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华肿瘤杂志

中华肿瘤

中华肿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ncology 중화종류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9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3766
  • 国内刊号: 11-215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www.chinjoncol.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肿瘤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赫捷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浅表性膀胱肿瘤的腔内手术治疗

    作者:王伟明;叶敏;陈建华;张良;孔良;朱英坚

    目的评价浅表性膀胱肿瘤腔内手术的方法与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腔内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396例,其中180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216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汽化术(TVBT),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肿瘤复发率等进行比较.结果 TVBT组在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等方面明显优于TURBT组,且TVBT视野清晰,操作简便.两组在手术时间、肿瘤复发率方面无显著差别.结论 TVBT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临床价值.

  • 肝移植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初步报告

    作者:王德臣;宋世兵;袁炯;修典荣;朱建平;蒋斌;张同琳

    目的探索晚期肝癌行同种原位肝移植的治疗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0年8月~2002年2月进行的36例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对其中15例晚期肝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中手术后出院的13例进行随访.结果 1年生存率85.7%(6/7),有1例6个月内因肝癌复发转移而死亡;至2002年2月,无瘤生存10例,长19个月,短5个月;带瘤生存2例,1例生存19个月,1例生存10个月.结论根据我国国情,只要患者经济状况允许,无肝外转移的晚期肝癌仍是目前我国肝移植的适应证.

  • 恶性骨肿瘤侵袭骺板累及骨骺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陈金英

    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是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骨疾患,好发于5~25岁儿童及青少年, 主要为骨肉瘤和尤文氏肉瘤.恶性骨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彻底治疗一直是困扰骨科医生的难题,我们于 1997~2001年收治恶性骨肿瘤26例,重点分析了(骨后)板及骨(骨后)受累的影像学表现及特异性.

  • 食管癌术前放疗后病理反应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欧广飞;汪楣;王绿化;殷蔚伯;谷铣之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前放疗后病理反应与远期生存之间的关系,以及放射敏感性在食管癌放疗中的意义.方法 176例食管癌术前放疗后行肿瘤切除的患者,按放疗后肿瘤组织的病理反应分为轻、中、重度反应组,分析各组间的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并与191例单纯手术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1)重、中、轻度反应组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0.7%、46.4%和21.1%,重度反应组优于中度反应组(P=0.029),中度反应组优于轻度反应组(P=0.013).与单纯手术组的5年生存率(38.8%)比较,重度反应组优于单纯手术组(P=0.000),中度反应组稍优于单纯手术组(P=0.295),轻度反应组低于单纯手术组(P=0.034).(2)重、中、轻度反应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5.7%、40.7%和18.7%,重度反应组优于中度反应组(P=0.029),中度反应组优于轻度反应组(P=0.018).与单纯手术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33.3%)比较,重度反应组优于单纯手术组(P=0.000),中度反应组稍优于单纯手术组(P=0.23),轻度反应组低于单纯手术组(P=0.096).(3)重度反应组T4、N1、Ⅰ~Ⅱ期和根治切除的比例分别为9.8%、18.0%、90.2%和90.2%,中度反应组分别为20.3%、15.9%、79.7%和82.6%,轻度反应组分别为42.2%、 37.8%、53.3%和46.7%,单纯手术切除组分别为50.3%、40.8%、37.7%和77.5%,中、重度反应组均优于轻度反应组和单纯手术组(P<0.01),轻度反应组与单纯手术组相仿(P>0.05).结论食管癌术前放疗组中,肿瘤组织有重度放射反应的患者较单纯手术切除组的疗效得到了明显提高,中度反应组略改善,轻度反应组反而下降.这说明对放射不敏感的患者,术前放疗并无好处,甚至有害,提示在决定术前放疗前应该进行肿瘤放射敏感性预测,使治疗更个体化.

  •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余正平;张启瑜;徐正铿

    肝细胞癌侵及门静脉主干或第一级分支形成门静脉癌栓时,常被认为癌肿晚期,不宜行手术切除,患者多于数月内死亡.近年来,我们对13例此类患者采用肝癌切除加门静脉内癌栓取出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复发性妇科肿瘤的手术治疗

    作者:章文华;吴令英;白萍;刘丽影;王桂香;马绍康;李晓江

    复发性妇科肿瘤的治疗十分困难,尤其是某些良性或低度恶性的肿瘤复发后无放疗或化疗指征,手术切除可能是惟一的治疗选择.我们成功地为6例复发患者施行了盆、腹腔及阴道等部位复发肿瘤和受累器官的切除及功能重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螺旋CT胆道造影术在疑诊阻塞性黄疸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朱强;单军;郝纯义;邢宝财

    目的探讨螺旋CT胆道造影术(SCTC)在疑诊为阻塞性黄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和限度.方法 59例临床疑诊为阻塞性黄疸患者行螺旋CT检查,有29例因血清总胆红素(T-Bil)>34 μmol/L,估计其胆道难以显影而被排除;另30例用50%胆影葡胺作为静脉胆道对比剂,进行SCTC.采用横断面图像、多平面重建和容积重建3种方法,分析胆管树显影分级(1~5级)、总分级(以同例3种方法中高级为准)与胆管阻塞程度和水平、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关系以及图像质量.结果胆管树分级在横断面图像、多平面重建和容积重建3 种方法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4级和5级之和分别占86.7%(26例)、73.3%(22例)和86.7%(26例);总分级与D-Bil、ALT、阻塞程度有相关性(rs=-0.719,-0.544,0.650),而与T-Bil和阻塞水平无相关性(rs=-0.253, 0.261);图像质量在横断面图像与多平面重建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34),图像质量很好者在横断面图像、多平面重建和容积重建中分别占93.3%(28例)、66.7%(20例)和70.0%(21例). 结论 SCTC在经选择的疑诊为阻塞性黄疸的患者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肾盂移行上皮癌的病理特点对影像学诊断的影响

    作者:周建军;丁建国;周康荣;陈祖望

    肾盂移行上皮癌是原发于肾盂黏膜上皮的肿瘤,占肾脏肿瘤的7%[1,2].静脉肾盂造影(IVP)、超声和螺旋CT是其常用的检查诊断方法.现就肾盂移行上皮癌的生长部位、病灶隆起高度等病理特点对这3种诊断方法的影响进行探讨.

  • 放射诱发的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

    作者:伍国号;陈福进;曾宗渊;李浩;林国武;宋明;魏茂文;许光普;杨安奎;陈文宽

    目的探索放射诱发的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08例鼻咽癌患者因放射诱发的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08例患者中,鳞状上皮癌43例,占39.8%;肉瘤类26例,占24.1%;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4例,占13.0%;腺样囊性癌12例,占11.1%;甲状腺乳头状腺癌8例,占7.4%;恶性黑色素瘤5例,占4.6%.手术治疗50例,放射治疗32例,全身化疗18例,诱导化疗并手术治疗8例.手术组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4.0%和36.0%,放疗组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34.4%和18.8%.结论放射诱发的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如具备手术适应证,应首选外科治疗.与治疗第一原发癌一样,积极治疗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同样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LFH或LFPH方案治疗胃贲门癌及结直肠癌疗效评价

    作者:张晓东;沈琳;李燕;李洁;杨伯琴;金懋林

    目的回顾性分析羟基喜树碱(HCPT)、醛氢叶酸(LV)、5-氟脲嘧啶(5-Fu)及顺铂(DD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胃贲门癌及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耐受性.方法 65例胃贲门癌及大肠癌患者均接受了LFH或LFPH全身化疗,21 d为一周期,中位治疗周期为4周期.结果部分缓解(PR)17例,稳定(SD)31例,进展(PD)17例,总有效率(RR)为26.2%(17/65),临床受益率(CR+PR+SD)为73.8%(48/65).其中初治患者有效率(RR)为32.3%(10/31),复治患者有效率为20.6%(7/34),稳定率为47.7%(31/65).胃贲门癌初治患者有效率为33.3%(5/15),而复治患者有效率仍可达29.4%(5/17).中位生存时间(MST)为10个月,中位进展时间(MTTP)为8个月.主要毒性反应表现为口腔炎、恶心呕吐和白细胞下降,Ⅲ度以上毒性反应分别为10.8%、12.3%和6.2%.80%的患者有脱发,但无Ⅲ度以上脱发.结论 HCPT联合LV、5-Fu及DDP治疗晚期胃贲门癌及结直肠癌虽然疗效不高,但稳定率较高,且复治患者仍有较好疗效,特别是对胃贲门癌的疗效较好,毒性反应小,生活质量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预防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研究

    作者:储大同;徐兵河;宋三泰;毛雪华;焦顺昌;张爱莲

    目的评价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预防肿瘤化疗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自身交叉对照研究方法,将试验药品和安慰剂分为A药和B药,入选患者随机分为AB组或BA组.在化疗结束后24 h开始用药,25 μg/kg体重,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用药7~14 d或至血小板计数≥300×109/L.结果有118例可评价疗效.rhIL-11可显著升高化疗后血小板低值和化疗第21天血小板值,升高幅度分别达60.7%和86.1%(P<0.001);治疗周期出现血小板减少(<100×109/L)的持续时间为1.0±2.0 d,而对照周期为6.9±5.4 d.主要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疼痛(24.6%)、红肿(16.1%)、硬结(11.9%)、结膜充血(16.1%)、水肿(8.5%)、心悸(6.8%)、乏力(5.1%)等,大都程度较轻,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rhIL-11具有明显的促血小板生成作用,可显著减少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缩短血小板减少的持续时间.不良反应较轻且较易处理.

  • 早期乳腺癌根治术后不同剂量分割方案的放射治疗

    作者:吴君心;惠周光;李晔雄;余子豪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根治术后或改良根治术后不同剂量分割放射方案的疗效.方法 367例早期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患者,根据术后放射治疗的不同剂量分割方案分为3组:常规分割组149例,2 Gy/次, 每日1次,每周5次,总DT 50 Gy;隔日照射组177例,3 Gy/次,每周3次,总DT 45 Gy;快速照射组41例, 第1天和第3天DT 5 Gy/次,第15天和第17天DT 6.5 Gy/次,总DT 23 Gy.共有257例接受了化疗和(或)内分泌治疗.结果全组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7.4%和89.6%.常规分割组、隔日照射组和快速照射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0.8%、86.5%和84.6%(P=0.16);局部区域复发率分别为2.7%、2.8%和2.4%,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隔日照射可取得和常规分割照射同样的疗效;快速照射缩短了疗程时间,其疗效和毒副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 口服氟铁龙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晚期乳腺癌

    作者:徐兵河;张颖娟;郑晓;吴晴;伍晓汀

    目的观察口服氟铁龙和环磷酰胺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000年6月~2002年6月口服氟铁龙和环磷酰胺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83例.平均化疗5个周期,中位数6个周期(2~6个周期).结果完全缓解 4例,部分缓解 34例,稳定 33例,进展12例,总有效率(CR+PR)45.8%,中位肿瘤进展时间6个月.主要毒性为恶心和呕吐,Ⅲ度恶心和呕吐发生率为2.4%(2/83),未发生Ⅳ度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轻微.结论口服氟铁龙和环磷酰胺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较好,使用方便,毒性反应轻,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较好方案.

  • 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卢辉山;张建中;吴心愿;黄昌明;王川;张祥福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合理术式.方法以12例健康人为对照,对120例胃癌行全胃切除后,随机按食管空肠Roux-y吻合(A组)、食管空肠"P"袢+ Roux-y吻合(B组)、食管空肠Hunt-Lawrence吻合(C组)及食管空肠原位间置代胃术(D组)等4种术式行消化道重建,并比较其术后生活质量、预后营养指标(PNI)指数、体重、血液营养学指标、胃肠激素水平、免疫功能,并以此判断各术式的优劣.结果 D组在PNI指数、体重变化和血液营养学指标上均优于A、B、C组(P<0.05);D组餐后30 min胆囊收缩素(CCK)水平及NK细胞、CD4细胞、CD8细胞以及CD4/CD8值与对照组相似,亦均优于A、B、C组(P<0.05),差异有具著性.结论食管空肠原位间置代胃术是一较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术式.其空肠"P"字型构造具有代胃的功能;食糜通过十二指肠刺激CCK等胃肠激素的分泌,有利于消化及营养的吸收;仅切断一端空肠以及适度大小的代胃,保持了空肠及系膜原来的连系,既简化了手术,又保证了间置代胃空肠的血运,吻合口无缺血坏死之忧.

  • 年轻妇女卵巢上皮细胞癌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张蓉;吴令英;章文华;李洪君;李淑敏;刘丽影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卵巢上皮细胞癌的临床特点、生存率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85~1997年收治的455例卵巢上皮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利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比较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40岁组92例,>40岁363例.≤40岁组早期、高分化、黏液性癌所占比例明显高于>40岁组,浆液性癌、腹水、肿瘤残存所占比例低于>40岁患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40岁组和>40岁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9.5%和28.2%,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01).单因素分析两组间同一临床分期、组织类型、分级、肿瘤残存情况等显示,在相同情况下,≤40岁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40岁者.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肿瘤残存情况和年龄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40岁的卵巢上皮细胞癌患者,其早期、Ⅰ级、黏液性囊腺癌所占比例高,肿瘤残存小,腹水少,总的5年生存率高.临床分期、肿瘤残存情况、年龄是影响卵巢上皮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 上皮型钙黏素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β-链接素基因突变对鼻咽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

    作者:李智;林素暇;梁英杰

    目的检测鼻咽原发癌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上皮型钙黏素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和β-链接素基因第3外显子的突变,探讨鼻咽癌癌细胞早期发生组织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机制.方法采用DNA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DNA直接测序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21例鼻咽原发癌组织和21例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上皮型钙黏素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程度、β-链接素基因第3外显子的点突变以及β-链接素蛋白的表达差异性.结果 (1)21例鼻咽原发癌组织中,23.8%(5/21)的病例可以检测到上皮型钙黏素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而在21例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则有61.9%(13/21),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P<0.01).(2)42例癌组织中,仅有3例(7.1%)检测到β-链接素第3外显子的3处点突变,分别为密码子37(TCT→GCT)、密码子41 (ACC→GCC)和密码子47 (AGT→ACT),但与癌细胞的侵袭转移无相关性(P>0.05).(3) β-链接素蛋白在鼻咽原发癌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均有较高的表达量,其表达部位均为胞膜,未见到胞核表达者(P>0.05).结论 (1)鼻咽癌组织中,上皮型钙黏素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是导致上皮型钙黏素表达下调的主要原因,也可能是终造成癌细胞分离移动的决定因素.(2)β-链接素基因第3外显子的突变在鼻咽癌组织中属少见事件,可能仅是鼻咽癌癌变过程中的早期改变,对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不起主导作用.(3)β-链接素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以表达积聚为特点,并不是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关键因素.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疾病血清IL-8和NO含量的检测及意义

    作者:宋春芳;孙丽萍;戴文颖;袁媛

    目的检测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疾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和NO浓度,探讨其与HP感染的关系,以及HP感染引起胃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导致胃癌形成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以ELISA法检测血清IL-8浓度,镀铜镉粒还原法检测血清NO浓度.结果 IL-8浓度在正常组织(22.50±1.87 pg/ml)、浅表性胃炎(34.99±7.89 pg/ml)、萎缩性胃炎(65.27±10.60 pg/ml)及胃癌(94.84±11.09 pg/ml)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萎缩性胃炎组NO浓度(39.93±5.43 μmol/L)明显高于胃癌组(37.02±4.13 μmol/L,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HP(+)组IL-8和NO浓度显著高于HP(-)组(77.30±20.92 pg/ml,39.16±14.40 pg/ml, P<0.01; 39.77±5.57 μmol/L, 35.35±5.24 μmol/L, P<0.01);CagA(+)HP组IL-8和NO浓度显著高于HP(-)组(83.45±16.92 pg/ml, 66.24±23.21 pg/ml, P<0.01; 40.97±4.59 μmol/L, 37.62±6.58 μmol/L, P<0.05).浅表性胃炎及萎缩性胃炎组的IL-8与NO呈正相关(r分别为0.881和0.995),正常组和胃癌组无相关性.结论血清IL-8和NO浓度与CagA(+)HP菌株感染密切相关;血清IL-8和NO浓度测定与HP菌株CagA分型联合检测将有助于胃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

  • 鼻咽癌患者发病前后EB病毒VCA/IgA和EA/IgA滴度动态分析

    作者:季明芳;郭媛卿;梁锦胜;郑受昂;程伟民;余炳辉;欧星泰;王得坤

    目的观察鼻咽癌患者发病前后EB病毒 VCA/IgA、EA/IgA滴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在鼻咽癌筛查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中山市首次鼻咽癌筛查后12年VCA/IgA阳性人群中54例新发鼻咽癌患者发病前后的血清学资料,用免疫酶法检测EB病毒抗体VCA/IgA和EA/IgA.结果确诊前1~7年VCA/IgA、EA/IgA总体呈上升趋势.发病前7~4年VCA/IgA平均滴度在1∶21.04上下波动,确诊前第3年起VCA/IgA急剧上升,确诊时几何平均滴度接近1∶80.EA/IgA升高较为缓慢,确诊时几何平均滴度为1∶6.49.放疗后两种滴度均呈快速下降趋势,第4年起接近阳性人群的平均滴度. 结论多数鼻咽癌患者在确诊前3年VCA/IgA滴度持续增高,但EA/IgA滴度增高缓慢;VCA/IgA可以检出早期鼻咽癌,但EA/IgA作用不大;鼻咽癌发展临床前期平均时间为3年.

  • 原发性肝癌中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黄清玲;郑大利;张声;林建银

    目的观察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在正常肝组织、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肝癌的发生、血管生成、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运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NOS mRNA在20例正常肝组织、40例肝硬化、80例肝癌标本中的表达分布和定位情况;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测量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和细胞增殖指数.结果肝癌及非癌性肝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肝癌细胞及单核和(或)吞噬细胞上均可见有cNOS mRNA的表达.肝癌中癌细胞cNOS 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织中的肝细胞(P<0.01),而正常肝组织中的肝细胞未见有cNOS mRNA的表达,肝癌、肝硬化中内皮细胞cNOS 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肝癌组织中内皮细胞cNOS mRNA阳性表达者的MVD、细胞增殖指数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P<0.01,<0.05).肝癌中细胞增殖指数随着MVD的增大而增高(r=0.357 7, P<0.01),且有转移倾向的肝癌MVD和细胞增殖指数明显高于无转移倾向的肝癌(P<0.01,<0.05).单核和(或)吞噬细胞中cNOS mRNA表达在正常肝组织、肝硬化及肝癌之中未见明显差别,且与肝癌组织学分型、MVD、细胞增殖指数及转移无关. 结论肝癌细胞cNOS mRNA表达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及肿瘤性血管生成有关.

  • 还氧合酶-2蛋白表达与卵巢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

    作者:唐丽霞;王敏;马坚伟

    目的研究还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 COX-2)蛋白表达与卵巢浆液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对54例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进行COX-2蛋白检测.结果 COX-2蛋白在卵巢浆液性癌组织中表达率(81.8%)和相对含量(20.08±3.53) 明显高于良性卵巢浆液性肿瘤(0,15.04±0.12)及正常卵巢组织(0, 15.33±0.60;P<0.05);COX-2蛋白在交界性卵巢浆液性肿瘤中表达率(90.0%)和相对含量(20.61±3.03)明显高于良性卵巢浆液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P<0.05).卵巢浆液性癌组织与交界性卵巢浆液性肿瘤、良性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与正常卵巢组织比较,COX-2蛋白表达率和相对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COX-2蛋白表达率和相对含量在不同的临床分期(Ⅰ+Ⅱ与Ⅲ+Ⅳ)、组织学分级、有无腹水及有无淋巴结转移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结论 COX-2蛋白与卵巢浆液性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OX-2可作为卵巢浆液性癌早期诊断指标及治疗靶位点.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晓宁

    乳腺癌手术通常要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这对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是必要的;如果患者没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是否需要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则值得商榷.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会使部分患者出现上肢淋巴水肿等并发症,而应用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以帮助医生判定是否需要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操作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 激活小鼠大网膜乳斑及腹腔巨噬细胞杀伤胃癌SGC-7901的研究

    作者:毛伟征;陈峻青

    目的观察小鼠腹腔注射干扰素-γ(IFN-γ)、高聚生和新城疫病毒(NDV-L)对激活网膜乳斑及腹腔巨噬细胞杀伤胃癌细胞的作用.方法用活性炭染色、计算机辅助分析、非特异性脂酶染色、台盼蓝染色计数、扫描电镜及荧光定量PCR方法,观察大网膜乳斑及腹腔巨噬细胞的激活.用MTT法测定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杀伤活性.结果大网膜乳斑量增多,乳斑巨噬细胞数增多.腹腔巨噬细胞数增多,形态呈激活态,TNF-α和iNOS mRNA表达增多.激活的巨噬细胞对SGC-7901杀伤作用增强.结论腹腔注射IFN-γ、高聚生和NDV-L,均能激活乳斑及腹腔巨噬细胞,其中以IFN-γ的激活作用强.激活的巨噬细胞对SGC-7901有杀伤能力,培养中加用LPS可增加激活程度以及对SGC-7901的杀伤作用.

  • 人脊索瘤细胞系CM-319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作者:张殿忠;马保安;范清宇;常恒;文艳华

    目的建立人脊索瘤细胞系,为脊索瘤研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取经病理证实的新鲜脊索瘤手术标本,进行体外原代组织块培养.对存活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组织化学染色、细胞周期检查、染色体分析、电镜观察、异种移植和体外侵袭实验等.结果建成细胞系CM-319,经近两年的体外培养,已连续传代百余次.其形态学表现、组织化学染色、电镜观察和异种移植等均符合脊索瘤细胞特征.细胞倍增时间为33 h.细胞周期测定显示:G1期为55.6%,G2期为21.9%,S期为22.5%,G2/G1为1.90.染色体具有亚三倍体核型.异种移植成瘤率100%,具有侵袭性.结论 CM-319是一株人脊索瘤细胞系,可用于对脊索瘤的研究.

  • 人端粒酶催化亚基反义核酸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作者:陈学军;郑伟;王升启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基因反义寡核苷酸(AODN)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1A的生长抑制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AODN对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生长的影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定量端粒酶重复扩增法(TRAP)、Western blot 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凋亡相关酶活性测定检测反义核酸对hTERT基因转录、蛋白表达、细胞端粒酶活性以及凋亡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低浓度hTERT基因AODN 能够下调HEC-1A细胞hTERT mRNA 含量,抑制细胞hTERT蛋白表达,下调端粒酶活性,并且激活凋亡相关酶Caspase-1和Caspase-3活性;其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有明显的时效性和剂量依赖性.结论 hTERT基因反义核酸能够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有望成为内膜癌治疗的新方向.

  • 转入EGFR cDNA对bcl-2及Bax在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内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子慧;于鼎;郝建中

    目的探讨bcl-2及Bax 蛋白与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87核基质的关系,以及导入EGFR cDNA对该蛋白在U87细胞内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共振聚焦显微镜、Western杂交方法分析bcl-2、Bax蛋白与U87细胞核基质的相关性,以及将EGFR cDNA转入U87细胞后bcl-2及Bax表达的改变.结果 bcl-2位于细胞核基质的周边,Bax位于核基质内. 用Western杂交可在核基质蛋白内检测出一条26 000的bcl-2带及一条约66 000特异性Bax带.在EGFR cDNA转入的U87细胞中,Bax表达较对照组增强,而bcl-2的表达则较对照组减弱.结论 bcl-2及Bax蛋白是核基质相关蛋白. bcl-2及Bax基因可能参与EGFR cDNA所诱导的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转化过程.

  • 白血病细胞核因子-κB活化与化疗药物诱导凋亡的关系

    作者:许小平;史剑慧;李林;张宗梁;程文英

    目的研究化疗药物诱导P388白血病细胞核因子-κB (NF-κB)活化与凋亡的关系,以及长春新碱(VCR)对它们的影响.方法采用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检测细胞NF-κB活化水平;采用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和DNA电泳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化疗药物诱导P388白血病细胞NF-κB活化与化疗药物诱导细胞凋亡有明显关系,0.1 μmol/L VCR不仅能显著抑制100 μmol/L阿糖胞苷(Ara-C)或100 μmol/L鬼臼乙叉甙(Vp-16)诱导的P388细胞 NF-κB活化(抑制率分别为52%和63%),而且增强它们诱导P388细胞凋亡的作用(凋亡增加率分别为89%和123%).P388细胞在接触化疗药物前, NF-κB亦有一定程度的活化.结论化疗药物诱导P388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同时,可活化NF-κB;VCR可通过抑制NF-κB活化,增强化疗药物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

  • 肱骨尤文氏肉瘤一例

    作者:李湘军;王景爱;李湘红

    患者男,26岁.自觉左上臂疼痛,呈间歇状,局部有发热感.行理疗及对症治疗后,疼痛有所缓解.2周后出现持续性剧疼,局部出现肿块,左上臂局部肿胀,表面发红.查体:体温39.2℃,脉搏110次/min.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35 mm/h,WBC14.7×109/L.CT示左肱骨上段骨皮质呈锯齿状破坏,边缘模糊不清.松质骨内可见斑点状骨破坏和条斑密度增高影,外前方可见有软组织肿块影,境界欠清.CT诊断:左肱骨上段占位性病变(尤文氏肉瘤可能).

    关键词: 肱骨 骨肉瘤
  • 影像学表现酷似肝占位的膈肌平滑肌肉瘤一例

    作者:李虎城;王红梅;许红兵

    膈肌平滑肌肉瘤临床上较少见,当瘤体向腹腔内生长时,会与肝脏紧密接触,影像学表现与肝占位很难区别.我们收治了1例影像学表现酷似肝脏肿瘤的膈肌平滑肌肉瘤患者,经过手术明确了诊断,现报告如下.

  • 原发性乳腺肌上皮癌一例

    作者:李海平;赵群;王小玲

    患者女,51岁.因发现双侧乳房肿块1个月于2001年12月28日住院.体格检查:双乳对称,未见皮肤红肿、皮下静脉怒张,右侧乳房外上象限2.5 cm×2.5 cm肿物,质硬,界限不清,轻触痛,活动差;左侧乳房中上可触及1.5 cm×1.5 cm肿物,质硬,界欠清,无触痛,活动差;左、右腋下均可触及0.5cm×0.5cm大小淋巴结各1枚,双侧锁骨上下均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辅助检查:肿物经针吸细胞学检查均找到癌细胞.右乳钼靶摄片可见右乳外上象限2 cm×1.5 cm肿块影,周边有毛刺,可见少量砂粒样钙化,右腋下可见1枚淋巴结显影.于2001年12月31日行双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理报告:右乳为浸润性小叶癌,淋巴结第一水平0/9、第二水平1/3转移,ER(+)、PR(+);左乳为肌上皮癌,淋巴结第一水平0/10、第二水平0/1转移,ER(-)、PR(-).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肌上皮
  • 腮腺转移性混合瘤一例

    作者:黄彩平;王弘士;涂小予

    患者女,27岁.发现右腮腺肿块5个月,于1991年5月入院.行右腮腺浅叶切除,术后病理示右腮腺良性混合瘤.术后17个月(1992年10月)在原右腮腺手术区出现复发肿块再次入院.X线肺片提示两肺外侧带结节状影,疑转移灶.右腮腺复发灶切除后,病理仍示良性混合瘤;左肺转移灶切除后,病理诊断为:左肺转移性混合瘤(病灶位于肺泡周围,排除细支气管以上支气管腺体来源混合瘤).患者在首次术后2年(1993年5月)、4年(1995年6月)又因右肺转移灶和左胸膜转移灶在我院分别行转移灶切除,术后病理均示转移性混合瘤.首次术后6年半(1997年11月)出现背痛,ECT检查示胸椎5,6,7骨转移,行局部放疗(30 Gy)联合化疗(CTX 600 mg+DDP 30 mg+ADM 50 mg)4个疗程后,又生存2年余死亡.

  • 乳腺原发性骨肉瘤一例

    作者:张涛;张保宁

    患者女,50岁.因右乳单纯切除术后5 d入院.患者1年前发现右乳肿物,于当地医院手术切除,病理为纤维腺瘤.2个月前又发现肿物,且生长迅速.查体见右乳皮肤浅表静脉扩张,肿物位于外上象限,直径约10 cm,分叶状,光滑,活动,与皮肤和胸大肌无黏连,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超声见肿物内部回声不均匀,部分强回声,部分无回声,实性部分内有血流信号;X线表现为密度较高肿物, 边界清楚.2002年9月11日于外院行右乳单纯切除,术后5 d欲行腋窝清扫而入我院.复阅外院切片,镜下见肿瘤性成骨及成软骨成分,病理诊断为乳腺原发性骨肉瘤,不再行腋窝清扫.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骨肉瘤
  •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合并甲状旁腺腺瘤原发性甲旁亢一例

    作者:李茂德;何生

    患者女,29岁.因颈部、胸背及四肢疼痛5年入院.查体:心率、血压正常,颈部未查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钙3.0 mmol/L(正常值2.1~2.7 mmol/L),血磷0.8 mmol/L(正常值0.6~1.6 mmol/L),PTH 44.7 pmol/L(正常值1.59~6.89 pmol/L),甲状腺功能检查无异常.

  •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同期手术一例

    作者:刘兴国;李朝龙;王孟龙;张嘉林;潘军;林春水

    患者男,39岁.因头痛头晕、精神异常6 d,发现肝占位性病变3 d入院.入院后复查全身CT示:肝右前叶一大小约10 cm×8 cm×6 cm的实性占位,右后颅窝一大小约3 cm×3 cm×3 cm低密度影,胸部CT未见异常.ECT全身骨扫描未发现有骨转移灶.

  • 纵隔异位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一例

    作者:杜淼;张哉根

    患者女,51岁.4个月前不明原因胸闷、心累,均在夜间出现,伴咳嗽、咳少量白色黏液痰,无其他不适.院外CT示右下肺块影.入院后纤维支气管镜显示,支气管黏膜炎症改变.入院检查:颈部无包块,CT示前中纵隔肿块,以畸胎瘤可能性大.

  • 甲状腺腺叶切除切破胸膜顶一例

    作者:李正本;李庆宏;鲁克宇;于乾海

    患者女,52岁.因右颈前肿物5个月,音哑半个月来院就诊, 于2002年6月25日入院.查体:右颈前可触及9.0 cm×6.0 cm大小肿物,质硬,可随吞咽移动.颈部CT可见右侧甲状腺区有一明显占位性病变.

  • 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

    作者:张斌

    一、新辅助化疗的概念自20世纪70~80年代,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化疗能明显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后,化疗便成为浸润性乳腺癌的主要疗法之一,且多采用手术后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是指在局部治疗前先以全身化疗为第一步治疗,局部治疗(手术或加放疗)后继之完成全程化疗而言.与其同义词有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primary chemotherapy和induction chemotherapy等.

  • 肿瘤外科治疗决策应以患者群体利益为基础

    作者:屠规益

    医师对患者的治疗方案应该是针对每一个患者的具体病情来设计的.由于肿瘤临床中有很多不定因素,难以预测,现有治疗方案的设计有时以个体或少数情况为标准,以一部分患者的变化因素为规律,应用于群体(大多数).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张蓓;胡丕丽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改善和提高癌症患者生存质量已成为肿瘤治疗方案设计中日益受到重视的问题.临床医生在关注肿瘤局部的同时,更要顾全整个机体,包括患者的心理、精神及其社会适应能力,使患者和社会真正受益.中医药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作用,我国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已有40多年历史.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或单纯中医治疗.

  • 弗隆的临床研究及其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启示

    作者:宋三泰;江泽飞

    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 AI)是目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研究活跃的部分.随着第三代AI 的研制开发及应用,三苯氧胺(TAM)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的标准地位受到了挑战,其中弗隆(来曲唑)的临床研究为系统,结论为肯定,针对复发转移病灶二线解救治疗的效果好于氨基导眠能(AR/BC2的试验)及甲地孕酮(AR/BC3试验).弗隆一线解救治疗(025试验)及术前新辅助治疗(024试验)的效果都明显好于TAM.与TAM比较的术后辅助治疗,有万人的大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NCIC CTG MA17及BIG1-98试验)正在进行,可望得到较好的结果.

  • 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江泽飞;宋三泰

    乳腺癌是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主要的全身治疗手段,在复发转移乳腺癌的解救治疗和早期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中取得明确疗效.分子肿瘤学研究成果,又使分子靶向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取得显著疗效.赫赛汀(Herceptin)是针对癌细胞Her-2基因靶点的第一个分子靶向药物,为乳腺癌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

中华肿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