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중화종류방치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影响因子: 1.2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456/R
  • 国内刊号: 左文述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zgzlx@public.jn.sd.cn
  • 曾用名: 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社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研究进展

    作者:沈长新;夏琳

    目的:总结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检测研究的进展,探讨其在临床的应用.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循环肿瘤细胞"和"外周血"为关键词,检索1996-2008与外周血CTCs检测相关的文献共1 941篇,以检测CTCs方法、CTCs与患者的预后、病理分期、疗效入选标准,排除个案报道,重复研究类文章,精选39篇文献,纳入分析.结果:不同的方法、大量的肿瘤标志用来检测CTCs,得出各种各样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析前的富集技术、RT-PCR技术、多种分子标志的联合应用,提供了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的有效的检测CTCs方法.目前,尚未证实检测外周血CTCs与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病理分期、疗效的监测有关.结论:检测CTCs还不能应用于临床.应该研究CTCs特异的生物特征和鉴定CTCs有致癌能力特异的基因.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VEGF和CYFRA21-1及CEA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淑真;于国华

    为了探讨VEGF、CYFRA21-1和CEA在NSCL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以及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对NSCLC组70例,健康对照组29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VEGF、CYFRA21-1和CEA.NSCLC组血清中VEGF、CY-FRA21-1、CEA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VEGF、CYFRA21-1和CEA水平Ⅲ~Ⅳ期高于Ⅰ~Ⅱ期,P<0.05.CEA在腺癌中的表达高于鳞癌及其他类型癌,P<0.05.CYFRA21-1在鳞癌中的表达高于腺癌及其他类型癌,P<0.05.VEGF、CYFRA21-1和CEA的敏感性分别为81.43%、60.00%和64.28%,特异性分别为86.21%、96.55%和96.55%,3项标志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14%和82.76%.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血清VEGF、CYFRA21-1和CEA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具有较重要的临床价值,三者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

  • 微波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唐东军;马秀丽;张丽华

    目的:观察经皮微波凝固疗法(percutaneous microwave coagulation thera-PY,PMCT)联合TP方案[紫杉醇(PTX)、顺铂(DDP)]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53例晚期NSCLC采用密封随机化分组的信封法分为2组,观察组(27例)应用PTX 175 mg/m2,静脉滴入,d1;DDP 25 mg/m2,静脉滴入,d1~d3;联合PMCT治疗.对照组(26例)仅给予对照TP方案化疗,21 d为1个周期,共4个周期.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70.4%(19/27);对照组34.6%(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治疗后毒副反应两组间无差异.中位缓解期(P=0.02)、中位生存时间(P=0.0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P=0.22)、2(P=0.99)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MCT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NSCLC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时间,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优于单纯化疗,可作为晚期NSCLC新的综合治疗方法.

  • 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隐匿转移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裘国勤;陆小萍

    目的:探讨与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淋巴结隐匿转移有关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复习191例接受肺癌根治性手术的临床N<,0>M<,0>周围型NSCLC,分析肿瘤的大小、部位、病理类型、脏层胸膜有无受侵、血清CEA、CA199、CA125及肿瘤组织p53蛋白等8个临床病理参数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全组淋巴结转移率[pN1和(或)pN2转移]为44.5%(85/191);纵隔淋巴结转移率(pN2转移)为25.1%(48/191).单因素分析显示,脏层胸膜受侵(P=0.001)、血清CEA升高(P=0.001)、肿瘤部位(P=0.043)与pN1和(或)pN2转移显著相关.脏层胸膜受侵(P=0.000)、血清CEA升高(P=0.000)、腺癌(P=0.022)与pN2转移显著相关.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脏层胸膜受累、血清CEA值升高是影响pN1和(或)pN2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脏层胸膜受累、血清CEA值升高、pN1转移是影响pN2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周围型NSCIC具有较高的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率.血清CEA升高、胸膜侵犯是淋巴结转移的高危险因素,建议须进一步检查(纵隔镜、PET-CT);腺癌较易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而鳞癌少见.肺门淋巴结有转移时易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

  • 125Ⅰ粒子肿瘤组织间植入联合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作者:樊晓辉;曹学菊;魏运良;魏洪军;赵连如

    目的:总结评估放射性125Ⅰ粒子组织问植入联合NP方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并对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选择中晚期NSCLC患者101例按入院的单双日分为2组,双目入院的定为A组(46例),给予肿瘤组织问植入放射性125Ⅰ粒子结合NP方案锁骨下静脉化疗;单日入院的定为B组(55例),采用单纯NP方案锁骨下静脉化疗.两组所用化疗药物剂量参考的标准相同.结果:A组46例患者,CR 5例,PR 16例,SD 20例,PD 5例,有效率为45.7%(21/46).B组55例患者,CR 2例,PR 11例,SD 30例,PD 12例,有效率为23.6%(13/55).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37,P=0.02.结论:放射性<'125>Ⅰ粒子肿瘤组织间植入联合NP方案化疗治疗NSCLC创伤小,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而轻,近期疗效明显.

  • 老年口腔癌患者外科并发症的治疗

    作者:林耿冰;林李嵩;陈乃俊;施斌;朱小峰;黄立;邱宇

    为了探讨老年口腔癌患者的年龄、术前合并症等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对43例老年口腔癌患者(年龄≥60岁)和46例年龄<60岁口腔癌患者的术前合并症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总结和分析了老年口腔癌患者的年龄、术前合并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前合并症总发生率为83.7%(36/43),非老年患者为37.0%(17/46).老年和非老年口腔癌患者发生率高的合并症为高血压[44.2%(19/43)、19.6%(9/46)].存在并发症的患者术前糖尿病(P=0.017 4)、肺部疾病(P=0.000 2)、低蛋白血症(P=0.002 2)和贫血(P=0.003 0)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的患者.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年龄并不是一个影响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因素,某些术前合并症(糖尿病、肺部疾病、贫血、低蛋白血症)是发生术后并发症的主要高危因素.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16(19):1509-1511

  • 常规等中心胸壁切线野照射定位法的剂量学验证

    作者:金光波;陈文俊;傅益谋;王玉斌;林玉成;柯军

    乳腺或胸壁切线野照射传统上采用的源皮距(source-s kindistance,SSD)定位及照射,使治疗不够精确、方便[1].虽然CT模拟定位出现后可结合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实现乳腺或胸壁适形放疗或调强放疗,但乳腺或胸壁放疗通常需采用乳腺托架来固定体位和适当调高胸壁,这会增加患者垂直和水平方向的线度而难以通过常规CT机孔径进行扫描.

  • 构建和谐专科医院的点滴思考

    作者:佟峰;殷向华

    近年来,各地各大综合医院、民营医院相继开设了肿瘤专科,其独特的医疗管理体制,强劲的宣传攻势,加上医保政策的全面实施,肿瘤患者的选择范围更广,肿瘤防治局面以往"一枝独秀"的现象已成为历史,而"千帆竞发,不进则退"成为不争的事实,为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继续保持医院发展的强劲势

  • 视黄酸调节EGFR和SP-A表达阻抑放射诱导肺损伤的探讨

    作者:赵玉霞;赵俊华;刘丹;赵娜;白露;门桐林

    目的:探讨视黄酸(RA)对放射性肺损伤模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数和EGFR及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SP-A)表达的影响.方法:8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单纯给药组(B组)、单纯照射组(C组)和照射加给药组(D组),C、D组大鼠行6 MV X射线15 Gy全胸野照射,B、D组给予20 mg/(kg·d)RA制荆灌服,于照射后第1、2、4和8周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及留取肺组织行HE、Masson染色及免疫组化法检测EGFR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SP-A蛋白表达.结果:放射组大鼠全胸单次15 Gy照射后可以建立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动物模型.与D组相比,C组BALF总数升高,肺内炎性渗出增多,胶原纤维增加,EGFR表达增强,以第4、8周显著(P<0.01),C组各时间段SP-A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01),以第1、8周明显,第2、4周出现回升.B与C组各时间段相比SP-A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SP-A蛋白表达与C组比第1、8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2、4周均高于照射组(P<0.05),但仍低于正常组.结论:RA通过降低炎性细胞渗出,削弱EGFR和促进SP-A表达,预防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

  • 放射性肺损伤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与鉴定

    作者:张洁旻;张纬建;黄春芳;丁玉雄;许建华

    目的:建立放射性肺损伤小鼠动物模型和有效的定量评价方法.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36只,随机分作2组,对照组(12只)不做任何处理,照射组(24只)全肺单次照射18 Gy.于照射后2、6和12周,进行小鼠肺部螺旋CT扫描及图像分析,获得小鼠全肺的平均灰度值;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的变化.结果:照射后2、6和12周的CT图像分析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照射组CT平均灰度值均上升,照射后2和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3、0.006.与对照组相比,照射组小鼠的肺组织在照射后存在明显的病理组织学上的改变,早期以急性炎症为主,表现为肺充血、水肿、肺间质增厚,后期损伤以肺泡间隔的进行性纤维化为特征.结论:小鼠全肺单次照射18 Gy X射线可建立放射性肺损伤小鼠动物模型,用螺旋CT扫描,计算机软件UTHSCSA Image Tool 3.0灰度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定量评价早期放射性肺损伤程度.

  • 抗人肺癌噬菌体展示可溶性ScFv的筛选与鉴定及其序列测定

    作者:岳文涛;赖百塘;张春燕;湛秀萍

    目的:制备抗人肺癌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Fv ferment antibody,ScFv),并对抗体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人肺腺癌细胞系A2为抗原,对5 F-11杂交瘤细胞噬茵体抗体库进行富集和筛选.以人肺腺癌细胞系A2和正常人淋巴细胞为抗原,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从富集后的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出只与A2细胞结合的阳性克隆.筛选的噬茵体克隆转染大肠埃希茵HB2151,得到可溶性单链抗体分泌克隆.可溶性抗体分泌克隆测序.应用 ELISA、竞争性ELISA、SDS-PAGE及蛋白质印迹法对其中的2A7-1克隆进行初步鏊定.结果:以肺腺癌细胞A2为抗原进行了4轮富集.进一步筛选得到18个仅识别A2细胞而与人淋巴细胞无反应的融合抗体分泌克隆.转染大肠埃希茵HB2151后筛选到能与A2细胞特异结合的可溶性抗体分泌克隆2A7-1.竞争性ELISA结果显示,5F-11能强烈抑制2A7-1与A2细胞的结合.SDS-PAGE蛋白质印迹法显示得到大小约为30×103的单链抗体.结论:通过噬菌体抗体技术成功分离到了鼠单抗5F-11的可溶性ScFv分泌克隆,为进一步的抗体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 人鼻咽癌耐顺铂细胞系的放射增敏实验

    作者:徐志渊;李德锐;林英城;林雯;洪超群

    目的:了解人鼻咽低分化鳞癌细胞株HNE1及其耐药株HNE1/DDP的放射敏感性,探讨顺铂(DDP)对耐药株及其亲本细胞株放射增敏的差别,并初步研究吉西他滨对HNE1/DDP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单纯照射组和照射加药组,应用克隆形成方法,观察单纯照射和照射加药物(DDP或吉西他滨)对细胞的杀伤作用,用Radiomed软件进行曲线拟合作图.免疫组织化学、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法(TUNEL法)和流式细胞法观察吉西他滨对耐药细胞株的影响.结果:DDP对HNE1和HNE1/DDP的放射增敏比分别为1.201 5和0.941 8,而吉西他滨对HNE1/DDP的放射增敏比为1.379 1.吉西他滨作用后耐药细胞凋亡增加,bax表达上调,p53没有明显变化,药物作用前后Bcl-2表达均呈阴性,并且使肿瘤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而S期细胞比例则明显减少.结论:鼻咽低分化鳞癌细胞株HNE1对DDP和放射线没有交叉抵抗.DDP对HNE1具有放射增敏作用,但是对HNE1/DDP无放射增敏作用,而吉西他滨对HNE1/DDP有放射增敏作用,其增敏机制可能与吉西他滨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1/S期,以及细胞p53、bax和Bcl-2基因表达变化导致凋亡增加有关.

  • 丹参注射液对lewis肺癌生长转移及其MMP-9和VEGF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良良;黄建飞;梁华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浪对荷lewis肺癌生长转移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方法:将荷lewis肺癌小鼠,分另q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5、10、20、40和80 g/kg)、环磷酰胺(eyclophosphamide,CTX)和生理盐水,检测小鼠移植瘤的质量和肺转移灶数及MMP-9和VEGF的值.结果:丹参1组(5 g/kg,抑制率为15.01%)对荷瘤小鼠瘤质量有抑制作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叉,P<0.05.丹参各剂量组的肺转移灶数目均低于生理盐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2、3组[(5.43 4-0.31)%、(5.34士0.80)%]MMP-9的表达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各荆量组VEGF的表达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低剂量的丹参注射液对荷瘤小鼠的移植瘤有明显抑制作用.不同剂量的丹参注射液对肺部转移无抑制或促进作用,对VEGF的表达无影响.中低剂量的丹参注射液能降低MMP-9的表达.

  • RRM1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铂类化疗敏感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胡赛男;冯继锋;吴建中;高长明;史美祺

    目的:观察RRM1亚基基因多态性对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的敏感性和化疗毒性的临床价值.方法:用PCR-RFLP技术检测214例NSCLC患者RRM1启动子基因型.所有患者均经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结果:214例NSCLC病例中,RR37C/C、C/A和A/A基因型分别为11 6例(54.46%)、87例(40.85%)和10例(4.69%),化疗有效率分别为44.83%(52/116)、45.98%(40/87)和30.00%(3/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9),调整OR值为0.68(95%CI:0.16~2.85);RR524 C/C、C/T和T/T基因型分别为25例(11.68%)、89例(41.59%)和100例(46.73%),化疗有效率分别为24.00%(6/25)、51.69%(46/87)和43.00%(43/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C/T+T/T基因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C/C基因组,P=0.008.携带RR524T等位基因型者的化疗敏感性是RR524C/C基因型患者的2.7倍,调整OR=2.70(95%CI为0.98~7.41).化疗后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44.4%.RR37A/A基因型患者化疗相关的血转氨酶升高显著高于C/C、C/A基因型者,P=0.02.结论:RRM1基因RR524基因型多态性可影响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肺癌的敏感性,RRM1基因检测对指导NSCLC的化疗、预测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冯素玲;李建国;罗泽如;王敏;李依群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例变化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8例肺癌患者和30例健康者CD4+CD25+Treg比例,分析其与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学分化程度及手术的关系.结果: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比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6,P=0.04.Ⅲ、Ⅳ期肺癌患者Treg比例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t值分别为2.205和2.207,P值均为0.04.鳞癌、腺癌、小细胞肺癌高、中和低分化肺癌患者Treg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的肺癌患者Treg比例为(14.38±3.82)%,显著低于手术前的(20.16±5.24)%,t=1.823,P=0.05.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肺癌的进展密切相关,越晚期水平越高;手朱后肺癌总着外鼠血CD4+CD25+Treg水平明显下调.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COX-2表达及其意义的Meta分析

    作者:费贤树;宋勇;施毅;魏淑珍

    目的:探讨COX-2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inai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万方数据库,收集1998-2008年国内公开发表论文,均为COX-2在NSCLC组织表达及意义的独立病例对照研究,并对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以病例组及对照组比值比(OR值)为效应指标,然后应用Meta分析软件RevMan4.2.10对各研究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算合并OR值及95%可信区间(95%CI),同时绘制Meta分析森林图和倒漏斗图.结果:共有12篇病例对照研究纳入系统评价,其中NSCLC患者756例,对照组196例,Meta分析结果合并OR值为23.33,95%CI为12.92~42.14,COX-2表达与NSCLC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存在明显相关(P<0.01),而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之间无明显相关,P>0.01.结论:COX-2高表达可能在NSCLC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中起重要作用,这时于NSCLC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 子宫肌瘤组织TGF-β3和Bcl-2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张春华;朱勇;温泽清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3,TGF-β3)和凋亡相关因子Bcl-2在子宫平滑肌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GF-β3、Bcl-2蛋白在68例子宫平滑肌瘤及其邻近正常子宫平滑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TGF-β3和Bcl-2子宫肌瘤组不论是黄体期(0.71±0.30、0.64±0.14)还是增生期(0.72±0.24,0.58±0.31)mRNA表达明显高于相应时期的正常子宫平滑肌组织(0.33±0.09、0.27±0.16;0.31±0.11、0.29±0.13),P<0.05;Bcl-2在肌瘤细胞中增生期的表达(0.58±0.31)低于黄体期(0.64±0.14),P<0.05;而在于子宫平滑肌细胞中表达变化差别不大,P>0.05;TGF-β3、Bcl-2的蛋白表达与mRNA的表达一致.结论:子宫平滑肌瘤组织中TGF-β3、Bcl-2表达的变化参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

  • 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作者:李曼;张阳;李秀华;李娜

    目的:应用人类14K cDNA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基因,探讨肺癌淋巴结转移发生过程中相关基因群的表达及初步功能.方法:分别抽取肺癌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组织的总RNA,采用逆转录方法,制成cDNA链,并以2种荧光Cy5和Cy3标记做探针,与含有14 784条人类14K cDNA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以Agilent荧光扫描仪扫描芯片上2种荧光信号,进行计算机处理和分析,筛选出肺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并用RT-PCR实验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在14 784条基因中,肺癌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组织间存在差异表达的基因共40条,有21条基因出现显著表达上调,19条基因出现显著表达下调.经RT-PCR验证,差异表达趋势与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的结果一致.结论:肺癌淋巴结转移发生过程中有多基因的参与,肺癌组织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共同差异表达的40条基因可能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发展有关.

  • 藏红花素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

    作者:龚青;石丁波;蔡卫斌;杨中汉;谭维格;廖彩韵;彭超;刘畅;高国全;杨霞

    目的:研究藏红花素对HeLa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和机制.方法:设置0、02、0.4及0.8 mmol/L 4个浓度梯度,MTT法分析不同浓度藏红花素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设置空白阴性对照及秋水仙素(10 μg/L)阳性对照,向HeLa细胞培养物分别加入0.4和0.8 mmol/L的藏红花素,培养48 h后用PI/AnnexinⅤ双染法分析其凋亡情况;1.6 mmol/L藏红花素作用于HeLa细胞72 h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aspase-3的切割.结果:MTT实验分析显示,在0、0.2、0.4及0.8 mmol/L浓度下HeLa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964、0.796和0.586.藏红花素显著地抑制HeLa细胞生长,P<0.05;各浓度组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Annexin V双染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阴性对照组、10μg/L秋水仙素阳性对照组、0.4及0.8 mmol/L藏红花素处理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64%、15.99%、4.86%和9.28%,藏红花素促进HeLa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显示,藏红花素促进HeLa细胞Caspase-3切割.结论:藏红花素可明显地抑制HeLa细胞生长,并通过增加HeLa细胞Caspase-3切割促进其凋亡.

  • GSTP1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遗传易感性和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岳峥;徐倩;徐莹;董楠楠;张晔;朱丽波;洪成雨;袁媛

    目的:探讨Ⅱ相代谢酶谷胱甘肽转硫酶GSTP1基因(105位点)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I Iung cancer,NSCLC)遗传易感性以及化疗敏感性关系.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NSCLC患者和正常人群共204例检测外周血DNAGSTP1 105位点的多态性;102例NSCLC患者选择NP方案化疗,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以A/A基因型为参照与其他2种G/G和A/G基因型比较,NSCLCGSTP1 105位点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患者按照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1:1配比后,以A/A基因型为参照与其他2种基因型比较,敏感组G/G+A/G分布频率(46.43%)高于非敏感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Y2=3.95,P<0.05),携带A/G或G/G等位基因患者较携带A/A基因型者对化疗更为敏感.结论:GSTP1 105位点多态性和NSCLC发病风险无明显关联.携带GSTP1105位点A/G或G/G基因型NSCLC患者,应用NP方案化疗敏感性高于携带A/A基因型患者.

  • 食管癌及Barrett食管组织抑癌基因SLC5A8甲基化状态的检测

    作者:雷霆;黄磊;胡祥

    目的:探讨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Barrett食管组织中抑癌基因SLC5A8甲基化状态及表达情况.方法:分别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及RT-PCR法检测45例食管癌、癌旁及切缘组织SLC5A8甲基化及基因表达情况;采用MSP法检测42例Barrett食管及其正常食管黏膜中SLC5A8甲基化情况.结果:45例食管癌组织的甲基化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及切缘组织,X2=31.3,P<0.01.42例Barrett食管甲基化阳性率显著高于其正常食管黏膜,X2=8.23,P<0.01.食管癌的甲基化阳性率与Barrett食管的甲基化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9,P<0.01.31例SLC5A8甲基化阳性的食管癌组织中仅有2例检测到SLC5A8表达;而14例阴性标本中有10例检测到SLC5A8表达,甲基化与SLC5A8表达呈负相关,r=-0.572.SLC5A8甲基化阳性的食管癌组织中SIC5A8基因表达率显著低于甲基化阴性的食管癌组织,X2=21.17,P<0.001.结论:抑癌基因SLC5A8的甲基化率在食管正常黏膜、Barrett食管、食管癌的不同病理进展阶段呈现升高趋势,而SLC5A8表达则呈下降趋势.甲基化是使其失活而抑制SLC5A8表达的重要因素,并且可能是食管癌发生及Barrett食管演变为食管癌的一个早期分子事件.

  • DBC2基因突变与上海地区早发性乳腺癌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傅国平;廖绍光;姜丽;王忻妍;王雅杰

    目的:检测上海地区早发性乳腺癌患者DBC2基因启动子及第7外显子突变情况,探讨DBC2基因突变与早发性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提取45例家族史阴性的早发性乳腺癌患者和36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基因组DNA,对DBC2基因启动子、第7外显子及其侧翼部分内舍子序列进行PCR扩增,通过直接测序法鉴定DNA突变位点.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现启动子或第7外显子突变;在第7内舍子发现IVS7+53C>G突变23例,研究组和对照组DNA的突变率分别为26.67%(12/45)和30.56%(11/3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S7+53C>G突变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38.33岁,比IVS7+53野生型患者大3.64岁,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BC2基因启动子及第7外显子突变可能在上海地区人群中不常见,与早发性乳腺癌发病风险无关.IVS7+53C>G突变是中国人群一种常见多态性,与早发性乳腺癌发病风险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稿约

    作者:

    关键词: 肿瘤防治
中华肿瘤防治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