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중화예방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150/R
  • 国内刊号: 吕相征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jpm@cmaph.org
  • 曾用名: 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荣誉:
  • 中国华东地区感染梅毒孕产妇血清学指标监测分析

    作者:窦丽霞;王前;王潇滟;乔亚萍;苏敏;金曦;王爱玲

    目的 分析2013年中国华东地区梅毒感染梅毒的孕产妇孕期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检测和滴度变化情况及滴度有效控制相关因素.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3年"中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选择其中华东地区报告的分娩日期在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共5206例.收集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检测和药物治疗等信息,描述孕期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监测情况和滴度分布特征,比较规范与非规范滴度监测、基线与分娩前/孕晚期孕妇的构成差异,并将基线和分娩前/孕晚期滴度均有记录的3940例孕产妇纳入孕期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有效控制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的年龄为(28.1±5.8)岁.接受了青霉素治疗、其他替代方案治疗和未治疗的孕产妇分别为2967(57.0%)、281 (5.4%)和1958例(37.6%).349例(6.7%)孕产妇的滴度转阴,251例(4.8%)降低4倍及以上,而有28例(0.5%)升高4倍及以上.与无既往感染史的孕产妇相比,有既往感染史者孕期滴度得到有效控制的OR(95%CI)值为1.49(1.18~1.88);与≤28孕周就已开始治疗者相比,>28孕周开始治疗者或未治疗者孕期滴度得到有效控制的OR(95%CI)值为4.09(3.19~5.24);与青霉素治疗组相比,其他替代方案治疗组和未治疗组的孕期滴度得到有效控制的OR(95%CI)值分别为2.35(1.46~3.76)和1.55(1.13~2.12).结论 我国华东地区感染梅毒的孕产妇中孕期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转阴或者降低4倍及以上者所占比例较少,无既往梅毒感染史、孕期及早开始治疗和接受青霉素治疗的感染孕产妇孕期滴度易得到控制.

  • 2009—2016年上海人冠状病毒OC43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杨懿婧;胡芸文

    目的 分析上海2009年11月至2016年4月人冠状病毒(HCoV)流行特征,以及HCoV-OC43基因型分布和变异变迁规律.方法 收集2009年11月至2016年4月期间上海7家哨点医院感染科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呼吸道样本,包括咽拭子、痰、鼻咽抽吸物和肺泡灌洗液,共6059例.采用HCoV通用引物对患者样本进行检测并测序分型.HCoV-OC43阳性样本进一步采用特异性引物对刺突蛋白、依赖RNA的RNA聚合酶(RDRP)和核衣壳蛋白全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并通过全基因序列构建进化树对HCoV-OC43进行基因分型和进化分析.结果 共检出HCoV 63株(1.04%),其中HCoV-OC43检出数多,为34株,其后依次是HCoV-229E和HCoV-HKU1,检出数分别为18和10株,而HCoV-NL63、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均未检出.29例HCoV-OC43阳性样本获得刺突蛋白、RDRP和核衣壳蛋白全基因序列,根据进化树分析显示,其中27例为D型,2例为B型,而其他基因型E、F、G均未检出,其中D型为主导基因型.进一步分析与HCoV-OC43进入宿主和中和抗体产生相关的刺突蛋白发现,刺突蛋白重要的功能结构域——N端结构域(NTD)和受体结合结构域(RBD)含有较多氨基酸变异和阳性选择位点,并伴有氨基酸插入/缺失.13个阳性选择位点均位于NTD或RBD,其中10个位于NTD,3个位于RBD.结论2009—2016年,上海流行的HCoV主要为HCoV-OC43,其中D型为优势基因型.刺突蛋白的NTD区和RBD区是HCoV-OC43进化过程中的高变区域,伴有氨基酸替换、氨基酸插入/缺失.

  • 云南省271株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基因分型研究

    作者:陈连勇;杨星;茹浩浩;杨慧娟;闫双群;马利;陈金瓯;杨蕊;许琳

    目的 分析云南省6州(市)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的基因分型情况.方法 实验菌株来源于2014年1—12月在云南省6个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保存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共271株.采用Spoligotyping和12个VNTR位点的多位点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分析方法(MLVA),对上述结核病分枝杆菌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Spoligotyping分型结果与SITVITWEB数据库进行比较确定菌株的基因家族,MLVA结果采用BioNumberics 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71例结核病患者年龄为(41.9±15.1)岁,男性为196例(72.32%);其中普洱市来源的菌株数多,共94株(34.69%).Spoligotyping分型:271株菌可分为40个基因型,包括16个基因簇和24个独立基因型;其中北京基因型菌株为151株(55.72%),非北京基因型为120株(44.28%).MLVA分型:分位2个基因群,包括207个基因型(30个基因簇,177个独立基因型),成簇率为23.62%;其中Ⅰ群为120株,成簇率为16.67%;Ⅱ群为151株,成簇率为29.14%.12个VNTR位点在全部MTB中的总分辨力为0.993,北京基因型和非北京基因型菌株中的总分辨力分别为0.982和0.995.结论 云南省结核分枝杆菌主要流行株仍以北京基因型为主,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存在明显多态性分布,部分地区可能存在北京基因型的近期传播,应开展早期快速诊断和治疗,切断传播链,防止结核病疫情暴发.

  • 2014年江西省脑卒中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周伟;张兵;黄晓;游春娇;詹碧鸣;杨人强;董一飞;李菊香;李萍;洪葵吴延庆;吴清华;苏海;鲍慧慧;程晓曙

    目的 探讨江西省脑卒中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江西省抽取8个县/区,在每个县/区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2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取3个村/居委会,选取年龄≥15岁且在该地区居住≥6个月居民作为调查对象,终纳入调查对象15269名.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生活行为方式、个人疾病史等信息.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并计算身体脂肪率(BFP)、内脏脂肪指数(VAI).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脑卒中相关因素分析.结果15269名调查对象年龄为(53.04±17.91)岁,其中男性为6267名,城市居民为7793名.脑卒中患者226例,年龄为(67.76±9.74)岁,其中男性为117例.2014年江西省居民脑卒中患病率为1480.12/10万,其中男性为1866.92/10万,女性为1210.84/10万.45~49岁江西省居民脑卒中患病率为413.79/10万(6/1450),≥75岁患病率为3311.62/10万(61/1842),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χ2=62.23,P<0.01).调整性别、BMI、腰围、脉压、VAI和非工作日睡眠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与非高血压者相比,高血压患者患脑卒中的OR (95% CI)值为6.88(4.90~9.67);与不饮酒者比较,饮酒者患脑卒中的OR(95% CI)值为1.56(1.17~2.08);与<65岁年龄组相比,65~74和≥75岁年龄组居民患脑卒中的OR(95%CI)值分别为1.88(1.36~2.59)、1.97(1.39~2.80);与BFP正常组比较,BFP偏高和高的居民患脑卒中的OR(95%CI)值分别为1.71(1.18~2.48)、1.74(1.18~2.56);睡眠时间与脑卒中的发生存在关联,与睡眠6~8 h者相比,睡眠>8 h者患脑卒中的OR(95%CI)值为1.80(1.28~2.52).结论 江西省脑卒中患病率较高,高血压、饮酒、年龄、BFP、睡眠时间为脑卒中患病率的相关因素,应针对重点人群和危险因素加强脑卒中发病的防控.

  • 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与不同剂型Ⅰ+Ⅲ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序贯接种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比较

    作者:叶慧;黄腾;英志芳;李国良;车艳春;赵志梅;王剑锋;杨晓蕾;史荔;蒋蕊鞠;刘小畅;莫兆军;李长贵;杨净思

    目的 比较Ⅰ+Ⅲ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bOPV)糖丸和液体剂型与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sIPV)联合序贯免疫接种在≥2月龄婴儿中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于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采用随机、盲法、单中心、平行对照设计,选择广西柳州市≥2月龄的婴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1sIPV+2bOPV和2sIPV+1bOPV组,每种序贯免疫程序按bOPV剂型不同再分为糖丸剂型组与液体剂型组,即1sIPV+2bOPV糖丸组、1sIPV+2bOPV液体组、2sIPV+1bOPV糖丸组、2sIPV+1bOPV液体组,每组100名,按照0、28、56 d的免疫程序,共接种3剂.记录至少接种1剂次受试者(399名)不良反应事件;全程免疫后28 d,采集排除脱落者和违背试验方案者(共350名)血样,采用细胞培养微量中和试验测定抗脊灰病毒Ⅰ、Ⅱ、Ⅲ型中和抗体滴度(GMT),计算抗体阳转率,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sIPV+2bOPV糖丸组、1sIPV+2bOPV液体组、2sIPV+1bOPV糖丸组、2sIPV+1bOPV液体组全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9%(79/100)、76%(76/100)、80%(79/99)和74%(74/100) (χ2=1.23,P=0.747);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100)、5%(5/100)、6%(6/99)和4%(4/100)(χ2=0.57,P=0.903).全程免疫后,1sIPV+2bOPV糖丸组、1sIPV+2bOPV液体组、2sIPV+1bOPV糖丸组、2sIPV+1bOPV液体组Ⅰ型脊灰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9%(86/87)、100%(83/83)、99%(87/88)、99%(91/92)(χ2=0.94,P=0.815),Ⅱ型分别为47%(41/87)、57%(47/83)、80%(70/88)、79%(73/92)(χ2=31.56,P<0.001),Ⅲ型分别为100%(87/87)、99%(82/83)、100%(88/88)、99%(91/92)(χ2=2.02,P=0.568);Ⅰ型脊灰抗体GMT分别为4539.68、6243.43、6819.53、7916.29(F=25.87,P<0.001),Ⅱ型分别为12.98、10.54、63.75、84.21(F=8.68,P=0.034),Ⅲ型分别为1172.55、1416.03、2648.89、3250.75(F=14.50,P=0.002).结论 相同序贯免疫程序中,bOPV糖丸剂型与液体剂型在≥2月龄的婴儿中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相同剂型不同免疫程序中,2sIPV组较1sIPV组产生更高的血清中和抗体水平,尤其表现在Ⅱ型、Ⅲ型免疫后抗体GMT水平.

  • 武汉市大气PM10暴露对精液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笑臣;田晓佳;叶波;马露;张怡;杨菁

    目的 探索PM10暴露在精子生成的不同阶段对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1827名武汉籍男性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武汉市污染物的浓度和气象数据,控制年龄、BMI等混杂因素后,建立广义线性模型,研究PM10暴露与取精前(lag)0~9、10~14、15~69、70~90 d以及0~90 d对精液质量的影响.结果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 PM10的日平均浓度为(116.2±71.6)μg/m3.研究对象的精液浓度为(75.4±49.1)×106个/ml,前向运动的精子比例为(29.4±16.2)%,精子总活力为(51.8±21.6)%.PM10暴露在lag70~90 d与精液浓度呈负相关(β:-0.319;95% CI:-0.529,-0.046),在lag0~90 d的暴露区间,PM10暴露与前向运动精子比例(β:-0.312;95% CI:-0.527,-0.097)以及精子的总活力(β:-0.347;95% CI:-0.636,-0.059)亦呈负相关.结论 武汉市大气PM10暴露可能与精液浓度和精子活力下降有关,且对于精子浓度的影响在精子发生的前期更为显著.

  • 2015年云南省2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麻疹抗体水平与易感性分析

    作者:赵智娴;周榕溶;李立群;余文;李琼芬;胡培

    目的 评价云南省20岁及以上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探讨成年人麻疹易感的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5年6—9月,在云南省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省抽取42个县(市、区) 252个村(居)委会共2689名2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使用统一的问卷收集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和麻疹患病史;并采集静脉血5 ml,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水平,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250 mU/ml为阳性,<250 mU/ml为阴性.应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调查对象麻疹易感的因素.结果2689名调查对象的麻疹抗体GMC为810.20 mU/ml,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9.77%(2414例).多因素分析显示,与经济状况差的地区人群相比,经济状况中等地区人群易感麻疹的OR(95%CI)值为1.81(1.33~2.47);与≥40岁组人群相比,其余4个年龄组人群麻疹易感的OR(95% CI)值分别为20~24岁[2.04(1.26~3.31)]、25~29岁[3.72(2.37~5.86)]、30~34岁[1.94(1.22~3.09)]、35~39岁[1.81(1.07~3.05)].结论 云南省20~39岁人群,尤其经济状况中等的地区人群麻疹易感的危险性较高,建议增加成年人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的机会,大限度减少免疫空白.

  •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唐仁海;高榆;杨跃诚;曹艳芬;杨世江;叶润华;王继宝;王译葵;段松;何纳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在普通人群中感染率一般在0.3%左右,而在毒品滥用人群中可能高达60%~90%[1],吸毒人群是HCV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2].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位于云南省西部,与缅甸有560余公里的边境线,当地居民深受毒品危害,为艾滋病和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3].因此,了解吸毒人群中HCV感染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对制定边境的丙型肝炎综合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德宏州吸毒人群的HCV感染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本研究对2015年新进入德宏州戒毒所内的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及HCV血清学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北京市2剂次水痘疫苗免疫策略实施后疫苗安全性监测分析

    作者:杨帆;索罗丹;苗良;纪文艳;庞星火;吴疆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首次感染后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1].1984年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首先生产并上市了水痘减毒活疫苗(varicella vaccine,VarV),接种的范围由初的免疫缺陷儿童推广至健康儿童,疫苗接种成为了预防水痘有效的措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已将VarV作为常规免疫接种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NIP)[2-3],而且确定了其效果和安全性.1997年北京市引入1剂次VarV作为第二类疫苗,按照自费自愿原则提供给适龄儿童接种,极大的避免了中、重度水痘的发生[4]且安全性良好.2012年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水痘疫苗使用技术指南》明确推荐2剂次VarV的免疫程序[5].但2剂次VarV的安全性,是否会显著增加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仍需进一步探究.因此,本研究拟对北京市2剂次VarV免疫程序实施前后AEFI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策略实施不同阶段疫苗的AEFI的发生情况,从而评价2剂次VarV的安全性.

  • 浙江省玉环县孕妇尿碘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胡凌云;朱成华;苏美芳;付朝伟;应旭华;江峰;李松涛;赵琦;林海江;王娜;姜庆五

    碘是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对正常生长发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碘缺乏疾病是健康和发展的重要威胁[2],其中孕妇是碘营养监测的重点人群.浙江省自1995年开始提供加碘盐,但台州市玉环县居民以食用无碘盐者居多[3].为了解浙江省沿海地区孕妇碘营养状况,探讨其碘营养水平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对玉环县孕妇进行了尿碘水平检测.

  • 膳食营养干预预防妊娠期糖尿病

    作者:杨振宇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孕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膳食营养素(蛋白质、脂肪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D、维生素E、铁、锌、硒和肌醇等)的摄入量、膳食模式和益生菌等可能与GDM的发生相关.膳食因素是预防GDM重要的可控因素.本文综述了这些膳食因素在预防GDM的作用.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健康膳食模式有可能降低GDM的风险.高动物蛋白质、高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的膳食模式可能增加GDM风险.营养素补充预防GDM值得进一步研究.倡导我国孕妇食物多样,以植物性食物和谷类为主,孕期保持适宜体重增长.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膳食 营养
  • 中国孕妇营养与健康状况十年回顾

    作者:董彩霞;荫士安

    关注和改善孕妇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将对提高下一代身体素质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储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我国孕妇的营养与健康状况,探讨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大部分地区孕妇膳食中存在的问题是膳食不平衡,多种微量营养素摄入量偏低,有些营养素(如维生素D和钙)仍然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孕妇存在的营养问题主要是贫血、维生素D和维生素A缺乏,碘营养状况不容乐观,有较大比例为不足,个别情况下存在碘摄入过量风险等.存在的常见疾病包括超重与肥胖、妊娠合并症(如腓肠肌痉挛、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妊娠期糖尿病等).需要关注我国孕妇的营养与健康状况改善,主动应对双重挑战(营养不良和营养失衡),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关注和研究高龄妊娠相关问题,预防多种微量营养素缺乏,降低不良妊娠结局,改善母婴营养与健康状况.

  • HPV感染及其免疫预防

    作者:何志晖;寇增强;徐爱强

    HPV感染可引发多种疾病,其中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会导致多种癌症.目前已知宫颈癌的发生与高危HPV持续感染有关.未感染人群通过接种HPV疫苗可以有效预防HPV感染,宫颈癌也成为目前唯一一种可以使用疫苗预防的癌症.本综述介绍了HPV感染相关疾病的流行病学及其免疫预防和宫颈癌的早期筛查预防,以及目前国人对HPV感染及HPV疫苗的认知情况.目前中国宫颈癌发病率高居全球第2位,但多数国人对HPV感染及HPV疫苗认识严重不足,宫颈癌早期筛查也没有得到重视,而且预防性HPV疫苗近才被批准在国内上市.因此倡导应尽早开展HPV免疫预防宣传工作,提高适龄人群的疫苗接种率以及危险人群的早期筛查率以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 关注高龄妊娠妇女的营养与健康

    作者:荫士安;王欣

    妇女妊娠分娩的佳年龄通常是在20~29岁,之后随年龄增长,发生妊娠合并症和不良妊娠结局风险明显增加[1].我国全面放开"二孩"后,许多高龄妇女生育二胎已较常见.多项研究表明,高龄妊娠与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对孕妇的影响包括妊娠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 HDP)、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剖宫产、产程延长等;对胎儿和新生儿的不良影响甚至可持续终身[2],包括流产、胎儿生长终止、早产、小于胎龄儿(small-for-gestational age, SGA)、大于胎龄儿(large-for-gestational age,LGA)、染色体异常、低出生体重等[3-7]、成年时患慢性病风险升高等,尤其是更高年龄的初产妇不良妊娠结局更为明显[4].因此需要关注我国高龄妊娠妇女营养与健康状况的改善,预防妊娠合并症,降低不良出生结局.

    关键词: 妊娠 孕妇 营养状况
  • 响应新时代国家战略需求把握预防医学发展的关键前沿基础科学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192期双清论坛纪要

    作者:秦立强;余灿清;戴宇飞;顾爱华;张作文

    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宏观与微观的技术手段,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阐明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制定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的一门医学科学.《"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重申"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坚持预防为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因此,预防医学要积极对接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面向国家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凝练本领域的关键前沿基础科学问题.

  • 卫生与健康:现状及其展望

    作者:司佳卉;李立明

    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提出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指明了方向.但是,要真正落实党中央"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就必须对全球和我国的卫生与健康现状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真正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本文仅就近5年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领域的现状作一概述.

  • 砥砺奋进:以优异成绩献礼创刊65周年

    作者:梁明修;吕相征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迄今已经走过了65个年头.65年艰辛奋斗,65年春华秋实,65年风雷激荡,65年与祖国共同成长,与新时代一同进步.历经六十五载的拼搏求索、春耕夏耘,逐渐从稚嫩走向成熟,品质不断淬炼;吸收前辈们所做的一切,在前辈们不断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挖掘和总结,我们努力将杂志打造成了享誉全国的一流预防医学类期刊.但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回顾2017年,砥砺奋进,以优越的成绩向65周年献礼.

    关键词:
  • 2010—2012年中国孕妇腓肠肌痉挛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

    作者:段一凡;王杰;姜珊;毕烨;庞学红;荫士安;杨振宇

    目的 分析中国孕妇腓肠肌痉挛发生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于2010—2012年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对象为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150个调查县(区)的3582名孕妇.通过询问调查方式收集孕期妇女腓肠肌痉挛的发生情况、人口学特征、孕期状况以及身体活动情况;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法估计孕妇食物摄入情况,通过动态样品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孕妇的膳食模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我国孕妇腓肠肌痉挛的发生状况及相关因素.结果 孕妇腓肠肌痉挛的发生率为32.9%(1180/3582),孕早、中、晚期的腓肠肌痉挛发生率分别为11.6%(87/748)、28.2%(420/1492)和50.2%(673/1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9.16,P<0.001).孕妇的膳食模式分为3类,相对均衡、高蔬菜水果、高奶类膳食模式孕妇腓肠肌痉挛发生率分别为32.0% (952/2971)、37.2%(186/500)、37.8%(42/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9,P=0.0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孕早期妇女相比,孕中期、孕晚期妇女发生腓肠肌痉挛的OR(95%CI)值分别为2.96(2.28~3.83)、8.02(6.16~10.44);与未服用者相比,孕前服用钙制剂妇女发生孕期腓肠肌痉挛的OR(95%CI)值为1.45(1.19~1.76);与孕期未被诊断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妇女相比,孕期被诊断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妇女发生腓肠肌痉挛的OR(95%CI)值为5.76(2.06~16.12);与相对均衡膳食模式的孕妇相比,高蔬菜水果膳食模式、高奶类膳食模式孕妇发生腓肠肌痉挛的OR(95%CI)值分别为1.13(0.91~1.41)、1.18(0.76~1.81).结论 中国孕妇腓肠肌痉挛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不同孕期存在明显差异,孕妇的居住地、职业和罹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能与孕期腓肠肌痉挛的发生有关,但未见膳食模式对腓肠肌痉挛发生的显著影响.

  • 2013年中国足月单胎产妇孕期增重情况及适宜范围探讨

    作者:王杰;段一凡;庞学红;姜珊;荫士安;杨振宇;赖建强

    目的 分析中国足月单胎产妇孕期增重情况,探讨孕期增重适宜范围.方法 于2013年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对象为中国内地除西藏自治区以外的30个省份的55个县(市/区)产后0~24个月的足月单胎母婴,共计8323对.问卷调查乳母怀孕前体重、分娩前体重、孕期疾病、有无产后大出血,以及儿童出生体重和身长等妊娠结局信息;测量乳母身高和体重,以及儿童身长和体重.根据中国《成人体重判定》,将乳母划分为孕前低体重(BMI<18.5 kg/m2)、正常体重(BMI 18.5~23.9 kg/m2)、超重(BMI 24.0~27.9 kg/m2)和肥胖(BMI≥28.0 kg/m2);根据美国医学研究所(IOM)2009年孕期体重增加推荐值评价孕期增重适宜情况;根据不同水平孕期增重与不良妊娠结局及不良母婴体格状况的关系,以及具有良好妊娠结局和良好母婴体格状况的乳母孕期增重的P25~P75推算我国足月单胎产妇的孕期增重适宜范围;同时根据计算的孕期增重适宜范围对孕期增重进行再评价.结果8323名乳母孕期增重的P50(P25~P75)为15.0(10.0~19.0)kg,依据IOM推荐值,孕期增重不足、适宜和过多的检出率分别为27.2%(2263名)、36.2%(3016名)和36.6%(3044名).孕前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孕妇孕期增重适宜范围分别为11.5~18.0、10.0~15.0、8.0~14.0和5.0~11.5 kg.以本研究获得的孕期增重适宜范围为标准,则样本人群中孕期增重不足、适宜和过多的检出率分别为15.7%(1303名)、45.0%(3744名)和39.3%(3276名),与根据IOM标准计算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5.36,P<0.001).结论 中国乳母的孕期增重P50为15.0 kg,处于较高水平.本研究初步为中国足月单胎女性建立了孕期增重适宜范围,此适宜范围低于IOM的推荐值.

  • 2010—2012年中国孕妇贫血流行状况及相关因素

    作者:姜珊;庞学红;段一凡;毕烨;王杰;荫士安;杨丽琛;杨振宇

    目的 研究中国孕妇贫血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对象为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150个调查县(区)的3501名孕妇.问卷调查孕妇基本情况、孕期状况和膳食摄入量信息.采集6 ml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红蛋白含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妇贫血的相关因素.结果3501名孕妇中,605名患有贫血,贫血检出率为17.2%;轻度贫血约占61.0%(369/605).与大城市孕妇相比,贫困农村孕妇患贫血的OR(95% CI)值为1.46(1.08~1.98);与南方相比,北方孕妇患贫血的OR(95% CI)值为1.39(1.15~1.68);与孕早期孕妇相比,孕中期、孕晚期的孕妇患贫血的OR (95% CI)值分别为1.79(1.33~2.43)、2.11(1.56~2.85);与本次怀孕前半年未服用叶酸酶孕妇相比,服用过叶酸的孕妇贫血的OR(95% CI)值为0.76(0.63~0.93).结论 2010—2012年中国孕妇贫血特点表现为轻度流行,孕妇生活地区、孕期及是否服用叶酸与贫血有关.

  • 2010—2012年中国孕妇孕期增重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作者:毕烨;段一凡;王杰;姜珊;庞学红;荫士安;杨振宇;赖建强

    目的 了解2010—2012年中国孕妇不同孕期增重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对象中国内地31个省份单胎妊娠且孕周≥13周的孕妇2805名.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孕妇基本情况和孕前体重等信息;采用统一的体重称和身高计测量孕妇体重和身高,通过食物频率法收集调查对象近1年的膳食摄入状况.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期增重适量的相关因素.结果2805名孕妇中,1441名处于孕中期(13~27孕周),1364名处于孕晚期(≥28孕周).孕期增重不足、适宜和过多者在孕中期孕妇分别为229名(15.9%)、440名(30.5%)和772名(53.6%),在孕晚期孕妇中分别为256名(18.8%)、474名(34.8%)、634名(46.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提示,孕中期增重不足与摄入水果有关[OR(95% CI):1.58(1.06~2.34)],居住于中小城市的汉族孕妇出现孕晚期增重不足的OR(95% CI)值为0.58(0.34~0.98),活动时间<1 h的孕妇发生孕晚期增重过多的OR(95% CI)值为1.33(1.02~1.73).结论 中国孕妇孕期增重适宜率较低,水果摄入量、居住地区和运动时间可能与孕期增重状况相关.

中华预防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1998 01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