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外科

中华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urgery 중화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6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29-5815
  • 国内刊号: 11-213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wk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赵玉沛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机器人引导下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作者:崔冠宇;田伟;何达;行勇刚;刘波;袁强;王永庆;孙宇庆

    目的 比较机器人引导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与传统开放TLIF治疗Ⅰ、Ⅱ度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接受手术的41例Ⅰ、Ⅱ度单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机器人微创组16例,开放手术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射线暴露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疼痛缓解时间、自主翻身时间、自主下床活动时间、手术前后的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并发症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滑脱节段和滑脱程度、术前VAS和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开放手术组相比,机器人微创组的手术时间[(151.3±12.3)min比(102.2±7.1)min]和术中射线暴露时间[(26.1±3.3)s比(5.5±2.1)s]均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25、15.168,P值均<0.01);机器人微创组的术中出血量[(187.5±18.4)ml比(332.1±23.5)ml]和术后引流量[(103.1±15.6)ml比(261.3±19.8)ml]均较少,住院时间[(7.8±1.9)d比(10.0±1.6)d]、疼痛缓解时间[(2.8±1.0)d比(5.2±1.1)d]、自主翻身时间[(1.3±0.5)d比(2.2±0.8)d]、自主下床活动时间[(1.7±0.9)d比(2.9±1.3)d]均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87~13.153,P值均<0.01).与术前相比,机器人微创组和开放手术组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机器人微创组:(11.8±2.8)mm比(7.5±1.9)mm;开放手术组:(12.7±2.5)mm比(7.9±2.0)mm]、腰椎前凸角[机器人微创组:(48.7±9.2)°比(39.6±7.9)°;开放手术组:(50.1±10.8)°比(41.4±8.8)°]、滑脱节段前凸角[机器人微创组:(18.7±5.6)°比(10.9±3.8)°;开放手术组:(17.6±6.1)°比(8.7±3.2)°]均增大(t=4.128~16.738,P值均<0.01),滑脱率减小 [机器人微创组:(5.3±2.3)%比(27.8±7.2)%;开放手术组:(6.6±2.8)%比(29.1±9.5)%](t=11.410、18.504,P值均<0.01),但是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6~1.227,P值均>0.05).机器人微创组的置钉准确性高于开放手术组(x2 =4.247,P=0.039).4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8个月.与开放手术组相比,机器人微创组患者术后3 d、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VAS均降低,仅术后3 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0.9比4.2±2.4)(t=2.762,P=0.006).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3 d、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VAS均降低(t=7.193~16.765,P值均<0.01)、末次随访时ODI降低(t=12.215、14.036,P<0.01).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6,P=0.545).结论 与传统开放TLIF手术相比,机器人引导下微创TLIF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术中出血较少,术后疼痛轻、引流量少、恢复快,置入螺钉更加精确,但手术时间和射线暴露时间长.

  • 2016新版胰瘘定义和分级系统对胰腺术后胰瘘评价的影响

    作者:韩显林;徐竞;吴文铭;戴梦华;张太平;廖泉;陈革;郭俊超;王维斌;丛林;赵玉沛

    目的 探讨2016版国际胰瘘研究小组定义和分级系统对胰腺术后患者胰瘘分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一病房接受胰腺外科手术的408例患者资料,男性184例,女性224例,年龄9~81岁,平均51.6岁.其中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52例,接受胰体尾加脾切除术125例,接受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43例,接受局部切除或摘除术61例,接受胰腺节段切除术8例,接受胰管空肠吻合术6例,接受其他术式13例.记录患者术后引流液量、淀粉酶浓度、术后住院日及带管时间,分别按照2005版和2016版两个分级系统进行分级.采用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2005版分级系统计算,408例接受胰腺手术患者总的胰瘘发生率为57.4%,其中B级和C级胰瘘发生率为35.8%;根据2016版分级系统计算,B级和C级胰瘘发生率为13.7%,9例行术后经皮穿刺或内镜引流的患者由C级降为B级.无胰瘘组患者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2.5±6.0)d,与2005版标准A级胰瘘组的(14.1±7.7)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P=0.09),与生化漏组的(12.4±6.1)d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14,P=0.89).2016版标准中B级胰瘘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0.7±16.9)d,与无胰瘘组和生化漏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0、7.13,P值均<0.01).结论 按照2016版分级系统统计,胰瘘的发生率明显下降;2016版分级系统使原有的部分C级胰瘘降为B级胰瘘,部分B级胰瘘降为生化漏,2016版分级系统与患者转归的相关性更好.

  • SMT-Ⅱ可视喉镜在急诊困难气道经口插管的临床研究

    作者:于金辉;王艳

    目的 探讨SMT-Ⅱ可视喉镜在急诊困难气道经口气管插管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急诊入抢救室时符合入选条件的经口气管插管的90例患者资料,随机分成SMT-Ⅱ可视喉镜和Macintosh型直接喉镜组(每组45例),均给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入组前评估患者面罩通气困难(DMV)独立危险因素评分、Wlison综合风险评分、Cormack-Lehane分级、张口度、甲颏间距.记录声门显露时间、导管置入时间、一次插管成功例数、并发症、插管前、声门显露时、导管置入时、导管置入后5 min、导管置入后10 min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不同时间点数据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身高、DMV独立危险因素评分、张口度、Wlison综合风险评分、甲颏间距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45、t=-0.367、t=0.684、t=0.511、t=0.330、t=-0.724、t=1.219、t=1.034,P值均>0.05).SMT-Ⅱ可视喉镜组和Macintosh型直接喉镜组Cormack-Lehane分级≤Ⅱ级的患者分别有44例和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096,P<0.01);SMT-Ⅱ可视喉镜组和Macintosh型直接喉镜组的声门显露时间、导管置入时间、气管插管一次置管成功率别为(15.0±1.0)s和(24.2±3.4)s、(31.6±4.3)s和(12.7±0.9)s、100%和8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319、t=-21.698、x2=5.577,P值均<0.05);SMT-Ⅱ可视喉镜组牙齿脱落0例,咽部出血1例;Macintosh型直接喉镜组牙齿脱落6例,咽部出血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64、x2=5.513,P值均<0.05).SMT-Ⅱ可视喉镜组插管前、组声门显露时、导管置入时、导管置入后5 min、导管置入后10 min的MAP分别为(84.8±3.3)、(89.2±3.6)、(90.8±3.6)、(86.6±3.4)、(85.4±3.6)mmHg(1 mmHg=0.133 kPa),Macintosh型直接喉镜组分别为(85.8±3.1)、(91.9±3.4)、(96.1±2.9)、(90.0±2.5)、(86.5±2.9)mmHg,两组5个时间点MAP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F=16.619,P=0.000);SMT-Ⅱ可视喉镜组5个时间点HR分别为(77.4±4.3)、(80.8±4.3)、(83.3±4.9)、(78.8±4.2)、(76.9±4.2)次/min,Macintosh型直接喉镜组分别为(75.7±4.0)、(85.3±4.4)、(90.7±4.4)、(84.3±4.1)、(78.3±4.2)次/min,两组5个时间点HR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F=15.857,P=0.000).结论 SMT-Ⅱ可视喉镜在急诊困难气道经口插管中能缩短声门显露和导管置入时间、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和机体产生的应激反应程度轻,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 腹腔镜联合开腹修补手术治疗造口旁疝27例疗效分析

    作者:罗文;王勇;段鑫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开腹修补手术(Dual Lap手术)治疗造口旁疝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疝与腹壁外科采用开腹经腹壁修补和腹腔镜修补相结合的复合修补手术(Dual Lap手术)治疗的27例成人造口旁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2例,女性5例;年龄45~71岁,平均(54±6)岁.右侧8例,左侧19例,均无造口疝手术修补治疗史.其中膀胱全切除术后回肠代膀胱造口8例,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全结肠切除术后永久性回肠造口2例,溃疡性结肠炎全结肠切除术后永久性回肠造口3例,结肠造口14例.结果 27例造口旁疝Dual Lap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探查造口旁疝疝环直径3~13 cm,平均(6.4±1.8)cm,术中发现合并切口疝患者4例.手术修补时间90~150 min,平均(108±16)min;术中无肾脏、输尿管及肠管损伤.术后48 h内疼痛需使用镇痛药物5例,使用时间3 d.术后住院时间7~16 d,平均(9.3±2.4)d.术后7 d时无肠梗阻、肠瘘、局部血肿、伤口感染及脂肪液化发生.术后随访12~4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6±4)个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未发生肠梗阻、造口疝复发、慢性疼痛及修补材料感染.结论 腹腔镜联合开腹修补手术(Dual Lap)可用于治疗造口旁疝,且效果良好.

  • 胰腺全系膜切除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

    作者:许静涌;陈依然;刘畅;田珑;王建伟;崔娣;王杨;张卫光;杨尹默

    目的 探讨胰腺系膜的解剖学结构并验证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局部解剖14具尸体胰腺及其周围组织,整块获取标本,蜡块包埋并制作大切片,行相应解剖学、组织学及病理学研究.前瞻性收集2个中心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以全系膜切除术式连续进行的58例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传统术式的43例患者比较研究,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 胰腺系膜区域以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为核心,从胰腺头颈部及钩突延伸至主动脉-腔静脉平面,富含神经、血管、淋巴脂肪组织,该区域无纤维组织鞘包裹.狭义的胰腺系膜范围:上界为肝总动脉,下界为十二指肠下缘,前界为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后壁,后界为胰十二指肠背侧融合筋膜,外侧界为十二指肠外缘,内侧界为腹腔动脉干与肠系膜上动脉中点连线,其相应范围的手术定义为"标准的全系膜切除";由临床角度任何超过狭义系膜范围者定义为广义或"扩大的全系膜切除".全系膜切除手术组(TMpE组)术中出血量[(461.4±184.5)ml]、手术时间[(368.6±92.5)min]、围手术期总并发症发生率(39.7%)和胰瘘发生率(25.9%)较对照组[(532.2±319.8)ml、(397.1±112.7)min、51.2%和30.2%]均有降低(P值均<0.05),R0切除率显著提高(91.4%比76.7%,P=0.041),淋巴结清扫数目增加[(16.2±2.8)枚比(11.4±2.5)枚,P=0.000],半年局部复发率(7.8%比23.7%)和1年局部复发率(18.2%比39.5%)均降低(P值均<0.05),无病生存期延长(16.9个月比13.4个月,P=0.044).TMpE组患者总生存期长于对照组(22.5个月比19.9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腺系膜不同于结直肠系膜,没有明确的纤维组织鞘包绕及解剖学边界.作为临床理念而非解剖学结构,TMpE有助于规范手术切除范围,提高R0切除率,改善患者预后.

  • 手术联合术中射频消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预后分析

    作者:茅锐;赵建军;毕新宇;赵宏;李智宇;黄振;张业繁;陈晓;胡瀚杰;吴晓龙;胡旭辉;蔡建强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术中射频消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8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行根治手术的187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联合术中射频消融分为手术组和联合治疗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探讨生存和复发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倾向得分匹配验证手术联合射频消融与单纯手术远期疗效的差异.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肝转移灶数目(267个)、同时性肝转移(100%)、同时累及左右半肝(73.3%)和术前化疗(93.3%)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手术组(471个、74.7%、42.0%和63.1%)(P值均<0.05).联合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5.7个月,3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7.9%和28.8%.手术组中位生存时间为46.9个月,3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9.1%和42.4%,优于联合治疗组(x2=4.579,P=0.034).联合治疗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为5.4个月,短于手术组的10.1个月(x2=5.399,P=0.02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联合射频消融不是生存和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HR=0.98,95%CI:0.47~2.08,P=0.965;HR=1.21,95%CI:0.71~2.07,P=0.465).经倾向得分匹配后,手术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0.2个月,中位无病生存时间为5.3个月,联合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5.7个月,中位无病生存时间为4.2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876,P=0.350;x2=0.199,P=0.650).结论 在相似肿瘤负荷的情况下,手术联合术中射频消融治疗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可取得与可切除患者行单纯手术相似的远期疗效.

  • 两孔法腹腔镜乙状结肠及直肠上段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回顾性对比研究

    作者:李国新;李俊蒙;王亚楠;邓海军;牟廷裕;刘浩

    目的 探讨两孔法腹腔镜(SILS+1)治疗乙状结肠及直肠上段癌的近期手术效果及肿瘤学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接受SILS+1手术的46例乙状结肠或直肠上段癌患者(两孔组)的临床资料,并采用1∶1的倾向性评分匹配法从同期105例接受传统腹腔镜手术的乙状结肠或直肠上段癌患者中选出46例患者(传统组).采用t检验、x2检验或秩和检验比较两组之间的基线资料及短期手术疗效,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无进展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法比较两组生存曲线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两孔组比传统组总切口长度更短[(6.9±1.1)cm比(8.4±1.2)cm,t=6.502,P=0.000],腔内操作时间更短[(67.0±25.8)min比(75.5±27.7)min,t=2.062,P=0.042],术中出血量更少[20(11)ml比50(30)ml,Z=2.414,P=0.016],术后首次下地时间更短[(46.7±20.3)h比(78.6±28.0)h,t=6.255,P=0.000],术后首次经口进食时间更短[(64.7±28.8)h比(77.1±30.0)h,t=2.026,P=0.046],术后住院时间更短[(7.8±2.2)d比(6.5±2.2)d,t=2.680,P=0.009],术后疼痛评分更低(F=4.721,P=0.032).其余指标未见差异.随访7~3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3个月,两孔组复发率为8.7%(4/46),传统组为6.5%(3/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2).两孔组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91.3%,传统组为9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对于有丰富腹腔镜经验的术者来说,两孔法腹腔镜治疗乙状结肠及高位直肠癌安全有效,较传统腹腔镜疼痛轻,恢复快.

  • 直肠癌术前放疗造成手术切缘放射性损伤的病理学研究

    作者:钟清华;吴培煌;秦启元;邝颖仪;马腾辉;王怀明;朱亚西;陈代词;汪建平;王磊

    目的 从病理学角度探讨新辅助放疗对直肠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来自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入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FOWARC研究的病例,均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随机接受新辅助放化疗或新辅助化疗.接受新辅助放化疗联合保肛手术、术前影像学诊断为放射性直肠炎、手术切缘标本完整的23例患者作为直肠炎组;以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和标本切缘长度进行匹配,在同期接受新辅助放化疗但无放射性直肠炎者及接受新辅助化疗者中各选择23例患者,作为无直肠炎组和化疗组.计算黏膜下层微血管数和狭窄血管比例,评估吻合口近、远端组织血供;采用病理学半定量评分系统综合评估吻合口近、远端组织放射性损伤程度.三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或x2检验,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与化疗组相比,接受新辅助放化疗患者手术近、远切缘的微血管计数[M(QR)]减少[近切缘:25.5(19.6)比50.0(25.0),Z=3.915,P=0.000;远切缘:20.5(17.5)比49.0(28.0),Z=3.558,P=0.000],狭窄血管比例增高[近切缘:9.5%(23.8%)比0,Z=3.993,P=0.000;远切缘:11.5%(37.3%)比0(2.0%),Z=2.893,P=0.004],病理评分升高[近切缘:4.0(2.0)比1.0(2.0),Z=6.123,P=0.000;远切缘:5.0(3.0)比2.0(1.0),Z=4.849,P=0.000].在接受新辅助放化疗患者中,直肠炎组手术近、远切缘的微血管计数较无直肠炎组减少[近切缘:19.0(23.0)比30.4(38.0),Z=2.845,P=0.004;远切缘:19.0(13.0)比30.0(29.1),Z=2.022,P=0.043],狭窄血管比例增高[近切缘:23.0%(40.0%)比0(11.0%),Z=3.248,P=0.001;远切缘:27.0%(45.0%)比3.0%(19.0%),Z=2.164,P=0.030].化疗组、无直肠炎组和直肠炎组吻合口漏发生率分别为8.7%(2/23)、30.4%(7/23)和52.2%(1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68,P=0.007).结论 直肠癌术前放疗对手术近、远切缘造成明显的放射性损伤;其中影像学诊断为放射性直肠炎者,微血管损伤较无放射性直肠炎者更为明显.

  • 截骨术治疗成人极重度腰椎滑脱二例

    作者:李涛;陶惠人;杨卫周;杨凯;张波;王林;段春光

    者1 女性,46岁,2012年5月以"腰痛伴右下肢疼痛15年,加重伴间歇性跛行5个月"为主诉入院.入院查体:腰椎各方向活动度减低,骶骨上缘可触及明显台阶感,会阴部皮肤感觉无减退,双下肢肌力正常,Babinski征未引出.术前X线片、CT及MRI显示:L5椎体向前滑脱至S2水平,L5椎体及附件密度不均匀,相应节段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图1A、1B).按照改良Newman滑脱分类标准为10+20.

    关键词:
  • 经支气管镜注射硬化剂治疗支气管胸膜瘘22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洋;张逸远;崔有斌;李长远

    近年来,虽然肺切除手术技术有了很大改进和提高,作为肺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支气管胸膜瘘仍时有发生.内镜技术的发展为支气管胸膜瘘提供了微创治疗手段,主要方法是纤维支气管镜下注射生物胶.近来有学者报告采用硬化剂注射治疗支气管胸膜瘘[1].2010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科经纤维支气管镜注射硬化剂治疗支气管胸膜瘘22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的诊治策略选择:"观察等待"是否安全?

    作者:姚宏伟;刘荫华

    根据目前的指南,新辅助放化疗后获得临床完全缓解的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推荐的治疗方法仍是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少数研究结果显示,对新辅助放化疗后达到临床完全缓解的患者采用"观察等待"策略,从肿瘤学角度而言具有安全性,而且可以为患者保留更好的肛门直肠功能和生活质量.当然,如果采用"观察等待"策略,患者必须接受严密的观察和随访.由于尚无足够证据证明"观察等待"策略的肿瘤学效果,因此不能在临床实践中对其进行广泛推广,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来评估患者的风险与获益.

  • 单孔和减孔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作者:李国新;李俊蒙;王亚楠;邓海军;牟廷裕

    为了让结直肠癌患者得到更大的微创获益,外科医师一直在尝试单孔腹腔镜和经自然腔道内镜等手术方式,大量单孔手术操作平台和单孔可弯曲器械的问世也让该项技术的临床应用成为可能.虽然现在已经有许多单中心小样本的研究结果证明单孔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治疗方面可以获得与传统腹腔镜相似的短期肿瘤学效果,并且有望得到更小的创伤和更好的美容效果,但到目前为止仅有4项相关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很难让其优势获得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究其原因主要是经自然腔道内镜和纯单孔腹腔镜手术操作难度大、学习曲线时间长,很多外科医师难以坚持或望而却步.因此,现今多数腹腔镜外科医师在追求腹腔镜微创技术极致的同时,也在逐渐关注技术的可学习性及易推广性.在纯单孔手术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操作孔,解放了术者的主要操作器械,在大程度上保持单孔手术微创性的同时,可大幅度降低手术难度,增加可操作性.

  • 对微创外科在直肠癌应用现状及未来趋势的思考

    作者:季加孚;武爱文

    腹腔镜在直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虽有争议存在,但绝大多数研究结果显示,无论近期安全性、有效性还是远期肿瘤学结局,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均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当.腹腔镜标准化培训模块结合综合治疗理念是腹腔镜直肠癌治疗效果的保障和前提.从事微创外科的医师需在保障患者安全及争取良好肿瘤学结局的前提下追求保留肛门括约肌及缩小切口.直肠癌的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带来了非手术治疗、内镜治疗、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单孔腹腔镜及机器人手术等新技术和理念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机遇,也将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 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若干热点问题探讨

    作者:许剑民;朱德祥;任黎

    手术切除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长期生存提供了唯一的机会.然而,只有10%~20%的肿瘤在患者初次就诊时可切除,如何增加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手术切除机会一直是临床研究热点.除扩大肝转移灶手术适应证外,还可选择二步肝切除术、转化治疗等策略.在行转化治疗时,一线治疗方案的选择尤为重要.在应用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抗时,除检测Ras基因外,还应进一步精确选择合适的患者.随着微创技术的普及,已有研究结果证实应用微创技术进行肝切除或肠肝同步切除是安全可行的.对于转移灶不可切除的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是否切除无症状的原发灶,尚缺乏明确的前瞻性研究证据.总而言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诊治过程中,多学科团队对患者进行评估至关重要.

  • 重视慢性放射性直肠病的规范化治疗

    作者:王磊;秦启元;马腾辉

    放射性直肠病指因盆腔恶性肿瘤接受放疗而发生的直肠损伤.慢性放射性直肠病以组织纤维化为特征,整体病程表现出一定的自限性.治疗决策应综合临床症状与内镜表现,尽可能通过非手术治疗缓解主要症状,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转流性肠造口术及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是主要的外科治疗手段,合理应用有助于病程的良性转归.改善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是慢性放射性直肠病治疗的终目标.

  • 《胰腺术后外科常见并发症诊治及预防的专家共识(2017)》胰瘘部分更新介绍及解读

    作者:张磊;楼文晖

    2017年,国内20余名胰腺外科专家经过多次讨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2010版《胰腺术后外科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的专家共识》进行了更新和发布,其中胰瘘章节参考了国际胰瘘研究小组2016版的术后胰瘘定义和分级系统,根据是否混有其他消化液,将胰瘘分为单纯瘘和混合瘘,并提出了胰瘘的预防要点和手术治疗策略.本文主要对2017版共识更新的必要性、更新的要点与存在的争议进行解读.

中华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