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外科

中华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urgery 중화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6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29-5815
  • 国内刊号: 11-213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wk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赵玉沛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三维腹腔镜Glisson鞘内血管离断法解剖性肝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作者:范应方;向飞;蔡伟;杨剑;项楠;曾宁;方驰华

    目的 探讨三维腹腔镜Glisson鞘内血管离断法在解剖性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11月至2015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一科连续收治的22例行三维腹腔镜肝切除术的患者资料,其中肝癌及肝脏良性疾病患者各11例.患者均进行第一肝门Glisson鞘内血管解剖控制人肝血流,行解剖性肝切除术.观察第一肝门解剖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2例患者均完成了Glisson鞘内血管和胆管的解剖,并在区域性肝门血管阻断后进行肝切除,包括胆囊切除在内的第一肝门解剖时间为22~74 min,平均(43±14) min;手术时间为105~480 min,平均(295±89) min;出血量50~1 500 ml,平均(546±390) ml;术后住院时间5~16d,平均(9.8±2.8)d;术后发生胸腔积液2例、胆漏1例、胸腔积液合并胆漏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2%(4/22),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结论 采用三维腹腔镜施行手术时,第一肝门Glisson鞘内血管解剖清晰精确,肝内血管解剖和离断更加精准,有利于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的顺利实施.

  • 残胃癌外科治疗回顾性临床研究

    作者:郗洪庆;崔建新;胡翀;马连港;卫勃;陈凛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方法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解放军总医院1990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R0切除治疗的167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44例,女性23例.因良性疾病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癌患者78例(GSC-B组),因恶性疾病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癌患者89例(GSC-M组).采用t检验、x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统计残胃癌术后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 GSC-B组初次行胃大部切除术和残胃手术之间的时间间隔更长[(28.2±10.2)年比(l0.8±1.0)年,t=15.902,P=0.001].两组初次手术吻合方式有明显差异(x2=25.77,P=0.001),GSC-B组以毕Ⅱ式为主,GSC-M组以毕Ⅰ式为主.GSC-B组残胃癌主要位于吻合口,GSC-M组主要位于非吻合口的部位(x2 =6.975,P=0.031).167例残胃癌患者术后l、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7%、60%和41%.不同TNM分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Ⅰ期65%、Ⅱ期43%、Ⅲ期22%.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小肠或食管浸润(HR=1.957,95%CI:1.096~3.494,P=0.023)、肿瘤部位(HR=1.618,95%CI:1.104~2.372,P=0.014)及TNM分期(HR =2.307,95% CI:1.708~3.118,P=0.001)为残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胃周淋巴结(56.3%)、吻合口处空肠周围及肠系膜淋巴结(65.2%)的转移率较高.结论 因恶性疾病行胃大部切除的患者残胃癌出现的时间早于因良性疾病行胃大部切除的患者.早期发现残胃癌并行残余淋巴结清扫的根治性手术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小肠或食管浸润、肿瘤部位及TNM分期是残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前列腺癌根治标本提示神经周围侵犯对预测前列腺癌进展和预后的价值

    作者:朱寅杰;王艳青;潘家骅;董柏君;徐凡;沙建军;薛蔚;黄翼然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标本提示神经周围侵犯(PNIp)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术后生化复发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至2014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502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前列腺癌根治标本提示是否有神经周围侵犯分为PNIp组(n=411)和无PNIp组(n=91).收集两组患者术前血清PSA、前列腺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根治病理Gleason评分、肿瘤T分期、包膜侵犯情况、手术切缘阳性情况、精囊侵犯情况、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等临床病理参数和术后生化复发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PNIp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独立相关性;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分析临床病理参数与生化复发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502例患者中,有PNIp 91例(18.1%)、无PNIp 411例(81.9%).有PNIp和无PNIp两组术前血清PSA、前列腺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根治病理Gleason评分、肿瘤T分期、包膜侵犯、精囊侵犯、术后低血清PS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NIp与前列腺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根治病理Gleason评分、肿瘤T分期、包膜侵犯率(OR=1.515、1.955、2.069、1.859)独立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本研究中生化复发121例(26.7%).术前血清PSA、前列腺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根治病理Gleason评分、肿瘤T分期、神经周围侵犯、精囊侵犯与生化复发有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PSA、前列腺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PNIp、精囊侵犯(HR=1.021、1.441、1.663、3.257)是预测生化复发的独立相关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PNIp是前列腺癌进展及预后的重要预测因素.

  • 甲状腺全切除术和近全切除术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天笑;于文斌;马骁;宋韫韬;张乃嵩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和近全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007年6月至2014年6月行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的414例甲状腺癌及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119例,女性295例,中位年龄47岁.采用x2检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发生低钙血症及低甲状旁腺素(PTH)血症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计算PTH水平预测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损伤的准确率.结果 414例患者中发生暂时性低钙血症、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损伤的比例分别为36.2%、36.5%、2.2%.单侧、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是暂时性轻度低钙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66,P=0.022;OR=5.216,P=0.000);单侧、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及手术切除方式是暂时性重度低钙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4.029,P=0.001;OR =8.384,P=0.000;OR =2.073,P=0.017),上述三个指标也是暂时性低PTH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55,P=0.040;OR =4.144,P=0.000;OR=2.287,P=0.000).术后第1天PTH水平是影响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OR =2.011,P=0.014);以临界值5.28 ng/L预测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损伤,AUC为95.0%.结论 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是甲状腺全切除术患者发生甲状旁腺功能损伤的重要影响因素.术后第1天PTH水平可以更好地预测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损伤的发生.

  • 青蒿素诱导胆囊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和抑制细胞凋亡的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贾建光;张立功;郭晨旭;王亚国;陈邦领;王益民;钱军

    目的 探讨青蒿素对胆囊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胆囊癌细胞株(GBC-SD和NOZ).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青蒿素对两株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20 μmol/L青蒿素处理24h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FITC-Annexin V双染法检测20 μmol/L青蒿素处理24 h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20 μmol/L青蒿素处理24 h后p-ERK1/2、CDK4、cyclin D1、p16、cytochrome C、caspase-3在细胞内的表达水平变化.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以上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WST-1实验结果显示,青蒿素可以抑制GBC-SD和NOZ细胞增殖,且该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青蒿素对GBC-SD和NOZ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14.05 μmol/L和12.42 μmol/L.细胞周期分析结果显示,GBC-SD细胞[(74.60±2.24)%]和NOZ细胞[(78.86±2.02)%]G1期比例高于对照组[(54.26±1.61)%、(58.44±1.83)%](F=0.658,P=0.000;F =0.055,P=0.000).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青蒿素作用24 h后,细胞周期调控相关蛋白CDK4和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p16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值均<0.05).Annexin V/PI双染凋亡检测结果显示,GBC-SD细胞[(15.67±2.40)%]和NOZ细胞[(16.51±2.20)%]的凋亡比例高于对照组[(6.28±1.18)%、(6.94±1.23)%](F=1.110,P=0.004;F=1.273,P=0.003).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20 μmol/L青蒿素处理24h后,细胞色素C在线粒体中的含量显著降低,而在胞质中的含量显著增高(P值均<0.05).结论 青蒿素可能通过抑制ERK1/2信号转导通路干扰细胞增殖,通过抑制CDK4和cyclin D1,诱导p16表达造成G1期阻滞,通过激活线粒体途径介导细胞凋亡.

  • 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113例治疗分析

    作者:徐明月;史宪杰;芦芳;万涛;王宏光;陈明易;何蕾;史海达

    目的 探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15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胰腺黏液囊性肿瘤的1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1例,女性92例,年龄21 ~ 81岁,平均年龄(50.2±14.5)岁.无明显症状仅因体检或其他原因意外发现48例(42.5%),症状明显65例(57.5%),腹痛、腹胀等腹部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参考2010 WHO胰腺肿瘤分类标准:伴有不典型增生或癌前病变75例,伴有浸润性癌38例.分别采用秩和检验、x2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肿瘤好发于胰体尾部.性别、平均年龄、有无症状、肿瘤大径、CA19-9在伴有不典型增生和浸润性癌的黏液性肿瘤患者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恶性肿瘤更易出现囊内乳头状结构(x2 =32.460,P=0.000)及合并主胰管扩张(x2=5.729,P=0.022).58例伴有不典型增生的患者获得随访,仅1例患者术后复发.31例伴浸润性癌患者获得随访,死亡22例,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9%、56.5%、36.6%.淋巴结转移和术后肿瘤复发是影响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好发于老年女性患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常见于胰体尾部.手术切除后,伴有不典型增生的患者预后较好,伴有浸润性癌患者预后较差.

  • 齿状突螺钉钢板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胡勇;董伟鑫;孙肖阳;袁振山;张蛟;谢辉;邬春晖

    目的 评价自行设计的齿状突螺钉钢板内固定系统在治疗Ⅰ型Hangman骨折伴Ⅱ型齿状突骨折联合C2~C3椎间盘损伤时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选取8具新鲜尸体颈椎标本(包括C1~C3颈椎节段),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依次测试以下各组C1~C2及C2~C3节段的三维运动范围(ROM)值及中性区值:完整标本状态(A组);失稳状态:Hangman Ⅰ型骨折+Ⅱ型齿状突骨折+C2~C3椎间盘切除(B组);颈椎前路钢板+齿状突螺钉+ cage固定组(C组);齿状突螺钉钢板固定组(D组);后路C2~C3椎弓根侧块螺钉+齿状突螺钉固定组(E组)和后路C1~C3椎弓根侧块螺钉固定组(F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C1~C2节段,D组和F组的ROMC1~c2值在各个方向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2~C3节段,D组与C组相比,ROMC2~c3值在各个方向上均较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E、F组相比,ROMC2~C3值在前屈、后伸方向上较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齿状突螺钉钢板内固定系统在治疗Hangman Ⅰ型骨折伴Ⅱ型齿状突骨折联合C2~ C3椎间盘损伤时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可以作为治疗此类合并伤的一种补充方法.

  •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

    作者:陆鉴;陆文洁;吴育连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内镜下或外科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的76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50例,女性26例;年龄38 ~ 83岁,中位年龄62岁.患者通过超声影像、CT、内镜检查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获得诊断.76例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1例,行经十二指肠乳头切除+乳头重建6例,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切除5例,因不能行根治性手术仅行姑息短路手术4例.采用Kaplan-Meier曲线计算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结果 根据术后病理学诊断,良性肿瘤10例,癌前病变8例,恶性肿瘤58例.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因术后并发症导致死亡病例.内镜下活检病理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符合率为77.6%.术后随访2~120个月,获得随访的53例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的l、3、5年生存率分别为73.2%、51.8%、32.1%.结论 超声影像、CT、内镜检查及ERCP可有效诊断十二指肠乳头肿瘤.良性肿瘤及早期恶性肿瘤局部切除及内镜下肿瘤切除安全有效,进展期恶性肿瘤需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 达芬奇机器人胃癌及结直肠癌手术647例临床研究

    作者:唐波;曾冬竹;赵永亮;钱锋;石彦;郝迎学;张超;罗华星;余佩武

    目的 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胃癌及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普通外科中心2010年3月至2014年12月施行的达芬奇机器人胃癌、结直肠癌手术647例的临床资料.胃癌手术305例,包括根治性全胃切除术69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1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213例,残胃癌根治术12例.结直肠癌手术342例,包括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6例,根治性左半结肠切除术4例,横结肠癌根治术1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24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222例,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79例,经腹直肠癌切除、近端造口、远端封闭术6例.结果 647例达芬奇机器人胃癌及结直肠癌手术中,4例胃癌及2例直肠癌中转为开腹手术,其余手术均获成功.胃癌手术平均时间(226±62) min,平均出血量(125±77) ml,平均清扫淋巴结(34±10)枚;术后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3.2±1.5)d,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1±1.3)d,平均进流质饮食时间为(3.5±1.9)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9±3.7)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2% (28/305),均经治疗后痊愈出院.结直肠癌手术平均时间(181±61) min,平均出血量(110±93) ml,平均清扫淋巴结(19±6)枚,术后平均下床活动时间(2.9±1.5)d,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7±1.7)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1±1.6)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8%(30/342),经治疗后痊愈出院,术后近期效果良好.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胃癌及结直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创伤小、恢复快,近期疗效好.

  • 胰体尾癌患者行扩大胰体尾切除术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郭子恒;谭春路;陈泓宇;柯能文;李昂;刘续宝

    目的 探讨扩大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癌的可行性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57例胰体尾癌患者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标准胰体尾切除组(n=35)和扩大胰体尾切除组(n=22).通过t检验、x2检验等对两种术式的安全性和生存预后进行比较,并对预后相关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 与标准胰体尾切除组相比,扩大胰体尾切除组的手术时间长[(255±91) min比(208±80) min](t=2.066,P=0.044),输血率升高(50.0%比17.1%)(x2=12.836,P=0.008),但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无差异(P值均>0.05).扩大胰体尾切除组胃排空延迟发生率更高(22.7%比2.9%)(Z=-2.251,P =0.027),但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再手术率、病死率无差异(P值均>0.05).标准胰体尾切除组和扩大胰体尾切除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1个月和8.2个月,两组生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RR=1.275,P=0.03)和围手术期输血(RR=2.673,P=0.04)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虽然扩大胰体尾切除组患者的病理分期较晚,但经过扩大胰体尾切除,可取得与标准胰体尾切除组患者相当的生存获益.肿瘤大小和围手术期输血是影响胰体尾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误诊为食管平滑肌瘤一例

    作者:盛银良;李向楠;赵佳;朱登彦;吴恺;赵松

    患者 女性,46岁,主因“胸痛伴进食梗噎感2个月”于2014年1月24日人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梗噎感,进行性加重,偶伴胸骨后疼痛,无反酸、烧心、恶心等症状,体重无异常变化.体检:一般情况好,胸部及腹部检查无阳性体征,胸骨无压痛,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胃镜检查:距门齿26~ 30 cm食管左侧壁见一个广基底的隆起,表面黏膜无异常(图1).超声胃镜检查:病变与固有肌层连续,呈均匀低回声改变,大小25.1 mm×l3.9 mm,考虑食管良性病变(图2).上消化道造影检查:食管中段外压性改变,黏膜光滑(图3).

    关键词:
  • 脾脏多形性脂肪肉瘤一例

    作者:李军;卢列盛;宋振顺

    患者 男性,66岁,因“发现左上腹肿块1个月余,逐渐增大1周”于2015年4月16日入院.患者人院前1个月发现左上腹肿块,近1周来肿块增大明显并伴左上腹胀痛、咳嗽,无咳痰、发热及恶心呕吐,未诉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未诉明显纳差、乏力,皮肤巩膜无黄染.近1个月出现频繁饥饿感,发病以来体重下降5 kg.体检:腹平软,左上腹膨隆,可及一个大小15 cm×15 cm包块,表面较光滑,质中,活动度差,左上腹部有深压痛,无反跳痛,脾区有叩击痛.余腹部未及包块、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胸部X线片提示左侧膈面位置明显抬高(图1A).上腹部CT检查:考虑脾脏巨大占位(图1B).

    关键词:
  • 肠瘘内镜下介入性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秀文;任建安;黎介寿

    肠瘘是腹部外科的严重并发症.内镜技术的发展使通过非手术的介人性治疗手段修复肠瘘成为可能.介人性治疗应在患者全身情况稳定、感染控制、营养不良纠正之后开展.这些疗法包括真空负压引流、纤维蛋白胶封堵、支架、窦道栓、缝合和Over The Scope Clip(OTSC)吻合夹等,各型介人手段可综合运用.真空负压引流适用于肠瘘早期清除瘘周围的炎性环境,为组织愈合创造良好的环境.支架跨过瘘,可帮助暂时恢复胃肠道的连续性.胶堵适合管状瘘,窦道栓插入瘘口及窦道可封闭肠瘘,内镜下缝合用于治疗大径<1 cm的瘘成功率较高,而OTSC吻合夹适用范围广,适合大的缺损.内镜下介人性治疗肠瘘避免了再次手术,可作为特定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

    关键词: 肠瘘 内窥镜检查
  • BRAF基因与甲状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榕洲;江瑜;余济春;陈万志

    近几十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对其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的研究需求迫切.目前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是公认的术前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灵敏度和特异度高的方法,但仍有10% ~ 40%的甲状腺结节通过穿刺活检不能确定性质.因此,从基因分子水平寻找高相关性的肿瘤标志物变得尤为重要.BRAF基因突变是甲状腺癌研究的热点,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事件在甲状腺癌尤其是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联合检测BRAF基因突变能进一步提高诊断灵敏度,对甲状腺癌诊断、分层、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治疗层面上,基因标靶的出现使甲状腺癌的分子治疗成为可能,这一突破为那些甲状腺癌传统治疗方式效果不佳的患者带来了希望.目前多种与BRAF基因相关的分子治疗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相信,BRAF基因与甲状腺癌关系研究的深入将为甲状腺癌的诊治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突变
  • 单孔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二例

    作者:王永向;杨瑾;俞晓军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和部分进展期胃癌是安全可行的[1].近年来,随着微创理念的更新、审美要求的提高及腹腔镜设备、器械和技术的进步,单孔腹腔镜技术应运而生.单孔技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美观性更好,但单孔腹腔镜淋巴结清扫和消化道重建一度被认为存在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1-2].近期,我们利用普通腹腔镜器械完成2例单孔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疗效满意.

    关键词:
  • 不可切除胃癌的转化治疗

    作者:陈凛;马连港;郗洪庆

    不可切除胃癌指患者在疾病初次确诊时病期较晚,无法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胃癌.以往临床多采用以姑息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治疗效果欠佳,患者预后较差.近年来,许多学者通过全身化疗联合放疗、介入、腹腔热灌注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将初不可切除的病例“转化”为能够接受胃癌根治术(D2或D2+)的病例,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不可切除胃癌的转化治疗将为部分晚期胃癌患者的综合治疗提供新的外科策略.

  • 从规范化到精准化:胃癌手术治疗的发展

    作者:季加孚;季鑫;步召德

    胃癌全球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5位,死亡率居第3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几十年来,胃癌的手术治疗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推荐进展期胃癌进行D2淋巴结清扫;胃癌根治手术无需进行预防性胰腺和脾脏的联合器官切除;以腹腔镜手术为代表的微创治疗的适应证目前仅为早期胃下部癌;只有早期胃癌可以进行缩小手术,其中前哨淋巴结的应用是缩小手术范围的有效手段.同时,随着胃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从分子层面上对胃癌的分子分型有了新的了解,胃癌即将进入精准医疗的时代.

    关键词: 胃肿瘤 外科手术
  • 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血栓管理的现状和展望

    作者:秦新裕

    近年来,随着外科理念、手术技术和医疗器械的不断进步,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已获得显著改善,但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管理仍不乐观,在国家政策、医院管理和医师教育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随着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临床上会遇到越来越多正在接受抗栓治疗但需要择期或紧急手术的患者.对于此类患者围手术期如何平衡出血和血栓风险,如何保障患者围手术期安全,也是临床外科医师经常遇到的难题.我国胃肠外科围手术期血栓风险管理任重道远,只有广大同仁重视并采取措施,才能切实降低外科手术患者血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2015美国甲状腺学会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外科治疗更新解读

    作者:兰霞斌;张浩

    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均呈上升趋势,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外科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重要方法,规范化的手术方式能让甲状腺癌患者获得极好的生存率和预后,而不规范的手术方式会增加病灶复发的风险,增加二次手术率,降低生存率,从生理、心理和经济上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巨大负担.目前国内外为了规范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治疗颁布了很多指南,其中为著名的是美国甲状腺学会颁布的《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2006年)及其修订版(2009年).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再次组织甲状腺领域的专家更新了指南,其中外科治疗部分基于新的循证医学证据也有所更改,包括甲状腺结节的手术方式及指征、妊娠期甲状腺癌的手术处理、分化型甲状腺癌初次手术及补充手术的处理原则、淋巴结清扫、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处理、复发和侵犯呼吸消化道甲状腺癌的手术处理等.

中华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