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华肿瘤杂志

中华肿瘤

中华肿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ncology 중화종류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9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3766
  • 国内刊号: 11-215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www.chinjoncol.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肿瘤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赫捷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经皮植入药盒肝动脉持续灌注治疗肝转移瘤

    作者:朱康顺;单鸿;李征然;黄明声;姜在波;关守海

    目的探讨5-氟脲嘧啶(5-Fu)和甲酰四氢叶酸钙(CF)经肝动脉持续性灌注治疗肝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无外科手术指征的肝转移瘤患者(其原发病灶均已做根除术),采取经皮经股动脉或左锁骨下动脉肝动脉内植入药盒,术后经药盒每个月连续5 d持续灌注5-Fu 500 mg/m2、CF100 mg/m2及地塞米松10 mg(d1~5),并选择顺铂、丝裂霉素、表阿霉素、环磷酰胺联合化疗.结果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47.1%.肿瘤负荷<25%者的有效率为60.6%,明显高于肿瘤负荷>25%者(34.3%,P<0.05).在随访的54例中,中位生存期为15.2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61.1%和35.2%.来源于胃肠癌肝转移者疗效较好,其中位生存期为17.6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68.4%和39.5%.全组无严重毒副作用或并发症,胃肠道及肝胆毒性较低.结论经药盒肝动脉持续性灌注5-Fu、CF及地塞米松是治疗肝转移瘤的较好方法,可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直肠类癌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孙英信

    直肠类癌属少见病,诊断则常因未能见到结构上的特征被延误,治疗也尚存分歧.现结合我院1979~1999年收治的8例直肠类癌患者的诊治情况及国内外的一些报道,就其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讨论.

  • 去甲长春花碱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兵河;袁抖;李青;张频;赵龙妹;周际昌

    去甲长春花碱(NVB)为半合成的长春碱类抗癌药,具有广谱抗癌作用.NVB及顺铂(DDP)单药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为观察NVB+DDP(NP)方案治疗乳腺癌的疗效,我们采用该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3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盐酸托泊替康治疗复发性晚期卵巢癌18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洪君;刘丽影;章文华;吴令英;张蓉;王桂香;李晓光

    目的观察托泊替康(Topotecan)单药及联合用药对复发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和毒性.方法 18例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分为3组:(1)单药组:Topotecan 1.2 mg/m2,静脉滴注,连续5 d,30 min内,每21 d重复;6例次,14个疗程.(2)双药组:Topotecan 0.7 mg/m2静脉滴注,连续5 d,30 min内;顺铂20 mg/m2第2,3,4天,每28 d重复;共4例次,7个疗程.(3)三药联合组:Topotecan 0.7 mg/m2静脉滴注,连续4 d;紫杉醇10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3 h;顺铂20 mg/m2静脉滴注,第2,3,4天,每28 d重复;共12例次,27个疗程.全组共18个疗程,平均2.7个疗程.结果 18例中,部分缓解3例(单药治疗1例;三药联合2例,其中1例为单药失败后改三药联合),稳定5例,进展10例,有效率16.7%.主要不良反应为Ⅲ~Ⅳ度白细胞减少10例(55.6%),发生在16个(33.3%)疗程;Ⅲ~Ⅳ度血小板减少6例(33.3%),发生在8个(16.7%)疗程;Ⅲ度红细胞减少6例(33.3%),发生在8个(16.7%)疗程上.结论 Topotecan系晚期卵巢癌经铂类及紫杉醇类药物治疗失败后的有效药物.单药Topotecan治疗失败后,可试用三药联合.

  • 肝癌介入治疗的相关因素与死亡时间关系探讨

    作者:程红岩;徐爱民;陈栋;贾雨辰

    目的分析肝癌介入治疗(TACE)几个因素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经过TACE治疗,在不同时间内死亡者195例.将患者的年龄、性别、灌注的化疗药物和碘油的剂量、术前肿瘤的大小、形态、转移、门静脉癌栓、术后复发、肝功能和AFP共分为15项变量,统计学采用Cox回归分析和Cox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结果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死亡率为49.7%和75.9%.死亡时间与门静脉癌栓、弥漫型肿瘤和多发性肿瘤有明显相关(P<0.05,P<0.000 1);肿瘤形态中弥漫型与多发性、单结节和巨块型间相差显著(P<0.05,P<0.001,P<0.001),死亡时间与其他各组在统计学上无明显相关性(P>0.05).患者死于肝昏迷为27.2%,消化道大出血为36.9%,肝功能衰竭为23.1%,全身衰竭为5.1%, 其他为7.2%.结论对部分肝功能不良的患者,TACE有加重肝功能损害和加速患者死亡的作用.对于肝癌患者,特别是有门静脉癌栓、多发性和弥漫型患者,治疗时应首先考虑全身和肝功能情况、肝脏对药物的耐受性,严格掌握时机、方法和剂量,术后保肝十分重要.

  • 胸腺瘤166例临床分析

    作者:葛棣;郑如恒;范虹;仇德惠

    目的对166例胸腺瘤进行临床分析,以探讨不同分期胸腺瘤手术的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1985年2月~2000年2月收治的166例胸腺瘤患者.按Masaoka分期法进行分期,Ⅰ期102例(61.4%),Ⅱ期28例(16.9%),Ⅲ期24例(14.5%),Ⅳa期12例(7.2%).对166例患者进行随访,分析不同分期胸腺瘤与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用寿命表法统计生存率.结果手术后死亡1例(0.6%),完整切除137例(82.5%).随访所有患者,逐年失访30例.10年生存率为56.8%,其中Ⅰ期为79.8%,Ⅱ期为51.6%,Ⅲ期为33.5%,Ⅳ期为0.结论胸腺瘤诊断仍需依靠临床与病理结合判断,治疗原则应尽可能广泛切除肿瘤,以达到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其预后与分期相关.

  • 带蒂大网膜胸腔移植在晚期肺癌减量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杨德康;吴哲凡;陈汉章;葛林虎;肖东;成向阳

    自1997年5月至2000年5月间,我们对36例支气管残端潜在有极大危险及有大量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的肺癌患者,术中采用带蒂大网膜胸腔内移植,有效预防了支气管残端瘘发生,并起到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重吸收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 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胆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钱军;秦叔逵;何泽明;王琳;陈映霞;邵志坚;刘秀峰

    目的评价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原发性肝胆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中晚期原发性肝胆癌共33例,其中肝癌29例,胆囊癌4例.单药As2O3注射液15 mg,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21 d为一周期,间歇2周重复.结果总缓解率15.2%,其中原发性肝癌PR 4例,NC 21例,PD 4例.缓解率13.8%;胆囊癌CR 1例,NC 2例,PD 1例.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度的骨髓抑制和肝功能损害.结论 As2O3治疗原发性肝胆癌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经皮肝穿刺注射无水乙醇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

    作者:李忱瑞;史仲华;郝玉芝;刘德忠;郭彦君;曾辉英;姜文浩;李槐;周纯武

    目的研究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注射无水乙醇(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PEI)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原发性肝癌87例,其中TACE组45例,TACE+PEI组42例.结果 TACE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6.7%、41.2%和21.4%,组织学检查仅26.1%的病变完全坏死;TACE+PEI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7.1%、85.7%和65.7%,组织学检查81.8%的病变完全坏死.两组间在生存率和肿瘤完全坏死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TACE+PEI疗效优于单纯TACE,是一种较好的综合治疗方法.

  • 胸腺瘤预后的Cox多因素分析及分期探讨

    作者:李鉴;汪良骏;张大为;张汝刚;张德超

    目的分析胸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和分期标准.方法将159例胸腺瘤临床资料输入计算机,运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应用Log-rang法和Cox多因素分析模型,进行回顾性预后分析及分期研究.结果经多因素分析,手术方式(OR=2.10)、肿瘤侵犯范围(OR=1.73)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临床病理分期应将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但未受侵者、以及与周围器官致密黏连者归入Ⅱ期(Ⅱa).同时,根据预后和手术情况,将肿瘤周围组织器官明显受侵,但常规手术能予完全切除者也归为Ⅱ期(Ⅱb),不能完全切除者为Ⅲa期,不能切除者为Ⅲb期.结论手术方式、肿瘤侵犯范围对预后影响大,可作为分期的佳指标,并根据其制定分期方案.

  • 姑息性放疗结合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

    作者:叶明;杨焕军;王丽娟;钱浩;蒋国梁;赵森

    目的评价姑息性放疗结合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82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在放疗前及放疗后均接受全身化疗.如为颅内多发转移者,给予全颅放疗,中平面剂量33~39 Gy/11~13次;如为单个转移者,先给予全颅放疗,中平面剂量30 Gy/10次,后缩野加量15 Gy/5次.放疗中同时给予20%甘露醇及地塞米松脱水治疗.结果全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46.7%和6.7%.伴有颅外转移组1,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32.4%和4.4%,仅有颅内转移者生存率为61.2%和8.8%,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3).两组的生存率分别为8个月和12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的病理类型、颅内转移灶数与生存率无关.对51例死亡者的调查显示,死于全身广泛转移合并多器官衰竭的占45.1%(23/51),死于脑转移的占29.4%(15/51),死于原发灶的占25.5%(13/51).在放疗中及以后的随访中,未观察到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放疗后每月一次的颅脑CT或MR随访中,未发现有明显颅内组织损伤的迹象.结论单纯颅内转移患者较合并颅外转移的生存率有明显提高,生存率与原发灶的病理类型、颅内转移灶数无明显相关性.

  • 89 锶内照射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楼岑;张大平;余林良;黄华诚;陈亮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89锶(89Sr)内照射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的应用范围、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对56例转移性骨肿瘤患者采用89Sr内照射治疗,分别从缓解骨痛、改善SPECT骨显象病灶和毒副反应三方面进行密切观察、随访.结果缓解骨痛的总有效率为76.8%,对前列腺癌和乳腺癌转移性骨肿瘤患者有效率达到81.8%以上.81.1%患者SPECT骨显象显示原发病灶有所改善.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轻度降低.结论放射性同位素89Sr内照射治疗转移性骨肿瘤有较好疗效.

  • 肺癌全肺切除233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振元;李玉;李厚文;殷洪年;胡永校;赵惠儒;张林;王者生

    自1978年8月至1996年11月,我们共手术治疗原发肺癌1 078例,其中全肺切除233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 经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细胞癌转移潜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作者:肖恩华;李锦清;张亚奇;陈敏山;郭荣平;李升平;林小军;李国辉

    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肝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不同化疗栓塞方法对nm23、ras癌基因表达产物的影响,以便从分子水平探讨TACE对肝细胞癌(HCC)转移潜能的影响.

  • 小肠腔外型平滑肌肉瘤的影像诊断

    作者:江容坚;骆江红;李勇

    小肠肿瘤由于解剖部位的关系,目前尚无较理想的检查方法,而影像检查的发展,使小肠肿瘤尤其腔外生长的肿瘤能得以发现.我们收集近10年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小肠腔外型平滑肌肉瘤15例,现报告如下.

  • 脾脏肿瘤31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永亮;黄志强;冯玉泉;周宁新;顾万清;张文智;黄晓强;刘荣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分析,了解脾脏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0年1月~2000年12月期间收治的31例脾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诊断依据、治疗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 31例脾脏肿瘤中良性肿瘤居多(20/31).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特点为脾实质内单发或多发结节.全部患者均是先行B超检查发现脾脏占位,其中19例又行CT检查,7例行MRI检查.7例脾囊肿通过B超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其中6例在手术后病理证实;9例脾脏转移性肿瘤通过影像学检查并结合病史在术前明确诊断,有5例经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另外15例脾脏病变,除1例因术前CT检查明确为脾脏淋巴管瘤而放弃手术外,其余14例则以脾脏肿瘤而行脾脏切除手术,术后病理明确诊断.全组31例患者中,25例行脾切除术,术后恢复均较顺利,无手术死亡.结论病史和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脾脏肿瘤的重要依据,术前不易鉴别良恶性肿瘤,手术效果佳.

  • 子宫平滑肌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

    作者:赖启明;石一复

    子宫平滑肌肿瘤(usMT)包括良性的普通子宫平滑肌瘤(LM)、恶性的子宫平滑肌肉瘤(LMS)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交界性子宫平滑肌瘤(BLM).BLM又可分为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CL)、奇异型平滑肌瘤(BL)、核分裂活跃型平滑肌瘤(MAL)、恶性潜能未定型平滑肌瘤(UMP )和不典型平滑肌瘤(AL)等5种亚型.为探讨usMT的细胞增殖活性,我们对93例usMT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银染核仁组织区(AgNOR)进行了研究.

  • 正常食管上皮和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丙二醛-DNA加合物含量

    作者:邢德印;宋南;谭文;林东昕

    目的研究正常食管上皮和食管癌组织中致癌性丙二醛-DNA加合物(M1-dG)含量,探讨DNA氧化损伤与食管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所有组织标本均来自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县,32例正常食管上皮标本来源于组织活检,30例食管癌组织标本来源于外科手术切除的食管癌.DNA中M1-dG加合物含量以32P-后标记方法测定.结果在全部正常食管上皮和癌组织DNA中均检测到M1-dG加合物,但其含量(中位数)在正常食管上皮中为3.4/108核苷酸(范围为1.7/108~55.4/108核苷酸),远低于食管癌组织的14.1/108核苷酸(范围为1.4/108~59.0/108核苷酸),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0 1).该加合物水平与受试者的性别、年龄、吸烟状态以及涉及酒精氧化产生自由基的细胞色素p4502E1基因多态性无明显相关.结论脂质过氧化产生的丙二醛对DNA的损伤可在食管上皮中累积,在癌组织中达相当高的水平,提示M1-dG加合物可能是导致食管癌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 肝细胞癌患者的谷胱甘肽转移酶M1基因型分析

    作者:邓卓霖;马韵;韦义萍

    目的研究广西黄曲霉毒素(AFB1)高危区肝细胞癌(HCC)患者谷胱甘肽转移酶(GST)M1的基因型.方法用GSTM1特异引物和PCR方法检测末稍血白细胞中的GSTM1基因,研究对象为:病理确诊的HCC患者162例(HCC组)、当地无癌成年人177例(对照Ⅰ组)和HCC低发区北京、河北青年40例(对照Ⅱ组).结果 GSTM1基因缺失(GSTM1-null)型在HCC组为102例,占63%;对照Ⅰ组为92例,占52%;对照Ⅱ组为13例,占33%.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GSTM1为AFB1Ⅱ期代谢解毒酶,遗传性缺失这种酶的个体对HCC的遗传易感性增高.广西HCC高发的因素,既有遗传易感性,又有AFB1高污染的环境因素,还有致癌病毒HBV和HCV等的协同致癌作用.

  • 肺鳞癌和肺腺癌中抑癌基因缺失的比较研究

    作者:安倩;刘勇;程书钧;高燕宁;黄进丰;张德超;冯晓莉;刘乐尧

    目的比较中国人肺鳞癌和肺腺癌中抑癌基因丢失的情况,分析抑癌基因在肺癌发生中的不同作用.方法选取位于13个抑癌基因侧翼(与基因紧密连锁)或位于基因内含子区的22个微卫星位点,对28例肺鳞癌和13例肺腺癌标本进行杂合缺失分析.结果 FHIT、p53、IFNA、VHL和p16基因在肺鳞癌和肺腺癌中均有高频率的杂合缺失,而PRLTS、PTEN和p57基因的杂合缺失率在肺鳞癌和肺腺癌中有明显差异.结论在肺鳞癌和肺腺癌发病过程中可能有不同的抑癌基因失活,其中PRLTS可能对肺腺癌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 186例乳腺癌患者BRCA1基因突变检测

    作者:赖春宁;王建安;黎燕;沈倍奋;江泽飞;宋三泰

    目的分析186例散发乳腺癌患者肿瘤易感基因BRCA1(breast and orarian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BRCA1)突变情况及突变位置.方法应用PCR-SSCP(single-stranded canformational polymorphs, SSCP) 和直接测序方法定位,检测乳腺癌部分患者部分BRCA1基因外显子和内含子与外显子之间接拼区突变及突变位置.结果 186例患者中,有13例发生BRCA1基因突变,突变例数占总例数的7.0%,其中8例突变位置在内含子与外显子的拼接区,5例突变位置在外显子上.结论筛查BRCA1基因突变对于乳腺癌患病风险评估、发病检测、早期诊断及基因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新基因1A6定位及在肿瘤中的双色荧光原位杂交分析

    作者:郑淑芳;柯杨

    目的了解定位新基因1A6在不同组织来源肿瘤中的状态.方法用单色FISH法将载于质粒的1A6基因小片段cDNA定位于C组某一染色体长臂, 根据该基因测序结果设计8对引物,通过PCR在PAC文库中筛选目的基因的基因组DNA.用切口翻译法分别用红绿荧光直接标记12号α-卫星重复序列和1A6基因组DNA,采用双色荧光共杂交的方法定位1A6基因,并对其及12号染色体进行了数量分析.结果 1A6基因定位于12q23.2-23.3.1A6基因在乳腺癌、卵巢癌及胃癌细胞株中双色FISH的绿红信号比(R值)为0.96~1.01,在胃癌组织印片中R值为0.93~1.11.12号染色体在乳腺癌细胞株BMI中的双体率87.7%,三体率7.4%;在卵巢癌细胞株SKOV3中的多体率100%,其中五体率67.6%;在胃癌细胞株BGC823中的多体率为83.1%,其中三体率为71%.在实体瘤胃癌组织印片中,86.4%(19/22)的病例12号染色体以双拷贝为主.结论 1A6基因在实体瘤胃癌组织及肿瘤细胞株(BGC823、SKOV3、BMI)中均无明显扩增和缺失,推测其在肿瘤中的作用方式不是扩增或缺失.12号染色体数目在不同组织来源肿瘤细胞株中各异,意义有待探讨.

  • 富硒大蒜对体内外人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作者:唐福;周静;谷连坤;邓大君;夏弈明;杨文婕

    目的比较富硒大蒜、普通大蒜、亚硒酸钠以及普通大蒜与亚硒酸钠混合(蒜硒联合)处理影响人胃癌细胞生长的能力.方法利用细胞计数、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和裸鼠瘤体积测定等方法,观察富硒大蒜水溶物对离体培养的MGC803胃癌细胞系及其在裸鼠皮下生长的影响.结果(1)在离体条件下,富硒大蒜对MGC803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与等蒜量普通大蒜作用强度相似;等硒量亚硒酸钠抑制作用弱,蒜硒联合抑制作用强.(2)富硒大蒜、普通大蒜和亚硒酸钠处理24 h后,未同步化的细胞G1期增多,已同步化的细胞S期增多;蒜硒联合处理则使未同步化和已同步化细胞G2+M期增多.(3)4种处理24 h后,同步化细胞的Cdk2-CyclinE和Cdk4-CyclinD1复合物蛋白含量均降低.(4)饲喂Balb/C裸小鼠含1.67%富硒大蒜粉(含硒2 μg/g)的饲料,对移植瘤生长的抑制率达29.92%;0.83%富硒大蒜、1.67%普通大蒜和4.38 μg/g亚硒酸钠(含硒2 μg/g)处理组未见明显抑制作用.(5)0.83%富硒大蒜处理可诱发裸鼠单核细胞包裹肿瘤.结论富硒大蒜能够抑制MGC803细胞在体外的生长,主要作用在于蒜.富硒大蒜对裸鼠移植胃癌有抑制作用,作用比普通大蒜和亚硒酸钠强.

  • 维甲酸导致多药耐药的机制初探

    作者:李成荣;付劲蓉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导致瘤细胞多药耐药(MDR)的可能机制.方法以ATRA和IL-4分别处理肝母细胞瘤系HepG2细胞,观察瘤细胞增殖活性、甲胎蛋白分泌及细胞周期分布等生长特性改变;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查p53、bcl-2及P-糖蛋白(P-gp)表达,用原位杂交观察c-jun及c-myc mRNA表达;以四氮甲基唑蓝(MTT)生物活性检查药物敏感性.结果 ATRA及IL-4均能诱导HepG2细胞分化:ATRA处理可导致HepG2细胞对多种化疗药物耐受(耐药倍数1.6~3.1倍),IL-4处理则增加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逆转倍数4~17倍).ATRA处理使瘤细胞P-gp表达从(54.2±8.6)%增加到(98.5±1.4)%,P<0.01;IL-4降低P-gp表达(25.4±7.3)%,P<0.01.IL-4和ATRA处理均能降低瘤细胞c-jun及c-myc mRNA表达.IL-4处理增加瘤细胞p53表达,降低bcl-2表达,而ATRA处理对二者的表达无影响.结论 IL-4和ATRA诱导HepG2细胞分化过程中,药物敏感性变化与分化程度、原癌基因c-jun、c-myc表达无关;ATRA所致的P-gp表达增加可能为 MDR的直接作用因素;p53(或bcl-2)可以参与调节分化过程中药物敏感性变化.

  • 人鼻咽与鼻咽癌组织p53调节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

    作者:李虹;韩为农;张玲;谢鹭;姚开泰

    目的用cDNA Array比较鼻咽癌组织及正常组织基因表达谱,研究鼻咽癌组织内p53调节基因表达差异.方法 Atlas人类肿瘤cDNA表达阵列7742-1滤膜杂交后,用AtlasImage 1.01a分析膜杂交结果, RT-PCR反应验证膜杂交结果,免疫组化证实基因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改变.结果在588个肿瘤相关基因中,共有134个基因表达上调,88个基因表达下调.膜上有p53调节基因 32种,其中13种显示差异表达,有11个表达上调,2个表达下调.结论在鼻咽癌组织内,p53的功能失控,MDM2、p21和 Bax可能对鼻咽癌细胞的生长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 肺癌穿刺标本p16基因mRNA表达的研究

    作者:汪栋;叶玉坤;苏长青;孙向东

    p16基因作为调控细胞周期的抑癌基因[1],在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与Rb基因有可能共同构成肺癌基因分型诊断的基础[2].肺癌早期病理诊断一直是国内外医学界的难题,采用肺癌早期诊断立体定位仪[3],能为1 cm左右肺小病灶快速准确三维立体定位穿刺进行细胞病理诊断.我们采用RT-PCR方法,研究肺癌微小量穿刺标本中p16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并与我们前期研究的肺癌标本p16基因表达异常情况进行对比,探索RT-PCR在肺微小量穿刺标本p16基因mRNA表达检测中的作用,以及肺癌穿刺标本p16基因mRNA表达在肺癌早期基因分型诊断中的意义.

  • 转染连接蛋白基因对人脑胶质瘤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及其生长变化的研究

    作者:夏之柏;浦佩玉;黄强;王春艳;尤永平;王广秀

    目的研究连接蛋白(Cx)基因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的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及其增殖的抑制作用,探索以Cx43基因治疗胶质瘤的可行性.方法将含Cx43cDNA的质粒,以脂质体介导转染Cx43表达缺失的TJ905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通过Northern印迹杂交、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x43mRNA及蛋白表达,划痕标记荧光染料示踪技术(SLDT)检测GJIC,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转染后TJ905细胞有不同程度的Cx43mRNA和蛋白表达及GJIC恢复.Cx43表达水平高的克隆细胞增殖明显下降,细胞凋亡并未增加.结论 Cx43基因及GJIC在恶性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恶性胶质瘤基因治疗的优选靶的之一.

  • 重组人IL-15诱导的黏附性NK细胞及其免疫学特性初探

    作者:房静;田志刚;张彩;魏海明;孙;孙安源

    目的初步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rhIL)-15诱导的黏附NK细胞的免疫学特性.方法首先经淋巴细胞分离液、贴壁黏附及尼龙毛柱黏附对外周血NK细胞进行初步分离,然后联合使用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和T细胞Panning法进一步纯化NK细胞,流式细胞仪鉴定NK细胞并检测其纯度.应用rhIL-2(6 000 U/ml)和rhIL-15(6 000 U/ml)诱导纯化的NK细胞(R-NK)转变为黏附NK细胞(A-NK),再用细胞计数法、MTT法和RT-PCR方法检测两种细胞因子诱导所得A-NK细胞的增殖和杀伤活性等.结果 rhIL-15诱导的A-NK细胞在黏附率、增殖活性和细胞毒活性方面均显著高于rhIL-2诱导的A-NK.结论 IL-15是优于IL-2的A-NK细胞诱导剂.

  •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结肠癌LoVo细胞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少骥;张志德;赵宏;傅建新

    目的建立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标记的结肠癌细胞系.方法构建含EGFP单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G1FP,用脂质体转染结合交互感染的方法获得高滴度的双嗜型EGFP病毒,并转导人结肠癌细胞系LoVo;EGFP基因的转移与表达分别以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结果将G1FP载体转染的GP+E-86和GP+envAm12细胞共培养2周后,取单嗜型EGFP病毒感染双嗜型包装细胞获得病毒生产细胞Am12/G1FP,所有细胞均表达高水平的EGFP,其滴度为1.1×105感染性颗粒/ml.双嗜型EGFP转导的LoVo细胞可稳定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信号.PCR分析显示,LoVo/GFP细胞内整合有EGFP原病毒.结论 LoVo/GFP细胞可长期表达荧光,可为体内研究结肠癌微转移提供有效模型.

  • 上皮来源的肿瘤细胞表达免疫球蛋白A

    作者:黎明;唐敏;邓锡云;曹亚

    目的证实上皮来源的肿瘤细胞表达免疫球蛋白,确定所表达的免疫球蛋白的类别.方法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及ELISA等方法检测MCF-7(人乳腺癌细胞系)、SW480(人结肠癌细胞系)、MGC(人胃癌细胞系)、HeLa(人宫颈癌细胞系)、CNE1-LMP1(稳定表达LMP1的鼻咽癌细胞系)、HNE2(鼻咽癌细胞系)和Tet-on-LMP1-HNE2(受四环素诱导可调控的鼻咽癌细胞系)等7种上皮来源的细胞系的细胞蛋白提取液及培养上清中的免疫球蛋白.结果在7种上皮来源的瘤细胞系的蛋白提取液及培养上清中均检测到了人免疫球蛋白A.结论上皮来源的肿瘤细胞表达免疫球蛋白A.

  • 经直肠腔内超声诊断精囊平滑肌肉瘤一例

    作者:黄苏里;郝玉芝;鲁海珍

    精囊平滑肌肉瘤十分罕见,我们应用经直肠腔内超声诊断1例,并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 乳腺癌甲状腺转移一例

    作者:张双民;宋华峰;叶大雄

    患者女,42岁.因左乳肿物8个月,于2000年8月16日入院.患者无吸烟等不良嗜好,无肿瘤家族史.查体:左乳头内陷,乳晕周围皮肤橘皮样改变,乳晕下方可触及10 cm×12 cm肿物,质地硬,活动.左腋窝可触及肿大融合淋巴结,左锁骨上和左颈部亦可扪及肿大淋巴结.左侧甲状腺肿大,质地较硬.B超、CT及同位素检查未见肝、肺和骨转移.诊断:左乳腺癌T4N2M1,临床Ⅳ期.术前安素泰210 mg加表阿霉素60 mg化疗1次,1周后见左锁骨上淋巴结明显缩小.2000年8月30日行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理诊断:左乳腺侵袭性导管癌,并左腋窝淋巴结转移13/13.免疫组化:PCNA+++,ER+++,PR+++,p53+.术后按照术前方案化疗两次,间隔21 d.发现左颈部淋巴结较化疗前缩小,但仍能扪及淋巴结.9月26日行左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发现左甲状腺明显肿大,质地较硬,将左甲状腺连同峡部一并切除,并行左颈部淋巴结清扫.病理诊断:左甲状腺转移性低分化腺癌,来源乳腺.左颈深、颈浅淋巴结转移7/12.免疫组化检查:PCNA++,ER++,PR++,CEA-.放疗25次.随访5个月,未见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 胸椎脊索瘤一例

    作者:陶晓娟;孙波;戴建平

    患者男,50岁.无明显诱因后腰部持续性疼痛并向右下肢放射4个月,双下肢麻木、走路不稳、着地空虚感3个月.查体:T10平面以下针刺感觉减弱,以右侧为主,右下肢精细触觉弱,双下肢肌萎缩,肌张力正常,左下肢肌力Ⅴ-,右下肢肌力Ⅳ,Babinski(±).MR表现:平扫T11、12椎管内外偏右侧有不规则分叶状混杂信号影,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边界不清,T11椎体及T11、12椎弓棘突椎间关节骨质结构破坏,信号不均匀降低呈蜂窝状,相应阶段硬膜外脂肪受压消失,蛛网膜下腔受压闭塞,脊髓明显受压变形移位.增强扫描呈不规则强化(造影剂为北陆公司磁显匍胺,0.1 mmol/kg).

    关键词: 胸椎肿瘤 脊索瘤
  • 乳腺癌保乳手术的几个关键问题

    作者:张保宁;余子豪

    乳腺癌传统根治术-Halsted手术创建于1894年,这一术式的诞生对当时肿瘤外科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沿用了一个多世纪.随着生物免疫学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癌细胞转移无固定模式,区域淋巴结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免疫作用,但不是癌细胞滤过的有效屏障,血流扩散更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观点成为早期乳腺癌行乳房保留性手术的理论依据.1954年Musta-kallio首先报道了乳腺癌行肿瘤局部切除后放疗,在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的患者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后,许多学者对乳腺癌行保乳手术进行了研究.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表明,早期乳腺癌行乳房保留性手术及放疗收到了与传统根治术和全乳切除手术同样的效果.近年来,保乳手术在美国占全部乳腺癌手术的50%,新加坡占到70%~80%,日本超过30%,而我国尚占不到10%.究其原因:(1)我国社会舆论的支持力度不够,医患双方对乳腺癌行乳房保留性手术的可靠性缺乏足够的认识.(2)施保乳手术淋巴结解剖的范围不够和保乳形体美容效果差.(3)术后放疗的技术需进一步推广.随着保乳手术在全球的广泛开展,其发展趋势表现为手术适应证的扩大和手术技术的提高.为此,我们就乳腺癌保乳手术的进展及开展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做一说明,抛砖引玉,以促进我国该项技术的开展与提高.

  • 全肝血流阻断法在无血切肝术中的应用

    作者:余正平;徐正铿

    靠近下腔静脉的肝肿瘤切除易伤及腔静脉,第二肝门的肝静脉和第三肝门的肝短静脉,有导致大出血的可能.1992年7月-1999年12月间,我们通过一种新的途径,对12例患者进行全肝血流阻断,顺利切除肿瘤.该方法简便易行,现介绍如下.

中华肿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