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中华医学遗传学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중화의학유전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9406
  • 国内刊号: 51-137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2-163
  • 曾用名: 遗传与疾病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张思仲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染色体平衡易位伴不良孕产四例

    作者:李琳;卢志贺;郑书琪;张继霞

    例1 男,28岁.结婚3年,其妻分别于妊娠2个月左右自然流产3次.患者表型、外生殖器发育无异常,精液常规检查正常.夫妻非近亲结婚,双方无遗传病家族史.妻孕期无患病及服药史,无有毒有害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妻妇科检查、优生四项检查、内分泌检查均未见异常.

    关键词:
  • 罕见核型的21三体综合征一例

    作者:王汉斌;华春珍

    患儿 男,G2P2,胎龄35+1周,因“早产后颜面青紫、发热1h”入院.患儿胎膜早破8h自然分娩,出生体重3350 g,为大于胎龄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均为9分.出生前患儿母亲体温39.2℃.体格检查:体温38.1℃,心率150次/分,呼吸55次/分.有特殊面容(图1):头偏尖,前额窄,眼距偏宽,眼裂较小,鼻梁较扁平.有颈蹼(图2).未成熟貌,呼吸稍促,双肺无特殊.心前区可闻及Ⅲ/6收缩期杂音.腹部无特殊,无通贯手.四肢肌张力正常,觅食反射能引出.甲状腺功能正常,有一过性低血糖.黄疸较重,经蓝光照射治愈.第5天心脏超声提示室间隔缺损(0.5 cm)、房间隔缺损(0.23 cm)、动脉导管未闭(0.19 cm).

    关键词:
  • 先天愚型患儿伴t(4;9)一例

    作者:王少敏;曲林琳;王军荣

    患儿 男,13个月.因“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就诊.其父40岁、母39岁生育该患儿,系第2胎,足月剖宫产,出生时体重3kg.其后生长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童.查体:特殊外貌,眼距宽,眼裂小,低鼻梁,小耳,低耳位,外耳廓畸形,高腭弓.双手通贯掌,四肢肌张力低.心脏听诊有杂音,心脏彩超提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膜周部),室间隔膜部瘤,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三尖瓣轻度返流.其父母、兄长表型、智力正常,未做染色体检查,其父母非近亲结婚,无遗传病家族史.

    关键词:
  • 染色体复杂易位导致胎儿发育异常一例

    作者:郑来萍;傅文婷;许玲;钟银环;王游声

    患者 男,30岁.其妻(孕2产0,)第1胎孕早期自然流产,第2胎孕25-周常规产前检查彩超提示:胎儿发育异常,唇裂合并腭裂;Dandy-Walk畸形?双足内翻,胎儿持续右脐静脉,胎儿各径小于孕周.夫妻表型及智力正常,无有毒有害等环境物质接触史.

    关键词:
  • 流产胚胎48,XX,+3,+18双重三体一例

    作者:杨本海;武其文;彭弋峰;贾超;陶绍能;杨白予

    患者 女,29岁.月经初潮12岁,月经周期31天,经期5天.结婚3年,先后流产3次,每次均发生于受孕2个月内.前2次流产未进行胚胎细胞遗传学检查.第3次妊娠经过:末次月经为2013年4月29日,常规监测卵泡.待卵泡成熟时,肌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10 000 U,指导同房,黄体支持.5月31日阴道有少许咖啡色液体,2天后自净,患者未重视.

    关键词:
  • 特殊克氏综合征患儿两例

    作者:潘梅;张小琼;胡正

    例1 男,汉族,8岁.4岁时因经常跌跤在我院拟诊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8岁时于外院进行基因检测,确诊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同时怀疑核型为47,XXY,到我院检查染色体.细胞遗传学检查:常规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查,患儿核型为47,XXY(图1),其父母身体健康,染色体核型正常.

    关键词:
  • 46,XY,t(8;11)(q24;q23)一例

    作者:赵园;魏绪仓;张丽洁;韩秀蕊;杨娣娣;李艳春;王九菊

    患者 男,33岁.表型及智力正常.婚后其妻怀孕2次,第1次怀孕8周,B超提示无胎心,诊断为胚胎停止发育;间隔1年第2次怀孕产检无胎心搏动,诊断为胚胎停止发育,均行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及妻子无有毒、有害物质或放射线接触史,否认精神压力大.查体结果均健康且孕期无患病、服药史.患者外生殖器发育及精液常规检查无异常,其妻妇科检查、优生四项检查和内分泌检查均无异常.细胞遗传学检查:采集夫妻双方外周血细胞培养、收获、制片,G显带染色体分析,油镜下计数20个分裂相,分析5个核型,患者核型为:46,XY,t(8;11)(8pter→ 8q24∶∶11q23→1 1qter;11pter→ 11q23∶∶ 8q24→ 8qter)(图1).其妻核型无明显异常.

    关键词:
  • 21三体综合征合并t(2;5)一例

    作者:赵鼎;杨建丽;郭振欣;李瑞

    患儿 男,2岁.因“智力障碍,运动发育落后”于2013年5月来我院就诊.查体:患儿有先天愚儿面容.头型短小,面圆而扁平,眼裂上斜,眼距宽,鼻梁低平,鼻孔上翘,吐舌,腭弓高,耳位低.双手通贯掌,手指短小,小指只有1条褶纹,脚躅指与其余四指分离较远,有脚底褶纹.心、肺无杂音,脑CT正常,体格发育较差,反应迟钝等指标都较同龄儿童落后.

    关键词:
  • 夫妻双方均为平衡易位携带者致新生儿异常一例

    作者:封纪珍;魏淑彦;杨会欣

    患者 男,23岁,其妻22岁.结婚3年,妻子孕1次,足月生一男孩,其染色体核型为46,XY,3p+.在外院诊断为“喉头软骨化”,生存50天夭折.计划再次怀孕,来我院就诊.夫妻双方表型及智力均正常,男方做精液检查及分析均未发现异常.其妻各项检查均未见异常,孕期无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史.双方否认类似家族史.

    关键词:
  • 罕见涉及五条染色体平衡易位一例

    作者:曹东华;邹朋书;马明;张金艳

    患者 男,汉族,31岁,身高178 cm,体重85 kg.结婚5年,妻子未怀孕.于201 2年3月来我院就诊.精液常规检查结果为重度少精.患者全血分析、生化、免疫、B超、心电图、影像等常规检查均正常.细胞遗传学检查:取患者外周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查,核型为:46,XY,der(4)(13qter→ 13q10∶∶4p14→4qter),der(6) (6pter→6q15∶∶ 8q21.2→8qter),der(8)(8pter→8q10∶∶ 14p10→ 14pter),der(13)(13pter→ 13p10∶∶ 8q10→8q21.2∶∶4p14→4pter),der(14)(6qter→ 6q15∶∶14q10←14qter),22pstk+ps+(图1).其妻及其父母不配合,未做染色体核型分析.

    关键词:
  • 46,XY,Yqh-合并DAZ3/DAZ4基因缺失一例

    作者:李琳琳;侯毅;朱玉琢;胡祝明;刘睿智;于晓伟

    患者 男,27岁,农民,结婚2年,未避孕,未育,既往无慢性病史.体格检查:身高168 cm,体重60kg,喉结发育不明显,阴毛胡须正常,无男性乳房女性化,双侧睾丸体积均为8 mL,质地正常,阴茎长8 cm,周径8 cm.精液常规检查:精液量1.6mL,pH7.0,3次检查精子浓度均为0,离心沉淀未见精子.

    关键词:
  • 高效变性液相色谱技术在产前诊断检测母源DNA污染中的应用

    作者:高利洁;龙艳明;张荣;李爽;张凤环;何国平

    目的 建立一种质控性较高的高效变性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技术,检测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位点,用于排除母源污染,提高产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个处于孕期的患有遗传病的家系,分别提取父母外周血和胎儿羊水DNA,扩增16个STR位点,根据STR数据库报道16个STR位点的等位基因分布范围设定DHPLC 分析片段的大小,进行DHPLC分析.同时,将母体DNA与胎儿羊水DNA以1∶1、1∶4、1∶9、1∶19、1∶99的比例混合,应用DHPLC对vWA STR位点进行检测,确定该技术的检测灵敏度.结果 应用DHPLC 分析16个STR位点,母亲与胎儿等位基因不同的STR位点均在10个以上,排除母源污染的检测率达66.7%,检测灵敏度为1%~10%.结论 DHPLC技术可准确快速地排除羊水的母源污染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质控性较好,达到了欧洲要求的检测技术标准,为产前诊断提供可靠的检测质控技术.

  • 母血中胎源RASSF1A基因的表达水平对于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

    作者:王健;杨晶;武晓红;穆雅琴;李拴明;崔克;王喜英;赵富玺

    目的 研究子痫前期患者在妊娠早、中期血浆中胎源性RASSF1A基因的水平,探讨其在预测子痫前期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孕妇325名,分别在其孕7~12周、13~18周及19~24周采外周血,提取游离DNA,采用甲基化敏感的限制性酶切消化法联合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浆中超甲基化RA SSF1A基因的含量,同时监测孕妇血压、尿蛋白值及临床表现,将终发展为子痫前期的孕妇列入子痫前期组,从正常孕妇中随机选取30名列入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孕妇血浆中超甲基化RASSF1A基因水平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子痫前期临床分类、分型与该基因浓度的关系.结果 (1)325名孕妇中26例发展为子痫前期患者,在妊娠13~18周子痫前期组超甲基化RASSF1A基因平均含量为141.62拷贝数/mL,正常妊娠组为98.90拷贝数/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妊娠19~24周子痫前期组RASSF1A基因含量为对照组的2.03倍.(2)在妊娠13~24周,重度子痫前期超甲基化RASSF1A基因浓度均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相比,在妊娠19~24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RASSF1A基因的浓度升高(P<0.05).结论 孕妇血浆中超甲基化RASSF1A基因浓度的异常变化可能发生在妊娠中期,对早期预测子痫前期的发生及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 应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快速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与结构异常

    作者:张菁菁;胡平;罗春玉;季修庆;周静;刘安;马定远;许争峰

    目的 探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在羊水细胞染色体非整倍体及染色体结构异常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MLPA技术对286份羊水样本进行检测,并与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对比,对于检测到的染色体结构异常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CGH)进行验证.结果 在286份羊水中,共检测到10例21-三体,2例18三体,1例13三体,1例嵌合21-三体,1例X单体,1例X染色体短臂大片段缺失,1例18号染色体短臂部分三体,1例18号染色体长臂和短臂大片段缺失.所有MLPA结果与染色体核型分析均一致.对于检测到的染色体结构异常均应用aCGH技术验证,检测结果符合率100%.结论 MLPA可快速检出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以及染色体结构异常包括大片段缺失与重复,为临床产前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六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儿BTK基因突变检测及临床分析

    作者:张晓敏;李虹;李强;高举;石晓青

    目的 研究Bruton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基因突变与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inked agammaloglobulinemia,XLA)的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 收集临床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并疑诊XLA的患儿病史、家族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资料.采集患儿外周静脉血,PCR扩增BTK基因19个外显子及外显子与内含子连接区,PCR产物直接正反向测序并与GenBank中BTK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确定有无BTK基因突变,及突变碱基和位置,以及相应的突变氨基酸及位点,对其中5例患儿的母亲DNA相应外显子进行基因测序确定是否为BTK基因突变携带者.结果 本组6例临床疑诊XLA的患儿均发现有BTK基因编码区突变,其中3例患儿突变发生在BTK基因酪氨酸激酶(the kinase domain,TK)功能区,2例在BTK基因血小板-白细胞C激酶底物同源区(pleckstrin homology,PH),1例在Src同源区2 (Src homology 2,SH2).突变类型在6例患儿中3例为错义突变[c.1105C>T(p.L369F),c.82C>T(p.R28C),c.1754T>C(p.V585A)];2例为无义突变[c.1834C>T(p.Q612X),c.37C>T(p.R13X)];1例为错义及移码复合突变[c.1802-1803TT>GC(p.F601C)及c.1803-1804insC (p.T602fsX603)];其中p.F601C、p.T602fsX603及p.V585A为未报道过的BTK基因新突变.在所检测的5例患儿母亲中有4例证实为BTK基因突变携带者,1例患儿母亲正常.结论 通过对6例临床拟诊XLA的患儿进行BTK基因突变检测,证实了患儿XLA的临床诊断,并发现3个新的BTK基因突变.及早进行基因诊断,规律地采用免疫球蛋白进行终身替代治疗可预防及治疗患儿感染、挽救患儿生命,并可发现携带者及进行遗传咨询.

  • 35例回族苯丙酮尿症患儿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毛新梅;何江;刘媛;李晓强;余伍忠

    目的 探讨宁夏回族地区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基因突变特点,为该地区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的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宁夏地区35例回族PKU患儿和50名正常健康个体的PAH基因第1~13外显子及其旁侧内含子区域进行基因突变分析.结果 共检出20种突变类型,包括错义突变8种(40%)、无义突变5种(25%)、剪切位点突变4种(20%)、缺失突变3种(15%),等位基因突变检出率为68.57%(48/70).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是p.R243Q(12.86%)、p.R241C(11.43%)、EX6-96A>G(5.71%)、p.Y356X(5.71%)、p.R413P(4.29%)和p.Q232X(4.29%);较常见的突变类型为S16fsX10(2.86%)、p.R111X(2.86%)和p.L430P(2.86%).其中S16fsX10、p.L430P、p.D222G和IVS11+1G→A突变为国内首次报道,p.Y414X和S303fsX38突变为国内本名族中首次报道.50名正常对照中未检出上述突变.结论 宁夏回族地区PAH基因的突变特点有别于我国其他地区,表现出基因突变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地域性,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

  • NF-κB介导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中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对P-糖蛋白的调节作用

    作者:张秀芬;谢可鸣;邹健;李玉玲;穆会君;张滨;谢平

    目的 探讨在白血病耐药细胞K562/A02中核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kappaB,NF-κB)是否参与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glucosylceramide synthase,GCS)对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调节作用,并研究在该调节作用信号通路中NF-κB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特异性的GCS小干扰RNA(GCS small interfering RNA,GCSsiRNA)抑制GCS基因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靶基因抑制率以及对多药耐药蛋白1(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1,MDRl)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同时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各种蛋白的表达情况.使用NF-κB的特异性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抑制NF-κB后,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P-gp的表达情况.U0126抑制P-ERK(phosphorylated-ERK)后,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核内以及总的NF-κB p65和P-gp的表达.结果 GCSsiRNA转染48 h后,GCSmRNA的表达被抑制,抑制率为62%(51%~73%),同时下调MDR1mRNA的表达,抑制率为52%(43%~61%),与阴性干扰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CSsiRNA转染72 h后,GCSsiRNA组细胞核内NF-κB p65及P-ERK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0.05),同时对P-gp的表达亦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NF-κB的抑制剂PDTC处理K562/A02细胞后,对P-gp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o.05).P-ERK抑制剂U0126处理K562/A02细胞,除了能显著抑制P-ERK1/2的表达外(P<0.01),还可明显抑制细胞核内NF-κB p65的表达和P-gp的表达(P<0.01).结论 NF-κB介导了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中GCS对P-gp的调节作用,且在这一调节作用信号通路中位于ERK下游.

  • 中国人群Rett综合征的遗传特点与机制研究

    作者:张晓英;赵滢;包新华;张晶晶;曹广娜;吴希如

    目的 通过对我国Rett综合征(Rett syndrome,RTT)患者的系统研究,了解我国RTT的遗传特点以评估再发风险,为患者家庭提供遗传咨询.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DNA测序、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对405例RTT患儿的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methyl-CpG-binding protein2,MECP2)基因、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样5 (cyclin-dependent kinase-like 5,CDKL5)基因及FOXG1 (forkhead box protein G1)基因进行突变分析;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分析患儿MECP2基因突变来源;对292例患儿的母亲进行MECP2基因突变分析;根据在有活性与失活X染色体上雄激素受体第1个外显子甲基化的不同,应用甲基化敏感限制性内切酶分析X-染色体失活类型(X-chromosome inactive pattern,XCI),观察其对RTT表型的影响.结果 MECP2突变在我国RTT患儿中的检出率为86.9%(352/405),仅发现3例早发惊厥型RTT患儿具有CDKL5突变,未发现FOXG1基因突变.94.4%(85/90)的MECP2突变位于父亲来源的X染色体上,以点突变为主要类型,占90.6 %(77/85).80%的母源突变为小缺失.仅1例(0.34%,1/292)表型正常母亲携带致病突变,其XCI呈高度非随机失活,女儿为保留语言型不典型RTT,XCI呈随机失活.结论 MECP2为我国RTT的主要致病基因,早发惊厥型RTT患儿MECP2基因突变筛查阴性者,应进行CDKL5基因突变分析.MECP2突变以父源新生突变为主,可以解释RTT患儿中女孩多于男孩的遗传特点.母亲突变携带率仅为0.34%,提示RTT再发风险较低.由于X染色体非随机失活可使携带MECP2基因突变的女性具有正常表型,因此对表型正常的患儿母亲进行基因突变筛查,有利于对RTT家庭提供遗传咨询.

  • 近亲婚配家系中凝血因子Ⅶ与Ⅹ联合缺陷症的表型分析和突变鉴定

    作者:金艳慧;王明山;王莹宇;杨小丽;杨丽红;谢耀盛;谢海啸;朱丽青;余方友

    目的 对1个近亲婚配的遗传性凝血因子Ⅶ(coagulation factor Ⅶ,FⅦ)与因子Ⅹ(factor Ⅹ,FⅩ)联合缺陷症家系进行基因突变检测,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 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共6名成员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浆FⅦ活性(FⅦactivity,FⅦ∶C)、FⅩ活性(FⅩ activity,FⅩ∶C)及FⅦ抗原(FⅦantigen,FⅦ∶Ag)、FⅩ抗原(FⅩ antigen,FⅩ∶Ag);用DNA直接测序法分析先证者F7、F10基因的全部外显子、侧翼、5’和3’非翻译区及家系成员相应的突变位点区域,用反向测序证实所发生的突变.结果 先证者PT(76.4s)和APTT(60.2s)明显延长,FⅦ∶C(4%)、FⅦ∶Ag(6%)和FⅩ∶C(6%)、FⅩ∶Ag(33%)明显降低;先证者外祖母、父亲、母亲和女儿的PT(分别为16.4s、15.8s、16.9s、16.5s)和APTT(分别为44.0s、42.1s、41.1s、43.5s)稍延长,FⅦ∶C(分别为34%、39%、31%、40%)、FⅩ∶C(分别为50%、58%、47%、42%)和FⅩ∶Ag(分别为51%、54%、58%、47%)稍降低,其FⅦ∶Ag及弟弟的凝血表型指标均在正常参考范围.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F7基因第8外显子发生了g.11267C>T纯合突变,导致Arg277Cys,F10基因第8外显子存在g.28139G>T纯合突变,导致Val384Phe;先证者外祖母、父亲、母亲和女儿均存在F7基因第8外显子g.11267C>T和F10基因第8外显子g.28139G>T杂合突变;先证者弟弟F7与F10基因为正常野生型.结论 该遗传性凝血因子Ⅶ与Ⅹ联合缺陷症家系先证者的F7和F10基因分别存在g.11267C>T(Arg277Cys)、g.28139G>T(Va1384Phe)纯合突变,且遗传自近亲结婚的父母.F7基因g.11267C>T(Arg277Cys)和F10基因g.28139G>T(Val384Phe)与该遗传性凝血因子Ⅶ与Ⅹ联合缺陷症家系的FⅦ和FⅩ水平降低有关.

  • 5号染色体拷贝数变异致多发畸形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分析

    作者:薛慧琴;孙夏瑜;卢洪涌;周岩;郭跃贞;朱镭

    目的 明确1例多发畸形患儿染色体拷贝数变异的性质及来源,分析其染色体变异与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首先应用常规G显带分析该例患儿及父母外周血染色体核型,然后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array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rray CGH)技术对该例常规核型分析的结果进行精确定位.结果 该患几常规核型分析为46,XY.array CGH结果为del(5) (p15.2p15.33)区段存在14.21 Mb缺失;dup(5) (q35.3)区段存在3.67 Mb重复.临床表现为智力低下、特殊面容、同时伴有小头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及脚趾畸形等.患儿父母亲染色体核型正常.结论 5号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可导致患儿出现多发畸形;与传统的细胞遗传学分析方法相比,array CGH在染色体异常分析中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准确性.

  • 陕西地区苯丙酮尿症患儿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研究

    作者:强荣;余伍忠;蔡娜;王晓斌;秦翠云;张利平;马晓萍;王林;施选性

    目的 了解陕西地区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患儿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基因突变特征,为该地区苯丙酮尿症的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陕西地区55例苯丙氨酸浓度大于2.0 mg/dL的PKU患儿,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测序技术对其PAH基因13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分析.结果 55例患儿110个PAH等位基因中共检出98个突变等位基因,突变检出率为89.10%(98/110);第7外显子为高频突变区域,包含9种突变,相对突变频率为33.67%00(33/98),其次为第12外显子(14.29%)和第3外显子(12.24%);共检出PAH基因突变38种,p.R243Q为突变热点,占总突变的24.49%(24/98),3种突变p.A47E、p.I65S和p.A259T国内未见报道,p.C334X经PAHdb和HGMD数据库比对查新,为未报道过的PAH基因新突变.结论 初步得到了陕西地区的PAH基因突变图谱,发现1例新突变,为本地区PKU基因诊断、产前诊断积累有价值的资料.

  • GIRK4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南疆地区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研究

    作者:李南方;杨海;张德莲;胡燕荣;王红梅;张菊红;姚晓光;洪静;周玲

    目的 研究GIRK4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南疆地区维吾尔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筛选1194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5 kg/m2的人群,按高血压诊断标准,将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作为高血压组(482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作为正常组(712人),其中男性461人,女性733人.提取两组血样的基因组DNA,PCR扩增GIRK4基因并测序.结果 通过对GIRK4基因测序,在上述人群中发现171C/T(rs6590357)、5126A/G(rs4937391)、6262A/C(rs2604204)、-20559C/G(rs11221497)等4个多态位点,其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Weinberg平衡(P>0.05).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rs11221497位点与rs4937391、rs2604204、rs6590357位点之间位点存在连锁不平衡(D'<0.001),后3个位点之间连锁平衡(D'>0.9);rs6590357、rs4937391、rs2604204等3个位点的基因型在高血压组和对照组间的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1221497位点CC基因型平均收缩压[(132.69±26.9)mmHg)]高于CG基因型[(127.4±22.7)mmHg]及GG基因型[(121.1±26.3)mmHg];CC基因型舒张压[(79.4±15.6)mmHg]也高于CG基因型[(77.1±14.1)mmHg]和GG基因型[(72.9±14.8)mmHg],其中CC型与GG型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频率分析显性模型显示rs11221497位点CC基因型在高血压组分布频率高于正常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0.67(0,49~0.93)];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吸烟、年龄、BMI后,rs11221497位点与新疆维吾尔族肥胖人群高血压相关.单倍型分析发现,H6单倍型(C-G-C-G)在正常组中分布明显高于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其保护性因子.结论 GIRK4基因rs11221497位点可能和新疆维吾尔族肥胖人群高血压相关,等位基因G可能是其保护因素.

  • HLA新等位基因A*33:44序列分析

    作者:丁浩强;叶欣;黄颖烽;邵媛;陈扬凯;夏文杰;熊白玉

    目的 鉴定1例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新等位基因.方法 应用双链及单链测序法进行基于序列的分型(sequence based typing,SBT),通过群体调查了解该等位基因的群体分布频率.结果 该等位基因HLA-A* 33:44,与A*33:03:01第4外显子相差1个核苷酸,使第866位碱基由G变为A,第265个密码子由GGT变为GAT,相应氨基酸由甘氨酸变为天门冬氨酸.与IMGT/HLA数据库中的HLA-A等位基因的序列进行对比,该突变为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结论 该新HLA等位基因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小于0.0003,并被世界卫生组织HLA因子命名委员会命名为HLA-A* 33:44(序列注册号为HQ873871).研究新等位基因的序列可为HLA基因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信息.

  • 一例严重少弱精症患者的遗传学研究

    作者:林少宾;谢英俊;吴坚柱;方群;陈争;陈宝江

    目的 对1例严重少弱精症患者进行遗传学病因诊断.方法 应用染色体显带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分析患者染色体畸变的来源及结构特征,并采用多重PCR技术对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进行微缺失检测.结果 患者G显带核型为45,X,der(15)(?∶∶p11.2 →qter) dn;双色FISH结果提示15号染色体短臂上的未知来源片段包含性别决定基因(sex-determing region of Y chromosome gene,SR Y),同时提示存在镶嵌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结果描述为:nuc ish(DXZ1×1,SRY×1)[390]/ (DXZ1×2,SRY×1)[10];四色FISH结果提示15号衍生染色体为Y与15号染色体易位形成的假双着丝粒染色体,结果描述为:45,X,der(15)(?∶∶p11.2→qter) dn.ishpsudic(15;Y)(p11.2;q12) (D15Z1+,SNRPN+,PML+; SRY+,DYZ3+,DYZ1+). AZF微缺失的多重PCR检测结果显示AZFc部分缺失,缺失位点在sY254.结论 综合细胞与分子遗传学检测结果,该患者患不育症的遗传学病因为:Y与15号染色体易位形成的假双着丝粒染色体,以及AZFc部分缺失,影响正常的减数分裂过程而导致精子生成阻滞.

  • HLA-DQA1基因rs9272346位点多态性与湖北汉族人群乙型肝炎不同临床转归的关联研究

    作者:余金玲;姚津剑;里进;安会敏;陈曼;宋起龙;林菊生

    目的 探讨中国湖北地区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DQA1)基因rs9272346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不同转归的关联.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招募湖北地区汉族35岁以上住院乙型重型肝炎(acute liver failure,ALF)173例、乙肝相关性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292例、乙肝相关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325例、无症状乙肝携带者(asymptomatic HBV carrier,AHC)238例.应用TaqMan MGB探针实时PCR技术检测rs9272346位点基因型,应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G等位基因型在ALF、LC、HCC组与AHC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2、0.314、0.264).在显性模型下,校正性别年龄因素后,GG+GA与AA基因型相比,与ALF(OR=1.08,95%CI:0.70~1.68)、LC(OR=1.11,95%CI:0.87~1.26)、HCC(OR=0.93,95%CI:0.65~1.33)患病风险无相关性.性别分层后显性模型下显示的女性患者中,GG+ GA基因型与AA基因型相比为进展为重型肝炎的保护因素(OR=0.30,95 %CI:0.1~0.87).结论 HLA-DQA1基因rs927234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乙型肝炎不同转归无相关性,女性患者中G等位基因携带可能是进展为重型肝炎的保护因素.

  • 多重PCR筛选K、Ytb血型抗原的方法研究

    作者:谢莉;贺云蕾;库热西江;叶璐夷;朱自严

    目的 建立筛选稀有血型抗原K、Ytb的多重PCR体系,了解这两种血型抗原在维吾尔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方法 针对血型抗原K、Ytb的编码基因KEL和ACHE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设计序列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PCR反应条件,构建可同时检测K、Ytb血型抗原的多重PCR体系,用该体系对362份新疆维吾尔族随机献血者样本进行相应抗原筛选,并对筛选到的稀有样本进行杂合性分析.结果 成功构建可同时检测低频血型抗原K、Ytb的多重PCR体系,362份维吾尔族样本中共检出9例K+k+,41例Yt(a+b+),4例Yt(a-b+).结论 建立的检测K、Ytb血型抗原的多重PCR体系简便有效.通过筛选所获得的维吾尔族稀有血型数据,可为临床输注配合性血液提供参考资料.

  • 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905A>G突变的研究

    作者:林凤秋;章旭;李剑平

    目的 探索ABO基因的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905A>G突变对B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标准血型血清学方法鉴定3例B亚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检测、ABO基因第6、7外显子PCR产物直接测序及克隆测序等方法进行ABO亚型基因分型和序列分析.结果 3例B亚型测序结果与B101序列比对第7外显子存在905A>G突变,导致多肽链D302G替换.结论 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nt905A>G突变导致B抗原表达减弱.

  • 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与攻击行为的关联研究

    作者:杨春;巴华杰;余海鹰;高志勤;赵汉清;孙剑

    目的 探讨攻击行为与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s)基因座的关联情况.方法 应用AmpFlSTR IdentifilerTM荧光标记复合扩增体系对541例攻击行为者(研究组)与459名非攻击行为个体(对照组)的15个STR基因座(CSF1PO、D2S1338、D3S1358、D5S818、D7S820、D8S1179、D13S317、D16S539、D18S51、D19S433、D21S11、FGA、THO1、TPOX、vW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复合扩增,然后应用ABI3130XL型基因分析系统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和基因检测,观察两组15个STR基因座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的差异.结果 15个STR基因座中,D2S1338、D19S433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D2S1338基因座等位基因16及基因型19-22、22-24和D19S433基因座基因型13-14.2的频率分布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8、P=0.0001、P=0.0003、P=0.0000),OR值分别为7.380(95%CI:1.701~32.028)、0.051(95%CI:0.007~0.388)、13.933(95%CI:1.845~105.717)、0.349(95%CI:0.216~0.564);其他STR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2S1338和D19S433基因座与攻击行为的发生可能相关联;D2S1338基因座等位基因16、基因型22-24可能为攻击行为发生的易感因素,D2S1338基因座的基因型19-22和D19S433基因座基因型13-14.2可能为攻击行为发生的抗性因素.

  •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检测4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伴发育迟缓患儿一例

    作者:周静;胡平;刘安;李璃;季修庆;惠伟戎;王艳;许争峰

    目的 分析1例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及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遗传学原因.方法 用常规G显带技术分析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染色体,然后用微列阵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rray-CGH)进行DNA拷贝数分析.结果 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见异常.array-CGH分析结果显示患儿4号染色体部分单体,缺失区域为4q21.21-q22.1,片段大小12.1 Mb,为一种新发的缺失.结论 染色体4q21.21-q22.1微缺失与患儿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及语言发育严重延迟等临床表型相关.array-CGH在临床检测不明原因发育迟缓和智力低下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 H2BFW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西南地区男性不育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天俊;丁显平;陈林;李凌霄;张小慧

    目的 探讨位于X染色体上的H2BFWT基因外显子中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西南地区男性不育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PCR扩增H2BFWT基因外显子并测序,分析来自西南地区的312例男性不育患者及211名正常男性标本,对所发现的SNP位点在病例组及正常组中的分布频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检测到的SNP位点主要分布在H2BFWT基因的第1外显子中;SNP位点368G/A(rs553509)与-9C/T(rs7885967)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联合368G/A及-9C/T两位点进行分析发现,368G与-9T两个等位基因的同时出现将增加男性不育的发病风险.结论 H2BFWT基因中368G/A与-9C/T两个SNP位点与西南地区男性不育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是导致西南地区男性不育的基因易感性因素之一.

  • 一个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家系KRT9基因的突变研究及产前诊断

    作者:刘宁;史惠蓉;孔祥东;吴庆华;江淼

    目的 确定一个中国汉族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epidermolytic palmoplantar keratoderma,EPPK)大家系角蛋白9(keration 9,KRT9)基因的突变情况,并对该家系中已孕10周的胎儿进行产前诊断.方法 收集该家系5例患者、8名表型正常的个体和50名无亲缘关系的健康个体的外周血标本,并抽取胎儿的绒毛标本.采用PCR扩增KRT9基因的第1和第6外显子,对PCR产物进行双向测序检测基因突变.致病突变确定后,进一步行产前诊断.结果 在该家系5例患者中均检测出了KRT9基因第1外显子c.482A>G的点突变,该突变导致第161位的天冬酰胺被丝氨酸替代(p.N161S),家系中表型正常人和50名正常对照者均未检测到此突变.胎儿检测出与患者相同的致病突变,因此判断为受累胎儿,终止妊娠后对流产物进行突变位点分析,证实与产前诊断结果一致.结论 KRT9基因中c.482A>G(p.N161S)的错义突变是该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大家系的致病原因,通过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可以有效阻止致病基因的传递,降低生育患儿的风险.

  • IL-4和IL-4R基因多态性与哮喘的相关性

    作者:梁文华;周兆山;吉中强;王燕青;薛卫林;张小燕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基因和白细胞介素4受体(interleukin-4 receptor,IL-4R)基因多态性与青岛地区汉族成人哮喘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SNaPshot方法对400例哮喘患者和200名正常对照的IL4基因启动子区rs2243250、rs2243283和IL-4R基因rs1805012、rs1801275、rs1805010共5个多态位点的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哮喘组rs1805012位点TC基因型频率为8.8%,低于对照组的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98,P=0.039),哮喘组TC+ CC基因型频率为9.0%,低于对照组的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22,P=0.019);哮喘组C等位基因频率为4.6%,低于对照组的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29,P=0.039).其余rs2243250、rs2243283、rs1801275和rs1805010这4个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哮喘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4单倍型频率在哮喘组与对照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4R基因rs1805012位点多态性与青岛地区汉族成人哮喘存在相关性,其TC+ CC基因型可能是哮喘病的保护因子.但是IL-4的基因多态性与青岛地区汉族成人哮喘无相关关系.

  • 精子DNA损伤在男性不育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费前进;黄航;金建远;黄学锋

    目的 探讨精子DNA损伤(sperm DNA fragmentation,SDF)在男性不育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本院生殖中心就诊的299例男性分为两组:原发性不育患者157例及正常生育对照组142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1999年)对其进行常规精液参数(精子浓度、精子活动力和精子形态)测定,采用精子染色质扩散试验检测其SDF水平,即精子DNA碎片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结果 原发性不育组和正常生育对照组的精子DFI分别为(17.1±9.3)%和(14.2±9.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男性的年龄、配偶年龄及精液常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DFI诊断男性不育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61,95%可信区间为0.814~0.907,诊断阈值为15.1%,敏感性为81.8%,特异性为88.2%.根据精子DFI对男性不育的诊断阈值,将299例男性分为DFI≥15.1%(A组)120例和DFI< 15.1%(B组)179例,两组不育男性的百分率分别为79.2%和34.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男性发生不育的优势比为7.2(95%可信区间为4.2~12.3).结论 高水平SDF可降低男性的生育能力,精子DFI对男性不育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生殖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宋丹;史轶超

    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成年哺乳动物的生殖腺中存在生殖干细胞,在成体生殖腺中的生殖干细胞有精原干细胞,卵巢表皮细胞,极小胚胎样干细胞和卵巢干细胞.生殖干细胞具有干细胞的特性又具有分化为配子的功能.目前对于它的认识和应用仍然有限.本文诣在对生殖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17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瑾;顾卫红

    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17型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又称类Huntington舞蹈病4型,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共济失调、肌张力障碍、精神症状等,其致病基因已被定位和克隆.该基因编码TATA结合蛋白,编码区内的CAG重复序列扩展突变可引起蛋白多聚谷氨酰胺链延伸从而致病.现就近年来SCA17在临床、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5599例染色体核型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金华盛;王秀敏;董关萍;黄轲;傅君芬

    目的 对我院2007年至2011年5599例因先天畸形等原因来我院做染色体核型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G显带标本,分析核型.结果 共发现异常核型1027例(18.34%),涉及异常核型111种.其中常染色体异常719例,性染色体异常306例,另有2例48,XXY,+21;染色体数目异常757例,结构异常228例,兼有两者异常的42例.21三体综合征、Turner综合征及46,XY女性/46,XX男性的异常例数分别为638、156、86例,分别占染色体异常的62.12%、15.19%、8.37%.结论 染色体核型检测对于指导临床干预、改善染色体异常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减少其早年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价值.

  • 产前诊断中的胎儿Y染色体分析

    作者:曾艳;许平;范佳呜;张丽芳;钱飞燕;钱磊;罗婷婷

    目的 了解产前诊断中胎儿Y染色体异常发生频率与种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12年间到本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8595位孕妇,进行羊水或脐血染色体分析,根据其异常程度选择性加做荧光原位杂交和Y染色体无精子症因子微缺失检测.结果 其中Y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异常17例(0.20%,17/8595).Y染色体异常遗传自父亲的13例(0.15%,13/8595),4例(0.04%,4/8595)为新发异常.13例遗传性变异中有11例(84.6%)为遗传自父亲的inv(Y),其余2例分别为46,X,t(Y;22) (q12;pl0)和46,X,del(Y)(q12).4例新发的Y染色体异常包括两例数目异常,均为嵌合体47,XYY/46,XY,两例结构异常:46,X,del(Y)(q12)和46,X,i(Y) (p10)/46,XY.结论 产前诊断中发现的Y染色体结构异常多遗传自父亲,其中Y倒位可以稳定遗传,新发的Y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可能源于异常的减数分裂,其发生机理和对胎儿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2406例胎儿脐血染色体检查的结果分析

    作者:钟银环;尹爱华;傅文婷;胡晶晶;张忆聪;王游声;郑来萍;黎凤珍;许玲

    目的 探讨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畸变与胎儿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妊娠中晚期抽取的脐血样本进行常规染色体培养及核型分析.结果 在2406份胎儿脐血中,共发现异常染色体核型115例(4.78%),其中数目异常71例(2.95%),结构异常42例(1.75%),脆性位点2例(0.08%).结论 脐血核型检查有助于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病,对妊娠结局的评估和胎儿的预后评价具有积极的意义.

  • 93例月经异常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作者:欧珊;唐斌;杜娟;蒙达华;陈少科;耿国兴;李东明

    目的 探讨遗传因素与月经异常的关系.方法 应用常规染色体制片及G显带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93例月经异常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在93例患者中检出22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23.66%.数目异常12例、占12.90%,包括45,X及其嵌合体各6例;结构异常7例、占7.52%,包括X缺失3例、X等臂2例、易位2例;9号染色体倒位1例、占1.08%;46,XY假两性2例、占2.16%.结论 染色体核型分析有助于为月经异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 改良孕中晚期羊水细胞培养方法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志强;林少宾;谢英俊;吴坚柱;纪媛君;方群;陈宝江

    目的 探讨提高孕中、晚期羊水细胞培养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收集近3年来在我中心进行产前诊断、孕24~36+5周的孕妇羊水标本共221例.通过调整细胞接种方法、培养方式、换液及传代时间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221例孕中、晚期羊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全部获得成功,细胞培养成功率达100%,其中检出18三体3例,21三体2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2.26%;检出染色体多态性8例,检出率为3.62%.结论 改良的孕中、晚期羊水细胞培养方法,获得的细胞岛多,培养成功率高,制备的染色体有效核型多,可满足临床上孕中、晚期孕妇产前诊断的需求.

  • 简易的绒毛组织培养方法及染色体制备的研究

    作者:翁炳焕;杨红卫;毛愉婵;舒静;沈敏;张雪琴;郭庆云;马裕;沈国松

    目的 研究绒毛组织细胞培养及其染色体制备的简易方法.方法 弃用传统绒毛组织培养前处理方法中用胰酶或胶原酶消化绒毛组织的步骤,直接提取78例含有被剪得更碎的、经培养液悬浮的、适当自然下沉后的较小绒毛组织块的上层培养液作绒毛组织细胞培养,采用具有防污染功能的含透气孔瓶盖的培养瓶,每例接种3瓶,每瓶含培养液3 mL;并在消化法绒毛染色体制备中,吸弃混杂于含有贴壁细胞的洗脱液中的自然下沉的底层组织块后,再按常规染色体制备方法制备绒毛细胞染色体.结果 78例绒毛组织中的75例同时含有5个以上可分析的染色体核型、20个以上可计数的染色体核型,成功率为96.16%;有68例在2~3周内收获,占90.67%;在3例失败的标本中,2例染色体分裂相差、达不到报告要求,1例无细胞生长.所有标本无细菌污染发生.结论 绒毛组织细胞培养及其染色体制备的简易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节省试剂费用、减少操作污染、不降低实验成功率的优点,值得在临床尤其是在产前诊断中推广应用.

  •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一家系三例

    作者:艾大萍;张成秋

    先证者(Ⅳ1) 男,7岁.生后健康、1岁半会走路.自3岁起出现四肢无力,肌肉酸痛,行走较同龄儿缓慢,易跌跤,上肢上举费力;起坐困难,需要用特殊姿势来完成.逐渐出现全身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小腿增粗变硬,行走时向两侧上下摆动,现已不能行走,以坐轮椅和卧床为主.查体:中度营养不良,反应迟钝.心率110次/分,律规整,双肺呼吸音粗.除头面部骨骼肌轻度萎缩,其它部位呈重度萎缩,大关节挛缩畸形,腓肠肌明显增粗、肥大、质硬、触痛.四肢肌张力降低,双侧对称.肌力Ⅰ-Ⅱ级,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未引出.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就诊,查血清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正常,转氨酶(GOT)43 U/L(正常值0~37 U/L).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肌电图示:肌源性改变.诊断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关键词:
  • 斑驳病一家系三例

    作者:倪菁菁;杨莉佳;李明

    先证者(Ⅲ2) 男,2岁.出生后全身皮肤出现色素脱失斑,散在分布黄豆至蚕豆大小的咖啡斑,额头部毛发及部分眉毛为白色.曾在外院诊断为“白癜风”,予以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外用,效果欠佳.患儿色素脱失及咖啡斑随着年龄增大,面积逐渐增大,数目增多.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查体: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额、顶部皮肤及毛发变白,成三角形分布,双侧眉毛部分色素脱失.四肢及躯干部大片色素脱失斑,中间散在分布蚕豆至钱币大小咖啡斑,界限清,呈不规则分布.指趾甲及黏膜部位未见受累.诊断为“斑驳病”.

    关键词:
  • 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一家系五例

    作者:胡丹丹;丁博月;蔡丽;刘丽娟;罗雪姣;丁政云

    先证者 男,48岁.因“双腋下、腹股沟水疱伴瘙痒破溃18年,糜烂加重半月”于2012年11月22日来我科门诊就诊.患者1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腋下红斑、水疱,伴瘙痒,后发展至双侧腹股沟.水疱成群,搔抓易破,后形成糜烂面,并有大量渗出及结痂.皮疹反复发作,夏重冬轻,未予系统治疗.患者此次发病以来无其他不适,既往体健.否认其他遗传性疾病史.查体:全身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双侧腋窝可见境界清楚皮损,局部皮肤粗糙肥厚,布满密集扁平丘疹,伴破溃糜烂并有结痂,皮损四周有米粒至绿豆大小丘疹散在于色素沉着处.双侧腹股沟可见皮肤肥厚粗糙,表面湿润呈白色浸渍状,边缘呈暗红色日有色素沉着.阴囊及阴茎皮肤糜烂、肥厚呈灰白色(图1).

    关键词:
中华医学遗传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