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华血液学

中华血液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matology 중화혈액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2727
  • 国内刊号: 12-109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5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血液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王建祥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树突细胞融合瘤苗对脐血源性CIK/NK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

    作者:黎阳;黄绍良;吴燕峰;魏菁;孟瑛;周敦华;包蓉

    目的研究K562、Raji肿瘤细胞-树突细胞(DC)融合瘤苗对脐血来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诱导脐血单个核细胞成为DC、CIK/NK细胞,通过聚乙二醇将灭活K562和Raji肿瘤细胞株与DC融合形成K562-DC和Raji-DC融合瘤苗.实验分为3组:DC融合瘤苗组、灭活肿瘤细胞加DC组、单纯DC组.以MTF法评价各组不同共孵育刺激对CIK/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结果使用不同抗原刺激的各组脐血来源CIK/NK细胞对特定肿瘤的杀伤有促进作用,但不具有特异性.在20:1效靶比时,K562-DC和Raji-DC融合瘤苗组对Raji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75.44±4.19)%和(81.33±4.18)%,Raji-DC融合瘤苗组对Raji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K562-DC融合瘤苗组(P<0.05);灭活K562+DC和灭活Raji+DC组对Raji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73.12±4.22)%和(80.49±4.27)%,灭活Raji+DC组对Raji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灭活K562+DC组(P<0.01),各组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效靶比CIK/NK细胞对不同种属的肿瘤细胞株的杀伤率比较,Raji细胞刺激的效果更强些.相同的肿瘤抗原刺激的或经灭活肿瘤细胞加DC刺激的CIK/NK细胞对不同种属的肿瘤细胞杀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脐血来源的CIK/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为非特异性的,DC融合瘤苗与不融合的灭活肿瘤细胞加DC刺激制备的CIK/NK细胞毒性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 NOD/SCID小鼠脐血单个核细胞骨髓腔内移植的实验研究

    作者:孙爱红;冯四洲;刘斌;汤锋武;冯义;卢士红;韩忠朝

    目的观察骨髓腔内移植(iBM)人脐血单个核细胞(MNC)对小鼠造血重建和免疫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NOD/SCID小鼠经137Cs全身照射后,在4 h内无菌条件下局部麻醉后从尾静脉或骨髓腔内输注分离脐血MNC.受体小鼠随机分为5组:①对照组:骨髓腔内输注培养液;②阳性对照组(iTV):尾静脉输注脐血MNC 3×107/只;③实验Ⅰ组(iBM-1):骨髓腔内输注脐血MNC 3×106/只;④实验Ⅱ组(iBM-2):骨髓腔内输注脐血MNC 1×107/只;⑤实验Ⅲ组(iBM-3):骨髓腔内输注脐血MNC 3×107/只.对照组4只小鼠,实验Ⅱ组7只小鼠,其余每组5只.24 h后观察iBM-2 2只小鼠未移植侧胫骨骨髓腔脐血细胞的迁移分布,动态观察移植后小鼠的存活和造血重建情况,7~8周后处死各组小鼠,检测骨髓细胞表面CD分子表达、碳青花(Dil-CM)染料示踪研究和脐血β-actin的DNA标记.结果①照射后骨髓腔内输注脐血MNC,24 h后在未输注脐血MNC的一侧胫骨骨髓细胞膜有Dil-CM标记;②7~8周后小鼠存活14只,其中对照组存活1只,iTV组、iBM-1组各存活2只,iBM-2组存活4只,iBM-3组存活5只;③外周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iBM组白细胞的恢复速度比iTV组和对照组快而且稳定;④移植后存活小鼠骨髓细胞表面CD45标记、Dil-CM染料示踪研究和β-actin均显示人源的标记.结论经iBM途径移植脐血MNC至NOD/SCID小鼠骨髓可以重建造血,提高照射小鼠的生存率,iBM植入率高于iTV方法,为临床脐血移植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丁酸钠上调急性白血病细胞共刺激分子表达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作者:李薇;王育丽;康丽花;王冠军

    目的观察丁酸钠(SB)对急性白血病细胞共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以流式细胞术检测NB4、HL-60、Kasumi-1、U937和Jurkat细胞经SB处理前、后CD86、CD80分子表达,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观察免疫调节功能,NF-kB试剂盒检测SB对核内NF-kB含量的影响.结果经SB处理后,各白血病细胞株细胞CD86和CD80分子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出现不同程度上调,其中0.5 mmol/L SB处理的NB4细胞组较空白对照组CD86阳性细胞率增高36.8倍,NF-κB含量增加与CD86分子上调相一致,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显示SB处理的细胞可明显刺激异基因淋巴细胞增殖.结论SB可上调急性白血病细胞共刺激分子CD86和CD80,NF-kB为其参与上调CD86分子的重要的转录因子.

  • 有丝分裂原激酶MEKK2调节白细胞介素2生成的研究

    作者:魏旭东;范瑞华;朱兴虎;李玉富;张龚莉;高全立;刘艳艳;汪萍;宋永平

    目的探讨有丝分裂原激酶MEKK2对IL-2生成的影响.方法用MEKK2和JNK激酶活性测定、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在PHA/抗CD28抗体刺激Jurkat细胞后MEKK2对IL-2转录和翻译的影响.结果经PHA/抗CD28抗体刺激后,亲本Jurkat细胞AP1和IL-2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分别增加4倍和5倍,而MEKK2功能域灭活的Jurkat细胞AP1和IL-2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仅各增加1倍.经PHA/抗CD28抗体刺激后,亲本Jurkat细胞IL-2 mRNA的转录和IL-2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而MEKK2功能域灭活的Jur-kat细胞IL-2 mRNA的转录和IL-2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增加.结论MEKK2在IL-2的生成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MEKK2可以作为药物作用的靶点,从而筛选有效药物抑制免疫反应,提高移植物抗宿主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疗效.

  • 白细胞介素7增强急性白血病细胞B7分子表达和免疫原性的研究

    作者:钱文斌;林茂芳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7(IL-7)对急性白血病(AL)细胞B7分子表达和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L原代白血病细胞B7分子的表达.体外用IL-7诱导白血病细胞,分析其对B7分子蛋白表达的影响,进而用RT-PCR检测B7-1和B7-2 mRNA表达.MTT法检测诱导后白血病细胞对异基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的刺激作用,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上清液中γ干扰素(IFNγ)含量.应用B7-1、B7-2和W6/32单抗阻断实验研究B7分子刺激PBMNC的机制.结果11例AL患者中B7-1弱阳性3例,B7-2弱阳性1例.IL-7能显著刺激白血病细胞B7-1和B7-2表达,呈时间依赖性.IL-7作用于HL-60细胞可诱导B7-1和B7-2 mRNA表达.诱导后的白血病细胞显著刺激PBMNC增殖并产生IFNy.B7-1单抗和W6/32单抗可抑制白血病细胞诱导PBMNC增殖和产生IFNy,而B7-2单抗无抑制作用.结论原代AL细胞低表达B7-1和B7-2分子.在体外,IL-7通过诱导白血病细胞B7-1分子表达,刺激淋巴细胞增殖,使PBMNC分泌IFNy增多,显著提高了白血病细胞的免疫原性.在共刺激分子诱导抗白血病T细胞免疫反应中,B7-1作用显著强于B7-2.

  • 免疫球蛋白重链框架区九肽诱导抗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细胞毒T细胞应答

    作者:刘英;朱平;胡亚美

    目的用免疫球蛋白(Ig)重链框架区九肽体外诱导抗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细胞毒T细胞应答.方法合成Ig重链可变区第1家族框架区3~11位置上的九肽QLVQSGAEV(IgHVl3-11),进行T2细胞结合实验.IgHVl3-11负荷抗原呈递细胞(APC),体外刺激HLA-A*0201+正常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每周1次,共3次.HLA-A*0201/IgHVl3-11四聚体监测培养细胞中IgHV13-11特异性CD8+T细胞的增殖.对B-ALL初治患儿的7个IgHV基因家族进行PCR扩增及PCR产物的测序,选出IgHV1和IgHV3家族单等位基因功能性重排克隆,并鉴定其HLA-A*0201位点.MTT比色法分析IgHV13-11特异性CD8+T细胞对HLA-A*0201+IgHV1和IgHV3家族B-ALL细胞克隆的杀伤活性.结果IgHV13-11可上调HLA-A * 0201分子在T2细胞表面的表达1.63倍.HLA-A*0201+正常PBMNC中IgHV13-11特异性CD8+T细胞的频率由2轮刺激后1.64%增至3轮刺激后82.57%.IgHV13-1特异性CD8+T细胞在效靶细胞比(E:T)20:1时对IgHV1家族B-ALL细胞的杀伤率为18.24%,是IgHV3家族B-ALL细胞的1.8倍(P=0.01).结论体外诱导的Ig重链框架区九肽特异性CD8+T细胞可杀伤表达该肽的B-ALL细胞.

  • BuCy为主的低强度预处理方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作者:陈欢;陆道培;黄晓军;刘开彦;许兰平;韩伟;任汉云;陈育红;刘代红;陆瑾;江倩

    目的在高龄或同时存在不能耐受常规预处理方案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中,采用一种低强度预处理方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方法12例患者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4例,伴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MDS-RAEB)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2例.10例为HLA完全相合同胞移植,2例为1个位点不相合的同胞移植.预处理方案包括低剂量白消安2 mg·kg-1·d-1,共3 d,阿糖胞苷2g/m2,1~2次,环磷酰胺1.0 g·m-2·d-1,共2 d,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2.5 mg·kg-1·d-1,共4 d.11例患者采用经G-CSF动员的供者骨髓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1例采用单纯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输注有核细胞数平均为7.19×108/kg,CD34+细胞数平均为2.53×106/kg.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预防采用环孢菌素A(CsA),短程甲氨蝶呤及霉酚酸酯联合方案.采用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DNA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STR)分析方法鉴定供者干细胞植入情况.结果12例患者均能耐受此预处理方案,未发生严重预处理相关并发症.中性粒细胞绝对数>0.5×109/L的中位时间15(11~17)d,血小板植活中位时间15(10~23)d.移植后1个月鉴定植活情况,11例患者均全部转为供者型,1例患者为供、受者嵌合状态.出现aGVHD 5例(41.6%),其中Ⅰ度2例,Ⅱ度2例,Ⅲ度1例,aGVHD发生率随移植后时间延长而增加.11例可评价患者中,发生慢性局限性GVHD 4例(36.0%),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41.5%.中位观察时间14.5(4.0~24.0)个月时,12例患者中7例存活(58.0%),5例为无病存活(42.0%).患者1年总生存率为75.0%,无病生存率为48.1%.结论此预处理方案对于高龄患者或同时存在并发症患者,具有较好耐受性,并可取得完全型供者细胞植入,获得良好疗效.

  • 56例45岁以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作者:陆林;肖志坚;陈辉树;林华;韩忠朝

    目的研究45岁以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响生存期的预后因素.方法分析56例年龄≤45岁的PMF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参数,确定影响生存期的预后因素.单因素分析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用COX回归模型.结果56例患者中,男27例,女29例,84%患者有贫血,66%患者Hb<100g/L,32%患者有低热、盗汗和消瘦等全身症状.中位生存期为69(11~127)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外周血Hb<100g/L、BPC<100×109/L、WBC<10×109/L、有全身症状及从发病到诊断间隔时间≤6个月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Hb<100g/L和有全身症状与生存期短显著相关.以是否同时具有2项不良指标为标准将患者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高危组患者生存期(16个月)明显短于低危组患者(88个月)(P<0.01).用此2项指标预测生存期<3年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7%、100%和100%.结论对45岁以下PMF患者,Hb<100g/L和有全身症状是生存期短的预后不良因素,用此2项指标可将患者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高危组患者生存期短于3年.

  •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阻断剂在TPO促进UT7细胞增殖和分化中的作用

    作者:李文林;石小玉;李蓉;唐洪林

    目的探索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阻断剂对巨核细胞生长分化因子(TPO)促进UT7细胞增殖和分化作用,阐明TPO对UT7细胞作用的机制.方法将EGFP pMSCV和MEK 1 pMSCV质粒转染UT7细胞;转染细胞与TPO共培养,Western blot法检测UT7细胞MEK 1(MAPK/Erk kinase 1)磷酸化;观察转染突变(Ser222A)的MEK 1和MAPK阻断剂PD98059对UT7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突变(Ser222A)的MEK 1和MAPK阻断剂PD98059对UT7细胞表达CD41的影响.结果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MEK1 pMSCV和EGFPpMSCV转染UT7细胞,EGFP阳性率为60.73%.②TPO不同的作用时间(1 h,3 h),实验组磷酸化MEK1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③MAPK阻断剂PD98059和外源突变MEK基因阻断了TPO对UT7细胞的增殖作用,DMSO对照组的细胞增殖率为98.58%,PD98059组的细胞增殖率为39.00%(P<0.05);转染EGFP pMSCV组细胞增殖率为102.12%,转染MEK 1 pMSCV组细胞增殖率为48.93%(P<0.05).④MAPK阻断剂PD98059组UT7细胞CD41表达(10.27%)明显低于对照组(36.43%),转染MEKI pMSCV组UT7细胞CD41表达(24.03%)明显低于转染EGFP pMSCV组(40.16%).结论TPO诱导UT7细胞MEK1磷酸化,TPO作用时间与UT7细胞MEK1的磷酸化有明显的关系,MAPK信号转导通路介导TPO促进UT7细胞增殖和CD41表达.

  • 甲基莲心碱、红霉素逆转K562/AO2细胞多药耐药及其机制的研究

    作者:林秀梅;谢兆霞;秦群

    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当今肿瘤治疗的一大难点,中药复方拮新康有逆转耐药,增加化疗效果的作用[1],其有效成分甲基莲心碱(Nef)可增加肿瘤细胞内抗癌药物浓度逆转MDR [2].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EM)体外有逆转MDR的作用[3].为探讨Nef、EM逆转白血病细胞MDR的机制,我们以多药耐药细胞株K562/A02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MTT法,免疫组化SABC法,RT-PCR法研究Nef、EM对K562/A02细胞增殖及Pgp/mdrl基因表达的影响.

  • 白血病细胞孕酮受体双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晓兵;刘泽军

    白血病细胞存在多种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如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基因[1].孕酮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作为功能性ER,其基因有两个亚型(PRA和PRB),其表达受两个启动子调控.为探讨白血病细胞中PR基因双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5'-杂氮-2'-脱氧胞苷(5'-Aza-Dc)对其脱甲基化的作用,以HL-60、K562和Jurkat细胞为样本,观察了5'-Aza-Dc对白血病细胞株作用前后的PR基因甲基化状态及PR mRNA的表达情况.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干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研究

    作者:王军;冯建飞;赵雪莲;王伟;胡豫;王宏;孟晓晖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多种因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干细胞因子(SCF)通过与其受体c-kit的结合而影响其对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以及存活的活性[1].我们对AA患儿血浆中SCF和可溶性c-kit受体及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c-kit受体表达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阿霉素和吡喃阿霉素对K562/A02细胞体外抑制作用的比较

    作者:黄程辉;谢兆霞

    蒽环类抗生素阿霉素(ADM)、吡喃阿霉素(THP)等是临床上常用的化疗药物.为阐明THP在耐药白血病治疗中的作用,我们以K562/A02耐药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观察了ADM和THP对K562/A02细胞株体外的抑制作用的差异.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中转录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ζ转录本的定量研究

    作者:钱军;陈子兴;林江;胡绍燕;岑建农;王玮

    转录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是一组具有同源序列的转录因子,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免疫调节多种细胞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2].C/EBPα基因突变如碱基替换、缺失、重复等可见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3].C/EBPζ,又称为生长阻滞和DNA损伤诱导基因3(GADD153)、DNA损伤诱导的转录因子3(DDIT3)、CHOP10,目前对其在各种疾病状态中的表达状况研究甚少.我们在应用cDNA微阵列技术对10例MDS患者的表达谱研究时发现C/EBPζ在9例患者中的表达均明显降低.为此,我们应用实时定量PCR(RQ-PCR)方法进一步分析了C/EBPζ在MDS和AML中的转录本水平,发现C/EBPζ基因表达异常可能与MDS和AML发病相关.

  • 活性氧促使U937细胞对砷剂敏感的信号机制研究

    作者:徐莉;史桂英;陈玉英;胡庆沈;朱平;易静

    三氧化二砷(As2O3)促白血病细胞凋亡效应与细胞氧化还原状态有关[1,2],我们曾发现,NB4细胞固有的活性氧(ROS)水平明显高于U937细胞[3,4].近年研究显示ROS不仅是一个毒性分子,还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信号转导.我们采用二甲萘醌(DMNQ)提高细胞固有ROS水平,探讨提高ROS水平以增进肿瘤细胞对促凋亡制剂的敏感性及其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

  • 成骨细胞明显增多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骨髓坏死一例

    作者:于媛;阎树昕;彭军;刘传方;张锑;王应玞;徐从高

    患者,男性,24岁.因腰背部及双下肢剧烈疼痛1周,高热1 d就诊.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腰背部和双下肢剧烈疼痛,针灸治疗无效,需麻醉药止痛.既往体健.查体:体温39.6℃,血压120/80 mm Hg,神志清,表情痛苦,轻度贫血貌.皮肤无黄染、瘀点或瘀斑,浅表淋巴结不肿大.颈部无抵抗,胸骨无压痛.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部平软,肝脾肋缘下未触及.四肢肌力正常,脊柱无畸形,生理弯曲存在,T9~L3椎体棘突压痛.

  • 急性髓系白血病双乳髓外复发一例

    作者:杨文博;孔佩艳;刘红;常城;梁雪;彭贤贵

    患者,女,14岁.因低热、间断鼻衄1周于2003年12月15日第1次入院.患者有慢性扁桃体炎病史5年.查体:体温37.8℃,轻度贫血貌,皮肤可见少量散在瘀点、瘀斑,右颌下、右颈部各可触及1枚直径约0.5 cm的淋巴结,质中,无触痛.双侧鼻腔无出血,双侧下磨牙齿龈肿胀,未见出血、溢脓,右侧扁桃体Ⅲ度肿大,左侧扁桃体Ⅱ度肿大,表面有少量分泌物,咽后壁轻度充血,胸骨下段压痛,双乳、心肺未见异常,肝脏肋缘下未触及,脾脏肋缘下约3 cm,质中,轻度触痛,余未见异常.血常规:WBC 140×109/L,RBC 2.81×1012/L,Hb 91g/L,BPC 8×109/L.尿中红细胞444.8个/ul(非月经期),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 先天性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伴先天愚型患儿一例

    作者:李元堂;武焕玲;刘立昌;孙明强;付雪芹

    先天性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L-M7)伴先天愚型患者极少见,我们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

中华血液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7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