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外科

中华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urgery 중화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6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29-5815
  • 国内刊号: 11-213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wk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赵玉沛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靶向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的小分子干扰RNA诱导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机制的初步探讨

    作者:吴静超;冯学泉;王金环;刘俊;张飚;徐新女;刘宏胜

    目的 初步探讨靶向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诱导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U251细胞分为对照组、空载组和实验组,空载组和实验组按感染复数(MOI)=100分别进行空载体腺病毒(Ad-null)和含有bFGF小分子干扰RNA的重组腺病毒(Ad-bFGF-siRNA)转染,转染72 h后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并应用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One-way ANOVA).结果 实验组细胞经转染Ad-bFGF-siRNA 72 h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空载组相比bFGF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同时Cytochrome C、Caspase-3及Bax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增强,Bcl-xl和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高的细胞所占的比例实验组为74.4%±4.7%与对照组的92.1%±2.5%、空载组的90.9%±1.8%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805,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红色荧光与绿色荧光的比值为0.83±0.12与对照组的1.36±0.40和空载组的1.32±0.35相比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920,P<0.05).结论 靶向bFGF的siRNA可能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

  •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后凋亡相关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勇;张谷;钱俊;朱玉萍;鞠海星;冯海洋;朱慧能;李德川

    目的 通过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术前同步放化疗前、后的凋亡相关蛋白的检测,探讨放化疗诱导直肠癌凋亡的机制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术前同步放化疗前、后Bcl-XL、Bax表达,结合患者临床、病理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和评价.结果 术前同步放化疗后肿瘤细胞退缩明显( TRG2+ TRG3+ TRG4)患者13例,无退缩(TRG0+TRG1)患者21例,术前同步放化疗前、后Bcl-XL阳性率分别为58.8% (20/34)和52.9% (18/34),放化疗前、后Bcl-XL表达变化与放化疗前肿瘤大小,放疗后肿瘤细胞退缩以及手术方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同步放化疗前、后Bax阳性率分别为32.4%( 11/34)和44.1% (15/34),Bax表达变化与放疗后肿瘤细胞退缩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同步放化疗前、后Bcl -XL/Bax比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07,P=0.048).术前同步放化疗前、后Bcl-XL/Bax比值与肿瘤细胞退缩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照术前同步放化疗是否加热疗进行分层分析,发现单纯放化疗组Bcl-XL表达变化与手术方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964,P=0.007),单纯放化疗组Bax表达变化与肿瘤肌层浸润和放疗后肿瘤细胞退缩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0.806、10.455,P<0.05).结论 术前同步放化疗可以改变Bcl-XL、Bax表达,影响直肠癌细胞凋亡和患者治疗效果,Bcl-XL表达减低和Bax表达上调在术前同步放化疗诱导直肠癌细胞凋亡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可有效提高直肠癌放化疗的效果.

  • 肝硬化对单个小肝细胞癌切除术后复发和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

    作者:梁宾勇;黄志勇;刘杨安;侯平;纪桂宝;陈孝平

    目的 比较肝硬化患者和非肝硬化患者的单个小肝细胞癌(长径≤5 cm)手术切除疗效,探讨肝硬化对单个小肝细胞癌切除术后复发和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2001年4月至2009年10月在我院肝脏外科中心接受肝切除术的单个小肝细胞癌患者共256例分为非肝硬化组(44例)和肝硬化组(21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男性227例,女性29例;年龄14 ~ 79岁,中位年龄49岁.224例(87.5%)患者合并乙型肝炎,241例(94.1%)患者术前肝功能为Child A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单个小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的预后因素.结果 非肝硬化组患者的1、3、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3.0%、85.3%、68.5%和100%、92.5%、92.5%,肝硬化组患者的1、3、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1.1%、58.6%、45.0%和93.8%、78.7%、67.8%.非肝硬化组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优于肝硬化组(x2=8.756,P=0.003;x2=8.603,P=0.003).血管侵犯、肿瘤中低分化、无肿瘤包膜和肝硬化是影响单个小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亦是影响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除血管侵犯、肿瘤中低分化、无肿瘤包膜等肿瘤生物学因素外,肝硬化亦是影响单个小肝细胞癌切除术后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不良预后因素.肝硬化患者肝切除术后的长期疗效劣于非肝硬化患者.

  • 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空间移位程度的三维重建研究

    作者:杜长岭;马信龙;张弢;马剑雄;孙晓雷;王淑丽;付鑫;卢晋

    目的 对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空间移位参数进行测量,从而重新认识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80例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Garden Ⅰ型40例,GardenⅡ型40例.所有患者双侧股骨近端行CT薄层扫描并将原始数据导入相关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将健侧模型与骨折侧镜像模型相配准,在配准后的两个模型上进行关键点的标记并行三维测量,距离和角度的测量精度分别为0.01 mm和0.01°.对两组患者股骨头空间移位参数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80例患者在X线片上未发现股骨头旋转移位,通过三维重建显示30.0%(24/80)的患者(Ⅰ型18例、Ⅱ型6例)股骨头发生了旋转移位.10例骨折在X线片上表现为不完全骨折,三维重建模型显示仅3例为不完全骨折.Garden Ⅰ型患者平均股骨头空间移位角度18°±11°;平均股骨头中心移位距离(6 ±3)mm;平均股骨头凹深点移位距离(10 ±6)mm.GardenⅡ型患者平均股骨头空间移位角度17°±10°;平均股骨头中心移位距离(7±5)mm;平均股骨头凹深点移位距离( 13±8)mm.Garden Ⅰ型骨折组与Ⅱ型骨折组之间股骨头空间移位角度、股骨头凹深点移位距离、股骨头中心移位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重建数字化测量技术能够更加准确、高效地显示及测量股骨颈骨折的真实空间移位程度,对股骨颈骨折的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经典的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对于无移位型骨折的认识存在一定的不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纵向可撑开型人工钛肋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早期疗效

    作者:邱勇;孙旭;王斌;丁旗;朱泽章;钱邦平;俞杨;朱锋;马薇薇

    目的 探讨纵向可撑开型人工钛肋技术(VEPTR)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EOS)的早期疗效.方法 本组共入选11例自2006年12月至2011年7月行VEPTR技术治疗的EOS患者.男性8例,女性3例,初次手术时年龄3.1~9.8岁,平均(7±3)岁.在初次手术时放置VEPTR器械,使用肋骨-肋骨连接和肋骨-腰椎连接.术后每6~12个月行撑开延长术1次.测量并比较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主弯Cobb角、顶椎偏移、胸椎高度和T1~S1高度.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患者初次术前、初次术后和末次随访影像学测量结果,以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初次手术后随访12~52个月,平均(32±11)个月.全部患者共接受手术41次,平均3.7次/例;共进行VEPTR撑开延长手术30次,平均2.7次/例.本组患者平均8个月行撑开延长1次.从术前到末次随访,主弯Cobb角从78°±18°减少到55°±11°(=4.931,P<0.05),顶椎偏移和胸椎后凸角在初次术后明显减小,随访时又有轻度增大.胸椎高度从(13.3±2.0) cm增加到(17.2±2.4)cm(t =8.365,P<0.001),T1~S1高度从(24.4±3.8)cm增加到(32.5±5.3)cm(t =9.080,P<0.001).末次随访时与初次置入VEPTR术前相比,胸椎高度和T1~S1高度分别增加(4.0±1.3)cm和(8.1±2.6)cm.置入VEPTR术后,平均每次撑开术后胸椎高度和T1 ~ S1高度分别可增加(0.8±0.3)cm和(1.8±0.4)cm.本组中有6例(共8例次)发生术中和(或)术后并发症,包括肋骨抱钩移位、迟发性感染、术中胸膜破裂和腰椎螺钉松动.结论 VEPTR技术可有效控制EOS患者脊柱侧凸畸形的进展,并能保持脊柱和胸廓的生长,可作为EOS治疗的有效方法.由于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临床需要严格控制适应证.

  • 快速康复外科促进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及胰岛素敏感性恢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杨东杰;何伟玲;张晟;陈华云;黄文起;蔡世荣;陈创奇;马晋平;张常华;何裕隆;詹文华

    目的 在改善患者临床结局的前提下,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限期手术患者术后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2008年5-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70例拟接受开放限期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组和传统治疗组,每组35例,分别接受快速康复治疗及传统治疗,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应激指标及胰岛素敏感性.结果 共62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快速康复组32例,传统治疗组30例.相对于传统治疗组,快速康复组患者术后胰岛素敏感性恢复快(术后第7天97%±9%,t =2.552,P =0.016),术后住院时间短(中位住院天数6d,Z=4.360,P =0.000),肠道功能恢复快(中位首次排气时间2d,Z=3.976,P =0.000),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低(2/32,p=0.040).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加速了结直肠癌限期手术患者术后胰岛素敏感性及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降低了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

  • 不同胃切除及重建方式对近端为主胃癌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吴晖;何裕隆;徐建波;蔡世荣;马晋平;陈创奇;张信华;王亮;詹文华

    目的 评估近端为主胃癌的两种胃切除、重建方式对其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中山大学胃癌诊治中心1994年8月至2011年1月期间近端为主胃癌265例,依手术或重建方式分为根治性近端胃切除/胃食管吻合组(radical proximal gastrectomy,PG)(63例)、根治性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组(radical total gastrectomy,TG)(202例),比较2组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生存质量.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癌胚抗原(CE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G组与TG组患者肿瘤直径(cm)(分别为2.9±1.9、4.8±2.8)及脏器侵犯率(分别为9.5%、32.2%)、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4.7%、70.6%)、远处转移率(分别为0、8.4%)、TNM Ⅳ期(分别为6.9%、31.8%)、Borrmann浸润癌(分别为44.4%、69.2%)、低/未分化癌比例(分别为31.7%、53.7%),在TG组均显著高于PG组(t=- 6.260,x2=29.473、14.559、5.665、32.483、12.588、10.954,均P<0.05).与PG组比较,TG组D3及以上根治者显著增多(分别为0、13.8%,x2=10.000,P=0.019),联合脏器切除率显著升高(分别为9.5%、38.6%,x2=18.770,P=0.000),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减少(分别为7.9%、1.5%,x2=6.778,P=0.009).PG组与TG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2.5、78.9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组与TG组的流质饮食(分别为44.4%、32.3%)、腹部不适(分别为30.2%、23.3%)、大便习惯或性状改变(分别为23.8%、18.3%)、体质量减轻(分别为30.6%、30.2%)、身体状况较差(分别为11.1%、9.0%)、劳动能力较差(23.8%、15.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对近端为主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患者的TNM分期较近端胃切除者更晚,但两者预后相当;胃空肠吻合与食管空肠吻合的术后生存质量无明显差异.

  •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在PADUA评分为中危肾癌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张东旭;李勋钢;崔心刚;陈杰;王军凯;李尧;陈露;汪凯;腾竞飞;徐丹枫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在PADUA评分为中危肾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1年6月79例就诊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泌尿外科的PADUA评分为中危(8~9分)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8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54±9)岁.肿瘤平均直径(2.8 ±0.8)cm,其中左侧37例,右侧42例;腹侧35例,背侧44例.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肿瘤侵犯集合系统13例,累及肾窦5例,靠近肾门血管10例.79例患者均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者,围手术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80~180 min,中位数115 min,术中平均热缺血时间(20 ±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4±8)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2±1.5)d.术后出现尿漏3例,留置导尿及输尿管导管后1周症状消失;术后肌酐短暂升高7例,均在6周内降至正常范围;术后平均随访(34±12)个月(10 ~ 84个月),77例患者术后6个月预估肾小球率过滤(eGFR)较术前无统计学意义,另2例患者eGFR分别下降30%、35%;术后肾功能长期维持在慢性肾功能不全3期和2期患者各2例,均未行血液透析治疗,余患者未发生肾功能不全;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PADUA评分为中危肾癌安全、有效,但其远期疗效尚需大样本对照研究和长期随访观察.

  • 丹参酮ⅡA抑制腹主动脉瘤扩张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商弢;刘昭;周敏;刘长建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对实验性大鼠腹主动脉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36只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实验组与对照组予胰弹力蛋白酶灌注肾下段腹主动脉,空白组予生理盐水灌注.实验组全程腹腔内注射丹参酮ⅡA 2 mg/d,对照组与空白组予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术前和术后第5、12、18、24天使用多普勒超声测量动脉瘤大处内径并测量动脉收缩压.术后24 d取腹主动脉观察组织学变化并通过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法、RT-PCR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24 d实验组腹主动脉瘤直径较对照组明显减小[(0.210±0.002) cm比(0.304±0.004) cm,t=78.858,P=0.000],但各组血压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t=-1.237~ -1.221,P>0.05).实验组标本弹性纤维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0.469±0.040比0.230±0.024,t=17.944,P=0.000),管壁结构较完整保存.实验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与MMP-9在mRNA转录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上均较对照组明下降(t=25.943,P=0.000;t =42.815,P =0.000),同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表达则明显较对照组减少(t=4.518,P=0.000;t =17.685,P=0.000).结论 丹参酮ⅡA可通过下调MMP-2和MMP-9表达、抑制MCP-1及iNZS合成,显著抑制实验动物腹主动脉瘤的扩张.

  • M1型巨噬细胞在风湿性二尖瓣病变中的表达及相关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邓飞;陈文;刘林;汪黎明;陈鑫

    目的 观察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钙化的二尖瓣组织中巨噬细胞及其亚型的分布规律以及相关炎性因子的表达情况.方法 收集15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钙化二尖瓣组织作为实验组,7例终末期心肌病患者的二尖瓣组织作为对照组.用CD68、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CD163分别标记非特异性、M1和M2型巨噬细胞,观察其在钙化的二尖瓣组织中的浸润情况;观察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IL-10、Arg-1以及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在钙化的二尖瓣中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瓣膜中有大量的新生微血管形成.实验组中CD68阳性的巨噬细胞较对照组增多(积分,下同:4.2±2.0比3.2±2.3;Z=-3.981,P=0.000).实验组iNOS阳性的M1型巨噬细胞浸润较对照组明显增多(3.4±1.7比1.2±1.0;Z=-4.015,P=0.000).实验组CD163阳性的M2型巨噬细胞浸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1.2±1.0比2.3±1.8;Z=- 8.602,P=0.000).在炎症介质表达方面,实验组中eNOS表达量高于对照组(4.9士1.1比1.8±1.1),而Arg-1及IL-10低于对照组(1.0±1.0比3.3±1.3,2.1±1.2比4.9±1.4)(Z=-8.867~-5.344,P=0.000);实验组M-CSF的表达低于对照组(2.0±1.4比4.3±0.9;Z=-2.741,P=0.006).结论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中二尖瓣钙化的病变过程是以M1型巨噬细胞的浸润为主.它可能通过上调eNOS等炎性因子的表达发挥直接致炎作用,而通过抑制IL-10、Arg-1的表达发挥间接致炎作用.M-CSF的表达抑制则可能减少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的转化,使炎症反应长期维持.

  • 磁共振波谱成像引导立体定向脑内病变活检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卢旺盛;郑奎红;邱峰;贾博;倪伟刚;杨春兰;田增民;王亚明;李志超;孙艳杰;张剑宁

    目的 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图像在脑内病变立体定向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对126例临床诊断困难的颅内疑难病例进行脑内病变立体定向活检术,其中男性72例,女性54例;年龄10 ~ 82岁,平均年龄45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行MRI引导无框架立体定向活检术(MRI组)62例,MRI± MRS引导无框架立体定向活检术(MRS组)64例.手术运用MRI图像和三维MRS图像来进行定位,同时应用无框国产CAS-R-2型机器人来进行操作.结果 立体定向活检手术无手术相关性死亡与感染.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脑肿瘤106例,炎性疾病6例,多发硬化和瘤样脱髓鞘病4例,神经变性疾病3例,未能获得阳性病理学诊断7例,总阳性诊断率为94.4%.其中MRS组脑内病变活检术的阳性率达98.4% (63/64),MRI组的阳性率达90.3%(56/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2,P=0.047).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发生率为3.2%;分别为脑出血并发失语、癫痫、皮下血肿、消化道出血各1例,治疗后均好转.结论 MRS引导立体定向脑内病变活检术,较MRI引导方法有更高的阳性率,对脑内疑难病例治疗方案的确定有一定帮助.

  • 缺血后处理对肝再生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杨会;朱宇麟;刘齐宁;周荣胜;赵鸽;吕毅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对肝大部切除后合并缺血再灌注损伤余肝再生肿瘤坏死因子(TNF) α/IL-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90只,体质量230~280 g.随机分为三组,将各组大鼠肝左、中叶切除,余肝作不同处理:单纯肝切除组不阻断其血流;缺血组阻断血流30 min后恢复灌注;后处理组阻断血流30 min,并于恢复灌注前进行30 s-30 s循环3次后处理.术后1、6、12、24、48 h取各组大鼠余肝组织,测定TNF-α、IL-6水平,STAT-3、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Cdk4 mRNA表达及cyclinD1、Cdk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单纯肝切除组比较,缺血组各时点IL-6表达降低(t=5.076 ~8.334,P=0.000),TNF-α于1~12h明显升高(t=2.972 ~ 7.215,P =0.000 ~ 0.014),24 h、48 h的cyclinD1、Cdk4、STAT-3 mRNA及cyclinD1、Cdk4蛋白表达水平降低(=2.857 ~6.684,P=0.000 ~0.017).与缺血组比较,后处理组各时点IL-6表达水平升高(t=2.458~ 3.543,P=0.005 ~ 0.034),TNF-α于1~12h降低(t=2.995 ~ 4.112,P =0.002 ~0.017);24 h、48 h的STAT-3、cyclinD1、Cdk4 mRNA表达及cyclinD1、Cdk4蛋白表达水平(t=2.383 ~6.803,P=0.000~0.038)均升高.结论 缺血后处理对肝大部切除合并缺血再灌注损伤余肝的再生具有促进作用,其机制与TNF-α/IL-6 /STAT-3信号通路激活,促使肝细胞cyc1inDl -Cdk4复合物产生,促进肝细胞增殖有关.

  • Müller-Weiss病的手术治疗

    作者:俞光荣;赵有光;周家钤;李海丰;杨云峰;李兵

    目的 探讨Müller-Weiss病的手术治疗和疗效.方法 2005年3月至2011年5月,对15例(15足)Müller-Weiss病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男性2例,女性13例;年龄26~62岁,平均51.8岁.术前美国足踝医师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为(42±13)分.根据Maceira分期,2期1例,3期6例,4期4例,5期4例.根据术前评估,采用的手术方法有应用接骨板行距舟楔关节融合术、应用接骨板行距舟关节融合和舟楔关节固定术、应用螺钉行三关节融合术.结果 应用接骨板行距舟楔关节融合术10例,应用接骨板行距舟关节融合和舟楔关节固定术3例,应用螺钉行三关节融合术2例.13例患者获得9 ~38个月随访,平均19.2个月.所有患足都获得融合,融合时间为12 ~16周,平均13.3周.末次随访AOFAS踝-后足评分为(83±6)分,优2例、良10例、可1例.足长度术前为(14.2±1.O) cm,末次随访时为(15.7±0.9)cm(t =11.570,P<0.05);Meary角术前为-6.1°±13.1°,末次随访时为1.1°±3.0°(t=2.248,P<0.05);距跟角术前为4.5°±2.2°,末次随访时为18.0°±4.0°(t=11.700,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切口感染,舟楔关节固定处接骨板和螺钉断裂1例.结论 对Müller-Weiss病进行手术治疗,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 石骨症伴颈椎管狭窄症一例

    作者:黄爱兵;魏海峰;卞健;李海俊;张文捷

    患者 男性,43岁,主因“颈部疼痛伴四肢麻木1个月”于2010年12月19日入院.体检:身材矮小,“O”形腿,颈部有压痛、叩击痛,双上肢肘关节以下感觉减退,双侧屈肘、伸腕、伸肘肌肌力4+级,双手握力4级,双侧Hoffman征(+),双小腿内翻畸形,双足底感觉减退,左下肢伸膝肌、踝背伸肌、伸踇长肌、踝跖屈肌肌力4级,左侧膝、跟腱反射亢进,右下肢肌力5级.4年前有“左股骨颈骨折”病史,未予特殊处理.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母亲有类似“骨骼畸形”病史.

  • 乳腺癌伴Krukenberg瘤一例

    作者:席思思;杨恺惟;徐玲;刘荫华

    患者 女性,37岁,因“双侧附件肿物切除术后,发现右侧乳房肿物8 d”于2011年4月8日入我科治疗.2011年3月体检发现双侧附件肿物,伴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升高.妇科体检:有附件区包块,与子宫关系密切,活动差,无压痛;左附件区(-).B超示:双附件囊实性包块,左侧34 mm×35 mm×35 mm,右侧69 mm×40 mm×36 mm,均可见血流信号.2011年3月30日行腹腔镜双附件切除术.术中冰冻病理示卵巢转移性肿瘤(Krukenberg瘤?).

  • 创伤性脑膜中动脉动静脉瘘自行闭塞一例

    作者:贾家宝;罗祺;陈儇;许侃;于金录

    患者 男性,42岁,因“颅脑外伤后1个月,右眼突出伴有颅内杂音20 d”入院.患者1个月前因车祸致颅底骨折及右侧颞骨骨折,予以保守治疗;治疗10 d后出现右侧眼球突出及颅内杂音.体检:右眼视力0.5,右眼球向外突伴结膜充血;眼底检查见静脉充血水肿;右侧眼眶、额部及颞部可闻及与心率一致的吹风样杂音.头部CT示右侧颞骨累及蝶骨见骨质不连续.DSA示右侧颈总动脉造影见海绵窦区造影剂滞留,血流自颈内动脉进入海绵窦,动脉晚期及静脉期见血流引流向眼上静脉、岩下窦及翼窝(图1);后循环造影见血流通过后交通动脉进入海绵窦区;压迫右侧颈动脉后行左侧颈内动脉造影见右侧大脑前动脉及中动脉显影良好.

  • 腔内治疗十二指肠癌侵犯肠系膜上动脉致消化道大出血一例

    作者:陈兆雷;张喜成;孙元;陈娟

    患者 男性,50岁,因腹痛、呕血、黑便2 d于2011年3月23日入院.入院前2d酒后出现上腹问歇性疼痛,伴呕血 3次,300 ~ 500 ml/次,黑便3次,总量400 ~ 500g;伴头昏、心慌、乏力,尿量减少.1年前行肾上腺髓质瘤切除术,否认肝炎、冠心病、高血压病史.体格检查:心率132 次/min,血压 123/65 mmHg(1 mmHg=0.133 kPa),神清,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无肝掌.腹平软,肝脾未触及,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无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

  • 硬脑膜网状切开术在急性脑肿胀患者开颅术中预防急性脑膨出的作用

    作者:汤崇辉;傅小君;方战舰;魏晓捷;潘红松;励东;陈再丰;胡益岚

    重症颅脑损伤尤其是急性脑肿胀患者开颅术中容易发生急性脑膨出,而造成更严重的继发性脑损伤,有时需切除大块脑组织做内减压才能缝合切口,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对此,美国的Mitchell等[1]在2004年提出了“硬脑膜网格成形”技术.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37例患者采用两种手术方式进行了临床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减压效果和预后,现总结并报告如下.

  • 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64例临床研究

    作者:陈钶;牟一平;徐晓武;谢坤;陈其龙;严加费;周育成

    自1994年Kitano首次报道腹腔镜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以来,腹腔镜胃癌手术获得快速发展[1].我们在腹腔镜胃楔形切除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LAG)基础上,建立了腹腔镜胃肠道重建技术,2007年3月起开展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TLDG)[2].现对我们开展的64例TLDG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手术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 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的治疗进展

    作者:任建;王翔;刘乃波

    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RPF)是少见疾病,也称为Ormond病[1],早于1948年被报道.RPF表现为包绕腹主动脉或髂动脉的腹膜后肿物,以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idiopathic retroperitoneal fibrosis,iRPF)为常见,早期可出现腰痛、腹痛、低热、乏力和体质量下降等非特异性症状,伴有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升高,随着肿物增大压迫腹膜后器官,可出现肾积水、肾功能不全、下肢水肿或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多发于50~ 60岁,人群患病率约1.38/10万人·年,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3倍.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

    作者:鄂长勇;王春艳;张丹;宣巍;张学文

    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与多种生长因子密切相关,单纯手术切除的3年复发率>50%[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及其受体(IGF-1R)与肿瘤的关系是近年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IGFs是促肿瘤生长因子,其活性主要通过其受体IGF-1R介导,且IGF-1R在许多恶性肿瘤中表达上调.IGF-1R通过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等实现促瘤作用,同时与诱导和保持肿瘤细胞的表型及其浸润、转移密切相关[2].IGF系统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决定了它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性.我们就IGF系统在肿瘤治疗特别是肝细胞癌治疗中的进展进行综述.

  •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治疗进展

    作者:李君;王新伟;袁文

    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一种病因尚不清楚的病理现象,其可压迫脊髓而导致脊髓损伤.OPLL在日本发病率较高,然而随着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提高,其在北美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报道也逐渐增加[1-3].胸椎后纵韧带骨化(TOPLL)在临床上并非多见,发生率远小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COPLL) [4-5],同时因为胸椎较颈椎稳定,TOPLL患者出现临床症状的概率亦小于COPLL患者.

  • 食管腔内测压、24h动态pH值与胃电图在食管癌术前术后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海波;任光国

    食管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首选手术.食管癌手术不可避免地会切断迷走神经前后干、切除部分食管并行管状胃成形,术后食管、胃在解剖生理上都发生了变化,残余食管和胸胃的收缩、蠕动功能大大减弱,导致食管癌患者术后食管、胃功能障碍[1].

中华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