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중화종류방치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影响因子: 1.2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456/R
  • 国内刊号: 左文述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zgzlx@public.jn.sd.cn
  • 曾用名: 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社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Ezrin与肿瘤侵袭转移相关性的研究现状

    作者:高辉;李庆昌

    目的:总结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Ezrin与肿瘤的侵袭转移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探讨其在肿瘤转移中的重要作用及复杂机制.方法:应用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Ezrin,埃兹蛋白,肿瘤"等为关键词,检索1999-2009年的相关文献,共检到文献486条.纳入标准:1)Ezrin促进肿瘤转移的机制.2)Ezrin抑制肿瘤转移的机制.3)Ezrin在不同肿瘤中的异常表达与预后.根据纳入标准,精选分析35篇文献.结果:Ezrin可以通过多种复杂的机制,在不同条件下发挥促进或是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但是Ezrin在不同肿瘤中上调或下调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它与其他肿瘤侵袭转移相关因子间的关系及信号转导机制也需进一步完善.结论:虽然Ezrin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具有两面性,但其具体的调控机制和作用条件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和综合分析.

  • Smad4在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余守强;杨小龙;丁伯应

    目的:总结国内外关于Smad4在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中研究进展.方法:应用PUBMED和CNKl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Smad4"和分别以"胰腺癌、食管癌、胃癌"等为关键词,检索1996-01-2009-01有关Smad4的文献205篇,其中英文文献160篇,中文文献45篇.纳入标准:1) Smad4的功能域、信号转导和调节;2) Smad4在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3)Smad4表达缺失与肿瘤进展相关性;4)以Smad4为靶点的肿瘤靶向研究.根据纳入标准,精选85篇文献,后纳入分析25篇文献.结果:Smad4基因在胰腺癌,消化道腺癌中起着肿瘤抑制因子的作用,其表达缺失与这些肿瘤发生发展呈负相关,而在食管鳞癌中Smad4基因转录和其蛋白表达水平不一致且Smad4蛋白表达缺失与食管鳞癌的分级和分期的相关性研究文献较少.结论:深入研究Smad4在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尤其是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功能,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有望在肿瘤的靶向治疗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 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喻璟瑞;尹序德;梅开;蔡晓虹

    目的: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06-11-2009-02,我院共有11例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联合FOLFIRI或FOLFOX方案治疗,西妥昔单抗首剂400 mg/m2,以后每周250 mg/m2维持.结果:11例患者治疗后3例CR,1例PR,6例SD,1例PD,有效率36.4%,疾病控制率90.9%.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痤疮样皮疹,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较好.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有效,除皮疹外,并未增加化疗的毒副反应,治疗后生活质量较好.

  • 胃癌术后辅助放疗不同照射技术的剂量学对比研究

    作者:熊华;陈元;邹燕梅;于世英;王俊峰

    目的:比较胃癌术后常规放疗(C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适形放疗(IMRT)对靶区剂量分布及周围正常组织的影响,探讨胃癌术后放疗较理想的治疗模式.方法: 选择15例胃癌术后患者,每例各设计3种放射治疗计划:CRT、3D-CRT及IMRT.规定临床靶体积(PTV)接受≥95%处方剂量(45 Gy).比较靶区相关参数D95、V95、适形指数(CI)及肾脏、肝脏和脊髓受照射剂量-体积和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的差异.结果: 1)3种照射模式的D95、V95及CI的均值分别为44.5、44.9和44.5 Gy;98.3%、98.7%和98.2%;0.84、0.85和0.83,三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比较双肾在低剂量区(5~10 Gy)受照射体积,CRT明显低于3D-CRT及IMRT(P<0.05).采用IMRT后明显降低中高剂量区(15~47.5 Gy)肾脏体积,P<0.05;3)IMRT明显降低肝脏 30~47.5 Gy剂量区受照射体积(P<0.05),但在低剂量区(V5~V25)稍高于CRT和3D-CRT(P>0.05);4)3种计划中脊髓低剂量区(5~25 Gy)受照射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V30~V45区域CRT明显偏低,P<0.05;5)比较肝脏和双肾并发症概率,IMRT<3D-CRT

  • 含卡培他滨联合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赵怡;章骏;杨志刚;曹伟;周咸亮

    为了探讨卡培他滨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将52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的29例(既往使用蒽环类治疗失败)给予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多西紫杉醇 75 mg/m2,静脉滴入,>1 h,希罗达2 000 mg/m2,口服,2次/d,每21 d为1个周期;23例既往未曾采用蒽环类治疗,给予卡培他滨联合表柔比星治疗,化疗剂量为表柔比星60 mg/m2,静脉推注,希罗达2 000 mg/m2,口服,2次/d,每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有效者化疗>4个周期.52例患者中,治疗后CR 12例,PR 24例,SD 9例,PD 7例,有效率为69.23%(36/52).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8.6个月 ,中位生存时间(MST)为18.5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其中Ⅲ~Ⅳ度占51.9%;手足综合征,其中Ⅱ~Ⅲ级占21.8%.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卡培他滨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可耐受.

  • 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廖洪映;冯卫能;李昀;张健;蔡松旺;陈惠国;宋江平;翁毅敏;谷力加

    目的:观察抗血管生成的内皮抑素-恩度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1-2008-04收治的8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治疗55例,恩度+吉西他滨+顺铂(GPE)方案治疗30例.以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和病情进展为近期疗效评价指标;远期疗效评价指标包括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评价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和心脏毒性等毒副反应.结果:GP方案组与GPE方案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30.9%和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5.8个月和6.9个月,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心率失常发生率GP方案组(4.0%)较GPE方案组(9.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P方案加用恩度可以提高治疗晚期NSCLC的有效率,延长无疾病进展时间,其毒性可以耐受,但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 原发性胃淋巴瘤56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李彦良;孙现军;宋希林;于建勇;刘凯;程序瑞;马恒

    目的:探讨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诊断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前误诊率为33.3%,手术切除率为97.2%.手术加化疗5年生存率,低度恶性胃淋巴瘤为80.0%,高度恶性胃淋巴瘤为33.3%.结论:胃镜活检能有效降低胃原发性淋巴瘤的误诊率.针对原发灶部位、大小、病理分期不同,采用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

  •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记忆力的调查分析

    作者:贺秋冬;聂跃华;卢源;彭纯清

    探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患者化疗前后的记忆功能变化,对36例局限期SCLC患者在化疗前、后分别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MS)测评,比较化疗前后记忆力的变化.患者化疗前记忆商数MQ=94.20±9.63,化疗后MQ=92.71±8.20,化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2,P>0.05;在10分测验中,有3个分测验即图片回忆、再认和联想学习的量表分化疗后比化疗前降低(8.58±2.52 vs 9.38±2.37,7.63±2.33 vs 8.45±2.41, 7.57±3.50 vs 8.50±3.3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化疗对SCLC患者的总体记忆力无显著损害,但化疗可能损害了患者记忆的某些成分如短时记忆.

  • 鼻咽原发性腺癌23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唐秋;胡巧英;朴永锋;花永虹;付真富

    目的:探讨鼻咽原发性腺癌的发病情况、临床规律及临床诊治、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05-2008-10在我院经过病理确诊和治疗的23例鼻咽腺癌的临床资料.普通型腺癌12例,涎腺型腺癌11例.17例单纯放疗,1例单纯手术治疗,3例术后辅助放疗,1例术后残留补救放疗,1例术前放疗.随访4~20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5个月),随访率100%,生存期计算自病理确诊日开始至死亡或随访截止日.利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局控率、生存率分析采用Kaplan-Meier 法计算,颈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采用四格表的确切概率法.结果:本组病例占我院同期鼻咽癌病例总数的0.37%.发病年龄32~62岁,男女比例2.3∶1.颈部淋巴结转移率35%.5和10年局控率分别为64.8%和15.2%;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78.2%和29.3%,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咽腺癌临床表现与鼻咽癌类似,淋巴结转移主要与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有关;涎腺型、低度恶性普通型腺癌淋巴结转移少见,而高度恶性普通型腺癌淋巴结转移率高.虽放疗为主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生存率,治疗上应进一步探讨根据具体病理类型采取以手术为主或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 局部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鼻咽癌放疗中急性口腔黏膜反应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璐;陈方荟;滕峰;姜平

    目的:研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放疗所致的口腔黏膜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病理确诊为鼻咽癌的初治患者60例随机分成A组(放疗+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和B组(放疗+复方漱口液) ,比较两组放疗过程中口腔黏膜损伤程度.结果:放疗至4 周末时A组以Ⅰ级急性黏膜损伤为主(73.3%,22/30) ,B组以Ⅱ、Ⅲ级急性黏膜损伤为主(86.7%,26/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至6周末时A组以Ⅰ、Ⅱ级急性黏膜损伤为主(86.7%,26/30),B组以Ⅱ、Ⅲ级急性黏膜损伤为主(93.3%,28/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急性口腔黏膜放射性损伤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并降低Ⅲ级急性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率,促进口腔黏膜溃疡的愈合.

  • 保留乳头乳晕改良根治术同期TRAM瓣乳房重建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斌明;杨碎胜;杜延泽;白晓蓉;姜专基;郭雁翔

    目的:探讨临床早期乳腺癌(Ⅰ、ⅡA期)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r complex, NAC)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应用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转移乳房重建的可行性.方法: 26例临床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同时应用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转移乳房重建.结果: 26例均获成功,除1例患者出现部分皮瓣血运欠佳外,其余均无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58个月(平均26个月),重建乳房效果良好,均无癌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 临床早期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同期应用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转移乳房重建安全可行,可同时满足肿瘤治疗和形体美两方面的要求,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125碘粒子钛镍合金支架在梗阻性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卿笃桔;龚志军;陈学中;梁永全

    目的:探讨125碘粒子钛镍合金支架治疗直肠癌梗阻的疗效和意义.方法:45例直肠癌并梗阻的患者,在内镜及X线辅助下进行直肠内125碘粒籽钛镍合金支架治疗.结果:45例患者直肠内125碘粒籽钛镍合金支架置入均获成功,手术前后体质量、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卡氏评分分别为68.5±4.0、86.4±11.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随访3个月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直肠内125碘粒籽钛镍合金支架治疗作为直肠癌术前梗阻解除或晚期复发肿瘤的姑息治疗均能达到梗阻解除、避免肠造瘘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

  • 放化疗结合相控阵聚焦热疗治疗直肠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临床观察

    作者:赵军;王宝中;盛延兴;司海运;沈红

    目的:探讨放化疗与相控阵聚焦热疗同步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单纯放化疗进行比较.方法:将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随机分为热放化组(治疗组)及单纯放化组(对照组),其中冶疗组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2.5~4 Gy/(次·d),5次/周.总剂量DT 48~65 Gy,并口服卡培他滨2 500 mg/(m2·d),连用14 d.同时配合应用相控阵聚焦热疗系统,2次/周,时间为45~60 min/次,直到治疗结束.对照组放化疗方法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中完全缓解(CR)占20.5%,部分缓解(PR)占64.7%,有效率为85.3%,对照组完全缓解(CR)占16.1%,部分缓解(PR)占41.9%,有效率为58.1%;疼痛症状缓解率治疗组为92%,对照组为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化疗与相控阵聚焦热疗同步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疗效及症状改善方面明显提高,且毒副反应无明显增加.

  • 周剂量多西紫杉醇联合低剂量DDP和5-FU治疗晚期胃癌50例临床观察

    作者:王梅云;牛东生;殷星

    研究周剂量多西紫杉醇联合低剂量顺铂、5-氟尿嘧啶(5-FU)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Ⅳ期胃癌患者50例,应用多西紫杉醇40 mg,静脉滴入1 h,d1,d8,d15;顺铂20 mg静脉滴入,d1~d5;醛氢叶酸(CF) 200 mg在5-FU前静脉滴入,5-FU 500 mg静脉滴入,d1~d5.以上方案每4周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全组50例患者,有效率64.0%(32/50),病情稳定率24.0%(12/50),其中PR 32例,SD 12例,PD 6例,无CR病例,中位生存时间10.2个月.Ⅰ~Ⅱ度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76.0%(38/50), Ⅲ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6.0%(3/50),无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非血液学毒性发生率较低且较轻微.周剂量多西紫杉醇联合低剂量顺铂、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近期效果显著,毒副反应较小,可以应用于晚期胃癌的治疗.

  • 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罗文广;张红雁;赵于飞;汪琳

    为了观察胃癌根治术后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将58例Ⅱ~Ⅳ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分为术后同步放化疗组(治疗组)和术后单纯化疗组(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1、2年生存率和治疗期间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92.8%和86.7%(P>0.05);2年生存率分别为85.7%和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Ⅲ级以上血液学毒性分别为21.4%和16.6%(P>0.05),消化道反应25%和13.3%(P<0.0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可提高患者疗效,毒副反应可接受.

  • 骨外尤文肉瘤二例报告

    作者:王海霞;陈俊民;刘华

    1 病例报告例1,患者男,16岁.因发现右下腹肿物伴疼痛1个月,加重3 d,于2004-06-29入院.肿物呈进行性增大,无发热,无骨痛.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正常.腹软,右下腹局限性隆起,可触及约20 cm×15 cm大小的肿物,边界清,表面光滑,固定,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侧腹股沟区未触及包块.

  • 8-溴-7-甲氧基白杨素诱导人小细胞肺癌NCI-H446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探讨

    作者:邹敏;安东建;曹建国

    目的:观察8-溴-7-甲氧基白杨素(BrMChR)诱导人小细胞肺癌(NCI-H446)细胞凋亡作用,并探讨其与Noxa/Mcl-1比值增高的关系.方法:以体外培养的NCI-H446细胞和正常小鼠肺上皮CHL细胞为研究对象.MTT比色法测定NCI-H446细胞和CHL细胞活性;PI染色流式细胞术(FCM)分析NCI-H446细胞凋亡率;FITC标志间接免疫荧光FCM检测NCI-H446细胞NOXA, Mcl-1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分析结果显示BrMChR明显抑制NCI-H446细胞活性,呈浓度依赖性,而对CHL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弱,其选择指数为46;PI染色FCM分析显示0.3、3.0和30.0 μmol/L的BrMChR作用于NCI-H446细胞48 h后,其凋亡率分别为8.83%、23.7%和34.9%, 其中BrMChR 3.0和30.0 μmol/L组较ChR 30.0 μmol/L (19.7%)高;间接免疫荧光FCM分析结果显示,凋亡相关基因Noxa表达上调和Mcl-1表达下调,Noxa/Mcl-1比值升高,Caspase-3活化.结论:BrMChR具有诱导人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高Noxa/Mcl-1比值,激活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 人结肠癌细胞系肿瘤干细胞特性的初步研究

    作者:陈克力;江恒;陈建芳;裴莉;潘凤;梁后杰

    目的:本研究对8种人结肠癌细胞系的干细胞特性进行初步检测,以寻找适合分选结肠癌干细胞的细胞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RT-PCR检测8种结肠癌细胞中CD133的表达情况;利用条件培养观察8种细胞系的肿瘤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的生物学特性;利用裸鼠成瘤模型检测成瘤能力和转移能力.结果:CD133在8种细胞系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高的HCT116细胞系中CD133+细胞含量为(91.4±5.0)%;各种细胞系细胞均能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增殖,但只有HCT116细胞能形成典型的"神经球样结构"且具有较高的成瘤能力和转移能力.同等细胞浓度下移植瘤体积HCT116(1.06±0.13) cm3, LOVO(0.22±0.09) cm3, P=0.0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其他7种细胞系,HCT116细胞具有多种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更适合于结肠癌干细胞的研究.

  • 恩度对SGC-7901人胃癌细胞杀伤效应及其机制的初探

    作者:林万隆;倪克樑;谷晓媛

    目的:探讨恩度对于SGC-7901人胃癌细胞的杀伤效应及机制.方法:应用MTT法观察恩度作用对SGC-7901人胃癌细胞的抑制效应;采用ANNEXIN-V染色法研究恩度对于SGC-7901人胃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研究恩度作用后Bcl-2及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恩度对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为21.5%~57.8%(P<0.01),抑制效应随着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各实验浓度的恩度均能诱导细胞凋亡发生,0.1、1.0、5.0、10.0和15.0 mg/L恩度作用48 h后SGC7901细胞的总死亡率分别为1.4%、27.2%、33.4%、43.5%、54.4%和67.0%;恩度作用后导致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而对于Bax蛋白无显著影响.结论:恩度通过诱导SGC-7901细胞发挥其抑制效应,其可能机制为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

  • HMGB1对结肠癌细胞VEGF-C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焱;何建明;李建军;梁后杰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ox1,HMGB1)对结肠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 growth factor C, VEGF-C)的表达影响及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 κB, NF-κB )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以HMGB1作为干预因素,通过RT-PCR方法检测在HMGB1作用不同时间后,结肠癌细胞HCT116中VEGF-C表达的变化.构建NF-κB干扰质粒,检测比较干扰前后HMGB1对结肠癌细胞VEGF-C表达影响的变化.结果:HMGB1可诱导HCT116细胞中VEGF-C的表达,随着对结肠癌细胞作用时间的延长,VEGF-C的表达逐渐增强,在2、4、8、12和24 h几个时间点中,以12 h时HMGB1对VEGF-C的表达影响明显.抑制NF-κB可削弱HMGB1对VEGF-C的诱导作用.结论:结肠癌细胞中HMGB1可通过刺激NF-κB活化的途径,诱导VEGF-C.

  • 胃癌组织β-catenin及nm23H1 mRNA表达的研究

    作者:王轶淳;孙明军;傅宝玉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nm23H1 mRNA的表达及两者与胃癌分化程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40例胃癌及3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织,利用RT-PCR方法分别检测胃癌及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织中β-catenin和nm23H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40例胃癌组织中24例有β-catenin mRNA表达(阳性率为60.0%),β-catenin mRNA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3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中16例有β-catenin mRNA表达(阳性率为53.3%),胃癌组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1 1,P=0.577 0).40例胃癌组织中26例有nm23H1 mRNA的表达(阳性率为65.0%),3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中11例有nm23H1 mRNA的表达(阳性率为36.7%),胃癌组织中nm23H1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χ2=5.527 8,P=0.018 8),高分化组及无淋巴结转移组高于低分化组及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nm23H1 mRNA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是胃癌侵袭转移的抑制基因,在胃癌的进展过程中,nm23H1的表达对于Wnt信号通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这种抑制作用可能表现在β-catenin蛋白进入细胞核之前或者进入细胞核以后,而不是作用在mRNA上.

  • 乳腺癌组织微阵列Laminin-R与Paxllin和CD105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刘风军;鹿伟;张建东;孙德刚;成玉霞;孙青

    目的:探讨Laminin-R、Paxllin、CD10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构建乳腺癌组织微阵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Laminin-R、Paxllin和CD105以及ER、PR的表达.结果:Laminin-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5.6%(89/160),Laminin-R表达值的高低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ER表达、PR表达无关,但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axill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率为31.88%(51/160),Paxillin表达值的高低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ER表达、PR表达无关,但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CD105微血管密度(MVD)表达值的高低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ER表达、PR表达均无关.结论:组织微阵列的建立使乳腺癌相关基因及其蛋白产物的筛选工作简便、快捷;Paxllin、Laminin与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相关,且对乳腺癌的预后也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 胃腺癌组织c-myc与hnRNP K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初步探讨

    作者:张全武;肖艳景;赵驰;赵红梅;娄欣;和莹莹

    目的:探讨c-myc、hnRNP K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1例胃癌组织及71例对照胃组织中c-myc与 hnRNP K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显示胃癌组织hnRNP K阳性率为78.9%(56/71),高于非胃癌组织47.9%(34/71),P<0.01,并且在胞质、胞核均有表达.c-myc在胃腺癌中的阳性率为56.3%(40/71),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hnRNP K的表达与c-myc呈正相关(r=0.241,P<0.01).以上两者在有淋巴结转移组均呈高表达,P<0.05.结论:c-myc、hnRNP K在胃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同时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非转移组,提示hnRNP K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及转移过程,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c-myc基因而产生的.

  • 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A199和CA242水平测定及预后评价

    作者:王晶晶;陈康;徐万菊

    目的:联合检测直肠癌患者血清CA199、CA242水平,探讨其预后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46例直肠癌患者术前及术后第7天、1和3个月的血清CA199、CA242水平变化,并与31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结果:直肠癌患者血清CA199、CA242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P<0.001),且术后复发转移组与未复发转移组比较血清CA199、CA24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结肠癌患者术后第7天CA199、CA242水平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01,P<0.001);而在复发转移组中,术后1个月血清CA199、CA242较术后第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术后3个月升高更明显(P<0.01,P<0.01).结论:动态监测血清CA199、CA242水平变化情况,对于直肠癌的诊断及术后复发转移的早期判断有一定临床指导价值.

  • HIF-1α和MMP-9表达与脑胶质瘤血管形成和瘤周水肿的关系

    作者:刘谦东;孙国庆;刘爱军;郑莉伟;王恩芹;熊峰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与脑胶质瘤血管形成、瘤周血管源性脑水肿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胶质瘤和对照组标本中HIF-1α、MMP-9和CD34的表达,MRI判断瘤周水肿的程度.结果: HIF-1α阴性组微血管密度为(18.45±4.23)个/视野,HIF-1α阳性组为(45.23±18.56)个/视野,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阴性组微血管密度为(12.40±2.62)个/视野,MMP-9阳性组为(36.40±22.21)个/视野,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阳性组与阴性组水肿指数比较,前者明显大于后者, P<0.05;MMP-9阳性组与阴性组水肿指数比较,前者明显大于后者,P<0.05;胶质瘤HIF-1α、MMP-9的半定量计分与瘤周水肿体积作等级相关分析,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结论: HIF-1α、MMP-9参与了胶质瘤的血管形成,并可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与肿瘤的生长、侵袭密切相关,HIF-1α、MMP-9与微血管密度及水肿指数的结合有利于临床对胶质瘤转归及预后的预测.

  • Bcl-2相关抗凋亡基因3对蛋白酶体抑制剂抗肿瘤作用影响的观察

    作者:张海燕;高雁艳;刘宝琴;邓娓娓;刘国良;王华芹

    目的:探讨Bcl-2相关抗凋亡基因3(Bcl-2-associated athanogene 3, BAG3)在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不同组织来源的人肿瘤细胞系,分别设空白对照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组、衣霉素处理组及特异性siBAG3、随机序列核酸siRNA和错位型siBAG3组;利用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BAG3及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 mRNA表达;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G132能显著增加有关细胞BAG3基因表达水平(P<0.01);而衣霉素处理组细胞BAG3表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增加GRP78表达(P<0.01);siBAG3组细胞BAG3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随机序列核酸siRNA和simutBAG3组(P<0.01),siBAG3组细胞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BAG3是影响蛋白酶体抑制剂凋亡效应的一类破坏因子,下调其表达有望增加蛋白酶体抑制剂抗肿瘤活性.

  • 利用MALDI-TOF-MS分析RAEB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学特征

    作者:钟立业;刘天浩;耿素霞;陆泽生;翁建宇;吴穗晶;罗成伟;杜欣

    目的:利用铜螯合磁珠(MB-IMAC Cu)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比分析难治性贫血伴幼稚细胞增多型(RAE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清蛋白质谱特征,寻找差异表达蛋白,构建RAEB型MDS辅助诊断的血清蛋白质组学模型.方法:根据性别及年龄,配比收集RAEB型MDS、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和正常人的血清蛋白标本各10例,利用铜螯合磁珠进行蛋白分离,通过MALDI-TOF-MS测定标本的蛋白质谱图,对比分析差异蛋白峰,并构建诊断模型.结果:与正常对照比较,在RAEB患者血清发现47个异常表达峰(P<0.05),其中高表达峰16个,低表达峰31个;以AML患者为疾病对照,获得33个异常表达峰(P<0.05),在RAEB中呈低表达的12个,呈高表达的21个.以基因遗传法构建诊断模型,结果提示,模型的识别准确率均达100%,敏感性达89.42%.结论:MB-IMAC Cu 和MALDI-TOF-MS技术平台有助于RAEB型MDS相关的血清异常表达蛋白的研究,并且能够有效地区分RAEB患者、AML患者和正常人;根据血清差异蛋白质的组合峰所构建的诊断模型可辅助RAEB型MDS的诊断.

  • 广东省0~18岁人群恶性肿瘤谱分析

    作者:高赛君;梁洁芳;叶铁真;关镜明;何映谊;陈滢;林丽丹;李彦媚

    目的:了解广东省0~18岁人群恶性肿瘤谱,为儿童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方向和思路.方法:收集2002-12~2005-05广东省0~18岁人群恶性肿瘤基本信息,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各种恶性肿瘤在不同年龄、性别的构成比.结果:符合入选条件的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2 528例.其中男性占63.2%,女性占36.8%,男女比例1.7∶1.广东省0~18岁人群恶性肿瘤构成比前5位依次为:白血病(42.0%)、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11.7%)、恶性淋巴瘤(8.1%)、骨肿瘤(7.3%)和生殖细胞肿瘤(3.4%).白血病的构成比在各年龄组均高,其范围从33.0%~48.2%;排列第2和第3位的肿瘤,在不同年龄段依次为:0~4岁为CNS肿瘤(7.9%)和肾肿瘤(7.8%);5~9岁为CNS肿瘤(14.9%)和恶性淋巴瘤(10.7%);10~14岁为CNS肿瘤(14.7%)和骨肿瘤(11.0%);15~18岁为骨肿瘤(12.1%)和CNS肿瘤(10.2%).男性肿瘤构成比排前3位者依次为白血病(42.3%)、CNS肿瘤(10.9%)和恶性淋巴瘤(9.6%);女性则为白血病(41.6%)、CNS肿瘤(13.2%)和骨肿瘤(7.5%).结论:广东省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谱与香港地区一致,与天津、上海等地接近,但与欧洲、美洲、非洲和亚洲其他国家有差异.

  • 广西肝癌高发区人群XRCC3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研究

    作者:曾小云;余红平;仇小强;纪龙;李龙嫚

    目的:探讨XRCC3基因多态性与广西肝癌高发区人群肝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来自广西肝癌高发区的肝癌新发病例545例;对照组按年龄、性别频数匹配,且与病例来自相同地区的非肿瘤患者515例.运用高通量的TaqMan MGB荧光定量实时PCR实验方法,检测XRCC3-24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比较其不同基因型与肝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要求、资料完整的肝癌病例组500例,对照组507例.XRCC3-241位点3种基因型CC、CT和TT在病例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85.8%、13.2%和1.0%,在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87.2%、11.8%和1.0%,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1,P=0.806).XRCC3-241基因多态性与HCC在调整民族、年龄、性别、职业、吸烟和饮酒状态等因素前后均无统计学关联.按是否有肝炎病史、吸烟、饮酒和是否有HBsAg慢性感染进行分层,均未能发现XRCC3-241基因多态性与HCC发病风险有关.与吸烟、饮酒和HBsAg慢性感染3种环境危险因素均存在交互作用,OR值分别为7.949(2.308~27.382)、5.950(2.554~13.865)和24.709(11.861~51.477).结论:XRCC3-241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无关联,可能不是广西肝癌高发区人群的高危因素,但存在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中华肿瘤防治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