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중화종류방치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影响因子: 1.2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456/R
  • 国内刊号: 左文述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zgzlx@public.jn.sd.cn
  • 曾用名: 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社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对淋巴结切除临床决策的指导意义

    作者:高媛;宋春雷;楚蔚昕

    目的 Ⅰ期子宫内膜癌手术范围是否应常规包括淋巴结切除国内外专家意见尚未统一.本研对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手术前后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分析,探讨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行淋巴结切除的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 05-10-2013-05-10青岛市立医院收治的127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筋膜外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其中55例同时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除术).比较手术前后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符合情况,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手术前后组织学分级诊断符合率为76.4%(97/127),8.1%(9/111)的患者新增为高危因素合并者;病理类型诊断符合率为89.8%(114/127),10.2%(13/127)的患者新增为高危因素合并者;肌层浸润诊断符合率为74.8%(95/127),20.4%(20/98)的患者新增为高危因素合并者;淋巴转移诊断符合率为89.0%(113/127),11.0%(14/127)的患者新增为高危因素合并者.14例淋巴结有转移,其中盆腔淋巴结转移10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1例,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共同转移3例.2例术后病理确诊侵犯宫颈间质,其中1例伴有盆腔淋巴结转移.11.8%(15/127)的患者术后手术病理分期升高.淋巴结转移与组织学分级相关,x2 =8.444,P=0.015;与肌层浸润相关,x2=7.601,P=0.004;而与病理类型无关,x2=0.995,P=0.156.病理确诊的低危患者(中、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且肌层浸润<1/2)淋巴结转移率为2.7%(2/75).结论 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术前判断准确性不高,低危患者也可发生淋巴结转移,因此主张对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全面的分期手术,更好地指导术后辅助治疗方案选择,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 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构成的多原发肿瘤临床病理特征

    作者:黄蓉飞;高立敏;修英杰;叶云霞;要文青;刘卫平;张文燕

    目的 多原发恶性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neoplasms,MPMNs)是指同一例患者同时或先后发生≥2个不同组织分化的原发恶性肿瘤.本研究旨在探讨淋巴造血组织肿瘤中MPMNs的临床病理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2009-04-01-2014-01-31确诊的22例由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构成的MPMNs进行病理形态学、免疫表型及临床特征分析.结果 从7 898例淋巴造血组织肿瘤中筛选出22例(2.79‰)MPMNs患者.其中,同时性肿瘤20例,异时性肿瘤2例.第1肿瘤包括上皮性恶性肿瘤(实体癌18例)、髓系白血病(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2例)及高风险度胃肠间质瘤(1例);第2肿瘤为NHL(18例)、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1例)、高风险度胃肠间质瘤(1例)和实体癌(2例).在22例由淋巴造血系统肿瘤构成的MPMNs中,B细胞和T细胞淋巴瘤分别为86.36%(19/22)和4.54%(1/22);其中以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CLL/SLL)为多见(36.36%),其次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 27.27%.发生部位以胃肠道居多(54.54%),膈下器官多于膈上器官(17∶ 5);50.00%(11/22)发生于手术中清除淋巴结.淋巴造血组织肿瘤中的MPMNs的治疗主要为手术治疗和(或)化疗(86.36%,19/22),其次为对症治疗(13.63%,3/22).随访12例(55.56%),6例生存,6例死亡,生存时间3~50个月.结论 淋巴造血组织肿瘤中MPMNs以CLL/SLL和DLBCL多见,近半数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发生于实体肿瘤手术所涉及的区域淋巴结.对MPMNs中构成的淋巴组织肿瘤进行正确组织学分型有助于制定正确、合理的后续治疗方案.对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中构成的MPMNs的认识尚需要积累更多临床病理研究.

  • 转移性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对化疗疗效的评价

    作者:李伟;马德亮;李燕;周冲;段卫明;练炼;陈凯;毛一香;陶敏

    目的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是指进入人体外周血的肿瘤细胞.本研究拟探讨CTC检测在转移性乳腺癌(metastatic breast cancer,MBC)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7-10-01-2010-06-30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136例MBC患者,患者每3个化疗周期做一次CT检查,参照实体瘤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评价病情.评价当天采集7.5 mL外周血,应用膜滤过(isolation by size of epithelial tumor cells,ISET)结合激光扫描细胞术(laser scanning cytometry,LSC)检测CTC,CTC水平以肿瘤细胞检出数/7.5 mL血表示.结果 136例MBC患者共完成341次CTC检测,其中262个(76.83%)血标本可检测到CTC,平均检出CTC数量为(6.73±4.92)个/7.5 mL样本.136例MBC患者治疗后达到完全或部分缓解43例(31.62%),稳定39例(28.67%),无效进展54例(39.71%).患者病程中CTC数目的改变,与病情的转归显著相关,r=0.514 83,P<0.01;化疗后CTC数目不变或下降的病例,预后较好,化疗后CTC数目上升的病例预后差.治疗前的CTC水平与疾病转归无明显相关性,x2 =3.62,P=0.082 15.结论 CTC检测可用于MBC患者化疗后疗效评价.

  •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作者:郑桁;张伟;王康

    目的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intestin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GI-NEN)较常见,近年来其发病率明显上升.本研究回顾性分析GL-NEN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2007-02-01-2013-02-28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9例GI-NEN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随访资料,采用Cox回归模型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109例GI-NEN患者中,胃部神经内分泌肿瘤49例(44.95%),肠部神经内分泌肿瘤60例(55.05%).淋巴结转移患者38例(34.86%),远处转移患者18例(16.51%).患者临床表现均无功能性,主要表现为消化道非特异性症状或肿瘤局部占位症状.随访中位生存期为30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98%(85/109)、54.13% (59/109)和40.37% (44/109).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肿瘤大小、病理分类、病理分级和是否伴有远处转移的GI-NEN患者之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Cox回归分析显示,病理分级G2(HR=1.54,95 %CI:1.04~2.29)和G3(HR=3.67,95%CI:1.85~7.31)(均相较于病理分级G1),以及伴远处转移(HR=2.02,95% CI:1.02~3.98)是GLNEN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GL-NEN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伴远处转移和病理分级较晚是GI-NEN患者的预后独立危险因素.

  • 纤维乳管内视镜对乳头血性溢液的诊断价值

    作者:雷莹;李今;何建军

    目的 乳头血性溢液(bloody nipple discharge,BND)可为乳腺癌唯一或首发症状,其诊断方法有多种.本研究旨在探讨纤维乳管内视镜(fiberoptic ductoscopy,FDS)对BND的诊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09-01-2012-02-01陕西省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就诊的1 283例BND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FDS诊断资料,与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采用x2检验法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从中筛选对病变性质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因素作为自变量,并对这些变量运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经与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FDS诊断符合率为97.35%(1 249/1 283),其中误诊34例,占2.6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暗红色血性溢液或FDS诊断病变位于Ⅲ~Ⅳ级乳管是BND患者与乳腺癌相关的高危因素,P<0.05;溢液的位置、孔数对病变性质的鉴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暗红色血性溢液及FDS诊断病变位于Ⅲ~Ⅳ级乳管是乳头血性溢液患者与乳腺癌相关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FDS可作为BND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患者年龄、溢液颜色及病变位于乳管内位置对鉴别导致乳头溢液病变的良、恶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结直肠癌组织RUNX3和MMP-2表达与MVD相关性研究

    作者:薛军;武雪亮;屈明;郭飞;张鹏程;韩磊;王立坤;刘博

    目的 结直肠癌组织抑癌基因RUNX3(human runt-relatedtranscriptionfactor-3)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 2)表达以及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相关性尚未完全阐明,通过免疫组化检测RUNX3、MMP-2和MVD,分析其相关性,探讨三者之间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为探索结直肠癌发病机制及抗血管浸润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3-07-01-2014-12-01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85例和40例癌旁正常组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5例结直肠癌组织中RUNX3和MMP-2的表达,以及CD34标记的MVD情况.结果 RUNX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5.88%(22/85),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77.50%(31/40),x2=20.485,P<0.01;MMP 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2.94%(62/85),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22.50%(9/40),x2=31.964,P<0.01;结直肠癌组织中MVD表达值为17.25±2.16,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的5.14±2.58,t=32.00,P<0.01.RUNX3、MMP-2与肿瘤浆膜浸润、TNM分期、CEA(+)、淋巴结转移及肝转移明显相关;癌组织中RUNX3阳性表达组MVD值为11.26±3.45,明显低于阴性组的18.09±4.20,t=8.51,P<0.01;而癌组织中MMP-2阳性组MVD值为19.11±3.25,明显高于阴性组的10.21±4.04,t=11.77,P<0.01;且结直肠癌组织中RUNX3与MMP-2呈明显负相关性,r=-0.365,P<0.01.结论 RUNX3低表达和MMP-2高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二者的异常表达可能是诱导结直肠癌微血管生成的重要原因.

  • 裸鼠糖尿病合并肺腺癌模型建立

    作者:邵倩;李建彬;刘珊珊;王玮;梅慧;张英杰;徐敏;任爱军

    目的 糖尿病和肺癌均为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合并肺癌的发病率亦明显升高.本研究通过制备裸鼠糖尿病、肺腺癌和糖尿病合并肺腺癌模型,探讨糖尿病和肺癌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4~6周龄雄性裸鼠54只,体质量18~22 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糖尿病组(12只)、肺腺癌组(15只)和糖尿病合并肺腺癌组(15只)4组.制备糖尿病模型:裸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 150 mg/kg(根据预实验结果得出).制备肺腺癌模型:收集培养的A549细胞,计数,调整细胞悬液浓度为1×107个/mL,以每只0.2 mL接种于裸小鼠右侧腋窝皮下,正常对照组腹腔内及腋下均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待糖尿病造模成功并稳定后,再在裸鼠腋部皮下注射人肺腺癌细胞株,制备糖尿病合并肺腺癌模型.结果 裸鼠糖尿病、肺腺癌、糖尿病合并肺腺癌模型均造模成功,其中体质量、血糖在正常对照组、肺腺癌组、糖尿病组及糖尿病合并肺腺癌组开始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造模成功后,肺腺癌组、糖尿病组及糖尿病合并肺腺癌组体质量在放疗前、放疗后1和2个月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糖在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肺腺癌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肺腺癌组,P<0.05;至放疗前,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肺腺癌组、糖尿病合并肺腺癌组各组自然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死亡1只.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在肺腺癌组及糖尿病合并肺腺癌组放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糖尿病组,P<0.05.结论 裸鼠糖尿病、肺腺癌和糖尿病合并肺腺癌模型的成功建立,为临床糖尿病、肺腺癌及糖尿病合并肺腺癌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 LASS2/TMSG-1基因沉默对人肺癌95C细胞侵袭迁移机制探讨

    作者:左华楚;李秀霞;李时荣;云芬;徐晓艳

    目的 LASS2/TMSG-1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本实验主要研究沉默LASS2/TMSG-1基因对人肺癌细胞系低转移潜能亚系95C细胞的体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初步探讨LASS2/TMSG-1基因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LASS2/TMSG-1在人不同转移潜能人肺癌细胞系95C(低转移潜能)和95D(高转移潜能)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运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靶向沉默LASS2/TMSG-1基因的Psilencer2.1-U6/TMSG-1shRNA转染95C细胞(低转移潜能,LASS2/TMSG-1高表达),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Normal)、无关阴性对照组(Control)及LASS2/TMSG-1基因沉默组(Silence)三组.应用体外侵袭实验、迁移实验检测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变化;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LASS2/TMSG-1、ATP6L、MMP-2、MMP-9及Bcl-2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MMP-2的活性;使用比色法检测细胞中V-ATPase的活性;使用BCECF-AM与BCECF氢离子敏感探针检测细胞内外氢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 LASS2/TMSG-1在95C细胞系中的蛋白表达量(1.09±0.46)明显高于在95D细胞系中的表达(0.53±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25,P<0.05.转染LASS2/TMSG-1shRNA 48 h后,Silence组LASS2/TMSG-1 mRNA表达量为0.76±0.03,Control组为1.56士0.10,Normal组为1.66±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56,P<0.05;Silence组LASS2/TMSG-1蛋白表达量为0.56±0.09,Control组为1.57±0.08,Normal组为1.66±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4.84,P<0.05.质粒瞬时转染48 h后,体外侵袭实验显示,Silence组穿膜细胞数为50.67±6.74,Control组为25.33±10.21,Normal组为27.17±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1.39,P<0.05;体外迁移实验显示,Silence组穿膜细胞数为98.50±10.70,Control组为26.50±4.87,Normal组为30.25±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5.89,P<0.05.与Nor-mal组及Control组相比,沉默组细胞V-ATPase的C亚基ATP6L的mRNA(z=2.31,P<0.05;z=2.46,P<0.05)及蛋白表达(z=2.62,P<0.05;z=2.61,P<0.05)升高,V-ATPase的活性(z=3.13,P<0.05;z=3.14,P<0.05)和细胞外氢离子浓度(P均<0.05)升高,而细胞内氢离子浓度与其他两组相比明显降低(P均<0.05);并且MMP-2、MMP-9和Bcl-2蛋白的表达(P均<0.05)及MMP-2的活性升高(P=0.05).结论 LASS2/TMSG-1是一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可能参与抑制肺癌侵袭及转移过程.沉默LASS2/TMSG-1基因表达后,V-ATPase质子泵中关键性C亚基(ATP6L)的表达上升,且基因沉默后其V-ATPase活性增强、细胞内H+浓度下降及细胞外H+浓度上升,反向提示LASS2/TMSG-1可以通过结合ATP6L亚基抑制V-ATPase活性,从而改变细胞内外氢离子浓度,进而影响MMP-2、MMP-9的表达及MMP-2的活性,进而改变肿瘤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等生物学行为.该过程中,Bcl-2可能参与诱导了MMP-2及MMP-9的表达.

  • 青蒿琥酯对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郭颖;刘芳;罗强;符航;任成波;张林西

    目的 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属于青蒿素类药物,是常用的抗疟药之一,有报道称它还有很大的抗肿瘤活性.本研究通过对ART抑制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体外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7.5、15、30、60、90和120 μg/mL)的青蒿琥酯作用于人Lovo细胞24、48和72 h后,采用MTT法检测青蒿琥酯对Lovo细胞增殖的影响;7.5、30和60 μg/mL青蒿琥酯作用于Lovo细胞48 h后,采用透射电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Annexin-V/PI双染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改变,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线粒体通路Bcl-2、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青蒿琥酯可明显抑制Lovo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增高,P<0.01;电镜观察发现青蒿琥酯处理48 h后Lovo细胞变得小而圆,染色质核膜下聚集、胞质空泡化甚至凋亡小体形成等细胞凋亡的典型特点;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也观察到早期凋亡细胞胞膜呈绿色.7.5、30和60 μg/mL青蒿琥酯作用于Lovo细胞24 h后,早期凋亡率分别为(7.14±0.06)%、(8.21±0.03)%和(19.00±0.05)%,与对照组(3.92±0.01)%相比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发现,青蒿琥酯处理后,Caspase-3蛋白由0.24±0.02上调至1.07±0.04,Bax蛋白由0.33±0.05上调至1.36±0.05,Bcl-2蛋白由0.98±0.03下调至0.39±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青蒿琥酯抑制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可能通过线粒体通路调控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来实现.

  • 食管癌术后24h内发生吸入性肺炎诊疗护理体会

    作者:孙雪梅;张为迪;郭玉洁;唐琳;张清云;郭硕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每年平均病死约15万人,其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1].食管癌手术治疗中,“胃代食管”的手术方式在临床上应用为普遍,这种模式较好解决了食管切除后器官替代的问题.但术后管腔较前明显扩大,吸气时受膨胀肺的挤压,易导致反流与误吸,而误吸后诱发急性肺部感染,甚至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和感染性休克.研究发现,因误吸所致的吸入性肺炎病死率为40%~50%,而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重症吸入性肺炎主要为颈部吻合的患者[2-3].术后24 h内,患者由于麻醉药物未完全代谢、术后所带来的各种不适及气道内分泌物不能有效清除等,易导致误吸.因此,在此段时间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和及时诊治急性吸入性肺炎,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本研究对6例食管癌患者术后24 h内发生急性吸入性肺炎进行原因分析,并总结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 加速康复理念下进展期胃窦癌个体化治疗72例临床分析

    作者:聂孟良;郭朝猛;王立峰;杨萌

    胃癌是全国范围内导致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的第二大疾病,我国发病率占全球的42%[1].自Billoth1881年成功开展第1例胃窦癌切除手术以来,以手术治疗为核心的胃癌外科治疗经历了漫长历史进程,外科治疗仍是治愈胃癌的唯一有效的方法,但疗效不尽人意.本研究对72例择期手术的可切除进展期胃窦癌患者均行个体化治疗,疗效满意.

  • 2000-2012年肥城市农村居民恶性肿瘤发病趋势分析

    作者:伊丽;马恒敏;李琰琰;孙雅文;赵德利;李秀勇;王家林

    目的 分析山东省肥城市农村居民2000-2012年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及变化趋势,为该市恶性肿瘤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肥城市农村居民2000-2012年恶性肿瘤发病登记资料,计算恶性肿瘤发病率、标化发病率、构成比等指标,采用Joinpoint软件估计发病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分析主要恶性肿瘤变化趋势.结果 2000-2012年肥城市农村恶性肿瘤合计世界标化发病率、男女性世标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P值均<0.001),合计世标率从2000年的159.4/10万上升至2012年的251.3/10万,AAPC值为4.3%;男性世标率由216.1/10万上升到354.8/10万,AAPC值为4.2%;女性由107.4/10万上升至171.5/10万,AAPC值为4.9%;恶性肿瘤发病顺位前5位依次为食管癌、胃癌、肺癌、肝癌和乳腺癌.其中消化系统肿瘤发病例数为16 137例,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构成的62.0%.分癌种分年度世标率男性均高于女性,男性食管癌、胃癌和肺癌世标率呈明显上升趋势(P值均<0.05),AAPC分别为2.5%、3.1%和7.7%;女性胃癌、肺癌和乳腺癌上升趋势显著(P值均<0.05),AAPC分别为2.4%、8.0%和10.0%;男女性肝癌、女性食管癌趋势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2000-2012年肥城市农村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消化系统肿瘤、肺癌和乳腺癌的防治应引起重视.男性是肥城市恶性肿瘤发病的高危人群,应加以重点监测.

中华肿瘤防治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