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华肿瘤杂志

中华肿瘤

中华肿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ncology 중화종류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9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3766
  • 国内刊号: 11-215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www.chinjoncol.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肿瘤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赫捷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纵隔脂肪肉瘤5例的外科治疗

    作者:田大力;殷洪年;赵惠儒;胡永校;陈东义;李厚文

    纵隔脂肪肉瘤较少见.我院自1992年8月至1999年10月共收治5例,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放化疗的疗效评价

    作者:梁寒;PM.Schlag

    目的分析临床病理变化特征,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手术前放化疗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36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行手术前放化疗.放疗总剂量为45 Gy,每周5次,每次1.8 Gy.全身化疗共2个疗程,四氢叶酸(folinic acid, FA)50 mg,静脉滴入,随后静脉给予5-Fu 300 mg/m2.手术后2~4周开始追加2~4个疗程化疗.辅助治疗完成后4~6周采取手术治疗.结果仅有2例(5.6%)患者出现Ⅲ度造血系统毒性反应,全组未出现Ⅲ~Ⅳ度胃肠反应、皮肤或泌尿系急性毒性反应.全部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并发症为13.8%,未发生远期并发症.经过术前辅助治疗,肿瘤的平均直径平均缩小28.0%.4例(11.1%)达到病理完全缓解,病理总有效率(CR+PR)为77.8%,肿瘤分期下降率达到52.8%.辅助治疗后,淋巴结的阴转率达到60.0%,淋巴结总阳性率由83.0%降至37.0%.结论术前放疗+全身化疗安全可靠,能使部分肿瘤病理完全缓解,缩小原发瘤,减少了局部淋巴结转移率,从而达到降低肿瘤分期,提高了手术的疗效.

  • 临床T2N0M0胸上中段食管癌的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

    作者:赵快乐;汪洋;施学辉

    目的分析临床T2N0M0胸上中段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疗效、副反应及失败原因.方法回顾分析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临床分期T2N0M0胸上、中段食管鳞癌53例,放射方法均为前2/3疗程常规放疗,每次1.8 Gy,共41.4 Gy左右;后1/3疗程缩野改为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每天2次,1.5 Gy/次,共27 Gy左右.全疗程40~49 d,总剂量为67~70 Gy/40~43 Fx.结果53例患者1,2,5年生存率分别为89.9%、66.8%和51.2%;1,2,5年局控率分别为92.1%、87.1%和87.1%.死亡17例,其中死于未控和局部复发5例,占29.4%;远处转移9例(含2例伴有淋巴结转移),占52.9%;淋巴结转移5例(含2例伴有远处转移),占29.4%;食管出血1例,占5.9%.多因素分析显示,病变部位是其独立的预后因素,胸上段优于胸中段.结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可作为治疗胸上、中段早期食管鳞癌的首选方法之一.

  • 经皮微波热凝治疗肝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夷;陈汉;吴孟超;周伟平;尉公田;王培军;李晓燕

    目的经皮微波肝穿刺对肝癌进行热凝损毁,观察其对肝癌的作用疗效.方法 52例患者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下, 使用2450MHz微波微型穿刺天线,在B超引导下直接经皮穿刺进入肝癌瘤体内,对其进行热凝固.结果 52例患者的97个瘤体中,直径均<3 cm的肿块61个(62.9%)能1次手术热凝损毁,其中57个(93.4%)经CT或MRI检查,并随访6~12个月,提示瘤体热损毁后未见复发;3~5 cm的肿块36个(37.1%),分2次手术,术后6个月CT或MRI检查提示,27个热凝损毁(75.0%),9个大部分热凝损毁(25.0%).经皮微波热凝治疗(PMCT)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副作用和其他并发症.结论 PMCT治疗肝癌,尤其对直径<3 cm的瘤体疗效可靠,对>3.5 cm或<5 cm的瘤体仍具有大部分或完全热损毁的作用.

  • 纵隔镜的诊断价值及在肺癌分期中的应用

    作者:王欣;黄植蕃;戎铁华;吴秋良;梁小曼;杨名添;曾灿光;龙浩;林鹏;傅剑华

    目的探讨纵隔镜对纵隔肿瘤的诊断价值以及在肺癌分期中的应用.方法 41例患者接受了经颈纵隔镜检查术或(和)前纵隔切开术,其中纵隔肿瘤或不明原因淋巴结肿大12例,临床怀疑为肺部恶性肿瘤3例,肺癌治疗前纵隔淋巴结分期不明26例.结果 12例纵隔肿瘤或纵隔不明原因的肿大淋巴结经颈纵隔镜或(和)前纵隔切开术后,经病理明确诊断为恶性胸腺瘤1例、转移性肺癌1例、转移性腺癌1例、纵隔淋巴结淋巴滤泡增生1例、成熟性畸胎瘤1例、结节病1例和肺炎性假瘤1例,结核3例,余2例未能确诊;诊断符合率为83.3%.41例中有 3例临床怀疑为肺部肿瘤,经颈纵隔镜检查1例诊断为结核;2例未能确诊,后经胸腔镜和剖胸探查诊断,1例为肺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为肺炎性假瘤. 26例肺癌纵隔镜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100%.全组术后切口感染1例,无其他合并症.结论纵隔镜对诊断纵隔肿瘤和对肺癌的分期安全准确.

  • 希罗达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晓晴;宋三泰;管忠震;吴世凯;段玉峰;于静新

    目的评价希罗达(xeloda)单药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希罗达单药每天2 510 mg/m2,分早晚2次口服,连续服用2周,休息1周为一个周期.每例患者至少进行1个周期的治疗.结果 22例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患者中,无完全缓解(CR)患者,部分缓解(PR)8例,总有效率36.4 %.病情稳定(SD)10例,病情进展(PD)4例,临床获益患者(CR+PR+SD)18例(81.8 %).蒽环类及紫杉类治疗失败患者的有效率为30.0%~33.3%.常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皮肤色素沉着、恶心、呕吐、厌食、疲劳,少数患者出现口炎、头晕、腹泻和胸闷.36.4%的患者有轻~中度贫血和白细胞下降,1例Ⅳ度骨髓抑制,个别患者胆红素和丙氨酸转氨酶轻度升高.结论希罗达是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有效的药物,尤其是对蒽环类及紫杉类治疗失败的患者仍有效.治疗过程中患者耐受好,不良反应轻.

  • 大剂量醛氢叶酸联合氟尿嘧啶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头颈与消化道癌56例

    作者:许德明;陈国权;李声谊;蔡永广;陈焕伟;凌华海;李子庆

    目的探讨治疗头颈与消化道癌实用有效的化疗方案.方法采用大剂量醛氢叶酸(HD-CF)+5-氟尿嘧啶(5-Fu)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持续滴注48 h,治疗头颈与消化道癌56例,每例患者平均3.8个周期(2~6周期).结果全组患者有效率(CR+PR)为35.7%,临床受益率达80.4%.不良反应为外周静脉炎、骨髓抑制、口腔溃疡和恶心呕吐等,但多为Ⅰ~Ⅱ度.结论大剂量醛氢叶酸+5-氟尿嘧啶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持续滴注48 h,治疗头颈与消化道癌疗效较满意,经济实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 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对大肠癌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作者:林清;李志霞;张立军;张树荣;徐工学;郭连瑞;安大力

    目的分析评价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对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探讨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对肿瘤细胞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 28例(同意入组研究)大肠癌患者随机分成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组(12例)和对照组(16例).术前动脉灌注化疗采用动脉造影技术,经肿瘤营养动脉给予5-Fu 1 000 mg,表阿霉素60 mg,丝裂霉素10 mg.全部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切除标本分别行常规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Ⅷ因子相关抗原染色)测定大肠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微血管密度计数采用Weidner方法分别计数癌中心、癌黏膜表面及癌旁组织的微血管数.结果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组大肠癌组织中心、癌黏膜表面及癌旁组织的MVD分别为40.46±7.06、52.27±18.40和49.92±8.15;对照组大肠癌组织中心、癌黏膜表面及癌旁组织的MVD分别为46.09±12.21、73.44±22.06和51.94±12.64.两组之间癌黏膜表面的MVD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癌旁组织及癌中心组织M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可以降低大肠癌组织黏膜表面的微血管密度.

  • 肝外胆管癌影像学诊断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

    作者:周经兴;梁碧玲;黄穗乔;刘庆余

    目的通过肝外胆管癌的影像学诊断,探讨MR胆胰管造影(MRCP)对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外胆管癌,其中行超声波检查(US)60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52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20例,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9例,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20例.根据各种检查方法显示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定位诊断准确率US为81.7%,CT为84.6%,ERCP为75.0%,PTC为88.9%,MRCP为100%;定性诊断准确率US为73.3%,CT为82.7%,ERCP为75.0%,PTC为88.9%,MRCP为95.0%.结论 MRCP对肝外胆管癌诊断定位和定性优于US、CT、ERCP及PTC.

  • 颅骨肿瘤119例临床分析

    作者:孟国路;赵继宗;吕刚;刘巍

    目的探讨颅骨肿瘤的常见病理类型、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手术治疗的颅骨肿瘤病例,对其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以及生存情况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共行神经外科手术122次,3人行手术2次.全切除手术75次,近全切除手术24次,部分切除手术22次,1例患者行活检手术.外生型肿瘤43例(36.1%),内生型肿瘤27例(22.7%),混合生长型肿瘤49例(41.2%).随诊85例患者中,78.6%的患者术后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16.6%的患者术后生活可以自理,生活需要照顾以及随访期间死亡的患者各2例.结论积极的手术治疗可以达到明确诊断,延缓神经功能缺损的发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以及美容等目的.

  • 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的放射治疗

    作者:王淑莲;李晔雄;余子豪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605例T1~2N0~1M0乳腺癌患者接受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后的治疗情况,149例患者单纯手术,135例术后放疗,113例术后化疗或三苯氧胺治疗,208例术后化疗或三苯氧胺治疗加放疗.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和Log rank检验.结果单纯手术组与手术+放射治疗组的10年局部区域复发率分别为18.7%和7.5%(P=0.017),总生存率分别为82.1%和81.1%(P=0.618),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5.2%和71.6%(P=0.457).术后放射治疗能显著降低局部区域复发率,但对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无明显影响.单纯术后全身治疗组和术后全身治疗+放射治疗组的10年局部区域复发率分别为21.1%和9.5%(P=0.001),总生存率为75.5%和85.0%(P=0.020),无瘤生存率为59.3%和70.2%(P=0.003).术后放射治疗+化疗不仅可显著降低局部区域复发率,还可提高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对腋窝淋巴结数≥4个接受全身治疗的患者,放射治疗有明显的疗效,能显著降低局部区域复发率,提高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这组患者未放射治疗组和放射治疗组的10年局部区域复发率分别为40.1%和15.1%(P=0.001),总生存率为54.4%和67.1%(P=0.040),无瘤生存率为30.5%和57.3%(P=0.001).结论对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4个的患者,术后放疗能显著降低局部区域复发率,提高生存率.建议对这部分患者做常规术后放疗.

  • 声门上喉癌的手术治疗(附182例报告)

    作者:张立强;栾信庸;潘新良;解光;许风雷;刘大昱;雷大鹏

    目的探讨声门上喉癌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182例声门上喉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按1997年UICC修订案分期,Ⅰ期11例,Ⅱ期45例,Ⅲ期49例,Ⅳ期77例.根据病变情况不同,采用相应的切除及修复方式.结果全组喉部分切除术占78.6%(143/182);Ⅲ、Ⅳ期患者中,喉部分切除术占69.8%(88/126).喉部分切除术拔管率为81.8%(117/143).全组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9%和67.3%,Ⅲ、Ⅳ期喉部分切除术患者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9%和57.4%,Ⅲ、Ⅳ期全喉切除术患者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5%和67.0%.Ⅲ、Ⅳ期喉部分切除术与全喉切除术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晚期声门上喉癌保留喉功能是可行的.熟练掌握多种修复方法,择优采用,可提高喉功能的保留率.

  • 气管或隆凸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问题的处理

    作者:毛友生;张汝刚;张德超;汪良骏;张大为;杨林;程贵余

    目的总结治疗气管、隆凸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问题的经验,探讨防治这类肿瘤患者术后严重呼吸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气管或隆凸部肿瘤患者的术前肺功能改变、手术后并发症、手术方式和围手术期呼吸问题的处理.结果术前29例(76.3%)患者有肺通气功能障碍.术后21例患者共发生45例次并发症,其发生率为55.3%(21/38),其中呼吸道并发症占80.0%.17例患者隆凸全肺切除术或隆凸切除及成形术后,发生并发症28例次;21例其他术式的患者,发生并发症17例次.本组死亡4例,死亡率为10.5%.结论纤支镜引导直视下清醒插管、正确的术式选择、精良的吻合技术、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积极抗感染和营养支持是防治围手术期呼吸道并发症的必要手段.

  • 肺癌淋巴结微转移灶检测对分期和预后的影响

    作者:郑如恒;葛棣;乔玉磊;石美鑫

    目的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淋巴结微转移灶进行检测,研究其对分期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39例NSCLC患者,在常规病理检测阴性的淋巴结中,运用免疫组化检测细胞角蛋白(CK)的办法,检测微转移灶的存在,分析CK(+)与分期和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39例患者中,CK(+)和CK(-)患者的生存期分别为32个月和48个月(P=0.017 8).Cox回归模型的多因素分析显示,(1)临床分期(2)有无复发、远处转移这两个因素均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因素(P=0.028 8,P=0.005 3);而有无淋巴结微转移灶并不能作为一项独立的预后因素(P=0.774 0).结论淋巴结中微转移灶的检测可以补充目前肺癌的分期方法,有微转移灶患者的预后要比无微转移灶者差.

  • 食管癌前细胞DNA含量及多基因表达的定量检测

    作者:左连富;林培中;齐凤英;张林西;郭建文;刘江惠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发区人群食管上皮癌变过程中的早期分子改变及早期癌变机理.方法自食管癌高发区采集食管黏膜上皮细胞,碘化丙啶(propidium lodide,PI)染色进行DNA含量及倍体测定;对各基因蛋白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标记,采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DNA含量在癌形成时明显增高,二倍体细胞显著减少,而异倍体细胞明显增多,在癌细胞组异倍体率为84.2%;同时p53蛋白有明显积聚,而抑癌基因p16有明显缺失.在癌细胞组p53及cyclin D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均为100%(5/5、6/6).结论在癌形成早期,DNA含量及异倍体率增加,癌基因cyclin D1表达增高,抑癌基因p16缺失及p53蛋白积聚.食管上皮癌形成时已有多个分子事件发生.

  • 恶性肿瘤与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作者:刘秀巧;王淑娟;吴振茹;孙巍;万文徽

    目的通过监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研究其在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ACL-200血凝分析仪对43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浆进行FIB测定.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的FIB水平较非恶性肿瘤患者显著升高;部分化疗后好转的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的FIB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复发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FIB水平再次升高.结论 FIB在辅助诊断恶性肿瘤、监测疗效及评估预后方面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原发性肝癌甲胎蛋白升高对机体免疫系统抑制的观察

    作者:郑亮;叶玲丽

    原发性肝癌(PHC)患者多数甲胎蛋白(AFP)升高,但有关AFP免疫学特性的临床研究报道很少.我们运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查PH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观察AFP升高对机体的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

  • 阿米福汀保护肾脏的疗效观察

    作者:崔慧娟;张树军;李佩文;管忠震;孙晓菲;沈铿;吴明;胡小电;刘淑俊;邸立军;张树才

    目的观察阿米福汀(amifostin)保护肾脏免受顺铂(DDP)损害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和安全性.方法 193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化疗加阿米福汀组(观察组)和单纯化疗组(对照组),观察组102例,对照组91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于疗前和疗后不同时期分别测定其血象、血钙、肝功能、血尿素氮(BUN)、肌酐(Cr)、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与肌酐比值(NAG/C)和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MAB/C).结果观察组2个疗程的第2天,其MAB/C与疗前的差值低于对照组第2天的MAB/C与疗前的差值,经统计学检验,P<0.05.观察组2个疗程的第4,6,10,14天的MAB/C与疗前的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对应点与疗前的差值,经统计学检验,P<0.01.观察组第1个疗程第4,6,10天及第2个疗程的第2,4,6,10,14天的NAG/C与疗前的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对应各点与疗前的差值,经统计学检验,P<0.01;观察组第1个疗程第2天和第14天的NAG/C与疗前的差值亦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P<0.05.结论阿米福汀可以明显降低观察组的MAC/C及NAG/C的量,表明阿米福汀对患者的肾脏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不受肿瘤类型的限制.对肺癌和卵巢癌的化疗疗效统计,与对照组比较,阿米福汀对观察组肿瘤无保护作用(P>0.05).阿米福汀的副作用为轻度的血压降低和恶心呕吐及部分患者低血钙.

  • 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王国建;季文樾;潘子民;郭星

    目的探讨国际常用的华盛顿医科大学生存质量(university of washington-QOL,UW-QOL)量表,在中国喉癌患者QOL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37例全喉切除和81例喉部分切除的喉癌患者进行UW-QOL量表问卷调查,比较喉全切除术和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生存质量(guality of life,QOL)的不同,分析喉癌患者术后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结果喉部分切除术组患者的QOL总分(692.34±127.94)高于喉全切除术组(636.35±139.97,P<0.05),说话交流和外貌方面(74.32±23.82,80.86±20.26)显著高于喉全切除术组(40.27±25.76,69.59±27.09;P<0.001,P<0.05);而后者在疼痛方面(92.57±13.00)要高于前者(83.02±20.47;P<0.01).喉癌分期、术式、并发症、术后放化疗、与谁同住及手术前后有无慢性病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因素.结论喉部分切除术能提高喉癌患者术后整体生存质量,改善术后说话交流功能及外貌.UW-QOL量表可用于中国喉癌患者生存质量研究.

  • 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26例临床病理研究

    作者:魏丽军;范宏玲;程林仙;焦士兰;籍海虹

    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EPSPC)是原发于腹膜表面的、双侧卵巢正常或表面有微小侵袭的、组织学形态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PSCO)相似的恶性肿瘤.以往学者们认为,EPSPC类似卵巢癌Ⅲc期、腹膜恶性间皮瘤.我们通过肿瘤组织特殊染色和特殊抗原标记,对EPSPC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

  • 肝细胞癌高表达中期因子蛋白与肝内转移的关系

    作者:殷正丰;罗祥基;康晓燕;吴宗娣;钱海华;吴孟超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idkine,MK)蛋白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中的表达特点、水平及其与肝内侵袭、转移的可能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印迹等方法,对33例人HCC组织、10例良性肝肿瘤组织及其配对瘤旁肝组织进行了MK 蛋白定位表达及表达水平的研究,并结合肝内有无卫星灶形成进行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与Western印迹结果具有一致性(P>0.05).在正常肝组织及良性肝病变组织中,MK无表达;而在HCC组织中,MK高表达.在癌旁肝硬化组织中,MK微量表达;而在肿瘤侵袭前沿区域,MK表达则增强.HCC中MK表达率与其组织学类型、组织分级、瘤体大小、包膜状况、AFP值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在有卫星灶形成的HCC中,MK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无卫星灶形成者(P<0.05).结论 HCC在蛋白水平上表达MK增加,并可能与肝内侵袭、转移有关.

  • 肺癌患者转录因子T-bet和GATA3的基因表达状况及药物干预研究

    作者:魏海明;田志刚;许晓群;冯进波;肖伟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Th1和Th2两类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与转录因子T-bet和GATA3表达的相关性,探讨黄芪和(或)川穹嗪对Th2型肿瘤的干预作用.方法利用RT-PCR技术检测42例肺癌患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FNγ、IL-2、IL-4、IL-6、IL-10、T-bet、GATA3以及肺癌组织特异性mRNA CK19和CEA的表达状况;体外加入黄芪和(或)川穹嗪后,观察IFNγ、IL-4、T-bet和GATA3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 42例肺癌患者IFNγ、IL-2、IL-4、IL-6和IL-10的表达频率依次为4/42,5/42,27/42,24/42和31/42;表达强度依次为0.109,0.116,0.318,0.306和0.372.转录因子T-bet和GATA3的表达频率为6/42和34/42,表达强度为0.139和0.359,而且CEA和CK19 mRNA阳性的患者中,T-bet的表达频率和表达强度较低,GATA3的表达频率较高,表达强度也相应提高,表明黄芪和(或)川穹嗪能干预这种现象.结论肺癌患者Th2类细胞因子群谱的高表达与T-bet表达降低,GATA3表达增高有关,黄芪和(或)川穹嗪能降低Th2类细胞因子和GATA3的表达,提高Th1类细胞因子和T-bet的表达.

  • 肿瘤组织中免疫球蛋白基因SNC7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胡建斌;邓甬川;郑树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基因SNC73在不同恶性肿瘤组织及其自身对照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RT-PCR-ELISA)法,检测SNC73基因在90例恶性肿瘤(大肠癌、胃癌、乳腺癌、肺癌、肝癌)及其相对应的对照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对SNC73表达与大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部位、分化程度、侵袭深度和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SNC73基因在正常黏膜及大肠癌表达量的比值为7.134,差异有显著性(P<0.01).胃癌、乳腺癌、肺癌和肝癌组织的SNC73表达量与自身对照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SNC73的表达下调是大肠癌相对特异的现象,提示其可能为大肠癌发生发展中新的肿瘤标记,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 EB病毒LMP1在鼻咽癌细胞系中通过NF-κB、AP-1促进MMP9表达

    作者:王承兴;邓锡云;李晓艳;顾焕华;易薇;翁新宪;夏林庆;曹亚

    目的探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LMP1是否通过NF-κB和AP-1促进MMP9表达,为全面阐明LMP1的分子致瘤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MMP9-CAT表达质粒导入HNE2-pSG5、HNE2-LMP1、HNE2-LMP1(1-185)、HNE2-LMP1(1-231)、HNE2-LMP1 Δ187-351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细胞系,比较各组细胞系的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活性,以确定LMP1或其不同的结构域是否上调MMP9转录;采用明胶Zymography法检测上述细胞产生MMP9的活性,以确定LMP1或其不同的结构域是否促进MMP9蛋白表达;借助报道基因分析法确定在NPC中野生型LMP1能否激活NF-κB和AP-1的活性,进一步将突变了NF-κB或AP-1结合位点的MMP9-CAT表达质粒导入上述细胞系;比较相应的CAT活性,以确定LMP1或其不同的结构域是否通过NF-κB或AP-1上调MMP9表达.结果与导入载体pCDNA3比较, HNE2-LMP1、HNE2-LMP1(1-185)、HNE2-LMP1(1-231)和HNE2-LMP1 Δ187-351 NPC细胞系CAT活性分别提高7.2,1.3,3.3和4.0倍.明胶Zymography法检测显示,在HNE2-LMP1、HNE2-LMP1(1-231)和HNE2-LMP1 Δ187-351细胞系中,均可检测到92 000 MMP9活性,而HNE2-pSG5、HNE2-LMP1(1-231)几乎均为阴性.较之母细胞,野生型LMP1活化NF-κB及AP-1分别为13.8和 8.4倍. 导入NF-κB mut MMP9的HNE2-LMP1、HNE2-(1-231)和HNE2-LMP1 Δ187-351细胞系CAT活性,与导入MMP9-CAT相应的细胞系比较,分别下降至原有水平的18.1%、35.0%和29.1%;而导入AP-1 mut MMP9,则分别下降至原有水平的16.3%、33.3%和26.1%,HNE2-pSG5、HNE2(1-185)影响不大. 结论 LMP1 CTAR1与CTAR2可能通过NF-κB或AP-1促进MMP9表达,从而有助于NPC侵袭与转移.

  • 黏附诱导卵巢癌细胞基质金属

    作者:颜春洪;田方;肖风君;李克勤;李春海

    目的观察黏附纤黏连蛋白后肿瘤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基因的表达,揭示细胞侵袭发生的机理.方法纤黏连蛋白与A2780人卵巢癌细胞相互作用后,用反转录PCR观察MMP mRNA的表达;从HT1080细胞基因组DNA克隆MMP9启动子区基因,构建MMP-9-pGL2报告基因载体,瞬时转染A2780细胞,通过测定萤火虫酶活性,观察纤黏连蛋白对MMP9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 A2780细胞不表达MMP基因,黏附后细胞内MMP-9 mRNA含量明显增加,这一作用与黏附时间有关.克隆MMP-9基因启动子并转染细胞,黏附后转染细胞内MMP-9基因启动子活性明显增强.结论细胞-细胞外基质黏附可刺激MMP基因转录活性,诱导MMP基因表达,进而促进细胞侵袭.

  • 中国1990~1992年胃癌死亡调查分析

    作者:孙秀娣;牧人;周有尚;戴旭东;乔友林;张思维;皇甫小梅;孙杰;李连弟;鲁凤珠

    目的为探讨胃癌对中国人群的危害,对中国胃癌死亡流行分布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对1990~1992年中国的1/10人口死因抽样调查资料中胃癌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粗死亡率25.2/10万(男性为32.8/10万,女性为17.0/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3.2%,为恶性肿瘤死亡中的第一位.男性胃癌粗死亡率为女性的1.9倍.中国胃癌死亡率属世界高死亡率水平,其世界人口调整死亡率男性为40.8/10万,女性为18.6/10万,中国男性为欧美发达国家的4.2~7.9倍,女性为3.8~8.0倍.中国胃癌死亡率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别.全国抽样调查的263个点,胃癌调整死亡率水平在2.5~153.0/10万之间,城市胃癌调整死亡率为15.3/10万,而农村为24.4/10万,农村胃癌调整死亡率为城市的1.6倍.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中国的胃癌防治、尤其是农村以及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应予以高度重视,胃癌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防治的重点,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与早诊措施.

  • 胃癌局部细胞因子表达谱分析

    作者:张筱茵;陈咏仪;刘泳;周希圣;樊代明

    目的探讨胃癌局部细胞因子表达的特点,为胃癌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相应非癌性黏膜组织为对照,采用高敏感放射性标记半定量RT-PCR技术,分析胃癌患者癌组织中纯化的CD+4、CD+8T细胞亚群及上皮细胞的细胞因子表达谱.结果胃癌组织与非癌性黏膜组织相比,CD+4和CD+8T细胞亚群中均表现为Th2型细胞因子表达明显增加,Th1型细胞因子表达降低.其中癌组织CD+8T细胞的IL-6、IL-8和TNF-α的水平显著高于非癌性黏膜组织(P=0.029,P=0.022, P=0.002);胃癌组织的T细胞及癌性上皮细胞中细胞因子IL-10,TGF-β1和TNF-α的表达较非癌性黏膜组织增高.结论胃癌局部Th1、Th2之间的平衡向Th2漂移,提示胃癌局部呈免疫抑制状态.CD+8T细胞中细胞因子表达变化更为显著,提示CD+8T细胞在胃癌局部免疫抑制发生中起主要作用.对不同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表达状况的了解有助于免疫治疗方案的设计.

  • HCV核心基因转染胆管癌细胞中NF-κB的表达

    作者:刘小方;邹声泉;裘法祖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在胆管癌中的致癌机理.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HCV-C基因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后,转染胆管癌细胞(QBC939),经G418选择培养,以免疫细胞学测定、Western blotting鉴定其表达;以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并用免疫细胞学检测NF-κB的表达.结果限制性内切酶反应证明HCV-C基因质粒构建成功,构建的PBK-HCVc 质粒经免疫细胞学、Western blotting鉴定在QBC939细胞中有稳定表达.透射电镜可见胞质空泡内球型病毒颗粒,直径约50~80 nm,有外膜结构.HCV核心蛋白可激活NF-κB表达.结论为进一步探讨HCV感染在胆管癌中的致癌机理提供了理想的实验细胞株,NF-κB可能与HCV感染的胆管癌细胞免疫逃逸及致癌有关.

  • 多发性内分泌腺病一例

    作者:温小恒;戴为信;郝文琳

    患者男,33岁.1999年始出现间断腹痛,易激动,怕热,伴消瘦.同年5月做腹部CT发现双侧肾上腺肿物,行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后上述症状消失.自2000年3月起出现左下腹疼痛伴血尿就诊于我院.家族史:其母及其外祖母均有颈部肿大史,均已故,死因不详.其弟患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查体:血压140/90 mmHg,甲状腺左侧可及一个1.5 cm×2.0 cm的结节.实验室检查:血Ca、P、ALP正常;空腹血糖8.88 mmol/L;血甲状旁腺素187 pg/ml(正常值12~72);血降钙素898.4 pg/μl (<50);尿肾上腺素410.93 μmol/24 h (156.25±65.29),去甲肾上腺素968.07 μmol/24 h (24.07±13.81).腹部CT:左肾上腺占位.骨盆相、双手相显示:骨质疏松,左侧输尿管结石.MIBI(甲氧基异丁基异晴)显象:甲状腺左下极处有浓聚.甲状腺B超:甲状腺左叶2.4 cm×2.3 cm实性占位伴钙化,右叶多发结节伴钙化.

  • 宫颈微小偏离性腺癌一例

    作者:成云舟

    患者女,33岁.近两年来白带量明显增多,呈白色黏稠样,曾于多家医院就诊,临床及病理均诊断为慢性宫颈炎,消炎治疗效果差.近出现无明显诱因的阴道大量流血,有血块,感头晕、心慌,伴恶心,无呕吐,下腹阵发性疼痛.体检:外阴、阴道大量血迹,宫颈肥大变形呈菜花样,约4 cm×4 cm×3 cm,质较硬,宫体后位,略大于正常,表面光滑,双附件区未及异常.彩色B超示:子宫前位,大部宫体及宫底回声均匀,距宫颈内口约2.6 cm宫体、宫颈肌壁显著增厚,内呈略强回声,长6.9 cm,厚5.8 cm.提示:宫颈实性占位累及宫体.

  • T细胞型胃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五例

    作者:钟英强;甘小玲;张世能;苏红;王连源;陈为宪

    胃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以B淋巴细胞为主,T淋巴细胞型淋巴瘤罕见,后者的肿瘤常为多灶性,临床表现为急腹症、肠穿孔者多见,手术时多有肠系膜淋巴结、肝、脾和骨髓受累,这种淋巴瘤患者的预后不良.现将1999~2001年我们遇到的5例报告如下.

  • 支气管动脉变异一例

    作者:李忱瑞

    患者男,78岁.咳嗽、低热、胸疼2个月,临床诊断右肺癌收住介入病房.术前胸部CT示右肺门肿物,大小约3 cm×3 cm×4 cm,右肺下叶背段不张,完全实变;左肺小转移灶;纵隔淋巴结多发转移.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右肺下叶背段开口处肿物,活检为腺鳞癌.患者一般情况尚可.

  • 颈椎尤文氏肉瘤一例

    作者:刘静;姜斌;王雅杰;陆洪芬

    尤文氏肉瘤(ewing sarcoma)好发于青少年四肢长管骨,原发于脊柱者少见,约占脊柱发病率的3.5%~15%.骶椎、腰椎、胸椎、颈椎发病依次减少,故发生在颈椎者更少见.现将我们收治的一例报告如下.

  • 结肠癌皮肤转移一例

    作者:王跃东;吴金民;李伟;张晖;张强;袁键群

    患者女,66岁.1个月前因低热伴面部和下肢浮肿去当地医院就诊,B超检查见左输尿管上段有形态不规则的肿块,无腰背疼痛、血尿、尿急和尿频等症状.后入一省级医院行左输尿管上段探查术,术中见左输尿管上段和腰大肌黏连,左肾周围脂肪组织质变硬、呈浸润性改变,上段输尿管管壁增厚,管腔变细.切除部分脂肪组织块行冰冻切片,病理报告为低分化印戒细胞癌.行左肾、左输尿管及周围受累脂肪组织等切除术,但左肾和输尿管病理检查未见癌细胞.发病以来,无腹痛、恶心、呕吐和黑便,但面、颈和背部等出现多个淡红色圆形结节,无明显痒感.患者为寻找原发病灶而来本院.

  • 乳腺骨肉瘤一例

    作者:徐兵河

    患者女,70岁.因发现右乳房肿块1个月,不伴有乳房疼痛及乳头溢液而就诊.体检:右乳头上方有一质硬肿块,大小约2.5 cm×2.0 cm,腋淋巴结未触及.于2001年4月10日行右乳腺肿块切除术,术中行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报告为乳腺恶性肿瘤,逐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中可见乳腺皮下一质硬区,大小约2.5 cm×2.0 cm×1.5 cm,切面灰白,实性,质硬,术后病理报告为乳腺骨肉瘤,腋淋巴结呈慢性炎症(0/13).ER、PR、C-erbB2、AE1/AE3均为阴性,Vimentin阳性.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肉瘤
  • 多部位上皮样血管肉瘤一例

    作者:姚丽青;季天海

    患者男,74岁.以阴茎肿物入院治疗.专科检查:阴茎绕冠状沟处菜花状肿物,恶臭,表面出血溃烂.阴囊肿胀,鞘膜无积液.左侧睾丸大如鸭蛋,质硬,其表面可触及多个结节.右侧睾丸无明显异常.腹股沟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行阴茎阴囊睾丸全切术,标本送病理.

  • 三原发癌一例

    作者:顾军;姜斌;王雅杰

    患者男,62岁.1991年2月因左侧下颌肿胀,在当地医院行左颌下腺切除加左侧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左颌下腺恶性混合瘤,术后未行化疗及放疗.1998年3月因大便不畅、便血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直肠癌,行Dixon手术.术后病理为直肠不典型类癌,有一枚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3个月后恢复.术后行CF+5-Fu+左旋咪唑化疗4个周期,其间大便困难伴失禁,在本院诊断为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予结肠镜下球囊扩张,并多次活检未见复发.治疗期间出现肉眼血尿,于1999年3月行膀胱镜检查,见右侧输尿管开口外上方有一约0.9 cm菜花样肿块,在膀胱镜下行膀胱肿块电切术.病理示膀胱黏膜移行上皮增生,层次增多,部分区域极向紊乱,细胞异型,可见少量核分裂相,诊断为膀胱移行细胞癌Ⅰ级.术后用比柔吡星40 mg,每周1次行膀胱灌注化疗,共8次;后改为每月1次,治疗持续1年.2001年3月复查,各项影像学检查基本正常,未见新的病灶出现.

  • 胃癌眼球转移一例

    作者:赵刚;黄美雄

    患者男,46岁.自觉左眼前黑影,渐出现视物变形来我院就诊.B超检查发现左眼球内鼻上眼底光带前17.2 mm×17.2 mm×8.8 mm大半球实性占位,SLO+ICG,CT检查均符合,怀疑脉络膜黑色素瘤,给予D 80每次20 Gy,X-刀照射后,于2000年9月29日行左眼球摘除术.术后病理报告肿物占据玻璃体的3/4,眼球后方可见2 cm×1 cm×1 cm的肿物,为左眼腺癌,视神经未见癌侵及.后行头、颈、胸、腹CT检查发现胃窦部占位,小弯侧淋巴结肿.行PET检查,发现胃窦部代谢增高灶及周围数个较小代谢增高灶,左眼眶周围未见残存病变,身体其余部位放射性分布未见明显异常.上消化道造影示胃体、胃窦大弯侧肿瘤.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血CEA 7.6 ng/ml.

  • 胃蛋白酶原Ⅰ、Ⅱ在早期胃癌普查中的意义

    作者:陈智周;范振符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和萎缩性胃炎是与胃癌密切相关的两种病变,HP感染是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而萎缩性胃炎已被普遍认为是胃癌的癌前病变.在由HP感染→萎缩性胃炎→胃癌的发展过程中,均伴随着胃蛋白酶原(PG)的变化,而且后者已成为前面3种病变的良好诊断指标及其治疗和预防干预过程中的监测指标.利用血清PG的测定,进行胃癌早期诊断的普查以及胃癌的预防干预计划已在日本、芬兰、挪威等国家实行.日本在老年保健法的指导下开展了日本胃癌检测计划,利用PGⅠ、PGⅡ进行大面积的人群普查,使胃癌的早诊率提高到了90%.我国也是胃癌高发国家之一,胃癌的大面积普查应当摆在重要地位.鉴于HP感染、萎缩性胃炎、胃癌三者的密切关系,我们必须了解PG在HP感染和萎缩性胃炎时的变化规律.

  • 双极电凝器在肝胰肿瘤切除中的应用

    作者:袁辉胜;张光璞

    双极电凝器是神经外科常用的止血工具,能在组织脆弱、供血丰富、血管壁薄的脑手术中获得确实的止血效果.在腹部手术中常觉得肝、胰两种器官组织脆,供血丰富,血管不耐牵拉,采用常规止血方法较费时,因此,自1986年至今,我们在肝胰肿瘤切除中,对76例患者采用双极电凝止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Mammotone微创活检系统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蒋宏传;游凯涛;王克有;李杰;申英末

    Mammotone微创乳腺肿块活检诊断系统是一项科技革新,是手术切除以外能取得足量乳房组织进行确诊的一种微创介入性针取乳房组织活检技术.我院自1999年8月始,对88例患者102个病灶进行活检,并在B超引导下为34例患者完全切除了<2 cm的良性肿瘤.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超大剂量化疗在治疗卵巢癌中的应用

    作者:吴令英;王建东

    目前,卵巢癌仍然是妇科恶性肿瘤中死亡率高的肿瘤,耐药和复发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妇科肿瘤学者在不断地寻求新的治疗方法,以改善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支持下,超大剂量化疗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和淋巴瘤、乳腺癌等实体瘤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对卵巢癌的治疗也显示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

中华肿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