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一例
摘要: 患儿女性,8岁。因“活动后心前区不适1年余”,于2014年10月26日来我院就诊。患者曾在2年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于外院行二尖瓣置换术。查体:血压90/60 mmHg(1 mmHg=0.133 kPa);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6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未见异常。超声心动图(图1):左心房内径32 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39 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26 mm,室间隔厚度7 mm,左心室后壁厚度7 mm,左心室短轴缩短率34%,左心室射血分数64%,右心房和右心室内径正常,左心室各节段收缩活动未见异常,二尖瓣位见人工机械瓣膜回声,舒张期二尖瓣口流速2.3 m/s,跨二尖瓣平均压力阶差3 mmHg,肺动脉增宽;左冠状动脉未起源于左冠窦,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右冠窦,走行迂曲,内径为4 mm,肺动脉瓣上方靠肺动脉主干的左后壁可见左冠状动脉开口,内径为3 mm;彩色多普勒显示肺动脉内异常血流信号,即起源于肺动脉的左冠状动脉血流直接流入肺动脉主干,频谱多普勒显示以舒张期为主的湍流频谱,左心室肌壁间可见丰富的侧支循环血流,以室间隔处明显。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 anomalous origin of the left coronary artery from the pulmonary artery,ALCAPA)。
-
氨氯地平抑制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许多研究表明,血管中膜来源的平滑肌细胞(VSMC)移行到内膜异常增殖和积聚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了早期和关键的作用.已知有许多因素能促进VSMC的增殖和移行,例如,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清、凝血酶血管紧张素Ⅱ等.
-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抑制物在兔髂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
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影响32例分析
-
卡维地洛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观察
本研究观察卡维地洛预防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的临床效果.
-
冠心病患者应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紫杉醇洗脱支架的初步临床随访结果
-
80岁以上的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特点及长期随访
-
急性心力衰竭患儿血浆脑钠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急性心力衰竭是小儿尤其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危重急症.目前临床诊断心力衰竭的指标主要依靠临床表现.随着人们对利钠肽认识的不断增加,逐渐提出以心钠素和近年来发现并应用的脑钠素(BNP)作为诊断心力衰竭、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心力衰竭患儿血浆BNP水平及心功能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探讨BNP在早期诊断心力衰竭及判断预后等方面的价值.
-
102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间特点分析
心肌梗死的发病有季节和时间规律.本研究连续收集我院1994年至2004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资料,分析月、周、日发病规律.
-
多巴酚丁胺实时声学造影评价介入治疗术后心肌灌注
-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