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중화종류방치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影响因子: 1.2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456/R
  • 国内刊号: 左文述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zgzlx@public.jn.sd.cn
  • 曾用名: 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社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紫杉醇和卡培他滨联合恩度治疗晚期胃癌腹膜转移的临床观察

    作者:苏安;潘战和;王馨;吕霞;吴国洋;刘晓东

    目的:评价周剂量紫杉醇/卡培他滨(TX)加恩度方案治疗腹膜转移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3例经病理学或组织细胞学确诊为腹膜转移的晚期胃癌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TX方案加恩度,紫杉醇80 mg/(m2·d),静脉滴入,d1、d8;卡培他滨2 000 mg/(m2·d),分早晚2次口服,d1~d14;恩度7.5 mg/(m2·d),静脉滴入,d1~d14;每21 d重复.对照组:TX方案,紫杉醇80 mg/(m2·d),静脉滴入,d1、d8;卡培他滨2 000 mg/(m2·d),分早晚2次口服,d1~d14;每21 d重复.观察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1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MST)以及安全性.结果:43例患者中,23例患者加用恩度(试验组),其余20例患者未加用恩度(对照组).试验组17例有可评价靶病灶,对照组12例有可评价靶病灶,RR分别为58.8%(10/17)和41.7%(5/12),x2=3.948,P=0.039;DCR分别为88.2%(15/17)和83.4%(10/12),x2=0.882,P=0.365;1年生存率分别为69.7%和54.9%,MST分别为16.5和12.5个月.两组生存曲线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42;两组在血液学毒性及非血液学毒性反应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剂量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加恩度方案能提高腹膜转移晚期胃癌的疗效和生存,且毒副作用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microRNA与胃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立平;吴炜景;赵亚刚

    目的:总结microRNA与胃癌的研究现状,探讨microRNA的生物合成、作用机制、检测方法及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ubMed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检索2000-01-2012-06以“microRNA、胃癌”为关键词的相关文献,共得到英文文献215条.以“microRNA的生物合成、作用机制、检测方法、胃癌发生与发展、耐药性”为纳入标准,符合条件的文献共有65篇.结果:microRNA是一种内源性非编码小RNA,能通过部分或完全与靶mRNA结合的方式调节靶mRNA的翻译,终导致靶mRNA翻译受抑制甚至导致靶mRNA降解而失去生物活性,使相应基因表达受影响.结论:microRNA能通过转录后调控影响基因的表达,终影响胃癌的发生、发展以及癌组织耐药性等.

  • 宫颈癌相关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路春华;盛修贵

    目的:总结目前宫颈癌相关干细胞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Medline和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宫颈肿瘤、干细胞、干细胞通路”为主题词,检索2000-01-2012-05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正常宫颈干细胞;2)宫颈癌相关肿瘤干细胞,包括肿瘤干细胞和肿瘤相关间质干细胞;3)干细胞通路与宫颈癌治疗抵抗.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的文章有31篇.结果:1)正常宫颈干细胞为宫颈基底层下的储备细胞.2)宫颈肿瘤干细胞具有明确的分子表型标志,如醛脱氢酶(+);亦有研究认为,侧群细胞即宫颈癌干细胞,表达多药耐药蛋白ABCG2/BCRP1;宫颈癌细胞系和新鲜肿瘤组织中分离筛选出的宫颈癌干细胞呈肿瘤球样悬浮增殖,富于表达自我更新相关基因如Nanog、Oct-4和Sox-2等,且致瘤性明显增强.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机体内部间质内广泛存在的非造血系成体干细胞,有多向分化能力,在肿瘤组织中是否存在及相互作用目前研究较少.宫颈癌组织中能分离出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间充质干细胞,其核型正常,可分化为骨骼、软骨和脂肪细胞等;而上皮间质转化基因的激活能诱导出肿瘤干细胞表型.3)宫颈癌的发生、进展过程中能发现干细胞相关通路的活化及参与,如Hedgehog通路、TGF-β通路等,通过靶向调节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降低其自我更新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敏感性的目的.结论:通过对宫颈癌相关干细胞及其信号通路的研究,有望为宫颈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临床靶点,从而为根治肿瘤提供可能.

  • 腹腔冲洗液L3-PP和整合素α5β1检测对胃癌腹膜种植转移预测价值分析

    作者:王华毅;谢先木;付德琴;王虹

    目的:探讨检测腹腔冲洗液中L3-PP和整合素α5β1对于预测胃癌腹膜种植转移的意义.方法:收集96例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用RT-PCR方法测定冲洗液中游离细胞L3-PP、整合素α5β1及CEA 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作冲洗液细胞学检查(PLC).结果:腹腔冲洗液中的L3-PP、α5β1和CEA 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74.0%(71/96)、65.6%(63/96)和62.5%(60/96),均高于腹腔冲洗液细胞学21.9%(21/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2.174、37.333和32.480,P值均<0.01.L3-PP、α5β1及CEA mRNA的阳性率与肿瘤的浸润深度(x2=7.898,P=0.046;x2=10.692,P=0.014;x2 =7.897,P=0.048)、TNM分期(x2=21.960,P<0.01;x2 =29.266,P<0.01;x2 =22.291,P<0.01)、腹膜转移(x2=13.919,P<0.01;x2=16.627,P<0.01;x2 =9.089,P<0.01)等密切相关.对CEA-组和CEA+组的生存分析发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test=8.349,P=0.039;Log-rank test=10.864,P=0.012).结论:用RT-PCR联合检测腹腔冲洗液中L3-PP和整合素α5β1 mRNA可作为预测胃癌腹膜种植转移的方法,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结直肠癌组织Bcl-3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王少敏;叶孟;倪曙民;周浩杰

    目的:研究Bcl-3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以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特征和病理分期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46例结直肠癌手术标本中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肠组织的Bcl-3表达状况,分析其表达状况和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分期及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肠组织中Bcl-3核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6.1% (35/46)、58.7%(27/46)和28.3%(1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730,P=0.000.Bcl-3核表达在低分化结直肠癌患者的阳性率为90.5%(19/21),在中高分化结直肠癌患者的阳性率为64.0%(1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397,P=0.036.Bcl-3的核表达阳性率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分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与癌旁组织及正常肠组织相比,Bcl-3显著高表达于结直肠癌组织的细胞核内,而且核表达水平与细胞分化程度显著相关.

  • 胃癌组织ABCG2和P-gp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程浩;贾喜花;张晓伟;张金库

    目的:探讨中晚期胃癌组织中ABCG2和P-gp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中晚期胃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ABCG2和P-gp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ABCG2主要定位于细胞膜,胞质中亦有表达,P-gp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以细胞质为主.ABCG2和P-gp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0%(57/60)和85.0%(51/60),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81.7%(49/60)和25.0%(15/60),x2值分别为12.264和52.286,P值分别为0.007和0.000;二者在癌中的共表达率为81.7%(49/60),在表达强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8.381,P=0.000),且呈正相关(r=0.15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3;在表达程度上一致性差(Kappa=0.084),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2;其表达均与肿瘤TNM分期、分化状态、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值均=0.000),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无关,P值均>0.05.结论:ABCG2与P-gp作为胃癌检测中的敏感指标,可能成为胃癌诊断、恶性程度、肿瘤进展、耐药、疗效及预后的新指标.

  • 胃癌组织Flt-1和PDGFR及bFGFR表达与MVD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君红;林瑶光

    目的:探讨血管肉皮生长因子受体-1(Flt-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bFGFR)及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方法:分别选择71例手术切除的胃癌及39例正常胃组织石蜡标本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Flt-1、PDGFR和bFGFR的蛋白表达及MVD.结果:Flt-1、PDGFR和bFGFR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3.5%、49.3%和50.7%,高于对照组(12.8%、10.3%、7.7%),x2值分别为17.514、16.765和20.350,P值均为0.000.且上述受体的表达与胃癌的TNM分期、浸润及淋巴结、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1或P<0.05.胃癌组MVD(46.2±15.2)高于对照组(28.6±4.2),t=5.083,P=0.001.MVD与肿瘤的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1.3种受体在胃癌中的表达存在正相关,P<0.01.3种受体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均阳性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为91.7%,高于三者表达均阴性者(68.2%),x2=4.023,P=0.045;向远处转移的发生率分别为58.3%和18.2%,x2=7.769,P=0.005.三者表达均阳性和均阴性的胃癌组织中MVD计数分别为60.5±18.0和40.4±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8,P=0.001.结论:3种受体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增高,且与MVD有相关性,它们在胃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中可能存在相互诱导及协同作用.

  • 胃癌组织Artemin和MMP-9表达与浸润转移相关性分析

    作者:曹学全;卢洪胜;章辉;孙刚;杨朝晖;王四玲

    目的:探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Artemin和MMP-9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浸润转移的关系,分析两种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和20例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5 cm)中Artemin和MMP-9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Artemin和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75%(63/80)和68.75%(55/8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0.00%(2/20)和15.00%(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242,P=0.000;x2 =18.976,P=0.000).胃癌组织Artemin和MMP-9蛋白阳性表达均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两者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705,P=0.000.结论:Artemin和MMP-9蛋白高表达均与胃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Artemin和MMP-9蛋白表达情况可能成为评估胃癌患者预后指标及潜在肿瘤生物学治疗的新靶点.

  • 胃癌组织GDF15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张永胜;刘振华;眭怡群;黄山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在118例胃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118例胃癌组织和96例癌旁正常组织中GDF15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法结果显示,GDF15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5.8%(97/113),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表达率95.8%(92/9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GDF15蛋白的表达与胃癌Lauren分型(x2=7.758,P=0.005)和组织学分级(x2=4.598,P=0.032)有关,与胃癌患者年龄(x2 =2.906,P=0.088)、性别(x2=0.125,P=0.723)、肿瘤长径大小(x2 =0.254,P=0.614)、肿瘤临床分期(x2 =0.125,P=0.723)和有无淋巴结转移(x2=1.139,P=0.286)无关.结论:GDF15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并且与胃癌Lauren分型和组织学分级密切有关.

  • 结直肠癌组织HDAC1 mRNA表达临床意义的探讨

    作者:谢权;彭勃;张罡;哪仁

    目的:探讨HDAC1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RT-PCR检测50例结直肠癌组织、50例癌旁组织、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和20例腺瘤组织中HDAC1 mRNA表达情况,统计学分析HDAC1 mRNA相对表达量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癌组织HDAC1 mRNA相对表达量(0.608±0.03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496±0.026),腺瘤组织HDAC1 mRNA相对表达量(0.495±0.052)明显高于正常组织(0.388±0.050);癌组织中HDAC1 mRNA相对表达量与患者的性别(t=0.264,P=0.793)、年龄(t=0.116,P=0.908)和肿瘤大小(t=0.621,P=0.537)无关,而与组织Duke分期(t=3.395,P=0.001)、组织学分型(t=2.070,P=0.043)和淋巴结转移(t=2.162,P=0.036)相关.Duke C、D期HDAC1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Duke A、B期,高、中分化结直肠癌组织HDAC1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低、未分化组织,淋巴结转移患者HDAC1 mRNA相对表达量增高.CK20(t=2.389,P=0.021)和Ki-67(t=2.117,P=0.039)高表达患者HDAC1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结论:HDAC1 mRNA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相关.RT-PCR检测HDAC1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结直肠癌特异性诊断标志.

  • 结直肠癌及肝和区域淋巴结转移灶CXCR4表达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张明亮;郭伟;许波;田怀杲;葛霞

    目的:观察CXCR4在结直肠癌及肝和区域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8例结直肠癌组织、48例癌旁正常组织、15例肝转移灶和23例区域淋巴结转移灶中CX-CR4的表达.结果:48例癌组织中CXCR4表达占95.83% (46/48),弱阳性表达占16.67% (8/48),阳性表达占29.17%(14/48),强阳性表达占50.00% (24/48);48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XCR4的表达率为16.67%(8/48),均为弱阳性表达.CX-CR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95.83%)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6.67%),x2=72.38,P<0.01.在伴有肝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15例可切除肝转移标本中CXCR4的表达率为100.00% (15/15),其中阳性表达率为20.00%(3/15),强阳性表达率为80%(12/15);23例淋巴结转移标本中CXCR4的表达率为100.00% (23/23),阳性表达率为26.09%(6/23),强阳性表达率为73.91% (17/23).CXCR4在转移灶中的表达率(100.00%,100.00%)与原发灶中的表达率(95.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1.62,P>0.05;CXCR4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部位、组织学类型及大体类型无关,P>0.05;而与肝(r=0.43,P<0.05)和区域淋巴结转移(r=0.53,P<0.05)呈正相关.结论:CXCR4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肝和区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检测癌组织CXCR4的表达有助于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分析.

  • 直肠癌组织Akt-mTOR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毅;张甘露;王俊红;赵长林;宫爱民;胡芳娟;袁俊波

    目的:探讨直肠癌组织Akt-mTOR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Akt和mTOR蛋白在60例直肠癌组织、30例直肠腺瘤组织及1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并对60例患者进行随访.结果:Akt蛋白在直肠癌组织、直肠腺瘤及正常直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36/60) 、33.3%(10/30)和10.0%(1/10),其在直肠癌组织与直肠腺瘤组织、正常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692和8.600,P值分别为0.017和0.003),直肠腺瘤组织与正常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48,P=0.152;mTOR蛋白在直肠癌组织、直肠腺瘤及正常直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7%(37/60)、36.7%(11/30)和10.0%(1/10);其在直肠癌组织与直肠腺瘤组织、正常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022和9.220,P值分别为0.017和0.002),直肠腺瘤组织与正常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40,P=0.111.两者在直肠癌组织中过表达并成正相关,r=0.583,P<0.05.Akt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术前CEA水平、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形态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mTOR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术前CEA水平、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P值均<0.01;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和形态无关,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远处转移是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危险的因素.结论:Akt-mTOR信号通路在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均与CEA水平、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但其与预后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 靶向磁性热疗对小鼠结肠癌皮下移植模型作用的观察

    作者:尹燕鹰;顾宁;洪敏;高嫦娥;陈明清;董坚

    目的:以小肠黏膜下层(SIS)吸附磁颗粒作为热疗介质,研究靶向磁热疗对小鼠结肠癌皮下移植模型的作用.方法:选择Balb/c雌性小鼠66只,4~6周龄,体质量22~25 g,CT26结肠癌细胞皮下注射建立小鼠模型.将磁流体颗粒沉淀于置备好的SIS上,手术植入实验组小鼠结肠癌组织周围进行包裹.每24 h将实验组小鼠暴露在突变磁场下60 min,共3次.对应设置空白对照组,SIS对照组,磁流体对照组,磁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每组11只.观察各组小鼠的肿瘤生长情况和小鼠生存时间,检测各组小鼠各主要脏器的病理变化.结果:磁热疗作用后,实验组肿瘤中心温度在15 min后稳定在43℃,而正常组织温度则始终稳定在24℃.病理检测显示,各组小鼠各主要脏器未见明显结构异常.与各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小鼠肿瘤生长受到显著抑制,P<0.05;生存时间显著延长,P<0.05.结论:以SIS吸附磁颗粒作为热疗介质的靶向磁热疗能显著抑制小鼠结肠癌模型的肿瘤生长,延长小鼠生存时间.靶向磁热疗的进一步研究有可为结肠癌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 高温合并化疗对人胃癌细胞株增殖及凋亡影响的观察

    作者:彭楠;焦伟国;朱才兴;王秋华;李晓瑛;郭艳梅;索伟;周明;刘庆森

    目的:观察高温合并化疗对人胃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了解高温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和高温与化疗协同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ADM为研究对象,选用37、40、43℃3种不同温度,以及ADM、DDP和TAX 3种不同药物.实验分为单纯温度组、单纯药物组、不同温度+不同化疗药物组.采用PI染色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结果:高温下处于S期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进入G0~G1期细胞增多,而细胞凋亡率仅增加2.3%~6.3%,P=0.001 7.高温联合化疗时,细胞凋亡的数量显著增加.ADM组43和40℃时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5.7±2.9)%和(50.8±1.7)%,与37℃的细胞凋亡率(36.2±1.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DP组40和43℃下,细胞凋亡率显著提高到(42.5±0.9)%和(58.4±3.2)%,与37℃的细胞凋亡率(24.4±0.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AX组40和43℃时,细胞凋亡率升至(38.2±2.3)%和(40.5±4.2)%,与37℃的细胞凋亡率(11.2士0.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高温增加耐药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可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所产生.

  • FXR配体GW4064对大肠癌细胞增殖影响机制的探讨

    作者:陈科全;周碧瑶;邹原方;陈浩

    目的:探讨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XR)配体GW4064对大肠癌细胞增殖影响的机制.方法:运用GW4064(0.01、0.1和1μmol/L)作用HT29后,应用MTT法检测HT29增殖的变化,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FXR、IBABP及Cyclin D1表达的变化.结果:GW4064能抑制HT29增殖,浓度在0.1~1μmol/L有浓度依赖性.0.1μmol/L作用组与对照组比较,t=4.370,P<0.05;0.1 μmol/L作用组与1 μmol/L作用组比较,t=8.325,P<0.01. GW4064没有增强HT29 FXR的表达,1 μmol/L组与对照组比较,t=0.392,P>0.05,但能增加IBABP表达,且GW4064浓度在0.1~1 μmol/L有浓度依赖性.0.1 μmol/L作用组与对照组比较,t=13.043,P<0.01;0.1μmol/L作用组与1μmol/L作用组比较,t=9.001,P<0.01.GW4064能减少Cyclin D1表达,且浓度在0.1~1 μmol/L也有浓度依赖性.0.1μmol/L作用组与对照组比较,t=4.387,P<0.05;0.1 μmol/L作用组与1μmol/L作用组比较,t=2.790,P<0.05).结论:GW4064可能通过增强FXR活性,减少Cyclin D1表达来抑制HT29增殖,为FXR配体治疗大肠癌提供实验依据.

  • 慢病毒介导的miRNA逆转胃癌细胞耐药性研究

    作者:袁光波;郭建新;陈蜜;徐正阳;娄鹏荣;陶庆松

    目的:利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RNAi),沉默SGC-7901/DDP胃癌耐药细胞株的多药耐药基因1(MDR-1)表达,逆转该细胞株对顺铂(DDP)的耐药性.方法:将前期筛选获得的MDR-1基因佳干扰片段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包装成慢病毒,感染SGC-7901/DDP耐药株,通过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验证干扰效果后进行DDP药物敏感度实验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慢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效果较前期干扰质粒效果更明显,MDR-1mRNA表达抑制率为(51±3)%,且P糖蛋白表达下调至(47±8)%,干扰后的SGC-7901/DDP细胞IC50值下降至1.1 μg/mL,并且细胞株的凋亡率显著增加.结论:慢病毒介导的RNAi可有效抑制SGC-7901/DDP胃癌耐药细胞株的MDR-1基因表达,实现其DDP耐药性逆转.

  • 球形肺炎误诊为肺癌一例报告

    作者:马英桓;杨晶

    1 病例报告患者女,25岁.2009-08-15无明显诱因自觉胸闷,伴有发热,体温高39.5℃,热型不规则,咳嗽,无痰,无咯血,无明显喘息.于2009-08-16外院查胸部CT示:左下肺有2.1 cm×3.1 cm肿块影,边缘毛糙,有分叶及毛刺征,两肺上下叶内散在10多个结节状、团块状影,考虑左下肺癌伴两肺转移(图1A).为进一步治疗于2009-08-20入我科.患者否认既往有结核病史,否认有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T 38.5℃,P 102次/min,R 18次/min,Bp 13.3/8.0 kPa.胸廓无畸形,胸壁无压痛,呼吸运动对称,两侧语颤无异常,叩两肺清音,听诊两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啰音.心浊界无扩大,心率102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 预激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及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作者:孙莹;刘先桃;于奇宁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均为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老年AML患者(>60岁)强烈化疗不但缓解率低下,而且化疗反应较重,致早期死亡率高.高危MDS(RAEB型)常规方案化疗骨髓造血抑制较重,治疗相关死亡率较高.本研究采用CAG预激方案,作为初治老年AML与高危MDS患者的诱导缓解方案,探讨其临床价值.

  • 新疆地区164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马玉花;阿布力克木·毛拉尤甫;杨杰;玛依努尔·艾力;郑超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因素以及术后治疗对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对2003-01-2009-12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胃癌根治术后患者16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生存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Cox模型进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共82例患者死亡,中位随访时间28.0个月,1年累积生存率为78.7%(129/164),3年为42.1%(69/164),5年为6.7%(11/164),中位生存时间40.1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民族、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网膜转移、组织学分化、肿瘤部位、切缘残留、肿瘤大小、脉管侵犯和术后治疗情况与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证实,网膜转移(RR=8.564,P<0.01)、淋巴结转移(RR=4.092,P<0.01)、切缘残留(RR=3.282,P=0.002)、民族(RR=2.152,P=0.013)、浸润深度(RR=2.071,P=0.022)和肿瘤部位(RR=0.680,P=0.010)是影响胃癌预后独立的危险因子.结论:胃癌根治术后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按RR从高到低依次为网膜转移、淋巴结转移、切缘残留、民族、浸润深度和肿瘤部位.

  • 反义RNA技术对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中POLD1基因表达的研究

    作者:吴琼;黄文涛;黄怡;徐恒

    目的:应用反义RNA技术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中POLD1基因的表达,探索采用该技术干预肝癌的可行性.方法:制备人POLD1基因的反义RNA表达质粒,同时建立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由此将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转染空载体的SMMC-7721细胞)、空白对照组(肝癌细胞SMMC-7721)和实验组(转染人POLD1基因反义RNA表达质粒的肝癌SMMC-7721细胞)3组.MTT实验分析细胞增殖变化,并在转染SMMC-7721细胞48 h后,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OLD1基因的表达.结果:MTT实验显示,与空白对照和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了反义RNA的实验组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在转染后24~72 h,实验组吸光度24 h为0.306 7±0.015 4,48 h为0.459 2±0.033 2,72 h为0.567 1±0.061 1,与空白和阴性对照组相比,P值均<0.05.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显示,实验组POLD1的mRNA表达明显下调为0.142 5±0.020 5,阴性对照组为1.017±0.188,空白对照组为1.00±0.00(F=26.5,P<0.05),说明POLD1基因表达受抑制.蛋白质印迹实验显示,POLD1基因蛋白水平(p125)变化趋势与mRNA相同,均为下调,其中实验组为0.222 3±0.009 7,阴性对照组为0.237 9±0.005 9,空白对照组为0.235 4±0.003 4(F=1 365.754,P值均<0.05),说明反义RNA可抑制p125蛋白表达,结论与基因水平趋势一致.结论:针对POLD1基因设计的反义RNA体外抑制了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这与POLD1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下调有关.

  • 结直肠癌组织EGFR表达与淋巴结及肝转移相关性的Meta分析

    作者:孙鸿燕;孙然;刘铁;王雷;杨宏凤;丛宪玲

    目的:分析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R)在中国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肝脏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利用万方、维普、CNKI、Pub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以“结直肠癌、结直肠肿瘤、大肠癌、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关键词,检索2000-2012年公开发表的关于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EGFR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肝脏转移关系的文献,对文献进行筛选和评价,符合标准的文献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EG-FR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文献入选17篇,共2 092例患者,淋巴结转移患者1 040例,523例EGFR阳性,无淋巴结转移者1 052例,327例EGFR阳性,异质性检验提示各研究结果间存在异质性(x2=43.48,P=0.000 2,I2=63%),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OR=3.17,95%CI=2.19~4.60,合并效应量的检验结果显示z=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癌组织中EGFR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EGFR表达与肝转移相关文献入选4篇,共385例患者,其中肝转移患者154例,90例EGFR阳性,无肝转移者231例,65例EGFR阳性,异质性检验存在异质性(x2=14.44,P=0.002,I2=79%),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OR=3.99,95%CI=1.04~15.36,合并效应量的检验结果显示z=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提示有肝转移的患者,癌组织中EGFR的表达显著高于无肝转移者.结论:在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中,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的患者癌组织中EGFR的表达明显升高,EGFR检测对筛选高危转移者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肿瘤防治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