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중화종류방치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影响因子: 1.2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456/R
  • 国内刊号: 左文述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zgzlx@public.jn.sd.cn
  • 曾用名: 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社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直肠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术前调强放疗剂量学研究

    作者:滕建建;石锦平;张利文;谢秋英;叶淑敏

    目的 比较固定准直器调强技术(fixed-jaw technique,FJT)与常规分野调强技术(split field technique,SFT)在直肠癌术前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放疗计划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取2013-06-10-2014-09 30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10例直肠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术前调强放疗的患者,分别设计FJT和SFT两种调强计划.计划肿瘤区(planning gross target volume,PGTV)和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的处方剂量分别为50 Gy/25次和45 Gy/25次.比较PGTV和PTV的均匀性指数(heterogeneity index,HI)和适形性指数(conformity index,CI),以及小肠、股骨头、骨髓、膀胱和正常组织的受照体积(V10、V15、V20、V30和V40分别表示接受10、15、20、30和40 Gy的照射体积占整个体积的百分比)、机器跳数(monitor unit,MU)和治疗时间.结果 FJT和SFT两种调强计划,PGTV的HI分别为0.048±0.004和0.048±0.003,CI分别为0.918±0.019和0.917±0.024;PTV的HI分别为0.107±0.095和0.105±0.085,CI分别为0.781±0.032和0.786±0.02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FJT计划小肠的V1 5为(71.68±7.97)%,左右侧股骨头的V30分别为(29.52±11.51)%和(27.79±9.83)%,骨髓的V10和V20分别为(86.39±3.12)%和(73.29±1.71)%,正常组织的V10、V20和V30分别为(78.68±3.02)%、(57.04±3.33)%和(30.87±2.91)%,分别低于SFT计划的(72.73±7.37)%、(50.02±13.25)%、(46.24±13.03)%、(87.03±3.56)%、(74.62±2.10)%、(79.80±2.86)%、(60.32±3.41)%和(34.36±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FJT计划骨髓和正常组织的V40分别为(27.81±5.41)%和(8.56±0.98)%,高于SFT计划的(25.76±5.53)%和(8.15±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种技术小肠的V40、膀胱的V30和V40、左右侧股骨头的V40以及骨髓的V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FJT计划相对于SFT计划,MU和治疗时间分别减少了19%和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相对于SFT,FJT更适合直肠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术前调强治疗.

  • 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左传同;王斌;鞠青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结直肠癌骨转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2007-02-01-2012-02-28收治的96例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描述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同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96例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占同期结直肠癌患者的6.2%(96/1 548),其中多发骨转移71例(74.0%),骨转移常见部位为骨盆(49处)、胸椎(34处)、腰椎(31处)和肋骨(27处);90例(93.8%)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合并有其他部位转移,常见的非骨骼转移为肺转移(61例)、肝转移(49例)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28例).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1.5个月,1、2和3年生存率为分别为44.9%、29.0%和9.4%.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病理类型、肿瘤分期、骨转移类型、合并其他部位转移、癌胚抗原(CEA)水平和骨转移后化疗情况为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预后影响因素,P值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转移部位≥2(RR=2.13,95%CI:1.32~3.44)、结直肠癌Ⅳ期(RR=3.02,95%CI:1.75~5.21)、CEA升高(RR=2.67,95%CI: 1.51~4.72)和骨转移后无化疗(RR=3.38,95%CI:1.68~6.78)为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多合并其他部位转移.合并多部位转移、结直肠癌Ⅳ期、CEA升高、转移后无化疗的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的预后较差,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 直肠癌Miles术盆底腹膜外补片植入预防放射性肠损伤临床观察

    作者:刘莲花;杨晓峰;严茂军;贺方学

    目的 探讨Ⅱ~Ⅲ期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术)腹膜外聚酯补片植入对放射性小肠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09-01-01-2011-10-31临沂市肿瘤医院收治的低位直肠癌行Miles术患者144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2例.研究组手术中采用盆底腹膜外植入大小适合的聚酯补片修复盆底腹膜+术后调强放射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中常规关闭盆底腹膜+术后调强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放疗计划中小肠的受照体积剂量及急慢性放射性肠损伤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放疗计划中小肠的受照体积剂量V20、V40和V50(V20、V40和V50分别表示接受20、40和50 Gy照射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分别为(12.72±9.51)%、(11.09±7.94)%和(3.13±3.10)%,对照组分别为(23.15±16.09)%、(12.37±9.79)%和(5.11±4.24)%,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和对照组急性肠损伤发生率分别为51.4%和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52,P<0.001;慢性肠损伤发生率分别为6.9%和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60,P=0.010.结论 直肠癌Miles术中应用腹膜外补片植入是降低低位直肠癌术后急慢性放射性肠损伤的有效方法.

  • 晚期肝细胞癌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与FOLFOX 4一线治疗预后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永杰;薛玉保;朱子元

    目的 探讨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治疗前血清胆酰酯酶(serum cholinesterase,CHE)水平对FOLFOX4一线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14年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FOLFOX4一线治疗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均为A级的45例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前CHE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CHE<2 500 U/L为A组20例,CHE≥2 500 U/L为B组25例.分析患者的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严重肝损害影响因素以及CHE与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A组中位总生存期为4.8个月,明显低于B组的7.3个月,CHE(P=0.004)和骨转移(P=0.01)与OS相关;多因素生存分析发现,CHE(P=0.039)和骨转移(P=0.006)均是FOLFOX4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独立预后因素.单因素分析发现,总胆红素(P=0.045)和CHE(P=0.006)与重度肝损害相关;多因素分析发现,仅CHE与重度肝损害相关,HR=0.132,95%CI:0.086~0.653,P=0.021.CHE与CRP呈负相关,P=0.023,Pearson相关系数-0.320.结论 根据治疗前CHE水平在Child-Pugh A级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中选择优势人群行FOLFOX4一线化疗,对提高OS和降低肝损害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肠套叠为首发表现儿童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周峻;陈芳林;王浩;姜斌;李涛;易军;刘继炎;武海燕;唐英姿

    目的 回顾性分析儿童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PGIL)合并肠套叠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特点.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2009-01-01-2014-12-31入院诊断为"肠套叠",且出院诊断包含"淋巴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Dawson标准筛选出PGIL患者,排除术中确诊为胃肠道肿块而并非肠套叠的患者,对同一患者多次入院者,收集其全部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肿瘤分期按St.Jude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包括其化疗情况、化疗后评估结果及目前生活状况.结果 共有13例PGIL患者以肠套叠为首发表现,年龄1.3~11岁,年龄>2岁12例,其中7例症状反复出现.13患者例均经过手术治疗,其中10例术中均发现套头部有异常包块存在,1例横结肠套叠肠壁增厚、僵硬和坏死,1例多发性小肠息肉状隆起,1例因套叠无法复位而切除回盲部.13例患者均成功行局部病灶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现有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者.术后病理Burkitt淋巴瘤7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5例,淋巴母细胞淋巴瘤(B细胞性)1例.2例肿瘤分期Ⅲ期,其余11为例Ⅱ期.除患者3未化疗外,其余患者均在病理明确诊断后行规范化疗.随访时间10~6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9个月,除患者3在术后11个月死亡外,其余患者未发现有肿瘤复发者,无病生存率(event free survival,EFS)为92.3%.结论 对于非典型发病年龄或反复发作的肠套叠,应注意由PGIL引起的继发性肠套叠,手术中如果发现肠壁包块应切除病理检查,确诊为PGIL后及时化疗,预后多良好.

  • 角蛋白与结直肠癌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闫晓东;郭洪亮

    目的 总结角蛋白与结直肠肿瘤相关的研究现状,以及在结直肠肿瘤诊断、治疗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PubMed、万方、维普及CNKI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角蛋白(Keratin)、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和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为关键词,检索2010-01-2014-03的相关文献,共151篇英文文献和46篇中文文献.纳入标准:1)角蛋白的生物活性及其生理功能;2)角蛋白的异常表达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影响;3)结直肠癌的诊断、治疗、转移及其预后与角蛋白的相关性.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的文献36篇.结果 K7、K8、K18和K20等在结直癌肠组织中表达丰富,其表达变化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其预后密切相关;K7、K19和K20的表达及分布异常与结肠癌的预后和转移有关;角蛋白18凋亡切割片段可以用来检测肿瘤对治疗的反应,并成为评估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指标.结论 角蛋白的表达异常在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角蛋白有望成为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诊断、治疗及其预后监测和评估的肿瘤标志物.

  • 结直肠癌组织SATB2蛋白表达与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凤;陈世荣;樊峰;沈铭红;吕京澴

    目的 观察富含AT序列的特异性结合蛋白2(special AT-rich sequence-binding protein 2,SATB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β-catenin、E-cadherin和Vimentin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01-01-2013-06-30苏州市立医院本部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150例结直肠癌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5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SATB2、β-catenin、E-cadherin及Vimentin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SATB2、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4%、48.7%和46.0%,β-eatenin的异常表达率为48.7%.SATB2阴性表达组、中度表达组和高表达组中β-catenin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2.1%、42.3%和37.5%,SATB2阴性表达组β-catenin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SATB2高表达组和中度表达组,P<0.05.SATB2阴性表达组、中度表达组和高表达组中E-cadher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2%、51.9%和62.5%,SATB2高表达与E-cadherin高表达密切相关,rs=0.345,P<0.01.SATB2阴性表达组、中度表达组和高表达组中Viment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2%、48.1%和30.0%,SATB2表达与Vimentin表达呈负相关,rs=-0.388,P<0.01.结论 SATB2表达减少可能增加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达,导致EMT的发生,从而促进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SATB2有望成为防治结直肠癌浸润和转移的新靶点.

  • 缺氧诱发SGC-7901人胃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机制探讨

    作者:成晓青;蒋秀琴

    目的 探讨缺氧诱发SGC-7901人胃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SGC-7901细胞分别在常规情况下(常氧组)和缺氧条件下(37℃、1%O2、5%CO2和94%N2,缺氧组)培养96h,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 PCR检测缺氧对尿激酶纤溶酶原活化剂受体(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uPAR) mRNA表达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缺氧对E-cadherin、Vimentin和uPAR表达的影响,以及干扰uPAR表达对P-AKT、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的影响.结果 缺氧条件下刺激胃癌细胞96 h后,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RT-PCR结果显示,常氧组uPAR相对表达为0.577±0.055,缺氧组为1.307±0.117,缺氧使SGC-7901细胞uPAR在mRNA水平表达上调,t=8.583,P=0.013.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常氧组E-cadherin表达量为0.937±0.183,缺氧组为0.057±0.021,缺氧条件下上皮标志E cadherin表达下降,t=6.900,P=0.020;常氧组间充质标志Vimentin表达量为0.137±0.015,缺氧组为0.630±0.036,缺氧条件下间充质标志Vimentin袁达升高,t=-26.852,P=0.001.常氧组和缺氧组uPAR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473±0.038和0.863±0.057,缺氧使SGC-7901细胞uPAR在蛋白水平表达上调,t=-7.906,P=0.016.常氧组、缺氧组和干扰uPAR组中PI3K信号转导途径的下游靶激酶P-AKT表达分别为0.373±0.022、1.333±0.015和0.443±0.064,干扰uPAR表达可抑制缺氧诱导的P-AKT表达上调,t=19.421,P=0.003;Vimentin表达量分别为0.094±0.012、0.510±0.020和0.233±0.031,干扰uPAR表达可抑制缺氧诱导的Vimentin表达上调,t=20.750,P=0.002;E-cadherin表达量分别为0.993±0.027、0.310±0.010和0.470±0.026,干扰uPAR表达可抑制缺氧诱导的E cadherin表达下调,t=-16.000,P=0.004.结论 uPAR/PI3K/AKT信号通路在缺氧引起的SGC-7901人胃癌细胞EMT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RNA干扰沉默ADM基因对胰腺癌细胞转移潜能影响研究

    作者:张萌;孙岩;田伟军

    目的 探讨通过RNAi技术靶向沉默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基因对人胰腺癌细胞系Miapaca-2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合成含双shRNA沉默靶点的质粒Pgenesil ADM及阴性对照组质粒Pgenesil HK.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质粒Pgenesil KB组、阴性质粒Pgenesil HK组及实验组Pgenesil ADM组,后3组分别用脂质体转染质粒Pgenesil KB、Pgenesil HK、Pgenesil ADM至Miapaca-2胰腺癌细胞.转染48 h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ADM 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ADM蛋白的表达;Transwell侵袭、迁移实验检测各组胰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 4组胰腺癌细胞ADM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57,P=0.033;Pgenesil ADM组ADM mRNA表达水平为0.450,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的1.000、Pgenesil KB组的0.970和Pgenesil HK组的0.940,z值均为-2.309,P值均为0.029.4组ADM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25,P=0.035;Pgenesil ADM组ADM蛋白表达水平为0.21±0.09,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的0.46±0.07、Pgenesil KB组的0.43±0.11和PgenesilHK组的0.42±0.08,z值均为 2.309,P值均为0.029.4组侵袭实验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88,P=0.028;Pgenesil ADM组细胞计数为40.8±7.3,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的118.8±13.6、Pgenesil KB组的108.0±8.0和Pgenesil HK组的110.6±9.2,z值均为-2.309,P值均为0.029.迁移实验细胞计数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9.022,P=0.029;Pgenesil ADM组细胞计数为80.8±5.4,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的187.4±9.6、Pgenesil KB组的177.6±9.1和Pgenesil HK组的176.0±13.3,z值均为 2.309,P值均为0.029.结论 利用RNAi技术靶向沉默ADM mRNA可降低Miapaca-2胰腺癌细胞中AD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而减弱Miapaca-2胰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这为胰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miR-146a抑制胃癌细胞转移潜能机制探讨

    作者:张伟;周林;韩东升;任淑红;李大鹏

    目的 探讨microRNA-146a(miR-146a)在胃癌细胞转移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收集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2012-09-01-2014-03-31收治的20例胃癌及对应转移淋巴结手术标本,同时收集细胞系GC9811、G-C9811-P、MKN28NM和MKN28M细胞.RT-PCR检测胃癌组织和细胞系中miR-146a的表达,应用microRNA mimic及inhibitor转染改变细胞内miR-146a的表达,Transwell及体内转移试验检测处理后胃癌细胞转移能力.生物信息学分析、报告基因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iR-146a对ErbB4的调控.结果 miR-146a在胃癌转移淋巴结中表达量为1.59±1.782,低于原发灶的3.23±1.639,t=4.32,P=0.000 4;且在低转移潜能的胃癌细胞系中高表达.采用mimic转染使得miR-146a相对表达量从1.0±0.00上升至3 660.2±239.34,t=26.52,P=0.001 4;采用inhibitor转染使得miR-146a相对表达量从1.0±0.00下降至0.16±0.080,t=18.12,P=0.003 0.miR-146a过表达后胃癌细胞的体外迁移能力下降了47.35%,t=8.335,P=0.014 0;侵袭能力下降了39.91%,t=5.62,P=0.030 0.而下调miR-146a表达后迁移增加了99.30%,t=4.47,P=0.047 0;侵袭能力增加了2.16倍,t=62.18,P=0.000 3.体内实验发现,miR-146a高表达的10只裸鼠仅1只出现肺转移,而对照组10只裸鼠中7只发生肺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50,P=0.006 0.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提示,ERBB4是miR-146a的靶基因;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证实,共转染野生型荧光素酶质粒和miR-146a,荧光素酶活性为0.50±0.127,与突变组的0.98±0.120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82,P=0.038 0.miR-146a上调后ErbB4蛋白表达量为0.13±0.111,较对照组的0.87±0.095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53,P=0.000 1.结论 miR-146a通过调控ErbB4表达而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其有望成为胃癌转移预警和治疗的候选靶点.

  • MiR-145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奥沙利铂耐药机制探讨

    作者:付强;张永磊;成静;陈小兵;谢建国;罗素霞

    目的 探讨microRNA 145 (miR 145)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奥沙利铂(L-OHP)耐药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逐步增加药物浓度的方法,建立人结肠癌耐奥沙利铂细胞株HCT-116/L-OHP.脂质体转染法将miR-145转入建立好的耐药细胞株中,并设立阴性miRNA对照组、miR-145 siRNA处理组(miR-145组)、空脂质体组和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MTT法测定转染48 h后细胞增殖能力和对L-OHP的敏感性;实时定量PCR检测转染后HCT-116/L-OHP细胞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和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糖蛋白(P-gp)和PTEN蛋白表达.结果 成功建立耐药倍数为母本细胞7倍的HCT-116 /L-OHP细胞株.检测HCT-116母本与HCT-116/L-OHP细胞MDR1、PTEN基因表达结果显示,HCT-116/L-OHP细胞MDR1基因水平为0.86±0.05,较母本细胞的0.39±0.03显著升高;HCT-116/L-OHP细胞PTEN基因水平为0.41±0.04,较母本细胞的0.89±0.02显著下调.应用miR-145转染母本及耐药细胞发现,miR-145可明显抑制HCT-116母本及HCT-116/L-OHP细胞的增殖,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7%和38%,进而提高细胞对L-OHP的药物敏感性.进一步研究发现,miR-145过表达处理后,抑癌基因PTEN表达水平为0.78±0.03,较control组的0.42±0.01显著上调;而MDR1基因表达水平为0.47±0.01,较control组的0.87±0.02显著下调.经miR-145 siRNA预处理后,HCT-116/L-OHP细胞抑癌基因PTEN表达水平为0.35±0.02,较miR-145组显著下降;而MDR1基因表达水平为0.94±0,04,较miR 145组显著上调;PTEN蛋白及MDR1目的蛋白P-gp的变化呈现相同趋势,P值均<0.05.结论 miR-145可降低人结肠癌HCT-116细胞株奥沙利铂耐药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MDR1和PTEN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来实现的.

  • 干扰IGF-1R基因表达对肝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影响研究

    作者:姚敏;严晓娣;王理;王司晔;邱历伟;姚登福

    目的 分析人肝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IGF-1R)表达并观察干预其基因转录对裸鼠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免疫组化法分析肝癌组织IGF-1R表达;构建IGF-1 R-shRNA真核表达质粒并筛选有效序列;转染至肝癌PLC/PRF/5细胞,CCK-8法分析细胞增殖变化;经G418筛选稳定株,接种裸鼠皮下成瘤;依肿瘤体积绘制生长曲线,并经HE染色证实.以荧光定量PCR技术(FQ-RT-PCR)分析IGF-1R mRNA改变,以蛋白质印迹法分析IGF-1R蛋白水平.结果 肝癌组IGF-1R阳性率为82.5%,癌周组为42.5%,非癌组为10%;IGF-1R强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W法检测Hc=51.51,P<0.001.低分化组肝癌细胞中IGF-1R阳性表达率为100.0%(6/6),显著高于高分化肝癌组37.5%(3/8),P<0.05.人肝LO2细胞中IGF-1R未见明显表达,3种肝癌细胞株中均不同程度的表达,以PLC/PRF/5细胞表达量高.FQ-RT-PCR检测显示,IGF-1R mRNA表达受抑,且以shRNA4效果佳,抑制率为(59.6±2.8)%(n=3);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IGF-1R蛋白水平相一致,平均抑制率为(58.3±9.4)%(n=3).CCK-8法分析细胞增殖,干扰组细胞较阴性对照组均明显抑制,72 h时抑制率为(63.87±3.9)%,t=19.244,P<0.001;在mRNA水平平均抑制率(59.6±2.8)%,呈时间依赖性,增殖周期发生G1期阻滞;shRNA4干扰PLC/PRF/5细胞IGF-1R表达,促进肝癌细胞凋亡,干扰组肝癌细胞凋亡率为44.84%,显著高于空白组的6.62%(P<0.001)及阴性对照组的4.02% (P<0.001).裸鼠移植瘤证实,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IGF-1R过表达,分别为7.2±1.1和6.8±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7,P>0.05;干预组IGF-1R下调为1.8±0.5,显著低于对照组(t=11.184,P<0.01)及阴性对照组(t=9.450,P<0.01).结论 干预IGF-1R基因转录有效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提示IGF-1R有望成为肝癌基因治疗的有效靶点.

  • 胃泌素对人胃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与转移潜能影响研究

    作者:曾怡;姜琼;周建奖;谢渊;赵艳

    目的 探讨胃泌素在胃癌细胞生长、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过表达胃泌素的细胞模型,用裸鼠成瘤实验检测体内肿瘤形成;细胞伤愈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体外细胞侵袭和转移;蛋白质印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分泌.结果 过表达胃泌素的胃癌细胞,裸鼠体内成瘤率为100%(6/6),高于对照细胞50%(3/6).接种后25 d,移植瘤的体积和体质量分别为(0.980 9±0.626 0)cm3和(0.445 6±0.280 1)g,均高于对照细胞的(0.222 1±0.352 6)cm3和(0.128 0±0.201 4)g,P值分别为0.018和0.048.Transwell小室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胃泌素和对照的SGC-7901细胞的迁移细胞数为(24±4)和(10±5)个/400倍视野,q=4.24.P<0.05;AGS细胞为(86±5)和(24±4)个/400倍视野,q=4.93,P<0.05.SGC-7901细胞的侵袭细胞数为(58±5)和(16±5)个/400倍视野,q=4.65,P<0.05;AGS细胞为(112±5)和(68±3)个/400倍视野,q=5.24,P<0.05.蛋白质印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细胞比较,过表达胃泌素的SGC-7901细胞中MMP-2和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增加166%和190%,AGS细胞中分别增加50%和68%;SGC-7901细胞中MMP-2和VEGF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上调20.82倍和98.61倍,AGS细胞中分别上调32.58倍和26.71倍;培养液中MMP 2和VEGF的含量也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加入丙谷胺后,胃泌素的促进作用被抑制.结论 胃泌素能促进胃癌细胞体内外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有可能成为阻断胃癌侵袭转移的新靶点.

  • 肾脏间叶性软骨肉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正位;王磊;单锋芝;程广舟;张新东;段超

    1 病例报告患者女,45岁.因查体发现右侧腰腹部肿块2个月于2014-11-23就诊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患者常感右侧腰腹部轻度疼痛不适,偶有头晕、乏力,自行触及右上腹肿块并逐日增大.无消瘦、纳差,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等症状.既往体健,无特殊疾病史.查体:T36.5℃,P 76次/分,R19次/分,BP 130/90 mm Hg,贫血貌.右上腹部及右肾区隆起明显,可扪及一大小约10 cm×12 cm肿块,轻压痛,较固定,活动度差,质硬,表面不平,上界不清,下缘达脐部.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无异常,人附睾蛋白4 199.5 pmol/L,碱性磷酸酶135 U/L,细胞周期分析胸苷激酶1(t hymidinekinase1,TK1)3.07 pmol/L,提示增殖度增加,尿液脱落细胞检查3次均阴性.

  • 小肠组织细胞肉瘤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夏庆安;付玉环;张志勇;胡月明;王利兵;李华

    1 病例报告例1:患者女,59岁.因上腹部胀痛1个月于2014-11-25人住唐山市工人医院.既往查体,无结核和肝炎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及输血史,未到过牧区及疫区.入院查体,血、尿、便常规及生化系列未见异常;铁蛋白232.4 ng/mL,癌胚抗原(CEA)0.63 ng/mL,甲胎蛋白(AFP)4 ng/mL,糖类抗原(CA19-9) 19.23 U/mL.MR显示,十二指肠明显扩张,以降段为著,其内充满T2T1高低混杂信号影,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十二指肠乳头增大,与十二指肠内病变分界不清.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不大、未见明显充盈缺损.

  • 武汉市某医院筛查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基因型分布特点分析

    作者:庞艳;韩卫全

    目的 分析武汉市第五医院筛查的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感染状况以及其分布特点,为女性宫颈癌的防治及HPV疫苗研制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1-05-01-2014-09-30武汉市第五医院体检或妇科就诊的女性宫颈脱落细胞样本共2 409份,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样本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检测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和68共15种高危亚型和HPV6、11、42、43、44和81共6种低危亚型.按年龄将研究对象分为5组,18~30岁、>30~40岁、>40~50岁、>50~60岁和>60岁组,并对HPV感染病例的年龄分布以及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测样本2 409例,检出HPV阳性样本422例,HPV阳性检出率为17.51%.21种HPV亚型中共检出20种亚型,低危型HPV43未检出,其中HPV高危亚型约占82.76%.HPV高危亚型按检出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16(19.24%)、52(15.63%)、58(10.42%)、53(6.61%)、33(5.61%)、39(5.01%)、18(4.81%)、31(4.01%)、68(3.41%)、66(2.61%)、59(2.20%)、56(1.40%)、51(1.00%)、35(0.60%)和45(0.20%),HPV低危亚型由高到低依次为81(8.22%)、11(5.21%)、6(2.40%)、44(1.00%)和42(0.40%).感染类型以单一亚型感染为主,约占83.64%,其中高危亚型检出率达到83.56%.单一亚型感染病例中的高危亚型检出率低于其他2种感染类型,P<0.05.>50~60岁人群的阳性检出率(22.57%)高于其他年龄组的阳性检出率,P<0.05.>40~50岁人群HPV感染优势亚型首位为HPV52,不同于其余各年龄段人群HPV感染的首位优势亚型(HPV16).结论 武汉市第五医院筛查的女性生殖道HPV感染的主要亚型为高危亚型HPV16、52.感染类型以单一亚型感染为主,其中高危亚型检出率高.>50~60岁人群的HPV阳性检出率高于其他年龄分组,临床应重视该年龄段人群的HPV筛查.

  • 直肠类癌内镜黏膜切除术与黏膜下剥离术安全及有效性Meta分析

    作者:王君辅;谢勇;胡林;李昌荣;李伟峰;李红浪

    目的 系统评价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直肠类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 Embase、Medline、the Cochrane Central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等,收集关于EMR与ESD治疗直肠类癌临床研究文献,检索时间截至2014-11.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14篇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共851例患者.其中EMR组576例,包括传统内镜下黏膜切除术(cEMR)组350例,改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mEMR组)226例;ESD组27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ESD组完整切除率高于cEMR组,RR=0.79,95%CI为0.71~0.88,P<0.001;但手术时间长于cEMR组,SMD=-1.50,95%CI为 2.05~ 0.95,P<0.001.ESD组与mEMR组完整切除率及整块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SD组的手术时间较mEMR组长,SMD=-1.42,95%CI为-2.50~-0.35,P=0.010.mEMR组完整切除率(RR=0.77,95% CI为0.69~0.85,P<0.001)及整块切除率(RR=0.90,95%CI为0.83~0.97,P=0.004)高于cEMR组,但手术时间与cEM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研究指标如术后肿瘤复发率、肿瘤大小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并发症发生率、出血率和穿孔率,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ESD与EMR均是治疗直肠类癌安全有效的方式;mEMR具有手术时间更短的优势.

中华肿瘤防治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