板和下椎板螺钉钉道长度、两侧椎板的厚度、椎板内侧面上缘和下缘夹角.通过改良的Kretze技术,直视下T1模拟置入上、下位椎板螺钉,直视及X线评价螺钉的位置.结果 T2的棘突高为(15.7±1.6) mm; T3的椎板高为(18.7±1.1)mm.T1的上、下椎板螺钉钉道分别为(31.7 ±2.4) mm、(37.3±2.3)mm,T2的分别为(25.8±2.2) mm、(32.3 ±2.7)mm,T3的分别为(25.3 ±2.7)mm、(31.2 ±2.9)mm;相同节段的上位椎板螺钉的钉道长度均较下位的短.T1、T2、T3椎板厚度分别为(6.3±0.9)mm、(6.9±1.0) mm、(6.5 ±0.9)mm;T2椎板厚度厚,其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76,P<0.01),与T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板内侧面夹角分别为101.8°±4.5°、l01.9°±4.3°、102.9°±4.4°.相同节段左右侧椎板高度和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模拟螺钉成功置入,未发现螺钉侵犯椎管.结论 大部分成人上胸椎可以进行交叉椎板螺钉内固定,测量结果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中华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