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中华医学遗传学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중화의학유전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9406
  • 国内刊号: 51-137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2-163
  • 曾用名: 遗传与疾病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张思仲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46,Y,t(X;1)伴原发性男性不育

    作者:朱燕英;刘永章;陶志华

    患者男,31岁,因"结婚3年其妻未孕"就诊.查体:身高171 cm ,体重62 kg,智力正常,第二性征正常,双侧睾丸大小质地正常,附睾、输精管正常.精液检查3次均未检到精子,睾丸活检偶见精子.

  • 46,XY,t(6;12)伴少精子症一例

    作者:刘丽丽;李娇;迟兴荷;孙晓玲;许蓬

    患者男,34岁,因婚后12年其妻未孕前来本中心就诊.表型及智力正常,曾先后3次行精液常规检查(其间用药物治疗),每项取高值:精子密度为7×106/mL,精子存活率为31%,精子运动速度分级为a级和b级16%,精子形态正常比例为48%,畸形比例为52%.无不良嗜好及毒物接触史,其妻表型、智力及各项检查均正常.父母非近亲结婚,无家族史.

  • 染色体异常病例23例

    作者:石东红;谢鲁文;刘茜

    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习惯性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智力低下、先天性畸形、生长发育迟缓、原发性闭经、原发不孕、生育畸形及智力低下儿的重要细胞遗传学原因.我室自1983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来自妇产科遗传咨询门诊疑染色体异常的8826例患者进行了外周血染色体检查,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891例,占受检人数的10.10%,其中23例经湖南医科大学国家医学遗传中心专家检索鉴定为世界首报核型,现报告如下.

  • 46,XX,t(13;17)伴习惯性流产一例

    作者:温莉娟;孟昭彦;刘利明;张玫;王海清

    患者女,结婚3年,怀孕2次,均在60天左右流产.B超提示只有孕囊未见胎芽.查体:身高159 cm,体重55 kg,表型、智力正常,体健.无有毒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

  • 平衡易位伴习惯性流产一例

    作者:张静;刘丽益

    患者女,26岁.结婚4年,妊娠3次,均于2~3月自然流产.孕期无感冒、服药及毒害物质接触史.夫妇表型、智力正常,非近亲婚配.细胞遗传学检查:外周血制备染色体,G显带分析,患者核型为46,XX,t(4;18)(4qter→4q13∷18q22→18qter;18pter→18q22∷4q13→4qter).丈夫核型正常.患者父母非近亲婚配,母亲曾有2次早期自然流产.父母及家庭其他成员未做染色体检查.

  • 4p三体综合症一例

    作者:张立群;郑淑芳;孙慧芹;牟凯

    患儿女,10个月.因急性支气管炎入院就诊.因其发育迟缓,反映差,面容特殊,哭声弱而沙哑,父母要求做染色体检查.查体:体温36.7℃,脉搏142次/分,呼吸28次/分.神志清,精神欠佳.头颅小,头围41 cm,胸围43 cm,上臂围11 cm.营养一般,发育落后,皮肤粘膜无出血及皮疹.颅骨无畸形,前卤未闭.毛发分布均匀,但头顶部头发呈斑白色,其从3个月开始出现斑白头发,初为几根黄色头发,后转为白色,随月龄增加白发量也增多.

  • 46,XY,t(17;22)(q23;q13)伴胚胎停止发育一例

    作者:施丽华;郑伟凡

    患者男,26岁.因妻子怀孕两次均于80多天不明原因阴道出血、B超显示胚胎停止发育而就诊.查体:身高165 cm,体重56 kg,表型及智力均正常.细胞遗传学检查:分别取患者及其妻子外周血进行细胞培养、制片、显带,每例计数100个细胞,分析6个核型.患者核型为46,XY,t(17;22)(17pter→17q23∷22q13→22qter;22pter→22q13∷17q23→17qter),妻子核型正常.

  • 1p36单体综合征一例

    作者:杜晓飞;王伟;傅曼芬;董治亚;王德芬

    患儿女,7岁4个月.因肥胖7年,加重两年就诊.系G1P1,出身体重4.2 kg,混合喂养.患儿生后1~6月体重每月增加2 kg,之后每年增加2~3 kg,近两年每年增加6~7 kg,呈匀称性肥胖.4岁半时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甲状腺机能减退",临床无相应症状.韦氏智力测定50分.患儿饮食正常,运动能力、语言能力与同龄正常儿童相比略差,性格较温顺.病程中无多饮、多尿,无头痛、头晕、昏厥史.

  • 2号染色体长臂远端缺失一例

    作者:都景芳;刘广超;张军;赵粤萍;马远方

    患者女,24岁,结婚2年多,足月顺产1女婴.1.5 kg,智力严重低下,面部表情呆滞、不会说话、不会站立,1岁时夭折.患者孕期反应严重、体弱;无病毒、细菌感染史,无服药及射线接触史;妇科检查未见异常.患者表型、智力正常.

  • 46,XX,inv(18)(p11q22)伴习惯性流产一例

    作者:宋红林;李国强;韩晶

    患者女,24岁.因习惯性流产于2004年10月7日就诊.患者怀孕4次,均在3个月内发生死胎而引产.孕期无特殊用药史,无毒物和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患者父母非近亲婚配,其妹妹已生育一正常女孩,无流产史.

  • 嵌合型mos 45,X/47,XYY/46,XY女性性反转一例

    作者:蔡永林;郑裕明;李少文;汤敏中;李军

    患者女,7个月,因怀疑两性畸形就诊.查体:大阴唇肥大、褶皱较多,阴蒂稍长,腹股沟、大阴唇处未触及肿块.B超显示:盆腔实性肿块,考虑为子宫回声;双侧阴唇及腹股沟未见肿块回声.内分泌检查:促黄体生成素1.33 mIU/mL(正常参考值男2~12 mIU/mL,女1~105 mIU/mL),卵泡成熟素4.40 mIU/mL(正常参考值男1~8 mIU/mL,女2~138 mIU/mL),垂体泌乳素22.64 ng/mL(正常参考值男1.6~18.8 ng/mL,女1.4~24.2 ng/mL),雌二醇18.00 pg/mL(正常参考值男0~77 pg/mL,女38~500 ng/mL),睾酮0.35 ng/mL(正常参考值男1.95~11.38 ng/mL,女0.05~0.73 ng/mL),孕酮0.18 ng/mL(正常参考值男0~1.20 ng/mL,女0.2~38.63 ng/mL).

  • 一例新的HLA-B等位基因B*5614的核苷酸序列分析

    作者:朱发明;吕沁风;章伟;张海琴;傅启华;严力行

    目的研究HLA 新的等位基因HLA-B*5614的分子基础. 方法样本DNA抽提采用盐析法,利用PCR方法扩增先证者HLA-B基因的第2~4外显子,PCR产物直接经TOPO转染克隆到质粒载体中分离其等位基因,对所得克隆进行第2~4外显子双向测序分析.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方法证实测序所发现的突变.结果先证者样本克隆测序得到两个等位基因,其中1个等位基因为B*1502,另一个经BLAST验证为新的等位基因,新的等位基因序列已递交GenBank(AY601726,AY601727,AY601728).与接近的B*5608等位基因序列相比,新的等位基因仅在第2外显子上有1个核苷酸不同,即第277位G→C,导致第93位氨基酸Gly→Arg. 结论该等位基因为新的HLA-B等位基因,被世界卫生组织HLA因子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HLA-B*5614.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新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NP9基因表达及其蛋白功能预测

    作者:任跃忠;戴巧定;徐荣臻

    目的研究新发现的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NP9基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体内表达及其蛋白功能预测.方法逆转录PCR、T-A克隆技术和DNA序列测定分离、克隆和分析 NP9基因, 检测40例SLE患者和48名正常对照的 NP9基因表达, 借助NCBI BLAST系列分析工具及相应的基因分析软件预测其蛋白功能.结果 SLE患者组逆转录病毒 NP9基因表达阳性率为77.5%(31/4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的8.3%(4/48), P<0.01. NP9基因编码产物由74个氨基酸组成,含有多个细胞核内分布信号,其等电点(pI)为9.59,与SLE患者体内高表达的某些细胞因子具有较高同源性.结论 SLE患者存在逆转录病毒 NP9基因特异性转录, NP9表达可能与SLE发生发展相关.

  • 屏氧酶1与ATP结合盒转运子A1基因多态性的相互作用对血脂的影响

    作者:肖志杰;赵水平;聂赛;谭利民;吴军;蒋波;卢伟

    目的探讨屏氧酶1(paranoxonase 1, PON1)基因多态性与ATP结合盒转运子A1基因(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1, ABCA1)多态性对血脂水平的相互作用.方法 1019例受试者,其中680例脑卒中患者及339名正常对照组人群.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测定 PON1 A/B192和 ABCA1 R219K基因多态性.结果 PON1 A/B192各基因型之间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 ABCA1的RR、RK和KK 3种基因型中,HDL-C水平依次明显上升(P<0.05);TG水平依次呈下降趋势,相互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N1基因型影响 ABCA1基因型与血脂的关系,AA型/RR型和BB型/KK型的HDL-C[(1.41±0.40)mmol/L,(1.41±0.39)mmol/L]高于BB型/RR型[(1.28±0.3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N1基因型与ABCA1基因型的相互作用影响血脂水平.

  • X染色体四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及法医学意义

    作者:石美森;邓建强;云利兵;颜静;侯一平

    目的建立X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DXS7133、GATA198A10、DXS9896、DXS6797基因座的复合扩增系统,调查成都汉族人群的遗传多态性并探讨其法医学应用价值. 方法应用PCR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技术,并检验各基因座女性基因型频率分布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计算法医学常用各种概率.结果 DXS7133、GATA198A10、DXS9896、DXS6797基因座在成都地区汉族群体中(男100,女120)分别发现6、6、11、8个等位基因,女性个人识别几率分别达0.7962、0.8021、0.9675 和 0.9444.χ2检验表明各基因座女性的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32个亲子鉴定案例调查表明这4个基因座符合X染色体伴性遗传方式,未发现突变.结论 DXS7133、GATA198A10、DXS9896、DXS6797基因座在成都汉族群体中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适用于个人识别和女孩的亲权鉴定.

  • 用高分辨G带和人工细菌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中国儿童孤独症患者的染色体改变

    作者:刘青杰;马芬;李丹;王晓维;田文雁;陈艳;封江彬;陆雪;陈德清;陈晓宁;沈岩

    目的检测中国儿童孤独症患者的特征性染色体改变.方法应用高分辨G带和人工细菌染色体(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 BAC)荧光原位杂交(flou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分析68例中国儿童孤独症患者的染色体改变.结果用G带分析观察到有染色体改变的4例患者,分别为1例t(4;6)(q23-24;p21)、1例21p+和2例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BAC FISH进一步证实易位病例,而且更精确[t(4;6)(q25-26;p21.1)];涉及7号、15号、2号染色体的BAC FISH均未观察到文献中报道的染色体改变;而9号染色体的臂间倒位和21p+因无BAC克隆而无法证实.结论用G带和BAC FISH发现少数中国孤独症患者有染色体改变,但远没有文献中报道的10%~48%那么高.BAC FISH有助于精确地确定染色体易位断裂点.

  • ZNF230基因突变筛查及其与无精症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董景涛;张思仲;马用信;杨开选;黄明孔;孙岩;何国平;李亚;张炜;彭艳

    目的探讨 ZNF230基因与无精症的关系.方法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 对99例无精症患者与115名健康对照者基因组DNA中 ZNF230基因全部6个外显子进行突变筛查. 结果检测到 ZNF230基因第6外显子A316G碱基转换;无精症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和P<0.05);无精症组内GG和GA基因型亚组血清卵泡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AA基因型亚组(P<0.05). 结论 ZNF230基因不但可能和无精症相关,而且可能与血清FSH水平有一定相关性.

  • ataxin-3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及鉴定

    作者:沈璐;汤建光;唐北沙;江泓;赵国华;夏昆;张玉虎;蔡芳;谭利明;潘乾

    目的筛选ataxin-3的相互作用蛋白并进行互作结构域分析,探讨ataxin-3的功能和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Ⅲ型/马查多-约瑟夫病的发病机理. 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3,从成人脑cDNA文库中筛选和鉴定突变型ataxin-3的互作蛋白,构建ataxin-3蛋白羧基端Bait质粒,进行互作结构域分析.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ataxin-3与所筛到的互作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共定位情况. 结果分离获得5个新的ataxin-3互作蛋白,视紫红质-二磷酸鸟苷解离抑制因子α、苏素-1、氨氯吡嗪脒敏感性神经元阳离子通道2和2个未知新序列.结构域分析显示除1个未知蛋白与ataxin-3 蛋白羧基端互作外,其余4个均与氨基端互作.在SH-SY5Y细胞的细胞核内,野生型ataxin-3与苏素-1共定位,突变型ataxin-3所形成的核内蛋白聚合体也与苏素-1共定位. 结论发现1个未知蛋白可能与ataxin-3蛋白羧基端互作,苏素1可能与ataxin-3蛋白氨基端互作,苏素化可能参与了ataxin-3蛋白的翻译后修饰和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Ⅲ型/马查多-约瑟夫病的发病过程.

  • 韦-伯综合征相关印记基因在人类卵母细胞及植入前胚胎的正常表达

    作者:沈文洁;邢福祺;孔令红;陈士岭;李红

    目的检测韦-伯综合征(Beckwith-Wiedemann syndrome,BWS)相关印记基因在人类卵母细胞和植入前胚胎的正常表达,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和BWS的关系.方法应用嵌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印记基因 P57KIP2、LIT1、TSSC3在人类卵母细胞及植入前胚胎的正常表达.结果卵母细胞和各期植入前胚胎、囊胚泡中均存在P57KIP2表达. LIT1自8细胞胚胎开始表达,持续至囊胚泡期. TSSC3于卵母细胞及各期植入前胚胎中均未表达.结论 BWS相关印迹基因 LIT1、P57KIP2表达于植入前胚胎,ART技术的体外干预可能影响其印迹基因的正常表达.

  • 载脂蛋白A5基因-1131T>C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作者:汤轶波;孙屏;郭冬平;李晓宇;陈琪;范乐明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5(apoA5)-1131T>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CAD)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江苏地区冠心病患者235例,同一地区正常对照262名,采用PCR-RFLP分析对 apoA5基因的-1131T>C多态进行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个体血脂水平和冠心病患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1131T>C单核苷酸多态位点等位基因T、C频率在CAD组和正常对照组中分别为59.57%、40.43%和65.65%、34.35%.CAD组中C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1131TT基因型者比较,CC基因型者的冠心病患病风险显著增加(OR=1.872,95%CI=1.039-3.376,P=0.037),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个体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和抽烟、高血压等因素后,其患病风险仍明显增加(OR=2.285, 95%CI=1.222-4.274).对照组中不同基因型个体血浆甘油三酯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携带C等位基因的个体TG水平显著高于TT基因型个体.结论 apoA5基因-1131T>C多态性C等位基因是中国人群中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且与血浆TG水平的变化密切相关.

  • 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中APC基因的胚系突变分析

    作者:刘晓蓉;单祥年;Friedl W;Uhlhaas S;Propping P;王亚平

    目的探索有效的突变检测技术,系统分析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FAP)相关基因结肠腺瘤病(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 APC)基因的胚系突变,及其与疾病表型的关系.方法从22例临床确诊的FAP患者,外周静脉血中提取基因组DNA.变性高效液相色谱、蛋白截短检测、测序技术结合应用进行全基因分析.根据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基因型-表型分析.结果 22例FAP患者中13例检出APC基因胚系突变,均为无义或移码突变.基因型-表型关系的初步分析表明,在基因5′端或3′端发生突变的患者临床症状较轻,在基因中段发生突变的患者临床症状典型或严重.结论本研究中所采用的技术体系可敏感、高效地检出APC基因突变,APC基因的突变型与FAP患者的临床表型存在关联,所采用的技术体系适用于FAP症状出现前的基因诊断.

  • 一个并指(趾)多指(趾)家系的 HOXD13基因突变研究

    作者:代礼;衡正昌;朱军;蔡稔;毛萌;王和;林墨菊

    目的研究一个中国人并指(趾)多指(趾)(synpolydactyly,SPD)家系的临床特征,检测患者中是否存在同源盒D13基因(homeobox D13, HOXD13)突变. 方法现场调查获取临床资料和19个家系成员的外周血液标本;PCR扩增 HOXD13基因突变热点序列进行突变检测;并扩增全编码区用于检测是否存在其他位点的突变;采用2%琼脂糖凝胶电泳初步分析PCR产物,5%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突变片段,纯化后将所有产物直接测序进行基因检测. 结果患者 HOXD13基因第1外显子额外插入了编码8个丙氨酸残基的序列,可认为是正常基因中编码第5~12丙氨酸残基序列的异常重复. 结论证实该家族畸形可由 HOXD13基因的多聚丙氨酸链扩展突变引起.

  • 神经管畸形患儿还原叶酸载体基因和叶酸之间交互作用

    作者:裴丽君;朱慧萍;李智文;张卫;任爱国;朱江辉;李竹

    目的探讨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 NTDs)患儿还原叶酸载体基因(reduced folate carrier gene, RFC1)A80G多态性与母亲孕早期未增补叶酸之间的关联性,为寻找NTDs危险因素的遗传易感标志物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104个NTDs患儿及其母亲和100名正常儿童及其母亲的外周血DNA进行 RFC1第80位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调查了后代 RFC1 A80G基因型与母亲孕期前后增补叶酸之间的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结果 RFC1 GG基因型的子代发生NTDs危险高于AA基因型子代(OR=2.56,95%CI=1.04~6.36);母亲孕早期不增补叶酸,生育NTDs的危险高于增补叶酸的母亲(OR=7.69, 95%CI=2.86~21.75);母亲孕期未增补叶酸,其子代GG基因型,发生NTDs的危险是AA基因型的3.30倍 (95%CI=1.15~9.65);在叶酸和 RFC1基因交互作用研究中,母亲未增补叶酸和子代GG基因型同时存在,发生NTDs的危险是8.80(95%CI=2.86~29.82),交互作用系数为1.45.结论在中国人群中, RFC1 GG基因型可能是NTDs发生的遗传易感基因之一,子代 RFC1 GG基因型与母亲孕期叶酸缺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可能增加NTDs的发病危险.

  • X-连锁迟发性脊椎骨骺发育不良SEDL基因剪接受体突变导致潜在剪接位点激活

    作者:麻宏伟;姜俊;吕峻峰;郭然;牛国辉

    目的深入研究X-连锁迟发性脊椎骨骺发育不良 (X-linked 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 tarda, SEDL)的发病机理,为终防治本病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逆转录-PCR及克隆测序方法对1例涉及SEDL基因第5内含子剪接受体缺失的SEDL患者进行mRNA表达研究. 结果该患者存在2个不同片段长度的mRNA表达产物,与GenBank正常序列进行BLAST比较后发现,393 bp的表达产物是第6外显子内一个新的潜在剪接位点激活后形成的产物;433 bp的表达产物与8号染色体的部分基因组序列完全一致. 结论 SEDL基因第5内含子剪接受体位点及其后的第6外显子共13个碱基的缺失突变导致第6外显子内一个新的潜在剪接受体位点激活,使转录后的mRNA丢失了第6外显子内47 bp的编码序列,并使紧接其后的2个密码子产生移码,导致翻译的提前终止(D109-S123del;S124fsX126).另外,该突变可能激活了8号染色体上假基因SEDLP2的转录,从而部分地补偿了SEDL蛋白的功能.

  • 结节性硬化症一家系六例

    作者:赵景润;任晓燕;郎翠翠;李森林;杜玉兰

    先证者女,23岁,怀孕6个月,因腰部不适4个月就诊.查体:面部中央以鼻两侧为主见直径1~5 mm散在的红色丘疹,甲周皮肤未见异常.眼底正常.心肺无异常,右上腹部可触及肾脏,有触痛.

  • 成骨不全一家系五例

    作者:章海凌

    先证者(Ⅲ5) 男,24岁,系第3胎足月顺产,出生时体重正常,母乳喂养.2~3岁开始,家人发现该患儿玩耍或牵拉过度时,易出现骨折.3年前,因外伤致肘部粉碎性骨折,经手术治疗后渐恢复,其后每因外伤即发生骨折,曾导致双髌骨、股骨及右肱骨骨折,均已行手术治疗.患者活动无受限,无四肢及椎骨畸形,无呼吸困难及脸颊潮红.

  • 唇腭裂两家系17例

    作者:杨元;潘饮瑞;钟江;陈纪朝;李永波

    家系1 先证者(Ⅲ8)男性,47岁.因调研活动时被发现.查体Ⅱ°唇裂(单侧),未发现其他异常.家系调查:先证者的上两代中无唇腭裂患者.同胞及表兄弟姐妹中发现一位唇腭裂患者,先证者的同胞弟弟(Ⅲ14)Ⅱ°唇裂伴腭裂(单侧).先证者的子女中无患者,但侄儿女及姑表侄儿女中共有7个患者.其中一位(Ⅳ9)已经死亡,其余的患者同先证者一样,均为Ⅱ°唇裂(单侧).

  • 遗传性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6型一家系八例

    作者:徐严明;丁小君;刘凌;商慧芳;席静;周东

    先证者(Ⅲ3) 女,34岁.因"行走不稳5年,言语不清3年"于2004年10月来我院就诊.5年前患者渐出现走路不稳,自觉双下肢僵硬,行走时脚落点不准,3年前走路稍微摇晃,并出现说话声音颤抖、含混不清,病情逐渐加重.查体:神志清楚,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记忆力、计算力尚可,构音障碍,言语分节停顿、稍含混,余颅神经未见异常.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肌力正常.行走步基宽,轻微摇晃,指鼻试验、轮替动作完成可,跟膝胫试验完成差,落点不准,下滑摇晃;Romberg's征阴性,Mann's征阳性;双下肢腱反射活跃.

  • 颅骨锁骨发育不全一家2例

    作者:蒋雪;赵见喜;李会超;蒋忠荩

    先证者男,1岁10个月.因身材矮小,来院检查.查体:发育差,身长70 cm,神清,精神好,智力正常.头部:头颅较大,顶部突出,呈短头型,眶顶宽大,前、后囟均未闭合,失状缝加宽,前囟4 cm×4 cm,平坦,颌面部较小,眼距宽,鞍鼻,牙齿排列不整齐,胸部:呈圆锥形,两肩靠扰,肩部窄小,肩关节活动范围较大.躯干:脊柱侧弯.

  • X连锁隐性遗传性眼球震颤一家系

    作者:王玉晶;刘红梅;杨玉俊;谷峰;王毅;马旭

    先证者(Ⅴ27) 男,31岁.在其子出生后临床监护过程中发现其眼球震颤.查体:发育、智力及身体健康状况正常.双眼视力均为0.15.双眼球呈钟摆型颤动,伴轻微头水平摆动,无明显消震点及代偿头位.遮盖一眼查视力,眼震相应加快,色觉检查正常,同时视功能正常,融合功能在0~8度范围内,无立体视功能,屈光间质未见异常,眼底以-5D看清,颞侧视乳头颜色明显变淡,插-2.5D镜片视力提高至0.25,诊断为先天性眼球震颤,屈光不正,视神经萎缩,弱视.

  • 小儿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合并21三体一例

    作者:罗爱武;马恒颢;邓爱民

    患儿男,1岁1个月,于2003年9月27日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发热就诊.体温37.8~38.6℃,无寒颤及抽搐,大便4~5次/日,黄色稀水样便,有时呕吐,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胃肠炎",予抗炎、对症治疗,3天后呕吐症状控制,但仍发热,并出现咳嗽流涕.

  • 睾丸女性化综合征一家系

    作者:张颖;韩玉昆;张秀玲;李岩

    先证者(Ⅲ2) 25岁,社会性别女.自幼发现外阴肿物,原发闭经.因婚前准备手术切除外阴部肿物而就诊.患者为足月顺产,产后家长发现外阴部左右侧各有一肿物,随年龄增长,外阴肿物逐渐长大.14岁后有少许腋毛、乳房发育,但无月经,无周期性下腹痛.查体:女性体态,皮肤纤细,皮下脂肪较厚、下腹部尤显,发音尖细,未见喉结,手指较正常女性长.无唇须,有少许腋毛,两侧乳房小于同龄未婚女性,骨盆小,臀大.妇科检查:阴毛呈女性分布,量少,外阴为女性型,阴蒂正常大小,两侧大小阴唇发育尚好.左腹股沟处可触及一个肿物4.5 cm×2.5 cm×2.0 cm,韧性,光滑,可活动至左大阴唇,无压痛;右大阴唇可触及一个肿物5.0 cm×3.0 cm×2.5 cm,可推至腹股沟处.阴道深5 cm,未触及子宫及肿物.

  • 腓骨肌萎缩症一家系28例

    作者:孙元明;李向林;李雨民;樊飞跃

    先证者(Ⅲ9) 男,41岁.早期行走过程中出现下肢无力,跑步慢、腓骨肌、伸趾长肌及足部小肌无力和萎缩,逐步发展至大腿下1/3,外形似鹤腿.晚期下肢出现肌萎缩,伴下肢远端感觉异常.诊断为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 CMT).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联研究

    作者:唐礼江;陈晓锋;朱敏;沈卫峰;江建军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基质金属蛋白酶-9(max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基因C1562T多态性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发病的关联性. 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分析101例经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确诊的ACS患者 MMP-9基因的C1562T多态性,以同期冠脉造影阴性、排除冠心病诊断的105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 MMP-9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的差异,并结合造影情况,探讨 MMP-9基因多态性与ACS发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结果 ACS患者CT+TT基因型频率(27.7%)明显高于对照组(1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67,P=0.01),T等位基因频率在ACS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4.9%、7.2%(χ2=5.617,P=0.018);MMP-9基因C1562T多态性分布与ACS冠脉狭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01,P=0.896). 结论 MMP-9基因C1562T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ACS有关, MMP-9基因1562T等位基因可能是ACS遗传易感性的基因标记之一;MMP-9基因C1562T多态性与ACS冠脉狭窄程度无关.

  • 应用组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基因组异常

    作者:李倩;薛永权;姜海燕;潘金兰;吴亚芳;杨艳波

    目的探讨应用组合荧光原位杂交(panel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panel FISH)技术对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aemia,CLL)基因组异常检测的价值.方法分别应用3号、12号、18号的着丝粒探针和序列探针D13S272(13q14.3)、ATM(11q23)等5种荧光素标记的DNA探针,对22例CLL患者进行FISH检测,并和常规细胞遗传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以确定何种方法对检测CLL的染色体和基因组异常更为敏感可靠.结果 22例CLL患者中,常规细胞遗传学检测出8例(36.3%)有染色体异常,包括单纯+12 3例;+3、+12 1例;+3、+12、+18 1例;t(5;15)1例;13q-1例;3 q-、18p+1例;4q+和13q- 1例;组合FISH检测出15例(68,1%)有染色体异常,包括+3 4例、+12 6例、+18 1例、11q- 6例、13q- 8例.结论组合FISH技术是检测CLL患者染色体基因组异常的有效手段,与常规细胞遗传学方法相结合则可明显提高CLL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

  • 家族性染色体复杂重排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作者:钱卫平;谭跃球;谢慧玫;宋丹;关新元;卢光琇

    目的用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确诊染色体复杂重排,并探讨其临床效应.方法对1例涉及5号、16号和20号染色体复杂重排核型的男性携带者,应用多色荧光原位杂交和显微切割技术进一步分析确定其核型,并进行家系调查.结果该病例为涉及5号、20号及16号染色体复杂易位,并伴有20号染色体的一个带插入到5号染色体.家系调查发现该病例的母亲及妹妹均有相同的染色体异常.结论多色荧光原位杂交结合显微切割技术能够确诊染色体复杂结构重排.染色体复杂重排仍可在家庭中稳定传递,携带者具有出生正常后代的可能.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干扰素γ受体基因多态性研究

    作者:姚煦;李遇梅;胡兹嘉;李文忠;陈志强

    目的初步探讨干扰素γ受体(interferon-γ receptor, IFN-γR)的两个氨基酸位点Val14Met和Gln64Arg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及DNA测序方法对94例SLE患者和8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基因分型. 结果 IFNγR1和IFNγR2基因型与SLE易感性无显著相关(P>0.01).其中Arg64/Arg64基因型在两组患者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OR=2.481, 95%可信区间为0.992~6.203).此基因型在健康对照组中的分布频数高于SLE患者组,可能是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基因型.各个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和优势比显示各基因型的组合与SLE的发病无显著相关(P>0.01).其中Val14/Val14与Arg64/Arg64基因型的组合在两组患者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OR=2.481, 95%可信区间为0.992~6.203).此基因型组合在健康对照组中的分布频数高于SLE患者组,故这是一种可能具有保护作用的基因型组合.结论 IFNγR1和IFNγR2基因型与SLE易感性无显著相关.

  •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作者:姜涛;宋秀霞;张敏;齐伟宏;张晓为

    目的探讨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CETP)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酶切电泳方法对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CETP-TaqIB基因型分型,同时测定血脂、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正常对照组与2型糖尿病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和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 apoB)浓度各基因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 apoA1)、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 ISI)和HOMA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各基因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DL-C、apoA1和ISI B2B2型显著高于B1B1型,FINS 和HOMA-IR B2B2型显著低于B1B1型;以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和HOMA-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ISI和HOMA-IR与体重指数、收缩压、TC、HDL及基因型分型密切相关.结论 CETP-Taq IB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密切关联,可能是胰岛素抵抗的重要遗传因素.

  • 中国人Leber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原发突变及临床特征

    作者:王燕;郭向明;贾小云;黎仕强;肖学珊;郭莉;张清炯

    目的分析中国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 LHON) 线粒体DNA 3个原发致病基因突变遗传及其临床特征. 方法分别用突变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异源双链-单链构象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DNA测序方法,对110个家系的156例LHON患者进行11778A、3460A、14484C 3个原发位点检测,并收集患者病史及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10例LHON先证者中,11778位点突变者100例,占90.9%;3460位点突变者2例,占1.8%;14484位点突变者8例,占7.3%.不同突变位点的LHON患者发病时视力分布:125人(250眼)11778位点突变患眼中发病时视力≤0.01(占17.6%),视力介于0.01至0.1之间(占52.1%),视力≥0.1(占30.3%);28人(56眼)14484位点突变患眼中无患眼视力低于0.01,视力介于0.01至0.1之间(占12.7%),视力≥0.1(占87.3%);3人(6眼) 3460位点突变患眼视力均介于0.03至0.08之间.视力恢复情况:250只11778位点突变的患眼中,6.97%的眼视力有所恢复, 平均终视力0.03(指数~0.07);56只14484位点突变的患眼中,50%的眼视力有所恢复,占50%,平均终视力0.8(0.3~1.2).结论中国人LHON患者mtDNA 3个原发致病突变中,以11778A位点突变为主、14484C位点突变较少、3460A罕见.LHON的临床表现与致病突变位点有关,14484C突变患者的发病视力及视力恢复情况明显好于11778A患者.

  • 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

    作者:王民;李庆峰;乔福元

    目的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快速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方法采集23名孕妇14~24周的羊水标本,应用荧光标记的针对21号染色体特殊位点的探针(locus-specific probe, LSI)及X/Y染色体着丝粒探针(centromeric probe, CEP)对未培养的羊水间期细胞进行FISH;同步进行羊水细胞培养,行常规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核型分析,以核型分析为标准,对FISH技术进行评价. 结果 23份标本发生母血污染2例,培养失败1例,将其余20份羊水标本的FISH杂交结果与其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FISH分析羊水间期细胞性染色体数目正常者19例(XX 11例、XY 8例),与羊水中期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一致,有1例羊水间期细胞FISH结果为X/XY,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46,XY,因此,FISH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的符合率为95%(19/20);LSI21探针的FISH结果中21号染色体数目异常者1例,核型分析为典型的21三体,取脐血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得以验证为47,XY,+21.产前诊断染色体正常者追踪至分娩,新生儿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结果皆为正常核型. 结论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用于羊水间期细胞快速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

  • 湖南地区鼻咽癌MHC-Ⅰ类链相关基因A第5外显子微卫星多态性研究

    作者:田伟;罗奇志;李立新;金和坤;王帆;郭实士;曹亚

    目的研究MHC-Ⅰ类链相关基因A(MHC class-Ⅰ chain related gene A, MICA)第5外显子微卫星多态性与湖南地区鼻咽癌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基因扫描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分析127例湖南地区鼻咽癌患者和112名正常人群MICA基因第5外显子微卫星等位基因及MICA基因缺失(MICA*Del)频率.结果 MICA*A9表型频率在患者组(45/127)高于对照组(20/112),相对风险值(relative risk)为2.524(P=0.001,Pc=0.006);MICA*A5.1表型频率在患者组(51/127)低于对照组(69 /112),相对风险值为0.418(P=0.0004, Pc=0.0026).进一步分析发现,MICA*A9在男性患者组的表型频率(35/101)高于男性对照组(11/78),相对风险值为3.23(P=0.00095,Pc=0.006);MICA*A5.1在男性患者组的表型频率(39 /101)低于男性对照组(49/78),相对风险值为0.372 (P=0.0007,Pc=0.004);各MICA-STR 等位基因频率在女性患者组与女性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0.05).结论湖南地区MICA-STR等位基因多态性与鼻咽癌相关,MICA*A9是该人群男性个体的一个鼻咽癌遗传易感标记.

  • COL1A1基因PCOL2和Sp1结合位点多态与先天性髋脱位的关联分析

    作者:姜俊;麻宏伟;李祁伟;吕峻峰;牛国辉;张立军;吉士俊

    目的研究Ⅰ型胶原α1链 (collagen typeⅠalpha 1, COL1A1)基因PCOL2和Sp1结合位点多态性在中国北方人群中的分布,并探讨其与先天性髋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 CDH)的关系.方法在81个CDH核心家系的243名成员中,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对位于 COL1A1基因启动子内的PCOL2多态(-1997 G/T)和转录调控区第1内含子内的Sp1多态(1546 G/T)进行基因分型,并进行传递不平衡检验.结果 COL1A1基因PCOL2结合位点G/T多态与CDH不存在明显关联(P=0.537),中国人PCOL2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西班牙白人群和美国白人群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Sp1结合位点只检测到SS基因型,未检测到Ss或ss基因型.结论 COL1A1基因PCOL2和Sp1结合位点多态存在种族差异,PCOL2和Sp1结合位点多态可能与中国人CDH的发病风险无关.

  • 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因K469E多态性与广西壮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易感性

    作者:韦叶生;刘运广;黄瑞雅;唐任光;蒙兰青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地区壮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DNA序列测定法检测205例IS及210名对照者 ICAM-1基因第6外显子K469E多态性,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S和对照者血清ICAM-1水平. 结果 IS组ICAM-1血清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ICAM-1基因K469E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IS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E等位基因携带者患IS的风险是K等位基因的1.424倍(OR=1.424,95%CI:1.071~1.894),携带E等位基因的IS患者ICAM-1血清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501.24±139.56)ng/ml vs(475.17±118.35)ng/ml, P<0.01]. 结论 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与IS的发病具有相关性,E等位基因可能是广西地区壮族人群IS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E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 ICAM-1的高度表达进而增加IS的发病风险.

  • PAI-1基因和MTHFR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

    作者:管立学;杜欣莹;王敬先;高丽;王瑞丽;李海波;王守训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PAI-1)基因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早期自然流产(recurrent early spontaneous abortion,RES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7例RESA非妊娠患者和117名健康非妊娠妇女,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 PAI-1基因-675位4G/5G多态性和MTHFR基因C677T位点多态性.结果 (1)患者组 PAI-1基因4G/4G基因型频率(45.7%)和4G等位基因频率(66.1%)显著高于对照组(17.1%和46.6%)(P<0.01),与5G/5G基因型比较,4G/4G型患者发生RESA的相对风险率的比数比(odds ratio,OR)为4.8,95%的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2.23~10.35;(2)MTHFR基因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患者组(43.3%和66.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1.4%和52.6%)(P<0.01),与C/C基因型比较,T/T型患者发生RESA的相对风险率为OR=3.2, 95% CI:1.40~7.30;(3)RESA患者若同时兼有4G/4G和T/T基因型时,发生自然流产的相对风险率明显增加, OR=6.20, 95% CI:2.62~14.67.结论 PAI-1基因4G/5G多态性和MTHFR基因C677T位点多态性与不明原因RESA密切相关,易感基因型 4G/4G型和T/T型对RESA的发生具有协同作用.

  • 韩国人CYP450 1A1、CYP450 2E1和GSTM1、GSTT1、GSTP1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分析

    作者:许青松;洪润哲;李宽熙

    目的调查代谢相关的CYP4501A1、CYP4502E1和GSTM1、GSTT1、GSTP1基因座在韩国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分布状况.方法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分析300名韩国健康大学生的 CYP1A1基因3′端限制性内切酶 Msp Ⅰ位点、 CYP2E1基因 5′端转录调节区Pst Ⅰ位点和 GSTM1、GSTT1缺失与存在、 GSTP1基因第5外显子BsmAⅠ位点的基因型,计算基因型和基因频率.结果 CYP1A1基因型频率为m1/m1型39.7%、m1/m2型49.7%、m2/m2型10.7%,基因频率为m1 0.645、m2 0.355. CYP2E1基因型频率为c1/c1型66.7%、c1/c2型30%、c2/c2型3.3%,基因频率为C1 0.818、C2 0.182. GSTM1基因缺失型频率为53.3%. GSTT1基因缺失型频率为54.7%. GSTP1基因型频率为Ile/Ile型62%、Ile/Val型34.3%、Val/Val 型3.7%,基因频率为Ile 0.792、Val 0.208.基因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结论韩国人 CYP1A1、CYP2E1、GSTM1、GSTT1基因分布与我国人群较为相近,半数以上人缺乏 GSTM1和 GSTT1基因,纯合缺失型频率超过印度人的3倍.

  • 中国壮族人群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突变频率研究

    作者:常建华;马越;张广森

    目的了解凝血酶原基因(prothrombin factor Ⅱ, FⅡ)3′-UT G20210A变异在中国壮族人群的分布频率及在心脑血栓患者中是否具有突变"优势",试图证明该突变点是否与动脉血栓形成相关.方法通过小规模的"群体-对照"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酶切分析方法,调查76例缺血性脑卒中及23例心肌梗塞患者与106 名无血栓病史健康对照者的FⅡG20210A 变异.结果患者及健康对照均为FⅡG20210G纯合子,未发现任何FⅡG20210A 变异者.结论 106 名壮族正常人与99 例缺血性脑卒中及心肌梗塞患者中不存在FⅡ 3′-UT G20210A 变异;FⅡG20210A 变异不足以作为中国人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 西藏门巴族人群HLA-A、B和DRB1基因座多态性

    作者:张洪波;高放;康龙丽;李生斌

    目的分析西藏门巴族HLA-A、B和DRB1 3个基因座的遗传特征,并研究其民族起源.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对西藏自治区门巴族居住区47名门巴族无关个体HLA-A、B和DRB1基因座进行分型.对门巴族和我国其他11个群体(民族)的HLA-DRB1基因频率采用Neighbor-Joining(NJ)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在西藏门巴族人群中HLA-A基因座共检出23个等位基因,其中HLA-A*1101, A*2402,A*02011,A*0206基因常见;HLA-B基因座共检出39个等位基因,其中HLA-B*3802,B*4001,B*4002, B*51011基因常见;HLA-DRB1基因座共检出33个等位基因,其中HLA-DRB1*12021,DRB1*0403,DRB1*0701, DRB1*1201基因常见,频率高的等位基因分别是HLA-A*1101(0.2128), HLA-B*3802(0.1064)和HLA-DRB1*12021(0.0851).结论西藏门巴族人群HLA基因座具有高度遗传多态性,聚类分析门巴族与西藏藏族遗传关系较近.

  • 中国四个少数民族九个Y-STR位点基因频率和单倍型研究

    作者:于亮;黄小琴;史荔;史磊;俞建昆;褚嘉祐

    目的通过对中国满族、维吾尔族、壮族、柯尔克孜族4个少数民族群体共117个男性样本9个Y-STR位点的多态性分析,得到其相关位点的多态信息.方法对所有样本的9个Y-STR位点进行PCR扩增,产物在ABI PRISMTM377 DNA Sequencer上进行电泳,结果用Genotyper2.0软件进行分型.计算基因频率、多样性、遗传距离.结果在这9个位点上满族有43个等位基因,32种单倍型;维吾尔族43个等位基因,33种单倍型;柯尔克孜族有31个等位基因,15种单倍型;壮族有34个等位基因,23种单倍型.其中满族和维吾尔族的遗传距离小,仅为0.02530.而柯尔克孜族和壮族的遗传距离大,达到了0.34590.结论 4个民族均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研究不同民族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对了解他们的起源、迁移以及相互关系有重要的意义.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 WT1和 hTERT基因表达的研究

    作者:黄健;金洁;徐伟来

    目的探讨 WT1和 hTERT基因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发病及病情进展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41例MDS患者和10名正常人骨髓中 WT1和 hTERT mRNA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MDS患者 WT1和 hTERT mRNA表达阳性率和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WT1 mRNA表达阳性率从低危组到高危组逐渐增加,而表达水平各组间无差异. hTERT mRNA表达阳性率高危组明显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但表达水平上各组间无差异.在低危组患者中 hTERT mRNA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 WT1 mRNA. WT1和 hTERT mRNA同时表达者预后差.结论 WT1和 hTERT基因表达与MDS发生发展均有关,并且二者表达相对独立.其中 WT1基因与疾病进展关系密切,可作为预测病情变化和动态监测治疗效果的特异性指标. hTERT基因在发病早期表达率高,可作为检测微小残留病和判断早期复发的特异性指标.两者同时检测有助于判断预后.

  • 人脑胶质瘤中P15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东军;郑煜;贺民;毛伯镛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5蛋白在脑胶质瘤发生、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预后的关系,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判断患者的预后.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68例脑胶质瘤患者病理标本中的P15蛋白,分析P15蛋白的缺失与病理分级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全组共有20例患者(29.4%)标本P15蛋白表达阴性,Ⅲ、Ⅳ级脑胶质瘤的P15蛋白的阴性率明显高于Ⅰ、Ⅱ级脑胶质瘤P15蛋白的阴性率(P<0.05).P15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P15蛋白表达阴性的患者(P<0.05),分别为25.0%和55.0%.结论 P15蛋白的缺失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有关,恶性程度越高,P15蛋白的缺失率越高;P15蛋白的缺失也与患者预后相关,其缺失率越高,患者的复发率也越高,提示P15蛋白缺失的脑胶质瘤患者更易复发,预后也更差.

  • 限制片段差异显示聚合酶链反应建立人类疾病表达谱的研究

    作者:周鸿鹰;梅妍;卢友光;李爱冬;唐恩洁;羊惠君

    目的用限制片段差异显示聚合酶链反应(restriction fragment differential displa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FDD-PCR)技术建立基因表达谱,分析比较人类疾病表达谱差异的可行性.方法采集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乳腺癌组织、乳腺癌转移淋巴结及正常乳腺组织,用RFDD-PCR技术平行操作,获得3种组织全部转录物组片段.然后以7%尿素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表达差异基因片段的分离、显示,结合http://www.Qbiogene.com/display/数据库资料,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筛选各组织间有表达差异的基因.结果建立了乳腺癌组织、乳腺癌转移淋巴结及正常乳腺组织的基因表达谱,获得基因片段5407个,其中在癌组织和正常组织间有表达差异的片段为1491个,癌组织与转移淋巴结间的差异片段有1176个,而转移淋巴结与正常组织间的差异片段为1462个,分别占表达数的40.9%,33.9%,39.6%.这些差异片段涉及细胞增殖分化,信号转导,炎性反应,肿瘤转移等多方面功能.结论 RFDD-PCR技术可以检测出大量表达基因,并同时比较3种或3种以上样本的表达差异,适用于人类疾病差异表达谱分析,筛选出疾病的候选基因.同时,还有可能找到新基因或新表达序列标签.

  • 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快速诊断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

    作者:陈万金;吴志英;王柠;林珉婷;慕容慎行

    目的介绍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技术在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基因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PCR扩增25名正常人、1份标准样品及25例SMA患者运动神经元生存基因(survival motor neuron, SMN)第7外显子及其侧翼区域,PCR产物变性、复性后直接上样于DHPLC系统.通过改变A、B缓冲液的比例来分离各种DNA成份.结果各种不同DNA成份以色谱峰的形式表现出来.23名正常标本呈现3个峰,依次为 SMN1/SMN2异源双链峰、 SMN2同源双链峰、 SMN1同源双链峰.2名正常标本及1份标准品只有 SMN1峰,表明缺失了 SMN2.22例SMA患者只有 SMN2峰,表明缺失了 SMN1.另3例SMA患者呈现3个峰,表明无 SMN1或 SMN2缺失.结论 DHPLC诊断SMA具有敏感、准确、快速、简便等优点.

  • 《知情同意书》--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作者:章远志;Nanbert Zhong

    在1945年第2次世界大战后的纽伦堡大审中,23名纳粹医师为二次大战期间所进行的骇人的人体试验而接受审判.由此在1947年诞生了<纽伦堡宣言>(Nuremberg code)[1].宣言首次明确了人体实验的十条伦理规范,其中影响深远的是:(1)必须取得受试者知情且出于自愿的同意;(2)研究设计必须是科学上有效的方法,并能为人类带来利益,且利益必须大过风险.

中华医学遗传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