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중화종류방치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影响因子: 1.2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456/R
  • 国内刊号: 左文述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zgzlx@public.jn.sd.cn
  • 曾用名: 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社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子宫颈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真云;盛修贵;秦中平;李秀敏

    目的:探讨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MART)与常规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子宫颈癌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剂量学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2例子宫颈癌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接受全程SMART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肿瘤靶区(GTV) 2.2~2.4 Gy/次,计划靶区(PTV)1.8~2.0 Gy/次.同时设计该32例患者的3DCRT计划,拟给予相同的处方剂量,比较危险器官受照射剂量.随机选取36例行3DCRT治疗的子宫颈癌术后复发患者,比较SMART和3DCRT的靶区剂量、治疗时间、近期疗效和急性毒副作用.结果:32例患者均完成全程SMART,照射靶区内GTV剂量为(64.5±4.4) Gy,PTV剂量为(50.0±2.0)Gy,95%的等剂量曲线可以覆盖99%的PTV体积,SMART与拟行3DCRT计划比较,SMART组小肠(t=5.045,P=0.000)、膀胱(t=16.76,P=0.000)、直肠(t=10.432,P=0.000)、股骨头(t=3.654,P=0.002)受照射剂量明显降低.SMART组与3DCRT组比较,治疗时间明显缩短,t=3.654,P=0.002;靶区剂量明显提高,GTV:t=13.997,P=0.000,PTV:t=6.785,P=0.000.SMART组的消化道反应(x2 =9.999,P=0.019)、泌尿系统(x2=10.705,P=0.013)、骨髓抑制(x2=9.321,P=0.025)的急性毒副作用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59,P=0.093;但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77,P=0.011;1、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49,P=0.035.结论:SMART对子宫颈癌术后腹膜后转移淋巴结可获得理想的剂量分布,靶区无需缩野可获得根治性剂量,缩短了治疗时间,邻近危险器官得到保护,临床近期疗效满意,毒副作用轻.

  • 单次与分次全身照射对干细胞移植患者肾功能损伤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明;秦颂兵;马骁;周菊英;徐晓婷;郭建;詹蔚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全身单次和分次照射对移植患者肾功能的损伤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0年我院以全身放射(TBI)为基础方案预处理后73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TBI方案不同,分为单次照射组(A组,8 Gy)、分次照射组(B组,12 Gy分6次照射).根据血清肌酐水平分别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基线水平及TBI后1、4、12、18和24个月的eGFR变化,肾功能损伤定义为eGFR较基线水平下降≥30%,采用t检验及Kaplan-meier方法对病例随访资料进行肾存活生存曲线分析,比较两种TBI方式对肾功能的损伤.采用逐步逻辑回归方法分析年龄、TBI剂量率、环孢素以及移植物抗宿主痛(GvHD)等因素对肾功能损伤的影响.结果:TBI后1和4个月时A组肾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12.20%和34.15%,B组分别为9.37%和21.88%;且肾损伤程度[(各观察时间点eGFR-基线水平eGFR)/基线水平eGFR]A组大于B组,4个月时A组为-0.25±0.20,B组-0.14±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18和24个月时A组慢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34.15%、48.78%和48.78%,B组分别为28.13%、43.75%和46.88%,A组肾损伤的发生率高于B组,但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肾损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肾存活生存曲线显示,两组的肾存活函数均趋于下降,但B组肾存活率高于A组.逐步逻辑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干细胞移植后肾功能的损伤与年龄密切相关,而与照射剂量、环孢素应用及GvHD无关.结论:单次及分次全身照射均能够造成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急、慢性肾损伤,但单次照射的早期肾损伤较为明显,分次照射对肾功能的远期影响更小.年龄与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肾损伤密切相关.

  • 免疫组化对恶性胸膜上皮型间皮瘤与肺腺癌鉴别诊断价值的探讨

    作者:张继贤;赵莺;卢韶华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对恶性胸膜上皮型间皮瘤与肺腺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7例胸膜上皮型恶性间皮瘤和30例肺腺癌组织中,Calretinin、WT1、D2-40、CK5/6、CEA、MOC-31和TTF-1的表达情况,并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对检查结果分析,选择更合适的一组抗体用于恶性间皮瘤与肺腺癌的鉴别诊断.结果:Cal-retinin、D2-40、WT-1、CK5/6、CEA、MOC-31和TTF-1在恶性间皮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5% (25/27)、92.5%(25/27)、96.3%(26/27)、77.8%(21/27)、11.1%(3/27)、0(0/27)和37.0%(10/27);在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3.3%(4/30)、6.7%(2/30)、10.0%(3/30)、26.7%(8/30)、90.0%(27/30)、83.3% (25/30)和96.7% (29/30).间皮瘤阳性标志Calretinin、D2-40、WT1和CK5/6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96、0.930、0.931和0.756,腺癌标志CEA、TTF-1和MOC-31的AUC值分别为0.894、0.917和0.798.结论:免疫组化是鉴别恶性间皮瘤与腺癌好的方法,Calretinin、WT1、D2-40、CEA和TFF-1是较为理想的标志,可作为恶性间皮瘤和腺癌鉴别诊断中的首选抗体.

  • CD151与消化系统肿瘤侵袭转移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磊;郭传勇

    目的:探讨CD151在消化系统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系统,以“CD151、消化系统肿瘤、整合素”为关键词,检索1991-01-2012-05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CD151的功能结构;2)CD151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关系.根据纳入标准分析26篇文献.结果:作为四跨膜蛋白家族中的重要成员,CD151是消化系统肿瘤侵袭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胃癌、结直肠肿瘤、食管癌及肝癌中发现CD151呈高表达,且与肿瘤的侵袭转移相关.CD151对消化系统肿瘤侵袭转移的影响机制与MMPs、整合素(如α5、β1及β6)及其他四跨膜蛋白(如CD9、CD82和CD81)相关.结论:CD151在消化系统肿瘤中均有表达并且与肿瘤的转移侵袭成正相关.CD151有望成为预测消化系统肿瘤预后的肿瘤标志和治疗的分子靶标.

  • 骨肉瘤组织XIAP蛋白表达临床意义的研究

    作者:邢旻琰;何爱娜;余文悉;陈杰;张惠箴;沈赞

    目的:观察骨肉瘤组织中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表达,探讨其与骨肉瘤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研究其临床意的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骨肉瘤组织及8例瘤旁正常骨组织中XIAP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相关性,并对骨肉瘤患者进行生存分期,研究XIAP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XIAP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XIAP在骨肉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4%,明显高于瘤旁正常骨组织的25%,P=0.012.统计学分析显示,XIAP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以及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Enneking临床分期有关,Ⅲ期明显高于ⅡB期,P=0.009.生存分析显示,40例ⅡB期患者中高水平表达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短于低水平表达组,P=0.023;而所有患者中(40例ⅡB和10例Ⅲ期)高水平表达组中位总生存时间短于低水平表达组,P=0.004.结论:骨肉瘤组织XIAP高水平表达与预后不良相关,它对判断骨肉瘤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ERβ和ERK1/2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

    作者:葛书霞;姚姣;丁朝霞;陈爱平

    目的:探讨ERβ和ERK1/2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检测70例卵巢上皮性癌、24例卵巢良性肿瘤、24例正常卵巢组织中ERβ和ERKl/2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ERβ阳性表达率为55.7%,显著低于卵巢良性肿瘤(91.7%)及正常卵巢组织(100.0%),P<0.05; ERK1与ERK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和85.7%,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50.0%和50.0%)及正常卵巢组织(33.3%和33.3%),P<0.05;卵巢良性肿瘤与正常卵巢组织相比,ERβ和ERK1/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β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类型、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转移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FIGO分期及腹水无关,P>0.05.ERK1/2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分化程度、FIGO分期和腹水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及淋巴转移无关,P>0.05.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ERβ和ERK1/2表达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43和-0.832,P值分别为0.009和0.001.结论: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ERβ表达的降低和ERK1/2的过高表达可能在卵巢癌发生、发展和侵袭中有协同作用,这可能为卵巢癌的预后和内分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方向.

  • 宫颈癌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表达临床意义的探讨

    作者:劳明;朱波;潘忠勉;黄文成;黄玲莎;王英;赵惠柳;李佩章;雷考宁

    目的:探讨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化学比色法检测135例宫颈癌和85例宫颈良性疾病患者及40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同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CYFRA21-1含量并作对比分析.结果:宫颈癌组患者血浆LPA水平为(5.11±1.92)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1±0.45)μmol/L,P<0.01;宫颈良性疾病组患者血浆LPA水平为(2.46±1.05) μmol/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LPA对宫颈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7.4%和97.5%,CYFRA21-1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1.5%和95.0%,LPA均优于CYFRA21-1.血浆LPA和CYFRA21-1在宫颈鳞状上皮癌的表达分别为71.0%和43.5%,均高于腺癌+腺角化癌的27.3%和18.2%,P值均<0.05.宫颈癌晚期(Ⅲ+Ⅳ期)CYFRA21-1阳性率53.2%,明显高于早期(I+Ⅱ期)的14.6%;有远处转移的宫颈癌患者血浆LPA阳性率91.9%,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者的24.5%,P<0.05.结论:LPA可能与宫颈癌的浸润和转移有关;血浆LPA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前列腺癌组织p504S和p63与血清PSA表达水平相关性分析

    作者:秦桂萍;华玉兰;侯海娜

    目的:探讨p504S、p63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04S、p63在前列腺增生(BPH)、前列腺上皮内瘤变(PIN)和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p504S表达与血清PS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8例PCa组织中,p504S阳性表达16例(88.89%);28例PIN中,p504S阳性表达6例(21.43%);124例BPH中,p504S弱阳性表达8例(6.45%),p504S在PC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PIN与BPH组织,P<0.05.18例PCa组织中,p63呈不连续阳性表达2例(11.11%);28例PIN中,p63阳性表达24例(85.71%);124例BPH中,p63阳性表达116例(93.55%),p63在PCa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BPH与PIN组织,P<0.05.p504S在血清PSA水平<4 ng/mL的8例PCa中7例阳性表达,在>4 ng/mL的10例PCa中9例阳性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清PSA>4 ng/mL、临床疑为PCa的病例,可行穿刺活检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明确诊断.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CD5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疗效关系的研究

    作者:柳喜洋;宋波;张蕾;张明智;汪变红;马阳阳;胡腾鹏

    目的:检测CD5蛋白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表达情况,并探讨CD5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ElivisionTM法)检测232例患者中CD5蛋白的表达,回顾性研究CD5阳性表达DLBCL与CD5阴性表达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化疗效果,运用x2检验比较两者差异.结果:232例DLBCL患者中,CD5阳性表达率19.8%(46/232).DLBCL中,CD5表达与年龄(x2=61.061,P=0.001)、性别(x2 =92.115,P =0.001)、分期(x2=47.508,P=0.001)、KPS评分(x2=42.178,P=0.001)、B症状(发热、乏力、盗汗和消瘦,x2=56.344,P=0.001)、血清LDH水平(x2=33.341,P=0.001)以及侵犯部位(x2=78.123,P=0.001)相关;而与血清β2-MG水平无关,x2 =2.495,P=0.138.46例CD5表达阳性的患者中,6例化疗有效,有效率为13.0%(6/46),而186例CD5表达阴性DLBCL患者中,131例患者化疗有效,有效率为70.4%(131/18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227,P<0.05.结论:CD5阳性表达的DLBCL好发于老年女性,侵袭性高;CD5阳性表达DLBCL患者比CD5阴性表达的患者疗效差.

  • 人肺癌组织E-cadherin和PTEN及HIF-1α蛋白表达临床意义的探讨

    作者:丛玲华;高志安;钟国平;戴珍珍

    目的:探讨E-cadherin(E-cd)、PTEN和HIF-1α蛋白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9例肺癌组织E-cd、PTEN和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E-cd、PTEN和HIF-1α蛋白在99例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3.6%(63/99)、62.6%(62/99)和56.6%(56/99),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20/20)、100%(20/20)和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cd蛋白在细支气管肺泡癌组的表达高于小细胞癌组,而HIF-1α蛋白在细支气管肺泡癌组的表达低于小细胞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织学类型之间3种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cd和PTEN蛋白在淋巴结无转移组的表达均高于淋巴结转移组,P<0.05;而HIF-1α蛋白在两组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d和PTEN蛋白在Ⅰ~Ⅱ期的表达高于Ⅲ~Ⅳ期,P<0.01;而HIF-1α蛋白在Ⅰ~Ⅱ期的表达低于Ⅲ~Ⅳ期,P<0.05.E-cd蛋白表达与PTE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HIF-1α蛋白与E-cd、PTEN蛋白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E-cd、PTEN和HIF-1α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在肺癌的恶性演进中起重要作用,3者在肺癌的侵袭转移中可能起某种协同作用.

  • 卵巢癌组织IGF-1表达及其与凋亡和侵袭相关性分析

    作者:强春香;刘渊勇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观察IGF-1反义寡核苷酸对卵巢癌细胞系3AO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卵巢上皮性癌、20例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20例卵巢良性肿瘤及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IGF-1蛋白表达;将3AO分为4组,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将IGF-1反义寡核苷酸转入其中,流式细胞仪Annexin Ⅴ/PI双染色法检测其凋亡,Boyden小室检测其侵袭能力.结果:IGF-1在卵巢上皮性癌组、交界性组、良性组及正常卵巢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6%、25.0%、15.0%和10.0%,上皮癌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期别晚组及组织分化低组IGF-1阳性表达率为67.4%和81.8%,高于临床期别早组及组织分化高组的35.7%和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1的阳性表达与发病年龄、有无腹水无关,≥50岁组阳性表达率为59.8%,<50岁组阳性表达率为54.0%,P>0.05;有腹水组阳性表达率为66.0%,无腹水组阳性表达率为52.0%,P>0.05.IGF-1反义寡核苷酸组卵巢癌细胞的凋亡率为(45.5±0.1)%,与对照组的(16.5±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1反义寡核苷酸组癌细胞穿透Matrigel胶的细胞数目为(42±6)个,与对照组的(132±26)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F-1表达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分期、分化有关,抑制IGF-1的表达能增加卵巢癌细胞凋亡,降低其侵袭能力.

  • Twist基因转染对人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观察

    作者:杨丞;饶翔;张弦;郑晶

    目的:构建人Twist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建立稳定高表达Twist的人宫颈癌HCC94细胞系,研究转染前后HCC94细胞生物学行为.方法:用RT-PCR法扩增人低分化宫颈癌HCE1细胞中Twist开放阅读框架,将PCR产物克隆到pZsGreen-C1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ZsGreen-C1/Twist并鉴定.采用脂质体法把重组载体转染入人高分化宫颈癌HCC94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高表达Twist的细胞克隆,并进行荧光,蛋白质印迹法和RealtimeRT-PCR检测;MTT法和侵袭小室实验研究转染前后HCC94细胞的增殖、黏附和迁移能力.结果:成功构建pZsGreen-C1/Twist真核表达载体,筛选出稳定高表达人Twist的p-tw-1克隆,经荧光显微镜观察其转染效率>70%.Realtime RT-PCR扩增曲线和熔点曲线显示,Twist基因有效扩增,p-tw-1组、p-tw-v(转染空载体)组和HCC94(未转染)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14±2.26、2.03±1.10和1.90±0.78,p-tw-1组相对于其他两组水平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4,P=0.001;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6.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Twist基因稳定表达,p-tw-1组、p-tw-v组和HCC94组IOD与GAPDH比值分别为0.65、0.33和0.30.p-tw-1组细胞从第4天起生长趋势快于p-tw-v组和HCC9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113,P=0.000;而两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9.P-tw-1、P-tw-v和HCC94组平均穿膜细胞数分别为(263.67±18.04)、(126.00±17.69)和(116.33±9.87)个,p-tw-1组细胞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093,P=0.000;p-tw-v与HCC9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8.P-tw-1、P-tw-v和HCC94组黏附细胞平均A值分别为0.38±0.01、0.53±0.01和0.57±0.01,p-tw-1组A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086,P=0.000; p-tw-v组与HCC9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4.结论:Twist基因高表达可增强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降低其黏附能力;Twist真核表达载体和稳定高表达Twist的HCC94细胞系构建为进一步研究Twist功能奠定了基础.

  • HSP70-TKD诱导NK细胞对胰腺癌细胞杀伤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

    作者:陈蓉明;龚福生;应敏刚;谢云青;郑秋红

    目的:探讨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由干细胞培养基扩增得到的NK细胞,在热休克蛋白70短肽(HSP70-TKD)刺激下杀伤细胞膜HSP70表达阳性胰腺癌细胞的机制.方法:用干细胞培养基从健康人PBMC中高效扩增得到CD3-CD56+ NK细胞,ELISA方法测定HSP70-TKD诱导的NK细胞分泌IFN-γ的水平;ELISPOT方法分析其颗粒酶-B的表达情况;用MTT法测定HSP70-TKD诱导的NK细胞,对细胞膜HSP70表达阳性的胰腺癌细胞Colo+和表达阴性的胰腺癌细胞Colo-杀伤活性;从而分析其杀伤活性与IFN-γ分泌和颗粒酶-B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由外周血扩增NK细胞在2.0 μg/mL的HSP70-TKD刺激下,其IFN-γ分泌从刺激前的(8.9±0.7)ng/mL增加到(30.2±1.3) ng/mL,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而颗粒酶-B的表达从(3.2±0.3)%增加到(21.2±0.6)%,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HSP70-TKD诱导的NK细胞对Colo-杀伤活性低,与未经诱导的NK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Colo+杀伤活性高,诱导组与未诱导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TKD浓度为2.0μg/mL时,杀伤活性高为(60.1±2.8)%,而未诱导的NK细胞杀伤活性为(27.8±2.6)%.结论:NK细胞在2.0 μg/mL的HSP70-TKD诱导下,其IFN-γ分泌、颗粒酶-B的表达和对Colo+杀伤活性达到高,推断HSP70-TKD诱导NK对细胞膜HSP70表达阳性细胞的杀伤可能与其IFN-γ分泌和颗粒酶-B的表达有关.

  • 缺氧对骨肉瘤细胞MG63核干细胞因子表达调节及其机制的探讨

    作者:刘郁东;郑启新;吴宏斌;郭晓东;李景峰;郝少飞

    目的:探讨缺氧对骨肉瘤细胞MG63核干细胞因子(NS)表达的调节及其机制.方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缺氧对NS转录和蛋白表达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在雷帕霉素抑制缺氧诱导因--1 α(HIF-1α)表达或激酶抑制剂预处理后NS在缺氧下的变化,检测NS调节的下游因子p53和活性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缺氧6、12和24 h后NS蛋白表达分别升高了1.26(P>0.05)、1.58 (P<0.05)和1.92倍(P<0.01),NS的转录分别升高了1.33(P>0.05)、1.49 (P<0.05)和1.54倍(P<0.05).蛋白激酶B(Akt)抑制剂wortman-nin逆转了缺氧对NS的上调,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抑制剂U0126、蛋白激酶A(PKA)抑制剂H89和雷帕霉素则没有逆转缺氧对NS的上调.Akt活性在缺氧6、12和24 h后分别升高了1.51(P>0.05)、1.56 (P<0.05)和1.23倍(P>0.05).尽管缺氧上调了NS的表达,但NS的下游因子p53与活性Caspase-3蛋白表达在缺氧后无明显变化.结论:缺氧通过增强Akt的活性上调了NS的表达.

  • 牛蒡子苷元对肿瘤血管生成抑制作用的观察

    作者:郑国灿;王兵;黄聪华;李国明;李叔强;袁家天

    目的:观察牛蒡子苷元(ARG)对裸鼠体内、体外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人肝癌SMMC-7721细胞进行体内、外实验.体外实验分别采用RT-PCR、细胞免疫组化检测ARG作用前后SMMC-7721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体内实验建立裸鼠SMMC-7721细胞肺转移瘤模型,成瘤后ARG干预,第30天取出肿瘤组织,免疫组化检测裸鼠瘤体CD34标记的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VEGFmRNA表达量经ARG及5-FU作用后,阴性对照组、3个药物组及阳性对照组依次为1.01±0.03、0.92±0.02、0.81±0.15、0.72±0.03和0.82±0.26;实验组VEGF蛋白表达率为44.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13%.ARG作用后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裸鼠SMMC-7721细胞肺转移瘤的MVD减少,空白对照组、药物组和5-FU组裸鼠MVD值分别为39.43±3.31、19.29±2.06和21.57±2.82,P<0.01.结论:ARG通过下调裸鼠VEGFmRNA及蛋白的表达,抑制裸鼠SMMC-7721细胞肺转移瘤的血管生成.

  • MCF-7荷瘤裸鼠不同树突状细胞亚群凋亡的研究

    作者:张还珠;罗荣城

    目的:通过建立MCF-7荷瘤裸鼠模型,研究树突状细胞(DCs)不同亚群的凋亡,为设计新的免疫治疗方法和新的疫苗提供详尽信息.方法:建立MCF-7裸鼠模型,随机分为荷瘤组和对照组,肿块达5 mm后处死裸鼠,取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DCs诱导、分化,流式细胞仪上检测表面分子标志CD86、CD83、MHC-Ⅱ及CD34,Annexin Ⅴ检测CD11c及CD123了解DCs亚群的凋亡率.结果:骨髓起源单个核细胞培养至第9天出现典型DCs形态特征,荷瘤组和对照组细胞均高表达CD86、CD83及MHC-Ⅱ,而CD34表达两组均较低.荷瘤组CD11c+ CD123-细胞为(52.01±1.43)%,对照组为(56.36±1.76)%;CD123+ CD11c-细胞荷瘤组为(32.19±1.71)%,对照组为(28.95±1.39)%.荷瘤组mDC凋亡率为(23.64±2.43)%,较对照组(20.05±2.49)%高,P<0.05.荷瘤组小鼠pDC凋亡率为(11.53±2.92)%,较对照组(14.96±2.96)%低,P<0.05.结论:MCF-7乳腺癌小鼠体内DCs存在mDC和pDC两种亚型,mDC凋亡率增加,使诱导Th1免疫反应能力减低;而pDC凋亡率减少,诱导体内免疫耐受的发生,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能力因而下降.

  • 地西他滨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M2b伴t(8;21)(q22;q22)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杨红;周泽平;刘月波;张铀

    1 病例报告患者女,54岁.因上腹部疼痛于2006-03-22收住我院消化科,行胃镜检查取病检示胃低中分化腺癌.2006-03-30行胃大部切除术后给予DF方案(紫杉醇+氟尿嘧啶)化疗2次,希罗达加顺铂化疗4个周期,1年后化疗结束.2008-02开始渐出现肩背部疼痛,骨扫描提示,全身多处骨质破坏,胸腰椎明显.进行胸腰椎部位放疗2个周期(3 Gy/次,15次,总剂量90 Gy)后,骨痛稍缓解.后于2008-05、2009-02和2009-09分别进行了3次89Sr治疗,2个月后发现血小板减少,PLT 45×109 L-1.2010-07出现明显乏力,血常规示WBC 13.58×109 L-1,Hb63 g/L,PLT 45×109 L-1.骨髓涂片示,原粒+早幼粒23.5%(图1);免疫分型:CD34(+),CD117(+),CD33(+),MPO(+),融合基因AML-ETO(+);染色体47,XX,t(8;21)(q22;q22),del(11)(q23),+21[8];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cytic leukemia,AML) M2b.于2010-01-05开始予以地西他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号:8IBS100,50mg)33mg×5 d[20mg/(m2·d)]化疗,28 d为1个周期,共化疗4个周期,化疗结束后复查骨髓涂片示完全缓解,2个月后复查骨髓涂片示复发,原粒占27.5%.

  • 癌症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天燕;杨娟丽;张健;史学莲;陈丽

    目的:分析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调查对象为2009-12-10-2010-12-31在我院住院的癌症患者,全部被试者完成一般资料问卷、中国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QLQ)、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采用ANOV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完成数据统计.结果:符合本次调查的癌症患者有234例,男119例(50.85%),女115例(49.15%).平均年龄(60.92±12.13)岁.婚姻状况(F=2.671,P=0.048)、受教育程度(F=2.858,P=0.024)、性格特征(F=11.223,P=0.000)、病后锻炼情况(F=14.574,P=0.000)、癌症病程(F=5.014,P=0.001)、治疗方式(F=2.293,P=0.028)、疼痛程度(F=10.639,P=0.000)、抑郁程度(F=11.321,P=0.000)和社会支持(F=4.726,P=0.000)等均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水平.病后锻炼情况(r=0.360,P=0.000)、总社会支持(r=0.345,P=0.026)、主观支持(r=0.338,P=0.035)以及对支持的利用度(r=0.439,P=0.000)与患者的生存质量呈正相关,疼痛程度(r=-0.489,P=0.000)、抑郁程度(r=-0.745,P=0.000)与患者的生存质量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后纳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4个,分别为抑郁程度、疼痛程度、病后锻炼情况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回归方程为Y(生存质量)=59.403-0.389X14(抑郁程度)-0.624X13(疼痛程度)+1.252X7(病后锻炼情况)+0.387X18(对支持的利用度).结论:良好的婚姻状况、较高的受教育程度、性格外向、癌症病程短和较少的有创性治疗,均有助于癌症患者保持较好的生存质量水平.疼痛和抑郁可能是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2个重要因素,随着疼痛程度和抑郁程度的加重,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下降;病后参与适宜的身体锻炼可能通过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而改善其生存质量;癌症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其感知的生存质量可能越好.

  • MG132联合自噬抑制剂对A2870卵巢癌细胞抗肿瘤效应的研究

    作者:刘川;王华芹;高雁艳;林蓓

    目的: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联合自噬抑制剂对A2870卵巢癌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不同浓度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A2870细胞,MTT及Hoechst33258核染色方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及凋亡形态学改变;吖啶橙(AO)染色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酸性自噬泡的形成及自噬特异性蛋白LC3的变化.多种自噬抑制剂联合MG132处理后,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2、5和10μmol/L浓度的MG132作用24 h均能明显抑制A2870细胞的生长,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4.38±0.53)%、(65.86±2.34)%、(54.63±2.36)%和(52.16±1.27)%,P值均<0.05;同时,5 μmol/L的MG132处理后,A2870细胞出现染色质浓缩和核碎片等凋亡特征性形态学改变,且细胞内酸性囊泡细胞器明显蓄积;不同浓度MG132处理细胞,蛋白质印迹法证实,1 μmol/L MG132即明显增加A2870细胞中 LC3-Ⅱ蛋白表达,且随MG132浓度增加,LC3-Ⅱ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增加.与MG132单独作用后A2870细胞存活率(58.32±1.46)%比较,早期自噬抑制剂3-MA和渥曼青霉素能显著增强MG132抑制A2870细胞的增殖作用,细胞存活率分别为(43.40±2.02)%和(45.35±2.27)%,P值均<0.05.晚期自噬抑制剂巴佛洛霉素和氯喹则无增强作用,细胞存活率分别为(58.11±2.70)%和(56.76±1.15)%,P值分别为0.558和0.667.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抑制A2870卵巢癌细胞增殖并诱导自噬.早期自噬抑制剂能增加MG132抗A2870卵巢癌细胞的作用,而晚期自噬抑制剂无明显作用.

中华肿瘤防治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