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华血液学

中华血液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matology 중화혈액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2727
  • 国内刊号: 12-109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5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血液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王建祥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TCR VγI-Jγ基因重排

    作者:江小工;徐兵;许文娟;李冰

    目的探索提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微量残留病(MRD)检测技术.方法构建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TCRVyI-Jγ基因重排技术并定量分析36例ALL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灵敏度为10-4水平.36例患者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果初治组为(7.38±6.65)×10,完全缓解(CR)组为(1.02±1.08)×10-2,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组为(3.89±5.65)×10-3.CR组和HSCT组TCRVγI-Jγ基因重排水平显著低于初治组(P值均为0.001),HSCT组MRD水平显著低于CR组(P<0.05).6例HSCT后检测阳性病例中2例MRD水平<1×10-3,获长期无病生存,另4例MRD水平较高患者一年内均出现复发.结论所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及特异;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缓解期ALL患者MRD水平对预测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 FLT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突变与急性白血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莉红;周春林;张新伟;陈森;王敏;王建祥

    目的研究FLT3基因的内部串联重复(internal tandem duplication,ITD)突变与急性白血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方法分析14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例急性杂合性白血病(AHL)、1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CML-BC)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FLT3基因外显子14和15中ITD突变,分析FLT3-ITD阳性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结果143例AML患者中37例(25.9%)FLT3-ITD阳性,其中53例M2中10例、40例M3中15例、20例M4中4例、23例Ms中8例.在25例ALL、2例AHL、17例MDS和7例CML-BC患者中未检测到FLT3-ITD突变.对其中5例特征性突变测序结果显示,ITD位于外显子14,长度为21~60 bp,3例为单纯串联重复,2例同时出现插入序列,均未改变FLT3阅读框架.临床研究表明,FLT3-ITD突变在染色体核型正常患者中占有较高比例(P<0.05),FLT3-ITD阳性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高(P<0.05),化疗后完全缓解率低(P<0.05).结论FLT3-ITD突变多见于M3、M5患者,为框内突变(In frame mutation).FLT3-ITD阳性的AML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高,化疗后完全缓解率低.

  • Ph染色体阳性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刘世和;秘营昌;刘旭平;薛艳萍;王慧君;卞寿庚;王建祥

    目的分析影响Ph+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ALL)患者生存的各种相关因素.方法综合分析31例Ph+aALL相关临床参数,观察生存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h+aALL占所有统计aALL的15.3%.临床上表现为年龄偏高,白细胞计数、幼稚细胞数高,血小板计数较低.免疫分型诊断以Common型为主(82.6%,23例中有19例),39.1%(23例中有7例)协同表达髓系抗原,CD34+患者占56.5%(23例中有13例).缓解率65.4%,中位缓解期4个月,中位生存期8个月.Ph伴附加染色体异常占Ph阳性总数的42%,常见的附加染色体异常包括-7,+Ph,del(9)(p11-12),add/t(16)(p13)等.Ph伴附加染色体异常组血小板计数显著低于单纯Ph+组(P=0.012)和变异Ph易位组(P=0.001).免疫分型研究显示CD34+患者组缓解期及生存期显著短于阴性组(缓解期分别为0和9个月,P=0.024;生存期分别为6个月和12个月,P=0.034),但髓系抗原协同表达与否不影响生存期.结论Ph+aALL是一组预后不良的患者群,Ph合并附加染色体异常与否和临床异质性无显著相关,CD34表达在Ph+aALL中是一个不良的预后因素.

  • 单灶透明血管型Castleman's病病理细胞起源研究

    作者:王亮春;卜定方;朱平;朱学骏

    目的从基因水平了解6例Castleman's病(CD)病理细胞组成特点.方法肿物切除以后,苏木精-伊红染色作常规组织病理检查以明确肿物的组织学类型;应用免疫组化法研究细胞表型,明确肿物的细胞组成;根据细胞组成,应用R-PCR和克隆测序方法了解肿物主要细胞克隆组成.结果6例患者皆为限局性透明血管型CD;肿瘤组织滤泡样结构中主要为B淋巴细胞,滤泡间隙为T淋巴细胞.RT-PCR扩增产物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得到单一条带,RT-PCR产物克隆测序得到128 bp、122 bp两种碱基长度的克隆,相同长度序列间具有高度一致性,克隆内分别存在12个和7个碱基的差异.结论6例患者肿瘤组织中含有单/寡克隆瘤性B细胞,这些B细胞起源于生发中心细胞.

  • 两例Ph染色体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具有少见型bcr/abl融合基因

    作者:秦亚溱;刘艳荣;李金兰;王卉;常艳;付家瑜;阮国瑞;史惠琳;丘镜滢;陆道培;陈珊珊

    目的研究2例Ph染色体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异常的bcr/abl融合基因结构.方法分别采用常规的M-及μ-型bcr/abl融合转录子特异性引物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RT-PCR扩增产物测序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以确定扩增产物的成分及bcr/abl融合转录子类型,其中1例根据测序结果设计引物并通过PCR研究其DNA水平bcr与abl基因融合方式.结果2例患者临床表现均符合典型CML-CP特征,RT-PCR扩增后均未见典型的M-及μ-型扩增带,而分别出现一条异常的条带,产物大小分别介于M-及μ-bcr/abl之间及小于M-bcr/abl.经序列分析证明RT-PCR产物均含有bcr及abl基因序列,例1的bcr基因断裂发生在第18外显子(e18)内部,abl基因融合位点为常见的外显子2(a2)处,它们之间插入了40 bp的部分abl基因内含子1b序列,为一种新型的符合阅读框架结构的bcr/abl融合转录子e18-int-a2.经PCR证明该融合发生在DNA水平.例2的融合转录子中缺失典型M-bcr/abl(b2a2)融合基因中abl基因外显子2(a2),为e13a3(b2a3)型.结论少见型bcr/abl融合基因可见于典型Ph染色体阳性CML患者并产生异常的R-PCR扩增带.

  • 8O例青少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ICM分型与临床预后分析

    作者:孔圆;江滨;王德炳;刘开彦;黄晓军;卢锡京;孙志强;陆道培

    目的探讨青少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MICM分型特征及影响疗效和生存的因素.方法对1998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80例13~18岁初治青少年ALL的MICM分型、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曲线预算、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80例青少年ALL中,B-ALL与T-ALL各占69.12%和26.47%;Ph染色体阳性ALL(Ph+ALL)占18.37%(49例中有9例);超二倍体核型为4.08%;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50×109/L者占27.94%.经VDP(L)或CODP(L)治疗4周完全缓解(CR)率达91.03%.中位随访24个月,接受化疗(41例)和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14例)患者的3年预期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32.55±16.50)%和(69.58±8.72)%,差异有显著性(P<0.05).COX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50×109/L和Ph染色体阳性是影响本组患者长期生存的危险因素.结论MICM分型对青少年ALL的预后评估和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组患者高危因素为高白细胞计数及Ph染色体阳性.

  • 急性白血病细胞SHIP基因的突变分析

    作者:罗建民;刘泽林;郝洪岭;王福旭;董作仁;大野竜三

    目的评价SHIP基因突变在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及DNA序列分析技术检测了4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50名正常人的骨髓或外周血标本、8株白血病细胞系SHIP基因表达及突变情况.结果RT-PCR显示所有标本中都有SHIP基因表达,发现3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有7例(22%)和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有1例(12%)存在SHIP基因的突变,其中1例AML患者发病时标本同时存在2个错义突变,而完全缓解后消失.发病时患者的白血病细胞在体外随着IL-3的刺激其Akt磷酸化明显增加.结论首次发现急性白血病细胞中SHIP基因突变,提示SHIP基因的突变可能与白血病发病有关,在造血细胞中,很可能作为一个抑癌基因通过负性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关键词: 基因 SHIP 白血病 突变
  • CXCR4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髓外浸润的意义

    作者:李晟;陈子兴;王玮;岑建农;傅建新;姚利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细胞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表达及其对髓外浸润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73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及白血病细胞株CXCR4的表达,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正常人骨髓基质细胞和脑膜组织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α)的表达,进行了白血病细胞株体外黏附、迁移、浸润实验.结果3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21例为CXCR4阳性表达(65.6%).4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7例为阳性表达(17.1%).K562、U937、NB4细胞株荧光阳性细胞分别占0.2%、41.0%、52.O%.ALL中,CXCR4阳性组发生髓外浸润率明显高于阴性组(分别为61.9%和18.2%,P<0.05);AML中,CXCR4阳性组外周血幼稚细胞计数低于阴性组(P<0.05).体外实验中SDF-1α能够诱导高表达CXCR4的白血病细胞黏附、促进迁移、增强浸润能力.结论急性白血病细胞过量表达CXCR4,可能是其浸润髓外组织的分子机制之一.

  • 多重RT-PCR技术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分型中的应用

    作者:何军;薛永权;李建琴;何海龙;何亚香;黄益萍;柴忆欢;朱伶俐

    目的研究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诊断分型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多重RT-PCR技术,染色体R或G显带技术对50例儿童ALL进行分析.结果50例ALL患儿中18例(36.0%)分别具有11种融合基因,包括E2A/PBX1、TEL/AML1、TLS/ERG、MLL/AF4、MLL/AF9、MLL/AF10、MLL/AFX、MLL/AF6、MLL/ELL、TAL1D、HOX11.在接受染色体检查的48例ALL患儿中,染色体异常有24例(57.1%),其中染色体数目和缺失异常为18例,染色体易位6例.多重RT-PCR和核型分析联合使ALL的遗传学异常检出率增至70%(50例中35例).结论多重RT-PCR和染色体核型分析两种方法相结合,可以相互补充,从而提高了ALL患儿遗传学异常的检出率,为儿童ALL的诊断、分型和预后判断提供可靠依据.

  • 急性白血病患者第一次完全缓解期自体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的比较

    作者:王荷花;冯四洲;王玫;魏嘉璘;姜尔烈;张莉;黄勇;周世勇;刘庆国;邱录贵;韩明哲;严文伟

    目的对急性白血病(AL)(不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M3型)患者第1次完全缓解(CR1)期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AL-CR1期HSCT患者140例,其中HLA相合同胞供者allo HSCT 46例,auto-HSCT 94例,预处理方案包括全身照射十环磷酰胺(TBICy)、白消安+环磷酰胺(BuCy)以及马法兰+阿糖胞苷+环磷酰胺(MAC)方案.allo-HSCT组予以环孢菌素A(CsA)或联合甲氨蝶呤(MTX)或FK506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auto-HSCT组自体骨髓净化39例,移植后免疫治疗和(或)维持化疗38例.结果140例患者移植后均获髓系造血重建,中位随访时间700(18~5563)d,auto-HSCT组与allo-HSCT组比较:移植后5年无白血病生存(LFS)率[分别为(51.5±5.4)%和(52.8±7.6)%]相近(P>0.05);累积移植相关死亡率[分别为(14.4±4.1)%和(37.6±7.8)%]后者显著增高(P<0.05);累积复发率[分别为(52.0±5.5)%和(26.3±6.9)%]前者明显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auto-HSCT组中自体骨髓净化和移植后治疗患者与未经相应处理患者比较,5年LFS率显著提高,分别为(62.8±6.8)%和(38.4±8.4)%,P<0.05;累积复发率显著降低,分别为(37.7±6.8)%和(74.2±8.7)%,P<0.05.结论AL-CR1期auto-HSCT患者采取自体骨髓净化、移植后免疫治疗和维持化疗能够显著减低移植后高复发风险,由于其移植相关死亡率低,auto-HSCT患者的长期无病生存率与HLA相合同胞供者allo-HSCT患者相当.

  •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出现脑水肿一例

    作者:陈心传;刘霆;崔旭

    患者,男,40岁,2001年12月在我院门诊检查:WBC170×109/L,骨髓:粒系占0.800,中幼粒细胞以后阶段占0.765,Ph染色体阳性.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予羟基脲治疗.2002年12月复诊,血常规:WBC 6×109/L,原始细胞0.01,Hb 129 g/L,BPC 113×109/L,骨髓检查示:粒、红细胞比为2.84:1,粒系占0.655,原始粒细胞占0.215,诊断为CML急变期.给予伊马替尼(商品名格列卫)治疗,600 mg/d.服药期间出现恶心、乏力、充血性皮疹、味觉异常及踝部轻度水肿.服用20 d后,出现头痛、头晕、近期记忆减退、神志恍惚及嗜睡等表现.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停用伊马替尼4 d,行利尿治疗后神志恢复.之后伊马替尼减为400 mg/d,服用两周后又出现神志恍惚,再减量为300 mg/d,服用3 d后出现头昏、头痛、右侧面部麻木,继而出现双上肢抽搐、双眼向上凝视、口吐白沫、呼之不应.

  • 横纹肌肉瘤发生血液和骨髓侵犯一例

    作者:李静怡;邓琦;李玉明;李敬兰

    患者,女,18岁.因乏力伴排便障碍2周,于2002年4月18日入院.入院查体:轻度贫血貌,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双侧颈部、左锁骨上及双侧腹股沟可扪及数个肿大淋巴结(0.5 cm×1 cm或2 cm×2 cm大小),质中,轻压痛,活动,边界清,无黏连,心肺无异常发现,肝、脾无肿大,双侧臀沟及肛周可触及皮下肿块,质硬,固定,无压痛,边界不清,累及外阴、阴唇,约20 cm×15 cm.既往体健,1个月前曾患"带状疱疹",已愈.血常规:WBC 7.0×109/L,BPC 22×109/L,Hb 102 g/L,分类不明细胞占0.06.骨髓象:增生活跃,分类不明细胞占0.360,此类细胞胞体大,双核,胞浆空泡较多,可疑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或髓外肿瘤骨髓浸润.行颈部淋巴结活检,胸部CT未见异常,腹部CT示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脾大,支持淋巴瘤诊断.予CHO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泼尼松)方案化疗1个疗程,淋巴结活检病理检测报告:考虑为淋巴结转移性胚胎性横纹肌肉瘤.

  • 光谱核型分析及其在血液系统肿瘤中的应用

    作者:陈丽娟;陈赛娟

    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先天性缺陷和肿瘤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传统的细胞遗传学显带核型分析费时、费力,特别是对复杂染色体异常的分析尤为困难.经典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采用特异探针检测已知的染色体异常更直观、灵敏和特异,但一次只能检测一个或几个候选位点,且仅能检测已知的染色体异常,不能像核型分析那样进行染色体异常的筛查.近年来,在FISH基础上发展出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光谱核型分析(spectral karyotyping,SKY)、多重FISH(M-FISH)和彩色显带FISH(Rx-FISH),一次成像可同时区分24条染色体,使得复杂染色体异常的筛查成为可能.自1996年首次报道SKY技术以来,它已广泛应用于人和鼠细胞分子遗传学研究[1].

  • 同时伴有tel/abl融合基因和IgH/TCRγ基因重排的儿童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一例

    作者:李志刚;吴敏媛;李蓓;李彬;朱平;胡亚美

    t(9;12)(q34;p13)的白血病极其罕见.我们发现1例携带这种染色体易位的白血病患儿,并对tel/abl融合基因的表达和IgH/TCRγ基因重排进行了研究.

  • 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及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

    作者:任金海;林凤茹;郭晓楠;王颖;张静楠;王艳;董作仁

    近年来,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进行诱导分化治疗,可使90%左右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1].CR后继续应用ATRA和联合化疗可明显提高无复发生存率,但仍有60%左右患者终复发[2].三氧化二砷(As2O3)和ATRA治疗的共同靶点是PML-RARα融合蛋白,但作用机制不同,砷剂诱导凋亡的机制是降解PML-RARα融合蛋白并降低线粒体跨膜电位.As2O3对APL细胞发挥剂量依赖的双重效应,且和ATRA具有协同作用[3,4].我们应用ATRA、化疗和As2O3联合治疗APL,获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癌基因iASPP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新伟;王敏;田征;周春林;王建祥

    p53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癌蛋白iASPP(inhibitory member of the ASPP family)是新近发现的一个p53的重要抑制蛋白,在p53野生型的乳腺癌中iASPP高表达[1].为了探讨p53失活在急性白血病(AL)发病中的作用,我们采用半定量R-PCR方法检测iASPP mRNA在AL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THFR基因多态性分析

    作者:江华;顾龙君;薛惠良;陈静;潘慈;叶辉;董璐

    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主要存在两种多态类型,分别为MTHFR C677T和MTHFR A1298C,这两种突变类型均可导致MTHFR活性不同程度减低,并终影响体内叶酸代谢过程.国外有学者分别研究了这两种多态类型与成人和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1,2],但结果却不完全相同.由于MTHFR基因这两种多态类型的分布频率在不同种族中差异很大[3],因此我们对上海地区的汉族儿童MTHFR基因多态性与儿童ALL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 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的表达水平

    作者:李一荣;吴健民;王琳;王治萍;刘立新;王利君;胡丽华

    我们采用Taqman技术与Lightcycler荧光PCR仪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mRNA进行实时荧光检测.

  • 沉痛悼念邓家栋教授

    作者:

    关键词:
中华血液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7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