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华血液学

中华血液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matology 중화혈액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2727
  • 国内刊号: 12-109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5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血液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王建祥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血缘关系供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移植物细胞组分对造血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影响

    作者:詹昱;易正山;魏永强;黄芬;张泳民;范志平;冯茹

    目的 探讨HLA全相合血缘关系供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中移植物细胞组分对恶性血液病患者移植后造血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07例接受HLA全相合血缘关系供者PBSCT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其移植物细胞组分与移植后患者造血重建、GVHD的关系.结果 移植物各细胞组分与粒细胞重建时间无关;单个核细胞(MNC)、CD34+细胞数与血小板重建时间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2和-0.21,P值均<0.05).CD34+、CD34+CD38-细胞数与急性GVHD发生呈负相关(r分别为-0.24和-0.29,P值均<0.05).淋巴细胞各亚群数量与急性GVHD发生均无明显关系.CD25+ CD4+、CD3+、CD4+ CD3+细胞数及CD4+/CD8+细胞比值与慢性GVHD发生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且相关系数均大于0.4,其中CD25+ CD4+细胞数与慢性GVHD相关系数高达0.78.CD34+、CD34+ CD38-细胞数与慢性GVHD发生无明显关系.结论PBSCT中输入MNC、CD34+、CD34+ CD38-细胞数增加到一定阈值后,增加细胞数并不能进一步有效促进患者造血重建,反而有可能因输入淋巴细胞数增加而增加患者慢性GVHD、广泛慢性GVHD的发生率.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对32D细胞凋亡及磷酸化蛋白激酶Cε表达的影响

    作者:盛俞;刘红;徐美玉;姜胜华;丁润生;陆伟

    目的 观察蛋白激酶Cε(PKCε)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血清体外诱导小鼠髓系前体细胞(32D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重型AA(SAA)患者血清、非重型AA(NSAA)患者血清及正常对照者血清分别与小鼠32D细胞孵育,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指数,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磷酸化PKCε(pPKCε)的表达.结果 血清孵育32D细胞0、12、24、36及48 h,饥饿4 h,SAA组和NSAA组pPKCε表达在24 h上升到高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孵育32D细胞24 h饥饿4 h后,SAA组pPKCε表达水平(0.90±0.10)较NSAA组(0.64±0.08)和正常对照组(0.54±0.08)明显上调(P值均<0.05),NSAA组较正常对照组pPKCε表达水平也明显增加(P<0.05),SAA组细胞凋亡率[(4.05±1.05)%]较正常对照组[(2.45±0.51)%]明显增加(P<0.05),NSAA组[(3.24±0.56)%]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增加(P>0.05).SAA组经同一份血清孵育的细胞的凋亡率与pPKCε表达水平之间有明显相关性(r=0.869,P<0.05).结论SAA和NSAA患者血清均可诱导32D细胞pPKCε的表达,前者可导致32D细胞凋亡,后者对32D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

  • 白血病细胞系中抑癌基因PTEN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检测及其去甲基化研究

    作者:李敏;刘航;徐智芳;刘向荣;王洋;饶青;王建祥;王敏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表达沉默的机制及诱导PTEN表达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检测白血病细胞系HL-60、Nalm-6、Raji、KG-1a、U937、NB4、K562中PTEN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用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氮-2'-脱氧胞苷(5-Aza-CdR)处理白血病细胞,MSP检测甲基化状态的改变、RT-PCR检测PTEN mRNA水平的改变、瑞特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膜联蛋白V/碘化丙锭(Annexin V/PI)标记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检测的白血病细胞系中HL-60、Nalm-6、Raji、KG-1a、U937细胞PTEN基因显示超甲基化状态,而NB4和K562细胞显示低甲基化状态;5-Aza-CdR处理HL-60和Nalm-6细胞后,PTEN基因甲基化降低、mRNA表达水平则逐渐增高,并呈剂量依赖性,细胞出现凋亡现象.结论PTEN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可能导致该基因转录表达失活或沉默,甲基化抑制剂可以诱导PTEN表达,并引起白血病细胞凋亡.

  • 杀伤免疫球蛋白样受体配体不合非体外去除T细胞移植的不良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赵翔宇;黄晓军;刘开彦;许兰平;刘代红

    目的 探讨供、受者之间杀伤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配体不合在非体外去除T细胞的HLA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中的预后意义.方法 对具有HLA-B位点及C位点配型资料的94例HLA不合行HSCT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多因素分析表明KIR配体不合[2.833(1.286~6.241),P=0.01]和移植物中T细胞的数量[3.059(1.292~7.246)×108/kg,P=0.011]是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接受大量T细胞组的患者(>1.48×108/kg)中,具有KIR配体不合的患者aGVHD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缺乏KIR配体不合的患者(100%对63.3%,P=0.036);KIR配体不合明显增加了HLA-C不合组患者aGVHD的发生率(80.0%对57.4%,P=0.056);KIR配体不合还明显增加了标危患者的移植相关死亡率(50.0%对7.6%,P=0.005),从而降低了标危患者的总体生存率(50.0%对88.4%,P=0.014).结论KIR配体不合是非体外去除T细胞的HLA不合HSCT的不良预后因素,对于供者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实时定量RT-PCR标化法和常规法计算的比较

    作者:胡炯;高晓东;刘元北;朱勇梅;李军民;沈志祥

    目的 改进实时定量RT-PCR的检测计算方法,提高定量RT-PCR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微量残留病变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RT-PCR和常规定性RT-PCR检测31例APL患者在治疗前后融合基因PML-RARα的表达水平,对两种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常规按照患者治疗前后自身比较计算(常规法)和治疗前标准化基线水平计算(标化法).结果31例患者采用两种定量计算方法结果近似,标化法计算结果示患者在治疗缓解、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期间融合基因PML-RARα转录本对数下降值分别为(2.0±1.9)、(4.9±1.4)和(5.7±0.1),常规法计算结果为(1.9±1.9)、(4.8±1.3)和(5.7±0.4).在维持治疗阶段标化法定量RT-PCR的结果显示患者个体差异更小.按照标化法计算结果,次要分子生物反应(对数值≥3)和主要分子生物反应(对数值≥5)标准仍然适用.结论 采用标化法计算实时定量RT-PCR结果能较好的对APL患者的微量残留病变进行监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个体差异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同时适用于治疗前标本缺如的患者.

  • 原癌基因LMO2短剪切模式的结合蛋白鉴定及功能分析

    作者:袁伟;杨爽;孙伟;杜君;翟春利;王兆琦;朱天慧

    目的 研究原癌基因LMO2短剪切模式(LMO2-C)的结合蛋白在白血病细胞K562中的表达及功能分析.方法 利用麦芽糖结合蛋白(MBP)沉淀技术和哺乳动物双杂交技术研究LMO2-C的结合蛋白在K562细胞中的表达;半定量RT-PCR检测过表达LMO2-C的K562细胞中红系发育的标志性基因GPA的表达水平.结果MBP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并被纯化出可溶性MBP-LMO2-C结合蛋白,利用MBP沉淀技术验证了LMO2-C能与K562细胞中内源性的GATA-1、LDB1结合;哺乳动物双杂交试验进一步证明LMO2-C能与LDB1结合,而且其过表达能够抑制LMO2-L与LDB1的结合,抑制率达(81.13±0.68)%;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在过表达LMO2-C的K562细胞中,GPA基因相对表达水平下调(51.00±1.58)%.结论LMO2-C能结合K562细胞中内源性GATA-1、LDB1蛋白,并能下调红系发育的标志性基因GPA的表达.

  • 纯红系白血病(M6b)一例报告——附文献复习

    作者:张彦明;吴德沛;孙雨梅;陆沭华;朱明清

    目的 提高对纯红系白血病(M6b)生物学本质的认识.方法 报告1例纯红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征、治疗经过、预后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结果 患者骨髓原始红细胞占0.904,免疫表型:CD71+细胞占99.5%、血型糖蛋白A(GPA)+细胞占67.4%,无干祖细胞、髓系、淋系、巨核系抗原表达,予以HAG(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G-CSF)方案化疗无效,病情持续进展,多发性髓外浸润,很快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纯红系白血病恶性程度高,对常规化疗方案治疗无效,预后极差.

    关键词: 白血病 红细胞
  • 汉防己甲素联合屈洛昔芬对K562和K562/A02细胞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苏爱玲;陈宝安;黄成垠;高峰;程坚;许文林;沈惠玲;孙新臣;成红艳;丁家华;高冲;孙耘玉;王骏;赵刚;陈宁娜;赵慧慧

    目的 研究汉防己甲素(Tet)和屈洛昔芬(DRL)单独及联合用药后对K562细胞及其耐药细胞株K562/A02的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其逆转多药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及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Tet(1μmol/L)、DRL(5 μmol/L)单独及联合作用于K562和K562/A02细胞后NF-κB核转位水平和胞核NF-κB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①K562/A02细胞NF-κB核转位水平[(65.0±4.2)%]及胞核NF-κB蛋白表达(3.545±0.219)明显高于K562细胞[(39.6±0.9)%和2.366±0.141](P<0.01);②Tet、DRL单独及联合作用6、12 h,对K562细胞NF-κB核转位水平及胞核NF-κB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③两药单独及联合作用6、12 h,可明显降低K562/A02细胞NF-κB蛋白核转位水平和胞核NF-κB蛋白表达水平(P<0.05和P<0.01),两药联合作用增强(P<0.05),作用12 h较作用6 h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K562/A02细胞的胞核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K562细胞,NF-κB的活化可能参与了K562/A02细胞耐药的发生;抑制NF-κB活化可能参与了Tet和DRL逆转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过程.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T细胞Fas-FasL和caspase-3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钟永根;封蔚莹;罗洪强;傅佳萍;金洁

    目的 探讨Fas、FasL及caspase-3凋亡相关蛋白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T淋巴细胞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T细胞亚群表面Fas、FasL的表达率及细胞质中活化caspase-3的表达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细胞亚群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29.4±8.2)%]相比,ITP患者组CD4+ T细胞表面Fas的表达率显著增加[(42.1±9.5)%](P<0.05),CD8+ T细胞表面Fas的表达率略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6.0)%与(13.4±5.8)%](P>0.05).ITP患者组T细胞亚群表面FasL的表达率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ITP患者组T细胞亚群胞质中活化caspase-3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ITP患者治疗后CD4+ T细胞表达pro-caspase-3和cleaved-caspase-3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ITP患者外周血T细胞Fas、FasL及caspase-3表达明显增加,激素治疗可干预Fas-FasL、caspase-3的表达水平,提示Fas、FasL及caspase-3信号通路在ITP发生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及Notch1表达水平的变化

    作者:尹晓晓;刘传方;李丽珍;陈为志

    目的 测定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的数量及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mRNA、Notch1 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Treg在AA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29例初发AA患者、14例环孢素(CsA)治疗后恢复期及11例治疗后未恢复期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CD127low T细胞、CD4+ CD25+ T细胞的数量,并与正常对照比较;采用RT-PCR检测FOXP3 mRNA和Notch1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AA初发组及治疗后未恢复组患者外周血中活化CD4+ CD25+ T细胞占CD4+ T细胞比例分别为(4.3±0.7)%、(4.2±0.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4±0.8)%](P<0.05).CsA治疗后恢复组患者比例下降为(2.6±0.7)%(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A初发组及未恢复组CD4+ CD25+ CD127low T细胞在CD4+ T细胞中的比例分别为(2.4±1.2)%、(2.5±1.1)%,较正常对照组[(7.1±2.7)%]及恢复组[(5.3±1.0)%]明显降低(P值均<0.01);但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A初发组患者FOXP3 mRNA及Notch1 mRNA分别为(0.260±0.011)和(0.018±0.005),较正常对照[(1.307±0.011)和(0.308±0.028)]表达明显下调(P值均<0.01),治疗后分别为(1.287±0.012)和(0.281±0.013),表达较初发组显著提高(P值均<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A患者CD4+ CD25+ CD127low T细胞、FOXP3均与Notch1表达呈正相关性(P值均<0.01).结论AA患者外周血CD4+ CD25+ CD127low Treg减少,其抑制作用减弱,导致自身反应性T细胞过度活化,抑制造血.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靶细胞表面Notch1分子表达降低相关.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类胰酶阳性肥大细胞与血管生成水平的关系

    作者:张启国;欧阳建;吴鸿雁;周敏;杨永公;孙雪梅

    肥大细胞脱颗粒和激活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有证据表明,在多发性骨髓瘤、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组织中的肥大细胞数与微血管密度明显相关且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增加[1-5].

  • 儿童原始自然杀伤细胞白血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邵越霞;谢晓恬;梁爱斌;蒋莎义;匡寒琴;唐晋清

    原始自然杀伤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lastic natural killer cell lymphoma/leukemia,BNKL/L)是急性白血病/淋巴瘤中的一个特殊类型,临床比较罕见,病情进展迅速,对急性白血病常用的经典联合化疗方案常不敏感,预后差.近我们收治1例儿童BNKL/L,经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R).

  • 髓系白血病细胞DNA非同源末端连接能力的检测

    作者:傅琤琤;王之敏;陈子兴;岑建农;胡绍燕;何军;邱桥成;吴德沛

    DNA双链断裂(double-strand break,DSB)是致命的DNA损伤,在人类DSB主要的修复方式是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1].大部分DNA损伤都能修复,不能修复或不恰当的修复会造成基因变异、肿瘤发生和细胞死亡.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合并贝赫切特综合征一例报告附文献复习

    作者:张文君;薄兰君;陈毓华;丁懿;熊红;王菲;梁爱斌

    贝赫切特综合征(又称白塞病)是一种以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为临床特征,并累及多个系统的慢性疾病,病情呈反复发作和缓解的交替过程,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合并贝赫切特综合征较为罕见,通常伴有8号染色体三体异常,目前国内外仅报道30余例,我院成功诊治1例,现报道如下.

  • 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

    作者:张帆;王宏伟;樊卫平;徐菁;朱镭

    1995年Sakaguchi等[1]首次报道在正常小鼠外周血CD4+ T细胞中约有5%~10%的细胞持续高表达CD25分子,称之为CD4+ CD25+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Treg).研究发现CD+ CD25+ Treg通过细胞-细胞直接接触,也可通过分泌IL-10和TGF-β而对局部免疫反应产生抑制作用[2].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小肠间质瘤一例

    作者:李登举;张义成;周剑峰;孟凡凯;唐锦治

    患者,男,48岁,因齿龈出血及皮肤瘀斑1个月余于2006年7月26日入院.既往体健.查体:神志清楚,面色苍白,四肢以及胸、腹部皮肤均可见大片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侧扁桃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心前区可闻及Ⅱ级杂音,肝、脾肋缘下未触及.

  •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变一例

    作者:刘丹丹;陆定伟;贡静霞;吴伟林;马勤芬;潘金兰;薛永权;陈子兴

    患者,男,63岁,因体检发现"白细胞计数增高半月余"于2004年7月入院.半月前体检发现白细胞计数高达58.8×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0.88;嗜碱细胞0.01;淋巴细胞0.09;单核细胞0.02.一般状况好,无发热.查体:未见皮肤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脾肋缘下未及.

  • 硼替佐米联合沙利度胺、地塞米松治疗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一例

    作者:傅琤琤;吴德沛;孙爱宁;王荧;刘跃均;陈苏宁

    患者,男,47岁,因"双下肢酸痛,乏力1个月,咳嗽10d"于2006年10月来我院就诊,检查发现WBC14.2×109/L,分类示浆细胞0.31,骨髓检查示浆细胞系统异常增生占0.460,其中原始和幼稚浆细胞占0.385.既往无多发性骨髓瘤或其他浆细胞疾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7.8℃,脉率:80次/min,血压:130/90 mm Hg(1 mmHg=0.133kPa).

  • 急性髓系白血病合并结、直肠广泛上皮样血管瘤一例

    作者:李琳;任金海;林凤茹;张静楠

    患者,女,45岁.因反复发热1个月余,加重1周于2007年1月9日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查体:体温37.8℃,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左侧颊黏膜后可见斑片状脓苔,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Ⅲ度肿大,上覆片状脓苔,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0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缘下未触及.

  • 同胞姊妹共患再生障碍性贫血

    作者:张丽红;王惠君;李斯丹;刘强;张凤奎

    患者,女,14岁.入院前7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乏力.曾检查血常规:WBC 4.0×109/L,中性粒细胞0.06×109/L,Hb 75 g/L,BPC 80×109/L,Ret 0.015.骨髓象:三系增生减低,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口服十一酸睾酮、再障生血片、中药(具体不详)等治疗,复查Hb 100~110g/L.

  • 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赵馨;张凤奎

    免疫抑制预处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干细胞未植活而患者恢复自身造血,部分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需免疫抑制预处理方能植活,提示免疫因素参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造血衰竭的发生.

中华血液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7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