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中华医学遗传学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중화의학유전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9406
  • 国内刊号: 51-137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2-163
  • 曾用名: 遗传与疾病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张思仲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46,XY,rec(3)一家系

    作者:王红英;洪礼仪;陈元元;何亚香

    先证者 男,21个月,系第2胎第2产,因“不会独走,不会说话”就诊.查体:身高86 cm,体重14.8 kg,体貌无明显异常,运动和语言发育迟缓,智力发展滞后,轻度自闭,仅能搀扶走路,发两个字音.心脏彩超示动脉导管未闭;头颅磁共振成像示侧脑室后角脑白质片状信号影、双侧筛窦炎.出生时体重4.6 kg.母亲年龄28岁.先证者有一哥哥,现已5岁,体健.先证者父母表型正常,属于非近亲结婚.

    关键词:
  • 高通量基因测序提示18三体高危确诊46,XY,add(3)(p26.3)一例

    作者:向萍霞;肖涤;刘翎;冷培;胡晞江

    胎儿 孕21周,系第1胎,有保胎史,高通量基因测序提示18三体高风险,风险指数为1/5.父母为非近亲婚配,表型正常,孕4周时感冒1次,未用药,无其他不良因素接触史,无家族病史.产前诊断: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进行羊水细胞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和常规细胞培养G显带分析胎儿染色体核型.FISH检测结果:13、18、21及性染色体数目均正常(图1).细胞培养核型分析为46,XY,add(3)(p26.3)(图2).

    关键词:
  • X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致原发闭经一例

    作者:岳发贵;姜雨婷;王瑞雪;刘美含;刘睿智;李付彪

    患者 女,21岁.原发性闭经,19岁服用雌激素后月经初潮,停药即不来月经.查体:身高150 cm,乳房发育小,智力正常.妇科检查:阴道可通两指,分泌物少,无阴毛.宫颈小、光滑,宫体小、硬,附件未扪及.激素检测结果显示:垂体泌乳素正常;黄体生成激素、卵泡刺激素、孕酮升高;睾酮、雌二醇正常.超声结果提示:子宫前位,子宫体大小为18 mm×12 mm,形态正常,被膜光滑,肌壁回声均匀,宫腔线清晰,内膜厚2 mm.双侧卵巢未显像.临床诊断为先天性卵巢功能不良.临床细胞遗传学检查:患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为46,X,del(X)(q13)(图1).

    关键词:
  • 45,X,der(Y)t(Y;21)伴无精子症一例

    作者:史云芳;李晓洲;琚端;李岩;张秀玲;张颖

    患者 男,27岁,因“婚后2年未生育”就诊.患者平素体健,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精液检查参照《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5版)》[1],确诊为无精子症.细胞遗传学检查:取患者静脉血1 mL(肝素抗凝),接种于1640培养液中,37℃培养72 h,按我室常规方法制片,G显带,显微镜下计数20个分裂相,选取3~5个核型进行分析,染色体核型为45,X,?add(21)(p11),见图1.从图中可见X染色体数目结构正常,未见Y染色体,1条21号染色体短臂末端增加了不明来源片段,C显带未见Y异染色质.父母拒绝做外周血染色体检查.

    关键词:
  • 46,X,t(X;2)(q24;q31)一例

    作者:王康英;涂海健

    患者 女,26岁,因“结婚3年多未孕”就诊.查体:身高157.5 cm,体重52.6 kg,智力和表型均正常,第二性征示乳房有发育,无腋毛,外阴呈幼稚型.B超检查示:子宫大小为10mm×18 mm×17 mm,为幼稚子宫;双侧附件区仅见卵巢样痕迹.细胞遗传学检查:取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常规培养,染色体G显带,计数50个分裂相,分析10个中期分裂相细胞,患者核型为46,X,t(X;2)(Xpter→Xq24∶∶2q31→2qter;2pter→ 2q31∶∶Xq24→Xqter).其丈夫核型和精液检查均正常.

    关键词:
  • 48,XXYY伴发育不良一例

    作者:安娜;李磊磊;李付彪;奚琦;刘美含;刘睿智

    患者 男,17岁,因发育异常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身高172 cm,体重55kg,智力障碍,反应迟钝,学习成绩差.无喉结,无阴毛,无胡须,乳房女性化,外生殖器为男性.左侧睾丸体积4 mL,右侧睾丸体积3 mL,质地韧.心肺腹部无异常.患者出生时父亲37岁,母亲35岁,父母属于非近亲结婚,其母孕期无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史.血清生殖激素检查:黄体生成素(luteinzing hormone,LH)21.22 U/L(正常参考值1.7~8.6 U/L);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33.94 U/L(正常参考值1.5~12.4 U/L);垂体泌乳素(prolactin,PRL)0.46 nmol/L(正常参考值0.18~0.69 nmol/L);雌二醇(estradiol,E2)110.36 pmol/L(正常参考值27.96~155.92pmol/L);睾酮(testosterone,T)4.68 nmol/L(正常参考值9.9~27.8 nmol/L).细胞遗传学检查: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G显带核型分析,计数20个分裂相,镜下分析5个核型,患者核型为48,XXYY(图1).父母核型正常.

    关键词:
  • 46,XY,der(6),der(7),der(14),der(15)一家系两例

    作者:邢江涛;陶朝欣;许丽亚;周敬华;张玉娜

    先证者 男,30岁,因婚后7年妻子未孕就诊.查体:身高170 cm,体重95 kg,听力:纯音测听左耳30 dB,右耳30 dB,其余正常.激素水平检测:雌二醇和促卵泡激素较男性正常参考值升高,其余正常.两次精液分析均未见精子,无其他不良嗜好以及有毒物品接触史.其妻子表型、智力及其他检查均正常.先证者父母为非近亲结婚.

    关键词:
  • 非嵌合型46,X,idic(Y)(p11)伴无精症一例

    作者:杨杰;张洲;姜雨婷;师娟子

    患者 男,28岁,已婚,因育前检查来我院就诊.出生时父亲33岁,母亲32岁.父母属于非近亲婚配,家庭成员无特殊病史.患者无有害物质接触史和药物成瘾史,无饮酒史,但有15年吸烟史,约20支/天.查体:身高165 cm,体重52 kg,第二性征发育正常.阴茎发育正常,左右两侧睾丸均为8 mL,质地韧.精液分析:精液量1.2 mL,pH7.6,行3次精液分析及性高潮后尿检均未见精子.性激素五项检查:促卵泡激素5.8 U/L(男性正常参考值范围1.5~12.4 U/L),黄体生成素7.9 U/L(男性正常参考值范围1.7~8.6 U/L),雌二醇159.75 pmol/L(男性正常参考值范围27.96~155.92 pmol/L),垂体泌乳素0.47 nmol/L(男性正常参考值范围0.18~0.69 nmol/L),睾酮18.5 nmol/L(男性正常参考值为9.9~27.8 nmol/L).

    关键词:
  • 46,XY,t(6;7)(p21;p22)伴不育一例

    作者:王晓旭;王菁

    患者 男,38岁,结婚11年,其妻曾4次妊娠,均于50天左右发生胚胎停育.夫妻非近亲结婚,否认有毒有害物接触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夫妻各项常规检查均正常.细胞遗传学检查: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G显带分析,患者核型为46,XY,t(6;7)(p21;p22),见图1.其妻核型正常,患者父母拒绝染色体检查.

    关键词:
  • 染色体异常核型两家系六例

    作者:刘桂娟;李琳

    家系1 先证者,男,30岁,结婚1年,妻子妊娠2次均于2个月胚胎停止发育.先证者表型、外生殖器发育无异常,精液常规检查正常.夫妻为非近亲结婚,否认有遗传病家族史.妻子月经规律,妇科检查、优生四项检查未见异常,孕期无患病及服药史,无有毒有害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细胞遗传学检查: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G显带分析,计数30个分裂相,镜下分析5个,先证者核型为46,XY,t(3;5)(3qter→3p11∶∶5q33→5qter;5pter→5q33∶∶ 3p11→3pter) pat(图1a);妻子染色体核型正常.

    关键词:
  • 染色体15q11.1-q11.2微重复男性一例

    作者:刘祥印;姜雨婷;史青杨;刘美含;刘睿智;李付彪

    患者 患者夫妇因曾育1例胎儿、超声诊断异常而终止妊娠,并准备再育而就诊.自述曾育畸形胎儿具有食道闭锁、足前翻等畸形,胎儿流产后未做其他检查.男方25岁,外观正常,智力良好;无家族史,性生活正常;无腮腺炎、睾丸炎、隐睾、精索静脉曲张及外伤等病史,无免疫抗体及不良物质接触史.精液检查结果正常.女方25岁,表型正常,智力良好,无不良病史,身体检查未见异常.非近亲婚配.

    关键词:
  • 22号环状染色体综合征一例

    作者:张海平;王珍;吕伟;高亮亮

    患儿 女,4岁.第1胎,孕足月剖宫产,出生体重3900 g,出生时可辨右眼睑下垂,腭弓高尖,出生后无窒息抢救史.查体:身高110 cm,体重18 kg(正常4岁儿童身高97.6~105 cm,体重14.8~18.3 kg).患儿外观大耳,上颚发育不良,唇厚.中指骨短,通贯掌.四肢及脊柱外观无畸形.有智力障碍,不能读、写,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能说单字,吐字不清,无数字计算能力,能独立行走,遇空旷场所易兴奋奔跑,并伴有大声喊叫.

    关键词:
  • 一个婴儿恶性石骨症家系的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作者:袁萍;曾艳红;郑灵燕;邓佳;王静;徐艳文;周灿权

    目的 探讨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在婴儿恶性石骨症出生缺陷预防中的应用.方法 对1个已明确TCIRG1基因突变的婴儿恶性石骨症家系,应用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进行TCIRG1基因突变位点直接测序,并结合选择性遗传标记的单倍型构建进行连锁分析;通过突变位点的直接测序法,对产前绒毛活检和羊水穿刺样本进行遗传学诊断.结果 第3次妊娠时产前基因诊断的结果显示胎儿存在TCIRG1基因c.242delC (p.Pro81Argfs* 85)和c.1114C>T (p.Gln372*)复合杂合性突变,为遗传了父母双方的致病性突变位点的患儿,选择终止妊娠.随后通过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方法,先后对13个胚胎单卵裂球进行遗传学分析,确定其中6个胚胎为正常,3个胚胎为携带者,4个胚胎为患者.选择了发育良好且遗传学上正常或携带者的胚胎植入母体子宫,受孕后并经产前诊断证实为正常胎儿,足月分娩后随访婴儿正常.结论 反复生育致死性遗传病的家系,在进行遗传咨询时可优先选择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来避免患儿出生.

  • 杂合突变导致遗传性FⅫ缺陷症一家系

    作者:杨丽红;郝秀萍;王莹宇;谢海啸;金艳慧;朱丽青;王明山

    目的 对1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Ⅻ(coagulation factorⅫ,FⅫ)缺陷症家系进行基因突变检测,了解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 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浆FⅫ活性(FⅫactivity,FⅫ∶C)和血浆FⅫ抗原(FⅫantigen,FⅫ∶Ag)含量等表型指标;用DNA测序法检测先证者FⅫ基因的全部14个外显子及侧翼序列,发现突变位点则予反向测序证实;针对先证者的突变位点,对该家系成员进行相应的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先证者和其儿子APTT、FⅫ∶C和FⅫ∶Ag明显异常,分别为121.5 s、5%、6.8%和98.5s、9%、12.2%,同时纤溶酶原活性(plasminogen activity,PLG∶A)均略高于正常参考值范围;其他家系成员中,除其小女儿和外孙的FⅫ∶C略低外(分别为64%和60%),其他成员FⅫ∶C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72%~113%)内.先证者和其儿子的FⅫ基因第13外显子发生了g.8597G>A杂合突变,导致p.Asp538Asn错义突变,FⅫ启动子区46C/T多态性均为TT基因型;其他4名家系成员中均未见g.8597G>A杂合突变,有3名成员启动子区为46C/T位点为CT基因型和1名成员为TT基因型.结论 该家系中发现的FⅫ基因第13外显子g.8597G>A突变为一种新突变.此杂合突变导致的p.Asp538Asn错义突变是该家系遗传性FⅫ缺陷症的分子发病机制;p.Asp538Asn和46TT基因型与家系成员的FⅫ水平明显降低有关.

  • COL2A1基因突变所致的Kniest骨发育不全

    作者:吴莫龄;刘丽;周知子;盛慧英;尹曦;李秀珍;程静;黄永兰;蔡艳娜

    目的 对两例临床诊断为Kniest骨发育不全的患儿进行COL2A1基因检测.方法 应用PCR法扩增患儿外周血COL2A1基因的54个外显子及内含子拼接区,对扩增片段进行直接测序,并对发现的突变进行鉴定.结果 在COL2A1基因的编码区内发现一个错义突变c.905C>T(p.Ala302Val),为已报道的致病突变.患儿表现为矮小、身材不对称、四肢短小、关节粗大、特殊面容.结论 Kniest骨发育不全国内未见报道,所发现的COL2A1基因c.905C>T致病突变国内亦未见报道.

  • 一种导致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FGG基因新突变

    作者:王莹宇;丁红香;郝秀萍;朱丽青;杨丽红;金艳慧;王明山

    目的 对一个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进行突变分析,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 用STA-R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共3代8人)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溶酶原活性(plasminogen activity,PLG:A)、D-二聚体(D-Dimer,D-D)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用Clauss法与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活性(fibrinogen activity,Fg∶C)和抗原(fibrinogen antigen,Fg∶Ag)水平;用PCR法扩增纤维蛋白原的FGA、FGB和FGG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和侧翼序列.对PCR产物纯化后测序,发现突变后进行反向测序进行验证.采用Swiss 软件对突变进行模型分析.结果 先证者PT正常,APTT、TT轻度延长,Fg∶C和Fg∶Ag明显降低.先证者的父亲、姐姐、儿子、外甥女的Fg∶C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母亲各项指标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基因分析发现先证者FGG基因第7外显子5864位A>C杂合突变,导致纤维蛋白原D结构域的232位赖氨酸突变为苏氨酸(Lys232Thr);其父亲、姐姐、儿子、外甥女均为Lys232Thr杂合子,母亲为野生型.蛋白质模型分析显示Lys232Thr突变并未破坏氨基酸之间天然的氢键联系,但改变了相互静电作用力,并使该位点氨基酸侧链变短,从而增加了蛋白质的不稳定性.结论 该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FGG基因Lys232Thr错义突变与其血浆纤维蛋白原活性和抗原水平降低有关.

  • 孕期妇女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的筛查

    作者:邵敏杰;刘平;赵楠;钟粟;赵扬玉;魏媛

    目的 确定孕期妇女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的携带率,预防耳聋患者出生.方法 抽取893名孕妇的外周静脉血2 mL,提取DNA,应用耳聋基因芯片进行筛查.对于筛查结果为阳性的孕妇,同时对其配偶进行基因测序.结果 在893名孕妇中,有40例检出存在耳聋基因位点的杂合或均质突变,检出率为4.48%,其中以GJB2 235delC杂合突变常见,共检出18例,突变率为2.02%;GJB2 299A-T杂合突变检出7例,突变率为0.78%;IVS7-2A>G杂合突变检出9例,突变率为1.02%;GJB3和线粒体12S rRNA杂合突变各检出2例,突变率均为0.22%;IVS7-2A>G和GJB3 538C>T双杂合突变检出1例,突变率为0.11%;IVS7-2A>G和GJB2 299A-T双杂合突变1例,杂合突变率为0.11%.经测序,未发现夫妻存在同一耳聋基因的突变.随访新生儿听力均正常.结论 在正常孕妇中开展耳聋基因的筛查,对预防聋儿出生具有重要的价值.

  •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检测43例自然流产和死胎的染色体畸变

    作者:李颖;龚亚飞;刘寒艳;宋艳琴;何文茵;魏君;孙筱放;陈欣洁

    目的 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检测43例自然流产和死胎的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探讨该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Agilent 4×44K定制芯片和Affymetrix Cytoscan 750K芯片对43例原因不明自然流产的绒毛和死胎的皮肤组织进行基因组CNV检测,用相应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将发现的CNS与国际基因组拷贝数多态性数据库进行比对,剔除常见的多态性CNV,并结合国际病理性CNV数据库DECIPHER、ISCA、OMIM进行核查,同时与既往文献进行比对,分析其是否具有致病性.对其中2例CNS补充夫妻双方的基因芯片检测,以明确CNV的来源.结果 全部43例标本均成功获得芯片检测结果,成功率为100%.共检测出异常32例(74.4%),其中非整倍体26例(4例合并CNV),单纯性CNV 6例.结论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可用于检测流产、死胎的组织标本,为难以进行细胞培养及核型分析的流产绒毛及死胎标本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为不明原因的自然流产及死胎的病因学诊断提供一种更好的遗传学手段.

  • 一个家族性显性玻璃膜疣家系的临床表型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作者:张婷;谢雪璐;曾志冰;孟丹;陆方

    目的 探讨1个家族性显性玻璃膜疣家系的EFEMP1基因突变及其临床表型.方法 通过眼底照相、眼底荧光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等检查,研究一个家族性显性玻璃膜疣家系的临床特点,并对该家系的患者及正常对照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EFEMP1基因的所有编码外显子,并将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将测序结果与野生型序列进行比对.同时,对家系中出现脉络膜新生血管及视网膜前出血的先证者行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结果 该家系中的两例患者EFEMP1基因第10外显子发生了C>T(R345W)杂合突变,而在该家系的健康个体及100名健康人对照中未发现相同的突变.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的患者术后随访,视力明显改善,眼底稳定.结论 该家系中EFEMP1基因的R345W突变导致了家族性显性玻璃膜疣.玻璃体腔抗VEGF药物对于治疗该疾病并发的脉络膜新生血管有良好的效果.

  • 囊胚培养在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偶健;王玮;马燕琳;周知;丁洁;王馥新;段程颖;李林江;郑爱燕

    目的 探讨囊胚培养在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受精后第3天(Day 3)行胚胎活检,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对于诊断为正常的胚胎,培养到囊胚阶段后选择形态评分优良的囊胚进行移植;对于诊断为异常的胚胎,有14个培养到囊胚阶段,各取其一部分细胞用于全基因组扩增(whole genomic amplification,WGA),将扩增后的DNA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rrayCGH)进行再次检测.结果 FISH诊断为正常的6个囊胚进行了5个周期的胚胎移植,3个周期成功生育了4个健康婴儿,1个周期单胎妊娠见胚囊后流产,绒毛染色体检测为正常核型.FISH诊断为异常的14个囊胚用array-CGH技术检测发现有6个为正常结果.结论 FISH检测结合囊胚培养后移植可能可以进一步保证PGD结果的准确性.囊胚培养后的检测可能能够避免Day 3检测假阳性结果或者嵌合的干扰,从而更真实的反映整体胚胎的情况.

  • 2725名新生儿耳聋基因热点突变的筛查分析

    作者:余红;刘丹;杨晶群;吴志强;孙冬梅;马卧龙

    目的 通过调查浙江省绍兴地区2725名新生儿中常见耳聋基因GJB2、GJB3、线粒体12SrRNA和SLC26A4的20个热点突变的携带率、突变类型及其与听力的相关性,为大规模开展聋病基因筛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进行热点突变检测.结果 2725名新生儿中共检测出突变149例,阳性率5.47%:其中GJB2突变84例,阳性率3.08%;GJB3突变13例,阳性率0.48%;SLC26A4突变49例,阳性率1.80%;线粒体12SrRNA突变3例,阳性率0.11%.检出突变位点共14个,突变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是GJB2 c.235delC 65例、SLC26A4 IVS7-2A>G 34例、GJB2c.299-300delAT 13例、GJB3 c.538C>T 7例、GJB2 c.176_191del16 6例和GJB3 c.547G>A 6例.结论 常见耳聋基因在绍兴地区新生儿中有较高的阳性率,扩大筛查位点可提高筛查阳性率和突变位点的检出率.除GJB2、线粒体12S rRNA和SLC26A4外,本地区GJB3突变亦有较高的检出率,可能在耳聋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 一个Usher综合征2型家系USH2A基因的突变分析

    作者:姜海鸥;葛传琴;王义旺;唐根云;全庆丽

    目的 鉴定1个Usher综合征2型家系USH2A基因的致病性突变,为其提供分子遗传学依据.方法 对1个Usher综合征家系2例患者与4名表型正常家系成员的USH2A基因的全部编码区及侧翼剪切位点进行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进行突变分析,同时选择100名无亲缘关系的正常对照进行检测.结果 家系中2例患者(先证者及其妹妹)均携带了USH2A基因第42外显子c.8272G>T(p.E2758X)和第63外显子c.12376-12378 ACT>TAA(p.T4126X)复合杂合性突变.而患者的父亲为c.12376-12378 ACT>TAA杂合突变携带者,其母亲为c.8272G>T杂合突变携带者,两名表型正常的家系成员未检测到突变.经检索HGMD数据库两个突变均为新突变,且与家系疾病表型共分离.100名无血缘关系的正常人中未发现该突变.结论 USH2A基因的c.8272G>T(p.E2758X)和c.1237612378ACT>TAA(p.T4126X)复合杂合性突变可能为该家系的致病原因,为该Usher综合征家系的病因诊断提供了分子遗传学依据.

  • 一例神经纤维瘤病Ⅰ型患者NF1基因新的插入缺失型突变

    作者:朱铁山;黄尚志;伍建;汪春丹;杨涛

    目的 对1例临床拟诊为神经纤维瘤Ⅰ型(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患者进行致病基因突变研究.方法 通过探针杂交富集患者神经纤维蛋白1 (neurofibromin 1,NF1)基因的全部编码区外显子及其旁侧序列进行高通量测序确定可疑突变,并用Sanger测序法对核心家系成员的相应目标基因区域进行测序验证.结果 在患者NF1基因的第8外显子检出一插入/缺失型突变(indel)c.789790delAGinsT(p.K263Nfs* 18),造成突变点后的三联密码子阅读框发生改变而导致蛋白质翻译的提前终止.其表型正常父母均无此改变.在患者突变点下游第8内含子中还检出两个源自父亲的杂合多态性改变c.888+ 108C>T(rs2953000)和c.888+ 118G>T(rs2952999),Sanger测序峰图显示这三处改变位于同一染色体.结论 c.789_790delAGinsT为来自父源的新生突变,确定为患者的致病原因,从而肯定临床诊断.该突变类型补充了NF1基因的突变数据库.比较Sanger测序技术,目标区域二代测序进行NF1基因突变检测,更为快捷、价廉和高效,适用于临床.

  • Ataxin-3的亚细胞定位及其对细胞器形态的影响

    作者:魏飞飞;肖涵;胡治平;张海南;王春喻;戴和平;汤建光

    目的 探讨ataxin-3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及其多聚谷氨酰胺(polyglutamine,polyQ)扩展突变对线粒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形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瞬时转染法构建表达野生型和突变型ataxin-3蛋白的细胞模型,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识别细胞器膜的标记蛋白,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ataxin-3与TOM20无共定位,但突变组线粒体碎裂细胞百分比增加(P<0.05);ataxin-3与GM130无共定位且突变组无高尔基体碎裂;ataxin-3与calnexin部分共定位,突变组重叠信号较多且大多位于聚集体所在处.结论 polyQ扩展型ataxin-3蛋白可能间接损害线粒体完整性但并不影响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而内质网可能是扩展型ataxin-3蛋白在细胞核外发挥毒性作用的场所.

  • 八个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家系的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

    作者:黎昱;张建芳;徐盈;郭芬芬;徐慧;燕凤;任菊霞;王德堂;陈必良

    目的 探讨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患者家系致病基因突变的检测及产前诊断方法.方法 联合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多重PCR、PCR测序和其它分子生物学技术,对8个家系中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患者进行诊断,对女性亲属进行携带者筛查,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结果 8例诊断为DMD的患者中,4例为大片段缺失,3例为点突变,患者中6例为新生突变.对5个家系进行产前诊断,抽取羊水或者绒毛组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胎儿均正常,抽取脐带血复查肌酸激酶值,出生后进行临床鉴定,与产前诊断结论一致.结论 联合应用短串联重复序列分析、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多重PCR技术和基因测序技术,可以提高DMD基因检测的准确率,为DMD家系成员的遗传咨询和产前基因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避免患病胎儿的出生.

  •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一家系ADAR1基因突变检测

    作者:常小丽;慈超;王军;杭守云;季必华

    目的 检测1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ADAR1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收集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和血样,应用PCR技术扩增ADAR1基因的所有编码区并测序,分别检测该家系中的3例患者及3名正常人的突变情况,并选取50名与本家系无关的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该家系全部患者ADAR1基因第6外显子第2252位和第2253位碱基之间插入1个碱基G(c.2252insG),碱基的插入造成移码突变,家系中的正常人和50名无血缘关系的正常人未检测到相同突变.结论 ADAR1基因c.2252insG突变可能是导致该家系发生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的特异突变.

  • MTHFR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戚其玮;张红岩;于美英;王雪倩;王朝晖;徐俐;王婕;牟红新

    目的 探讨MTHFR基因C677T和A1298C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相关性以及PCOS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115例PCOS患者和58名正常生育并排除PCOS妇女的血样为对照,分别提取DNA、血浆和血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法检测MTHFR基因C677T和A1298C的多态性,同时检测红细胞的叶酸、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应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COS组和对照组在MTHFR基因677等位基因频率C和T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等位基因T使PCOS发病风险增加2.06倍.MTHFR基因C677T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纯合突变基因型(TT)、杂合突变基因型(CT)与野生基因型(CC)相比,患PCOS的风险分别提高了4.39倍(95%CI:1.77~10.89)和3.91倍(95%CI:1.70~8.97).在MTHFR基因1298位置等位基因频率A和C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HFR基因A1298C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COS组中,MTHFR C677T的纯合突变基因型(TT)和野生基因型(CC)相比,发生胰岛素抵抗的风险提高了6.40倍(95%CI:1.71~2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OS组与对照组之间红细胞叶酸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清维生素B12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PCOS的发病相关.CT、TT基因型可增加PCOS的发生风险,其中TT基因型还将增加PCOS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的风险.MTHFR基因1298位点等位基因突变与PCOS的发生无关.PCOS组红细胞叶酸偏低,应适当补充.

  • 47,XYY/47,XY,+mar超雄综合征患儿额外小标记染色的形态及来源

    作者:宋银森;金湘东;赵鼎;郭振欣

    目的 探讨47,XYY/47,XY,+mar嵌合型超雄综合征患儿额外小标记染色体的形态和来源.方法 在传统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21例染色体核型为47,XYY/47,XY,+mar嵌合型超雄综合征患儿额外小标记染色体的形态和来源.结果 21例患儿的额外小标记染色体中,18例来源于Y染色体,3例来源于常染色体.来源于Y染色体的额外小标记染色体则均以带有着丝粒的染色体小片段形式存在;来源于常染色体的额外小标记染色体则均以带有着丝粒的染色体环状形态存在.结论 47,XYY/47,XY,+mar嵌合型超雄综合征患儿的额外小标记染色体多数来源于性染色体,少数来源于常染色体.这些额外小标记染色体主要以环状、带有着丝粒的染色体小片段状的形式存在.对于47,XYY/47,XY,+mar嵌合型超雄综合征患儿,应进一步明确其分子细胞遗传学特征,以指导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案.

  • NEDD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及其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作者:毕晓姣;崔开艳;韩超;孙萌萌;王丽娜;杨丽敏;乔冬冬;韩雯雯;刘兰芬

    目的 探讨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进行性下调基因4 (neural precursor cell expressed developmentally down-regulated 4,NEDD4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与精神分裂症及其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TaqMan探针法对4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487名正常对照的SNPs位点进行基因分型;使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特点及其严重程度.结果 病例组及对照组在rs3088077(等位基因:x2=18.024,P=0.000;基因型:x2=16.634,P=0.000)、rs7162435(等位基因:x2=6.771,P=0.009;基因型:x2=7.352,P=0.025)及rs2303579(等位基因:x2=11.253,P=0.001;基因型:x2=12.248,P=0.002)3个SNPs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分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s7162435的TT基因型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中的兴奋敌对因子得分(14.53±3.925)明显升高,且与其他两种基因型的得分均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51,P=0.029).结论 NEDD4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3088077、rs7162435及rs2303579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可能存在相关性,且rs7162435的TT基因型可能增加冲动伤人的风险.结果提示泛素化过程可能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存在影响.

  •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在核型正常的颈项透明层增厚胎儿中的应用

    作者:杨鑫;符芳;李茹;张永玲;万均辉;杨昕;韩瑾;潘敏;甄理

    目的 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在全基因组水平分析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增厚胎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 选取78位孕妇早孕期(11+0~13+6孕周)NT厚度≥3.0mm且标准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正常的胎儿样本,首先提取基因组DNA,严格按照美国Affymetrix CytoScanTM HD芯片的标准操作流程进行CMA检测,并应用CHAS软件和相关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对结果进行分析.CMA检测所得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结果进一步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 CMA在6例胎儿中检出致病性CNVs(7.69%),所检出致病性CNVs片段大小范围为0.41~15.87Mb,其中包含3种已知的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分别为:Wolf-Hirschhom综合征、22q11微缺失综合征和ATR-16综合征.中孕期超声结构异常胎儿病例组和无结构异常胎儿病例组致病性CNVs的检出率分别为18.18%(2/11)和5.97%(4/67)(P=0.198,Fisher's检验);致病性CNVs胎儿病例组与非致病性CNVs胎儿病例组NT值的平均数分别是4.48mm和4.22 mm (P=0.735,Mann-Whitney检验).结论 在NT增厚胎儿中,染色体微阵列分析能检测传统核型分析无法识别的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对临床产前诊断及遗传咨询具有重要价值,可将疾病诊断率额外提高7.69%.

  • MTHFR和MTRR基因多态性与18和21号染色体不分离的相关性

    作者:郭谦楠;王红丹;杨科;张波;李涛;廖世秀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 677C/T和1298A/C和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ethionine synthase reductase,MTRR) 66A/G基因多态性与18和21号染色体不分离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PCR-直接测序分析对73名正常生育史的对照女性(对照组)、78例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孕育史女性(DS病例组)和54例Edward综合征(Edward syndrome,ES)孕育史女性(ES病例组)的外周血基因组DNA的MTHFR 677C/T和1298A/C以及MTRR 66A/G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 经x2检验MTHFR 677T等位基因频率在DS病例组、ES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RR 66G等位基因频率仅在DS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S病例组、ES病例组和对照组间MTHFR 1298A/C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各基因型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携带MTHFR 677 CT基因型女性孕育DS患儿的风险是CC基因型女性的2.694倍(95%CI:1.204~6.025;P<0.05),MTHFR 677 TT基因型女性孕育DS患儿的风险是CC基因型女性的5.451倍(95%CI:2.211~13.435;P<0.05).MTRR66GG基因型女性孕育DS患儿的风险是CC基因型女性的9.618倍(95%CI:2.085~44.365;P<0.05).携带MTHFR 677CT基因型女性孕育ES患儿的风险是CC基因型的2.701倍(95%CI:1.133~6.438;P<0.05),MTHFR 677TT基因型女性孕育ES患儿的风险是CC基因型女性的3.804倍(95%CI:1.406~10.293;P<0.05).MTHFR 1298A/C和MTRR 66A/G多态性位点各基因型则均未显著增加ES发生的风险.结论 MTHFR 677C>T位点变异和MTRR 66GG基因型均与DS的发生有关;ES的发生与MTHFR 677C>T位点变异有关,但与MTRR 66A/G多态性位点无关.

  • 性别、年龄、教育年限及多巴胺受体4基因多态性与成人认知功能的关联研究

    作者:赵连生;王英成;韦锦学;杨潇;倪培艳;谷晓楚;李涛;马小红

    目的 探讨成人认知功能与性别、年龄、教育年限以及多巴胺受体4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455名健康受试者采用汉诺塔、威斯康星卡片分类和连线测验进行认知检测.同时抽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2 mL,用常规苯酚-氯仿法提取DNA后,用Illumina GoldenGate基因芯片对位于多巴胺受体4基因启动子区域的rs3758653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男性汉诺塔平均执行时间和汉诺塔总分优于女性,而汉诺塔平均计划时间差于女性;年龄和性别对大多数的认知功能均有影响,年龄越大,认知能力越差,而教育年限越长,认知能力越好;多巴胺受体4基因rs3758653多态性主要与汉诺塔平均执行时间相关.与A等位基因携带者相比,G等位基因携带者汉诺塔平均执行时间较长.结论 性别、年龄、教育年限及多巴胺受体4基因多态性均对成人认知功能具有影响.

  •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产前诊断母源性8p部分三体胎儿一例

    作者:郭彩琴;王峻峰;赵丽;刘俊;王俊;肖建平

    目的 确定1例主动脉横弓发育不良胎儿的染色体核型,探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 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rray-CGH)技术在分子遗传学及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及优越性.方法 应用G显带分析胎儿及其父母的染色体核型,用array-CGH技术明确胎儿衍生染色体片段的来源和区域.结果 G显带染色体分析显示孕妇为46,XX,t(8;16)(p21;q24)平衡易位携带者,胎儿携带46,XX,der(16)t(8;16) (p21;q24)mat的非平衡易位.array-CGH检测证实胎儿衍生染色体片段源自8号染色体短臂,患儿为8p23.3 p21.3三体患儿.结论 胎儿的异常表型(主动脉横弓发育不良)与8p23.3p21.3三体密切相关,父母染色体分析可帮助明确易位性质及来源,从而有利于评估再发风险.array-CGH在染色体异常分析中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准确性.

  • β-1,3-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基因433C>T突变导致罕见Pk表型

    作者:蓝小飞;洪小珍;许先国;陈舒;马开荣;刘瑛;何吉;朱发明;吕杭军

    目的 探讨P1Pk血型系统中1例罕见Pk表型的血清学特征和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血清学技术鉴定先证者血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测序技术对Pk表型相关的β-1,3-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基因(B3GALANT1)编码区及侧翼内含子区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先证者确认为罕见的Pk表型,血清中含有抗-P抗体,其女儿、丈夫为P2表型.测序结果显示:其丈夫、2个随机样本的B3GALANT1基因序列与对照参考序列(GenBank AB050855)完全一致,而先证者的B3GALANT1基因第433位存在C>T纯合突变,这导致在第145位氨基酸处提前形成终止密码而表达不成熟蛋白,从而可能降低或抑制1,3-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的活性.其女儿B3GALANT1基因第433位为C/T杂合.结论 由B3GALANT1基因433位核苷酸C>T突变导致的Pk表型在中国人群中尚未见报道.

  • IFNγ基因Tag SNPs多态性与云南傣族、哈尼族HBV感染的相关性

    作者:高建梅;刘华兴;王金丽;左荣霞;严新民

    目的 探讨IFNγ基因的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Tag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Tag SNPs)与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哈尼族人群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傣族、哈尼族人群血样共600份,其中每个民族包含健康对照100名、HBV感染患者200例(包括100例HBV自限性恢复患者以及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对IFNγ基因的3个Tag SNPs(rs1861494、rs2069727和rs2069705)进行基因分型并构建单体型.结果 在傣族和哈尼族人群中,HBV感染组rs1861494位点CC基因型分布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傣族:x2=10.017,P=0.001;哈尼族:x2 =6.515,P=0.039),在C隐性的模式下(CC/TC+TT),HBV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傣族:P=0.035,OR=9.567,95%CI:1.166~78.499;哈尼族:P=0.027,OR=5.484,95%CI:1.216~24.726).在傣族人群中,慢性乙肝组rs2069705位点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显著高于自限性恢复组(基因型:x2 =8.112,P=0.017;等位基因:x2=4.066,P=0.044),在C隐性模式下(CC/CT+TT),慢性乙肝组与自限性恢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OR=2.295,95%CI:I.281~4.112).结论 IFNγ基因rs1861494位点CC基因型可能增加傣族和哈尼族人群HBV感染风险,而rs2069705位点CC基因型可能是傣族人群感染HBV后发展成慢性乙型肝炎的风险因素.

  • Cockayne综合征一例

    作者:赵振宇;李丽

    患者 女,30岁,因“走路不稳20年,伴不语半年”于2010年4月9日科院.患者从10岁开始智力较同龄人低,言语少,走路不稳,逐渐加重.近半年不语,表现为不能言语,偶尔能听懂别人问话,走路不稳,需别人扶持才能行走,有时伴有四肢和头部震颤、大小便失禁.无抽搐和意识丧失.既往有低血钙史,慢性肝病、脾大病史2年,曾在外地治疗,具体不详.1年前肝胆彩超示慢性肝病.未生育,无月经.患者系第1胎顺产,其母孕期无发热、感冒及用药史,父母非近亲联姻,有一弟弟健康,家族中无同类病患者.

    关键词:
  • 伴有双重t(8;21)及近四倍体核型的原始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一例

    作者:荆源;姜凤;王芳婷;林樉;方美云

    患者 男,27岁.因“咽痛伴皮肤瘀点半个月、齿龈出血5天”入院检查.查体:颈部、肘部、胫前散在瘀点,左膝部2块4cm×4 cm瘀斑,右腋下可及1枚黄豆大小的淋巴结,胸骨压痛,肝脾肋下未及.血常规检查:白细胞2.8×109/L,血红蛋白105 g/L,血小板9×109/L.分类:原始粒细胞0.36,早幼粒细胞0.03,杆状核粒细胞0.01,分叶核粒细胞0.03,嗜酸性粒细胞0.02,淋巴细胞0.55.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异常增生,以原始粒细胞(I型+Ⅱ型)为主,占79%,该类细胞体积较大,多呈类圆形或椭圆形,核浆发育明显紊乱,胞浆量中等,偏碱,可见空泡,边缘颜色较深,含少许紫红色颗粒,Auer小体易见;胞核多呈不规则形,可见凹陷、折叠、肾形等,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分布均匀,核仁可见.

    关键词:
  • 表现为正常男性的46,XX/46,XY嵌合体分析

    作者:章卫国;陈葆国;章鸯;戴美珍;陈雪娇;潘映秋;杨欢利

    患者 男,40岁,其妻于2013年11月孕18周时检查B超示胎儿畸形来院就诊.查体:体格健壮,胡须、喉结明显,表型及智力正常.身高173 cm,体重75 kg,第二性征和外生殖器发育良好,男性激素检查正常.夫妇为非近亲结婚,无不良嗜好,无孕期药物和化学毒物接触史.夫妇双方家族均无异常生育史.

    关键词:
  • MECP2重复综合征研究进展

    作者:章清萍;包新华

    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基因(methyl-CpG-binding protein 2 gene,MECP2;OMIM:300005)位于Xq28.该基因的点突变、重复或缺失突变都会造成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MECP2基因重复突变导致的疾病称为MECP2重复综合征,该综合征多发于男性,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智能发育迟滞、肌张力低下、语言发育落后、反复感染、癫痫发作、孤独症及孤独症样表现,并可有面部发育不良.患者重复的MECP2基因多由携带此突变的母亲遗传而来,少数为新生突变.女性携带者无临床表现的原因可能为X染色体非随机失活.MECP2基因重复的分子机制可能是由复制叉停滞以及模板交换导致的基因重排,或微同源序列介导的断裂点诱导复制所致.该疾病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而对高危家庭提供产前咨询及产前诊断非常必要.

  • 多系统萎缩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作者:侯漩;江泓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少突胶质细胞内包涵体是此病的特征性病理学标志物.长期以来,MSA被认为是散发性疾病,但近年来国内外报道了少数MSA家系,且研究发现其候选基因的某些变异可增加MSA的发病风险,这些表明遗传因素在MSA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钙/钙调蛋白依赖性丝氨酸蛋白激酶在胚胎发育及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作者:王雅清;袁栎

    钙/钙调蛋白依赖性丝氨酸蛋白激酶(calcium/calmodulin dependent serine protein kinase,CASK)属于膜相关鸟苷酸激酶家族,有多种转录本.其表达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异性,在胚胎期及成年组织中的分布明显不同,可通过翻译后修饰维持其活性.可被CDK 5和PKA磷酸化;可通过与SUMO1结合而受到SUMO化修饰调节.CASK在神经、精子、肾脏发育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与组织器官功能的实现密不可分,其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CASK可影响神经突触的形成与功能,基因突变可造成多种神经发育异常;参与精子发育成熟、精子的顶体反应,协助受精发生;CASK单独对肾脏发育无明显影响,它可以通过与DLG1相互作用而影响肾脏发育.

  • 西藏藏族群体30个常染色体InDel位点的群体遗传学研究

    作者:百茹峰;刘亚举;姜立喆;吕小娇;石美森

    目的 调查Investigator(R) DIPplex试剂盒中所包含的30个插入缺失多态性(insertion and deletion polymorphism,InDel)位点在西藏藏族人群中的群体遗传学数据,探讨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Investigator(R) DIPplex试剂盒对西藏地区226名藏族无关个体外周血样进行30个InDel位点分型检测,统计分析各位点的频率数据、群体遗传学参数,并与其他地区人群已有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经Bonferroni修正,除HLD114外,29个InDel位点基因型分布在藏族群体中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各位点不存在连锁不平衡现象.各位点平均杂合度为0.4125,平均个体识别率为0.561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3280,累积个体识别率为0.999 999 999 990;30个Indel位点的三联体累积非父排除率为0.987 849 91,二联体累积非父排除率为0.949 771 25.藏族与北京汉族的遗传距离小(0.0068),与新疆维吾尔族遗传距离大(0.0215).结论 Investigator(R) DIPplex试剂盒中包含的30个InDel位点在西藏藏族群体中具有较好的遗传多态性.

  • 三个新HLA等位基因A*24:224,A*24:225和A*24:257的测序鉴定

    作者:朱传福;张红卫;张毅;聂向民

    目的 鉴定3个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发现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A位点新等位基因A* 24:224、A* 24:225和A* 24:257.方法 应用双链直接测序分型技术进行中华骨髓库志愿者常规HLA分型,对其中HLA-A位点无完全匹配结果者,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测序分型方法进行新等位基因序列鉴定.结果 3例先证者在HLA-A位点分别有一个未知的新碱基序列,3个新序列均与HLA-A* 24:02:01:01为相近,但在第2外显子分别出现了1或2个的碱基取代,并导致相应的密码子及其编码的氨基酸的改变.结论 3个新碱基序列均确认为HLA-A新等位基因,分别于2012年11月和2013年11月被世界卫生组织HLA因子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HLA-A* 24:224、HLA-A*24:225和HLA-A* 24:257.

  • 380例智力低下和发育迟缓患者细胞遗传学分析

    作者:廖亚平;王春景;张鼎;胡爱武;赵亚光;段升伟;项平

    目的 探讨安徽北部地区智力低下和(或)发育迟缓的发病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并分析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患儿染色体核型的分布及特点.方法 应用传统细胞遗传学方法对380例有智力低下和(或)发育迟缓疑似DS患者进行核型分析,并结合高分辨显带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可疑患者进行鉴定.结果 在380例患者中,共发现异常核型293例,阳性率为77.11%,其中常染色体异常288例,性染色体异常5例.DS(21三体核型)为主要异常(73.95%),以单纯型21三体为主(89.68%).69.07%的DS患儿母育年龄<35岁.另检出罕见染色体异常7例,包括1例罕见的DS合并t(3;21;18)复杂易位核型.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智力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应注意加强育龄女性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 960份胎儿脐带血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作者:蔡美英;徐两蒲;李英;郭南;安刚;林娜;扶梅妹;林元

    目的 探讨脐带血染色体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孕24~38周具有脐带血穿刺指征的960名孕妇行脐带血穿刺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960份脐带血培养成功950份,成功率达99.0%.在培养成功的950份脐带血标本中,发现124例异常核型,异常率为13.1%(124 /950);异常核型以三体型为主,共72例,占58.9%(73/124);其次为染色体倒位20例,占16.1%.结论 胎儿脐带血染色体核型分析是必要、安全可靠的产前诊断技术之一,可满足大孕周孕妇对于产前诊断的需要,为判断胎儿是否有保留价值及其出生后是否有矫形手术的必要提供依据.

  • 快速产前筛查发现48,XXXX和48,XXYY综合征各一例

    作者:赵辉;李海霞;陈延冰;卢建;袁腾龙;何天文

    目的 探讨多重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在快速产前筛查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改良的多重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对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进行快速产前筛查.结果 发现两种少见多体型的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各一例.结论 选取多个性别短串联重复序列位点AMEL、SRY、DY448、DXS1187、DXYS218、X22等在筛选性染色体非整倍体方面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α地中海贫血胎儿核型分析中不同标本培养成功率的比较

    作者:吴坚柱;陈宝江;周祎;谢英俊;林少宾

    目的 比较α地中海贫血胎儿核型分析中不同标本的培养成功率并分析原因,为选择为合适的标本提供依据.方法 670对双方均为α地中海贫血携带者的夫妻因各种产前诊断指征行胎儿核型分析,根据不同的孕周穿刺取绒毛、羊水或者脐血进行培养,比较三者的成功率.以正常胎儿为对照组,比较α地中海贫血胎儿不同贫血程度时有核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分析脐血培养失败的原因.结果 中间型胎儿核型分析成功率脐血组显著低于羊水标本组(P<0.05);重型胎儿核型分析成功率脐血组显著低于绒毛组和羊水组(P<0.05).中间型组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有核红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的有核红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中间型和重型胎儿的淋巴细胞转化率低.结论 为提高培养成功率,双方均为α地中海贫血携带者的夫妻若需进行胎儿核型分析,首选穿刺标本为羊水或绒毛,尤其在B超发现胎儿水肿时.

  • 13330位孕妇孕中期产前筛查与诊断结果分析

    作者:周洪亮;陈西贵;韩春皓;张健;马运荣

    目的 对13 330位孕妇孕中期产前筛查与诊断的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提高产前筛查率、转诊率及降低假阳性率的方法.方法 对2013年5月至2013年10月自愿参加济宁市免费产前筛查的13 330位孕15~20周孕妇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中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的含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的含量及游离雌三醇(unconjugated oestriol,uE3)含量,用美国Lifecycle风险软件计算其中位数倍数(multiple of median,MOM),结合B超检查进行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及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的筛查.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切割值分别为1/270和1/350,开放性神经管缺陷切割值为AFP MOM>2.5.对于高危者根据条件选择无创基因检测或羊水穿刺术,对无创基因检测高危者进一步行羊水穿刺术,染色体培养分析.结果 2013年5月的筛查率为0.43%,与2013年10月的筛查率38.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3年5月筛查高危转诊率为44.4%,与2013年10月筛查高危转诊率91.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筛查的13 330位孕妇中,因胎儿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发现染色体异常胎儿9例,其中唐氏综合征7例,其他异常2例;在18三体高风险者中,发现染色体异常7例,其中18三体4例,其他异常3例,因AFP MOM>2.5者94例,结合B超检查,确诊开放性脊柱裂1例、无脑儿2例、死胎1例、B超与实际孕周不符者20例.结论 应用B超结合孕中期母血清标记物检测是筛查胎儿出生缺陷的有效方法.加强产前筛查与诊断的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提高产前筛查的筛查率与诊断率.

  • 人类外周血染色体G显带失败标本的补救措施

    作者:吴玥丽;赵玲;王莉;郑青华;孙世伟;张韶辉

    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对染色体核型分析G显带失败标本的处理效果,探索佳的补救措施.方法 实验组80份样本采用二甲苯脱油,固定液脱色后消化显带;对照组76份样本采用固定液脱油脱色后消化显带.结果 实验组处理后74份可进行核型分析,成功率为92.5% (74/80);对照组处理后51例可进行核型分析,成功率为67.1%(51/76).两组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78,P<0.01).结论 二甲苯脱油、固定液脱色后重新消化显带方法可对染色体G显带失败标本进行有效的补救,降低染色体检查的复查率.

  • 良性复发性眩晕一家系六例

    作者:潘礼寿;邓歆波;徐严明

    先证者(Ⅲ8) 男,61岁,因反复视物旋转30年,再发3个半小时科院.30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心慌、出汗,1~2min后开始感觉天旋地转,与体位无明显关系,发作时不敢睁眼,伴恶心、呕吐,无耳鸣、听力下降、耳胀,持续约半小时,于医院药物治疗(具体不详)后症状缓解,缓解后无任何不适.上述症状反复发作(7年间共发作6次),每次症状均类似,持续时间数十分钟至数小时不等,需药物干预才能够缓解.眩晕发作前1至数天多有感冒受凉史.22年前上述症状共发作2次,第2次由紧张诱发,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美尼尔病.发作及发作间期无耳鸣、耳朵闷胀疼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发作与体位无明确相关性.3个半小时前(晨起后约半小时)上述症状再次发作,持续无缓解,急诊科院.体格检查:初测听力正常,共济运动正常,余神经系统未见异常.颅脑CT未见异常.予异丙嗪25mg肌注后症状缓解,缓解后无任何特殊不适.

    关键词:
  • 弥漫性非表皮松解性掌跖角皮症一家系25例

    作者:夏汝山;杨莉佳;陈德昌

    先证者(图1,Ⅳ15),男,38岁.先证者于2岁左右掌跖出现干燥,逐渐增厚伴有角化.随着年龄增长,掌跖弥漫性角化过度明显加重,边界清楚,角化性皮损边缘有明显的红斑,表面粗糙、干燥;夏季潮湿多汗,有异味;冬季皲裂,疼痛;对工作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皮损表面呈松树皮状,掌纹深在.查体: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双侧掌跖可见弥漫性角化增厚,色泽蜡黄,对称分布,掌跖侧缘与正常皮肤有明显的红线作为界线(图2A,2B),指(趾)甲甲板稍增厚.

    关键词:
  • 一近亲婚配家系中血管瘤的发病情况

    作者:李庆丰;任雁林;刘俊峰;许津莉;陈丽华

    先证者 女,28岁,汉族,因右下肢、外阴蔓状血管瘤、脉管畸形合并晚期妊娠临产入院.查体:会阴处血管怒张.若采取阴道分娩,可致血管瘤破裂大出血,危及生命,故采取急诊剖宫产.可触及右下肢血管瘤有多处硬结,超声检查双侧下肢静脉血流:双侧股总、股浅、股深、腘、胫后静脉和大隐静脉血流通畅,未见血栓,右侧血流缓慢.血常规:白细胞10.82×109/L[正常参考值(3.5~9.5)×109/L],红细胞4.62×1012/L[正常参考值(3.8~5.1)×1012/L],血红蛋白126 g/L[正常参考值(115~150) g/L],血小板178×109/L[正常参考值(125~350)×109/L].凝血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为10.2s(正常参考值11~14 s),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35.5 s(正常参考值25~36 s).

    关键词:
  • 癌家族一家系六例

    作者:杨婷;徐捷;李奎;梁素华

    先证者(Ⅲ5) 女,46岁.2011年1月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大便带血,同年4月10日因“混合痔”在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术后便血症状缓解.半月后又因“卵巢包块”在垫江县人民医院行“腹腔镜右侧卵巢包块切除术”.病理检查提示“右侧卵巢黄体出血”.术后仍有便血症状且持续加重.5月11日再次至垫江县人民医院就诊,结肠镜检查提示“距肛缘11 cm处肠壁可见一环形新生物”;病理检查提示“直肠腺癌”.

    关键词:
  • 先天性白内障一家系三例

    作者:杨丽;陈玲

    先证者(Ⅲ3图1) 男,5岁.自幼双眼视物模糊,无眼部其他不适.查体:一般情况良好,智力发育正常.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1,左眼0.1.手术后双眼矫正视力:右眼0.8,左眼0.1,双眼外观正常,角膜透明完整.扩瞳后可见双侧晶状体中央混浊并向周围呈辐射状(图2),诊断为先天性双眼核性白内障.

    关键词:
中华医学遗传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