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중화종류방치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影响因子: 1.2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456/R
  • 国内刊号: 左文述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zgzlx@public.jn.sd.cn
  • 曾用名: 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社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MR联合血清SSCA检测对宫颈癌患者疗效及预后预测分析

    作者:王燕;舒月红;丁叔波;胡伟;何慧娟

    目的 在宫颈癌同步放化疗(concurrent radiochemotherapy,CRT)过程中MR可以发现实体肿瘤大小的影像学改变,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SCA)血清学水平可近似评估患者放化疗后肿瘤负荷.本研究旨在明确MR检查联合SSCA血清水平检测的早期治疗应答能否评估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生存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01-01-2014-12-31在衢州市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接受CRT序贯腔内放疗的187例宫颈癌患者放化疗前后MR图像,评估放化疗前后肿瘤FIGO分期.收集包括1年内肿瘤复发率和无复发生存时间、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复发率和局部复发率、3年内癌症死亡率和生存时间等数据.所有患者接受外照射的治疗剂量中位数为48.6 Gy,同期给予4个周期顺铂化疗.根据治疗前后FIGO分期及SCCA变化水平将患者分为早期应答阳性组(56例)和阴性组(100例).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的死亡率和复发率,Kaplan-Meier法描绘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间生存曲线差异,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早期应答阳性组1年内死亡率(10.7%)和阴性组(2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9,P=0.512,但阳性组3年内癌症死亡率、1年内局部复发率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复发率(25.0%、12.5% 和8.9%)低于阴性组(59.0%、47.0% 和39.0%),χ2=6.721、11.314和7.184,均P<0.05.Log-rank分析提示阳性组1年内无肿瘤复发中位生存期、3年内中位生存期〔(11.91±0.05)个月和(32.84±1.05)个月〕长于阴性组〔(10.9±0.20)个月和(29.16±0.85)个月〕,χ2=4.65、4.98,均P<0.05,但两组间1年内无癌症死亡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P=0.475.经Cox多因素风险比例回归模型校正后,初始FIGO分期(HR=5.228,95%CI:2.605~10.491)和早期治疗学应答(HR=0.419,95%CI:0.209~0.843)为影响1年内肿瘤复发事件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早期治疗应答是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3年癌症相关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MR联合血清SC-CA水平检测可以评估和预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疾病预后.

  • DC-CIK细胞治疗晚期肾癌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作者:孔丹丹;江龙委;郑劼;张启婷;张燕;艾月琴;张闯;赵华;高艳荣;李文明;胡建华;贾绍昌

    目的 晚期肾癌患者生存率较低,对放化疗敏感性不高,本课题组回顾性分析自体DC-CIK细胞治疗肾透明细胞癌术后患者72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淋巴细胞亚群与血清胆固醇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2011-08-12-2016-04-28解放军第八一医院肿瘤生物治疗科72例肾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经实验室体外诱导培养成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细胞,DC通过肾癌786-0细胞裂解物负载后与CIK分别回输到患者体内,观察DC-CIK细胞治疗肾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72例肾癌患者经DC-CIK细胞免疫治疗后,数据不全及失访30例,剩余42例客观缓解率为33.33%,疾病控制率为73.81%;1年生存率为83%,2年生存率为55%,3年生存率为40%.与治疗前相比,甘油三酯水平升高〔(1.58±0.74)mmol/L vs(2.46±1.94)mmol/L,t=-3.216,P=0.003〕,末次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3+CD8+细胞比例升高〔(22.88±6.76)%vs(25.60±8.69)%,t=-2.760,P=0.009〕,CD4+CD25+细胞、CD3+CD4+细胞和CD4+CD8+比例下降,分别为〔(3.51±1.23)%vs(3.05±1.27)%,t=2.318,P=0.026〕、〔(36.00±11.34)%vs(32.80±10.88)%,t=2.828,P=0.028〕、〔(1.76±0.88)vs(1.46±0.72),t=3.086,P=0.04〕.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晚期肾癌患者血清甘油三酯与B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387,P=0.011,高密度胆固醇与NK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362,P=0.018),高密度胆固醇与调节性T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0.303,P=0.049).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细胞治疗周期、治疗前KPS评分为DC-CIK治疗肾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NM分期、KPS评分是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DC-CIK细胞免疫治疗对于肾癌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多次治疗可能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血清胆固醇代谢水平可能参与肿瘤的免疫.

  • 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10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张晓波;沈丹华

    目的 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adenoid basal carcinoma,ABC)发病罕见,易和其他疾病混淆,本研究观察和分析宫颈AB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表达等,以期对该病有更深入的了解.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AB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病理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化表达,结合相关文献总结病理学特征.结果 选取2008-02-01-2017-08-31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诊治的10例ABC患者,年龄53~76岁,中位年龄63.3岁.2例因绝经后阴道出血就诊,5例因绝经后阴道分泌物异常就诊,其他3例无特异性症状.6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检测为阳性,细胞学检测4例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1例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7例行全子宫(伴或不伴有双侧附件)切除术,2例行宫颈锥形切除术.镜下,肿瘤细胞呈巢状、条索状在宫颈间质中浸润性生长.癌巢边缘呈栅栏状排列,细胞体积较小,形态较一致.术后病理,5例伴随HSIL,2例伴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1例伴癌肉瘤,1例为单纯的ABC.8例免疫组化CK、CK5/6、p63、p40、p16均为阳性,6例p53阳性,7例CEA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5%~20%.10例病例FIGO分期均为IA期.仅1例因合并癌肉瘤,术后复发转移而死亡,1例失访,其余8例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 宫颈 ABC 好发于绝经后中老年妇女,多无特殊临床表现,常伴有高危型 HPV 感染及鳞状上皮内病变,在诊断时需与腺样囊性癌、基底细胞样鳞癌等鉴别,整体预后较好.

  • EGFR突变肺腺癌脑转移患者TKI治疗联合WBRT临床意义

    作者:宋玉芝;甄婵军;李静;白文文;周志国;乔学英

    目的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肺腺癌脑转移患者脑转移治疗模式为目前研究热点问题之一,本研究旨在比较EGFR突变肺腺癌脑转移患者应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联合全脑放疗(whole brain radiation therapy,WBRT)和单纯TKI治疗的疗效.方法 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0-01-01-2016-06-30 EGFR突变肺腺癌脑转移患者99例,其中TKI联合WBRT治疗组28例(19外显子缺失突变14例,21外显子点突变14例),单纯TKI治疗组71例(19外显子缺失突变38例,21外显子点突变33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1)全组中位生存时间24个月(95%CI:18.4~29.6个月),全组1年、2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为79.3%、48.7%,全组1年、2年脑转移后生存(overall survival-brain metastases,OS-BM)为73.7%、41.7%.中位颅内局控时间29个月(95%CI:21.4~36.6个月),1年、2年无颅内进展生存(intracranial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iPFS)为79.1%、61.3%.中位颅外控制时间13个月(95%CI:9.6~16.4个月),1年、2年无颅外进展生存(extracranial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ePFS)为54.9%、26.6%.(2)TKI联合WBRT组和单纯TKI组2年OS-BM为52.5% 和35.6%,χ2=1.003,P=0.317;2年iPFS为83.2%和49.7%,χ2=4.026,P=0.045;2年ePFS为33.7%和22.7%,χ2=0.194,P=0.660.19外显子缺失突变患者应用TKI联合WBRT组颅内局部控制获益,χ2=4.500,P=0.034.(3)全组iPFS多因素分析提示吸烟患者(HR=5.220,P=0.001)、单纯TKI治疗(HR=3.378,P=0.017)、针对脑转移化疗(HR=3.005,P=0.008)、非首诊脑转移(HR=6.465,P=0.001)、多发脑转移(HR=2.885,P=0.030)是独立预后不良因素.全组OS-BM多因素分析提示脑转移时颅外转移器官数目≥4个是独立预后不良因素,HR=3.020,P<0.001.结论 EGFR突变肺腺癌脑转移患者TKI联合WBRT比单纯TKI治疗颅内病灶控制率提高,加入WBRT能够改善颅内无疾病进展生存,但未改善总生存率和颅外无进展生存.

  • 难治性癌痛的诊疗进展

    作者:张鸣;刘波

    目的 难治性癌痛是指中、重度癌痛患者经过规范化治疗仍然达不到治疗目标,疼痛缓解不满意和(或)不良反应不耐受.本研究对难治性癌痛的概况、分类、诊断标准、病因、治疗等方面展开综述.方法 应用PubMed和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难治性癌痛(refractory cancer pain)""阿片类药物(opioid)""微创介入治疗(minimally inva-sive method)"等为关键词检索,检索2005-01-2018-07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难治性癌痛的病因、分类、评估方法、治疗方案.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的英文文献25篇,中文文献8篇.结果 难治性癌痛由躯体及心理因素引起,难治性癌痛治疗前采用多种评估手段对其进行评估,并通过药物、微创介入、心理干预等方式进行治疗.结论 目前在阿片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微创介入治疗及心理干预应用于难治性癌痛.

  • 子宫内膜癌组织LASP1表达与预后相关性

    作者:余俊;刘彤鸥;李晓兰

    目的 LIM和SH3蛋白1(LIM and SH3 protein 1,LASP1)作为一种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在调控伪足延伸及细胞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作为一种转移相关蛋白参与肿瘤侵袭及转移过程.本研究分析了LASP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03-02-2014-03-30湖北省中医院初诊初治子宫内膜癌患者107例,留取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LASP1蛋白表达,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组织中LASP1基因表达,所有患者随访截止到2017-03-31,失访5例,随访率95.33%,利用Kaplan-Meier法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ASP1蛋白表达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ASP1蛋白阳性表达率(71.03%)高于对照组(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178,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ASP1 mRNA相对表达量为2.24±0.16,对照组LASP1 mRNA相对表达量为1.14±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72,P<0.01;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ASP1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与FIGO分期、分化程度、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值分别为4.929、4.873、5.319和7.896,t值分别为12.380、10.482、14.427和14.467,均P值<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LASP1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37.84个月,LASP1蛋白阴性表达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50.81个月,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5,P<0.05.结论 LASP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肿瘤病理特征和预后有关.

  • 肾透明细胞癌组织GOLPH3表达临床意义

    作者:黄海鹏;付伟金;程继文;韦康来;徐小龙;周立权;吴易

    目的 高尔基蛋白3(Golgi phosphoprotein 3,GOLPH3)与多种肿瘤的发生相关,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本研究拟探讨GOLPH3在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RC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RCCC组织和4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GOLPH3的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10例RCC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GOLPH3的蛋白表达.结果 RCCC组织GOLPH3阳性表达率(53%)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0%),χ2=38.798,P<0.05;GOLPH3蛋白高表达患者的平均生存期(52.34个月,95%CI:42.803~61.881)低于低表达者(68.79个月,95%CI:52.984~74.587),χ2=23.42,P<0.05;多因素Cox回归显示TNM分期(T1~T2/T3~T4)HR=3.76(95%CI:2.87~4.65)、Fuhaman分级(G1~G2/G3~G4)HR=2.63(95%CI:1.98~3.56)、GOLPH3表达水平(HR=2.94,95%CI:2.35~3.58)均是RC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GOLPH3 在 RCCC 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新的 RCCC 检测和监控的指标.

  • pH响应性载表柔比星聚氨基酸纳米粒子在结直肠癌中应用

    作者:林叶昕;谢竹君;安方梅;杨成;孙静;张清淋

    目的 化疗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传统化疗药物由于诸多缺陷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疗效,本研究制备了在液体中具有pH响应性的载表柔比星(epirubicin,EPI)的聚氨基酸纳米粒子(nanoparticle/epirubicin,NP/EPI),研究其在结直肠癌化疗中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聚乙二醇-block-聚谷氨酸〔methoxy poly(ethylene glycol)-block-poly(L-glutamic acid),mPEG-b-PGA〕为载体,以EPI为模型抗肿瘤药,合成NP/EPI.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动态激光光散射对NP/EPI进行表征.通过体外药物释放及粒径稳定性实验检测NP/EPI的pH响应性.应用CCK8法检测mPEG-b-PGA细胞相容性及药物细胞毒性.选取C26细胞构建小鼠结直肠癌皮下荷瘤模型,待肿瘤长至约100 mm3时,随机分为EPI组、NP/EPI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通过小鼠肿瘤体积变化、肿瘤组织病理学检测和原位凋亡染色评估NP/EPI疗效,通过小鼠体质量及生存率变化评估NP/EPI安全性.结果 NP/EPI呈粒径(93.71±7.37)nm的规则球形.NP/EPI在pH7.4、pH6.8及和pH 5.3中的36 h药物累积释放率分别为(35.54±2.13)%、(62.79±2.34)%和(80.12±2.96)%,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1.324,P<0.001.NP/EPI的粒径随着pH值降低逐步增加,在pH7.4、6.8及5.3的环境中孵育24 h后NP/EPI的粒径分别为(102.48±9.85)、(258.48±20.70)和(327.56±27.87)n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3.177,P<0.001.mPEG-b-PGA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高浓度梯度的mPEG-b-PGA处理48 h,C26细胞仍保持了90% 以上的活性.NP/EPI对C26细胞的24 h IC50值为(2.97±0.71)μg/mL,高于EPI的(1.52±0.27)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35,P=0.029,但两者48 h IC50比较〔(0.41±0.05)vs(0.31±0.07)μ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49,P=0.110.体内实验证实,NP/EPI增强了EPI治疗结直肠癌疗效,治疗结束时对照组、EPI组及NP/EPI组肿瘤体积分别为(2846.72±305.28)、(1038.72±121.36)及(627.18±107.54)mm3,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2.370,P<0.001.NP/EPI组的肿瘤抑制率为(90.10±1.16)%,高于EPI组的(79.58±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74,P<0.001.HE及Tunel染色结果证实,共聚物保护能够明显增强EPI引起的肿瘤组织坏死及细胞凋亡.在生物安全性方面,对照组、NP/EPI组及EPI组治疗结束时小鼠体质量分别为(26.99±1.84)、(22.08±1.76)和(18.02±1.84)g,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777,P<0.001,且NP/EPI组小鼠生存率为70%,高于EPI组的30%.结论 以 mPEG-b-PGA 为基础的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 pH 响应性,能够优化 EPI 的结直肠癌疗效及安全性,具有良好的医学应用前景.

  • 早期隐匿性恶性间皮瘤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何亚平;段丽;王丹;金萍萍;何愿真

    恶性间皮瘤是一种好发于胸膜与腹膜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早期症状不明显,临床发现时大多已为晚期.早期隐匿性恶性间皮瘤临床更难发现,大多表现为米粒大的孤立小结节,通常在术中偶然发现,易诊断为间皮增生,不作特殊处理,终演变成晚期恶性间皮瘤.本文收集的两例早期隐匿性恶性间皮瘤均为年轻女性,预后较好,现结合病例进行临床病例分析,以探讨该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

  • 辽宁省城市社区2000年肺癌患者分期和治疗方式与5年生存率关联分析

    作者:于丽娅;穆慧娟;礼彦侠;邹青春;安晓霞;李恂;潘国伟;刘莉

    目的 为改善我国肺癌防治水平的基础数据缺乏,本研究评估了辽宁省城市社区2000年不同临床分期和不同治疗方式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评估肺癌防治水平的进展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随机选取2000-01-01-2000-12-31沈阳、鞍山和本溪3市肿瘤发病数据库中肺癌患者561例,进行被动结合主动随访,应用寿命表法计算观察生存率(ob-served survival rate,OSR)和中位生存期(median survival time,T50),采用EdererⅡ方法(Ederer and Heise,1959)计算期望生存率(expected survival rate,ESR)和相对生存率(relative survival rate,RSR),采用Brenner and colleagues(2004)方法计算年龄标化相对生存率(age-standardized relative survival,ASRS).结果 502例纳入分析的肺癌患者中,Ⅰ~Ⅳ期诊断比例分别为13.3%、5.4%、19.3% 和34.3%,Ⅰ ~ Ⅳ 期及全部患者的手术比例分别为49.3%、40.7%、30.9%、11.6%和20.7%.肺癌患者的5年OSR、RSR和T50分别为16.1%、19.5% 和11.0个月,其中 Ⅰ 期(43.3%、51.5%、49.2个月)显著高于Ⅱ期(18.5%、22.6%、11.6个月)、Ⅲ 期(10.3%、12.2%、13.1个月)和 Ⅳ 期(6.4%、7.6%、8.1个月),zOSR=2.581、4.853、5.804,zRSR=2.486、4.865、5.837,χ2T50=11.041、31.578、73.446,均P<0.05.Ⅰ期手术患者的5年OSR、RSR、T50(60.6%、67.9%、>72.0个月)显著高于Ⅰ期非手术患者(26.5%、33.5%、24.0个月),z=2.999、2.544,χ2=9.385,均P<0.05,Ⅱ~Ⅳ期的手术与非手术患者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OSR=0.037、0.898、0.307,zRSR=0.210、1.048、0.402,均P>0.05.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诊断分期(HR=1.506,95%CI:1.345~1.688)、治疗方式(HR=0.752,95%CI:0.567~0.997)和年龄(HR=1.014,95%CI:1.004~1.024)是肺癌生存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提高社区肺癌早期筛查率和各级医院的肺癌规范化治疗水平将有助于提升辽宁省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

中华肿瘤防治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