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중화종류방치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影响因子: 1.2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456/R
  • 国内刊号: 左文述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zgzlx@public.jn.sd.cn
  • 曾用名: 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社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大肠癌患者血清CEA和CA199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杨娟;张琳;文小霞;罗颖洁;刘月嫦;吕逸斐;徐邦牢

    目的:分析Ⅱ期大肠癌(CRC)肿瘤部位与肿瘤标志CEA和CA199表达差异,探讨大肠癌临床病理及分子生物学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近10年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17例临床Ⅱ期左右侧CRC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左大肠癌89例(41.0%),右大肠癌128例(59.0%).经x2检验,左右侧大肠癌肿瘤标志CE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年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5.生存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右侧大肠癌CA199阳性患者生存率低于阴性,P=0.160,而左侧则无统计学意义,P=0.256.独立预后因素为肿瘤部位、肿瘤大体和术后复发转移(HR分别为1.97、0.47和6.74).结论:CEA、肿瘤部位、肿瘤大体和术后复发转移是独立预后因素;右侧大肠癌患者血清CA199阳性与预后差相关.

  • 肿瘤五项标志联合检测对卵巢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赵安成

    目的:探讨临床上通过肿瘤5项标志进行联合检测在诊断卵巢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科进行检查的患者1041例,于清晨采集患者血清,并进行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19-9、CA125、癌胚抗原(CEA)和铁蛋白(SF)5类肿瘤标志进行检测,并与各个肿瘤标志的单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卵巢癌组患者CA19-1平均值为58.2±17.4,其余各组平均值为7.6~18.1;卵巢癌组患者CEA平均值为35.3±7.1,其余各组平均值为1.5~7.2;卵巢癌组患者CA125平均值为618±207,其余各组平均值为12~29;卵巢癌组患者AFP平均值为79.4±38.2,其余各组平均值为2.3~2.9;卵巢癌组患者SF平均值为273±99,其余各组平均值为29~152;且5项指标检测检测阳性率均较其余各组高,P<0.05.结论:5项肿瘤标志联合检测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卵巢癌检测中推广应用.

  • 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临床意义的初步探讨

    作者:俞静;曹邦伟;林清;周仁华;王为

    目的:评价术前FOLFOX4方案同步放射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cTNMⅡ期和Ⅲ期)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FOLFOX4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化疗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放疗采用6/15 MV X射线对肿瘤局部照射,1.8~2.0 Gy/次,总剂量45~50.4 Gy.放疗结束后4~6周接受手术治疗.结果:新辅助放化疗的不良反应较小,主要是白细胞下降、手足麻木、恶心、呕吐及放射性直肠炎,全部患者均完成了治疗,其中31例(82%)施行了保肛手术,7例施行了Miles手术.术前肿瘤分期明显降低,新辅助治疗后原诊断为T3期的30例患者中5例降为T1期,11例降为T2期,其侵犯淋巴结均有缩小,其中10例转阴.原诊断为T4期的8例患者中1例降为T1期,2例降为T2期,3例降为T3期,其侵犯淋巴结也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其中4例转阴.手术后病理判断CR 5例(13%),局部区域淋巴结阴性27例(71%).结论:术前三维适形放疗同步FOL-FOX4方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进展期直肠癌,能降低肿瘤临床分期,提高根治性切除率和保肛成功率,毒副作用小,是局部晚期直肠癌综合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 PET-CT11C-胆碱和18F-FDG显像剂联合对肺占位病变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滕学鹏;董伟;刘立恒;赵书强;郑劲松;杨国仁

    目的:探讨18F-氟化脱氧葡萄糖(18F-FDG)与11C-胆碱PET-CT联合应用在肺部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96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注射造影剂18F-FDG和11C-胆碱后行PET-CT检查和诊断,观察2种造影剂PET-CT检查方法的标准摄取值(SUV)以及单独和联合应用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结果:良性和恶性患者的18F-FDG(2.20±1.23 vs 5.29±2.75)及11C-胆碱(0.81±0.79 vs 3.28±1.76)的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F-FDG和11C-胆碱在良性及恶性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F-FDG和11C-胆碱PET-CT各自的灵敏度(58.16% vs 58.67%)、特异性(78.05%vs 84.00%)和准确率(80.61% vs 85.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53.57%(105/196)、90.11% (82/91)和94.39% (185/196),与单独应用比较,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和准确率均提高,P<0.01.结论:将18 F-FDG和11C-胆碱PET-CT检查联合运用于同一患者进行综合诊断能明显提高肺部占位病变的诊断水平.

  • 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GDL方案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赵燕伟;薛宏伟;李美林;肖一平;朱静娟;张克;宋成村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地塞米松和左旋门冬酰胺酶组成的GDL方案对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GDL方案:盐酸吉西他滨1000 mg/m2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入,d1、d8;地塞米松10 mg/m2,静脉滴入,d 1~d5;左旋门冬酰胺酶5000 U/m2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入,d1~d7,21 d为1个周期.全组48例患者接受4个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3周后行累及野放射治疗后.结果:完全缓解(CR)率为54.2%(26/48),部分缓解(PR)率为35.4%(17/48),疾病稳定(SD)率为8.3% (4/48),疾病进展(PD)率为2.1% (1/48),经放射治疗后全组CR率91.7% (44/48),PR率为8.3%(4/48),有效率100%.中位随访36(10~58)个月,预期3年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79%和7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血糖波动等,大多为轻中度,且化疗停止后很快缓解.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GDL方案治疗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佳,毒副作用下且能耐受,联合累及野放疗治疗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使用.

  • 小细胞肺癌IC和EP方案化疗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作者:张志胜;陈凌翔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卡铂(IC)与依托泊苷联合顺铂(EP)方案在治疗小细胞肺癌( 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73例SCLC患者被简单随机法分为2组,分别接受IC(36例)和EP方案(37例)2个周期后,比较有效率、完全缓解率等指标,并评估治疗方案的毒副作用.结果:IC组有效率为58.3%(21/36),完全缓解率为25.0%(9/36);EP组有效率为62.2%(23/37),完全缓解率为21.6%(8/37),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液系统毒性方面,EP组>Ⅲ度中性粒细胞下降率显著高于IC组,P=0.002 5;血小板下降率、白细胞下降率和贫血率与E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60 7、0.077 5和0.150 0.在胃肠道毒副作用方面,IC组>Ⅲ度腹泻发生率与E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4 7;在严重呕吐、肝酶升高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65 0、0.969 6;在肾毒性方面,2组>Ⅲ度度血尿、BUN和肌酐升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周围神经炎、静脉炎和脱发均少见.2组均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IC和EP方案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无显著差异,在临床应用中可以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使用.

  • 术中氟尿嘧啶植入剂腹腔化疗在局部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

    作者:姜海毅;丁红光;田晓卫;李德辉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植入剂在进展期胃癌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16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8例患者术中应用氟尿嘧啶植入剂行腹腔化疗(腹腔化疗组).其余64例患者未行腹腔化疗,设为对照组.结果:2组1年生存率皆为100%,腹腔化疗组2、3年生存分别为83.7%、73.5%,对照组分别为67.2%、5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胃肠减压时间、总住院时间、切口感染和吻合口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尿嘧啶植入剂术中化疗有助于提高进展期胃癌术后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SIRT3抗癌变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凤华;樊飞跃

    目的:总结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与肿瘤的关系,探讨SIRT3在抗肿瘤发生方面的作用.方法:应用Medline、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肿瘤”为关键词,检索2005-01- 2011-10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SIRT3的作用;2)SIRT3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分析文献29篇.结果:SIRT3是一介重要的线粒体去乙酰化酶.对肿瘤的发生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一定程度上与抑制线粒体内ROS增高有关,为临床上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ITR3也参与对细胞代谢和生存的调节.结论:SIRT3有抑制肿瘤发生的作用,为临床上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将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

  • 单房性骨囊肿的治疗进展

    作者:赵军

    目的:总结单房性骨囊肿的治疗以及研究进展.方法:应用PubMed及维普检索系统,以“单房性骨囊肿”、“治疗”为关键词.检索2002-2011年的相关文献142篇.纳入标准:1)单房性骨囊肿的治疗;2)疗效分析.根据纳入标准分析文献30篇.结果:静脉梗阻导致骨内压升高,囊液中的前列腺素E2、白介素1β和明胶酶含量增多导致骨吸收活性增高是单房性骨囊肿为普遍接受的发病机制,但病因学至今仍不明确.目前还没有被广泛认可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治疗方式为切开刮除植骨或次全切除后植骨及经皮穿刺减压冲洗并注射类固醇激素或自体骨髓及环钻减压等,但治疗后的囊肿愈合率并不满意.近期报道微创手术疗效满意,但仍需长期随访观察疗效.结论:单房性骨囊肿的发病机制及病因学至今仍不明确,其治疗方法仍在探索中,随着分子生物学、影像学、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及材料学等医学及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单房性骨囊肿的治疗方法会日趋完善及规范.

  • 胃癌组织Ki-67和pAKT表达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王慧;殷玉峰;刘京营;付金栋;王刚平

    目的:探讨细胞核增殖指数(Ki-67)、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侵袭转移和复发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收集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经手术及术后病理学确诊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以20例癌旁异型增生胃黏膜组织和20例活检正常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Ki-67、pAKT的表达,用CD31标记血管计数MVD,比较:1)Ki-67、pAKT的表达在胃癌、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2)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3)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和转移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中Ki.67(73.3%,44/60)、pAKT(75.0%,48/64)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癌旁异型组织(35.0%,7/20)和正常黏膜组织(10.0%,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38,P=0.002;x2 =24.621,P=0.000.Ki-67、pAKT在高级别与低级别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pAKT在进展期胃癌显著上调,与早期癌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pAKT与癌组织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Ki-67、pAKT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促进了肿瘤形成、发展、侵袭和转移,Ki-67、pAKT检测对于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有一定的价值,可作为临床参考指标.

  • 大肠癌组织c-Met和VEGF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关系的初步研究

    作者:刘文静;马杰;李克;刘莺;侯新芳;王居峰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c-Met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以及两者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的51例大肠腺癌手术切除组织标本,免疫组化SP法检测c-Met和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大肠癌组织中c-Met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55%(37/51)和52.94%(27/51);与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5.大肠癌组织c-Met、VEGF均为阳性时MVD值为37.94±7.53,单一阳性时分别为30.67±1.45和23.82±7.45,均为阴性时MVD值小,为13.64±5.33.大肠癌组织中c-Met和VEGF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s =0.614,P<0.05.结论:c-Met和VEGF在大肠癌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

  • 大肠腺癌组织PTTG和VEGF-A及p53表达生物学意义的探讨

    作者:马艳会;路志涛;周永宁;林香春;吴静

    目的:探讨垂体瘤转化基因( PTTG)、血管生成内皮因子(VEGF)、p53蛋白和微血管密度(MVD)与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18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20例大肠腺瘤组织和44例大肠腺癌组织中PTTG、VEGF和p53表达及MVD值,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TTG在正常大肠、大肠腺瘤和大肠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11.1%(2/18)、75.0%(15/20)和88.6% (39/44),VEGF阳性率为11.1%(2/18)、40.0% (8/20)和70.4%(31/44).p53在正常大肠组织中无表达,在大肠腺瘤及大肠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0% (10/20)、68.2% (30/44);MVD在大肠腺癌、大肠腺瘤及正常大肠组织中的平均密度值为67±26、33±7和11±4.在大肠腺癌中PTTG和VEGF呈正相关(r=0.46,P<0.05),PTTG与p5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51,P<0.05),VEGF和p53蛋白呈正相关,r=0.32,P<0.05.结论:PTTG、VEGF和p53参与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三者相互作用促进大肠癌新生血管的生成,促进肿瘤浸润和转移及脉管瘤栓的形成,三者可以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有效参考指标.

  • 胃癌组织ING1抑癌基因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探讨

    作者:何向民;娄毅;宋清斌;李建华

    目的:探讨生长抑制因子1(ING1)基因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70例胃腺癌组织及癌旁对照胃黏膜组织中ING1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70例癌组织中有57例(81.43%)ING1基因mRNA表达明显下调,其中4例组织为ING1表达缺失,与癌旁正常胃黏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NG1基因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性别无明显相关性,与胃癌的分化程度、肿瘤累及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ING1在人胃癌细胞中表达下调,其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肿瘤累及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 榄香烯对恶性淋巴瘤细胞多药耐药性影响及机制的研究

    作者:冯爱梅;赵朴;郭海飞;薛阿利;张浩;刘凌云;李强;林峰

    目的:研究榄香烯对恶性淋巴细胞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榄香烯作用于恶性淋巴瘤Raji细胞,并设空白对照组.通过RT-PCR以及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加药后Raji细胞环氧化酶-2(COX-2)、核因子-κB(NF-κB)的mRNA及COX-2、NF-κB 5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24h后,RT-PCR产物经电泳分析,COX-2mRNA、NF-κB mRNA各扩增产物在其相应位置上可见清晰的条带,特异性好.COX-2 mRNA、NF-κB mRNA灰度值,各浓度榄香烯处理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浓度榄香烯处理组与阴性对照组不同程度地表达COX-2、NF-κB p65蛋白,各浓度榄香烯处理组COX 2、NF-κB p65蛋白表达量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下降,呈浓度依赖性,P<0.01.结论:榄香烯可能通过对COX-2和NF-κB的调控影响恶性淋巴细胞瘤细胞多药耐药性.

  • 50℃热疗对CT-26细胞体外作用的观察

    作者:张平;赵梅;臧红彦;邹菁;叶欣

    目的:观察50℃时不同热疗时间对CT-26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将CT-26细胞在50℃水浴中加热至各时间点(5、10、15、20和30 min),后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别观察不同时间热疗后的细胞形态、细胞生存率和细胞生长周期及凋亡情况.结果:细胞生存率由5 min时的72.3%降至30 min时的1.7%(MTT法),由72.9%降至1.4%(台盼蓝染色排除法).5 min时细胞凋亡率为(28.047±0.675)%,在各时间组中高,P<0.05.结论:50℃热疗,<5 min以诱导细胞凋亡为主;10 min时不仅引起细胞坏死,还可诱导细胞凋亡;>15 min以细胞坏死为主.

  • 热效应对SGC7901/ADM细胞株耐药基因表达影响及生物学意义的研究

    作者:彭楠;黎春华;王秋华;李晓瑛;陈蔚;刘庆森

    目的:了解热效应对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ADM各种多药耐药基因的影响.方法:RT-PCR法检测在不同温度下,对不同药物组的人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ADM和对照的人胃癌敏感细胞株SGC7901中多药耐药基因1(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肺耐药相关蛋白(LRP)的mRNA表达.结果:胃癌敏感细胞株SGC7901未检出MDR1、MRP和LRP基因的mRNA,而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ADM中MDR1增加的倍数多,MRP次之,LRP无表达.高温43℃下,药物多柔比星(ADM)、5-氟尿嘧啶(5-FU)、紫杉醇(TAX)和顺铂(DDP)组MDR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下降0.19(P=0.0001)、0.13(P=0.0121)、0.15(P=0.0004)和0.12(P=0.0004),与未加温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温后5-FU、TAX组MRP的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0.04(P值分别为0.0134和0.0196),而ADM、DD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335和0.6641.结论:高温的短期处理对MDR mRNA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MRP则为部分抑制作用,LRP无表达.

  • 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与注射液腹腔给药治疗H22小鼠腹水瘤对照的研究

    作者:梅魁敏;秦叔逵;殷晓进;陈亚利;魏红梅;张改琴

    目的:比较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中人氟安)和普通氟尿嘧啶注射液(5-FU)两种剂型对H22小鼠腹水瘤模型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8只H22腹水瘤模型小鼠,随机分为赋形剂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中人氟安组(4 mg/只)和5-FU组(4 mg/只).严密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状态、体质量变化和生存期,计算腹水体积和镜下腹水中每毫升中的肿瘤细胞数,流式细胞仪检测腹水肿瘤细胞凋亡率和S期细胞比例,实时荧光定量RT-PCR(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腹水肿瘤细胞Bcl-2和bax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两对照组相比,中人氟安纽和5-FU组小鼠的一般状态良好,体质量增长缓慢,全身症状出现较晚,生存期延长(14和13 d vs 21和19d,P值均<0.01),其中,中人氟安组中位生存期较5-FU组延长,P=0.047.中人氟安组的腹水体积少于5-FU组[(5.1±0.7) mL vs (7.8±0.9) mL],P<0.05;但2组每毫升腹水中的肿瘤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2±0.98)×108 mL-1 vs (7.86±1.05)×108 mL-1];P>0.05.中人氟安组的肿瘤细胞凋亡率和S期比例[(24.9±5.0)%和(52.19±4.60)%]均高于5-FU组[(20.1±4.5)%和(39.25±5.84)%],P值均<0.05;同时,前者Bck2基因的mRNA与蛋白表达较后者减少(△Ct值为9.57±0.67vs7.11±0.35,灰度值为0.22±0.029 vs 0.46±0.480),P值均<0.05;而bax基因的mRNA与蛋白表达较后者增多(△Ct值为2.05±0.21 vs3.72±0.53,灰度值为0.55±0.026 vs 0.34±0.018),P值均<0.05.结论:同等剂量的中人氟安对于小鼠H22腹水瘤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普通5-FU注射液,其机制可能与前者具有较长的半衰期、明显增加H22腹水瘤细胞凋亡率和S期细胞比例有关.

  • 人胃癌HGC-27细胞及其肿瘤球细胞裸小鼠皮下移植的研究

    作者:时伟红;郭小冲;王惟;周生来;郑志红

    目的:研究人胃癌HGC-27细胞及其肿瘤球细胞在裸小鼠皮下产生肿瘤的能力.方法:用DMEM培养液(SSM)培养HGC-27细胞.用含有生长因子的DMEM/F12培养液(SFM)在低吸附6孔培养板中诱导肿瘤球的生长.分别将溶于200 μL PBS的1×102、1×103、1×104、1×105、1×106和1×10 7肿瘤细胞或肿瘤球细胞注射到裸小鼠皮下.常规方法制作组织切片.结果:在SSM培养液中HGC-27细胞呈贴壁、伸展状态生长.在SFM及低吸附的培养条件下观察到了肿瘤球的形成,呈悬浮状态.注射了1×106、1×107肿瘤细胞的裸小鼠产生了移植瘤,注射了1×104、1×105、1×106和1×107肿瘤球细胞的裸小鼠产生了移植瘤.移植瘤组织癌细胞间连接疏松,瘤细胞分化程度低.结论:HGC-27肿瘤球细胞比非肿瘤球HGC-27细胞具有更强的致瘤能力.

  • 亮菌防治顺铂化疗诱发胃肠道反应的胃肌电研究

    作者:杜静;李平;张梅;汪克明;蔡荣林;孙鑫

    目的:探讨外源性亮菌抗顺铂(DDP)化疗过程中并发胃肠道反应的胃平滑肌电活动机制.方法: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亮菌低、中、高剂量组及昂丹司琼组6组,参照De Jonghe法以6mg/kg体质量腹腔注射DDP制造化疗性大鼠异食癖恶心呕吐模型,采用Biopac专用胃肠电记录分析系统检测胃窦部平滑肌电活动,观察亮菌对DDP复制模型后不同时间段的胃电活动的影响.结果:造模后24~72 h,亮菌高、中剂量组大鼠高岭土摄入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以造模后24 h亮菌高剂量组(0.58±0.23)与模型组(2.13±0.96)差异显著;造模后24~72 h,模型组大鼠胃窦慢波每分钟频率(CPM)与平均振幅(AV)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亮菌中、高剂量组(P<0.01),其中以造模后24 h模型组(CPM:7.33±2.92,AV:249.75±79.09)与空白对照组(CPM:3.00±1.55,AV:148.04±63.51)、亮菌高剂量(CPM:4.13±1.14,AV:163.46±26.14)的差异明显.结论:亮菌可有效抑制DDP化疗所诱发的胃节律性运动紊乱,尤以造模后24 h亮菌高剂量组为明显,亮菌对大鼠DDP化疗过程中诱发的胃肠道反应的抑制作用机制可能与胃节律性运动有关.

  • 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十次转移病灶手术病例分析

    作者:舒红;申敬伟;孙岩

    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是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预后较差,但对于其复发率、转移率及生存率的研究国内外报道较少.本研究对1例多次多部位转移并多次手术的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以增加对该肿瘤预后的进一步认识.

  •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maspin基因表达与胃癌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张丽萍;马欣;卢启明;张启科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maspin基因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Grams染色和改良W-S银染法观察65例浅表性胃炎、58例癌前病变和79例胃癌黏膜组织中Hp感染情况,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不同胃黏膜组织maspin基因表达产物.结果:胃癌组、癌前病变组Hp感染率分别是79.7% (63/79)、58.6%(34/58),均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的30.8%(20/65),x2值分别为35.034、9.645,P值分别为0.000、0.002;胃癌组Hp感染率高于癌前病变组,x2 =7.221,P=0.007.Maspin蛋白表达在浅表性胃炎、癌前病变及胃癌中阳性率分别是58.5%(38/65)、82.8%(48/58)和32.9%(26/79),浅表性胃炎和癌前病变组maspin表达均高于胃癌组,x2值分别为9.428、33.457,P值分别为0.002、0.000;癌前病变组织中maspin表达高于浅表性胃炎,x2=8.603,P=0.003.在浅表性胃炎、癌前病变及胃癌组织中,Hp感染阳性组maspin表达阳性率均较Hp感染阴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548、26.619和4.950,P值分别为0.010、0.000和0.029.胃癌组织中maspin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周围组织浸润及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17、0.033和0.006.结论:Hp感染在胃黏膜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Hp感染可能通过使maspin基因失活从而诱发胃黏膜的癌变,maspin蛋白的表达失活可能是Hp致癌的作用机制之一.

  • TGFBI对胃癌细胞SGC-7901转移潜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震;苗志峰;孙公平;沈名扬;张家魁;徐惠绵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TGFBI)对胃癌细胞SGC-7901转移潜能的影响.方法:牛血清白蛋白(BSA)、纤维粘连蛋白(FN)及细胞外基质蛋白TGFBI包被96孔板后,于其上培养SGC-7901细胞.MTT法检测其与TGFBI粘附能力及粘附后的增殖能力.同法包被Transwell小室滤膜下表面,检测其诱导SGC-7901细胞迁移的能力.结果:FN和TGFBI支持SGC-7901细胞粘附的能力明显高于BSA(P=0.023),FN和TGFBI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SA、FN和TGFBI诱导SGC-7901细胞增殖的能力渐次增强,P=0.031;FN和TGFBI诱导SGC-7901细胞迁移的能力明显高于BSA(P=0.019),FN和TGFBI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BI可以增强胃癌细胞SGC- 7901的转移潜能.

中华肿瘤防治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