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중화중의약학간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影响因子: 1.0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7717
  • 国内刊号: 21-154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182
  • 曾用名: 中医药学刊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社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康廷国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中医药与现代分子生物学及信息系统新探

    作者:危北海;郭培元

    认为中医现代化和把中医与现代医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各取所长、相互融会渗透的新兴的中西结合医学,则是中医药学发展的方向.中医药学侧重于从整体宏观上认识人体的生命现象和疾病状态,而现代医学则侧重于从微观上揭示生命的真谛.从四个方面对中医药与现代分子生物学及信息系统作了论述.即:现代分子生物学和信息系统对中医药的启示与挑战;从分子生物学和信息系统探讨证的发病机制是阐明证实质的突破口;分子生物学是探讨中药疗效机制的有力措施;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出路在于切实采用循证医学.

  • 宣发与肃降的病理及证治

    作者:柯雪帆

    指出宣发与肃降是肺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又是全身气机升降出入运动的一种具体的体现.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宣发与肃降.即:基本概念、辞语出处与认识沿革、现代的理解、病理及药物方剂.认为二者常同时存在,可以合称为"肺失宣肃",但二者毕竟有区别,即使同时存在,也有主次不同.宣肺药与肃降药同用之调整肺气.但宣肺、肃降何者为主,何者为辅,不同方剂是有明显区别的.

  • 黄芪桂枝五物汤临证应用三则探析

    作者:张玉波;吴玉英;石志荣

    1胸痹李某,男,48岁.于1993年7月18日初诊.自诉近2周来每于晚上约21时许即觉胸满憋闷,胸胁疼痛彻背,短气咳唾,辗转不宁.一般持续3~5min,伴身寒肢冷.曾急诊作心电图示:心肌缺血(ST段下移,T波倒置).证见形体肥胖,面色苍白,精神倦怠,舌黯红,边有瘀斑,苔白而腻,脉沉迟.诊为胸痹.证属胸阳不振,湿滞中焦,瘀阻络脉.治宜辛通温阳,活血化瘀,化痰宽胸.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药用黄芪30g,桂枝、檀香(后下)各6g,白芍、瓜蒌、丹参各12g,半夏、郁金各10g,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分早晚温服.翌日,胸胁疼痛基本缓解,惟胸胁满闷.继上方加枳壳12g,再进15剂,痛闷瘥.复查心电图示:心电图正常(ST段回至基础等电位线,T波正常).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继发视网膜脱离辨治例析

    作者:朱宁云;张瑞

    患者女,25岁.初产妊娠37周.2000年11月25日,因右眼发花一天来我院产科住院.入院检查:血压170/120mmHg(1mmHg=0.33Kpa),双下肢浮肿(++),尿蛋白(+++),尿红细胞(+),血白细胞8.2×9/L,血红细胞3.87×1012/L.生化检查:甘油三脂2.32mmol/L,(正常值0.40-1.80)其它理化检查未见异常.妇产科诊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经解痉、镇痛、降压治疗后,于入院第3天行剖宫术,产下一女性活婴.术后次日,患者右眼视力障碍加重,请眼科会诊.眼科检查,视力:右眼光感(+),眼底检查:视乳头边界模糊,视网膜中央动脉缩窄,反光强,中央静脉充盈,动脉与静脉之比1:2,视乳头上方2PD处10点-2点方位网膜呈青灰隆起,隆起度8D,其上有血管爬行,黄斑区浮肿,中心窝反射消失;左眼除视网膜中央动脉缩窄外未见异常.

  • 化疗并中药治疗膀胱癌术后髂内动脉插管20例分析

    作者:李建国

    观察膀胱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髂内动脉插管定期化疗加中药治疗对预防膀胱癌复发的作用.方法:全部病例均采取膀胱部分切除;膀胱粘膜下局部浸润注射丝裂霉素40mg;分离髂内动脉靠近端给予结扎,远端插入外径3mm药泵,药泵端埋植于同侧皮下固定,术后1周开始采用顺铂、阿霉素化疗.间隔1个月再用药1次,连续1年,同时用生地、枸杞子、龟板、鳖甲、连翘等14味中药水煎服,连服2个月.结果:20例患者经本法治疗后,随访6个月~1.5年,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每3~6个月复查B超、膀胱镜及尿液细胞学检查,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膀胱部分切除加粘膜下局部浸润注射抗癌药物加髂内动脉插管定期化疗加中药的治疗方法对预防膀胱癌的复发有肯定的作用.

  • 益母草妙用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例析

    作者:钭远平;孙丽群

    1 辨证治疗方法药物流产后除单纯出血时间过长、量多不止外,若体质健康而无其它明显不适者,可单用益母草水煎服,首日70~80g,之后每日服50g.气虚血瘀型:本型适宜身体亏虚或出血日久伤气,气虚与血瘀并存,若出血时间较长,体质素弱,神倦体乏,语怯声低,舌淡夹瘀,可加红参、黄芪、当归、山药、白芍.气滞血瘀型本型适宜平素肝脾不和,情志不畅,由于出血不止往往加重精神负担,出血时多时少,色紫黯,少腹胀痛,大便不调加柴胡、枳壳、桔梗、制香附、当归、赤芍、白芍、郁金、川芎、延胡索.血虚夹瘀型:本型适宜出血时间较长,迁延不止,开始出血量较多,以后渐渐减少,但终无休止,点滴不断,面色萎黄无华,唇舌淡白夹瘀点,少眠多梦,脉细而涩加阿胶、当归、赤白芍、川芎、旱莲草、酸枣仁、夜交藤、五味子.

  • 爱迪注射液化疗并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52例

    作者:肖家雯;徐立宏;黄茜

    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前瞻性对比治疗,治疗组26例用爱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对照组26例单用化疗,两组所用化疗方案基本相同.结果,两组近期总有效率按WHO标准分别为46.1%和34.6%(P>0.05),但临床症状的缓解和Kamofsky评分的提高,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P<0.05),毒副反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少而轻(P<0.05).

  • 补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探析

    作者:李英琳

    冠心病,中医称之为胸痹.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常见于中老年人.在各种症型的胸痹中,以气虚血瘀型为多.现将补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之体会,介绍如下:1气虚血瘀型胸痹临床表现主要有胸闷、气短,动则甚,心前区隐痛或刺痛,甚则胸痛彻背、背痛彻胸,入夜尤甚,或多汗、心悸、心慌、舌紫暗,有瘀斑或瘀点,舌体胖大,脉沉细或结代.2气虚血瘀型胸痹成因气虚血瘀的成因不外两种:其一,久病不愈致气虚血瘀;其二,中老年人本身生理性衰老是患各种疾病的温床.研究表明:中老年纤维蛋白原的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使全血粘度增大,从而改变了细胞、血小板的凝集性,由于血液粘度大,而血管内皮又不光滑,因此会增加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从而造成微循环障碍(即血瘀),故临床气虚血瘀型冠心病人在微循环检查中会有微血流缓慢、微血管畸形、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等.由此可见,气虚血瘀相辅相成是一种病理改变.

  • 肾性血尿的辨证分型证治探析

    作者:郭平;黄春元

    血尿是各种肾脏疾病的主要证状之一,其表现主要有两种:一是镜下血尿;二是肉眼血尿.病程冗长,缠绵难愈.西医治疗主要以抗炎、止血、避免损伤肾脏的药物,疗效不甚理想.而中医学者对此病研究颇多,各家分型施治不同,大都以清热利湿、滋阴清热、凉血止血等.多选用小蓟饮子、知柏地黄丸,临床运用较理想,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血尿难以控制和消除.笔者研究认为,血尿表现在各种原发和继发的肾脏疾病中,由于病因病机的不同,临床表现也各异.辨证施治可收到满意效果.1湿热蕴结症见起病较急、眼睑、双下肢浮肿或全身浮肿,发热泛恶、尿黄赤,甚至突然血尿、小便灼热、腰腹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咽部感染灶,持续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少量或中等量蛋白尿.尿检:红细胞10个/HP以上甚至满视野.形态多数为变形红细胞,少数均一形[1]临床上多见于隐匿型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及IgA肾病.治宜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关键词: 血尿 辨证分型 施治
  • 辨证治疗抗生素所致脾胃病4例举隅

    作者:李胜

    临证常遇到一些脾胃病,经过详细询问病史,方知由于口服或静滴抗生素引起.现结合病例4则,介绍如下:1胃痛李某,男,45岁.1994年3月10日初诊.1年前因患结核性胸膜炎服抗痨药后感胃痛痞闷,喜温喜按,纳食较差,泛吐清水,神疲肢软,舌淡苔白,脉细弱.经胃镜及病理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胃镜号:94277,病理号:94497).证属脾胃虚寒,治宜温中健脾,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味.药用炙黄芪、炙桂枝、炒白芍、淡干姜、茯苓、陈皮、炒麦芽、炙甘草、大枣.服5剂后,胃痛痞闷减轻,继服30剂,诸症悉平.后服温胃舒胶囊(由合肥神鹿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3个月,复查胃镜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症辨识

    作者:张继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腰腿痛常见原因之一,其主要症状为腰痛及下肢痛.腰椎管狭窄有很多症状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同.椎管狭窄常有多数神经根被压迫,如两侧下肢痛,而腰椎间盘突出常为单侧,通常只有一个神经根受压.患者的舒适位不同,典型的椎间盘突出,卧床休息后症状改善,但椎管狭窄的患者只是在头抬高,屈髋屈膝,使腰椎屈曲,才比较舒适.若改变体位使腰椎前突变平,疼痛又可立即出现.腰椎管狭窄有间歇性跛行,向前弯腰舒适;而椎间盘突出症则不典型.直腿高举试验在腰间盘突出患者常表现为受限;而在椎管狭窄患者则常表现为阴性或轻度受限.CT或MRI等检查,可进行进一步的鉴别.

  • 二蜕汤治疗皮肤划痕症25例观察

    作者:刘志新

    笔者自1998年4月~2000年4月应用二蜕汤治疗25例皮肤划痕症,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5例,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15~50岁,无明显性别差异.病程3个月至2年,平均1年.发病诱因:急性荨麻疹迁延失治16例,占绝大多数,饮食因素4例,情绪因素3例,原因不明3例.以上病例此前均应用过中西药物治疗,治疗时间不等,但疗效欠佳.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停服其它药物改服二蜕汤.药用蛇蜕6g,蝉蜕6g,僵蚕3g,全蝎3g,防风9g,荆芥9g,丹参9g,苦参6g.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3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痊愈:全身症状、体征消失,皮肤恢复常态.有效:用手指或钝器压划皮肤后皮色微红或略略隆起,痒感轻微.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皮肤划痕,屡划屡起,瘙痒难耐.

    关键词: 二蜕汤 皮肤划痕症
  • 消渴病之病机探微

    作者:卢成毒

    消渴,出自<素问@奇病论>.又名瘤瘅、消瘅.宗、元以后,又称三消.本病以多饮、多食、多尿症状为特点.多因过食肥甘,饮食失宜,或情志失调,劳逸失度,导致脏腑燥热,阴虚火旺所致.根据病机、症状和病情发展阶段不同,有上消、中消、下消之别.多饮,大凡口渴有虚实之别,饮水有多少之分.因实热致渴者,必大渴引饮,因虚热致渴者,虽渴饮而不多,实渴多见于外感之气分证;虚渴多本于内伤杂病.故本病属内伤杂病无疑,然口渴多饮却与外感实证相似,此因气不布津故也.肺者,主气,敷布津液.肺既虚,敷布无权,饮水虽多,终不得用,直趋膀胱而为小便.是故肺气愈虚,饮水愈多,此为本病口渴多饮之关键,临证不可辨别有误.多食,多责之于胃阴虚,虚火亢奋而消谷善饥,阴与阳是处于相对平衡的,阴血是阳气的物质基础,阳气是阴血作用在外的体现,谓之"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设若胃阴已虚,虚阳亢奋,其自身的平衡已紊乱,岂能化谷如常,多食一症,病在脾,而不在胃.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气虚弱,则运化失职,水谷精微不得营运全身各部以滋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为缓此矛盾,胃只能充分发挥其受纳机能以弥补之.

    关键词: 消渴 病机
  • 胃康颗粒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观察

    作者:邹勇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以传统名方苦散加减制成口服纯中药制剂胃康颗粒,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1997年8月~2001年3月,本院门诊及病房患者.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患者.其中治疗组60例,男45例,女15例.年龄18~66岁.胃溃疡1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6例,复合性溃疡12例.对照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18~64岁.病种:胃溃疡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7例,复合性溃疡7例.2治疗方法治疗组(60例):以胃康颗粒治疗.药用黄连、吴茱萸、白芍、三七、白及由本院药厂加工成颗粒剂,10g/包,每服1包,1日3次,观察6周.对照组(30例):口服甲氰咪胍片,1日3次,每次口服0.2g,睡前加服0.4g,观察6周.

  • 眩晕的诊断思路方法及研究进展

    作者:丛品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其病因为多方面的.临床上眩晕疾病的诊断之所以困难,原因在于,其一,眩晕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二,牵涉到临床各科.其三,目前针对眩晕的客观检查指标少或不完善.其四,难以取得病理资料.其五,眩晕受多因素影响,既有病理因素也有心理因素.要达到对眩晕疾病正确诊断的目的,就要了解人的平衡调节机制,认识眩晕疾病的临床特点,详细采集病史综合分析,合理选用现代检测技术进行评价.1眩晕的调节机制人体的平衡系统主要由前庭系统、视觉系统和本体觉系统以及与周围神经、中枢神经间复杂的互相联系共同组成.其中,反应敏捷准确的是前庭系统.其包括前庭感受器(半规管、耳石器)、前庭神经和前庭神经核.前庭、视觉和本体觉系统三者感受并传入各种静态或动态的平衡信息,在脑干的前庭神经核处综合各方信息并与来自大脑皮层、小脑、脑干网状结构、锥体外束的神经冲动进行整合调制,再经前庭动眼系统和前庭脊髓系统传出引起维持平衡的反射动作.

  • 海桐皮汤熏洗敷熨治疗骨质增生症448例

    作者:杨继源

    笔者自1995年至2000年采用海桐皮汤熏洗敷熨治疗骨质增生症448例,取得良好疗效.1一般资料本组448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253例;女195例.40岁以下31例;41~50岁121例;51~56岁144例;61~70岁120例;70岁以上32例.颈椎142例,腰椎190例,膝关节66例,跟骨50例.2治疗方法海桐皮汤药用海桐皮18g,透骨草18g,乳香12g,没药12g,当归15g,川椒15g,川芎10g,红花10g,威灵仙10g,防风10g,甘草6g,白芷6g.使用方法熏洗:加水4500ml,文火煎煮,煎液4000ml,加入陈醋50ml,盛于盆内,患部放于盆口上方,用湿毛巾覆盖,蒸气熏蒸,待温度适宜时,浸泡或淋洗.此法适用于膝关节及跟部.敷熨:加水2000ml,煎成1000ml药液,不去渣加入陈醋50ml,将药液倒入盆中(好是锅)加盖保温或加热待用.用法:药渣倒在毛巾上裹起,温度适宜时,敷熨患处,凉了浸入热药液后再敷熨或热敷.此法适用于各个部位.每日1剂,每日2~3次,每次约20min.连用7天为1疗程,每疗程休息2天.一般用药1~6个疗程.

  • 老年性痴呆病病理与中药干预途径的探讨

    作者:孙维广;廖慧丽;黄兆胜;刘明平

    从免疫系统改变与衰老、免疫系统改变与AD、调节免疫及细胞因子中药对机体的调节作用及中药干预AD的可能性及新药研究思路,论述老年痴呆病的病理研究进展.指出中药治疗AD可以通过调节过强的免疫炎症反应,影响细胞因子过度表达;影响APP基因表达及淀粉样蛋沉积过程等干预途径.指出,中药在调节免疫及细胞因子方面已显示出独特的优势,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 脑康对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柳倩;吴丽坤;霍玉竹

    脑康是根据活血化瘀治则研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活血化瘀、疏风通络等功效,临床用于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出血模型观察脑康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发现给予高浓度脑康的大鼠其血液粘度明显改善,实验证明对红细胞比积(PVC)、纤维蛋白原(PFC)和血沉几项指标也有显著改善.

  •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证300例分析与实验研究

    作者:李郑生;李振华

    通过胃粘膜活检标本的病理诊断,自1991年~1997年收治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证300例,分为治疗、对照2组.治病组150例中,脾胃气(阳)虚证121例,阴虚证29例;对照组150例中,脾胃气(阳)虚证126例,阴虚证24例.治疗组中的气(阳)虚以香砂温中汤加减治疗;阴虚证以沙参养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两证型皆以维酶素治疗.服药3个月进行观察.治疗组治愈率为32%;有效率为98.7%;对照组治愈率为9.3%,有效率为84.7%.治疗组治后胃粘膜超微结构,病理组织学改变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血、尿生化检查ICD、LDH及LDH1-5、17-OHCS、CA、NE、LPO、SOD、C3、lgG、lgM、1gA的检查以及头发中的Cu、Zn、Fe、Sr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故认为治疗组方药具有抑制或杀灭幽门螺杆菌、调整机体物质代谢和免疫状态的作用,从而促使胃粘膜病理损伤的修复.

  • 补肺健脾颗粒对脾虚小鼠肠道菌群变化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玉英;王玺坤

    将脾虚小鼠的肠道菌群及服用补肺健脾颗粒后的肠道菌群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及双歧杆菌组对比.结果表明:在小鼠形成脾虚的过程中,加喂补肺健脾颗粒组与脾虚组小鼠比较,小鼠肠道内双歧杆菌、乳杆菌和类杆菌都明显增多,并且恢复到正常水平;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菌量显著减少,与脾虚组小鼠相应菌量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而且,补肺健脾颗粒能使肠道内厌氧菌与需氧菌数量比例维持在1000:1左右,有利于调整和维持肠道菌群的微生态平衡.

  • 三种脾虚模型小鼠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的比较研究

    作者:刘劲;曲长江

    对番泻叶泻下法、劳倦过度法和番泻叶泻下加劳倦过度法研制的脾虚小鼠在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探讨单因素和复合因素造模法对脾虚动物模型生物膜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脾虚小鼠模型均出现了线粒体形态的破坏,且各具特征.

  • 升白益血方治疗白细胞减少症37例分析与实验研究

    作者:郭姣;谭毓治;龙晓英;赖远征;杨秀文;方明

    目的:探讨升白益血方对白细胞减少症的作用.方法:观察升白益血方对各种原因所致白细胞减少症治疗前后的临床变化,观察升白益血方对环磷酰胺和阿糖胞苷所致小鼠白细胞减少症的作用.结果:升白益血方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总有效率达91.89%,临床痊愈和显效率达70.27%,其中对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的白细胞减少症总有效率达100%,临床痊愈和显效率达82.35%.实验研究结果提示:对环磷酰胺和阿糖胞苷所致小鼠白细胞减少症和骨髓DNA下降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大耐受量为50g/kg,无毒副作用.结论:升白益血方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白细胞减少症有良好的疗效,尤其对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的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动物实验可为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提供药理学依据.

  • 四黄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泄泻52例观察

    作者:陈彩莲;张俊玲;李志华

    笔者自1997年1月至2000年1月应用自制四黄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泄泻,效果良好,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2例,男41例,女11例,经腹部钡餐透视确诊为慢性结肠炎者38例.其中,脾肾阳虚型8例,湿热蕴结型30例,肝脾不和型14例.2疗效标准及效果腹泻停止、钡餐透视正常为治愈;腹泻停止、钡餐透视改善为显效;腹泻停止,钡餐透视无改善为有效;无改变为无效.1疗程7日,2疗程治愈40例,显效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6%以上.3治疗方法药用大黄(后下)10g,黄芩10g,黄柏10g,黄连6g,防风10g,车前子30g,玄参20g,明矾6g.上药加水浸泡,煎20min过滤得药液150ml,用时温度在38℃左右,待病人排尿排便后,臀部抬高10cm,根据病变部位左侧或右侧卧位,插入肛管约10~15cm左右,缓慢灌入药液,轻揉肛门,保留20min,7日为1疗程.

  • 外周血白细胞GR对哮喘病变化及咳喘药作用研究

    作者:徐重明;汪自源;吴银根;李培成;倪伟

    目的:研究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数量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系,进一步探讨中药咳喘落对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作用.方法:48只荷兰种雄性豚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是正常组、哮喘1天组、哮喘4天组、哮喘8天组、哮喘落治疗组.腹主动脉取血,分离外周血白细胞,运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测定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数量.结果:哮喘各组豚鼠GR数量显著低于正常组(4246.92±753.95),随着哮喘程度增加,GR数量下降加重,哮喘8天组GR为2672.8±397.08显著低于哮喘4天组(3382.33±526.38)和哮喘1天组(3354.5±607.07),中药组为4146.42±381.88,显著高于哮喘各组.结论:GR数量与哮喘发病关系密切,在哮喘发病过程中存在动态变化,哮喘程度加重则GR数量下降加重.咳喘落可以使哮喘豚鼠外周血白细胞GR数量增加.

  • 方药中教授论病机十九条及其运用规律

    作者:张存悌;宋翠力

    方药中倡导的中医辨证论治的步骤、方法和模式对提高辨证论治水平、促进辨证论治规范化的确立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概述方药中教授对病机十九条的发挥与运用.论述了方药中教授根据病机十九条,把辨证论治分为五个步骤.即:定位、定性、必先五胜、治病求本、治未病.认为自掌握"五步法"以来,治疗一些疑难病证,疗效明显提高,颇感得心应手.

  • 刘渡舟教授用柴胡桂枝汤治疗顽疾选萃

    作者:张保伟

    柴胡桂枝汤是<伤寒论>治疗少阳兼太阳的方剂.刘渡舟教授根据该方功用特点,临证多有发挥.刘老常用本方治疗肩背疼痛、肝气窜证、早期肝硬化、四肢疾病、脾胃疾病及体虚感冒,并取得了较好疗效.

  • 尚尔寿教授诊治重症肌无力经验摭拾

    作者:刘少云

    尚尔寿,生于1924年.出身于五代世医之家.自幼随父学医,1948年通过中医师资格考试.解放后,就读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学习西医5年,毕业后在吉林省中医药研究院工作,任吉林省中医学会常务委员、长春市中医学会会长.1985年奉调入京,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西苑医院主任医师、国际肝病研究协作交流中心学术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为我国500名名老中医之一,担任学术继承人的带教工作,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他尤擅长内科,在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病、肝病等疑难病方面,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现将尚尔寿教授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 先师蒲辅周经方时方妙用临证实践录

    作者:高辉远

    蒲辅周溯源内难,师承仲景,博采历代各家学说,治学特点是勤、恒、严、用.精于内科,尤擅温病,以善治急性热病著称.提出内伤杂病重在辨虚实寒热;外感时病重在辨表里寒热,从而使八纲具体化.蒲老处方全面、灵活,轻灵纯正,看似平淡,恰到好处,经方时方并重,温补、清泻咸宜.主张汲收现代科学知识,充实、发展中国医药学.

  • 胶艾汤用药特点及对后世组方的启示

    作者:汪红;顾勤

    胶艾汤源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证并治第二十>,全方组成仅七味药,然其配伍严谨,用药精当,组方有序,疗效卓著,具有养血活血、暖宫散寒、调经止血、缓痛安胎之功效,一直被后世医家视为治疗冲任虚损下血的代表方.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胶艾汤的组方用药特点,并对后世组方及临床的影响作了进一步探讨.

  • 《方剂学》中基本方现象及其临证意义

    作者:蒋永光;邓中甲;李认书;金桂花

    中医方剂并非都是经由君臣佐使之配伍而进行原创,大量的方剂是通过成方加减化裁而来的.据此,可以把方剂概分为二,即:基本方和衍生方.基本方具有什么特点?其产生的机制是什么?它与衍生方的区别在哪里?从病机角度,以伤寒方为例进行了分析和论证.认为基本方对应于基本病机,结构简明,药味配伍规范,实际上已成为组方因子或基干,参与到组方活动中,因而数量虽少,却应用广泛.在基本方基础上形成的衍生方则对应于基本病机的发展和异变,故在药方结构上是基本方的异构体或共构体.

  • 祖国医学中的心理学思想旨要

    作者:李向荣

    从三个方面对祖国医学中的心理学思想作了研究,即:中医心理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祖国医学对心理活动的认识;中医心理治疗方法.指出,情志活动属于心理活动范畴,是客观现实作用于人体反映的形式之一,从中医理论来说,则是五脏心身对外界事物一种能动反映.认为祖国医学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并形成完整理论体系.同时指出,随着循证医学的提出与深入发展,将会不断丰富或完善中医心理学思想.

  • 刮脊中药并用治疗高血压病40例观察

    作者:聂玉坤

    笔者近年来应用刮脊疗法配合中药天麻钩藤饮治疗40例高血压病人收到较为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大73岁,小36岁.病程,短1个月,长20年.血压均在160/95~210/125mmHg之间.2治疗方法用刮板从颈部风池穴沿大椎两侧向下刮致皮肤变红或紫色为止,每日1次,再配合平肝潜阳、清头明目中药治疗,方用天麻钩藤饮.2治疗结果本组显效26例,占62%;有效14例,占35%,总有效率100%.

  • 针刺治疗胃气上逆致呃逆31例观察

    作者:王晓鸣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连续或间断发作,不能自止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现代医学认为系由各种刺激因素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所致.一般以偶然发生者居多,呃逆为时短暂,多在不觉中自愈.而临床上治疗的这些病例,多是呃逆持续数日不止,或较长时间内屡屡发生,情绪饮食均受到影响者.笔者跟随著名老中医关娴清主任医师学习,自1996年以来,采用针灸疗法治疗胃气上逆而致呃逆31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用针灸疗法或针刺疗法治疗呃逆31例.其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大82岁,小26岁.有21例曾采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病程长者3年余,短者12小时.

  • 推拿中药并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92例

    作者:袁相龙

    笔者于1994年至1998年收治本病92例,均采用推拿手法结合中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92例中,男38例,女54例.年龄21~66岁,以35~50岁居多.病程短则7天,长则6个月.其眩晕往往与颈部旋转有关,少数患者有猝仆病史;颈肩后枕、颞部均伴不同程度的疼痛.X线提示:颈椎钩突关节增生、椎间孔狭小及椎体不稳有不同程度地存在.2治疗方法点穴推拿:嘱患者正位端坐,医者站立于其背后,先点肩中穴、肩外穴、天宗穴、风池、玉枕穴各10d,然后再在颈椎两侧及颈肩部用一指禅推法治疗20min.

  • 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6例临证观察

    作者:何馨

    用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6例,取中极、美元、大赫、尺泽、足三里、三阴交和肾俞、膀胱俞、秩边、列缺、阴陵泉、太溪,两穴位交替使用,结果治疗愈7例,占19.4%;有效23例,占63.9%;无效6例,占16.7%,总有效率83.3%.认为病因为肾虚,其标多为湿热下注或气滞血瘀.指出,针刺有效与否,穴位配伍固然重要,操作手法亦影响疗效.若针刺传感到病变局部,并且局部针感强烈则疗效显著,反之则不明显.

    关键词: 前列腺炎 治疗 针刺
  • 点针法治疗小儿疾病机理及临证例析

    作者:关绍刚;汪淑艳

    点针是一种浅刺针法,它是根据小儿脏气清灵、感受性强、反应敏捷、留针困难等特点,结合古代针法中的"半刺"、"毛刺"、"浮刺"、"赞刺"等方法,创立的一种针法.经多年的临床观察,本法对7岁以下小儿的急性、常见病如:高热、癫痫、泄泻、副鼻窦炎等,都有很好的疗效.与中药内服配合,二者相得益彰,是儿科临床理想的疗法之一.1点针法渊源点针法的理论源头出自<内经>.首见于<内经>的"九变刺法"、"十二节刺法"、"五刺法"(均见<灵枢@官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上述刺法中有多针浅刺的"毛刺",少针浅刺的"扬刺",斜刺留针的"浮刺",快速浅刺的"半刺",直刺多针而浅的"赞刺"等等.点针法则保留了"毛刺"的浅,"半刺"的快,赞刺的多的特点,采取用力轻,动作快,针点穴位一小片的方式,通过刺激穴区的皮部,引起感应,而达到疏通经气,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活动的目的.

    关键词: 点针 小儿疾病 例析
  • 李东垣针灸补脾法应用举隅

    作者:蔡三金;杨松柏

    李杲(1180~1251),金元四大家之一,字明之,自号东垣老人.河北正定人.学医于张元素.李东垣其论著<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等蕴藏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开中医脾胃学说之先河.他所倡导的"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等学术思想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考其所载针灸补脾之法,并验之于临床,颇见实效,很有指导意义.1循经取穴三里,温中理气止痛<脾胃论@阴病治阳@阳病治阴>篇谓:"皆由喜、怒、悲、忧、恐为五脏所伤,而后胃气不行,劳役、饮食不节继之,则元气内伤.当从胃合足三里穴中推而扬之以伸元气."尤其"当从胃合足三里穴中推而扬之以伸元气"于临床有启发.具体方法是:先用左手拇指尖用力按压足三里穴,然后右手持针,一般用26~27号2寸长不锈钢针,针尖逆经向上斜刺1.5寸深左右,以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使气之病所,以针感上行越膝过髀至腹部为佳.多采用关闭辅助行气法,用左手拇指按压针下部位,以关闭经气朝下行,并控制经气向上运行,右手提插捻转.此穴法治疗胃、肠痉挛等症疗效颇佳.

  • 疏风凉血汤配合针灸治疗急性荨麻疹56例

    作者:董兵;王晓红;杨元德

    荨麻疹属免疫性疾病之一,多因素体虚弱、血虚生风或风邪乘虚而入,客于肌肤而发疹.自拟疏风凉血汤配合针刺曲池、血海、三阴交,可收良好效果.随机分两组,治疗组56例;对照组52例.两组结果:治疗组痊愈19例,显效21例,有效12例,无效4例;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14例,有效15例,无效14例.

  • 按摩疗法治疗乳痈初期86例观察

    作者:张桂华

    笔者自1998年以来,应用按摩手法,解除了郁乳期乳胀、积块、疼痛共8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门诊外科确诊共86例.乳痈初期(郁乳期)病程1~10天之内,无切开排脓指征.其中,24~26岁57例,27~30岁22例,31~34岁7例.2临床表现乳房肿胀疼痛,皮肤微红或有肿块,乳汁分泌不畅,或有乳头破碎,畸形内陷,哺乳时疼痛.大部分病例见有恶寒发热、头痛、胸闷不舒、纳谷欠馨、夜寐不佳、舌苔薄黄或黄腻、脉象弦数,理化检查血白分偏高.3疗效判断标准针对乳汁通畅,积块消散的程度而言.痊愈:乳管通畅,体温正常,积块消散,能正常哺乳.有效:乳管通畅,体温正常,积块缩小,亦能正常哺乳.无效:乳管阻塞,肿块增大,皮肤掀红,疼痛加重.

    关键词: 按摩 乳痈 护理
  •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述要

    作者:谭丹;田德禄;王新月

    论述近年来在溃疡性结肠炎实验研究中的动物模型.如免疫法、化学法、复合法及根据中医证型造模.并指出应用免疫学方法,由于抗原制备来源不一,在造模处理上方法有差异,但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应用化学介质直接接触动物直肠或结肠,使接触部位产生炎性病灶,多为急性模型.认为制造符合发病机制、自然恢复时间长及造模周期短的动物模型将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

  • 《温病条辨》对神志异常证治纂要

    作者:马晓北

    温病过程中,神志异常常见的表现有烦躁、谵语、神昏、语乱等.<温病条辨>中有关神志异常的条文共35条,占全书八分之一,内容涉及上焦、中焦、下焦各篇.温病中出现神志不清、谵语妄言或昏愤不语者,多系病势深重、趋入险境的征兆.吴瑭遵<内经>,宗仲景,师叶桂而汇众长,其专著<温病条辨>大大丰富和发展了神昏证治理论,创清心开窍、清营透热、除湿通窍、养阴复脉等法.皆依据温病之病因、病机、传变途径而设.但在具体运用时又有清心开窍与辛凉解表配合使用,或先用清心开窍继用淡渗利湿,或清心开窍与通腑泻热并用等灵活应用之例,并创立了许多传世名方.

  • 归脾冲剂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动物模型实验研究

    作者:傅汝林;刘为民;张雅丽;刘宏潇;王欣

    目的:研究归脾冲剂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外源性抗血清(APS)建立小鼠模型,分别运用归脾冲剂、栀子地黄汤及强的松进行治疗,观察ITP小鼠的血小板、骨髓象、外周血象及脏器系数等的变化.结果:归脾冲剂能有效促进ITP小鼠的血小板恢复,促进骨髓巨核细胞的成熟,有效降低ITP小鼠因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下降及内脏大出血所导致的死亡.结论:归脾冲剂治疗ITP的机制与其促进抗体清除、提高血小板水平、促进骨髓恢复、有效提高ITP小鼠的血红蛋白含量、改善出血情况等作用有关.

  • 循证医学与中医多学科思维及内涵新探

    作者:张卫;吴斌;刘来虎

    循证医学是近20年新兴的一门临床医学边缘学科,对传统的医学观念的转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为临床实践、解释结果及临床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学.对医学,特别是临床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它注重临床实践,要求每一治疗均基于大量严格的科学论证、讲求疗效与效益统一等思想均对中医科研与临床有极大的指导意义.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中医学应当积极引入循证医学的思路与观点,借鉴其科研方法,进行中医临床问题的研究.认为它对中医临床科研,特别是对中医辨证论治的研究具有重大价值,并将给中医临床科研赋以新的视角,为中医学的现代研究及走向世界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 中西药联用拮抗作用及其机理考辨

    作者:徐海波

    随着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中西药联用在临床上也越来越普遍,合理的中西药联用能发挥中西药的协同作用,而不合理的中西药联用不仅会产生或增加不良反应外,还会导致拮抗作用.从药动学(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药效学、理化反应等方面对中西药联用的拮抗作用及其机理作了探讨.其中吸收上的拮抗作用包括联用产生的胃肠道酸碱度变化、胃肠蠕动改变、络合物、螯合物和沉淀物形成及吸附作用.中西药联用拮抗作用的机理尚未完全明了,它需要通过长期临床经验的积累和实验室的研究来逐步地归纳、总结.

  • 重楼与拳参性状鉴别辨识

    作者:陈曦;韩光伟

    重楼与拳参,其别名均有草河车之称,药性却不相同.近来,笔者发现一些药店、医疗单位有两药混用的情况,应引起注意,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应对这两种药物加以区别应用.重楼,别名蚤休、草河车、虫蒌、七叶一枝花、七叶莲、白甘遂.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paris polypnylla smith var.yunnanaensis(Fvanch)HaHd mazz.或七叶一枝花pavispolypnylla simth var.chin ensis(Frach.)Hava.的干燥茎.呈灰黄至灰褐色,圆柱形、略扁压,结节密生,呈盘状隆起,棕色鳞叶早已脱落,残留根茎及其痕迹.茎基处下陷,时有灰白的残基,周围密生菲薄鳞叶,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平坦,粉质,黄白色至浅灰黄色.气微,略有辣味.主要成分含蚤休素.有消肿止痛、清肝定惊之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痈肿疗毒、虫蛇咬伤、肝热生风、惊痫以及热病神昏、抽搐等症.

    关键词: 重楼 拳参 性状鉴别
  • 黄连与药物配伍对抑菌作用影响的研究

    作者:王桂红

    对黄连与甘草等不同中药配伍进行研究,发现因沉淀反应的发生,其有效成分小檗碱有不同程度的损失,进而探讨了中药配伍对黄连抑菌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配伍后黄连的抑菌作用均有所减弱,且减弱的程度与小檗碱的损失有关,但也并不是惟一因素.说明中药配伍对黄连抑菌作用的影响研究应同时考虑配伍药物相关活性成分的变化.

  • 清除根茎类药材微生物及控制再污染的研究

    作者:关洪全;李海波

    采收根茎类中药后,对其表面附着的大量环境中的微生物清除不彻底,在加工及保存过程中再次被其污染等是根茎类中药材污染微生物的主要原因.提高对控制微生物污染中药材重要性的认识;采收根茎类中药后,采取有效措施彻底清除其表面附着的微生物;积极开展控制污染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控制污染的各个环节,减少根茎类中药材微生物的数量,对提高其质量、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及扩大其出口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 接骨药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秋静;崔英先;王宇健;于晓静

    目的:观察接骨药对人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从成人骨髓来源的成骨细胞在含不同浓度接骨药的RPMI1640培养液中培养1、3、5、7天,用细胞计数法和MTT比色法观察接骨药对其增殖的影响.结果:本实验条件下不同浓度的接骨药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且促进作用与浓度、时间呈正相关.

  • 冬虫夏草菌发酵粉提取工艺的研究

    作者:李水清;杨艳芳

    目的:研究冬虫夏草发酵粉的工艺.方法:采用低温水浸提取减压浓缩;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测定各种氨基酸收得率.结论:该工艺对各种氨基酸的相对收率平均达90%左右,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便于生产控制,并避免了有效成分的破坏,是一个较好的提取工艺.

  • 《黄帝内经》与气象医学考释

    作者:张爱青;刘香蕊;淮丁华

    气象医学研究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较快的一个新领域.这一内容早在《内经》时期已经有详细论述.<内经>的作者通过对天体的运行、时间的推移以及与此相应的气候条件,做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认识到自然界的气候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表现出有规律的循环变更.于是从天体的运转、气候的变化、自然界的各种物化特征中找出其内在规律,用以说明时间迁移与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生物界的影响以及与人体生理病理用药的关系问题做了精辟论述.阐述气象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影响以及气象与诊断治疗的关系.

  •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0例

    作者:韩惠兰;侯香圃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笔者采用益气活血化瘀的消瘤丸与三苯氧氨口服,治疗内异症,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3组共101例患者均来自我院中医妇科门诊,分为:Ⅰ级轻度痛经,经期腰腹痛,但不影响生活和学习;Ⅱ级中度痛经,经期腹痛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Ⅲ级重度痛经,经期腹痛不能坚持日常生活和学习,甚至卧床.B超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检查子宫后壁、子宫骶韧带或子宫直肠窝处有单个或多个触痛结节.101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0例,年龄:23~49岁.病程长19年,短1年,痛经Ⅰ级12例,Ⅱ级10例,Ⅲ级18例.中药对照组31例,年龄18~46岁.病程长18年,短1年.痛经Ⅰ级10例,Ⅱ级9例,Ⅲ级12例.西药对照组30例,年龄19~45岁.病程长18年,短1年,痛经Ⅰ级11例,Ⅱ级10例,Ⅲ级9例.3组年龄、病程与痛经分级无显著性差异.异位部位:中西医结合组,直肠子宫凹陷处10例,子宫后壁下段9例,子宫骶骨韧带处6例,主韧带5例,1侧附件囊性包块6例,双侧附件4例.中药对照组上述各项分别为9、7、6、3、4、2例.西药对照组分别为8、7、5、3、2例.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2例

    作者:王秀平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在儿童中发病率较高.该病分为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再障的治疗各家方法多样,但效果报道不一.现将1990年~1999年期间我院诊治的22例慢性再障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均为住院及门诊患者共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6岁~16岁,平均13.2岁.病程2个月~6年,平均2.7年;初治7例,复治15例.自诉曾使用过氯霉素类药物4例,其余无明显病因.本组病例均有起病较缓慢,以贫血引起头晕、耳鸣、乏力、皮肤粘膜苍白等症状和体征为主要表现.出血倾向多较轻.少数合并感染.入院或就诊时均呈全血细胞减少,其中血红蛋白在50g/L以下者12例;红细胞在2.0×1012/L以下者15例;血小板在50×109/L以下者16例.每例均作骨髓检查,均呈增生度低落或明显低落,骨髓小粒脂肪细胞增多,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以上表现均符合1981年(廊坊)再生障碍性贫血座谈会议制订的慢性再障诊断标准[1].中医辨证分型[2]:肾阴虚型5例,肾阳虚型10例,肾阴阳两虚型7例.

  •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70例观察

    作者:庞宇;刘秋宏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全身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其主要标志.目前世界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以发展中国家尤为显著,我国目前正处于这样一个阶段.据新资料表明,目前我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达3.2%,全国糖尿病患者约在3000万人以上,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成年人多见,不易发生酮症酸中毒,不一定需要用胰岛素维持生命,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一般糖尿病的发展过程分三个阶段:高危人群阶段,血糖增高阶段,临床糖尿病.糖尿病控制不佳者可造成残废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笔者采用西医综合治疗同时配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生津止渴的中药治疗糖尿病,疗效满意.

  • 审时度势透泄达邪是温病辨治的精髓考略

    作者:程方平

    温病是由温邪侵袭机体导致功能失调及实质损害,其传变具有"三阶段、四层次"之"时",其治应审度邪热的特性,所处上下浅深部位的不同,以及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和抗邪等正邪双方动态平衡发展的总趋"势",灵活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积极透泄达邪,以邪祛正安为目的.

  • 温病学术流派分类集释源流考

    作者:朱松生

    温病学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崛起了伏邪学说、新感学说、温疫学说等不同学术流派.由于诸多医家的研究,对其成因、部位、临床表现、治疗原则,自成一派,形成了一种学说,丰富充实温病学的内容,推动温病学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 伏邪 新感 温疫 温病学
  • 论温病"截断疗法"的内涵与途径

    作者:王秀莲

    "截断疗法"是以提高临床疗效为出发点的一种治疗思想,其含义包括"截断"与"扭转"两个方面.截断的前提是辨病辨证的结合,辨病治疗是从温病病因的特异性出发,掌握各种温病的病理实质和发病规律,有预见性的抢先一步.辨证要注意先兆症.截断的途径是多方面的.祛邪务尽务早是温病截断的关键,合理运用祛邪方法,顺势驱邪,多渠道祛邪,体现中医治疗的优势;扶正在截断扭转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益气养阴在急性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意义不容忽视:体质因素与温病发生发展、预后转归密切相关,结合体质选择治法方药,先证而治,有利于提高截断水平.

  • 外感内伤引起咳证的病因学调查评析

    作者:赵燕平;区永欣

    对在中医门诊以咳嗽为主诉就诊的病证115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合<素问@咳论>的中医理论,分析被调查人群的个体特征、咳嗽相关症状、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等方面的关系,讨论相关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并探讨咳嗽治疗的思路与方法.

  • 肾虚血瘀导致老年病病理基础浅释

    作者:孟炜

    笔者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老年病的发生与肾虚血瘀的机制密切相关.其主要临床表现既有健忘、耳目不聪、齿摇发脱、头晕眼花、腰酸、夜尿多、余沥不尽、脉沉细等肾虚症状;也有面色晦暗、肌肤甲错、老年黑斑与色素沉着、巩膜混浊、舌质瘀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沉弦、或结代等血瘀症状.正是因为肾虚血瘀的病理改变,老年人常又引发如中风、冠心病、老年痴呆、糖尿病、震颤麻痹、老年性骨关节病、前列腺增生肥大等老年病.

  • 董建华教授学术思想举要

    作者:王长洪

    指出从病机分析入手,从总体上、动态上把握治疗是董师辨证施治的显著特点.辨证注意分析气机,立法重视调畅气机,用药谨防阻遏气机,从而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调气思想.从四个方面论述了董建华学术思想.即:重辨证,把握内在病因病机;合生理,通降乃治胃之大法;研病机,主张胃热学说;论治法,处病先调气机;求创新,学贯寒温两门.董师调畅气机特点有三:一是谙熟脏腑气机,二是注重调肝,三是调气不忘和血.认为初病在气,以调气为主;久则入络,必佐以行血之品,才能达到气血流畅而郁解.

  • 奉天同善堂医疗与疗养机构考略

    作者:李巨石

    通过对奉天同善堂医疗与疗养机构中有关设置,编制,业务对象及范围、规章制度、工作简况及成就等方面的敷议,揭示它对辽沈地区近代卫生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

  •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振兴中医中药事业

    作者:

    关键词: 民族 优秀文化
  • 五苓散证500例证治规律的研究

    作者:张艳

    五苓散有温脾阳、利水湿之功效.现代医学领域中主要用于泌尿、内分泌、神经系统等疾病.从500例分析看,其主要诊断指标:小便不利、呕吐、纳呆、口渴、浮肿、舌淡、苔白、滑、腻,脉沉弦细数.认为其基本病机是水气不化,湿邪内阻.药用茯苓、白术用量可达60g,桂枝量则宜小.同时从症状、诊断指标、舌象及其诊断指标、脉象及其诊断指标和用量规律,对五苓散证治规律作了研究.

  • 张仲景杂病治则规律浅探

    作者:吕翠霞

    杂病治则是仲景<金匮要略>总论的重要内容,它对以后各篇的辨证论治具有纲领性意义.杂病治则在<金匮>第一篇条文有第1、第14、第15和第17条(6版教材):即治未病原则,虚实异治的原则,表里同病、新久同病治分先后缓急的原则和攻与合的原则.如何全面准确领会仲景治则?我们常说读仲景原文无字中求之,故笔者试对仲景杂病治则内容作以下两点补充:1治病求本,平调阴阳"治病求本"始出于<内经>,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又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由此可见,阴阳是本,治病求本应本于阴阳,即平调阴阳为治病所求之本.既然仲景全面继承<内经>的中医理论思想,虽未直言调整阴阳这一治则,但在总论第10条以"厥阳独行何谓也?经曰:此为有阳无阴,故称厥阳"提示阴阳失去相对平衡是杂病的基本病机,如此,应进一步推理出平调阴阳应该是杂病治病的基本法则.

  • 《金匮要略》辨治咳喘十一法简析

    作者:耿宏伟;赵云芳

    综述了《金匮要略》中对咳喘的辨证施治十一法,即:寒饮郁肺者用散寒宣肺,降逆化痰法;痰浊壅盛者用宣壅导滞,利窍涤痰法;风热夹饮邪上逆者用宣肺泄热,降逆平喘法;外感风寒,内郁化热者用解表化饮,清热除烦法;肺胃津伤,肺气上逆者用清养肺胃,止逆下气法;饮邪上乘,胸阳痹阻者用宣痹通阳,豁痰利气法;膈间支饮,虚实错杂者用通阳利水,补虚清热法,饮热郁肺,腑气不通者用逐饮荡热,行气开郁法;饮热肺壅,肺气郁闭者用泄肺逐饮,开结平喘法;阳虚寒饮内盛者,用通阳散寒,化饮止咳法,饮积胸胁,正气未衰者,用攻逐水饮法.

  • 仲景小建中汤列入温中方献疑

    作者:蔡丽慧;葛凤琴;刘红

    小建中汤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具有平补阴阳,调和营卫而建立中气的作用.治脾胃虚寒而致的脘腹挛痛,喜温喜按,或虚劳发热,或心悸虚烦等症.有将此方列为温中之方,笔者认为有悖仲景原意,现就此略陈管见与同道共榷.1小建中汤非主治脾阳虚证张仲景<伤寒论>中列小建中汤证二条:"太阳病兼里虚不足,如阴阳两虚,心中悸而烦者,宜治以小建中汤.""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金匮要略>列小建中汤证一条:"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者,小建中汤主之."三条所述症状,无法与脾阳虚相联系.按仲景原意,太阳病不解,应发汗解表,以祛邪外出,但攻邪之药必须借正气之力才得发挥作用,今虽太阳病未解,然里气已虚,故见"心中悸而烦",无热不烦,此烦乃虚热内扰,而非脾阳虚之症,以此推测文中之里虚,必是阴阳两虚而以阴虚为主.仲景认为,此时若妄用发表,非但邪气不得外解,必徒伤正气而致虚虚之弊,故创小建中汤补虚除烦.

    关键词: 小建中汤 补阴 诠释
中华中医药学刊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9 10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