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华肿瘤杂志

中华肿瘤

中华肿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ncology 중화종류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9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3766
  • 国内刊号: 11-215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www.chinjoncol.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肿瘤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赫捷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CT扫描对早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戴景蕊;张洵;蒋玲霞;李静;张瑾

    目的探讨CT扫描在早期宫颈癌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宫颈癌的CT扫描,其中包括50例多平面重建(MPR)图像资料,同时与手术病理组织学进行对比研究.全组≤Ⅰa期39例,Ⅰb1期35例,Ⅰb 2期21例,Ⅱa期6例,Ⅱb期1例.观察CT对宫颈癌的检出、宫颈受侵深度、肿瘤分期及检出转移淋巴结的作用.结果CT不能检出≤Ⅰa期的宫颈癌,不能显示肿瘤对宫颈侵犯的深度、范围;能够检出≥Ⅰb 1期的宫颈癌,检出率为71.4%(45/63例);可显示肿瘤侵犯宫颈的深度,≥Ⅰb 1期时正确率为39.7%(25/63例),≥Ⅰb 2期时正确率为77.4%(20/28例);对宫颈癌总分期正确率为69.6%(71/102例);对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检出率为63.6%(7/11例).螺旋CT扫描加MPR图像,可增加肿瘤的检出,有利于观察病变及阴道受侵范围.宫颈癌的常见CT表现:病灶呈等密度(56/102例,54.9%),密度低且不均匀(43/102例,42.2%),伴有低密度结节(18/43例,41.9%);病灶也可呈不均匀密度、高密度结节;宫颈表面不规则.转移淋巴结的特征表现:肿大的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影,中心密度低或有坏死,边缘呈环状强化.结论CT扫描对≥Ⅰb 1期的宫颈癌术前检查有价值,对<Ⅰb期的宫颈癌无价值.螺旋CT扫描加矢状重建,可提高病变的检出率,有利于观察病变的范围.

  • 肝细胞肝癌临床分期系统的比较

    作者:曲强;芮静安;王少斌;陈曙光;周立;韩凯;魏学;张宁;赵海涛;程恩成

    目的比较中国分期(CS)、CLIP评分系统和TNM分期对肝细胞肝癌临床疗效的评价和对预后的判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7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确诊时的情况,按CS分期和CLIP评分系统分别作出分期.对其中53例行外科手术切除的患者,再根据组织学作出TNM分期.按CS分期、CLIP评分系统和TNM分期,分别计算患者的累积生存率,以Kaplan-Meier曲线表示,并以Log rank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CS分期的Ⅰa、Ⅰb期和CLIP评分为0的患者,3年生存率均为100%.CS分期的Ⅲa期,1、2年生存率分别为68.0%和51.0%;Ⅲb期1年生存率为20.9%.按CLIP评分系统,评分>4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7.1%、49.9%和33.5%.行外科切除的患者中,CS分期的Ⅰa期和TNM的Ⅰ期,3年生存率均为100%;CS分期的Ⅱb期,1、3年生存率分别为83.3%和75.0%;TNM的Ⅲ期,1、3年生存率分别为93.7%和77.5%.结论CLIP分期易于根据早期临床特征准确反映预后.CS分期在判断患者预后方面同样有效,尤其适用于合并严重肝硬化的患者.

  • 体外循环下切除原发性气管恶性肿瘤的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杜振宗;任华;宋剑非;张超纪;于洪泉;苗齐

    目的总结体外循环下切除原发性气管恶性肿瘤围手术期的处理经验.方法自1999年12月至2003年8月,6例原发性气管恶性肿瘤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肿瘤切除术.2例患者经右股动、静脉插管行急诊手术,4例患者开胸经右心房和升主动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3例患者行气管环形切除、气管断端行端端吻合;2例患者行气管下段和隆突切除、隆突重建;1例患者行肿瘤剔除术.术前和术后给予雾化吸入,协助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结果术后呼吸困难均有明显好转,呼吸机辅助呼吸10 h~7 d,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对于气管严重梗阻的原发性气管恶性肿瘤患者,体外循环下行肿瘤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和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利于术后恢复.

  • 甲状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外科处理

    作者:李正江;苗绪学;唐平章;徐震刚;张德超

    目的评价甲状腺癌上纵隔淋巴清扫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年至1998年期间,我科收治的79例甲状腺癌上纵隔淋巴清扫患者的临床资料.58例(73.4%)为乳头状甲状腺癌,14例(17.7%)为甲状腺髓样癌,7例(8.9%)为滤泡状甲状腺癌.随诊终止日期为2003年12月.结果经颈上纵隔淋巴清扫62例,胸骨部分劈开上纵隔淋巴清扫10例,全胸骨劈开上纵隔淋巴清扫7例.79例中,3例患者仅行上纵隔清扫,未做颈清扫;76例患者中完成93个颈清扫,47例发生气管旁淋巴结转移.总的5年和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4.6%和63.1%.10例发生上纵隔淋巴结复发,9例死于上纵隔病变,1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在甲状腺癌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乳头状甲状腺癌常见.上纵隔淋巴清扫安全有效,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 原发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32例临床分析

    作者:白春梅;杨缇;许莹;张微;刘晓利;朱燕林;陈书长;沈悌

    目的研究原发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手段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原发肠道NHL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治疗结果.全部数据应用SSPS1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32例原发肠道NHL患者的发病部位:大肠16例(50.0%),小肠8例(25.0%),回盲部6例(18.8%),多发部位2例(6.2%).临床表现:腹痛、腹胀26例(81.2%),腹部肿块14例(43.8%),腹泻12例(37.5%),便血10例(31.3%),消瘦10例(31.3%),发热8例(25.0%).本组B细胞型NHL 21例(65.6%),其中弥漫大B细胞型(DLBCL)15例(46.9%);T细胞型NHL 10例(31.2%);组织细胞型1例(3.1%).32例中,29例患者行手术和(或)化疗,19例(59.4%)获得完全缓解.Cox多因素分析显示,Ⅲ、Ⅳ期、B症状及T细胞型,是影响预后的独立不良因素(P<0.05).结论原发肠道NHL临床表现不特异,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多发;根治性手术联合化疗为佳治疗手段;预后与分期、B症状和T细胞型有关.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YH-16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林;王金万;孙燕;朱允中;刘晓晴;李维廉;邸立军;李佩文;王友良;宋恕平;姚晨;游丽芬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YH-16治疗复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率、肿瘤进展时间(TTP)、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并为临床确定合适的用药剂量.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多中心试验.患者随机分为7.5 mg/m2或15 mg/m2两个剂量组,均采用静脉滴注YH-163 h,每天1次,连续给药28 d.结果共入组68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60例.7.5 mg/m2剂量组和15 mg/m2剂量组有效率均为3.0%(P>0.05);中位TTP在意向治疗(ITT)人群分别为60 d和71 d(P>0.05),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8.6%和38.7%(P>0.05).无预期以外的不良事件发生.结论YH-16对多程化疗后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显示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安全性较好,临床受益率高;建议采用7.5 mg/m2作为临床常规使用剂量.

  • cDNA微阵列对22例弥漫型胃癌基因的检测

    作者:张晓青;杨燕青;刘炳亚;金晓龙;李炜;唐凯玲;张庆华;林言箴;朱正纲

    目的从转录组水平识别弥漫型胃癌与正常胃黏膜间的基因表达差异,探讨胃癌分子发生发展机制.方法收集22例弥漫型胃癌患者的新鲜冻存胃癌组织及同例相应正常胃黏膜.杂交芯片采用含14 592个点的cDNA表达谱芯片.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标准为该基因在50%以上样本中的肿瘤与正常组织荧光强度比(ratio比值)>2或<0.5.采用系统聚类法进行基因表达的相似性分析,标本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应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对芯片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胃癌组织与正常胃黏膜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共357个,其中表达上调者153个,下调者204个.上调基因功能主要与细胞骨架运动、基质重建、细胞增殖及信号传导等相关;下调基因功能则主要与细胞免疫防御、毒理代谢、功能分化、核-浆转运及凋亡抑制等相关.TNM分期的Ⅰ+Ⅱ期组与Ⅲ+Ⅳ期组间,有7个基因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验证结果与芯片表达结果一致.结论运用cDNA芯片进行弥漫型胃癌基因表达谱分析,有助于从分子水平全方位阐明弥漫型胃癌的发病机制及生物学特性,也有助于进一步发现新的分子诊断指标和基因治疗靶标.

  • 螺旋CT诊断囊性肾癌的价值

    作者:高兴汉;滑炎卿;丁建国;詹俊新;宋恬;殷于磊;钱伟庆;宋建达

    目的探讨囊性肾细胞癌(简称囊性肾癌)的螺旋CT(S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囊性肾癌患者的S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表现无特殊,6例偶有腰痛,2例有腹痛,2例发现过肉眼血尿.17例中,9例为体检时B超发现肾脏囊性占位病变,进一步做SCT检查而发现;8例为随访肾囊肿时发现.使用Siemens Somatom plus单层螺旋CT或SiemensSensation 16层螺旋CT,先行常规平扫,再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使用非离子对比剂80~100 ml,经前臂静脉用压力注射器给药,注射流率为2~3ml/s.分别于注射对比剂后30~40 s时开始动脉(皮质)期扫描,60~70 s时开始静脉(髓质、实质)期扫描,120~180 s时再行排泄(肾盂)期扫描.原始扫描数据传送至Siemens Volume Wizard工作站,进行各种图像重建及后处理.结果病灶位于右肾5例,位于左肾12例.病变通常为圆形、类圆形囊性密度肿块,边缘光整;直径2.1~10 cm,平均5.7cm.其中病变直径>5 cm者15例,占88.2%.病灶属单房者10例,多房者7例.多房者囊内可见1~5条分隔,SCT显示囊壁和间隔多数厚薄均匀(1~2 mm),增强扫描可见轻度强化,其中2例可见附壁小结节.平扫时,囊液CT值近于水或略高,其中1例为均匀血液密度(48 HU);增强扫描时,囊液均不强化.本组病例少见侵袭性生长,3例可见局部浸润;未见有淋巴结转移者.仅1例于术后5年死于肺转移癌.结论囊性肾癌生物学行为较好,影像学表现相对有特征性,SCT可作为术前诊断的手段.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铂类药物的化疗敏感性与p53和p73基因多态的关系

    作者:袁芃;缪小平;张雪梅;王中华;谭文;张湘茹;孙燕;徐兵河;林东昕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和p73的遗传多态,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对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突变扩增阻抑系统(ARMS)分析方法,对165例以顺铂(DDP)或卡铂(CBP)为主进行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进行p53第72密码子Arg→Pro多态,和p73第2外显子G4C14→A4T14多态的检测,2~3个疗程后进行效果评价.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携带p53 72Pro等位基因患者的化疗敏感性,是携带p53 72Arg/Arg基因型患者的2.46倍(95%CI,1.11~5.45,P=0.026);而携带至少1个p73突变等位基因(A4T14)的患者,其化疗敏感性是携带p73 G4C14/G4C14基因型患者的2.22倍(95% CI,1.14~4.30,P=0.019).2个多态位点合并分析结果显示,同时携带p53和p73野生基因型的患者,化疗有效率为7.7%;而携带1个、2个和≥3个p53和p73变异等位基因的患者,化疗有效率分别为34.8%、42.2%和40.7%.结论p53和p73基因遗传多态与晚期NSCLC患者对以铂类药物为主的化疗敏感性有关.

  • 儿童与青少年鼻咽癌的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曹卡加;李茵;谢国丰;洪明晃

    目的分析儿童与青少年鼻咽癌的远期疗效,探讨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17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年龄在7~18岁之间的鼻咽癌远期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鼻咽放疗剂量56~80 Gy/6~13周,平均(66.32±4.72)Gy;颈部放疗剂量(47~73)Gy/5~13周,平均(57.90±5.80)Gy.36例采用连续照射,81例采用分段照射.35例放疗前曾接受化疗.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用Log rank法比较各组患者的生存率,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3%、66.6%和56.4%,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1.8%、53.9%和50.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015)、活检方式(P=0.0234)、N分期(P=0.0001)、照射程式(P=0.0027)、化疗(P=0.0056)和近期疗效(P=0.0000)是影响儿童与青少年鼻咽癌远期疗效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27)、N分期(P=0.048)、照射程式(P=0.009)、近期疗效(P=0.000)是影响儿童与青少年鼻咽癌预后的因素.全组出现脑干放射性损伤1例(0.9%),大脑颞叶放射性损伤3例(2.6%),后组颅神经损伤13例(11.1%).现存活且生存5年以上、14岁以下的男性鼻咽癌患者共11例,平均身高为(161.6±7.43)cm.结论年龄、N分期、照射程式和近期疗效是影响儿童与青少年鼻咽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儿童与青少年鼻咽癌放射治疗的远期后遗症不容忽视.

    关键词: 鼻咽癌 预后
  •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25例预后因素探讨

    作者:韩冬梅;陈协群;白庆咸;张永清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我们以1999年到2003年于我院住院的25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患者为研究对象,就其预后因素进行探讨.

  • 肺灌注显像检查预测肺癌放射性肺损伤的价值

    作者:赵路军;张雯杰;王绿化;郑容;冯勤富;王颖杰;梁军;欧广飞;殷蔚伯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肺灌注显像的特点及其放射治疗过程中的变化,观察其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关系.方法31例接受根治性放疗的肺癌患者接受了肺灌注显像检查,其中8例仅在放疗前接受了此项检查.以照射前后计算区域的肺灌注平均计数值占相应全肺平均计数值的百分比,比较照射前后肺灌注的变化.放射性肺损伤的评价按美国肿瘤放射治疗组(RTOG)急性放射性肺炎标准评定.结果31例患者中,中央型22例,周围型9例.病理类型:鳞癌12例,腺癌1例,小细胞肺癌15例,未分型3例.Ⅰ、Ⅱ期8例,Ⅲa期9例,Ⅲb期14例.行适形放疗26例,常规放疗5例;照射剂量32~72 Gy,中位剂量58 Gy.6例发生2级或3级放射性肺炎,无放射性肺炎死亡病例.全部患者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灌注受损,中央型肺癌患者灌注受损范围≥2级者占68.2%(15/22),而周围型仅占22.2%(2/9,P=0.04).受损范围为1级和2级以上者,分别有40.0%(6/15)和37.5%(6/16)的患者发生2级以上放射性肺损伤.在两次行肺灌注检查的23例中,肺灌注受损有所改善者占70.0%(16/23),其中2级以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31.3%(5/16);在肺灌注受损加重者中,2级以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42.9%(3/7).结论灌注受损是肺癌患者的常见表现,中央型肺癌灌注受损较重,放射治疗后多数病例肺灌注受损有所改善;放疗前和放疗中,肺灌注受损范围的变化和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 稳定转染ERβ基因对MCF-7乳腺癌细胞系生长特性的影响

    作者:朱建华;叶棋浓;宋三泰;江泽飞;严景华;郝春芳;黄翠芬

    目的研究在不同处理因子作用下,外源基因ER β的表达对MCF-7乳腺癌细胞系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lipofectamine 2000将ER β真核表达载体pCDNA3-ER β导入MCF-7乳腺癌细胞系.采用含雌激素应答元件(ERE)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染细胞中ER β的转录活性和蛋白表达水平,筛选阳性克隆.以亲本细胞MCF-7及转染空载体质粒pCDNA3的MCF-7细胞为对照,在雌激素E2和雌激素受体拮抗剂4-OHT作用下观察细胞的生长特点.结果在转染ER β基因的MCF-7细胞系中,ER β的转录激活活性明显升高;Western blot检测证实,ER β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在无处理因子情况下,外源基因ER β在MCF-7细胞系中的表达对细胞的形态及生长速度无明显影响.与亲本细胞MCF-7及转染空载体质粒的MCF-7细胞相比,稳定转染ER β的MCF-7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下降,但对4-OHT处理的敏感性无明显减少.结论外源性ER β基因在MCF-7乳腺癌细胞中的稳定表达不增加对4-OHT的耐药性,但使之对雌激素的敏感性下降.

  • 蛋白激酶C抑制剂逆转肾癌多药耐药机制的探讨

    作者:刘涛;孔垂泽;毕建斌;刘戈飞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对肾癌细胞多药耐药(MDR)逆转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荧光显色法、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KCα cDNA转染肾癌786-0细胞前后,细胞中多药耐药基因1(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和肺耐药蛋白(LRP)表达的变化.采用MTT方法,分别测定阿霉素(ADM)与PKC激动剂以及与PKC抑制剂协同作用后,786-0细胞和肾癌转染细胞系PKCα/786-0耐药性的变化.结果RT-PCR结果显示,肾癌转染细胞系PKCα/786-0的MDR1表达水平高于肾癌786-0细胞.ADM与PKC抑制剂协同作用的PKCα/786-0细胞系耐药性明显降低.786-0细胞对ADM的IC50为7.8015e-7(5.7046e-7~1.0669e-6);PKCα/786-0对ADM的IC50为1.6588e-6(1.1621e-6~2.3677e-6).PKC激动剂佛波醇酯(PMA)联合ADM处理PKCα/786-0的IC50为2.6794e-6(2.0521e-6~3.4983e-6);PKC抑制剂Calphostin C联合ADM处理PKCα/786-0的IC50为9.2506e-8(5.9337e-8~1.4422e-7).结论PKC抑制剂可以逆转人肾癌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其途径可能与改变MDR1的表达有关.

  • 免疫球蛋白在结肠癌HT-29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探讨

    作者:邓郁青;郑杰;李国辉;朱小辉;张培;黄晶;张颖妹;李志新;邱晓彦

    目的明确免疫球蛋白(Ig)在人大肠癌传代细胞系HT-29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对肿瘤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Ig重链可变区转录本在HT-29细胞中的表达,并构建含有HT-29特异的CDR3片段的反义重组载体,电穿孔法将其转染入HT-29细胞,观察其对HT-29细胞生长增殖及凋亡等基本生命活动的影响.结果在HT-29细胞内检测到人Ig重链转录本,且测序显示为单一性克隆;含有HT-29特异的CDR3片段的反义重组载体能够有效地抑制HT-29细胞Ig分子的表达,且能够有效的诱导细胞的凋亡(P<0.01)和生长抑制(P<0.05).结论肿瘤细胞来源的Ig可促进肿瘤细胞的生存和生长.

  • 胃癌5号染色体短臂杂合性缺失的精细作图及其相关基因探讨

    作者:于颖彦;计骏;陆云;步磊;刘炳亚;朱正纲;林言箴

    目的探讨胃癌5号染色体短臂(5p)微卫星标记杂合性缺失(LOH)与胃癌组织学表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0例手术切除的胃癌标本及其配对正常胃黏膜组织.部分标本抽提基因组DNA,选用分布于5号染色体短臂上17个微卫星多态标记进行LOH分析;部分标本以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进行常规切片染色,采用Lauren分型法进行组织病理学分型.结果5号染色体短臂17个微卫星标记的平均信息性病例比例为60.0%(48/80),35.0%(28/80)的病例至少一个位点检测到LOH.D5S2849位点(7.77 cM)LOH频率高,为35.2%(19/54).5p小丢失区域在6.67~9.41 cM区间(涵盖2.7 cM,1.18 Mb),定位为5p15.33区,包括D5S417、D5S2849、D5S1492和D5S2088位点.28例携带LOH的病例中,24例(85.7%)为肠型胃癌,4例(14.3%)为弥漫型胃癌,肠型胃癌的LOH频率显著高于弥漫型胃癌病例(P<0.01).NCBI基因数据库检索显示,该区内含有IRX1、IRX2和CEI 3个基因.结论5p15.33区发生的分子遗传学改变可能参与胃癌的形态分化和发展,使胃癌分化成肠型与弥漫型不同的组织学类型.5p15.33小丢失区内的基因簇可能与胃癌,尤其是肠型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 裸鼠中人肝细胞癌转铁蛋白受体的分子显像研究

    作者:吴志坚;张永学

    目的探讨99mTc-转铁蛋白(Tf)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以99mTc标记Tf进行Balb/c小鼠体内生物分布,对Tf受体阻断前后的Balb/c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 nu/nu裸鼠进行显像研究,测定SMMC-7721细胞膜Tf受体数及125I-Tf与Tf受体的解离常数(Kd).结果99mTc-Tf主要分布于肝、血及肾脏.荷人肝癌SMMC-7721裸鼠注入99mTc-Tf后18 h,肿瘤/血、肿瘤/肝及肿瘤/肌肉的比值分别为24.2、1.7和35.5,非标记Tf抑制前后小鼠肿瘤摄取率的比值为16.3.人肝癌SMMC-7721细胞膜Tf受体数为2.4×105/细胞,Kd为4.46 nmol/L.结论99mTc-Tf在高表达Tf受体的肿瘤病变部位特异性聚积,99mTc-Tf有望用于肝细胞癌Tf受体显像.

  • 熊果酸诱导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作者:谭洁;沈志祥;耿伟

    目的探讨熊果酸(UA)诱导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UA处理HT-29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UA对HT-29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采用形态学、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9和bcl-2的表达,并用病理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UA在体外对HT-29细胞有中度增殖抑制效应,在UA作用下,HT-29细胞出现显著的细胞凋亡征象.TUNEL法显示细胞固缩,核染色质聚集或断裂,形成凋亡小体.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在G1期之前出现Sub-G1峰,凋亡率高为11.63%,UA的作用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在HT-29细胞凋亡过程中,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9的表达增强,bcl-2的表达减弱.结论凋亡是UA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之一;UA诱导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主要与促进caspase-9的活化、下调bcl-2的表达有关.

  • 肾嗜酸细胞腺瘤10例

    作者:吕坚伟;冷静;刘强;黄旭元;黄翼然

    肾嗜酸细胞腺瘤较少见,我院收治10例,现报告如下.一、病例资料本组10例患者,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44~71岁.全部患者均为体检B超偶然发现肾脏实质性占位.肿瘤大直径为3~8 cm,均为单发.CT扫描表现为肿瘤包膜完整,密度均匀,CT值接近于正常肾脏组织,增强扫描后呈均匀强化,其中6例可见中心星状斑痕钙化灶.

    关键词: 肾嗜酸细胞腺瘤
  • 食管癌枕叶脑转移一例

    作者:齐洪武;王政刚;张旭东

    患者男,54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5个月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双锁骨下淋巴结无肿大.食管造影:食道中上段管腔略狭窄,管壁僵硬,黏膜不规则,长约8 cm.食管镜:距门齿20~25 cm见隆起样新生物,黏膜粗糙,表面无糜烂,质较硬脆,易出血.病理诊断:食管中上段鳞癌.行60Co外照射,DT70 Gy,35次/7周.

  •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研究及其发展

    作者:于金明;袁双虎

    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系通过高度适形照射减少正常组织受照体积,改进剂量分布,以达到较高的治疗增益比.但是,放疗过程中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肿瘤实际照射剂量的分布,造成肿瘤脱靶和(或)危及器官损伤增加.其一,肿瘤和周围正常器官组织的位移,包括治疗间位移和治疗中位移.

  • 子宫颈癌治疗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孙建衡

    1898年,奥地利的Wertheim以子宫广泛切除及盆腔淋巴切除术治疗子宫颈癌.同年,居里夫妇发现了镭并很快用于子宫颈癌的治疗.自20世纪早期,子宫颈癌的治疗即进入发展时期,特别是放射治疗.在20年代,在欧洲已形成完整的子宫颈癌腔内镭疗的斯得哥尔摩及巴黎体系.

中华肿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