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华肿瘤杂志

中华肿瘤

中华肿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ncology 중화종류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9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3766
  • 国内刊号: 11-215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www.chinjoncol.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肿瘤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赫捷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胰腺转移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许东奎;赵平;邵永孚;王成峰;蔺宏伟;田艳涛;孙跃民

    目的探讨胰腺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胰腺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原发肿瘤为肺癌8例,胃癌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甲状腺癌1例,黑色素瘤1例,卵巢癌1例,肾癌1例,食管癌1例,直肠癌1例,肝癌1例.胰腺转移性肿瘤无特异性临床症状.14例行CT或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经细胞学检查证实;4例由术后组织病理学证实.在18例胰腺继发肿瘤中,单发14例,多发4例.结果 CT平扫表现为胰腺低密度肿物,除肾癌胰腺转移灶表现为高血供,明显增强外,其余均表现为乏血管肿瘤,增强不明显.18例患者均行放化疗综合治疗,治疗后生存期8~38个月,平均生存期19个月.结论胰腺转移性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无特异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根据不同的原发肿瘤,选择合适的综合治疗模式,对于胰腺继发肿瘤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 伴活动性肝炎的原发性肝癌治疗

    作者:左朝晖;欧阳永忠;莫胜川;谌忠友;周晓;万能斌;王心见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首选和有效的方法.部分肝癌合并活动性肝炎患者,手术会加重对全身脏器的损害,术后极易出现肝功能衰竭,而长时间的护肝治疗,易延误手术时机.因此,把握好手术指征和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是治疗该类肝癌的关键.我院1995年至2003年收治肝癌452例,其中98例伴活动性肝炎,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肝炎 肝肿瘤/治疗
  • 肺癌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CT血管造影分析

    作者:肖湘生;于红;李惠民;刘士远;李成洲;刘靖

    目的利用CT血管造影(CTA)显示支气管动脉(BA)和肺动脉(PA)三维影像学特征,进一步探讨肺癌血供.方法收集原发性肺癌147例及正常对照46例,采用多层螺旋CT胸部增强扫描获得原始图像,用容积显示(VR)、多平面重建(MPR)、大强度投影(MIP)进行CTA重建,观察和分析BA、PA形态学特征及其与肺癌关系.结果肺癌组BA在VR中清晰显示136例,显示率为92.5%,平均2.3支/例;对照组BA清晰显示32例,显示率为69.6%,平均2.0支/例.肺癌组同侧BA管径较肺癌对侧和正常对照组BA明显增粗(P<0.05);肺癌同侧总截面积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较肺癌对侧明显增加(P<0.05);肺癌侧BA扩张扭曲呈蚓状走向肿瘤或进入肿瘤内,多分支网状吻合.肺癌组PA均清晰显示,54例PA穿过肿瘤或从瘤旁经过,未见异常变化;25例PA显影完整,受肿块推挤并从周围包绕肿块,形成手握球征;40例PA基本完整,肿块从外对PA环状包埋,PA管腔呈扁平状、偏心性或向心性缩窄或枯树枝征;28例PA受肿块包绕并残缺截断形成残根征.结论原发性肺癌BA明显扩张,总供血量明显增加;PA穿过肿瘤或狭窄截断.多重螺旋CTA同样证明肺癌主要为BA供血,未见PA供血证据.

  • 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在肝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秦华东;李传乐;张建国

    目的进一步改进无血切肝技术,提高肝脏巨大肿瘤患者的切除率和手术耐受性.方法回顾分析16例肝脏巨大肿瘤切除术,讨论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方式在肝切除中的应用.结果巨大肝脏肿瘤在肝切除手术中,应用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术,术中出血少,患者耐受性好,提高了肝脏手术的切除率.结论应用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术可以提高肝脏巨大肿瘤的切除率和手术耐受性,为肝脏手术提供了一个合理安全的术式.

  • 泰索帝每周给药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峻岭;张湘茹;刘基巍;陈中元;林英城;王远东;陈强;南克俊;宋恕平;韩福才;朱允中;李龙芸;郑玉红;储大同

    目的确定泰索帝每周给药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大耐受剂量(MTD)和剂量限制毒性(DLT),观察其疗效(RR)和安全性,并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泰索帝每周给药,连用3周,休息1周,顺铂每周期的第1天给药;每28d为1个治疗周期.顺铂的剂量为75mg/m2.泰索帝在Ⅰ期临床阶段共有4个剂量组:25 mg/m2、30 mg/m2、35 mg/m2和40 mg/m2,每个剂量组至少入选3例患者.在Ⅱ期临床阶段,根据Ⅰ期临床推荐剂量,泰索帝35 mg/m2每周给药.药代动力学为第一周期第1天和第15天抽取血样待分析.根据Ⅰ期临床研究推荐剂量,进行Ⅱ期临床研究.结果Ⅰ期临床的15例患者中,有14例可评价疗效,其中5例部分缓解,有效率为35.7%,其中位生存时间16个月(范围5~40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3.3%、26.6%和20.0%.中位疾病进展时间9个月(6~14个月).Ⅱ期临床研究的83例初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接受了216个周期的化疗,可评价者75例.有1例患者完全缓解,22例患者部分缓解,占全部入组病例的27.7%(23/83),占可评价病例的30.7%(23/75);其中位生存时间为10.7个月(范围3~34个月),1年生存率为48.6%.主要不良反应为Ⅲ~Ⅳ度的粒细胞减少以及乏力、指甲毒性及液体潴留.结论泰索帝(35 mg/m2)每周给药联合顺铂(75 mg/m2)作为一线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骨髓毒性较小.

  • 219例子宫颈癌根治术的并发症分析

    作者:吴琨;章文华;张蓉;李华;白萍;李晓光

    目的分析子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 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施行子宫颈癌根治术219例.其中ⅠA期26例(ⅠA 1期17例,ⅠA 2期9例),ⅠB期142例(ⅠB1期78例,ⅠB2期64例),ⅡA期40例,ⅡB期3例,另外8例为外院治疗后无法分期.采用子宫颈癌根治术204例,改良子宫颈癌根治术15例.结果发生手术并发症49例,发生率为22.4%.手术并发症主要为尿潴留、淋巴囊肿、腹部伤口感染,其发生率分别为10.0%、7.8%和6.8%.子宫颈癌根治术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改良子宫颈癌根治术.术前外院介入化疗、根治性放疗和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分别为50.0%(2/4)、100%(1/1)和25.0%(13/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例术前辅助放疗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5.3%)高于未辅助放疗者(19.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9).结论子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症与术式有关,术前辅助腔内后装放疗不增加并发症,适当缩小手术范围可减少手术并发症.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survivin和caspase-3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向晓娟;何友兼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survivin、caspase-3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997年至2000年间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94例,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survivin、caspase-3表达情况.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生存分析,并对各临床指标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94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survivin和caspase-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1%和76.6%,其表达与国际预后指数(IPI)显著相关(P<0.05).survivin和caspase-3表达阳性患者的复发率高,survivin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31.3%)明显低于survivin表达阴性患者(64.0%,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survivin表达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独立预后指标.结论 survivin和caspase-3可作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预后指标,与IPI结合可在早期筛选出常规治疗预后不良的病例,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改善预后.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郭荣平;钟崇;石明;张昌卿;韦玮;张亚奇;李锦清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肝细胞肝癌(以下简称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0例肝癌手术切除标本的VEGF及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肝癌组织中VEGF与MMP-2的阳性率分别为76.7%与60.0%.MMP-2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s=0.32),且两者均与复发转移正相关(rs=0.31,rs=0.32).VEGF(-)组、VEGF(+)组和VEGF(++)组患者的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1.4%、43.5%和30.4%(P<0.01);MMP-2(-)组和MMP-2(+)组的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6.7%和32.8%(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肝癌组织中VEGF与MMP-2的表达水平、术前播散结节及镜下癌栓是肝癌复发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肝癌组织中VEGF和MMP-2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病理特征(术前播散结节及镜下癌栓),可评价肝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

  • 散发性结直肠癌中微卫星不稳定性及临床病理意义

    作者:肖秀英;周晓燕;孙孟红;颜歌;杜祥

    目的通过微卫星位点BAT-25和BAT-26的分析,观察散发性结直肠癌原发和转移灶中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阳性率,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73例结直肠癌原发灶和53例转移灶石蜡标本,分离基因组DNA,通过荧光标记多重PCR法扩增微卫星位点BAT-25和BAT-26;应用全自动DNA测序仪和GeneScan 3.1软件进行片段分析,观察这2个位点重复序列长度的变化.以1例已知有MSI-H的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病例为阳性对照.结果7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中,MSI的阳性率为15.1%,MSI与患者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分化程度和预后有关(P<0.05);53例转移患者中,转移灶的MSI阳性率(17.0%)略高于原发灶(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2例原发灶MSI阴性,转移灶MSI阳性.结论散发性大肠癌中MSI是一个常见的分子事件;MSI可作为临床判断大肠癌恶性程度、预后等的重要参考指标,根据MSI对散发性结直肠癌进行分类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MSI在部分散发性大肠癌的转移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 人肺鳞癌组织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作者:汤参娥;李萃;肖志强;章晓鹏;陈主初;易红;李建玲;段朝军;梁宋平

    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建立人肺鳞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支气管上皮组织的差异蛋白质表达谱.方法对20例人肺鳞癌组织和配对的癌旁正常支气管上皮组织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即利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分离二者总蛋白质后,经图像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差异蛋白质.结果 (1)比较分析20例肺鳞癌及正常配对组织的2-DE图谱,找到差异蛋白质点76个;(2)对68个差异蛋白质点进行了肽质量指纹图分析,鉴定出一些与瘤基因、细胞周期调控、信号转导等有关的肺鳞癌相关蛋白;(3)肺鳞癌相关蛋白mdm2、c-Jun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人肺鳞癌组织中高表达,而在正常对照中均表达下调,与蛋白质组的分析鉴定结果是一致的.结论成功鉴定了68个肺鳞癌相关蛋白,为进一步筛选用于肺鳞癌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的肺鳞癌分子标志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284例原发乳腺癌c-erbB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杨丽芳;宋三泰;李晓兵;江泽飞;刘晓晴;马维娜;乔西平;郭斯启

    目的探讨c-erbB2癌蛋白在原发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84例原发乳腺癌组织的c-erbB2表达,并用统计学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284例原发乳腺癌c-erbB2的阳性表达率为26.8%(76/284),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数目(P=0.003)密切相关.单因素分析表明,c-erbB2是总生存时间(OS,P=0.002)和无病生存时间(DFS,P=0.024)的重要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c-erbB2是影响OS(P=0.023)的独立预后因素.此外,c-erbB2阳性的肿瘤患者较阴性者更易于发生内脏转移.而对于不同的淋巴结转移和ER状态,c-erbB2也有不同的预后价值.结论 c-erbB2是影响原发乳腺癌患者OS的独立因素;在不同的淋巴结转移和ER状态下,其预后价值不同.

  • 促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的异常表达与胃癌血管生成的关系

    作者:张真真;张声;林建银;黄培生;陈余鹏

    目的探讨促血管生成素(Ang)及其受体Tie-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分析技术,检测68例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胃黏膜Ang-1、Ang-2及Tie-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均见Ang-1、Ang-2及Tie-2 mRNA的表达,Ang-1蛋白、Tie-2 mRNA表达水平与MVD呈负相关(r=-0.440,r=-0.267;P<0.05),Ang-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MVD呈正相关(r=0.319,r=0.729;P<0.05),Ang-2/Ang-1蛋白表达的比值与MVD呈正相关(r=0.739,P<0.05).在Ang-2 mRNAT/N比值(胃癌与癌旁胃粘膜mRNA表达水平的比值)>1.2时,其MVD均高于T/N比值<1.2者,而与Ang-1 mRNA的表达情况无关.结论 Ang-1与Ang-2蛋白在胃癌血管生成中相互拮抗,Ang-2/Ang-1的比值可能是决定胃癌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的终因素.当Ang-2高表达而Ang-1低表达时,促进胃癌的血管生成;反之,则抑制胃癌血管生成.推测Angs及其受体系统在胃癌血管生成中的调节作用是以Ang-2的作用为主导的.

  • 人肺癌细胞中去甲长春新碱和泰索帝药物敏感性基因的比较分析

    作者:蔡莉;李建华;辛彦;牛林琳;臧家兰;隋广杰

    目的筛选人肺癌细胞株中与去甲长春新碱(NVB)、泰索帝(Doc)药物敏感性相关的基因.方法采用MTT比色分析法,测定4株小细胞肺癌(SCLC)细胞株和6株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株对NVB、Doc的药物敏感性;应用cDNA macroarray技术检测10株肺癌细胞株中1291个药物敏感性关联基因的表达状态,聚类分析二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1)NVB对10株肺癌细胞株的作用效果明显优于Doc.(2)10株肺癌细胞株中,与Doc呈正相关的药物敏感性关联基因多于NVB,而与NVB呈负相关的多于Doc;而在6株NSCLC中,与Doc和NVB呈正相关、负相关一致的基因较多.(3)10株肺癌细胞株中,有51个基因与Doc、NVB药物敏感性相关联,占全部候选基因的3.95%(51/1291).与NVB药物敏感性呈显著相关的基因27个,其中负相关24个,正相关3个;与Doc药物敏感性关联的基因24个,其中负相关13个,正相关11个.6株NSCLC株中,有67个基因与药物敏感性相关,占全部实验基因的5.19%(67/1291).与NVB药物敏感性呈显著相关的基因29个,其中负相关25个,正相关4个;与Doc药物敏感性关联的基因38个,其中负相关34个,正相关4个.(4)Rab 1、Rab 3、Rho B、Rho C、Rac 1、Rac 2、Gho GDI β、CD44、Integrinα5、Integrin α 6、Integrin β 5、Vinculin等细胞骨架关联基因在SCLC、NSCLC中的表达存在差异.结论 SCLC和NSCLC细胞株中,NVB、Doc药物敏感性相关联基因表达存在明显差异.

  • 黄芪注射液对肺癌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董竞成;董晓辉;赵福东;谢瑾玉;崔焱;宫兆华

    肿瘤Th1/Th2紊乱和Th2优势型的免疫反应状态是近年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1].鉴于中药黄芪注射液(astragalus,AG)能有效逆转Th1/Th2的比例[2],我们运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肺癌,改善荷瘤机体Th2型的细胞优势状态.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肺肿瘤
  • 死亡受体5与肝癌细胞凋亡的相关性

    作者:朱冉旭;林菊生;宋宇虎;黎培员;陶璐薇

    目的探讨人死亡受体5(DR5)及其配体(TRAIL)和竞争性单克隆抗体(DR5mAb)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和正常人肝细胞株LO2的DR5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含量.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试细胞的生长曲线,以观察TRAIL和DR5mAb对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的凋亡率.结果肝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的DR5高表达,正常人肝细胞株LO2的DR5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细胞的增殖率随着TRAIL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但当TRAIL超过1000 ng/ml时,肝癌细胞株的增殖率就不再下降;而肝癌细胞的增殖率随着DR5mAb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1000 ng/ml TRAIL处理24 h时,HepG2的凋亡率在14.74%±0.48%,继续增加TRAIL浓度,其凋亡率无显著改变;而同样剂量的DR5mAb处理24 h时,HepG2的凋亡率高达52.45%±0.57%,明显高于前者(P<0.05).同时发现,正常人肝细胞株LO2的增殖率随着TRAIL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与PBS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R5mAb的浓度变化对人正常肝细胞株LO2无明显影响.结论死亡受体DR5在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起重要的作用;DR5mAb选择性地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对人正常肝细胞无诱导凋亡作用.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为靶的反义寡核苷酸筛选及其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郑素军;林汝仙;夏云;伯晓晨;任红;钟森;王升启

    目的筛选出可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KDR)mRNA高效、特异结合的反义寡核苷酸,探讨其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先用寡核苷酸库杂交和计算机预测初筛反义寡核苷酸;经寡核苷酸芯片杂交验证,挑选与KDR mRNA有强杂交信号的反义寡核苷酸,用MTT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探讨反义寡核苷酸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增殖和KDR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在寡核苷酸库杂交筛选出的13条反义寡核苷酸中,有8条(8/13,61.5%)在芯片杂交中显示较强杂交信号;而在计算机预测设计的17条探针中,只有1条显示较强信号.合成杂交信号较强的9条硫代反义寡核苷酸,均能有效抑制MCF-7细胞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其中抑制率高的2条反义寡核苷酸为asON4和asON7,由寡核苷酸库杂交联合芯片杂交筛出,在0.8 μmol/L时抑制率分别为51.6%和62.2%;同时,这2条反义寡核苷酸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抑制了KDR基因表达,并呈剂量相关性.结论寡核苷酸库杂交筛选和寡核苷酸芯片杂交筛选的结果有较好一致性,将寡核苷酸库和寡核苷酸芯片联用是一种较好筛选反义寡核苷酸方法.KDR反义寡核苷酸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 纳米活性炭吸附丝裂霉素C腹腔化疗的实验研究

    作者:曲秋莲;张英鸽;杨留中;孙岚

    目的探讨新型淋巴靶向制剂吸附丝裂霉素C纳米活性炭(MMC-ACNP)的抗胃癌转移和抗复发作用.方法制备MMC-ACNP并检测其毒性;建立裸鼠人胃癌腹腔种植瘤模型;将48只裸鼠分为6组:生理盐水对照组、高剂量MMC组和低剂量MMC组、高剂量MMC-ACNP组、中剂量MMC-ACNP组和低剂量MMC-ACNP组,腹腔给药.给药4周后进行血液学检查,观察裸鼠体重及肿瘤播散和生长情况.结果 MMC-ACNP小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LD50)为46.80 mg/kg,MMC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9.33 mg/kg.高剂量MMC组裸鼠体重增长缓慢,血小板显著减少,其他各组未见异常.在MMC剂量相同的情况下,MMC-ACNP的毒副作用明显低于MMC,其抑制肿瘤播散和生长的作用明显高于MMC.微小炭粒携带MMC进入肿瘤细胞核,有助于增强抑瘤效果.结论 MMCACNP选择性高,毒副作用低,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抗Ⅳ型胶原酶胞内抗体对人巨细胞肺癌PG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

    作者:沈恩允;王维刚;张胜华;甄永苏

    目的探讨内质网滞留型胞内抗体对Ⅳ型胶原酶分泌及其对人巨细胞肺癌PG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了编码胞浆和内质网滞留型抗Ⅳ型胶原酶抗体的表达载体pcDNA3.1-CP.scFv和pcDNA3.1-ER.scFv.对人巨细胞肺癌PG细胞系进行基因转染.以Western blot检测pcDNA3.1-CP.scFv和pcDNA3.1-ER.scFv的表达,明胶酶谱检测PG细胞Ⅳ型胶原酶分泌情况,Matrige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结果 CP.scFv和ER.scFv胞内抗体在PG细胞内表达,ER.scFv对Ⅳ型胶原酶分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抑制率分别为85.7%和51.2%;而CP.scFv对Ⅳ型胶原酶分泌无抑制作用.ER.scFv编码基因转染的PG细胞与野生型和空白质粒组比较,对体外侵袭有明显的抑制,抑制率为76.3%;而CP.scFv编码基因转染的PG细胞未显示出有抑制作用.结论内质网滞留型胞内抗体技术可以在蛋白加工、分泌通路中抑制Ⅳ型胶原酶的活性,进而抑制肿瘤侵袭,可能在肿瘤基因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人原发性肝恶性淋巴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

    作者:刘秋珍;脱朝伟;张宁;杨波;王明耀;朱希伟

    目的建立人肝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为探讨肝恶性淋巴瘤发病机制和实验治疗提供工具.方法采用人肝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术中新鲜瘤组织块植入裸小鼠肝实质内,观察原位移植成瘤率和移植瘤的侵袭、转移,并进行形态学(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血清学、染色体核型和流式细胞分析.结果在裸小鼠体内建成了一株人肝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原位移植模型(HLBL-0102).移植瘤的组织病理学为原发性肝恶性淋巴瘤(非霍奇金B细胞性),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D19、CD20、CD45和CD79a阳性,CD3、CD7阴性,甲胎蛋白(AFP)阴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乳酸脱氢酶(LDH)1267.5 U/L.染色体众数范围55~59条;移植瘤细胞DNA指数值1.57~1.61,均为异倍体.HLBL-0102在裸鼠体内生长3年,已经传至37代,共移植裸鼠283只,其肿瘤的移植生长率和液氮冻存复苏成活率均为100%.人原发性肝恶性淋巴瘤在裸鼠肝内自主侵袭性生长,瘤细胞侵入并破坏临近肝组织和门脉区内胆管及静脉,无其他组织、器官侵犯及远处淋巴结累及.结论 HLBL-0102是首次建立成功的人原发性肝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完整地模拟了人原发性肝恶性淋巴瘤患者的自然临床病理过程,为研究原发性肝恶性淋巴瘤生物学和实验治疗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 肾脏黏液性管状和梭形细胞癌一例

    作者:孙荣超;杨树东;梁加贝

    患者女,60岁.因右侧腰部酸痛2个月余,于2002年10月30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侧肾区无明显红肿,无肾区叩击痛,双侧输尿管走行无压痛,右腰部可触及一肿块,5 cm×4 cm大小,质硬,无明显触痛,表面不光滑,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病程中无血尿、尿频、尿痛,不伴发热、咯血,血、尿、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影像学检查:胸片示心肺膈无异常.CT检查见右肾下极一低密度影,境界清,大径约6 cm,密度尚均,增强扫描其呈不均匀强化,其内呈更低密度影,肝脏、胰腺、脾脏未见异常,腹腔、后腹膜未见肿大淋巴结,CT诊断:右肾恶性肿瘤.于2002年11月4日行右肾癌根治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

    关键词: 肾肿瘤
  • 赫赛汀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与辅助治疗中的新进展

    作者:王莉萍;沈坤炜;沈镇宙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赫赛汀(herceptin)是第一个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的、以癌基因为靶的治疗药物.多项研究已证明,赫赛汀对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有明显效果,单药治疗总有效率在25%左右.据Slamon等[1]的Ⅲ期临床试验报道,将469例HER-2过度表达的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用化疗组与化疗+赫赛汀组,结果赫赛汀提高了肿瘤缓解率,延长了疾病进展时间(TTP)、中位缓解持续时间和整体生存时间.一组Ⅱ期随机对照研究(M77001)证明了赫赛汀联合泰索帝在一线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地位[2].研究共入选188例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其中92例接受赫赛汀(第1周4 mg/kg,以后每周2 mg/kg,直到肿瘤进展)联合多西紫杉醇(100mg/m2,3周1次,共6个周期)治疗,94例单用多西紫杉醇(100mg/m2,3周1次,共6个周期).结果显示,与多西紫杉醇单药相比,联合组延长TTP4.7个月,延长总体生存期9.4个月,总有效率提高69%.由此可见,赫赛汀联合多西紫杉醇作为一线用药,其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多西紫杉醇.

中华肿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