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华肿瘤杂志

中华肿瘤

中华肿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ncology 중화종류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9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3766
  • 国内刊号: 11-215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www.chinjoncol.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肿瘤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赫捷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影响pT2 N0~1 M0期胸段食管癌患者术后疗效的因素分析

    作者:高玉华;王玉祥;李静;何明;齐战;邱嵘;乔学英

    目的 探讨pT2N0~1M0期胸段食管癌患者的术后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8—2011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275例pT2N0~1M0期胸段食管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0例,女95例;胸上段癌32例,胸中段癌186例,胸下段癌57例;pN0期205例,pN1期70例;单纯手术155例,术后辅助治疗120例.结果 随访至2014年9月30日,全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6%、70.2%和63.7%,1、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3.9%、64.0%和60.0%.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病理类型、pN分期以及阳性淋巴结数与患者的总生存有关(均P<0.05);患者性别、肿瘤浸润深度、病理类型、pN分期和阳性淋巴结数与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有关(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食管肿瘤位置和pN分期是影响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因素(均P<0.05);患者性别、pN分期和术后辅助治疗是影响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 在pT2N0~1M0期胸段食管癌术后患者中,胸上段癌和pN1期患者的预后差,建议术后辅助治疗.

  • CT引导下经皮碘海醇混合无水乙醇注射联合射频消融治疗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

    作者:孙巍;丁晓燕;陈京龙;李文东;王湘漪;郭晓笛;申燕军;孙莎莎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碘海醇混合无水乙醇注射(PIEI)联合射频消融(RFA)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序贯RFA治疗高危部位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54例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资料,分为PIEI联合RFA组和TACE序贯RFA组,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54例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患者共有74个病灶,其中PIEI联合RFA组26例,共40个高危部位病灶;TACE序贯RFA组28例,共34个高危部位病灶.PIEI联合RFA组患者的肿瘤完全消融率为92.5%(37/40),明显高于TACE序贯RFA组的70.6%(24/34,P=0.014).PIEI联合RFA组患者的2年肿瘤局部进展率为20.0%(8/40),TACE序贯RFA组患者的2年肿瘤局部进展率为38.2%(13/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PIEI联合RFA组和TACE序贯RFA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分别为90.3%和8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3).TACE序贯RFA组患者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2/28),有1例患者出现肝脓肿,1例出现胆道出血,而PIEI联合RFA组患者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0%,P=0.491).两组患者的常见不良反应为发热、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等,但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TACE联合RFA比较,PIEI联合RFA治疗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能进一步提高肿瘤的完全消融率,但尚需进一步证实.

  • 胰头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发生规律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作者:周扬;汪洪骏

    目的 探讨胰头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发生规律,分析其对胰头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手术显微镜法完整取出40例行胰腺癌根治术及区域淋巴结清扫的胰头癌患者的淋巴结,采用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AE1/E3),以免疫组化法复检常规病理检查结果为阴性的淋巴结,统计各组淋巴结临床转移和微转移的发生率,分析淋巴结微转移与胰头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40例患者共收集1550枚淋巴结.常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27例患者的199枚淋巴结存在临床转移,患者的淋巴结阳性率为67.5%(27/40),淋巴结转移率为12.8%(199/1550).以免疫组化法对1301枚阴性淋巴结进行复检,检出6例患者共130枚淋巴结存在微转移.综合常规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40例患者的淋巴结阳性率为82.5%(33/40),与单纯常规病理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1);淋巴结转移率为21.2%(329/1550),与单纯常规病理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常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的为第13组(24.1%,68/282)、第14组(18.1%,58/321)、第12组(12.7%,31/245)、第16组(12.3%,30/243)和第17组(11.4%,12/105).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显示,微转移发生率较高的淋巴结分别为第14组(16.5%,53/321)、第13组(15.2%,43/282)、第16组(6.2%,15/243)、第12组(4.9%,12/245)和第8组(5.0%,7/141).综合两种检查结果,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的组别分别为第13组(39.4%,111/282)、第14组(34.6%,111/321)、第16组(18.5%,45/243)、第12组(17.6%,43/245)和第17组(11.4%,12/105).11例患者生存超过1年,29例患者在术后8~11个月内死于复发或转移,40例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27.5%.其中,常规病理检测淋巴结阳性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14.9%,常规病理检测淋巴结阴性、免疫组化检测淋巴结阳性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33.3%,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2);常规病理检测与免疫组化检测均阴性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71.4%,与常规病理检测阳性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联合应用常规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可有效提高胰头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出率,第13、14、12、16和8组淋巴结易发生微转移,存在微转移的患者预后明显较差.在行胰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时,应特别注意对第13、14、16、12和17组等转移率较高的淋巴结进行清扫.

  • 肺大泡相关性肺癌的临床特征

    作者:庞瑶;朱自江;王文昊;袁继宝

    肺大泡相关性肺癌早由Tsutsui等[1]于1988年提出,它是指发生于肺大泡内、肺大泡壁上或邻近肺大泡的原发性肺癌. 目前临床对于肺大泡和肺癌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有限,且对其认识也并不充分. 本研究中,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9例原发癌灶邻近肺大泡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收治的466例非肺大泡相关肺癌患者作为对照,对其各项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食管鳞状细胞癌癌内异质性与化疗疗效的关系

    作者:孙蕾;吴伟;闫明;韩鹏黎;展翔;马西文;曹新广;赵松;高飞;齐宇;曹巍

    目的 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癌内异质性与化疗药物耐药性的关系.方法选取临床食管癌术后切除的肿瘤标本10例,在每一瘤体5个不同区域(R1~R5)和手术断端相对正常食管黏膜区域(R6)取材进行体外培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ESCC临床常用化疗药物顺铂对不同区域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顺铂对不同区域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顺铂泵出基因ATP7A和ATP7B mRNA的表达.结果每例标本不同区域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均表现出不同,且R6区域细胞的存活率均高于其他区域.第10例标本R3区域的细胞存活率为(81.42±8.84)%,而R5区域细胞的存活率为(11.90±2.75)%,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6例标本的不同区域细胞在顺铂杀伤后,表现出了早期凋亡及晚期凋亡的差异性,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7例标本的不同区域细胞在顺铂杀伤后,表现出了细胞周期的差异性,且7例标本中G1期细胞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ATP7A mRNA在R1、R2、R3、R4和R5区域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3.42)%、(118.10±2.21)%、(75.40±4.15)%、(95.40±3.32)%和(41.70±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R6区域中的相对表达水平为(175.20±5.32)%,明显高于R1~R5区域(P<0.05).ATP7B mRNA在R1、R2、R3、R4和R5区域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4.89)%、(73.60±2.65)%、(175.60±6.12)%、(46.10±4.62)%和(363.70±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R6区域中的相对表达水平为(1165.40±7.25)%,明显高于R1~R5区域(P<0.05).结论ESCC癌内异质性的存在导致了肿瘤对顺铂耐药的异质性,从而影响了化疗疗效.

  • 927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中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的临床应用

    作者:吴佳毅;方燕;林琳;宗瑜;陈小松;黄欧;何建蓉;朱丽;陈伟国;李亚芬;沈坤炜

    目的 探讨21基因复发风险分数(RS)评分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5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诊治的927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石蜡包埋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21基因检测并计算RS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法(IHC)检测早期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Ki-67的表达状态,以验证IHC检测结果与RT-PCR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分析RS评分与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影响RS危险度分级的独立因素.结果927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RS评分为0~90分,中位RS评分为23分,低危、中危和高危复发风险患者分别为246例(26.5%)、442例(47.7%)和239例(25.8%).RS评分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T分期、PR状态、Ki-67的表达以及分子分型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PR状态及Ki-67表达情况是影响RS危险度分级的独立因素(均P<0.05).ER、PR和Ki-67的RT-PCR检测结果与IHC检测结果明显相关(均P<0.001),其中RT-PCR检测ER和PR状态与IHC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8.7%和87.8%.结论 RS评分与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组织学分级、T分期、PR状态、Ki-67表达和分子分型有关,组织学分级、PR状态和Ki-67的表达情况是影响RS危险度分级的独立因素. RT-PCR检测21基因状态与常规IHC的检测结果可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术前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与卵巢上皮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作者:杨慧孟;娄阁

    目的 探讨术前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与卵巢上皮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1年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364例初治卵巢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术前外周血LMR预测患者术后生存的佳截点值,以佳截点值将患者分为低LMR组和高LMR组,分析LMR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LMR预测卵巢上皮癌患者术后生存的佳截点值为3.84.卵巢上皮癌患者的术前LMR与患者的术后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有无腹水、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有关(均P<0.05).中位随访时间为37个月,低LMR组与高LMR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分别为56和8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LMR组与高LMR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OS)分别为69和10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卵巢上皮癌患者的术后FIGO分期、病理分级、有无腹水、有无淋巴结转移、CA125水平、有无辅助治疗、术前LMR与术后PFS有关(均P<0.05);卵巢上皮癌患者的年龄、术后FIGO分期、病理分级、有无腹水、有无淋巴结转移、CA125水平、有无辅助治疗、术前LMR与术后OS有关(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FIGO分期为Ⅲ~Ⅳ期、肿瘤分级为低分化、伴有淋巴结转移、术后无辅助治疗和LMR≤3.84是影响卵巢上皮癌患者P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术前LMR是影响卵巢上皮癌患者PFS和OS的独立因素,可用来评估卵巢上皮癌患者的预后.

  • 水飞蓟宾增敏克唑替尼抑制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林采余;卢从华;潘永红;焦琳;陈恒屹;李力;何勇

    目的 研究水飞蓟宾联合克唑替尼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机制.方法 采用单加水飞蓟宾、单加克唑替尼或两药联合作用于NSCLC细胞株H2228和H3122,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以划痕实验和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以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蛋白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情况,以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ALK、p-ALK、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变化.将H2228细胞悬液注射入裸鼠皮下,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显示,当水飞蓟宾浓度为100μmol/L时,H2228和H3122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88.38±4.10)%和(72.27±3.62)%,对细胞的增殖活性影响较小.当100μmol/L的水飞蓟宾与克唑替尼联合使用时,克唑替尼对H2228细胞的IC50从(917.10±7.75)nmol/L下降到(238.73±7.67)nmol/L,对H3122细胞的IC50从(472.50±15.70)nmol/L下降到(206.10±12.01)nmol/L,联合用药后克唑替尼对H2228和H3122细胞的IC50明显降低.与对照组H2228细胞比较,100μmol/L水飞蓟宾组、400 nmol/L克唑替尼组、100μmol/L水飞蓟宾联合400 nmol/L克唑替尼组H2228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83.34±2.72)%、(69.42±3.06)%和(27.32±1.42)%;与对照组H3122细胞比较,100μmol/L水飞蓟宾组、400 nmol/L克唑替尼组、100μmol/L水飞蓟宾联合400 nmol/L克唑替尼组H2228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84.45±5.67)%、(45.02±5.83)%和(17.43±3.83)%.水飞蓟宾联合克唑替尼后,H2228和H3122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均明显下降(均P<0.01).迁移和侵袭实验结果显示,水飞蓟宾与克唑替尼联用能明显抑制H2228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均P<0.01).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无论单用水飞蓟宾、还是联合克唑替尼,H2228细胞中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ALK、Vimentin蛋白表达明显下降,ALK总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变化.单用克唑替尼组和联合用药组的肿瘤重量分别为(9.40±2.58)g和(4.58±1.07)g,联合用药组的抑瘤效果明显好于克唑替尼单药组(P<0.05).结论 水飞蓟宾可增强克唑替尼对ALK阳性NSCLC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两药联用能进一步降低ALK阳性NSCLC细胞的ALK活性,促进间质上皮转化(MET)的发生有关.

  • 朗格汉斯细胞肉瘤二例

    作者:王亮

  • 厄洛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型小细胞肺癌一例

    作者:章俊强;徐飞;徐晓玲;周杭城

    患者男,59岁,因胸闷半个月,右肩痛3 d于2015年10月入院. 患者否认吸烟史,否认其他慢性病史. 体检:患者神志清楚,呼吸平稳,右侧锁骨上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质硬,双肺(-). 入院后肺部 CT示,右肺中叶类圆形肿块影,大小5 cm×5 cm,伴肺内多发结节影. 超声引导下右肺穿刺活检病理提示小细胞肺癌( 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D56(+)、Syn(+)、TTF-1(+)、CK7(-)、CK5 (-)、P40(-)、CgA(-)、NapsinA(-)、Ki-67(60%+)(图1).骨扫描示,右侧肩胛骨及第12胸椎骨代谢异常;头颅磁共振未见脑转移;腹部超声 (-). 诊断:右肺中叶 SCLC (T4N3M1b期,广泛期). 体力状况(physical status,PS)评分1分. 予以EP方案[依托泊苷( VP-16)+洛铂]化疗2个周期,疗效评估为稳定( stable disease,SD) ,继续予以2个周期的EP方案化疗. 3个月后复查肺CT,提示肺内转移灶显著增多,右肺中叶病灶缩小,疗效评估为疾病进展( progressive disease,PD) ,改用IP方案(伊立替康+洛铂)化疗2个周期.化疗后患者症状未见好转,仍感胸闷气短,遂至合肥市滨湖医院复查肺CT,提示肺内转移性结节增多增大,右肺中叶病灶稍增大,再次评估PD,予2016年5月13日再次行超声引导下右肺中叶穿刺,经我院病理科会诊仍考虑SCLC. 免疫组化染色, CD56 (+)、Syn (+)、TTF-1 (+)、CK7 散在(+)、NapsinA散在(+) (图2 ). 肿瘤组织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基因检测提示突变型( 19 外显子缺失, Glu746-Ala750 del ). 诊断为 SCLC (T4N3M1b期,广泛期,EGFR突变型),PS 评分为2~3 分.2016年6月5日患者开始服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厄洛替尼150 mg,1次/d. 患者自觉症状有所好转,出院. 服药近1个月后,患者再次感觉胸闷加重,复查肺CT示,右肺中叶肿块增大,右侧包裹性胸腔积液,双肺间质性改变. 考虑 PD,并发厄洛替尼致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lungdisease,ILD) ,立即停用厄洛替尼,并加用甲强龙抗炎治疗,同时对症支持治疗. 右胸腔穿刺引流出血性胸液约2000 ml,胸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符合 SCLC 的诊断.免疫组化染色, CK8 (-)、CK5/6 (-)、CR (+)、TTF-1 散在(+)、CgA(-)、Syn(+)、CD56(+) (图3). 经1个月激素抗炎治疗及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症状未见明显好转,肿瘤扩散(眼底肿瘤浸润),一般状况恶化,死亡.

  • 结直肠癌分子分型研究进展

    作者:陈泽洋;汪欣;吴涛;刘玉村;王鹏远

    结直肠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沿用至今的肿瘤TNM分期等已显示出其局限性,同一病理类型、同一分期、采用同一治疗方案的患者却有完全不同的预后和转归.目前,研究者们将寻求更精细准确分类的方向聚焦于分子分型.文章从近年来结直肠癌分子分型的方法、分子分型与治疗及预后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能为结直肠癌的分子分型研究以及结直肠癌的精准治疗提供参考.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雪茹;郑磊贞

    免疫治疗是继手术、化疗及放疗之后第四大恶性肿瘤治疗手段.在各种免疫治疗方法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新型抗肿瘤疗法,是恶性肿瘤治疗史上里程碑式的创新.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中,靶向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PD-1)及其配体(PD-L1)抑制剂均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疗效.其中,DNA错配修复基因缺陷型(dMMR)肿瘤患者可能是抗PD-1/PD-L1治疗方法的佳候选者.目前,不同的免疫治疗方案的疗效正在研究评估中.文章就2016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肿瘤研讨会(ASCO-GI)中有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口头报告及讨论内容进行总结.

  • 胰腺癌药物治疗的现状与困境

    作者:王正航;周军;沈琳

    我国胰腺癌发病率明显上升,治疗手段有限,预后极差.进展期胰腺癌患者行化疗后的生存时间仅为8~11个月,厄洛替尼也仅仅带来额外10 d的生存获益.文章着重从基因及分子分型层面总结近年来进展期胰腺癌的研究进展以及相关的临床转化研究,其中一些研究成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而另一些研究则因胰腺癌的复杂性未能获得临床成功.我们希望,总结有前景的治疗策略所带来的临床启示,并分析失败案例的教训,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宝贵的经验.

  • 海宁市8万余例目标人群两轮结直肠癌筛查结果的对比研究

    作者:姜春晓;王霞佩;沈永洲

    目的 分析海宁市8万余例目标人群两轮结直肠癌的筛查结果,探讨结直肠癌防控的长效机制、筛查间隔时间,为合理制订结直肠癌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实践依据.方法 对2007—2010年和2013—2015年间,已完成两轮筛查的海宁市5个镇(街道)8万余例目标人群的结直肠癌筛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第1轮筛查完成80603例,高危人群比例为12.92%(10417/80603);结肠镜检查7796例,检出肠道病变(息肉、腺瘤、癌)1719例,肠镜检出率为22.05%,人群检出率为21.33‰;其中进展期腺瘤以上病变357例(进展期腺瘤296例,结直肠癌61例),检出率为4.58%,人群检出率为4.43‰;357例进展期腺瘤以上病例中,可干预的早期病例330例,早诊率为92.44%.第2轮筛查完成89403例,高危人群比例为20.81%(18607/89403),与第1轮筛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镜检查12917例,检出肠道病变4129例,肠镜检出率为31.97%,人群检出率为46.18‰.与第1轮筛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进展期腺瘤以上病变851例,检出率为6.59%,人群检出率为9.52‰,与第1轮筛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51例进展期腺瘤以上病例中,可干预的早期病例830例,早诊率为97.53%,与第1轮筛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第2轮结直肠癌筛查各项主要技术指标均优于第1轮,筛查成效明显,间隔5年进行下一轮结直肠癌筛查是必要的.

  • 2013年中国结直肠癌发病与死亡分析

    作者:杜灵彬;李辉章;王悠清;朱陈;郑荣寿;张思维;陈万青;赫捷

    目的 了解2013年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与死亡情况,为结直肠癌的防治提供基础信息.方法 提取2016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的2013年中国肿瘤登记地区的肿瘤登记资料,按照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制订的审核方法和评价标准对347个肿瘤登记地区的数据进行评估,其中255个登记地区的数据符合入选标准.按地区(城乡)、性别、年龄别,结合2013年全国人口数据,估计2013年全国结直肠癌的发病与死亡情况.结果 全国2013年新发结直肠癌病例数约为34.79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9.45%,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的第4位.全国结直肠癌粗发病率为25.57/10万,其中男性为28.64/10万,女性为22.34/10万,中国人口标化发病率(中标率)为17.45/10万,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世标率)为17.20/10万,累积发病率为2.05%.城市地区发病率为30.92/10万,农村地区发病率为19.35/10万.2013年全国结直肠癌死亡病例数约为16.49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7.39%,位居恶性肿瘤死亡的第5位.结直肠癌粗死亡率为12.11/10万,其中男性为13.49/10万,女性为10.67/10万,中标死亡率为7.87/10万,世标死亡率为7.76/10万,累积死亡率为0.82%.城市地区死亡率为14.41/10万,农村地区死亡率为9.45/10万.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以35岁或40岁之后快速增长,至80岁或85岁以上达到高峰.结论 中国结直肠癌的疾病负担仍然较重,结直肠癌的早期发现和尽早预防至关重要.

中华肿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